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净下空老法师讲经法语分享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yj33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不如意事常八九,不放心上真智慧
我们今天相处,人事环境,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世间人所感叹的。学佛的人不如是,为什么?一切事相,尤其是人事,磨炼我们的功夫,你不经过这个磨炼,你怎么知道自己有功夫?骂你不生气;打你,没有放在心上,这心多坦然。

光盘上为我们显示的老和尚,收电费的大概作弊了,收得太过分,太多了,老和尚说,这个月的电费跟上个月比较,怎么会差这么多?要得太多了。收电费的小伙子打他两耳光,老和尚一句话不说,乖乖的把钱拿给他,他走了。旁边的人看到都看不惯,年轻人,老和尚一百多岁了。要把他抓回来找他评理,老和尚说算了,忍一忍。忍辱波罗蜜,你能不能忍?

辛辛苦苦种的玉米,村子里有人来偷玉米,被老和尚看到了。这个偷的人看到老和尚呆了,不知道怎么办,老和尚劝他:不要慌,慢慢的,拣大的摘。偷玉米的这个人,以后每见到老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修行,就在这些地方修行,离开生活到哪里去修!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修行就在生活上,什么都能忍,什么都能耐,修忍耐。要把佛经上所说的统统落在生活当中,叫真修行。落在工作上,老和尚的工作是农耕,你看他农耕多认真、多负责任。他的收成好,养活多少人?报告里头说成千上万,得他老人家自己耕种这些粮食、蔬菜、水果,周济贫穷。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统统做到。

所以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在事相里头修真心、修真如。顺境、逆境都是成就道业的环境,善缘、恶缘也是帮助你成就道业的,就看你用的是什么心,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造六道轮回业;离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常常要记住,「不放在心上」,就这么一句话。一切善恶境缘都不放在心上,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选择,这就叫自然,愈是自然愈好。不要自己有意思在里头,自己有意思就造业了,自己没有意思那就是智慧。

 
最后编辑:
业障太重,学了佛之后变成明知故犯,怎么办?

娑婆世界,南赡部洲就是这个地球,地球上的人心散乱,妄念太多、杂念太多,念力不能集中。所以阿弥陀佛为我们指定一个方向,你就想西方。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哪里?就在这部经里头。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数据,我们凭着这个数据认识极乐世界、认识阿弥陀佛,然后发愿求生,这里头统统都说清楚、说明白了。

学佛,要想一生成就,这一部经典够了,不要再找麻烦。「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四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心锁定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久而久之他就开悟了。守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就是定,我把心定在这一处,定在西方、定在极乐世界,其他的放下不想了。让心里面只有这桩事情,除这桩事情之外什么都没有,纵然是地狱众生,也能很快成佛。这是诸佛菩萨真实智慧,真实的方便。

佛菩萨为什么把众生一视同仁,看一切众生皆是诸佛,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是自性流出来的,诸佛菩萨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同一个根、同一个源,怎么可以分别?怎么可以执着?所以佛菩萨对于一切万法没有分别执着,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不能不懂。

话虽然说得不错,事上依旧回不了头,依旧转不回来,这就是一般所讲业障太重。学了佛之后变成明知故犯,这事就难了。自己晓得这个毛病严重,怎么办?只有用精进这个方法,精进不懈,绝不退转,勇猛向前。干什么?读经,能不能将这个经读三千遍?三千遍是一个很少的额度。三千遍,心定不下来,还是有杂念,还是有妄想,我再念三千遍。还没有效果,再念三千遍,肯定三昧出现了。三昧是什么?定功,你心真的定住了。念经目的是什么?是修定,修念佛三昧。得到三昧之后不要放松,继续努力,再念个一、二千遍,可能就大彻大悟,可能就明心见性。这就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三无漏学。持戒是干什么?转恶为善。修定是干什么?转迷为悟。到大彻大悟,果德就现前,真开悟了,对于诸佛应化在世间这些事理、因果,你全都明白了。

 
最后编辑:
别人来引诱你、逗你,让你生气,你为什么接受?

