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条波斯米亚红裙

这一段写得是很好。
我妈大学毕业去新疆的时候,她说越往那边走,她心情越难受,很凄凉。从大城市,发达地区,去老少边穷荒无人烟的地方,能好受吗。榆林估计也是很荒凉的。
年轻的少女对性的感觉,和成熟的少妇感觉,完全不一样的。这里小曦的感觉是成熟女性的感觉。
中国人那时侯有这么开放吗?洋人的那种方法也用上了?
如果徐的家教很严格,而且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他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
枫老师指正得对,我写得是脱离了不少现实,以后若有机会我好好修改修改
 
六十八

从西安回北京的火车,一路上都在阴郁的雨雪中穿行。

在餐车吃完晚饭后,她坐在窗口边的窄小的可折叠木凳上,身体随着车轮的颠簸摇晃着,在昏暗的灯光下,翻着一本临走前从徐泽宁的书架上拿来路上消磨时间的书。车窗玻璃上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和雨珠,变得模糊不清。从窗口望出去,灰色的云层从天空低垂下来,低得几乎压在了火车顶上。田野一片漆黑,偶尔有几盏灯光在农舍的窗户上闪过。寒气从车窗上透进来,与卧铺车厢里漂浮着的浑浊的空气混合在一起。

一个小伙子端着冒着热气的白瓷茶缸子坐在了她的对面。小伙子二十多岁,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白天她从小伙子跟列车员的交谈里知道他是个中文系的研究生。小伙子的铺位也是上铺,在她的上铺的对面。小伙子长得很帅气,身高和眼睛有些像明宵。从上火车后第一眼看见这个小伙子,她就对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

看什么书呢,这么津津有味的?小伙子吹着茶缸子里的茶叶问她说。

她没有说话,把书的封面翻过来让小伙子看。

噢,我们上课时读过这本书,很好的书,很适合在路上读,小伙子瞥了一眼封面说。我还记得里面有几句印象很深的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火车钻进了一条黑漆漆的隧道,轰隆隆的车轮声带着回响淹没了车厢里的一切声音。小伙子喝着茶看着窗外,她低头继续读着书。虽然她对这个长得像是明宵的陌生的小伙子有一种好感,但是她不太习惯跟陌生人交谈,所以尽量保持沉默。

你叫什么?小伙子问她说。走了一路了,也没问过你的名字。

靳曦,她的眼睛依旧看着书说。

今夕?这个名字好记也特殊,小伙子说。我喜欢一个歌手叫周冰倩,她唱的有一首歌叫《真情不会老》,歌词里面就有你的名字。

真的吗?她抬头问他说。没听说过这个歌手。

嗯,很好听的一首歌,小伙子点头说。我唱给你听听。

真情不会老/友谊不会老,小伙子用低沉的嗓音轻轻唱起来。往事不会老/我们不会老/让我们敞开心扉/唤起星光明月/让我们伸出双手/把爱神紧紧拥抱/我会用我最深情的歌/陪你走遍天涯海角/你是今夕我是明宵/幸福就在你我怀抱/我会用我最真挚的爱/为你融化一切烦恼/只要有风飘过来/那就是我在为你祈祷/你是今夕我是明宵/幸福就在你我怀抱。。。



听见歌词里你的名字了吗?小伙子停下来说。

听见了,她合上书,眼里不知怎么突然一下溢出了泪水。

怎么了?小伙子看见了她眼里的噙着的泪水,有些不知所措地问她说。

我还听见了另外一个名字,她说。

谁?小伙子好奇地问她说。

明宵,她说。明宵。

明宵?小伙子不解地问。噢,你是说歌词“你是今夕我是明宵,幸福就在你我怀抱”吧。这个歌词写得有矛盾,今夕不可能在明宵怀抱。

为什么?她用手背擦了一下眼睛问小伙子说。为什么今夕和明宵不能在一起?

因为一个是今晚,一个是明晚,小伙子说。命中注定,只能相望,相近,不能在一起。

她怔了一怔,有些发呆地看着小伙子,心里涌上了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儿。

我要睡觉去了。她合上书,匆匆地站起身,在小伙子诧异的眼光中,脱了鞋,扶着卧铺的梯子,爬上了自己的上铺。



夜深了,她躺在上铺上,身上盖着一条火车上给的深蓝色毛毯,在车轮的颠簸里怎么也睡不着。一阵阵鼾声从对面上铺传来,那个长得像是明宵的小伙子蜷缩着身子,睡得很香。她想起了明宵。这一段时期,她已经把明宵给忘记了,好久好久都没想起明宵了。但是今天对面上铺的这个小伙子说的话让她又想起了明宵。

三年多没有跟明宵见过面了,她不知道明宵在美国怎么样了。她还记得有一次想明宵,她揣着攒了半年的钱坐车去了北京站,想在那里的国际长途台给明宵打个电话,听听明宵的声音,跟明宵说声对不起,想跟明宵重归于好。那是她第一次打国际长途。她打通了电话,却发现明宵的电话号码早已经变了。从北京火车站回芭蕾舞团的路上,她坐在公共汽车上,把头趴在胳膊上哭了。三年以前的那个暑假,明宵负气走了之后再也没有跟她联系过。明宵的父母也搬家了,跟她家也不住在一幢楼了。跟明宵虽然已经是过去了,但是想起跟明宵的初恋,想起过去的那些痴情的话语,那些甜蜜的激情的吻,那些信誓旦旦的不离不弃的诺言,那些傻傻的等待,那些烧成纸灰的信,她依然感到心里有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悔恨,有一种无法忘怀的疼。她还记得从明宵那里借来的磁带,那些邓丽君的歌。“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自从跟明宵分手后,她再也不听邓丽君的歌了,那些无比甜蜜,无比柔情的歌让她落泪。在那之后,她跟齐静在宿舍里只放罗大佑的歌。“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也许这就是天意,她有些悲哀地想。就像那个男人说的,今夕和明宵只能相望,相近,命中注定不能在一起。而徐泽宁,就是命中注定会在一起的人。他们就要结婚了,从此以后,她只能忘记明宵,好好的爱徐泽宁了。



