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原創長篇歷史寓言小說 《炎興》 (完)

(二十八)

出於好奇,我问兄长阳安关城失陷之後,他诈降锺会丶邓艾之事,但他一再避谈,只感慨:「人在季汉,的确比在魏国轻松自在。」
我相信兄长的判断,又不禁疑惑:他深入虎穴,埋伏在诡计百出的锺会丶邓艾身边,怎能轻松自在?换作魏人诈降来季汉,也得彻夜辗转难眠。

十一月初七清晨,绵竹恶耗传回成都,但早在前一夜,绵竹关逃兵便带着「姜维病故梓潼丶汉祚已尽」,甚至「邓艾直扑成都,誓言屠城」的谣言回家了。人心的悲痛丶恐慌丶绝望滋长漫溢,一切坏消息不证自明。

未到正午,市集净空,机杼消寂,成都四门塞满了逃亡的百姓丶驮载细软的牛车,还有一些身着军服,大约是畏惧军法问罪的。二百虎贲军未得戒备号令,城门眼睁睁让汹涌的人潮强行撞开,而一旁早有人架起长梯,背缠着幼儿翻墙而出,随及禽奔兽遁,失散山野。

嵇萦恨不得提着鱼肠剑挡住城门,我却不怪虎贲军放走百姓:「全成都数十万人,一个人怎麽拦得住一千个百姓趋吉避凶丶绝处求生?」
「他们怕魏军,越躲越怕!唯有奋起抵抗,方能战胜恐惧!你们怎麽教化百姓的?如此简单的道理也不明白?」嵇萦气得咳血,显些晕倒。我赶紧让她回朝真观休养。

百姓还真不明白。其实,当生命受到威胁,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抛下道德丶原则。只不过有些人替自己找藉口,有些人心生内疚。

一次次战争胜少败多,季汉百姓家破人亡。在他们看来,朝廷大概是无能丶可恨的。数十万人的大城,只有三千人自愿上前线,我早该明白,成都百姓已对汉军失去信心。现在,连诸葛丞相的儿孙丶全国最精锐的羽林步骑都覆灭疆场,庶民还能对国家抱持什麽希望?

汉室风雨飘摇,连她的国本--人民也保不住了。

朝廷人手不足,兄长与我分头招集百官商议。阴风阵阵,我骑着陌生的快马,绕着人烟稀少的街道,拍打一扇扇宏伟冰冷的宅门,竟有半数大门深锁,人去楼空,正如取代大将军的阎宇,只怕从此没了下落。兄长倒行,把光禄大夫谯周丶中常侍黄皓都请出来了。

雕龙画凤的彩漆梁柱之间,文臣玄衣,武官赤服,原本并列的文武百官,今日只剩二十三人到场,神色慌张,沉静无声,寒冬中更显空荡冷清。九层木阶之上,浅坐龙榻的是满面愁容丶眼眶发红的天子,圆润丰满的脸颊失去光泽,顶着一头斑白的花发,上衣玄丝,下裳赤锦,却无国君威严,倒像一堆布料堆在龙榻上。

同在台阶上的,是天子的两位年长近侍。左首的慈眉善目,却是令仁人志士咬牙切齿的中常侍黄皓;右边的豹眼圆睁,却是开朗可亲的张桓侯次子张绍,兼尚书仆射。一夕之间失去挚友与爱侄,张爷爷的眼眶也是红的。

「哗」我顶着数层缠头白纱,强戴虎贲赤冠,向天子行了跪礼:「请陛下命末将收拾残兵,训练义勇百姓,发给盔铠丶兵器丶粮饷,死守成都四墙,撑到南中丶巴郡诸路援军勤王!」

台阶上侍中张绍接话:「陛下,根据尚书台明细,国库尚有米粮四十馀万斛,金银共四千斤,锦绢二十万匹,足够四万大军吃用一年!」

「来得及吗?邓艾已在绵竹,多久到成都?」天子上身前倾,一脸迷惑。
满朝文武的目光叫人窒息。

「陛下,绵竹到成都一百五十里。邓艾几无马军,一般行军三日,急行军也须两日。」
天子倒抽一口寒气,几乎跌回龙蹋。

黄皓转身,恭敬启奏:「陛下,民间本有许多义勇志士,却让兴汉将军丶故卫将军带走大半;剩下的散兵游勇,只怕……」

天子面色苍白,颤抖着嗓音:「有多大胜算?」
此时成都还有谁能稳定军心?天子必须身先士卒!

「陛下有多大决心,汉军就有多少胜算!请陛下御驾亲征!」我这一喊,天子在龙榻上挺直了背脊。

「兴汉将军……」黄皓一脸长者和气:「妳一心忠义,圣上明白。但实力悬殊,绵竹之鉴不远,总不好让天子冒险。还有别的办法吧?」
「陛下,民间谣言不可信!我们计胜邓艾,绵竹之战连破他两阵,只差一点便能取他性命!下一战,我军必胜!」

老黄皓没答话,弯身在天子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大冷天的,天子拭去额角的汗珠。
我只听见黄皓的最後一句:「……自不量力。」

这可耻小人,挑拨离间,把大汉将士的艰苦奋斗踩在脚下!
我抹去眼角的泪水,绵竹千万忠魂在上,我可不能在庙堂之上软弱哭泣!

我回头看着站在尾列的兄长,他正朝我微微点头,似乎是嘉许我的勇气。
兄长能言善道,这时他站出来说两句有多好?
但他也守过城墙,明白那谈何容易。他自己一受了伤,不也逃下城墙,又怎麽能鼓励百姓死守?
难道真要弃守成都?

「朕嘉许绵竹将士尽心竭力,但死守成都太冒险了,也是强百姓所难。」台阶上传来一句,怎不叫人心灰意冷。

「众爱卿是否有别的提议?」

「陛下。」一旁太仆蒋显出列,他是蒋恭侯次子,满腹才学。

「吴主孙休年轻有为,崇尚教化,近年设立国学与五经博士。若军情紧急,可借助汉吴同盟,命巴东太守罗宪领兵保驾,出奔东吴。罗太守正直磊落,必能担当重任。」蒋显说完,刻意瞥了台阶上黄皓一眼。据说罗宪是因为与黄皓不合,才被派到外地做太守。

「吴人此刻可信吗?」天子仰望身旁的侍中张绍。

老侍中张绍大声说道:「陛下,虽说吴人曾经反覆无常,但事已至此,『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也是懂的。权且依附吴国,反攻复国,是条出路。」

「不,不!」一位高大的灰发老者出列--光禄大夫谯周,方面细眼,窄嘴多须。

「自古以来,未闻天子寄居他国!」谯周指向大殿出口:「出奔吴国,必须臣服,忍受寄人篱下之辱。做人须知天道。天道是大能吞小,而小不能吞大,魏能并吴,而吴不能并魏。此时奔吴,待吴为魏所灭,还得再受一次污辱。」

我讨厌「大能吞小,小不能吞大」--都是魏将「天朝上国」那一套!

「若孙休不要我们臣服,也不必多此一举。自古以来没有,难道不能开先例?」蒋显反驳。

「谯大夫,世道哪里是大必胜小这麽简单?」侍中张绍大步下阶,挺直脊梁,立於高大的谯周身前:「谯大夫总用这套歪理反对大将军北伐!现在可好,把大将军逼去沓中,魏军长驱直入,倒还真应了谯大夫的『大能吞小』高论!倒想请问,当年周武何以挫败商纣,西秦怎样瓦解六国合纵,高皇帝凭什麽打败项羽,曹操如何击败袁绍,赤壁之战是何方胜利?谯大夫说说?」

张绍这一番话把谯周逼得满脸通红,忽然谯周转身,一手指着我:

「绵竹关以小搏大,这不是全军覆没了吗?没有自知之明!」

不!我们只差一点!他只须在庙堂上动嘴批评,我们却在前线出生入死!

「谯大夫!不明白的事别乱说!」老张绍见我激动,大喝一声,竟把谯周惊得倒退一步!

「啊呀,张国舅习怒。」黄皓也走下台阶,挡在谯周身前:「谯公乃当世大儒,只是性格宽厚,不喜争辩。谯公刚才是不是有什麽话忍着?直说无妨。」
「对,对。朕听着。」台阶上又传来一句。

谯周一阵吞吐:「……对小国称臣,不如对大国称臣。与其受两次屈辱,不如只受一次。」

这是什麽话?

「要我们投降?」
「庙堂之上,竟出此无父无君之言!」
「食汉禄,为汉臣!不为禽兽!」群臣一阵唾骂,我也忍不住了!

「卫将军父子与千万汉军浴血奋战到最後一刻,壮烈牺牲,谯大夫竟然倡言投降?」

「本官以有这样的同僚为耻!」
「请陛下治罪谯周!」

殿中文武激愤,破口大骂,谯周脸色铁青,低头不发一言。
我本以为天子必定动怒,甚至要处死谯周,但他垂头丧气,反倒像一尊泥像摆在龙榻上。

忽然太常张峻出列,连连安抚众臣:「陛下丶诸卿,求人不如求己,不依靠吴国也好。眼下南中阻险,易守难攻,幸有安南将军丶建宁太守霍弋引军一万,北上勤王。可以借重霍弋之力,暂退南中,伺机反攻,收复成都。霍将军为人光明忠贞,早在大将军上表警告魏军屯兵关中时,便有意北上保卫成都。」张峻说完,也瞪了身边的黄皓一眼。霍弋未能早到成都,据说也是黄皓拦阻。

一旁的张侍中也连连点头:「正是。南中七郡足以自守。霍将军已得南中人心,所统军部又熟悉地形,足可抵御邓艾。」

「不,不。」谯周连连摇头,张开嘴,却一时语塞。
「谯公直说无妨,交给圣上裁决。」黄皓又摆出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说吧……」天子开口。

谯周沉吟片晌:「若要避难南中,应当趁早计议,如今大敌逼近,祸败之局已定,人心难测,只怕南中豪强见异思迁,卖主求荣。」
「谯大夫有所不知。南中人久服礼教,早非见利忘义的蛮族。」太常张峻再次出列。
谯周摇头:「胜负已分,即使久服教化,未必心怀忠义。」

可恶,竟说「胜负已分」?

「谯大夫,南中丶巴郡援军有两万人之众,邓艾才五丶六千人!」

谯周一只手指着我:「妳一个小妇人懂什麽?邓艾当世雄才,岂是妳们比得过的?」
我喘着大气,真想痛骂谯周,又不知如何开口;忽然黄皓也走到面前:「兴汉将军,即使打赢邓艾,邓艾之後还有锺会大军。锺会极有谋略,妳也是知道的。」

「黄中常侍没接到大将军截报吗?汉军於汉寿丶葭萌关大败锺会,烧光魏军粮草!大将军对付锺会,游刃有馀!」

「大将军生死未卜呢。」黄皓抬高两道长眉。
「不可听信谣言!」
「总之是打不过邓艾丶锺会。」谯周摇头。

「二人妖言狂妄!」张侍中气得跺脚:「一个祸败已定,一个魏军不会来,造谣的正是谯大夫和黄中常侍!」
「张侍中别含血喷人!」黄皓也胀红了脸,急得阴柔大吼:「师婆不识天机,凡人怎能左右占卜结果?」

「依谯大夫所言,只有投降一途?」张绍转向谯周!
「周实无他策。」

谯周此话一出,愤怒的群臣又是一阵数落:「卖主求荣」丶「昏愚失道」丶「陷群臣於不义」丶「令汉室先贤蒙羞」。谯周低头沉默,半天才喃喃说出一句:「周辩不过诸位。只想说,如今主降,绝非为己。」

「谯公学识渊博,乃季汉第一弘儒。」黄皓脸色恢复白净:「他不计个人荣辱,真心为了圣上与百官的安危着想。我们也多为彼此着想多好呢。」老宦官满脸堆笑。

天子连连点头:「正是。谯大夫是善良,有学问。朕不怪罪。」
黄皓满面春风,随後跟进:「有些话,有些人想说却不敢说,就只有谯公胸怀万物,不拘小节,甘愿犯忌。试问,如果打得赢,谁愿意投降?」

一朝文武只有他们两个想投降!
我再站出一步:「陛下!大将军尚有五万强兵,胜负未知!谁要投降,自己出城寻邓艾,不要留在这里说尽丧气话!我亲眼见到邓艾怎麽对待降军!他把降军驱赶在军阵最前排,挡弩箭丶顶上矛尖!」

全殿文武的同情目光又聚集在我身上。忽然兄长从末排出列,跪拜天子。
黄皓神采飞扬:「听说谏议大夫被魏军补获,刚逃回来的?」

「是。托陛下洪福。」
「呵呵,朕小时也命大,躲过数次死劫!」

兄长也在前线,一定要替季汉将士出头,痛批小人!

「下官记起整整五十年前,益州牧刘璋之事。」兄长阖上双眼,顿了顿,眼角竟有泪光:「刘璋之子刘循对抗先帝精兵,坚守雒城。次年,建安十九年夏,雒城陷落,成都尚有精兵三万,钱粮足可支撑一年。据闻当年许多军民主张死战,而刘璋自知无力对抗先帝的精兵良将,决定开城出降,投降之日万民垂泪。在季汉看来,刘璋有大功,因他替季汉保全许多优秀人材。先帝仁德,令刘璋再任振威将军,迁至荆州公安。」

我不敢相信兄长这麽说!为什麽帮着谯周?他不是最讨厌腐儒谯周的吗?
凭什麽说我们打不过?为什麽非得投降?

「兄长!当今季汉与刘璋益州不可同日而语!」
「诸葛大夫,你怎能把圣上比作刘璋之流,又把司马昭丶邓艾之徒比作先帝?这太糊涂!」侍中张绍走到兄长身前,怒目而视!

兄长低头沉默。

「诸葛大夫所言甚是!」谯周的一对细眼已经撑开,连连答应:「若陛下效法刘璋,即使钱多粮足,手握重兵,却不作多馀抵抗,必受魏国看重。」
「谯大夫太天真,只怕司马昭过河拆桥!」张绍转身,厉声斥喝!

谯周闭目摇头:「天下三分,东吴尚在,司马昭虽非先帝,也须善待陛下,礼遇季汉降臣。倘若魏国不以国土策封陛下,周愿亲至洛阳,引用古义,向司马昭争取陛下封地。」

「谯允南,你怎也这麽糊涂!中原不比季汉,你这是自寻死路!」
「周不怕死,只怕误了陛下。」

「张国舅要明辨是非呀,谯公正是大忠之臣!」黄皓竟在一旁插嘴!
张绍气得一跺脚,直指黄皓鼻子:「你这是说我们误了陛下?就你黄公公是忠臣?」

「爱卿皆是忠臣,朕知道的……」
「对,都是忠臣,不要因为少数人一时激动,伤了和气!」

「陛下!」张绍气冲冲走上台阶,竟如兄长教训幼弟一般:「魏国可不像季汉,纵容官吏大放厥辞,动辄诋毁汉室!谯允南三番两次穿凿附会,拿先帝丶圣上名讳说事,散布亡国谣言,这也算忠臣?试看张爷爷替天行道,将此等忠臣打翻在地!」

「处刑丶打翻,周皆不惧,只愿保全社稷!」台下谯周理直气壮!
「保全个屁!你劝降有功,位列上卿!圣上倒成了司马昭眼中钉,不可不拔!」
「若朝廷降魏,群臣得保,周拒不出仕!」

「感谢谯大夫,对朕一番善意……」

群臣又要数落谯周,黄皓忽从锦袖中取出一张黄绢:「诸卿不必多言。这里有邓艾文书!」

百官错愕之间,黄皓步上阶梯,重回天子身边,大声宣读:

「蜀主良善,诸臣仁义,巴蜀贤达多矣,艾素耳闻,心向往之。今王师已至,恐刀剑无情,忠烈涂炭,两川人杰,付之一炬。上国盛德,天下归心,若巴蜀君臣识得天时,喜迎王师,艾必表奏蜀主位齐三公,群臣封公列侯,官吏暂居原职,秋毫无犯,安居乐业,一如往时。若执迷不悟,玉石俱碎,非艾与两川百姓所愿也。魏征西将军邓侯邓士载。」

这信的内容神似绵竹关的劝降信,应是邓艾手笔无误。但怎会在黄皓手上?