海贤法师光盘里头提到一桩事情,有一天老法师烧香,烧了十二支香,一个香炉里头插的长香,插了十二支。有人问他,平常烧香只烧一支,为什么今天烧这么多?他说天机不可泄漏。问他的人说我不泄漏,你就告诉我一个人,我不泄漏。过了一会老和尚说了,我看到四面八方统统都是阿弥陀佛,所以烧这么多香。为什么老和尚看到四面八方都是阿弥陀佛?老和尚念佛的功夫纯,没有杂念,才看到一切法全是阿弥陀佛。那我们今天看一切法,一切法是妖魔鬼怪,无量无边。为什么?我们心里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都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

念头有极其微细的念头,那叫根本无明,我们不知道,那个念头能生万法。那我们善恶邪正的念头可以把自性所现的这个万物把它改变,改变什么?改变成十法界。要知道十法界是假的,决定没有,六道轮回不是真的,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善念变三善道,恶念变三恶道,三善道、三恶道都是自作自受,与任何人都不相干。

那别人逗我,让我生气,让我发脾气,我堕地狱去了,他害我的。不是的,他来引诱你、逗你,你为什么接受?你可以不接受。像佛菩萨一样,佛菩萨不接受,佛菩萨看到要引起自己烦恼,他一句对付他就化解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接受,假的。

善的境界不接受,不造三善道的业;恶的事情不接受,不造恶道的业。善恶统统不造,他就出了六道轮回;染净的分别都不造,他就出离十法界,回到一真法界。诸法之本原是一真法界,我们今天是从一真法界,用我们善恶的念头变现出现前的境界,或者还继续变现来生的境界、后世的境界,三途六道。善恶念头没有了,六道轮回没有了;染净念头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

牢牢的记住这个事实真相,这要不是佛陀的慈悲,我们怎么会知道?这是宇宙的奥秘,知道了要会用,那你真正得佛法的利益。你看,不用善恶,六道没有了;不用分别、不用染净,十法界没有了。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回归自性,回归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个是人人可以做得到,这个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

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来做?这个方法妙绝了,十方一切诸佛成佛方法,第一奇妙的就是念佛。所以海贤老和尚劝人念佛,念佛要紧,念佛重要,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假的就应该放下,彻底放下,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全放下了,真放下了。真放下,对人肯定像菩萨、像阿罗汉一样,能够做到与人相处的十桩事,「感谢恩人,原谅仇人,帮助苦人,救济穷人,调伏狂人,启导愚人,感化恶人,鼓励善人,警策懒人,醒觉迷人」,十桩事情你自自然然会做到,这叫修行。


 
最后编辑:
海贤老和尚光盘里头的奥秘

海贤老和尚教给我们,他教的什么?任何一个人,男女老少、贤愚不肖,不管是什么样的根性,一句阿弥陀佛圆成佛道。他证得的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彻悟之后为我们表法,把《华严》、《般若》、《无量寿经》完全落实在生活当中。他每天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那叫随缘;心里面一句阿弥陀佛从来没有断,那叫妙用。

贤首国师教我们修行方法里面四德,「随缘妙用」,表法是第二句,「威仪有则」,行住坐卧不失威仪,做到尽善尽美。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全是一句佛号,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真正妙极了,真正难得。他能成就,我们怎么不能成就?他示现的一个农民,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虽然剃度出家,师父只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念到往生,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有几多人能活到九十二岁?他念这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

证得念佛三昧,我估计他在四十前后,也就是说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跟禅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是同等的境界,跟教下的大开圆解都是同等的境界,这个境界里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正得大自在。虽然证得,不说;虽然不说,他露了,显露了,显露在哪里?显露在生活上,显露在穿衣吃饭,显露在农耕,显露在接待宾客,跟大众相处。光盘上讲的这句话应该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跟老和尚接触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他非常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一丝毫傲慢的心态都没有。

孔子一生的德行,他的学生赞叹老师有五德,一般人没做到的夫子做到了,这五德是温良恭俭让。老师温和,你跟他接触,你感到很舒服、很快乐。老师善良,对待一切人事物没有丝毫恶意,你得罪他,他不在乎,他没放在心上。在他面前说错话、做错事情,他不会责怪,为什么?他知道你为什么会做事不妥当,他晓得,他会教你,他不会责怪你。