婚礼的那天,北京下了一场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因为下雪,路上的交通更堵了,既使是一路通行的红旗轿车,也在路上被堵住。

徐家的红旗轿车打头的六辆轿车组成的迎亲车队到了她的楼下接亲的时候,整个小区都轰动了。小区的所有人都走到楼外来看,像是夹道欢迎国家元首似的。徐泽宁在志宏的陪同下,一头短发梳理得整齐,穿着一件黑色的呢大衣,里面是一身黑色的西装西裤,白衬衫,蓝领带,脚上是一双擦得铮亮的黑皮鞋。在挤满了街道和楼门口的人群的注视下,徐泽宁气宇轩昂地沿着灰色的楼梯爬上楼去,身后跟着提着礼物的志宏。

这天早上她早已经打扮好了,化好了妆,做好了头发,穿上了老四给她从香港买来的一套白色的纱裙。纱裙很长,从肩上一直垂落到脚裸。靳凡和齐静也一大早来到了她家。靳凡跟她父亲聊着天,齐静帮着她化妆做头发,陪着她一起等着迎亲车队。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弟弟在门口看着楼道喊着。

她在家人和齐静的簇拥下,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站在门边。徐泽宁身后跟着志宏和迎亲的几个人,满面春风地走进屋来,欠身对她父母和靳凡恭敬地叫了一声爸妈。他的大衣已经脱下来挎在手臂上,西装上衣胸前的兜里露着手绢的白边,上面别着一朵深红色的绢花。志宏把手里提的礼物交给了继母,齐静招呼着迎亲的人坐到客厅里早已摆好的几桌酒席前,让徐泽宁坐在她和父母中间。徐泽宁先给她父亲和靳凡满上了冒着醇香的茅台酒,敬了一次酒,然后站起来挨桌去敬了一番酒。



她被徐泽宁牵着手走出楼门的那一刻,司机老杨和几个人在红旗轿车边燃起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一挂挂小鞭和二踢脚噼里啪啦地震天响,响了足足有半个小时。街坊四邻孩子们高兴地跑前跑后看着鞭炮和轿车,老头老太们赞不绝口地夸着她,小伙子们沉默地看着她,大姑娘小媳妇们向她扫来羡慕嫉妒的眼光。她风风光光地上了最前面的红旗轿车,父母,靳凡和弟弟被志宏招呼着上了后面的奔驰轿车,送亲的七大姑八大姨们笑逐颜开地上了最后面的四辆由皇冠和桑塔纳组成的轿车队。

轿车在雪花飘飘的北京城的泥泞的街道上穿行,开了半个小时才开到王府井路口的北京饭店。老四早已经穿得西服革履,带着一些人站在北京饭店门口的台阶上等候着车队了。车队在台阶前刚一停下来,在老四的指挥下,四面的鞭炮声伴随着掌声一起响了起来,台阶下一支穿着白色制服戴着白手套的铜管乐队奏起了《婚礼进行曲》。王府井街头的行人们停驻脚步,隔着饭店一人多高的绿色铁栅栏看着这一幕,跟着里面的人鼓掌和喝彩起来。几个脖子上挎着照相机的记者和请来的摄像师蜂拥而上,站在红旗轿车前不断地拍照。在照相机的咔嚓声中和镁光灯的闪耀下,徐泽宁先走下轿车,随后扶着她下了轿车,把胳膊伸给她。她一手挽着徐泽宁的胳膊,一手提着白色长裙的一角,头发上沾着几片洁白的雪花,在齐静和志宏的陪同下,面带微笑地挎上了台阶。她的身后跟着父母,靳凡,弟弟和家里送亲的亲戚,还有铜管乐队的乐手们,记者们和摄影师们。

她有些紧张地挽着徐泽宁的胳膊走进饭店的宴会厅,看见灯火辉煌的大厅布置得喜气洋洋,四周是大朵大朵的鲜花和红色的彩缎,墙壁上贴着大红双喜字,地上也铺着红色的地毯。几十桌酒席排成五六行,坐满了闻讯而来参加婚礼的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们和京城里的红二代们。

徐泽宁的父母坐在最前面最中间的一桌,正在跟几位前来祝贺的元老们和政治局委员们聊着天。看见这一对新人进来,所有的来宾们都在徐泽宁父母的率领下站了起来,鼓掌欢迎。乐队站在大厅的两边继续演奏着《婚礼进行曲》,老四在前面招呼着摄影师们拍照,志宏在后面引领着送亲的人们走向各自的酒席。

外面的鞭炮声还在持续不断地响着,大厅的空气里充溢着香槟酒的香气和鞭炮的火药味儿。她在掌声中羞涩地挽着徐泽宁的胳膊,随着乐曲的节奏缓缓地向着大厅前面走去,走向慈祥地看着他们的徐家父母。她面带微笑,眼里是激动的泪水。