「黄皓!」张绍一声大喊,声如巨雷,把一旁天子惊得全身一跳:「造反了!你这勾结邓艾的逆贼!」
「这是邓艾的使者送来的!与我何干?」
「怎麽正好交给你?使者何在?」

朝中鸦雀无声,只有兄长缓缓退回後列。黄皓咳嗽两声,下巴一抬:「使者回去罗。」

张绍怒目切齿,撩起衣袖,要从黄皓手上夺书,黄皓却将劝降信放在天子手上,张绍不敢抢,只得站在天子身边沉重喘气。天子重读一次邓艾书信,又频频挥袖拭汗。

「陛下,千万别信魏贼的诡言巧计!」张绍忍不住打断天子读信!
「张国舅何不让陛下亲自定夺?」
「显而易见!三公乃一国之颜面,至为重大,怎是征西将军邓艾能决定的?」
「张国舅这是说圣上颜面不够吗?」
「陛下,奸佞误国,该斩!」

黄皓缩在天子身後:「陛下为老奴作主啊!」
「张侍中勿动怒,朕明白你一片赤胆忠诚。待朕仔细考虑……」天子伸手,轻抚黄皓的背。

「陛下,别信邓艾,去南中,反攻邓艾!」
「邓贼必有异心!」
「对,去南中!」

台阶下质疑之声四起,群臣慷慨激昂,都叫嚷着去南中。而天子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没宣布退朝,径自退回後殿。
一时光禄大夫谯周成为前殿的众矢之靶,也怏然出殿去了。

我暗自庆幸,季汉百官里怕死的大半自顾自逃命了,留下来的还是大多忠於汉室。
汉室还不到山穷水尽,不能放弃!我们得说服天子拿出季汉先贤的精神,坚毅不屈!

还有谁能说动天子?
 
最后编辑:
(二十八)

出於好奇,我问兄长阳安关城失陷之後,他诈降锺会丶邓艾之事,但他一再避谈,只感慨:「人在季汉,的确比在魏国轻松自在。」
我相信兄长的判断,又不禁疑惑:他深入虎穴,埋伏在诡计百出的锺会丶邓艾身边,怎能轻松自在?换作魏人诈降来季汉,也得彻夜辗转难眠。

十一月初七清晨,绵竹恶耗传回成都,但早在前一夜,绵竹关逃兵便带着「姜维病故梓潼丶汉祚已尽」,甚至「邓艾直扑成都,誓言屠城」的谣言回家了。人心的悲痛丶恐慌丶绝望滋长漫溢,一切坏消息不证自明。

未到正午,市集净空,机杼消寂,成都四门塞满了逃亡的百姓丶驮载细软的牛车,还有一些身着军服,大约是畏惧军法问罪的。二百虎贲军未得戒备号令,城门眼睁睁让汹涌的人潮强行撞开,而一旁早有人架起长梯,背缠着幼儿翻墙而出,随及禽奔兽遁,失散山野。

嵇萦恨不得提着鱼肠剑挡住城门,我却不怪虎贲军放走百姓:「全成都数十万人,一个人怎麽拦得住一千个百姓趋吉避凶丶绝处求生?」
「他们怕魏军,越躲越怕!唯有奋起抵抗,方能战胜恐惧!你们怎麽教化百姓的?如此简单的道理也不明白?」嵇萦气得咳血,显些晕倒。我赶紧让她回朝真观休养。

百姓还真不明白。其实,当生命受到威胁,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抛下道德丶原则。只不过有些人替自己找藉口,有些人心生内疚。

一次次战争胜少败多,季汉百姓家破人亡。在他们看来,朝廷大概是无能丶可恨的。数十万人的大城,只有三千人自愿上前线,我早该明白,成都百姓已对汉军失去信心。现在,连诸葛丞相的儿孙丶全国最精锐的羽林步骑都覆灭疆场,庶民还能对国家抱持什麽希望?

汉室风雨飘摇,连她的国本--人民也保不住了。

朝廷人手不足,兄长与我分头招集百官商议。阴风阵阵,我骑着陌生的快马,绕着人烟稀少的街道,拍打一扇扇宏伟冰冷的宅门,竟有半数大门深锁,人去楼空,正如取代大将军的阎宇,只怕从此没了下落。兄长倒行,把光禄大夫谯周丶中常侍黄皓都请出来了。

雕龙画凤的彩漆梁柱之间,文臣玄衣,武官赤服,原本并列的文武百官,今日只剩二十三人到场,神色慌张,沉静无声,寒冬中更显空荡冷清。九层木阶之上,浅坐龙榻的是满面愁容丶眼眶发红的天子,圆润丰满的脸颊失去光泽,顶着一头斑白的花发,上衣玄丝,下裳赤锦,却无国君威严,倒像一堆布料堆在龙榻上。

同在台阶上的,是天子的两位年长近侍。左首的慈眉善目,却是令仁人志士咬牙切齿的中常侍黄皓;右边的豹眼圆睁,却是开朗可亲的张桓侯次子张绍,兼尚书仆射。一夕之间失去挚友与爱侄,张爷爷的眼眶也是红的。

「哗」我顶着数层缠头白纱,强戴虎贲赤冠,向天子行了跪礼:「请陛下命末将收拾残兵,训练义勇百姓,发给盔铠丶兵器丶粮饷,死守成都四墙,撑到南中丶巴郡诸路援军勤王!」

台阶上侍中张绍接话:「陛下,根据尚书台明细,国库尚有米粮四十馀万斛,金银共四千斤,锦绢二十万匹,足够四万大军吃用一年!」

「来得及吗?邓艾已在绵竹,多久到成都?」天子上身前倾,一脸迷惑。
满朝文武的目光叫人窒息。

「陛下,绵竹到成都一百五十里。邓艾几无马军,一般行军三日,急行军也须两日。」
天子倒抽一口寒气,几乎跌回龙蹋。

黄皓转身,恭敬启奏:「陛下,民间本有许多义勇志士,却让兴汉将军丶故卫将军带走大半;剩下的散兵游勇,只怕……」

天子面色苍白,颤抖着嗓音:「有多大胜算?」
此时成都还有谁能稳定军心?天子必须身先士卒!

「陛下有多大决心,汉军就有多少胜算!请陛下御驾亲征!」我这一喊,天子在龙榻上挺直了背脊。

「兴汉将军……」黄皓一脸长者和气:「妳一心忠义,圣上明白。但实力悬殊,绵竹之鉴不远,总不好让天子冒险。还有别的办法吧?」
「陛下,民间谣言不可信!我们计胜邓艾,绵竹之战连破他两阵,只差一点便能取他性命!下一战,我军必胜!」

老黄皓没答话,弯身在天子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大冷天的,天子拭去额角的汗珠。
我只听见黄皓的最後一句:「……自不量力。」

这可耻小人,挑拨离间,把大汉将士的艰苦奋斗踩在脚下!
我抹去眼角的泪水,绵竹千万忠魂在上,我可不能在庙堂之上软弱哭泣!

我回头看着站在尾列的兄长,他正朝我微微点头,似乎是嘉许我的勇气。
兄长能言善道,这时他站出来说两句有多好?
但他也守过城墙,明白那谈何容易。他自己一受了伤,不也逃下城墙,又怎麽能鼓励百姓死守?
难道真要弃守成都?

「朕嘉许绵竹将士尽心竭力,但死守成都太冒险了,也是强百姓所难。」台阶上传来一句,怎不叫人心灰意冷。

「众爱卿是否有别的提议?」

「陛下。」一旁太仆蒋显出列,他是蒋恭侯次子,满腹才学。

「吴主孙休年轻有为,崇尚教化,近年设立国学与五经博士。若军情紧急,可借助汉吴同盟,命巴东太守罗宪领兵保驾,出奔东吴。罗太守正直磊落,必能担当重任。」蒋显说完,刻意瞥了台阶上黄皓一眼。据说罗宪是因为与黄皓不合,才被派到外地做太守。

「吴人此刻可信吗?」天子仰望身旁的侍中张绍。

老侍中张绍大声说道:「陛下,虽说吴人曾经反覆无常,但事已至此,『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也是懂的。权且依附吴国,反攻复国,是条出路。」

「不,不!」一位高大的灰发老者出列--光禄大夫谯周,方面细眼,窄嘴多须。

「自古以来,未闻天子寄居他国!」谯周指向大殿出口:「出奔吴国,必须臣服,忍受寄人篱下之辱。做人须知天道。天道是大能吞小,而小不能吞大,魏能并吴,而吴不能并魏。此时奔吴,待吴为魏所灭,还得再受一次污辱。」

我讨厌「大能吞小,小不能吞大」--都是魏将「天朝上国」那一套!

「若孙休不要我们臣服,也不必多此一举。自古以来没有,难道不能开先例?」蒋显反驳。

「谯大夫,世道哪里是大必胜小这麽简单?」侍中张绍大步下阶,挺直脊梁,立於高大的谯周身前:「谯大夫总用这套歪理反对大将军北伐!现在可好,把大将军逼去沓中,魏军长驱直入,倒还真应了谯大夫的『大能吞小』高论!倒想请问,当年周武何以挫败商纣,西秦怎样瓦解六国合纵,高皇帝凭什麽打败项羽,曹操如何击败袁绍,赤壁之战是何方胜利?谯大夫说说?」

张绍这一番话把谯周逼得满脸通红,忽然谯周转身,一手指着我:

「绵竹关以小搏大,这不是全军覆没了吗?没有自知之明!」

不!我们只差一点!他只须在庙堂上动嘴批评,我们却在前线出生入死!

「谯大夫!不明白的事别乱说!」老张绍见我激动,大喝一声,竟把谯周惊得倒退一步!

「啊呀,张国舅习怒。」黄皓也走下台阶,挡在谯周身前:「谯公乃当世大儒,只是性格宽厚,不喜争辩。谯公刚才是不是有什麽话忍着?直说无妨。」
「对,对。朕听着。」台阶上又传来一句。

谯周一阵吞吐:「……对小国称臣,不如对大国称臣。与其受两次屈辱,不如只受一次。」

这是什麽话?

「要我们投降?」
「庙堂之上,竟出此无父无君之言!」
「食汉禄,为汉臣!不为禽兽!」群臣一阵唾骂,我也忍不住了!

「卫将军父子与千万汉军浴血奋战到最後一刻,壮烈牺牲,谯大夫竟然倡言投降?」

「本官以有这样的同僚为耻!」
「请陛下治罪谯周!」

殿中文武激愤,破口大骂,谯周脸色铁青,低头不发一言。
我本以为天子必定动怒,甚至要处死谯周,但他垂头丧气,反倒像一尊泥像摆在龙榻上。

忽然太常张峻出列,连连安抚众臣:「陛下丶诸卿,求人不如求己,不依靠吴国也好。眼下南中阻险,易守难攻,幸有安南将军丶建宁太守霍弋引军一万,北上勤王。可以借重霍弋之力,暂退南中,伺机反攻,收复成都。霍将军为人光明忠贞,早在大将军上表警告魏军屯兵关中时,便有意北上保卫成都。」张峻说完,也瞪了身边的黄皓一眼。霍弋未能早到成都,据说也是黄皓拦阻。

一旁的张侍中也连连点头:「正是。南中七郡足以自守。霍将军已得南中人心,所统军部又熟悉地形,足可抵御邓艾。」

「不,不。」谯周连连摇头,张开嘴,却一时语塞。
「谯公直说无妨,交给圣上裁决。」黄皓又摆出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说吧……」天子开口。

谯周沉吟片晌:「若要避难南中,应当趁早计议,如今大敌逼近,祸败之局已定,人心难测,只怕南中豪强见异思迁,卖主求荣。」
「谯大夫有所不知。南中人久服礼教,早非见利忘义的蛮族。」太常张峻再次出列。
谯周摇头:「胜负已分,即使久服教化,未必心怀忠义。」

可恶,竟说「胜负已分」?

「谯大夫,南中丶巴郡援军有两万人之众,邓艾才五丶六千人!」

谯周一只手指着我:「妳一个小妇人懂什麽?邓艾当世雄才,岂是妳们比得过的?」
我喘着大气,真想痛骂谯周,又不知如何开口;忽然黄皓也走到面前:「兴汉将军,即使打赢邓艾,邓艾之後还有锺会大军。锺会极有谋略,妳也是知道的。」

「黄中常侍没接到大将军截报吗?汉军於汉寿丶葭萌关大败锺会,烧光魏军粮草!大将军对付锺会,游刃有馀!」

「大将军生死未卜呢。」黄皓抬高两道长眉。
「不可听信谣言!」
「总之是打不过邓艾丶锺会。」谯周摇头。

「二人妖言狂妄!」张侍中气得跺脚:「一个祸败已定,一个魏军不会来,造谣的正是谯大夫和黄中常侍!」
「张侍中别含血喷人!」黄皓也胀红了脸,急得阴柔大吼:「师婆不识天机,凡人怎能左右占卜结果?」

「依谯大夫所言,只有投降一途?」张绍转向谯周!
「周实无他策。」

谯周此话一出,愤怒的群臣又是一阵数落:「卖主求荣」丶「昏愚失道」丶「陷群臣於不义」丶「令汉室先贤蒙羞」。谯周低头沉默,半天才喃喃说出一句:「周辩不过诸位。只想说,如今主降,绝非为己。」

「谯公学识渊博,乃季汉第一弘儒。」黄皓脸色恢复白净:「他不计个人荣辱,真心为了圣上与百官的安危着想。我们也多为彼此着想多好呢。」老宦官满脸堆笑。

天子连连点头:「正是。谯大夫是善良,有学问。朕不怪罪。」
黄皓满面春风,随後跟进:「有些话,有些人想说却不敢说,就只有谯公胸怀万物,不拘小节,甘愿犯忌。试问,如果打得赢,谁愿意投降?」

一朝文武只有他们两个想投降!
我再站出一步:「陛下!大将军尚有五万强兵,胜负未知!谁要投降,自己出城寻邓艾,不要留在这里说尽丧气话!我亲眼见到邓艾怎麽对待降军!他把降军驱赶在军阵最前排,挡弩箭丶顶上矛尖!」

全殿文武的同情目光又聚集在我身上。忽然兄长从末排出列,跪拜天子。
黄皓神采飞扬:「听说谏议大夫被魏军补获,刚逃回来的?」

「是。托陛下洪福。」
「呵呵,朕小时也命大,躲过数次死劫!」

兄长也在前线,一定要替季汉将士出头,痛批小人!

「下官记起整整五十年前,益州牧刘璋之事。」兄长阖上双眼,顿了顿,眼角竟有泪光:「刘璋之子刘循对抗先帝精兵,坚守雒城。次年,建安十九年夏,雒城陷落,成都尚有精兵三万,钱粮足可支撑一年。据闻当年许多军民主张死战,而刘璋自知无力对抗先帝的精兵良将,决定开城出降,投降之日万民垂泪。在季汉看来,刘璋有大功,因他替季汉保全许多优秀人材。先帝仁德,令刘璋再任振威将军,迁至荆州公安。」

我不敢相信兄长这麽说!为什麽帮着谯周?他不是最讨厌腐儒谯周的吗?
凭什麽说我们打不过?为什麽非得投降?

「兄长!当今季汉与刘璋益州不可同日而语!」
「诸葛大夫,你怎能把圣上比作刘璋之流,又把司马昭丶邓艾之徒比作先帝?这太糊涂!」侍中张绍走到兄长身前,怒目而视!