节俭,海贤老和尚节省,非常俭省。从这些小地方你就能看到爱惜物力,晚上不需要灯明的时候不开电灯,睡觉睡得很早。一般起来也很早,通常是三点钟起床,有时候一点、二点起来了,起来烧香、拜佛、念佛、绕佛,这是他的功课,一生没有改变。往生这天晚上,他敲着引磬念佛,平常没有敲引磬的。念了一夜,没人知道,大家也没在意。第二天早晨,他们道场也是三点钟起床做早课,早课做完之后,看到老和尚房间里还有灯亮着,这奇怪,老和尚节省,怎么还浪费电?习惯上,睡觉的时候他一定熄灯,灯为什么亮的?进到房间里看,老和尚往生了,走了。灯也是表法,老和尚虽然走了,你看灯没有熄,佛光普照。他不是把灯熄掉走,灯开着走的。里头都有表法的意思在,你要会看,老和尚点点滴滴为什么。

贤首国师《还源观》上的四德,末后两句,「柔和质直」,这是教我们做人的态度。质直是真心,里头要用真心,外面要用柔和,跟人家接触人家生欢喜心。老和尚一生,没有人看到他发脾气过,不会发脾气,不会以傲慢的心态待人接物,谦虚、忍让,非常了不起。你欺负他、得罪他,他原谅你,他没放在心上。

活在这个世间,一生辛辛苦苦,「代众生苦」,做出一个好样子来。做人应该像他这样,自己的业障消干净了,自己修行的功德圆满成就了。

处处学。一天看三遍,看上三百遍,你的欢喜心生出来了,为什么?愈看愈有味道,把这个里头的奥秘看出来了。遍数少了看不出来,为什么?你有烦恼,你有业障障碍了,老和尚表法的义趣你不能觉察。遍数看多了心定了,清净心现出来你就看出门道了,看出门道,法喜充满,你就会跟他学习。像他这样子处事待人接物,在这种乱世不造罪业,不跟人结怨,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这是真正导引众生同归极乐。

 
最后编辑:
念佛要分秒必争,多说一句闲话就少念一句佛

六道轮回我认识清楚了,我决定不再搞,我的六道轮回这一次是最后一次,以后不再来了。我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地方我有把握去,我有信心去,我真能去得成,它要的条件我具足了。你们每一个人都具足,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第一个真信,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第二个发愿,我愿意到极乐世界去,绝对不是假的;第三个条件,我念阿弥陀佛。你看,就这么三个条件:真信、真愿、老实念佛,你就决定往生。明白这个道理,我念佛要分秒必争,多说一句闲话就少念一句佛,错了;我多念一声佛,少说一句废话,对了。什么重要?念佛重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就成佛了,你成佛你能够普度众生,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哪个功德都比不了这个。

做官,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做官?他是王子出身,他要不出家他是国王,为什么国王不要了?国王救不了众生,把政治办得再好,你度你一国人,你度不了天下人。他不做国王,那是人家想争,他到手了不要。宫廷富贵的生活他放弃了,十九岁他离开家庭,去过苦行僧的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个生活过一辈子,过了四十九年,一直到七十九岁,他走了。他如果当时做国王,现在谁知道他?放弃国王,从事佛陀教学的工作,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全世界人还纪念他,他的生日还在联合国举行庆祝。所以,他教我们把财、色、名、利统统放下,超越六道轮回,你教化众生可以随意,应以什么身出现,你就能现什么身,你得大自在。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怎么回事情把它搞清楚,极乐世界怎么回事情,诸佛剎土怎么回事情,只要把这三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这心就定了。我应该怎么做法,我要走哪条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生没空来。要跟佛感应道交,这叫佛事,佛事是什么?作佛的这桩事情,我要干的是作佛的这桩事情。

 
最后编辑:
一遇到困难的时候佛号不要间断,会有感应的

学佛的同学最重要是建立坚定的信心,你一定要相信,相信什么?相信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我们遇到障碍、遇到困难,佛菩萨自然来帮助你化解。