一切都太完美了,她心里忍不住想。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完美和热闹的婚礼了。


be1232e79573S6eJp5yr.jpg



放下手里的电话,明宵有些发愣地站了一会儿。他走到门口,穿上了皮夹克,戴上了围脖和手套,拉开门走了出去。他在楼门口点上了一只眼,吸了一口之后,顶着冷风沿着楼前的人行道茫然地走去。

小曦昨天结婚了,爸爸刚才在电话里告诉他说。昨天上午结的,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婚礼。今天的香港大公报报道说,在京的红二代们全体出动去参加徐泽宁的婚礼,把徐泽宁的婚礼搞成了一个红二代的大聚会。

街道上车流穿梭,一辆辆车的车前灯晃着他的眼。寒风从一幢幢玻璃大厦之间拐着弯儿钻出来,呼啸着卷着起地上残余的落叶和零星的纸片。他沿着倾斜的街道,走到一处河边停住脚步,吸着烟看着平静地流淌着的灰黑色的河水。河边是几幢废弃的油漆剥落的厂房,在苍白的路灯照射下显得很苍凉。他靠着河边水泥砌成的灰色的矮墙,把身子探出去,看着水里的影子。半轮橙红色的残月在河水里摇晃着,染红了一小块水面。前面高速公路上的车声消失在夜空里,他看着河水中映射出来的路灯照射下的仓白的脸孔和红色的烟头,觉得刚才吸入的一口烟淤积在胸口,很憋得慌。



他在河边静静地站着,一口气吸了十来只烟,才沿着来路慢慢地向着寓所的方向走去。他在路上拐进离寓所不远的一家常去的酒吧,靠着吧台要了一杯啤酒。酒吧很喧闹,有乐队现场演奏,几个歌手在酒吧不大的乐池里弹唱着一首摇滚乐。主唱的歌手带着一个白色垒球帽,穿着一条印着鲍勃迪伦头像的白色文化衫和一条深灰色的牛仔裤,手里握着麦克风杆声嘶力竭地吼着。鼓手在歌手后面狠狠地敲击着面前的鼓镲,头不断地摇晃着。两个吉他手在左右两侧用力地弹着吉他,身子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地扭动,肩膀上斜挎着的粗大的棕色皮带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一个女招待端着盘子来到他身边,把盘子里的空酒杯依次放在吧台上。

嗨,有一段没见你跟简妮到这里来了,简妮呢?女招待问他说。

回台北过中国春节去了,他说。

你怎么没跟着去?女招待随口问他说。

我们吹了,他看着乐队说。

真可惜,女招待低头数着盘子里的钱说。怎么了?

是我的错,他把杯子里的酒一口气喝干说。我没能好好爱简妮。

因为你喜欢别人,是吗?

嗯,是我的前女友,他点头说。我以为会忘记,但是分手三年多了,一直就没能忘记。她总会不时地从心里冒出来。简妮早就察觉到了,但是一直忍着没有说,新年后她忍不住直接问我来的,后来我们就分手了。

这样也好,女招待把几杯啤酒放在盘子里说。简妮年轻,美丽,看着人也不错,会找到一个一心一意对她好,爱她的人。你也可以去找你的前女友重新复合了,简妮和你都会更幸福。你前女友在哪里啊?

在北京,刚结婚,他叹了一口气说。我本来想等考完试,放暑假的时候回北京去找她,可是---

呵呵,谁让你不早些动手的,后悔了吧,女招待惋惜地说。她多大啊,就结婚?

二十一岁,他摇着头说。我没想到,一点儿都没想到。我知道她跟别人好,那个人比她大很多,我以为他们会因为年龄差距而分手。我以为等我上完学,毕业了再回北京去还有机会。没想到她现在就结婚了。她才二十一岁,着什么急结婚啊?

这你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女招待端起盘子,准备离开吧台说。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再给我来一杯啤酒,他说。

文学城链接:

给我一条波希米亚红裙(六十八)
 
六十八

从西安回北京的火车,一路上都在阴郁的雨雪中穿行。

在餐车吃完晚饭后,她坐在窗口边的窄小的可折叠木凳上,身体随着车轮的颠簸摇晃着,在昏暗的灯光下,翻着一本临走前从徐泽宁的书架上拿来路上消磨时间的书。车窗玻璃上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和雨珠,变得模糊不清。从窗口望出去,灰色的云层从天空低垂下来,低得几乎压在了火车顶上。田野一片漆黑,偶尔有几盏灯光在农舍的窗户上闪过。寒气从车窗上透进来,与卧铺车厢里漂浮着的浑浊的空气混合在一起。

一个小伙子端着冒着热气的白瓷茶缸子坐在了她的对面。小伙子二十多岁,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白天她从小伙子跟列车员的交谈里知道他是个中文系的研究生。小伙子的铺位也是上铺,在她的上铺的对面。小伙子长得很帅气,身高和眼睛有些像明宵。从上火车后第一眼看见这个小伙子,她就对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

看什么书呢,这么津津有味的?小伙子吹着茶缸子里的茶叶问她说。

她没有说话,把书的封面翻过来让小伙子看。

噢,我们上课时读过这本书,很好的书,很适合在路上读,小伙子瞥了一眼封面说。我还记得里面有几句印象很深的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火车钻进了一条黑漆漆的隧道,轰隆隆的车轮声带着回响淹没了车厢里的一切声音。小伙子喝着茶看着窗外,她低头继续读着书。虽然她对这个长得像是明宵的陌生的小伙子有一种好感,但是她不太习惯跟陌生人交谈,所以尽量保持沉默。