兄长低头沉默。

「诸葛大夫所言甚是!」谯周的一对细眼已经撑开,连连答应:「若陛下效法刘璋,即使钱多粮足,手握重兵,却不作多馀抵抗,必受魏国看重。」
「谯大夫太天真,只怕司马昭过河拆桥!」张绍转身,厉声斥喝!

谯周闭目摇头:「天下三分,东吴尚在,司马昭虽非先帝,也须善待陛下,礼遇季汉降臣。倘若魏国不以国土策封陛下,周愿亲至洛阳,引用古义,向司马昭争取陛下封地。」

「谯允南,你怎也这麽糊涂!中原不比季汉,你这是自寻死路!」
「周不怕死,只怕误了陛下。」

「张国舅要明辨是非呀,谯公正是大忠之臣!」黄皓竟在一旁插嘴!
张绍气得一跺脚,直指黄皓鼻子:「你这是说我们误了陛下?就你黄公公是忠臣?」

「爱卿皆是忠臣,朕知道的……」
「对,都是忠臣,不要因为少数人一时激动,伤了和气!」

「陛下!」张绍气冲冲走上台阶,竟如兄长教训幼弟一般:「魏国可不像季汉,纵容官吏大放厥辞,动辄诋毁汉室!谯允南三番两次穿凿附会,拿先帝丶圣上名讳说事,散布亡国谣言,这也算忠臣?试看张爷爷替天行道,将此等忠臣打翻在地!」

「处刑丶打翻,周皆不惧,只愿保全社稷!」台下谯周理直气壮!
「保全个屁!你劝降有功,位列上卿!圣上倒成了司马昭眼中钉,不可不拔!」
「若朝廷降魏,群臣得保,周拒不出仕!」

「感谢谯大夫,对朕一番善意……」

群臣又要数落谯周,黄皓忽从锦袖中取出一张黄绢:「诸卿不必多言。这里有邓艾文书!」

百官错愕之间,黄皓步上阶梯,重回天子身边,大声宣读:

「蜀主良善,诸臣仁义,巴蜀贤达多矣,艾素耳闻,心向往之。今王师已至,恐刀剑无情,忠烈涂炭,两川人杰,付之一炬。上国盛德,天下归心,若巴蜀君臣识得天时,喜迎王师,艾必表奏蜀主位齐三公,群臣封公列侯,官吏暂居原职,秋毫无犯,安居乐业,一如往时。若执迷不悟,玉石俱碎,非艾与两川百姓所愿也。魏征西将军邓侯邓士载。」

这信的内容神似绵竹关的劝降信,应是邓艾手笔无误。但怎会在黄皓手上?

「黄皓!」张绍一声大喊,声如巨雷,把一旁天子惊得全身一跳:「造反了!你这勾结邓艾的逆贼!」
「这是邓艾的使者送来的!与我何干?」
「怎麽正好交给你?使者何在?」

朝中鸦雀无声,只有兄长缓缓退回後列。黄皓咳嗽两声,下巴一抬:「使者回去罗。」

张绍怒目切齿,撩起衣袖,要从黄皓手上夺书,黄皓却将劝降信放在天子手上,张绍不敢抢,只得站在天子身边沉重喘气。天子重读一次邓艾书信,又频频挥袖拭汗。

「陛下,千万别信魏贼的诡言巧计!」张绍忍不住打断天子读信!
「张国舅何不让陛下亲自定夺?」
「显而易见!三公乃一国之颜面,至为重大,怎是征西将军邓艾能决定的?」
「张国舅这是说圣上颜面不够吗?」
「陛下,奸佞误国,该斩!」

黄皓缩在天子身後:「陛下为老奴作主啊!」
「张侍中勿动怒,朕明白你一片赤胆忠诚。待朕仔细考虑……」天子伸手,轻抚黄皓的背。

「陛下,别信邓艾,去南中,反攻邓艾!」
「邓贼必有异心!」
「对,去南中!」

台阶下质疑之声四起,群臣慷慨激昂,都叫嚷着去南中。而天子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没宣布退朝,径自退回後殿。
一时光禄大夫谯周成为前殿的众矢之靶,也怏然出殿去了。

我暗自庆幸,季汉百官里怕死的大半自顾自逃命了,留下来的还是大多忠於汉室。
汉室还不到山穷水尽,不能放弃!我们得说服天子拿出季汉先贤的精神,坚毅不屈!

还有谁能说动天子?
这一章看着真憋屈,最烦这种贪生怕死的君君臣臣...
 
(二十九)

回到朝真观,嵇萦一听天子弃守成都,破口大骂,猛咳不止,道姑熬的药都吐出来了。
她又问兄长在朝中有何进言,我据实以告:他重提五十年前刘璋故事。

「丧尽天良!负心汉!」嵇萦诅咒连连。

我信任兄长,他是我在世的至亲。
但为何他要帮谯周?

嵇萦出计,打动天子振作抵抗,也得从至亲下手。她提议找上主战最力的侍中张绍,请他劝说他亲妹妹张皇后劝谏天子;而嵇萦自己拜访北地王丶五王爷刘谌;我再说服当今公主--舅母入宫。我在尚书台找到张侍中,老人家慨然答应;又快马赶到城西,却见舅母茶饭不思,伤心欲绝,幸有京弟节哀顺变,照顾一家起居。

邓艾正往成都进军,一刻不能浪费。想起天子看着我长大,也算有些私交吧。我决定连夜进宫,面见天子。

虎贲护卫大多认得我,知我无意扰乱内宫,一路放行。过了内重承明门,许多宫女丶宦官秉烛收拾细软,都道天子要去南中。我心中大喜,想必是张皇后等劝说奏效!虽然去南中远比不上坚守成都,但御驾亲征对天子丶对当下成都百姓都是强人所难。正要转身出宫,又碰见谯周丶兄长进来,原来光禄大夫要连夜上疏,劝天子取消南行。兄长虽没说他的来意,我已猜到几分--只愿他是埋伏在谯周丶黄皓身边的细作……

「大半虎贲军在外头巡逻,内殿不安全,我保护谯大夫丶兄长进内宫吧。」
「如此甚好。」
「有劳小玉。」

其实,我深怕天子被谯周的满口歪理折服。一定得阻止他!

宫人左右拉开,赤锦薄帐,天子独自斜卧龙榻,倦色满面。

「北兵深入,陛下欲避南中,臣愚以为不妥。」谯周恭敬跪拜,挺身正坐,我与兄长分坐左右。

「光禄大夫何出此言?」
天子半夜被叫醒,却无愤恨之色。他本是仁厚长者,偶尔是非不分……
幸好佞臣黄皓不在。少了他煽风点火,心底话便能直说。
天子已决议南迁,此刻黄皓只怕也在家中收拾满堂金玉吧。

谯周展开上疏竹简,里头写着密密麻麻的工整隶字。他朗声念道:「周有四议。其一,南方自古为蛮夷之地,不纳税供,数度反叛。及至诸葛丞相南征,以兵势逼之,夷帅势穷,乃不得已而降汉,缴纳田赋,供给兵源,已数十载。钱财丧失,子弟阵亡,南人积怨,仇汉必深。当今大敌迫近,朝廷势穷,陛下前往依恃,周深恐南人再叛。望陛下察之。」

这是把南中人当成什麽了!
「谯大夫此言有误!末将曾率领南中无当飞军,飞军将士忠勤汉室,以身为汉民为荣!」

谯周一脸不悦:「妇人安知民心,安知自诸葛丞相南征以来,南中反叛几次?」

「呃……谯公。」兄长从谯周肩上探出头来,满脸堆笑:「兴汉将军常年在军中,深明将士之心。无当飞军确实心系汉室,九年前南安之战,飞军奋勇抗敌,损伤魏军双倍於己,几至全军覆灭;前日绵竹关,馀众慷慨献身,成就忠节。」

谯周被兄长当面驳难,一脸不快。兄长又道:「可惜,益州百万馀众,仅有十万汉军丶官吏四万,臣先见武兴督蒋舒弃阳安关,关都尉马邈献江油城,後闻绵竹五千汉军临阵夜遁。十四万军吏,今日朝中文武仅二十馀人,虎贲军二百,忠於汉室者,实为少数。而成都数十万百姓争先出城避祸,军民更不能同论。蜀郡教化经年,尚且如此,何况南中?」

兄长双眉一塌,一副希望我原谅他的表情。
怎麽又帮谯周说话!

「朕去南中,下诏减低税赋丶兵役,使百姓休养生息。好吗?」
谯周连连摇头:「陛下若至南方,外须拒敌军备,内须御用服饰丶车仗,一应所须,出於南中,诸夷耗损陡增,必定速叛。此是第二议。」

侍中张绍不是说,国库足够四万大军用一年?
「陛下勿忧,将国库金银四千斤丶粮草四十万斛搬去南中即可。」

「将军手下已无一兵一卒,如何搬运千斤金银,万斛粮食?」

谯老头好可恶!
「自己搬丶宫人搬丶百官搬,能带多少带多少!粮食不必带多,一万斛,够一万军士吃一个月便足!一与安南霍将军接应,随即反攻成都!」

谯周闷哼一声:「汝等武将,连年争战,何年何月不夸口志在必得?」老头抬高了声调:「敢问大将军是否略地攻城?阳安关阻挡锺会否?江油城阻挡邓艾否?绵竹关大奏凯歌否?自不量力,连战连败!陛下,武夫之言,不足取用!」

「谯大夫这是什麽话!有胜有负,哪能说连战连败!」
「不败,为何邓艾逼近成都?」
「因为天降大雪於梓潼!」
「违逆天意,不可活也!」

我恨不得轰谯周这腐儒出宫!但天子近在眼前,又不好发作--气死人了!

「呃……谯公。」兄长见我激动得流泪,轻拍谯周肩头:「每人知识有限,若不明白精细,不宜妄作论断。小臣亲在前线,目睹汉军杀伤魏军何止双倍。大将军丶兴汉将军等一班将士智计卓越,英勇无匹,实乃世人表率。此外……」兄长收起笑容:「谯老何以梓潼大雪而知天意?前朝迷信天人感应,多乃穿凿附会,不可尽信。」

谯周嘴角抽搐:「杀伤双倍有何用?魏有九州,汉只一州,杀伤八倍也注定失败!」
「谯大夫若要投降,自行出城便是!恕末将不送!」
「粗鄙民妇,安知圣人之心!」

真想一腿踹倒这个假圣人!

「好好……」天子自寝帐中挪动身躯,正坐於眼前。
「诸葛将军心怀忠义,二位大夫也是好意,朕都明白。若南中耗用过甚……」天子脱下龙纹丝袍,只着白衬衣:「朕幼时颠沛流离,苦日子也能过。看着数十万百姓逃难山林,朕穿着锦袍怎能心安?在南中省吃简用也无妨。」

「国有国体,不可偏废,即使偏废,尚有不及。」谯周又摇头:「邓艾丶锺会兵至,岂止於取蜀?此二人争先,志在平定益州,吞汉全境。若陛下奔南,邓艾见汉军势穷,必定追赶。此是第三议。」

邓艾追来,正是求之不得!
「陛下,我们已经摸透邓艾习性,连破邓艾两阵,老贼实不足惧!他敢追来最好,招集各方援军,是他三倍之数,必要他全军覆没!」

谯周闭上双眼,一脸不屑:「武夫安知谋略?」
「我们有优袖的军师,还有熟悉邓艾的谏议大夫!是吗?」

兄长禁不住我瞠目逼视:「小臣的确了解邓艾。」

忽然天子叹了口气:「连年兵祸,朕已损失多位国家俊杰:诸葛丞相薨於五丈原军阵,费大将军丧於降将之手,绵竹一战,诸葛卫将军丶李羽林督丶张尚书丶黄尚书,当世人杰皆亡。兴兵再战,明年此时,朕不知今日殿上所见二十馀人,还剩多少。生离死别,怎叫人不心痛?」

天子看向窗外,繁星点点:「眼见数十万百姓惊慌恐惧,奔入山野,沦为饿殍,葬身贫病,朕实不忍……」天子说着说着,悲从中来,以袖拭泪。

内宫沉默无声。
天子虽不见得英明,总归心地仁慈,不愿见忠良丧尽,百姓流离。

兄长也轻叹口气。

「周还有第四议。」老谯周咳嗽两声,又照着疏简念下去:「後汉初年,邯郸人王郎通天文丶历法,算出河北有天子气,诈称孝成皇帝之子刘子舆,僭号帝位,占据冀丶幽二州,又以十万户侯悬赏世祖皇帝之首。世祖受逼於王郎,败走信都,今冀州安平也。世祖欲弃河北而还关中,将军邳彤劝谏:『王郎欺世盗名,而明公深得河北人心,若明公西还长安,则邯郸城民必不肯舍父母丶背城主,千里跟随明公,必然流亡叛变。河北人心一失,恐不可复得。』世祖从邳彤之议,终破邯郸王郎。当今北兵将至,陛下南行,周诚恐陛下将失成都臣民之心,不可复得。」

老大夫一口气念完,双手呈上疏简,天子收下,两眼直视发怔。

「谁替朕简单说说这第四议?」

谯周担心天子南奔,将失去益州臣民之心,但投降就得民心了吗?
「末将试言一二。百官多非南中人士,汉室南迁,不愿相随,臣民留於北方,不再仰望陛下收复成都。」

谯周点头。

我不同意!
「谯大夫睁眼说瞎话!成都百姓都逃到深山里去了,都绝望了,还谈仰望?剩下没跑的,不就是忠心跟着陛下的人吗?」

兄长随着「唉」了一声:「谯老这典故似有不妥。邳彤劝世祖留下,艰苦作战,终於击破王郎。谯老这是在劝天子坚守成都?」

「喔!」谯周猛然醒悟,嗟叹连连。
天子连连点头:「巴蜀百姓绝望,是朕之过。朕再起用南中人便是了。谯大夫四议都说完了?」

谯周眼看这四议皆说不动天子,正要起身离去,又一屁股坐回草榻:「总之,陛下早降邓艾,可获爵土;若去南中,日後势穷再降,祸患必深!《易经》解释乾卦上九卦「亢龙有悔」:『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望陛下三思。」

天子直视半晌:「亢龙有悔,然後?」

这句话很耳熟,我抄过的!

「等等!」我声音一大了,天子惊得全身一震!
「谯大夫漏了一句:『知进而不知退』!知所进退,才是圣人!季汉君臣去南中,正是知进退,永不放弃!」

谯周脸上一阵红,天子乐得哈哈笑:「小玉学识还胜过大儒!」

谯周气得吹胡子,忽然大拍坐榻:「非也!非也!小妇人不明事理,妖言惑君!圣人知天命,从不违逆!尧丶舜之子不善,此二圣知天命不在自家,因此禅让於外贤,远在祸患萌芽之前,便免除顾虑,圣贤如此,安能惹祸上身?商纣之庶兄微子归顺周武,缚绳衔璧,岂其之所好?不得已也!今北军迫近成都,祸在眼前,汉室气数已尽,尚不知进退存亡?陛下自比圣人何如?」

谯周急得直喘气,天子也惊得低头。

在祸患萌芽之前就懂得退避,固然是贤者之道,但那些明知祸患加身,却依然坚持力挽狂澜的,更该称为圣人!
躲避的是隐士,是第三层人!真正的第四层人,要与世间的污浊与不堪争斗到底,坚持到最後!