没有感应呢?不是没有感应,有感应,你自己没有觉察到。感应,佛在经上讲有四种,显感显应,是你知道的;显感冥应,是你不知道的;冥感显应,有时候未必知道;冥感冥应,是更不知道。

你用什么能力你才能觉察到?真诚心能觉察到。觉察虽不完全,会有几分,好像自己预知一样,没有人告诉你,你有预感。无论什么样的障难自然会突破,用不着着急,念佛,一遇到困难的时候佛号不要间断,会有感应的,这个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编辑:
世事繁多难以放下,要如何一心念佛?

「不必弃舍百为,乃名专念」。

其他的什么都不干了,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什么时候?年岁大了,其他的事情做不到了,让年轻人去做。像黄念祖老居士,你看他讲经教学,在国外也弘法,到晚年完成这部批注之后,来日无多,他给我们做表演,万缘放下,一向专念,一天十四万声佛号。这可以,他这个事情做好了,不是他不做。

「以佛性遍一切处。有弃有舍,不名念佛故」,这是《无量寿经起信论》说的话,重要的意思,不必弃舍百为,百为就是许许多多善事、好事,把这个舍掉叫专念,不是这个意思。佛性遍一切处,有弃有舍这不叫做念佛,遇到真正对社会、对正法有利益的事情,不能舍弃,它不碍一向专念。
「此论甚契时机」,特别在现代这个时期,「当前世人,世事繁多,颇难摒除净尽」,不是那么容易能放得下的,「终日念佛。但能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事来便做,事去即念。世法本无碍于佛法,何况更以世出世间,一切善行,以至诚心,回向极乐。故亦名一向专念」,后面这个意思是《起信论》的意思,就是彭际清所说的。

所以我们不怕,事情来,好事,咱们去做,做完之后我就念佛;做完之后,这个事情就不必放在心上,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活活泼泼,世法、佛法互相没有妨碍、没有冲突。大乘经教里讲得非常透彻,会的,哪一法不是佛法,不会的,念佛也不是佛法。佛法贵圆融、贵圆通,所以一切善行,我们用至诚心、用深心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一向专念。

 
最后编辑:
如果不恒顺众生,学佛就学成了木头,没有感情

修行要在生活当中修,离开生活到哪里修?山上挖个洞,去那里修,修个十年、二十年,一下山马上就迷惑,贪瞋痴慢出来了。不行!真正修行,红尘里头修,火中的莲花才可贵,水里莲花不稀奇。烈火当中,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烈火,在这个里头不染着,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这个功力超过古人。因为古人诱惑没这么大,他那个火不旺,现在的火非常旺,愈旺愈殊胜。古佛也佩服你,你经过这样的锻炼,在他们不行。在五欲红尘里头锻炼,练到什么?练到样样都不沾染,你就通过了。顺境里面没有贪恋,顺境、善缘没有贪恋;逆境里面,逆境、恶缘没有瞋恨,这叫修行。念经念佛,每天磕头,算不算修行?不见得。真正修行,七情五欲看破了,不再沾染了。跟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欢乐也有悲哀,那是什么?恒顺众生。如果不恒顺,佛不能学,都学成木头了,都没有感情,变木头了。佛菩萨,你看他有情有义,他把这个世间法做得那么圆满,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叫正法,这叫真正修行。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关键就在这个字;那人在世间,他在世间迷。佛跟众生就这两个差别,佛不离世间觉,世人不离世间迷。迷在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觉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乐,没有烦恼,没有习气,没有分别执着。