你叫什么?小伙子问她说。走了一路了,也没问过你的名字。

靳曦,她的眼睛依旧看着书说。

今夕?这个名字好记也特殊,小伙子说。我喜欢一个歌手叫周冰倩,她唱的有一首歌叫《真情不会老》,歌词里面就有你的名字。

真的吗?她抬头问他说。没听说过这个歌手。

嗯,很好听的一首歌,小伙子点头说。我唱给你听听。

真情不会老/友谊不会老,小伙子用低沉的嗓音轻轻唱起来。往事不会老/我们不会老/让我们敞开心扉/唤起星光明月/让我们伸出双手/把爱神紧紧拥抱/我会用我最深情的歌/陪你走遍天涯海角/你是今夕我是明宵/幸福就在你我怀抱/我会用我最真挚的爱/为你融化一切烦恼/只要有风飘过来/那就是我在为你祈祷/你是今夕我是明宵/幸福就在你我怀抱。。。



听见歌词里你的名字了吗?小伙子停下来说。

听见了,她合上书,眼里不知怎么突然一下溢出了泪水。

怎么了?小伙子看见了她眼里的噙着的泪水,有些不知所措地问她说。

我还听见了另外一个名字,她说。

谁?小伙子好奇地问她说。

明宵,她说。明宵。

明宵?小伙子不解地问。噢,你是说歌词“你是今夕我是明宵,幸福就在你我怀抱”吧。这个歌词写得有矛盾,今夕不可能在明宵怀抱。

为什么?她用手背擦了一下眼睛问小伙子说。为什么今夕和明宵不能在一起?

因为一个是今晚,一个是明晚,小伙子说。命中注定,只能相望,相近,不能在一起。

她怔了一怔,有些发呆地看着小伙子,心里涌上了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儿。

我要睡觉去了。她合上书,匆匆地站起身,在小伙子诧异的眼光中,脱了鞋,扶着卧铺的梯子,爬上了自己的上铺。



夜深了,她躺在上铺上,身上盖着一条火车上给的深蓝色毛毯,在车轮的颠簸里怎么也睡不着。一阵阵鼾声从对面上铺传来,那个长得像是明宵的小伙子蜷缩着身子,睡得很香。她想起了明宵。这一段时期,她已经把明宵给忘记了,好久好久都没想起明宵了。但是今天对面上铺的这个小伙子说的话让她又想起了明宵。

三年多没有跟明宵见过面了,她不知道明宵在美国怎么样了。她还记得有一次想明宵,她揣着攒了半年的钱坐车去了北京站,想在那里的国际长途台给明宵打个电话,听听明宵的声音,跟明宵说声对不起,想跟明宵重归于好。那是她第一次打国际长途。她打通了电话,却发现明宵的电话号码早已经变了。从北京火车站回芭蕾舞团的路上,她坐在公共汽车上,把头趴在胳膊上哭了。三年以前的那个暑假,明宵负气走了之后再也没有跟她联系过。明宵的父母也搬家了,跟她家也不住在一幢楼了。跟明宵虽然已经是过去了,但是想起跟明宵的初恋,想起过去的那些痴情的话语,那些甜蜜的激情的吻,那些信誓旦旦的不离不弃的诺言,那些傻傻的等待,那些烧成纸灰的信,她依然感到心里有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悔恨,有一种无法忘怀的疼。她还记得从明宵那里借来的磁带,那些邓丽君的歌。“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自从跟明宵分手后,她再也不听邓丽君的歌了,那些无比甜蜜,无比柔情的歌让她落泪。在那之后,她跟齐静在宿舍里只放罗大佑的歌。“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也许这就是天意,她有些悲哀地想。就像那个男人说的,今夕和明宵只能相望,相近,命中注定不能在一起。而徐泽宁,就是命中注定会在一起的人。他们就要结婚了,从此以后,她只能忘记明宵,好好的爱徐泽宁了。



婚礼的那天,北京下了一场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因为下雪,路上的交通更堵了,既使是一路通行的红旗轿车,也在路上被堵住。

徐家的红旗轿车打头的六辆轿车组成的迎亲车队到了她的楼下接亲的时候,整个小区都轰动了。小区的所有人都走到楼外来看,像是夹道欢迎国家元首似的。徐泽宁在志宏的陪同下,一头短发梳理得整齐,穿着一件黑色的呢大衣,里面是一身黑色的西装西裤,白衬衫,蓝领带,脚上是一双擦得铮亮的黑皮鞋。在挤满了街道和楼门口的人群的注视下,徐泽宁气宇轩昂地沿着灰色的楼梯爬上楼去,身后跟着提着礼物的志宏。

这天早上她早已经打扮好了,化好了妆,做好了头发,穿上了老四给她从香港买来的一套白色的纱裙。纱裙很长,从肩上一直垂落到脚裸。靳凡和齐静也一大早来到了她家。靳凡跟她父亲聊着天,齐静帮着她化妆做头发,陪着她一起等着迎亲车队。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弟弟在门口看着楼道喊着。

她在家人和齐静的簇拥下,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站在门边。徐泽宁身后跟着志宏和迎亲的几个人,满面春风地走进屋来,欠身对她父母和靳凡恭敬地叫了一声爸妈。他的大衣已经脱下来挎在手臂上,西装上衣胸前的兜里露着手绢的白边,上面别着一朵深红色的绢花。志宏把手里提的礼物交给了继母,齐静招呼着迎亲的人坐到客厅里早已摆好的几桌酒席前,让徐泽宁坐在她和父母中间。徐泽宁先给她父亲和靳凡满上了冒着醇香的茅台酒,敬了一次酒,然后站起来挨桌去敬了一番酒。