「陛下,千万不能放弃!请与季汉孤忠放手一搏,让後世千万人看看,先帝辛苦创业,後继有人,奋战不降,坚守汉室精神!」

天子沉思良久,微笑点头,眼中已泛着泪光:「朕明白了。朕过去犯了许多大错。陈祇丶黄皓掌政,群臣劝谏,而朕沉溺於享乐美好,躲避国政,拖延光阴,以致季汉有今日之窘迫。追念昔日,朕也曾放手,请诸葛丞相丶蒋大司马丶费大将军等季汉贤达全权掌政。若朕於南中委任贤能,能否重振国政,中兴季汉?」

「当然可以!」
谯周摇头:「不可能!英雄之世已过,季汉栋梁摧折,後继无人,远不如中原人材济济,邓艾丶锺会等大将多如牛毛。天命在魏,不可违逆!」

「这是什麽丧气话!」
我真想掐住这腐儒脖子!他去魏国整天拍马屁,倒是如鱼得水!

「没关系的……感谢谯大夫肺腑之言。」天子面色沉重:「兴汉将军,朕知妳斗志昂扬,但请妳据实以答,不必好言抚慰朕。若汉室南迁,究竟有多少胜算光复益州?」

我该怎麽回答?当嵇萦说出她有十成把握打败邓艾,实际的把握有多少?
成都将士折损殆尽,就只剩我孤身一人,面对无穷无尽的魏军魏将,我一个女子有多少胜算?
我不知道……

「陛下……」
我这不中用的,已经泣不成声。天子轻拍我肩头,彷佛我还是当年的小女孩。
能重头再来一次吗?我不甘心!

「谏议大夫认为呢?炎汉能否中兴?」

兄长沉思片刻,轻叹口气,眼眶竟也湿润:「主内卫将军已丧,主外大将军生死未卜,年事已高,病情堪忧,臣不敢妄言。陛下还记得臣一早在殿上,提起益州牧刘季玉之事?」

「记得。刘季玉自知打不赢先帝,因此开城出降。」

「是。巴蜀人才济济,幸亏刘璋保全,季汉至今仍延用其子孙。然而当年刘璋未必失败,正值曹操南下汉中,孙权西并荆州,若刘璋坚守成都,联合两强为外援,胜负也未可知。刘季玉出降非为自知必败,其真正原因臣早上没提,却是……」兄长欲言又止,下颔颤抖。

「请说,朕听着。」

兄长低头,拭去眼泪:「其投降真正原因,是刘季玉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以来,十万百姓肌膏草野,忠臣良将亡故,皆我之过也,心何能安!』臣此言大胆犯上,自知罪责难免,忠言逆耳,望陛下明察。」

天子半晌说不出话,忽然掩面痛哭:「陈祗丶黄皓专权,朝政日下,卫将军与一班忠臣殉国,皆朕之过!朕有何面目再为天子!」

兄长拜伏於榻,起身又道:「陛下,臣本魏人,来益州九年,见季汉讲信修睦,官吏知书明道,远胜曹魏百倍。当今汉室尚有许多忠臣义士,甘愿跟随陛下,直至汉室最後一刻,臣愿意,想必兴汉将军也愿意……」

我用力点头。

「但乱世不留好人。汉中傅都督与五千英烈丧於阳安关,是卫将军诸葛思远与一万壮士亡於绵竹。乱世存活坏人:茍且营私者飞黄腾达,临阵脱逃者保全性命,不明事理者弃城而走,大都活得下来。季汉连年战祸,贤能忠良丶有识之士屡屡折损,而奸佞小人丶不学无术之辈却日渐壮大,乱世持续下去,汉室飘摇,只怕与曹魏无异!」兄长语带哽咽:「汉臣志在恩泽万民,使天下久安长治,所赖者,唯历代贤良人才,却不在国号。陛下仁厚,若使季汉群臣不命丧於乱世兵祸,却纷纷入主中原,匡正天下,纯净浊流,稳定乱局,整治腐败,严尊律法,讲喻道德,教化知识,选举贤能,布公天下,则臣感念陛下盛恩,百折不屈,万死不辞!」

兄长与天子泪流满面,我也忍不住泪水。
兄长主张投降,绝不是因为天命在魏,而是为了保全一群继承了汉室精神的仁人志士,给他们机会进入魏国,匡正天下。

但邓艾丶魏国会给他们机会吗?
兄长比我们了解邓艾,也比我们了解魏国……
难道兄长才是对的?

天子好不容易止住泪水,凭凭点头。
「明白了。朕无能无德,误众卿已极,深感惭愧。」天子拭去眼泪:「请光禄大夫作降书,明日一早与侍中张绍出城,向邓艾纳降。愿邓艾信守承诺,司马昭重用季汉忠良。如此朕入九泉之下,方能心安!」

「周尽力而为!」谯周拜伏於地。

就这麽结束了……
我实在不甘心!我不甘心让邓艾丶锺会自鸣得意!不甘心大将军的五万大军无用武之地!大将军把重责大任交在我手上,我辜负了他!我不配做汉将!

「陛下请再考虑!」

「等等!」宫外回廊脚步急促杂乱,虎贲军喝止不住,闯进来的正是嵇萦丶五王爷刘谌与一班家丁!

「父皇!千万误信谯周,这腐儒妖言欺君!」刘谌暴怒大吼!

「我儿一心忠义,朕知道。但朕意已决,已请谯大夫立降书,明日出城,送交邓艾,预备开城出降。」
「父皇,这万万使不得!」
「无妨。我儿素有学识,忧国忘家,入魏後尽心为天下计,大有可为,先回去休息吧。」
「父皇,先帝创业艰难,万万不可放弃!」
「此事毋须再议!」天子摆摆手。

「陛下!千万汉军在外,日夜艰苦卓绝抗战,一切的的心血丶奋斗丶牺牲都白费了吗?局势仍大有可为,竟然束手就擒?」嵇萦也尖声大叫!
「别再说了,朕不想再听!闲人请出内宫,让朕安心休息!」

谯周忽然站起,人高马大的身形挡在北地王丶天子之间:「事理已穷,祸败将及,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五王爷大叫:「父皇!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我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

谯周忽然微笑,振臂一呼:「此何言也?陛下怀德,能识天命,知进退,明存亡,行圣人之事,入魏封公,蔽荫汝等子孙,百官皆有封赏,季汉人才得全,正为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之事!」

「我庆你妈屄!」嵇萦凌空跃起,手起一拳,正中谯周鼻梁,老头惨叫一声,跌坐在地,北地王与家丁冲上去,一阵痛揍狠踢,天子柔声制止不住!兄长丶宦官丶宫女丶外头冲进来十几个虎贲军齐力将他们拉开……

我哭着走出承明门,走出皇宫,走上空荡荡的皇城广场,口吐白气,仰望满天星斗。
立志守护的汉室,就要在我们手上灭亡了……

有句话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愿汉室精神不灭,汉虽三户,亡魏丶晋者是否必为汉?
我不敢多想,只是不甘心!只差那一点点就杀了邓艾!

老天,你要我们养成坚毅不屈的意志,我们已经有了!何必一再折磨我们!
我只想躲起来大哭一夜!
 
最后编辑:
这一章看着真憋屈,最烦这种贪生怕死的君君臣臣...
是的,亡國總是很難受,我盡量找機會讓讀者發洩一下
on_bash.gif
 
最后编辑:
第三部 序 加上一段 諸葛果要小玉抄 易經乾卦 "亢龍有悔" 的解釋 (3-29 的線索):

我看不惯观外少男少女的嘴上老挂着声色犬马丶吃喝玩乐,叉腰教训他们为人要心存忠义,正大光明。娘知道了,说我「得理不饶人」,把人逼急了,反受其害,又要我抄一百遍:「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抄完了我还不明白,娘解释:「这是《易经》乾卦『亢龙有悔』的解释。乾卦为『上下皆天』,正如我秉持刚健正气,如飞龙在天,这是好事情。但最好的卦不是乾卦。盛极而衰,否极而泰,最好的卦是『上地下天』的泰卦。」

什麽「亢龙有悔」?听来倒像剑法套路。
 
(二十九)

回到朝真观,嵇萦一听天子弃守成都,破口大骂,猛咳不止,道姑熬的药都吐出来了。
她又问兄长在朝中有何进言,我据实以告:他重提五十年前刘璋故事。

「丧尽天良!负心汉!」嵇萦诅咒连连。

我信任兄长,他是我在世的至亲。
但为何他要帮谯周?

嵇萦出计,打动天子振作抵抗,也得从至亲下手。她提议找上主战最力的侍中张绍,请他劝说他亲妹妹张皇后劝谏天子;而嵇萦自己拜访北地王丶五王爷刘谌;我再说服当今公主--舅母入宫。我在尚书台找到张侍中,老人家慨然答应;又快马赶到城西,却见舅母茶饭不思,伤心欲绝,幸有京弟节哀顺变,照顾一家起居。

邓艾正往成都进军,一刻不能浪费。想起天子看着我长大,也算有些私交吧。我决定连夜进宫,面见天子。

虎贲护卫大多认得我,知我无意扰乱内宫,一路放行。过了内重承明门,许多宫女丶宦官秉烛收拾细软,都道天子要去南中。我心中大喜,想必是张皇后等劝说奏效!虽然去南中远比不上坚守成都,但御驾亲征对天子丶对当下成都百姓都是强人所难。正要转身出宫,又碰见谯周丶兄长进来,原来光禄大夫要连夜上疏,劝天子取消南行。兄长虽没说他的来意,我已猜到几分--只愿他是埋伏在谯周丶黄皓身边的细作……

「大半虎贲军在外头巡逻,内殿不安全,我保护谯大夫丶兄长进内宫吧。」
「如此甚好。」
「有劳小玉。」

其实,我深怕天子被谯周的满口歪理折服。一定得阻止他!

宫人左右拉开,赤锦薄帐,天子独自斜卧龙榻,倦色满面。

「北兵深入,陛下欲避南中,臣愚以为不妥。」谯周恭敬跪拜,挺身正坐,我与兄长分坐左右。

「光禄大夫何出此言?」
天子半夜被叫醒,却无愤恨之色。他本是仁厚长者,偶尔是非不分……
幸好佞臣黄皓不在。少了他煽风点火,心底话便能直说。
天子已决议南迁,此刻黄皓只怕也在家中收拾满堂金玉吧。

谯周展开上疏竹简,里头写着密密麻麻的工整隶字。他朗声念道:「周有四议。其一,南方自古为蛮夷之地,不纳税供,数度反叛。及至诸葛丞相南征,以兵势逼之,夷帅势穷,乃不得已而降汉,缴纳田赋,供给兵源,已数十载。钱财丧失,子弟阵亡,南人积怨,仇汉必深。当今大敌迫近,朝廷势穷,陛下前往依恃,周深恐南人再叛。望陛下察之。」

这是把南中人当成什麽了!
「谯大夫此言有误!末将曾率领南中无当飞军,飞军将士忠勤汉室,以身为汉民为荣!」

谯周一脸不悦:「妇人安知民心,安知自诸葛丞相南征以来,南中反叛几次?」

「呃……谯公。」兄长从谯周肩上探出头来,满脸堆笑:「兴汉将军常年在军中,深明将士之心。无当飞军确实心系汉室,九年前南安之战,飞军奋勇抗敌,损伤魏军双倍於己,几至全军覆灭;前日绵竹关,馀众慷慨献身,成就忠节。」

谯周被兄长当面驳难,面露不快,但兄长又接着说:「可惜,益州百万馀众,仅有十万汉军丶官吏四万,臣先见武兴督蒋舒弃阳安关,关都尉马邈献江油城,後闻绵竹五千汉军临阵夜遁。十四万军吏,今日朝中文武仅二十馀人,虎贲军二百,忠於汉室者,实为少数。而成都数十万百姓争先出城避祸,军民更不能同论。蜀郡教化经年,尚且如此,何况南中?」

兄长双眉一塌,一副希望我原谅他的表情。
怎麽又帮谯周说话!

「朕去南中,下诏减低税赋丶兵役,使百姓休养生息。好吗?」
谯周连连摇头:「陛下若至南方,外须拒敌军备,内须御用服饰丶车仗,一应所须,出於南中,诸夷耗损陡增,必定速叛。此是第二议。」

侍中张绍不是说,国库足够四万大军用一年?
「陛下勿忧,将国库金银四千斤丶粮草四十万斛搬去南中即可。」

「将军手下已无一兵一卒,如何搬运千斤金银,万斛粮食?」

谯老头好可恶!
「自己搬丶宫人搬丶百官搬,能带多少带多少!粮食不必带多,一万斛,够一万军士吃一个月便足!一与安南霍将军接应,随即反攻成都!」

谯周闷哼一声:「汝等武将,连年争战,何年何月不夸口志在必得?」老头抬高了声调:「敢问大将军是否略地攻城?阳安关阻挡锺会否?江油城阻挡邓艾否?绵竹关大奏凯歌否?自不量力,连战连败!陛下,武夫之言,不足取用!」

「谯大夫这是什麽话!有胜有负,哪能说连战连败!」
「不败,为何邓艾逼近成都?」
「因为天降大雪於梓潼!」
「违逆天意,不可活也!」

我恨不得轰谯周这腐儒出宫!但天子近在眼前,又不好发作--气死人了!

「呃……谯公。」兄长见我激动得流泪,轻拍谯周肩头:「每人知识有限,若不明白精细,不宜妄作论断。小臣亲在前线,目睹汉军杀伤魏军何止双倍。大将军丶兴汉将军等一班将士智计卓越,英勇无匹,实乃世人表率。此外……」兄长收起笑容:「谯老何以梓潼大雪而知天意?前朝迷信天人感应,多乃穿凿附会,不可尽信。」

谯周嘴角抽搐:「杀伤双倍有何用?魏有九州,汉只一州,杀伤八倍也注定失败!」
「谯大夫若要投降,自行出城便是!恕末将不送!」
「粗鄙民妇,安知圣人之心!」

真想一腿踹倒这个假圣人!

「好好……」天子自寝帐中挪动身躯,正坐於眼前。
「诸葛将军心怀忠义,二位大夫也是好意,朕都明白。若南中耗用过甚……」天子脱下龙纹丝袍,只着白衬衣:「朕幼时颠沛流离,苦日子也能过。看着数十万百姓逃难山林,朕穿着锦袍怎能心安?在南中省吃简用也无妨。」

「国有国体,不可偏废,即使偏废,尚有不及。」谯周又摇头:「邓艾丶锺会兵至,岂止於取蜀?此二人争先,志在平定益州,吞汉全境。若陛下奔南,邓艾见汉军势穷,必定追赶。此是第三议。」

邓艾追来,正是求之不得!
「陛下,我们已经摸透邓艾习性,连破邓艾两阵,老贼实不足惧!他敢追来最好,招集各方援军,是他三倍之数,必要他全军覆没!」

谯周闭上双眼,一脸不屑:「武夫安知谋略?」
「我们有优袖的军师,还有熟悉邓艾的谏议大夫!是吗?」

兄长禁不住我瞠目逼视:「小臣的确了解邓艾。」

忽然天子叹了口气:「连年兵祸,朕已损失多位国家俊杰:诸葛丞相薨於五丈原军阵,费大将军丧於降将之手,绵竹一战,诸葛卫将军丶李羽林督丶张尚书丶黄尚书,当世人杰皆亡。兴兵再战,明年此时,朕不知今日殿上所见二十馀人,还剩多少。生离死别,怎叫人不心痛?」

天子看向窗外,繁星点点:「眼见数十万百姓惊慌恐惧,奔入山野,沦为饿殍,葬身贫病,朕实不忍……」天子说着说着,悲从中来,以袖拭泪。

内宫沉默无声。
天子虽不见得英明,总归心地仁慈,不愿见忠良丧尽,百姓流离。

兄长也轻叹口气。

「周还有第四议。」老谯周咳嗽两声,又照着疏简念下去:「後汉初年,邯郸人王郎通天文丶历法,算出河北有天子气,诈称孝成皇帝之子刘子舆,僭号帝位,占据冀丶幽二州,又以十万户侯悬赏世祖皇帝之首。世祖受逼於王郎,败走信都,今冀州安平也。世祖欲弃河北而还关中,将军邳彤劝谏:『王郎欺世盗名,而明公深得河北人心,若明公西还长安,则邯郸城民必不肯舍父母丶背城主,千里跟随明公,必然流亡叛变。河北人心一失,恐不可复得。』世祖从邳彤之议,终破邯郸王郎。当今北兵将至,陛下南行,周诚恐陛下将失成都臣民之心,不可复得。」

老大夫一口气念完,双手呈上疏简,天子收下,两眼直视发怔。

「谁替朕简单说说这第四议?」

谯周担心天子南奔,将失去益州臣民之心,但投降就得民心了吗?
「末将试言一二。百官多非南中人士,汉室南迁,不愿相随,臣民留於北方,不再仰望陛下收复成都。」

谯周点头。

我不同意!
「谯大夫睁眼说瞎话!成都百姓都逃到深山里去了,都绝望了,还谈仰望?剩下没跑的,不就是忠心跟着陛下的人吗?」

兄长随着「唉」了一声:「谯老这典故似有不妥。邳彤劝世祖留下,艰苦作战,终於击破王郎。谯老这是在劝天子坚守成都?」

「喔!」谯周猛然醒悟,嗟叹连连。
天子连连点头:「巴蜀百姓绝望,是朕之过。朕再起用南中人便是了。谯大夫四议都说完了?」

谯周眼看这四议皆说不动天子,正要起身离去,又一屁股坐回草榻:「总之,陛下早降邓艾,可获爵土;若去南中,日後势穷再降,祸患必深!《易经》解释乾卦上九卦「亢龙有悔」:『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望陛下三思。」

天子直视半晌:「亢龙有悔,然後?」

这句话很耳熟,我抄过的!