 
最后编辑:
凡夫之爱剎那变化,永恒不变才是真爱

尤其在现前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境缘顺境少、逆境多,这个环境对修行人,会的,有大利益;不会的,可能有障碍。会修的人,就是禁得起考验的人,顺境善缘不生贪恋,没有一丝毫贪恋,这个人进步就很快,提升得快;逆境恶缘不生瞋恚,人在这个境界里头很容易迷在贪瞋痴里头,你能够觉悟,不迷、不贪、不瞋,这个成就就大幅度向上提升。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他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在自己的用心,自己用清净平等心,境缘没有好丑,为什么?平等看待。喜不喜欢?喜欢。对于外面一般宗教讲、世间人讲,爱不爱他?爱他。虽喜欢,虽然爱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什么?这是真爱,这是真心起作用。凡夫的爱,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是永恒不变。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那个爱是永恒不变的。会变,今天喜欢你,明天不喜欢,这是假的,不是真的,妄心。妄心剎那剎那在变。

 
最后编辑:
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

「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这句话是禅宗讲的,禅宗最忌讳的这桩事情,给你讲空,你因果都不相信了。现在社会这种人多,什么坏事敢干,他认为没有因果报应,人生就这一世,没有前世也没有后世。到他死后,他知道了,后悔莫及。

佛对这个道理讲得清楚,讲生灭,大乘教里面讲得很透彻,生灭有两种,一种是身,一种是心。身有生灭,灭了以后就没有了;心有生灭,灭了以后还有,它有活动。身灭了之后没有活动了,心灭了之后还有活动,有活动,没有身体了,我们俗话叫灵魂。灵魂有的时候有特殊的缘分,它会现身。如果说心也灭掉了,那佛就可以不必学了,它心灭不掉,那个心是不生不灭,在六道里面念念相续。还是个妄心,不是真心,证得真心,问题解决了。

我们把证得真心这桩事情放在极乐世界再办,在这个世间我们办不了。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依靠阿弥陀佛,依阿弥陀佛做老师,我们做阿弥陀佛的学生,接受他的教诲。他有能力、有智慧、有方法帮助我们达到明心见性,而且很快就成功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阿弥陀佛净土的原因,他的方法容易、稳当、靠得住,而且快速,圆满究竟,真的是没话说。阿弥陀佛是太伟大了,一切诸佛都尊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有运气,有好运遇到了。遇到要有大智慧、大福报,大智慧、大福报在哪个地方看见?在真正放下看见了。一切万缘统放下,一心念佛,这就是大福报。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如果这个放不下是真的,你这一生往生净土超越轮回就没指望,没你的分了,你说多可惜!佛慈悲,佛平等,佛没有分别执着,只要你具备这三个条件,真正相信,真正想去,一天到晚欢喜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功了,为什么不干?

 
最后编辑:
我们见佛是什么时候?

心清净,你就见到一切法的真相;心不清净,见到的是幻相,这是说的感应道交。大乘教里头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把心想全放下,心清净,外面境界就清净。是真的吗?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你的心没清净。是你自以为清净,自以为清净就是一个妄念,连自以为清净的念头都没有,境界才会现前。

我们见佛是什么时候?心里有念,只有一念,这一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现前;这一念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现前。佛菩萨从哪里来?从你心想中来的。那与我们想象当中极乐世界、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相不相应?相应,因为极乐世界也是从心想来的。阿弥陀佛心想,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我们的心想,现我们的极乐世界,我们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不是二,因为心是一个心,念就无二念,道理在此地。

 
最后编辑:
打妄想会把事情做错,心里有阿弥陀佛,不会做错事情

我在这里不错,你们看常常有四方八面送来这些供养,我到那里瞄一下,看一下,都送的是好东西。我起不起贪心?想不想这个?不要。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动,大家有福报,大家享受,这就是修行。

修行的法门无量无边,这是最高等的方法。知道什么?假的,知道在作梦。决定不能够据为己有,这是大家供养我的,我收起,我享受,错了,着相了。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也没有分配的念头,为什么?我这个地方不需要,有人干这个事情,什么心都不操。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我有我的因果。大乘教听多了,听明白了,自然就会了。

最重要的,佛法里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你,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假有非有,空有二边都不能执着。境界现前,确实《楞伽》上这四个字「自心现量」,一切万法是自心现前所现出的量,自心现量,要怎么样?如如不动。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佛知佛见;起心动念是菩萨知见;还有分别,罗汉知见;有执着,那就是凡夫知见。我们要晓得我们自己在哪个等级,向上不能向下。我感激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就教给我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放下分别执着。看破就是智慧,你清楚,不胡涂;放下就是功夫,放下就是禅定。