她被徐泽宁牵着手走出楼门的那一刻,司机老杨和几个人在红旗轿车边燃起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一挂挂小鞭和二踢脚噼里啪啦地震天响,响了足足有半个小时。街坊四邻孩子们高兴地跑前跑后看着鞭炮和轿车,老头老太们赞不绝口地夸着她,小伙子们沉默地看着她,大姑娘小媳妇们向她扫来羡慕嫉妒的眼光。她风风光光地上了最前面的红旗轿车,父母,靳凡和弟弟被志宏招呼着上了后面的奔驰轿车,送亲的七大姑八大姨们笑逐颜开地上了最后面的四辆由皇冠和桑塔纳组成的轿车队。

轿车在雪花飘飘的北京城的泥泞的街道上穿行,开了半个小时才开到王府井路口的北京饭店。老四早已经穿得西服革履,带着一些人站在北京饭店门口的台阶上等候着车队了。车队在台阶前刚一停下来,在老四的指挥下,四面的鞭炮声伴随着掌声一起响了起来,台阶下一支穿着白色制服戴着白手套的铜管乐队奏起了《婚礼进行曲》。王府井街头的行人们停驻脚步,隔着饭店一人多高的绿色铁栅栏看着这一幕,跟着里面的人鼓掌和喝彩起来。几个脖子上挎着照相机的记者和请来的摄像师蜂拥而上,站在红旗轿车前不断地拍照。在照相机的咔嚓声中和镁光灯的闪耀下,徐泽宁先走下轿车,随后扶着她下了轿车,把胳膊伸给她。她一手挽着徐泽宁的胳膊,一手提着白色长裙的一角,头发上沾着几片洁白的雪花,在齐静和志宏的陪同下,面带微笑地挎上了台阶。她的身后跟着父母,靳凡,弟弟和家里送亲的亲戚,还有铜管乐队的乐手们,记者们和摄影师们。

她有些紧张地挽着徐泽宁的胳膊走进饭店的宴会厅,看见灯火辉煌的大厅布置得喜气洋洋,四周是大朵大朵的鲜花和红色的彩缎,墙壁上贴着大红双喜字,地上也铺着红色的地毯。几十桌酒席排成五六行,坐满了闻讯而来参加婚礼的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们和京城里的红二代们。

徐泽宁的父母坐在最前面最中间的一桌,正在跟几位前来祝贺的元老们和政治局委员们聊着天。看见这一对新人进来,所有的来宾们都在徐泽宁父母的率领下站了起来,鼓掌欢迎。乐队站在大厅的两边继续演奏着《婚礼进行曲》,老四在前面招呼着摄影师们拍照,志宏在后面引领着送亲的人们走向各自的酒席。

外面的鞭炮声还在持续不断地响着,大厅的空气里充溢着香槟酒的香气和鞭炮的火药味儿。她在掌声中羞涩地挽着徐泽宁的胳膊,随着乐曲的节奏缓缓地向着大厅前面走去,走向慈祥地看着他们的徐家父母。她面带微笑,眼里是激动的泪水。

一切都太完美了,她心里忍不住想。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完美和热闹的婚礼了。


浏览附件551636


放下手里的电话,明宵有些发愣地站了一会儿。他走到门口,穿上了皮夹克,戴上了围脖和手套,拉开门走了出去。他在楼门口点上了一只眼,吸了一口之后,顶着冷风沿着楼前的人行道茫然地走去。

小曦昨天结婚了,爸爸刚才在电话里告诉他说。昨天上午结的,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婚礼。今天的香港大公报报道说,在京的红二代们全体出动去参加徐泽宁的婚礼,把徐泽宁的婚礼搞成了一个红二代的大聚会。

街道上车流穿梭,一辆辆车的车前灯晃着他的眼。寒风从一幢幢玻璃大厦之间拐着弯儿钻出来,呼啸着卷着起地上残余的落叶和零星的纸片。他沿着倾斜的街道,走到一处河边停住脚步,吸着烟看着平静地流淌着的灰黑色的河水。河边是几幢废弃的油漆剥落的厂房,在苍白的路灯照射下显得很苍凉。他靠着河边水泥砌成的灰色的矮墙,把身子探出去,看着水里的影子。半轮橙红色的残月在河水里摇晃着,染红了一小块水面。前面高速公路上的车声消失在夜空里,他看着河水中映射出来的路灯照射下的仓白的脸孔和红色的烟头,觉得刚才吸入的一口烟淤积在胸口,很憋得慌。



他在河边静静地站着,一口气吸了十来只烟,才沿着来路慢慢地向着寓所的方向走去。他在路上拐进离寓所不远的一家常去的酒吧,靠着吧台要了一杯啤酒。酒吧很喧闹,有乐队现场演奏,几个歌手在酒吧不大的乐池里弹唱着一首摇滚乐。主唱的歌手带着一个白色垒球帽,穿着一条印着鲍勃迪伦头像的白色文化衫和一条深灰色的牛仔裤,手里握着麦克风杆声嘶力竭地吼着。鼓手在歌手后面狠狠地敲击着面前的鼓镲,头不断地摇晃着。两个吉他手在左右两侧用力地弹着吉他,身子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地扭动,肩膀上斜挎着的粗大的棕色皮带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一个女招待端着盘子来到他身边,把盘子里的空酒杯依次放在吧台上。

嗨,有一段没见你跟简妮到这里来了,简妮呢?女招待问他说。

回台北过中国春节去了,他说。

你怎么没跟着去?女招待随口问他说。

我们吹了,他看着乐队说。

真可惜,女招待低头数着盘子里的钱说。怎么了?