「等等!」我声音一大了,天子惊得全身一震!
「谯大夫漏了一句:『知进而不知退』!知所进退,才是圣人!季汉君臣去南中,正是知进退,永不放弃!」

谯周脸上一阵红,天子乐得哈哈笑:「小玉学识还胜过大儒!」

谯周气得吹胡子,忽然大拍坐榻:「非也!非也!小妇人不明事理,妖言惑君!圣人知天命,从不违逆!尧丶舜之子不善,此二圣知天命不在自家,因此禅让於外贤,远在祸患萌芽之前,便免除顾虑,圣贤如此,安能惹祸上身?商纣庶兄微子归顺周武,面缚麻绳,口衔玉璧,莫非其好自缚,口中塞玉?其不得已也!今北军迫近成都,祸在眼前,汉室气数已尽,还不知进退存亡?陛下自比圣人何如?」

谯周急得直喘气,天子也惊得低头。

在祸患萌芽之前就懂得退避,固然是贤者之道,但那些明知祸患加身,却依然坚持力挽狂澜的,更该称为圣人!
躲避的是隐士,是第三层人!真正的第四层人,要与世间的污浊与不堪争斗到底,坚持到最後!

「陛下,千万不能放弃!请与季汉孤忠放手一搏,让後世千万人看看,先帝辛苦创业,後继有人,奋战不降,坚守汉室精神!」

天子沉思良久,微笑点头,眼中已泛着泪光:「朕明白了。朕过去犯了许多大错。陈祇丶黄皓掌政,群臣劝谏,而朕沉溺於享乐美好,躲避国政,拖延光阴,以致季汉有今日之窘迫。追念昔日,朕也曾放手,请诸葛丞相丶蒋大司马丶费大将军等季汉贤达全权掌政。若朕於南中委任贤能,能否重振国政,中兴季汉?」

「当然可以!」
谯周摇头:「不可能!英雄之世已过,季汉栋梁摧折,後继无人,远不如中原人材济济,邓艾丶锺会等大将多如牛毛。天命在魏,不可违逆!」

「这是什麽丧气话!」
我真想掐住这腐儒脖子!他去魏国整天拍马屁,倒是如鱼得水!

「没关系的……感谢谯大夫肺腑之言。」天子面色沉重:「兴汉将军,朕知妳斗志昂扬,但请妳据实以答,不必好言抚慰朕。若汉室南迁,究竟有多少胜算光复益州?」

我该怎麽回答?当嵇萦说出她有十成把握打败邓艾,实际的把握有多少?
成都将士折损殆尽,就只剩我孤身一人,面对无穷无尽的魏军魏将,我一个女子有多少胜算?
我不知道……

「陛下……」
我这不中用的,已经泣不成声。天子轻拍我肩头,彷佛我还是当年的小女孩。
能重头再来一次吗?我不甘心!

「谏议大夫认为呢?炎汉能否中兴?」

兄长沉思片刻,轻叹口气,眼眶竟也湿润:「主内卫将军已丧,主外大将军生死未卜,年事已高,病情堪忧,臣不敢妄言。陛下还记得臣一早在殿上,提起益州牧刘季玉之事?」

「记得。刘季玉自知打不赢先帝,因此开城出降。」

「是。巴蜀人才济济,幸亏刘璋保全,季汉至今仍延用其子孙。然而当年刘璋未必失败,正值曹操南下汉中,孙权西并荆州,若刘璋坚守成都,联合两强为外援,胜负也未可知。刘季玉出降非为自知必败,其真正原因臣早上没提,却是……」兄长欲言又止,下颔颤抖。

「请说,朕听着。」

兄长低头,拭去眼泪:「其投降真正原因,是刘季玉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以来,十万百姓肌膏草野,忠臣良将亡故,皆我之过也,心何能安!』臣此言大胆犯上,自知罪责难免,忠言逆耳,望陛下明察。」

天子半晌说不出话,忽然掩面痛哭:「陈祗丶黄皓专权,朝政日下,卫将军与一班忠臣殉国,皆朕之过!朕有何面目再为天子!」

兄长拜伏於榻,起身又道:「陛下,臣本魏人,来益州九年,见季汉讲信修睦,官吏知书明道,远胜曹魏百倍。当今汉室尚有许多忠臣义士,甘愿跟随陛下,直至汉室最後一刻,臣愿意,想必兴汉将军也愿意……」

我用力点头。

「但乱世不留好人。汉中傅都督与五千英烈丧於阳安关,是卫将军诸葛思远与一万壮士亡於绵竹。乱世存活坏人:茍且营私者飞黄腾达,临阵脱逃者保全性命,不明事理者弃城而走,大都活得下来。季汉连年战祸,贤能忠良丶有识之士屡屡折损,而奸佞小人丶不学无术之辈却日渐壮大,乱世持续下去,汉室飘摇,只怕与曹魏无异!」兄长语带哽咽:「汉臣志在恩泽万民,使天下久安长治,所赖者,唯历代贤良人才,却不在国号。陛下仁厚,若使季汉群臣不命丧於乱世兵祸,却纷纷入主中原,匡正天下,纯净浊流,稳定乱局,整治腐败,严尊律法,讲喻道德,教化知识,选举贤能,布公天下,则臣感念陛下盛恩,百折不屈,万死不辞!」

兄长与天子泪流满面,我也忍不住泪水。
兄长主张投降,绝不是因为天命在魏,而是为了保全一群继承了汉室精神的仁人志士,给他们机会进入魏国,匡正天下。

但邓艾丶魏国会给他们机会吗?
兄长比我们了解邓艾,也比我们了解魏国……
难道兄长才是对的?

天子好不容易止住泪水,凭凭点头。
「明白了。朕无能无德,误众卿已极,深感惭愧。」天子拭去眼泪:「请光禄大夫作降书,明日一早与侍中张绍出城,向邓艾纳降。愿邓艾信守承诺,司马昭重用季汉忠良。如此朕入九泉之下,方能心安!」

「周尽力而为!」谯周拜伏於地。

就这麽结束了……
我实在不甘心!我不甘心让邓艾丶锺会自鸣得意!不甘心大将军的五万大军无用武之地!大将军把重责大任交在我手上,我辜负了他!我不配做汉将!

「陛下请再考虑!」

「等等!」宫外回廊脚步急促杂乱,虎贲军喝止不住,闯进来的正是嵇萦丶五王爷刘谌与一班家丁!

「父皇!千万误信谯周,这腐儒妖言欺君!」刘谌暴怒大吼!

「我儿一心忠义,朕知道。但朕意已决,已请谯大夫立降书,明日出城,送交邓艾,预备开城出降。」
「父皇,这万万使不得!」
「无妨。我儿素有学识,忧国忘家,入魏後尽心为天下计,大有可为,先回去休息吧。」
「父皇,先帝创业艰难,万万不可放弃!」
「此事毋须再议!」天子摆摆手。

「陛下!千万汉军在外,日夜艰苦卓绝抗战,一切的的心血丶奋斗丶牺牲都白费了吗?局势仍大有可为,竟然束手就擒?」嵇萦也尖声大叫!
「别再说了,朕不想再听!闲人请出内宫,让朕安心休息!」

谯周忽然站起,人高马大的身形挡在北地王丶天子之间:「事理已穷,祸败将及,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五王爷大叫:「父皇!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我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

谯周忽然微笑,振臂一呼:「此何言也?陛下怀德,能识天命,知进退,明存亡,行圣人之事,入魏封公,蔽荫汝等子孙,百官皆有封赏,季汉人才得全,正为普天同庆,皆大欢喜之事!」

「我庆你妈屄!」嵇萦凌空跃起,手起一拳,正中谯周鼻梁,老头惨叫一声,跌坐在地,北地王与家丁冲上去,一阵痛揍狠踢,天子柔声制止不住!兄长丶宦官丶宫女丶外头冲进来十几个虎贲军齐力将他们拉开……

我哭着走出承明门,走出皇宫,走上空荡荡的皇城广场,口吐白气,仰望满天星斗。
立志守护的汉室,就要在我们手上灭亡了……

有句话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愿汉室精神不灭,汉虽三户,亡魏丶晋者是否必为汉?
我不敢多想,只是不甘心!只差那一点点就杀了邓艾!

老天,你要我们养成坚毅不屈的意志,我们已经有了!何必一再折磨我们!
我只想躲起来大哭一夜!
“「我庆你妈屄!」嵇萦凌空跃起,手起一拳,正中谯周鼻梁,老头惨叫一声,跌坐在地,北地王与家丁冲上去,一阵痛揍狠踢,天子柔声制止不住!兄长丶宦官丶宫女丶外头冲进来十几个虎贲军齐力将他们拉开……” 通篇就这一句看得爽快...
 
“「我庆你妈屄!」嵇萦凌空跃起,手起一拳,正中谯周鼻梁,老头惨叫一声,跌坐在地,北地王与家丁冲上去,一阵痛揍狠踢,天子柔声制止不住!兄长丶宦官丶宫女丶外头冲进来十几个虎贲军齐力将他们拉开……” 通篇就这一句看得爽快...
謝謝,早在第一部嵇縈就想打譙周了,當時就想第三部最後一定得讓她打到。:rolleyes:
壓抑與發洩的平衡不太好抓,自己也在努力學習調整。
目前覺得,在一段故事的結局以前,
壓抑十分,發洩平均五分差不多,發洩過少讀者不夠爽,過多讀者反而同情反派,
在皇帝面前爆出威力加強版國罵、群毆朝廷大官、年輕小伙子痛打老先生 (汗) 究竟算發洩幾分我也不清楚,
沒發洩完的 (第三部最後還會更慘) 只好等到後面的內容了。
當然到大結局的時候一定要讓讀者發洩完畢,否則讀者會說:"啊?就這樣完了?"
 
最后编辑:
配乐:Hannibal (2001) - the Opera.mp3

(三十)

回到朝真观,我一头钻娘的厢房,缩进角落里啜泣。
嵇萦进来安慰我,让我看娘送她的香囊,里头字条上有四个字:「人尽道始」--当人走到俗世的尽头,便是悟道的开端。

嵇萦说,三个多月前娘想收她为徒,她没去。时至今日,她已经承受不住俗世的荒唐:

「形势大有可为,国君竟撒手江山!这叫剑阁丶梓潼的五万精兵情何以堪?历代先贤创建基业,如何安息?究竟是谁交给黄皓劝降书?究竟是谁鼓动谯周一贯主张亡国论,大胆在朝中力主投降?汉臣里一定有蒋舒丶马邈这样的内奸!」

我俩紧紧相拥,泪水打湿彼此的肩头。
哭泣解决不了难处,而此刻我们又能改变什麽?

往事历历如绘:兄妹结拜丶为娘祝寿丶从军守城丶晋身羽林丶纵横沙场……
舅舅在绵竹战场上告诉我:汉军要战一起战,要退一起退;若胜,他们回成都改革,若败,乱世也将结束。

难道舅舅也认为绵竹战败,朝廷应放弃社稷?
我心头一阵凌乱,又隐约感到安祥--乱世终结,如兄长所说,舅舅这样的人就能活下来,一展抱负。

我与嵇萦紧靠着身子,昏沉睡去,再睁眼,厢房里只剩我一人,柔和冬日斜照,垫褥散发淡淡花香。

北风卷地,成都太学早不复往日盛况,师生大多出城逃难去了。
光禄大夫谯周「忍辱负重」,连夜写就降书,抄送太学,公告於外墙。不必舅舅鉴定,我也认得出是兄长手笔。

※※※※
「江峡僻深丶汉水偏远,小国凭藉蜀土,负隅固守,遥隔京畿万里,连年冒犯。黄初年中,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来蜀,宣劝喻之诏,申怀柔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然朕无德懦弱,贪图娱乐,恋栈大位,因循茍且,未率臣民归附大教。」
※※※※

围观不过十人,多是书生丶文吏打扮。我边读告示,边听身边老少摇头叹息,站我前头的青年泣不成声。

※※※※
「而今天威既震,万军已发,人鬼皆知,怖骇王师,神武无敌,朕敢不洗心革面,顺以从命!今敕命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留百姓布於原野,馀粮屯於田亩,以待王师惠泽丶怜悯善意之民。」
※※※※

大将军手下五万精兵,捏碎邓艾绰有馀裕,当他接到投降敕命,还不仰天长叹,怒气攻心!天子软弱,百官无用,孤臣强兵无力回天!

※※※※
「伏惟大魏布德施化,晋公宰辅,行伊尹丶周公事,不居小节,包容垢疾。朕谨遣私署侍中张绍丶光禄大夫谯周丶驸马都尉邓良奉继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面缚已备,舆榇在近,不复缕陈。」
※※※※

读罢降书,我一口气憋在胸前!谯周奴颜媚骨,连年预言亡国,通纸丑态毕现,就他甘愿作司马昭的一条狗!只後悔昨夜心软,没跟上去一顿痛揍!

前 头青年转身离去,有些眼熟,他一见了我,忽然痛哭流涕,跪伏在地!他自称太学生,七月随我上前线,当初在阴平桥推下粮车的就是他!幸有我赦免罪责,自此知 恩图报,大小战役,无不争先。绵竹之战,他几乎坚持到最後,一见汉军失了主帅,以为我命丧邓艾之手,恐惧难当,逃回成都,羞愧无比,再不能抬头做人,乞求 我从重处罚。

本想回应「自己刚才什麽也没听见」,但我已有更好的说辞:「季汉虽亡,汉室之理想为天下长治久安,每一位汉军丶汉民都有责任,追求这个理想。你既是太学生,请你勉力学业,修己以进,他日治国丶平天下,别让汉室精神断绝。好吗?」

「将军!明白了!」青年痛哭失声,在石板道上连番叩首,被左右扶起。

这麽一来,周围的书生都认出我。一名文吏道:「朝代兴亡,人事轮替,转眼百代,仅馀躯壳。兴汉将军继承汉室精神,是季汉遗民的榜样!将军何去何从,我等皆愿追随,代代相传,来日再兴汉室!」

「对!不争朝夕,争千秋万世!」
「炎汉当兴!」

他们一遍遍喊着「炎汉当兴」,我又感动得哭了,正想着如何回答,忽然嵇萦跑来,神色惊慌:「五王爷要回家干傻事!我阻挡不住!小玉快去王府!」

我与嵇萦丶广场上的一班文吏急急赶到五王爷府,墙外三两邻舍泪如雨下,王府木门敞开,地上丶墙上血痕斑斑,三丶四块麻布盖着尸首,连未满周岁的婴儿也不放过!家丁只道北地王一早守在承明门,阻止天子遣使投降未果,回家後愤而行凶杀妻丶刺死幼子,已提刀去了先帝祖庙!