下面这个比喻,「执理而遗事」,执着理,不晓得事修,事修就是放下,日常生活从早到晚学放下。工作呢?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工作之后放下,不要把那些工作放在心上。要把什么放在心上?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我事情做错了,有阿弥陀佛,决定不会错。打妄想会把事情做错,心里有阿弥陀佛,不会做错事情,遇到事情,自然智慧开了。不是学来的,这种智慧是自己本有的。

 
最后编辑:
小小不如意,心里头就有怨恨,我们学佛的功夫全废了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不是只对念佛讲的,我念佛用菩提心,我日常生活当中处世待人我还用分别执着,那就错了。祖师大德说的话,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这个话我们听多了。我们用菩提心念佛,我用菩提心生活,用菩提心工作,用菩提心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对了,这才真正有感应道交,这才是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纵然不能断,要把它减轻,不能让它增长,不能让它现行,这个控制住就是忍辱跟禅定。没有得禅定之前能忍,不发作,忍久了自然得定,定久了自然开智慧。

现在练,练什么?顺境里头不起贪恋,逆境里头没有瞋恚,这功夫,忍辱的功夫。小小不如意,心里头就有怨恨,错了,我们学佛的功夫全废了,禁不起考验。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很好,顺境善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顺境,好环境,你很喜欢,善缘,你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都是你喜欢的人,这个时候什么?不生贪爱。逆境,外面环境非常不好,处处都是障碍,恶缘,遇到的人都是找麻烦的,都是冤亲债主,在这里面不生瞋恚。我们对于环境、对于人都要生感恩的心,为什么?它来考试我。我考试及格了,通过了,这是大恩大德。没有这些人考试,我怎么知道自己境界提升?怎么能知道自己现在在某一个阶段?于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禁得起折磨,禁得起考验,在这里头看看你是不是一念清净。念佛人,在一切境缘当中,保持一念清净,这就对了,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真因。
 
最后编辑:
有一些人毁谤、侮辱、障难、陷害,为什么我都不在意

有同学问我,有一些人毁谤、侮辱、障难、陷害,为什么我都不在意,若无其事,对他们以清净平等心对待,每天学佛还给他们回向,他说为什么?

我告诉大家,他们跟我没有接触,对我不了解,人云亦云,这样造的罪业。他要常常跟我在一起,就不会了。为什么?他对我了解,他认识我。我为什么还得回向他,还得给他供长生牌位?这是我报恩的心。他对我有什么恩?他那些毁谤、造谣生事,对我都有恩,消业障。我无量劫,我也造了业,恶业。业障怎么消?这样就消掉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只接受他这一方帮助我消业障的功德,我绝没有记恨,所以他对我没有干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好像他无缘无故来陷害我,我哪有不报复的道理、哪有不辩论的道理?我统统没有。如果有辩论不如念佛,念佛比辩白好。

 
最后编辑:
用心不能专,是修行人的大病!

我们起心动念全是妄心,能有一念真心,那就是一线光明。一念真心时间虽然短,它跟阿弥陀佛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前面蕅益大师说过,这一念心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实际上不容易。他说若没有七天念佛的功夫,哪来的一念真心?那个七日功夫那是佛七,精进佛七,七天七夜佛号不断,才会有一念净信现前。有这种功夫,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个种子。

由此可知,念佛功夫重要,读诵、听经重要,为什么?都是为清净心。听经,专心听讲,这个时候心清净,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有杂念、有妄想就听不见了,听而不闻,想别的东西去了。这个事情,一面听经、一面读经,一面打妄想,我想现在这样的人很多,不在少数。这就是为什么他用心不能专,叫不纯,不一,不一就是不专,不能相续,道理全在此地。这是修行人的大病!这是修行不能成就关键之所在,要不把这个毛病治好,这一生往生没指望。只能种一点善根,等下一次的机会,下次的机会说不定是无量劫。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什么样的艰辛苦难我们都愿意受,我们要求一念净心,不再搞别的了。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