是我的错,他把杯子里的酒一口气喝干说。我没能好好爱简妮。

因为你喜欢别人,是吗?

嗯,是我的前女友,他点头说。我以为会忘记,但是分手三年多了,一直就没能忘记。她总会不时地从心里冒出来。简妮早就察觉到了,但是一直忍着没有说,新年后她忍不住直接问我来的,后来我们就分手了。

这样也好,女招待把几杯啤酒放在盘子里说。简妮年轻,美丽,看着人也不错,会找到一个一心一意对她好,爱她的人。你也可以去找你的前女友重新复合了,简妮和你都会更幸福。你前女友在哪里啊?

在北京,刚结婚,他叹了一口气说。我本来想等考完试,放暑假的时候回北京去找她,可是---

呵呵,谁让你不早些动手的,后悔了吧,女招待惋惜地说。她多大啊,就结婚?

二十一岁,他摇着头说。我没想到,一点儿都没想到。我知道她跟别人好,那个人比她大很多,我以为他们会因为年龄差距而分手。我以为等我上完学,毕业了再回北京去还有机会。没想到她现在就结婚了。她才二十一岁,着什么急结婚啊?

这你不能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女招待端起盘子,准备离开吧台说。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再给我来一杯啤酒,他说。

文学城链接:

给我一条波希米亚红裙(六十八)
小夕和徐泽宁步入婚姻的殿堂, 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 小夕会比较幸福吧? 初恋在小夕和明宵心里都留下这么深刻的记忆是因为他们都是重感情的人。 故事蛮好看。

火车上遇到的这个人长得象明宵,小夕和他并没有深谈。 有点摸不着头。 :evil:
 
小夕和徐泽宁步入婚姻的殿堂, 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 小夕会比较幸福吧? 初恋在小夕和明宵心里都留下这么深刻的记忆是因为他们都是重感情的人。 故事蛮好看。

火车上遇到的这个人长得象明宵,小夕和他并没有深谈。 有点摸不着头。 :evil:
小夕我可以理解, 但是我不理解明宵. 以为自己完全不理人家, 人家也依然会痴情的等待. 也许只有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自信.
 
小夕和徐泽宁步入婚姻的殿堂, 人生进入一个新阶段。 小夕会比较幸福吧? 初恋在小夕和明宵心里都留下这么深刻的记忆是因为他们都是重感情的人。 故事蛮好看。

火车上遇到的这个人长得象明宵,小夕和他并没有深谈。 有点摸不着头。 :evil:
谢谢一尘。火车上遇到的这个人,没什么特殊的,就是看到他,让靳曦想起了明宵而已。
 
小夕我可以理解, 但是我不理解明宵. 以为自己完全不理人家, 人家也依然会痴情的等待. 也许只有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自信.
明宵家境不错,年纪轻轻又出国留学,上了这么好的大学,前程似锦,我觉得他应该还是很自信的一个人。没有靳曦,他也会遇到一个很好的女孩。
 
小夕我可以理解, 但是我不理解明宵. 以为自己完全不理人家, 人家也依然会痴情的等待. 也许只有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自信.
很多男人就是特别爱面子, 自己为了面子都忘了到底想要什么了。 当然, 这个“面子”是虚荣心,自尊心还有那份宽容心。 等到活明白, 白发就生出来了。
能洞见别人的内心,体会别人的冷暖的都是有智慧的人。 年轻哪有那份阅历啊。 到了一定年龄, 反观那些“自信”就有些刚愎的味道。 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眼睛看到的一切。 但是事物是多面的,象多棱镜。
 
六十九

来之前就听说纽约的四月比北京凉,她上飞机前特意随身带了一件浅黄色的厚妮大衣,准备出机场时穿。从肯尼迪国际机场下了飞机之后,她从落地的大玻璃窗看见外面的阳光灿烂,天空碧蓝。海关的入境检查官是一个身材魁梧的黑人,手里拿着她的红色的护照,问她到纽约来做什么。

到纽约市立芭蕾舞团学习芭蕾,她有些紧张地回答说。

黑人很友好的呲着白牙笑了一下,在护照上盖了入境章,把护照还给她,说希望有机会能在林肯中心的小珠宝盒见到她。

什么是小珠宝盒?她用结巴的英文问黑人说。

噢,就是里面的大卫·寇克剧院,纽约芭蕾舞团的剧场,黑人说。那里有莱茵石灯柱和水晶吊灯,像是摆满了珠宝一样,我们管它叫小珠宝盒。



拉着行李跟随着人流向着出口走去,她在一间洗手间里停留了一下,在里面对着镜子补了一下妆。镜子里的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的毛衣和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黑色的半高跟皮靴,面容上带着一些长途旅行之后的疲惫。她把脑门上的刘海用手拢了一下,手指搓了搓脸,心里带着一种到了一座新城市的兴奋和欣喜。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能到纽约来。跟徐泽宁结婚两年以来,她一直在中央芭蕾舞团兢兢业业地跳舞,参加了《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祝福》,《红色娘子军》和其它一些芭蕾舞剧的演出,成了中芭的一颗最耀眼的明星。徐泽宁在两年之中也如愿以偿地升任陕西省的省委常委兼副省长,从落后的榆林城去了繁华的西安市。虽然他们婚后依然生活和工作在两个城市,但是徐泽宁每个月都到北京出差来看她,她一旦空闲下来也去西安陪伴徐泽宁。