我与嵇萦丶家丁丶众人又奔向城南祖庙,只见庙口石像倾倒丶承露盘碎裂於地,北地王刘谌浑身是血,手持尖刀,刀刃上满是血污,正隔着先帝牌位,与兄长相持!

「精兵皆在,援军将至,自古安有投降天子!可耻!可恨!」北地王仰天大吼!

「天子也是为了你我!」兄长嗓音颤抖:「王爷是先帝最成器的孙辈,请保存刘氏血脉!先帝绝不愿见到後人如此!」

五王爷放声痛哭,指向众人呐喊:「你等纵容奸人黄皓,纵容偷生腐儒,妄言仇国丶天命歪论,擅定社稷大事,蒙蔽天子,为祸天下!天下人都蒙蔽了心智丶都瞎了眼!」刘谌挥舞匕首,几乎碰翻先帝牌位!

「不要怪他们,怪我吧!」兄长手扶牌位:「世道就是这样!你恨,我也恨,但恨之无益!活下来,改变它!先帝毕生奋斗,正是为此!」

北地王夺下先帝牌位,一把抱在怀中:「不!这世道太丑恶丶太愚蠢!我不屑与之为伍!」

「那跟我走!」嵇萦在一边大叫:「我带你去青城山!」

刘谌摇头,又大哭一阵:「先帝创业艰难,後人随手抛弃,我们对不起先帝,对不起诸葛丞相,对不起为季汉奋斗一生的千万先贤先烈!」

「五王爷!」我大步上前,伸出右臂:「我明白你难过!我也难过,奋斗多年,到头来竟是这般结局!但即使一切努力都化为灰烬,我们也不能放弃,还要动手重建!从前我俩一同拜师学武,今後我陪你一起重建汉室!求你把刀给我!」

「太迟了!汉室已亡!亡於腐儒丶小人之手!但我宁死不辱!」北地王举起匕首,大吼一声,倒插深入心口!众人惊叫,急忙上前施救,只见五王爷倒在兄长怀中,怒目圆睁:「谌代父皇一死,追随先帝,不负汉……」接着大吐鲜血,身躯挣扎了几下,咽气时,先帝的牌位仍紧抱怀中。

众人一阵号泣,兄长哭得伤心,喃喃自语:「不要怪世道丶不要怪谯周,怪我,怪我……」

忽然嵇萦指着兄长大吼:「诸葛茂,的确要怪你!昨夜是你要天子投降!」嵇萦尖声大叫:「我 终於想明白,为什麽你能在阳安关城完好无事,因为你根本是田续一夥的!你不仅是魏国人,你还是魏国派来的细作!你本姓邓!我早就该猜到你是邓艾的人!是你 告诉锺会阳安关城有蒋舒,是你告诉邓艾江油城有马邈,是你告诉他们季汉荆益分裂,你全告诉他们了!昨日是你请出谯周丶黄皓,是你串通了他们!昨夜又是你鼓 动谯周去内宫!黄皓当朝念出的邓艾劝降信,正是你一早塞给黄皓!对吗?对吗!」

嵇萦狂乱逼问,兄长抱着五王爷尸身,沉默不答,众人错愕。她一时气急,误会兄长了!

「兄长不是那样的人……」
「小玉,妳被他骗了!我们都被他骗了!汉室沦落至今日,就是这个邓茂一手促成!面善心恶,奸险小人!我看错你了!全天下都看错你了!你不配做汉臣!你不配为人!」

兄长你倒是辩解两句啊,不要被误会了!

「你等着我替天行道!我杀你绝不手软!」嵇萦大哭不止,飞奔出祖庙,兄长依然一言不发,只是亲手阖上五王爷双眼,径自流泪。

那一夜,我没等到嵇萦回朝真观,但我大概猜到她的去向。我回到家中,与兄长一夜无话,次日他也没提起嵇萦。

十一月初九深夜,侍中张绍丶驸马都尉邓良先回来了。老侍中告诉我,他们在雒城遇见魏军。邓艾厚待使者,再许前诺,又当即作报书回覆。

次 日早朝,邓艾报书在朝中传阅,传到我手上,我读着又哭了一次,朝臣大多哭了。天子说,这是季汉最後一次早朝。他走下台阶,亲自感谢我们文臣武官,一路陪伴 他到最後。而他所能报答的,就是替我们找一个好出路,继续为天下苍生效力。他还说,今後在北方不必称君臣,偶尔饮茶闲聊,心愿已足。弄得一群人对天发誓, 终身行君臣之礼。

我想,我就当他是舅母的父亲,一位心地善良丶也许平凡无奇的长辈。贵为天子,是他的不幸,也是汉室的不幸。但他自始至终不兴傜役,善待季汉百姓。有这位幽州人天子,益州百姓还算幸运。

最後,天子再派太常张峻丶益州别驾汝超北上受邓艾节度。又派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季汉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有纪载者九十四万,带甲将士仍有十万二千丶吏四万。又封国库米粮四十馀万斛,金银共四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等待邓艾接收。

兄长自愿抄一份邓艾报书。傍晚,我们兄妹齐力将它贴在太学广场的告示榜上。兄长强颜欢笑:「比起谯大夫的肺腑之言,邓艾这报书稍堪入目。」

夕阳西下,彩霞万丈。围观的百姓早已散去,容纳数千人的太学广场,只剩我兄妹二人,石板夹缝间是腐烂的落叶,落叶下是曾沾染百姓鲜血的尘土。

※※※※
「汉末王纲失道,天下群英并起,数十载龙战虎争,终归真主,此盖天命去就之道也。自古圣帝相传,即至汉丶魏,受天命而王天下者,莫不在中土。」
※※※※

「兄长。」
「怎麽?」

「嵇萦误解你了。她把所有『该发生,就一定会发生』的事都算在你头上。我猜到她去了哪里,等这事过了,我带你去找她,帮你们重修旧好,如何?」

「感谢小玉。」兄长沉默片刻:「你兄长虽然天性软弱,就在刚才,我下定决心,要像妳一样勇敢。」
「你一个人去找她?也行。」

「不。」兄长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嵇萦没有误会我。她很聪明,什麽都算到了。」

我背脊一阵发凉:「……她算到什麽?」

「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配不上她,配不上汉臣,甚至不配做人。该在先帝祖庙一刀自尽的是我,不是五王爷。」兄长低头。

「不不,兄长,你劝天子投降,是为了延续汉室精神,只是碰巧与腐儒谯周意见相同。什麽『小不能克大』丶『天命在魏』的鬼话,你都不信,对吧?」

兄长叹了口气,一缕白烟散入橙黄晴空。

※※※※
「玉石出河图,丝帛传洛书,圣人效法,以兴洪业,不审天时,未有不颠覆者也。隗嚣凭陇西而亡,公孙述据益州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也。当今圣上明哲,宰相忠贤,可比黄帝轩辕,功高往代。艾衔天命来征,思闻成都嘉响,果烦蜀郡来使,告以德音,此非人事之谋,岂天启降福哉!」
※※※※

夕阳在後,我俩的身影拉到了太学外墙边。兄长从腰间解下「汉谏议大夫」印绶,交在我手上:「我 姓邓名茂,字子茂,南阳人。家父是魏国军侯,派往雍州戍边,因此举家迁至南安襄武。九年前,家父随军雍州刺史王经,迎战汉大将军姜维,死於洮西之战。…… 其实没人知道下落,就当是战死了。家母改嫁洛阳,我没跟去,找上安西将军邓艾。邓艾没让我从军,却让我当细作,假称是大将军一年前迁回益州的狄道人……接 下来的事小玉都知道了。」

我不敢相信兄长说出这些话!
这是在作梦吗?他是魏国细作?这麽多年,我和一个细作住在一起,带着他见舅舅,看着他进秘书台,遍览国家机密大事?

「小玉,我知道妳信任我,我也很信任妳。老实说,我把妳和娘当成真正的家人看。我喜爱季汉远胜魏国,我敬佩大将军也多於邓艾。邓艾丶锺会……他们没有季汉文武牺牲奉献的精神,他们不过在利用这个糟糕的世道,从没想去改变它……」

「但你总归是邓艾的人!」我一手指上兄长鼻子!

「邓 艾对我有恩,我必须报答,他也信任我,但我自认不是邓艾的人,我只做我自认是对的事。正因如此,我一次次背叛所有信任自己的人,包括邓艾丶锺会丶也包括小 玉丶姜大将军丶傅都督。我对不起妳们。小玉大可以恨我,事实上妳本应比嵇萦更恨我。我不配做你的兄长,更不配这个姓氏。我是一个污点,应该被所有诸葛後人 忘记的污点。」兄长後退一步,不,他的确不配!

我大声嘶吼:「你认为是对的事,就是当细作,就是背叛众人?」

他微微点头,流下两行眼泪:「入 行的时候没想那麽多。希望有朝一日,天下再也没有细作这一行,自以为正义,却丧尽天良。我想做得比一般细作好些,夹在汉魏之间,帮助天下善人,打败天下恶 人。我生父是善人,姜大将军丶傅都督丶诸葛卫将军父子丶小玉都是善人。但在这乱世里,善人丶贤人自相残杀丶消耗殆尽,而恶人丶庸人攀亲带故丶茍且肥壮。我 想尽快结束这乱世,使天下仅剩的贤能之士得以抬头,着手重建天下秩序。小玉,妳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愿妳把握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娘不是给妳一个锦囊,里 头写两个字「天府」吗?她早料到了这一天。妳不必打着炎汉的旗帜,也可以重建天府,把天府之国开遍九州。」

话说的多好听!他不配说这样的大道理!

「你害死了多少好人!如果不是你,傅都督丶舅舅丶尚弟都不会死!季汉也没有今天!只怕已经消灭锺会丶邓艾,北伐关中!」
「也许。」
「舅舅丶尚弟待你如至亲!我恨你忘恩负义!我恨你害死我一家人!你今夜就搬出去!你不搬我搬!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你滚!滚!」

我颤抖的手指向广场边,他默默点头,行了兄妹长揖,孤独转身离去,没有脚步声,一步步远离,终於消失在小巷转角。

※※※※
「昔商纣庶兄微子归周,武王待为上宾,君子长成,修身豹变,身处大变而不失义,来辞谦冲,礼备舆榇,此皆前哲归命之典仪也。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若非通明智达者,何以现王者之义乎!」
※※※※

季汉天子丶谯周丶邓艾丶和我曾经叫「兄长」的那人一个个通明智达,都明白全国为上;於是承明门骡车棺柩已备,季汉将亡。
广场就剩我一人,无力地蜷曲在一片片磨损缺角的石板上。我还想再哭,但泪水早已流乾。

汉 室精神在人,无论是活下来丶坚持改变世道的,还是慷慨赴义丶以身作则给後人借镜的,都坚持到最後一刻。季汉群贤即将仕魏,而诸葛玉不过一介武夫,只知马上 争战,才识远不及他们,无力追求天下长治久安。舅舅丶尚弟他们以死明志,五王爷代替天子身殉社稷,汉室已亡,天下太平,还要兴汉将军丶大汉忠义校尉何用?

何不追随舅舅?我反正不怕死!

我要让邓艾看看,让天下看看汉将宁死不屈的气节!
 
最后编辑:
配乐:Hannibal (2001) - the Opera.mp3

(三十)

回到朝真观,我一头钻娘的厢房,缩进角落里啜泣。
嵇萦进来安慰我,让我看娘送她的香囊,里头字条上有四个字:「人尽道始」--当人走到俗世的尽头,便是悟道的开端。

嵇萦说,三个多月前娘想收她为徒,她没去。时至今日,她已经承受不住俗世的荒唐:

「形势大有可为,国君竟撒手江山!这叫剑阁丶梓潼的五万精兵情何以堪?历代先贤创建基业,如何安息?究竟是谁交给黄皓劝降书?究竟是谁鼓动谯周一贯主张亡国论,大胆在朝中力主投降?汉臣里一定有蒋舒丶马邈这样的内奸!」

我俩紧紧相拥,泪水打湿彼此的肩头。
哭泣解决不了难处,而此刻我们又能改变什麽?

往事历历如绘:兄妹结拜丶为娘祝寿丶从军守城丶晋身羽林丶纵横沙场……
舅舅在绵竹战场上告诉我:汉军要战一起战,要退一起退;若胜,他们回成都改革,若败,乱世也将结束。

难道舅舅也认为绵竹战败,朝廷应放弃社稷?
我心头一阵凌乱,又隐约感到安祥--乱世终结,如兄长所说,舅舅这样的人就能活下来,一展抱负。

我与嵇萦紧靠着身子,昏沉睡去,再睁眼,厢房里只剩我一人,柔和冬日斜照,垫褥散发淡淡花香。

北风卷地,成都太学早不复往日盛况,师生大多出城逃难去了。
光禄大夫谯周「忍辱负重」,连夜写就降书,抄送太学,公告於外墙。不必舅舅鉴定,我也认得出是兄长手笔。

※※※※
「江峡僻深丶汉水偏远,小国凭藉蜀土,负隅固守,遥隔京畿万里,连年冒犯。黄初年中,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来蜀,宣劝喻之诏,申怀柔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然朕无德懦弱,贪图娱乐,恋栈大位,因循茍且,未率臣民归附大教。」
※※※※

围观不过十人,多是书生丶文吏打扮。我边读告示,边听身边老少摇头叹息,站我前头的青年泣不成声。

※※※※
「而今天威既震,万军已发,人鬼皆知,怖骇王师,神武无敌,朕敢不洗心革面,顺以从命!今敕命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帑藏一无所毁,留百姓布於原野,馀粮屯於田亩,以待王师惠泽丶怜悯善意之民。」
※※※※

大将军手下五万精兵,捏碎邓艾绰有馀裕,当他接到投降敕命,还不仰天长叹,怒气攻心!天子软弱,百官无用,孤臣强兵无力回天!

※※※※
「伏惟大魏布德施化,晋公宰辅,行伊尹丶周公事,不居小节,包容垢疾。朕谨遣私署侍中张绍丶光禄大夫谯周丶驸马都尉邓良奉继印绶,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面缚已备,舆榇在近,不复缕陈。」
※※※※

读罢降书,我一口气憋在胸前!谯周奴颜媚骨,连年预言亡国,通纸丑态毕现,就他甘愿作司马昭的一条狗!只後悔昨夜心软,没跟上去一顿痛揍!

前头青年转身离去,有些眼熟,他一见了我,忽然痛哭流涕,跪伏在地!他自称太学生,七月随我上前线,当初在阴平桥推下粮车的就是他!幸有我赦免罪责,自此知恩图报,大小战役,无不争先。绵竹之战,他几乎坚持到最後,一见汉军失了主帅,以为我命丧邓艾之手,恐惧难当,逃回成都,羞愧无比,再不能抬头做人,乞求我从重处罚。

本想回应「自己刚才什麽也没听见」,但我已有更好的说辞:「季汉虽亡,汉室之理想为天下长治久安,每一位汉军丶汉民都有责任,追求这个理想。你既是太学生,请你勉力学业,修己以进,他日治国丶平天下,别让汉室精神断绝。好吗?」

「将军!明白了!」青年痛哭失声,在石板道上连番叩首,被左右扶起。

这麽一来,周围的书生都认出我。一名文吏道:「朝代兴亡,人事轮替,转眼百代,仅馀躯壳。兴汉将军继承汉室精神,是季汉遗民的榜样!将军何去何从,我等皆愿追随,代代相传,来日再兴汉室!」

「对!不争朝夕,争千秋万世!」
「炎汉当兴!」

他们一遍遍喊着「炎汉当兴」,我又感动得哭了,正想着如何回答,忽然嵇萦跑来,神色惊慌:「五王爷要回家干傻事!我阻挡不住!小玉快去王府!」

我与嵇萦丶广场上的一班文吏急急赶到五王爷府,墙外三两邻舍泪如雨下,王府木门敞开,地上丶墙上血痕斑斑,三丶四块麻布盖着尸首,连未满周岁的婴儿也不放过!家丁只道北地王一早守在承明门,阻止天子遣使投降未果,回家後愤而行凶杀妻丶刺死幼子,已提刀去了先帝祖庙!

