Minto的押金退回来了吗?

吵就不要吵了,事主还是找个好律师重要.
我的一点建议啊,只是我的啊,别动不动打种族牌,这事就应该是客户和造房公司间的问题.事主是白人,黑人,中国人,不是那么重要:blowzy:

寻求社区支持跟打种族牌是两回事。。相信大家这个分寸会掌握好的。。。

这里一定有MINTO的雇员也在看,不然也不会有customer experience director的帖子了。。。

在现阶段把有如此争议的房子拿到市场去卖,貌似是mitigrate risk。。其实business risk是多方面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一下risk management..
 
先声明一下,我对BDW事件的了解完全来自CFC,没有与任何人包括BDW进行过任何形式的交流。

1。我没有看到几位BDW的主要支持者打种族牌。BDW做为华人在这里寻求华人社区的支持,最正常不过了。
2。大家就事论事,没有必要知道BDW为什么有钱买50万的房子吧。况且有一个帖子已经说了,是亲戚帮忙。有些人为什么不相信呢?

如果大家思路开阔一点就知道,实际上,有钱的单身母亲还是有的。那个著名的梁洛施可不是一般的有钱啊。还有继承财产的,中国现在的有钱人也很多。大家在这里回帖,说明关心这件事。希望大家就事论事,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而不相互攻击。
 
先声明一下,我对BDW事件的了解完全来自CFC,没有与任何人包括BDW进行过任何形式的交流。

1。我没有看到几位BDW的主要支持者打种族牌。BDW做为华人在这里寻求华人社区的支持,最正常不过了。

同意. 所谓的"打种族牌"也是有些人开始上纲上线. 但是每个在这里发帖子的人都别忘了,你写的汉字,你爹娘是中国人,即使你找了老外, 人家也把你当中国人看,你出门去,人家说你是CHINESE,甚至没有人说你是CHINESE CANADIAN. 谁的内心里没有种族? 为什么大家一看到中国人就说数学好,电脑好, 这不都是用种族来衡量的吗? 所以不要说别人打种族牌, 来CFC的人就是奔着自己种族的圈子来的.

再一点, 鸽派和鹰派没必要统一行动. 出发点都是希望BDW能有个希望的结果,我理解鸽子们的心情,但是我太年轻,就是看不惯M,所以如果我在CFC上看到M的广告, 我绝对不会再进CFC的任何论坛, 如果有人要组织PROTEST, 我肯定去.
 
同意. 所谓的"打种族牌"也是有些人开始上纲上线. 但是每个在这里发帖子的人都别忘了,你写的汉字,你爹娘是中国人,即使你找了老外, 人家也把你当中国人看,你出门去,人家说你是CHINESE,甚至没有人说你是CHINESE CANADIAN. 谁的内心里没有种族? 为什么大家一看到中国人就说数学好,电脑好, 这不都是用种族来衡量的吗? 所以不要说别人打种族牌, 来CFC的人就是奔着自己种族的圈子来的.

看来咱的话是刺到一些人脆弱的神经. "来CFC的人就是奔着自己种族的圈子来的"这句话我完全同意. 这和打种族牌是一回事吗? 打种族牌是指故意把自己种族塑造成弱势种族以期望唤起其他种族的同情.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不知道啊?

再一点, 鸽派和鹰派没必要统一行动. 出发点都是希望BDW能有个希望的结果,我理解鸽子们的心情,但是我太年轻,就是看不惯M,所以如果我在CFC上看到M的广告, 我绝对不会再进CFC的任何论坛, 如果有人要组织PROTEST, 我肯定去.

希望你记住这句话, 你说的事将来很可能出现. 到时候别换了个马甲上来就行. :D
 
一点思考

看了各位的发言,不管是群情激愤,还是分析得失,我坚信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如果明知理亏和在华裔社区的反响,minto还是那么arrogant?在加拿大十几年,买房贷款我也有不快的经历,但最终都能解决,而且几乎每次是商家让步。是不是如昆仑所说,买到了inventory home或quick occupany home。如果是,这类home是AS is,不会对structure或已有size作出改变,因这类房子多是再现有房子模型中作修改,在卖房时多是附上同名的标准结构。minto的quick occupany 较多,有些builder则从不建这类房子。不管是诉讼或围堵minto,这是一关键点,有必要澄请后才能take side。

另外这是商业纠纷,如果归纳为犹太人对华裔的整体藐视,我们是不是在重复常常被华人反对的主流媒体stereotype方式呢?还记得"Too Asian?" 文章吗?
 
希望你记住这句话, 你说的事将来很可能出现. 到时候别换了个马甲上来就行. :D

我这话就是对你说的, 也算你识相回的快.:D 洗完澡上来就等着你呢.

不过你的想法挺猥琐的, 我还用马甲吗, 要不是偶尔来跟你讨论一下房市的问题, 我本来就很少来这里. 但是, 哥的话就摆在这里, 我绝对不相信RAVEN会在CFC上让M做广告. M来我就不来!!
 
咱是坛子里的真小人. 看不惯就说. 伤着什么人也是不可避免的.
 
看了各位的发言,不管是群情激愤,还是分析得失,我坚信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如果明知理亏和在华裔社区的反响,minto还是那么arrogant?在加拿大十几年,买房贷款我也有不快的经历,但最终都能解决,而且几乎每次是商家让步。是不是如昆仑所说,买到了inventory home或quick occupany home。如果是,这类home是AS is,不会对structure或已有size作出改变,因这类房子多是再现有房子模型中作修改,在卖房时多是附上同名的标准结构。minto的quick occupany 较多,有些builder则从不建这类房子。不管是诉讼或围堵minto,这是一关键点,有必要澄请后才能take side。

另外这是商业纠纷,如果归纳为犹太人对华裔的整体藐视,我们是不是在重复常常被华人反对的主流媒体stereotype方式呢?还记得"Too Asian?" 文章吗?