徐泽宁婚后对她很体贴和关爱,什么都替她想得很周到。她为了练舞方便没有住在新房里,依然住在中芭的宿舍,只是周末的时候才会回新房看一看。徐泽宁让北京电话局给她的宿舍专门装了一部电话,每天无论多忙都给她来个电话聊聊天,非常关心她的一切。她弟弟学习不太好,小学毕业升初中,中考不顺,只进了一般的中学。继母跟她叨唠这件事儿,让她跟徐泽宁说说,看看能不能让弟弟进一所好学校。她把情况告诉了徐泽宁,徐泽宁第二天给区长打了一个电话,区长带着弟弟去了区里最好的中学,跟校长聊了一会儿,让弟弟插班进了特招班。她爸爸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住过两次院,每次都是徐泽宁打电话找院长,给爸爸安排了最好的病房和最好的大夫。继母有个侄子大学毕业,学校要给分配到外地,也是徐泽宁给安排进了老四的公司,留在了北京。继母对徐泽宁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逢人就显摆自己有个好女婿。街坊四邻的人也总是奉承继母,让继母觉得很有脸面,对她也总是巴结着,回家也不让她干活。

徐泽宁的父母对她也很好,周末总是叫她去家里一起吃饭,一起包饺子,饭后还总是让她带一些水果和吃的回去给亲家。婚后她和徐泽宁因为两地分隔,每次见了面都像是新婚小别一样,充满了浪漫和激情。徐泽宁一直都很爱她,虽然身为副省长又在外地,但是从来不沾别的女人,只是一心一意爱着她,关心她,呵护她,让她感到很幸福。



两个月以前在她过生日的时候,靳凡送给了她一件别致的生日礼物。靳凡说纽约芭蕾舞团在排练《卡门》,恰好中央芭蕾舞团也准备排练《卡门》。因为她从小一直会跳《卡门》,团里准备送她去纽约芭蕾舞团进修半年,专门学习《卡门》。纽约芭蕾舞团的团长以前来北京时,曾经在靳凡的陪同下看过她演出的《睡美人》,对她的演技非常赞赏。纽约芭蕾舞团同意让她去进修,并且让她在纽约芭蕾舞团即将演出的《睡美人》里担任一个角色,挣的工资用来支付在纽约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纽约芭蕾舞团有一些世界各地来的芭蕾舞明星在那里跳舞,去看看他们怎么跳,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靳凡说。唯一的问题是需要征得徐泽宁的同意,去纽约要半年才能回来,就怕徐泽宁不放你走。

她把情况跟特意从西安回到北京给她过生日的徐泽宁说了。徐泽宁很支持她去纽约进修。徐泽宁说,虽然他们不得不分开半年,但是只要是对她芭蕾事业有利的,他都会全力支持。跟徐泽宁商量好了之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纽约芭蕾舞团发来了邀请函,靳凡给她办好了护照和签证,徐泽宁给她订好了机票,老四让他们纽约分公司的人在离林肯中心不远的地方给她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公寓。



两个月在忙碌之中一晃就过去了。她离开北京的时候,徐泽宁从西安回来,送她去了机场,跟她在机场道别。徐泽宁叮嘱她说,她身份特殊,在国外一定要低调和小心,不要接受别人的礼物,不要轻易相信人,不要随便说话,特别是在政治,宗教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要表态,不要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不要让别人今后拿住把柄。

我不会的,她跟徐泽宁保证说。你放心好了,我对政治和宗教都没兴趣,到纽约只是会好好学习芭蕾,别的都不会关心。

263554fbe6ec73de933954744294e429.jpg



她拉着行李箱跟随人流走到出口,远远地就看见栏杆外面围着一些举着牌子接机的人。她边走边看着牌子,想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因为徐泽宁安排了使馆的人来接她。她没有看见任何牌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正在纳闷儿和不知怎么办之间,听见有个声音在人群里喊她的名字:

小曦!这边!

她向着人群里仔细看去,看见一个瘦高个子的人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戴着一个墨镜,正在人群里向她招手。她楞了一下,拉着行李走过去,看见那人摘下墨镜来,原来是老四。

老四,怎么是你来接机?她惊异地问。没听泽宁说啊。



都怪你们家泽宁,老四伸手拉过她的行李箱来说。昨晚我正在大西洋赌城带着几个客户玩,大哥打电话来,说不放心,让我来纽约接你一趟。我把客户撇下,一大早打车过来,路上堵车,还怕来晚了,好在没误事儿。

不是说使馆来人接吗?她依然有些迷惑地问老四说。

我也没看见他们,老四扭头四处看了一看说。没准儿大哥知道我过来,给使馆打电话让他们不用来接了。嫂子,不是我说,大哥可真心疼你。人都说兄弟是手足,妻子是衣服,大哥可是把衣服看得比手足重要多了,忒不仗义。