我与嵇萦丶家丁丶众人又奔向城南祖庙,只见庙口石像倾倒丶承露盘碎裂於地,北地王刘谌浑身是血,手持尖刀,刀刃上满是血污,正隔着先帝牌位,与兄长相持!

「精兵皆在,援军将至,自古安有投降天子!可耻!可恨!」北地王仰天大吼!

「天子也是为了你我!」兄长嗓音颤抖:「王爷是先帝最成器的孙辈,请保存刘氏血脉!先帝绝不愿见到後人如此!」

五王爷放声痛哭,指向众人呐喊:「你等纵容奸人黄皓,纵容偷生腐儒,妄言仇国丶天命歪论,擅定社稷大事,蒙蔽天子,为祸天下!天下人都蒙蔽了心智丶都瞎了眼!」刘谌挥舞匕首,几乎碰翻先帝牌位!

「不要怪他们,怪我吧!」兄长手扶牌位:「世道就是这样!你恨,我也恨,但恨之无益!活下来,改变它!先帝毕生奋斗,正是为此!」

北地王夺下先帝牌位,一把抱在怀中:「不!这世道太丑恶丶太愚蠢!我不屑与之为伍!」

「那跟我走!」嵇萦在一边大叫:「我带你去青城山!」

刘谌摇头,又大哭一阵:「先帝创业艰难,後人随手抛弃,我们对不起先帝,对不起诸葛丞相,对不起为季汉奋斗一生的千万先贤先烈!」

「五王爷!」我大步上前,伸出右臂:「我明白你难过!我也难过,奋斗多年,到头来竟是这般结局!但即使一切努力都化为灰烬,我们也不能放弃,还要动手重建!从前我俩一同拜师学武,今後我陪你一起重建汉室!求你把刀给我!」

「太迟了!汉室已亡!亡於腐儒丶小人之手!但我宁死不辱!」北地王举起匕首,大吼一声,倒插深入心口!众人惊叫,急忙上前施救,只见五王爷倒在兄长怀中,怒目圆睁:「谌代父皇一死,追随先帝,不负汉……」接着大吐鲜血,身躯挣扎了几下,咽气时,先帝的牌位仍紧抱怀中。

众人一阵号泣,兄长哭得伤心,喃喃自语:「不要怪世道丶不要怪谯周,怪我,怪我……」

忽然嵇萦指着兄长大吼:「诸葛茂,的确要怪你!昨夜是你要天子投降!」嵇萦尖声大叫:「我终於想明白,为什麽你能在阳安关城完好无事,因为你根本是田续一夥的!你不仅是魏国人,你还是魏国派来的细作!你本姓邓!我早就该猜到你是邓艾的人!是你告诉锺会阳安关城有蒋舒,是你告诉邓艾江油城有马邈,是你告诉他们季汉荆益分裂,你全告诉他们了!昨日早上是你请出谯周丶黄皓,是你串通了他们!昨夜又是你鼓动谯周去内宫!黄皓当朝念出的邓艾劝降信,正是你一早塞给黄皓的!是不是?是不是?」

嵇萦狂乱逼问,兄长抱着五王爷尸身,沉默不答,众人错愕。她一时气急,误会兄长了!

「兄长不是那样的人……」
「小玉,妳被他骗了!我们都被他骗了!汉室沦落至今日,就是这个邓茂一手促成!面善心恶,奸险小人!我看错你了!全天下都看错你了!你不配做汉臣!你不配为人!」

兄长你倒是辩解两句啊,不要被误会了!

「你等着我替天行道!我杀你绝不手软!」嵇萦大哭不止,飞奔出祖庙,兄长依然一言不发,只是亲手阖上五王爷双眼,径自流泪。

那一夜,我没等到嵇萦回朝真观,但我大概猜到她的去向。我回到家中,与兄长一夜无话,次日他也没提起嵇萦。

十一月初九深夜,侍中张绍丶驸马都尉邓良先回来了。老侍中告诉我,他们在雒城遇见魏军。邓艾厚待使者,再许前诺,又当即作报书回覆。

次日早朝,邓艾报书在朝中传阅,传到我手上,我读着又哭了一次,朝臣大多哭了。天子说,这是季汉最後一次早朝。他走下台阶,亲自感谢我们文臣武官,一路陪伴他到最後。而他所能报答的,就是替我们找一个好出路,继续为天下苍生效力。他还说,今後在北方不必称君臣,偶尔饮茶闲聊,心愿已足。弄得一群人对天发誓,终身行君臣之礼。

我想,我就当他是舅母的父亲,一位心地善良丶也许平凡无奇的长辈。贵为天子,是他的不幸,也是汉室的不幸。但他自始至终不兴傜役,善待季汉百姓。有这位幽州人天子,益州百姓还算幸运。

最後,天子再派太常张峻丶益州别驾汝超北上受邓艾节度。又派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季汉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有纪载者九十四万,带甲将士仍有十万二千丶吏四万。又封国库米粮四十馀万斛,金银共四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等待邓艾接收。

兄长自愿抄一份邓艾报书。傍晚,我们兄妹齐力将它贴在太学广场的告示榜上。兄长强颜欢笑:「比起谯大夫的肺腑之言,邓艾这报书稍堪入目。」

夕阳西下,彩霞万丈。围观的百姓早已散去,容纳数千人的太学广场,只剩我兄妹二人,石板夹缝间是腐烂的落叶,落叶下是曾沾染百姓鲜血的尘土。

※※※※
「汉末王纲失道,天下群英并起,数十载龙战虎争,终归真主,此盖天命去就之道也。自古圣帝相传,即至汉丶魏,受天命而王天下者,莫不在中土。」
※※※※

「兄长。」
「怎麽?」

「嵇萦误解你了。她把所有『该发生,就一定会发生』的事都算在你头上。我猜到她去了哪里,等这事过了,我带你去找她,帮你们重修旧好,如何?」

「感谢小玉。」兄长沉默片刻:「你兄长虽然天性软弱,就在刚才,我下定决心,要像妳一样勇敢。」
「你一个人去找她?也行。」

「不。」兄长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嵇萦没有误会我。她很聪明,什麽都算到了。」

我背脊一阵发凉:「……她算到什麽?」

「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配不上她,配不上汉臣,甚至不配做人。该在先帝祖庙一刀自尽的是我,不是五王爷。」兄长低头。

「不不,兄长,你劝天子投降,是为了延续汉室精神,只是碰巧与腐儒谯周意见相同。什麽『小不能克大』丶『天命在魏』的鬼话,你都不信,对吧?」

兄长叹了口气,一缕白烟散入橙黄晴空。

※※※※
「玉石出河图,丝帛传洛书,圣人效法,以兴洪业,不审天时,未有不颠覆者也。隗嚣凭陇西而亡,公孙述据益州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也。当今圣上明哲,宰相忠贤,可比黄帝轩辕,功高往代。艾衔天命来征,思闻成都嘉响,果烦蜀郡来使,告以德音,此非人事之谋,岂天启降福哉!」
※※※※

夕阳在後,我俩的身影拉到了太学外墙边。兄长从腰间解下「汉谏议大夫」印绶,交在我手上:「我姓邓名茂,字子茂,南阳人。家父是魏国军侯,派往雍州戍边,因此举家迁至南安襄武。九年前,家父随军雍州刺史王经,迎战汉大将军姜维,死於洮西之战。……其实没人知道下落,就当是战死了。家母改嫁洛阳,我没跟去,找上安西将军邓艾。邓艾没让我从军,却让我当细作,假称是大将军一年前迁回益州的狄道人……接下来的事小玉都知道了。」

我不敢相信兄长说出这些话!
这是在作梦吗?他是魏国细作?这麽多年,我和一个细作住在一起,带着他见舅舅,看着他进秘书台,遍览国家机密大事?

「小玉,我知道妳信任我,我也很信任妳。老实说,我把妳和娘当成真正的家人看。我喜爱季汉远胜魏国,我敬佩大将军也多於邓艾。邓艾丶锺会……他们没有季汉文武牺牲奉献的精神,他们不过在利用这个糟糕的世道,从没想去改变它……」

「但你总归是邓艾的人!」我一手指上兄长鼻子!

「邓艾对我有恩,我必须报答,他也信任我,但我自认不是邓艾的人,我只做我自认是对的事。正因如此,我一次次背叛所有信任自己的人,包括邓艾丶锺会丶也包括小玉丶姜大将军丶傅都督。我对不起妳们。小玉大可以恨我,事实上妳本应比嵇萦更恨我。我不配做你的兄长,更不配这个姓氏。我是一个污点,应该被所有诸葛後人忘记的污点。」兄长後退一步,不,他的确不配!

我大声嘶吼:「你认为是对的事,就是当细作,就是背叛众人?」

他微微点头,流下两行眼泪:「入行的时候没想那麽多。希望有朝一日,天下再也没有细作这一行,自以为正义,却丧尽天良。我想做得比一般细作好些,夹在汉魏之间,帮助天下善人,打败天下恶人。我生父是善人,姜大将军丶傅都督丶诸葛卫将军父子丶小玉都是善人。但在这乱世里,善人丶贤人自相残杀丶消耗殆尽,而恶人丶庸人攀亲带故丶茍且肥壮。我想尽快结束这乱世,使天下仅剩的贤能之士得以抬头,着手重建天下秩序。小玉,妳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愿妳把握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娘不是给妳一个锦囊,里头写两个字「天府」吗?她早料到了这一天。妳不必打着炎汉的旗帜,也可以重建天府,把天府之国开遍九州。」

话说的多好听!他不配说这样的大道理!

「你害死了多少好人!如果不是你,傅都督丶舅舅丶尚弟都不会死!季汉也没有今天!只怕已经消灭锺会丶邓艾,北伐关中!」
「也许。」
「舅舅丶尚弟待你如至亲!我恨你忘恩负义!我恨你害死我一家人!你今夜就搬出去!你不搬我搬!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你滚!滚!」

我颤抖的手指向广场边,他默默点头,行了兄妹长揖,孤独转身离去,没有脚步声,一步步远离,终於消失在小巷转角。

※※※※
「昔商纣庶兄微子归周,武王待为上宾,君子长成,修身豹变,身处大变而不失义,来辞谦冲,礼备舆榇,此皆前哲归命之典仪也。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若非通明智达者,何以现王者之义乎!」
※※※※

季汉天子丶谯周丶邓艾丶和我曾经叫「兄长」的那人一个个通明智达,都明白全国为上;於是承明门骡车棺柩已备,季汉将亡。
广场就剩我一人,无力地蜷曲在一片片磨损缺角的石板上。我还想再哭,但泪水早已流乾。

汉室精神在人,无论是活下来丶坚持改变世道的,还是慷慨赴义丶以身作则给後人借镜的,都坚持到最後一刻。季汉群贤即将仕魏,而诸葛玉不过一介武夫,只知马上争战,才识远不及他们,无力追求天下长治久安。舅舅丶尚弟他们以死明志,五王爷代替天子身殉社稷,汉室已亡,天下太平,还要兴汉将军丶大汉忠义校尉何用?

何不追随舅舅?我反正不怕死!

我要让邓艾看看,让天下看看汉将宁死不屈的气节!
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是非曲直,忠奸善恶...
 
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是非曲直,忠奸善恶...
謝謝~
小說其中一個主旨是換位思考,不僅看得見自己的屁股,也看得見對方的屁股。
而善與惡可以解釋成利他與利己,那的確是有一個簡易的標準。


譬如馬邈獻城、蔣舒投降,國家自衛這些都是利己的,而茂子、小玉她們常做出利他的行為。
但因為亂世裡他們屁股坐的地方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好人也有利益上的衝突,甚至自相殘殺。

當亂世結束了,"好人"們的屁股就會坐在一起,兩國的好人同心對抗"壞人"。
這也是第四部希望帶出的主題。放在今天,意思就是各個國家的好人要懂得團結起來啊...
 
最后编辑:
(跋)

一整天,我躲在娘的厢房里,写下心情,边写边哭。这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在厢房里我最有安全感。
明日,这里就是魏国土地……

十一日,阴云密布,雪片细柔,悄然飘下大地。

季汉天子白衣草鞋,披发衔璧,姆指粗细的麻绳捆缚全身,手牵骡车,车上载着一具空棺。太子丶诸王兄弟丶文武官员双手反绑,一长列六十馀人尾随其後,出成都北门。同一段路,七月支援沓中,我昂首阔步;十月救涪城,我心急如焚;今日再走,每一步都是无奈不舍丶冰凉刺骨,十里路几乎走了一个时辰,人人白雪覆头。

金紫牙旗再立,黑甲行伍严整,邓艾未坐黑漆大轿,只在将校簇拥下立於军门,虹光满面。

邓艾先命军士焚烧棺柩,又亲手解开天子绳缚,请天子入军帐,因循旧制,拜为骠骑将军。其馀文武在军帐外一字跪着,邓艾与随从走来,一一扶起询问,大多重拜原职。

「可恨蜀贼!跪下!」一旁魏军喝斥:「妳杀我多少大魏好汉!」
我挺直腰杆,屹立不倒,仰望灰茫苍天,任凭他一棍棍打在腿胫上。

邓艾走近,轮到我了。

「妳出身平民孤儿,以大小战功官拜兴汉将军,是不是?」

我不回答。我已打定主意,要坚持汉将风骨到最後一刻!

「本将敬妳是女中豪杰,有东西还妳。」邓艾手下呈上一块黄布包,打开,里头是断成两截丶却擦拭得闪亮的蒲元雄剑。

邓艾亲手为我松绑,递给我黄布包。我没伸手接。
任凭他费尽心思口舌,汉将绝不屈服!

「大胆蜀贼!」又是一记重棍打在腿上,我闷哼一声,忽然邓艾身後转出一将,抄起布包中断剑,架上我脖颈!

邓忠!
「父亲,蜀贼大不敬!该杀!」

邓艾没做表示,只是抬高下巴:「本将明白妳在想什麽。姜维大军不远,成都朝廷竟然投降,妳不甘心,宁死不降,要成就气节,对吧?」邓艾叹了口气:「君子有成人之美。本将成全妳吧。」

邓艾正要挥手,忽然身後喊出一声熟悉的「等等!」

是那个我不想再见到丶曾经叫他「兄长」的人。

「纳降吉日,将军允诺厚待蜀臣,此时杀降将则有伤德……啊,很抱歉,我编不下去了。」「兄长」接下邓忠手上断剑,却架在自己脖子上:「兄妹一场,将军让我抵她一命吧。她一生做尽好事,而我害死这麽多人。说实在,我真不想活了。」

「你究竟是帮着我父亲,还是帮着你妹妹?」邓忠大骂。
邓艾仰天大笑,又一把抢下兄长手中宝剑:「不愧是我邓家人,有情有义!但别鬼扯什麽害死人,数十万人得感谢你,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可恨,都是你们邓家人!