不管是不是inventory home或quick occupany home,卖房的时候和签合同的时候可以以不同的floor plan来show给customer看,并写在正式合同里吗?
这难道不是fraud?
 
inventory home sales 是这样的。

不管是不是inventory home或quick occupany home,卖房的时候和签合同的时候可以以不同的floor plan来show给customer看,并写在正式合同里吗?
这难道不是fraud?

inventory home sales的确如此。不会有专门的人另外画一张图来以是区别。minto在标准合同和图纸外,应附上一个如statement类的附件,有”AS is“条款,这样买房者就acknowledge了。这也builder防止纠纷的手段,不合理,但家家如此。所以我说这是我想澄清的地方。
 
看了各位的发言,不管是群情激愤,还是分析得失,我坚信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如果明知理亏和在华裔社区的反响,minto还是那么arrogant?

有同样的疑问,据我所知,M近年的房型设计,都有参考融入亚洲人的喜好,不应该对整个华人社区这么arrogant。最好是能听到M一方的说法。也许大家能做的是以社区的名义,比较中立的态度向M索取一个故事版本,同时表示一下关注。不立即走向对立面也许更有帮助。如果M无视华人社区的关注,事情的性质就有些不同了,非"投降派"们就可采取相应措施了。

另外事主是在等待一个可接受的结果吗?如果是,也许我们暂时不需要做太多,继续关注吧。如果不是,需要什么帮助就大声说出来!

小傻,潜水敬仰你多时了,第一次抓住你有typo啊,哈哈!
 
inventory home sales的确如此。不会有专门的人另外画一张图来以是区别。minto在标准合同和图纸外,应附上一个如statement类的附件,有”AS is“条款,这样买房者就acknowledge了。这也builder防止纠纷的手段,不合理,但家家如此。所以我说这是我想澄清的地方。

首先,这个房子没有定性为inventory home。

即使是,BDW贴过一张合同里的floor plan,是大户型的,既然合同里有这图纸,那这就是builder 应该deliver的房子,“as is”不适用。

如果建房的时候builder以小户型图纸为标准,卖的时候对客户宣称是大户型,那这是什么意图? 建个茅屋也能“as is”?
 
首先,这个房子没有定性为inventory home。

即使是,BDW贴过一张合同里的floor plan,是大户型的,既然合同里有这图纸,那这就是builder 应该deliver的房子,“as is”不适用。

如果建房的时候builder以小户型图纸为标准,卖的时候对客户宣称是大户型,那这是什么意图? 建个茅屋也能“as is”?

虽然BDW没有说明,但BDW买房的时候离close只有3个月了,以minto的一贯做法,这个应该是inventory。minto的新房upgrade分3个阶段 stuctural,framing,和finishi,前两个阶段的cut off day都在动工之前。别说BDW看房时fram都已经起来了(也许当时drywall都已经done了,我家周围的工地,9月底close的房子,drywall早都完成了),我一个朋友1个月前跟minto签了个inventory的房子,structual和framing都不能改了,而这房子现在地基还没动工。我当年买房时离close day有4个月,别说framing,连cabinet都不能选了,只能选地毯瓷砖门把手。
 
minto inventory home

首先,这个房子没有定性为inventory home。

即使是,BDW贴过一张合同里的floor plan,是大户型的,既然合同里有这图纸,那这就是builder 应该deliver的房子,“as is”不适用。

如果建房的时候builder以小户型图纸为标准,卖的时候对客户宣称是大户型,那这是什么意图? 建个茅屋也能“as is”?

所以说要明白购房时是inventory home吗。 如果是,inventory home有standard的房子,也有很多是在标准件上改动的房子。 BDW以前帖子中说到,争议房别人先hold了一段时间,那么房子建时可能是已改动的房子,close时,这类改动不会另外画图,买方也拿标准的layout。和其他厚厚的文件比, AS IS只是一张A4大小的短短声明,builder和买方各一份。“AS IS”实际上是leave it 或 take it改动过的房型。 也就是买方无法要builder在改回来。不是说以signature的图卖luxe的房子,也不是说以Rockcliffe的图卖yorkville的房。

现在,如果不是inventory home,AS IS是不适用的。 如果是inventory home,BWD收到了这种声明? 没有的话,处理和诉讼时会有很大余地
 
最好是能听到M一方的说法。也许大家能做的是以社区的名义,比较中立的态度向M索取一个故事版本,同时表示一下关注。不立即走向对立面也许更有帮助。如果M无视华人社区的关注,事情的性质就有些不同了,非"投降派"们就可采取相应措施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M已经拒绝给出它的版本。"To protect the confidentiality and privacy of our customers, Minto will not provide comments regarding the matter, or any other matter between us and our customers.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43/thread922508.html

不过华人社区应该按你的想法再试一次。本来作为CFC的OWNER,RIVEN很合适做这件事情,但我记得他发过一个态度强硬的帖子,现在恐怕难以中立的立场与M对话。希望华人社区的领袖们能有一人站出来做这件事。我们不需要担心M会不会再次拒绝给出它的版本。
 
首先我发现CFC有各个方面的能人,我学到不少东西。
虽然,我们都是从CFC了解该购房纠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起纠纷中,“明偷”肯定有错,否则不可能在开始会给BDW,2千,4千,最后到1万的补偿。门都没有。
BDW已经走上法律程序,但是我仍然相信,合理使用舆论,应该有助于官司的尽快,合理的解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