「本将以前还不相信,今日才见识到,你们汉臣一个个都迂腐不堪,怪不得亡国!但无妨,等你们到了中原,过几年都要学聪明。讲道德可以,但为了道德不顾生存,怎能不亡国?」邓艾轻拍我肩头:「本将一生戎马,没碰见几个像样的对手。姜维勉强算一个,妳也算一个,差点就栽在妳剑下!说真话,本将敬妳武艺胆气,只是各为其主,必须搅尽心思铲除妳。但如今汉魏两家已是一体,还必须为了往後生存,并肩作战。」

邓艾将断剑包好,弯身放我脚前:「拜妳们连年进犯所赐,雍丶凉州郡十室七空,本将为了防务,将胡人大量内迁,今後还是个隐患。本将老朽,也得後继有人。那群膏粱子弟成天无病呻吟,干不了大事,妳却是个可造之材。这样,本将表奏妳作安西将军,尽释前嫌,传授兵法,如何?」

我不知该受宠若惊,还是该深恶痛绝。
邓艾看来不是器量狭小之辈,但我痛恨他说我们迂腐!

我是否该回答他?怎麽回答?
武将的使命是什麽?是保护舅舅这样的人为万世开太平……

「中原朝廷里,是卫将军这样的人掌政吗?」

邓艾愣了片刻,竟苦笑连连:「妳是边疆武官,千万别操文官的心!妳保护边疆丶消灭胡患,就是妳的功业,朝廷的事是他们的功业,不干妳的事。」

「若魏国掌政者不以开万世太平为己任,我就不去。」

老将连连摇头:「你们怎都这麽傻丶这麽迂腐?」

可恶!我忍不住了:「迂腐的是魏国!你们中原人被连年乱世消磨到丧尽志气,得过且过!」

「大胆!」邓忠又拔出腰中宝剑,却被邓艾制止。
「本将看妳善良,给妳一句忠告:这是天下现状,天下千万人都这麽现实,不是妳们一小撮蜀臣做做白日梦就扭转得了的。即使在季汉里头,妳们也是少数中的少数。」

「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成为多数!」我放声大吼!

邓艾摇头哂笑:「小妇人,妳被亡国之恨冲昏头了,多少人抢着接本将的班!是妳运气好,顶着降将的头衔,一般人没有朝中大员的关系,等一辈子都等不到。妳冷静几个月,认罪道歉,本将便表奏妳作安西将军。迟了可别怪本将找别人。」

「父亲,此等迂腐之人哪配做将军?」邓忠打抱不平。
邓艾斜眼瞧着亲生儿子:「就这点见识。等你把可以信任的人都杀光了,再来爹面前哭吧。」

邓艾一跛一跛地走开。

拜完了遗臣,邓艾率领全军,护送季汉君臣回成城,与天子并行入内宫,随即出榜安抚百姓,又交割国库丶粮仓。午後,连下多道敕令,南中丶汉中诸围各处守将开城出降,使太仆蒋显命敕大将军姜维降魏,我自愿陪伴。

我与蒋显东下郪道,在广汉赶上大将军。原来姜维听说成都军弃守涪城,退至绵竹关又战败,未知成都动向,而锺会大军已至涪城,便退至广汉。数日之间,竟接到天子已经投降的恶耗!汉军个个悲哭痛骂,气得拔刀砍石,火星飞溅。

我怕大将军受不了打击,又要病发。但姜维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流泪。我进军帐时,他独坐帐中,嘴唇有些苍白,但面容宁静安祥,像一片宁静的雪原。

争战不利,有辱使命,我叩首谢罪。但姜维竟朝我长揖一拜:
「我失期未至,该道歉的是我。」
「是细作丶是天意丶是成都军作战不利!」

大将军闭目不语。
我正要拜辞出帐,他忽然叫住我:

「武将的使命是保卫国土,使圣贤教化天下丶福泽社稷。而今圣贤身死,社稷消亡,兴汉将军有何打算?」
「继承汉室精神,永不放弃希望!」

姜维点头,眼神坚定:「是,永不放弃。」

出了帐,我遇见廖化丶张翼二位老将军,他们也抱怨成都不等援军,径自投降,实在太没出息。我对他们说了江油城丶涪城丶绵竹关数战经过,回忆朝中宫中辩论,最後君臣出降,他们啧啧称奇,又感慨万千。

「武人啊,失了战场,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张翼摇头叹息。
「阿玉花容月貌,精诚勤劳,什麽事干不好啊?张伯恭说这什麽丧气话呢。来,琵琶拿出来,老夫给小玉唱一遍得意曲『风霜正道』!」

「廖老,上次唱过了,忘啦?」
「再听一次不行吗?」

「我唱吧。」

两个老将军瞪大了眼,难以置信。
我想起昨日在朝真观里写的字,怕被魏军发现,给娘惹祸,就随身带着,如今随手串成歌词。左车骑张翼弹着琵琶,右车骑廖化随手抓着枯枝,打起节拍:

按这里听音乐

三足鼎,天下倾;
兵戎戢,鼓号宁。
劲草立,疾风已停;
愧对先帝灵。

孤忠少应,茍活唯幸;
但愿,明辨义行。
朝夕晨冰,万世太平;
长夜,静待天明。

廖老将军听罢,若有所悟,要去纸笔,顷刻写就下半节歌词,张老将军又润色几处,交给我再唱下去。

长夜惊,恶梦醒;
天下宁,人有情。
劲草长,终成穗英;
传承知天命。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有魏,才须阿玉。
现实兼听,迂腐自清;
喜迎,炎汉再兴。

二位老将军告诉我,活这麽老,就明白一件事:人的成长永无止息,但拥有理想,才有追求伟大的动力,少了它,便注定在平凡中诅咒现实。
人生不是说给孩子听的故事,永远没有完美的结局。他们祝我一夜好眠,带着微笑,在梦里计划汉室再兴。

《炎兴》第三部.孤忠之搏 完
 
(跋)

一整天,我躲在娘的厢房里,写下心情,边写边哭。这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在厢房里我最有安全感。
明日,这里就是魏国土地……

十一日,阴云密布,雪片细柔,悄然飘下大地。

季汉天子白衣草鞋,披发衔璧,姆指粗细的麻绳捆缚全身,手牵骡车,车上载着一具空棺。太子丶诸王兄弟丶文武官员双手反绑,一长列六十馀人尾随其後,出成都北门。同一段路,七月支援沓中,我昂首阔步;十月救涪城,我心急如焚;今日再走,每一步都是无奈不舍丶冰凉刺骨,十里路几乎走了一个时辰,人人白雪覆头。

金紫牙旗再立,黑甲行伍严整,邓艾未坐黑漆大轿,只在将校簇拥下立於军门,虹光满面。

邓艾先命军士焚烧棺柩,又亲手解开天子绳缚,请天子入军帐,因循旧制,拜为骠骑将军。其馀文武在军帐外一字跪着,邓艾与随从走来,一一扶起询问,大多重拜原职。

「可恨蜀贼!跪下!」一旁魏军喝斥:「妳杀我多少大魏好汉!」
我挺直腰杆,屹立不倒,仰望灰茫苍天,任凭他一棍棍打在腿胫上。

邓艾走近,轮到我了。

「妳出身平民孤儿,以大小战功官拜兴汉将军,是不是?」

我不回答。我已打定主意,要坚持汉将风骨到最後一刻!

「本将敬妳是女中豪杰,有东西还妳。」邓艾手下呈上一块黄布包,打开,里头是断成两截丶却擦拭得闪亮的蒲元雄剑。

邓艾亲手为我松绑,递给我黄布包。我没伸手接。
任凭他费尽心思口舌,汉将绝不屈服!

「大胆蜀贼!」又是一记重棍打在腿上,我闷哼一声,忽然邓艾身後转出一将,抄起布包中断剑,架上我脖颈!

邓忠!
「父亲,蜀贼大不敬!该杀!」

邓艾没做表示,只是抬高下巴:「本将明白妳在想什麽。姜维大军不远,成都朝廷竟然投降,妳不甘心,宁死不降,要成就气节,对吧?」邓艾叹了口气:「君子有成人之美。本将成全妳吧。」

邓艾正要挥手,忽然身後喊出一声熟悉的「等等!」

是那个我不想再见到丶曾经叫他「兄长」的人。

「纳降吉日,将军允诺厚待蜀臣,此时杀降将则有伤德……啊,很抱歉,我编不下去了。」「兄长」接下邓忠手上断剑,却架在自己脖子上:「兄妹一场,将军让我抵她一命吧。她一生做尽好事,而我害死这麽多人。说实在,我真不想活了。」

「你究竟是帮着我父亲,还是帮着你妹妹?」邓忠大骂。
邓艾仰天大笑,又一把抢下兄长手中宝剑:「不愧是我邓家人,有情有义!但别鬼扯什麽害死人,数十万人得感谢你,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可恨,都是你们邓家人!

「本将以前还不相信,今日才见识到,你们汉臣一个个都迂腐不堪,怪不得亡国!但无妨,等你们到了中原,过几年都要学聪明。讲道德可以,但为了道德不顾生存,怎能不亡国?」邓艾轻拍我肩头:「本将一生戎马,没碰见几个像样的对手。姜维勉强算一个,妳也算一个,差点就栽在妳剑下!说真话,本将敬妳武艺胆气,只是各为其主,必须搅尽心思铲除妳。但如今汉魏两家已是一体,还必须为了往後生存,并肩作战。」

邓艾将断剑包好,弯身放我脚前:「拜妳们连年进犯所赐,雍丶凉州郡十室七空,本将为了防务,将胡人大量内迁,今後还是个隐患。本将老朽,也得後继有人。那群膏粱子弟成天无病呻吟,干不了大事,妳却是个可造之材。这样,本将表奏妳作安西将军,尽释前嫌,传授兵法,如何?」

我不知该受宠若惊,还是该深恶痛绝。
邓艾看来不是器量狭小之辈,但我痛恨他说我们迂腐!

我是否该回答他?怎麽回答?
武将的使命是什麽?是保护舅舅这样的人为万世开太平……

「中原朝廷里,是卫将军这样的人掌政吗?」

邓艾愣了片刻,竟苦笑连连:「妳是边疆武官,千万别操文官的心!妳保护边疆丶消灭胡患,就是妳的功业,朝廷的事是他们的功业,不干妳的事。」

「若魏国掌政者不以开万世太平为己任,我就不去。」

老将连连摇头:「你们怎都这麽傻丶这麽迂腐?」

可恶!我忍不住了:「迂腐的是魏国!你们中原人被连年乱世消磨到丧尽志气,得过且过!」

「大胆!」邓忠又拔出腰中宝剑,却被邓艾制止。
「本将看妳善良,给妳一句忠告:这是天下现状,天下千万人都这麽现实,不是妳们一小撮蜀臣做做白日梦就扭转得了的。即使在季汉里头,妳们也是少数中的少数。」

「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成为多数!」我放声大吼!

邓艾摇头哂笑:「小妇人,妳被亡国之恨冲昏头了,多少人抢着接本将的班!是妳运气好,顶着降将的头衔,一般人没有朝中大员的关系,等一辈子都等不到。妳冷静几个月,认罪道歉,本将便表奏妳作安西将军。迟了可别怪本将找别人。」

「父亲,此等迂腐之人哪配做将军?」邓忠打抱不平。
邓艾斜眼瞧着亲生儿子:「就这点见识。等你把可以信任的人都杀光了,再来爹面前哭吧。」

邓艾一跛一跛地走开。

拜完了遗臣,邓艾率领全军,护送季汉君臣回成城,与天子并行入内宫,随即出榜安抚百姓,又交割国库丶粮仓。午後,连下多道敕令,南中丶汉中诸围各处守将开城出降,使太仆蒋显命敕大将军姜维降魏,我自愿陪伴。

我与蒋显东下郪道,在广汉赶上大将军。原来姜维听说成都军弃守涪城,退至绵竹关又战败,未知成都动向,而锺会大军已至涪城,便退至广汉。数日之间,竟接到天子已经投降的恶耗!汉军个个悲哭痛骂,气得拔刀砍石,火星飞溅。

我怕大将军受不了打击,又要病发。但姜维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流泪。我进军帐时,他独坐帐中,嘴唇有些苍白,但面容宁静安祥,像一片宁静的雪原。

争战不利,有辱使命,我叩首谢罪。但姜维竟朝我长揖一拜:
「我失期未至,该道歉的是我。」
「是细作丶是天意丶是成都军作战不利!」

大将军闭目不语。
我正要拜辞出帐,他忽然叫住我:

「武将的使命是保卫国土,使圣贤教化天下丶福泽社稷。而今圣贤身死,社稷消亡,兴汉将军有何打算?」
「继承汉室精神,永不放弃希望!」

姜维点头,眼神坚定:「是,永不放弃。」

出了帐,我遇见廖化丶张翼二位老将军,他们也抱怨成都不等援军,径自投降,实在太没出息。我对他们说了江油城丶涪城丶绵竹关数战经过,回忆朝中宫中辩论,最後君臣出降,他们啧啧称奇,又感慨万千。

「武人啊,失了战场,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张翼摇头叹息。
「阿玉花容月貌,精诚勤劳,什麽事干不好啊?张伯恭说这什麽丧气话呢。来,琵琶拿出来,老夫给小玉唱一遍得意曲『风霜正道』!」

「廖老,上次唱过了,忘啦?」
「再听一次不行吗?」

「我唱吧。」

两个老将军瞪大了眼,难以置信。
我想起昨日在朝真观里写的字,怕被魏军发现,给娘惹祸,就随身带着,如今随手串成歌词。左车骑张翼弹着琵琶,右车骑廖化随手抓着枯枝,打起节拍:

按这里听音乐

三足鼎,天下倾;
兵戎戢,鼓号宁。
劲草立,疾风已停;
愧对先帝灵。

孤忠少应,茍活唯幸;
但愿,明辨义行。
朝夕晨冰,万世太平;
长夜,静待天明。

廖老将军听罢,若有所悟,要去纸笔,顷刻写就下半节歌词,张老将军又润色几处,交给我再唱下去。

长夜惊,恶梦醒;
天下宁,人有情。
劲草长,终成穗英;
传承知天命。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有魏,才须阿玉。
现实兼听,迂腐自清;
喜迎,炎汉再兴。

二位老将军告诉我,活这麽老,就明白一件事:人的成长永无止息,但拥有理想,才有追求伟大的动力,少了它,便注定在平凡中诅咒现实。
人生不是说给孩子听的故事,永远没有完美的结局。他们祝我一夜好眠,带着微笑,在梦里计划汉室再兴。

《炎兴》第三部.孤忠之搏 完
「讲道德可以,但为了道德不顾生存,怎能不亡国?」:)
第三部收尾的不错,音乐也好,用两个老将军闲聊唱曲这种方式来回顾一下,发表一些人生感悟,有种过眼云烟似的感受...
”人的成长永无止息,但拥有理想,才有追求伟大的动力,少了它,便注定在平凡中诅咒现实。“说的不错。
 
「讲道德可以,但为了道德不顾生存,怎能不亡国?」:)
第三部收尾的不错,音乐也好,用两个老将军闲聊唱曲这种方式来回顾一下,发表一些人生感悟,有种过眼云烟似的感受...
”人的成长永无止息,但拥有理想,才有追求伟大的动力,少了它,便注定在平凡中诅咒现实。“说的不错。
謝謝。故事裡的魏國是一片道德淪喪殆盡的神奇土地,所以鄧艾身為那塊土地演化出來的適應生存者,
自然是很瞧不起季漢人的"迂腐"。但在季漢人如小玉看來,是魏國普遍已經習慣了亂世,退化成野獸一般的第一層人。
廖化、張翼的歌詞寫到 天下安寧之後,人逐漸恢復感情,差不多也是茂子的信念:
盡快終結戰亂,讓堅持著做更高層的一小群人慢慢把亂世重建為治世。
這首遊戲歌 "翠華之宴" 可以說是本作的主題曲了,第四部最後還會讓嵇縈、諸葛茂唱一遍她們的第三個版本。
日後回頭加導讀,可能再讓竹林七賢唱第 0 個版本作總綱。(於是嵇縈在聽諸葛茂彈第一次的時候她有些印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