真不好意思,她抱歉地说。让你这么老远跑一趟,还耽误你招待客户。

嫂子,我开玩笑呢,老四把墨镜重新戴上说。那些狗屁客户哪里有嫂子重要。前面就有出租车,我先送你到住处,把你安顿好了,再回去陪那帮孙子们吃喝玩乐去。



老四在机场门口叫了一辆黄色出租车,把行李箱放进车后备箱里,让司机开到了离林肯中心不远处的一幢有二十多层的公寓楼里。公寓楼看上去很气派和豪华,宽敞的前厅中央是一个长条形接待台,里面坐着一个看门人和两个穿着制服的保安。她在门口填了一个单子之后,拿到了钥匙。

你要洗衣服的话,地下室有洗衣机和干衣机,看门人热情地介绍说。超市就在对面,可以买吃的和别的东西。二楼有露天游泳池和室内游泳池,还有健身房,台球室和读书室。三楼有一处阳台,上面有烧烤炉,天气暖和了可以自己去烧烤。四部电梯都在左边。有什么事情的话,随时可以打电话给前台,我们会派人去解决问题。

她没有太听懂看门人说的话,但是很礼貌的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老四拉着行李箱跟着她上了电梯,把她送到了第十九层的房间。她用钥匙打开门,请老四进了门,把行李箱放下。她看见客厅不是很大,但是整理得很清洁,木地板擦得铮亮,里面摆放着一套黑色的沙发,一台大电视,一个茶几,一个书桌和两把铝制椅子,挨着门口的地方摆放着一个鞋架。她拉开门口的壁橱,看见里面是挂衣服的架子和一个熨衣板。客厅的一角是一个小厨房,有一些壁橱,一个电炉子/烤箱,一张吃饭的小桌子。壁橱里放着一些干净的碗,盘子,勺子和叉子,厨房与客厅之间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矮墙做隔断,还有几个平底锅挂在厨房的墙上。

客厅临街的一面是一扇落地大玻璃窗,对面可以看见林肯中心和一些高楼大厦,窗外还有一个灰色的小阳台。她的卧室不大,里面放着一张双人床,上面铺着一些看上去很白很新的被褥。卧室的墙的一面是壁橱,另一面是落地玻璃窗。



一个人住着还可以吧?老四问她说。

太豪华了,她看着屋内的家具和摆设说。这一个月得多少租金啊?

我也不太清楚,老四说。是我们纽约分公司的经理给租的,半年的租金都已经先预付了。泽宁是我大哥,嫂子来了,我总得让人给招待好了,不能委屈着嫂子不是?

可是,我总觉得有些太破费了,她说。其实,我有个简单的住处就行了。



那怎么行?老四摇头说。纽约很危险,犯罪率很高,必须得住在这种安全的地方。这点儿租金真算不了什么,我陪那几个客户在大西洋赌城玩一晚上,花的钱只怕比这里的半年租金还多呢。大哥两袖清风,即使他想委屈嫂子,我也不能答应。嫂子,我一会儿还得赶回去,先带你去楼下吃顿饭吧,回来你再慢慢熟悉这里。

我飞机上已经吃过了,一点儿也不饿,她说。你饿吗?你要是想吃饭了,我们就去吃去---

昨晚陪着客户吃得很撑得慌,到现在一点儿胃口也没有,老四说。那也好,我就先走了,等我把客户们送走再回来看看你这边。对了,纽约芭蕾舞团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给你发工资,我这儿有点儿美元,先给嫂子留着做零花钱。

老四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她拿起信封塞回老四的手里说。我在北京已经换了一些美元,够花的。

嫂子你真别客气,老四把钱放到沙发上说。你不知道,大哥救过我的命,要不是大哥那时救了我,保护我,我早就死了。我知道大哥和嫂子都收入不高,那点儿工资换成美元也没几个钱。现在我们公司生意做得很大,一笔生意就能赚个百十来万的,这点儿钱真算不了什么。你就給我个机会,报答一下大哥对我的好,行吗?

老四,你这么说,我很感动,咱自家人我也不客气,可是真的不需要。她拿起信封来,重新塞回到老四手里。这么着吧,以后需要的时候,我找你好不好?

嫂子,你拿我当外人?老四睁大了眼睛不高兴地说。

不是---

那就留着。老四说完,把信封拍在沙发背上,拉开门走了。

文学城链接:
给我一条波希米亚红裙(六十九)
 
六十九

来之前就听说纽约的四月比北京凉,她上飞机前特意随身带了一件浅黄色的厚妮大衣,准备出机场时穿。从肯尼迪国际机场下了飞机之后,她从落地的大玻璃窗看见外面的阳光灿烂,天空碧蓝。海关的入境检查官是一个身材魁梧的黑人,手里拿着她的红色的护照,问她到纽约来做什么。

到纽约市立芭蕾舞团学习芭蕾,她有些紧张地回答说。

黑人很友好的呲着白牙笑了一下,在护照上盖了入境章,把护照还给她,说希望有机会能在林肯中心的小珠宝盒见到她。

什么是小珠宝盒?她用结巴的英文问黑人说。

噢,就是里面的大卫·寇克剧院,纽约芭蕾舞团的剧场,黑人说。那里有莱茵石灯柱和水晶吊灯,像是摆满了珠宝一样,我们管它叫小珠宝盒。



拉着行李跟随着人流向着出口走去,她在一间洗手间里停留了一下,在里面对着镜子补了一下妆。镜子里的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的毛衣和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黑色的半高跟皮靴,面容上带着一些长途旅行之后的疲惫。她把脑门上的刘海用手拢了一下,手指搓了搓脸,心里带着一种到了一座新城市的兴奋和欣喜。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能到纽约来。跟徐泽宁结婚两年以来,她一直在中央芭蕾舞团兢兢业业地跳舞,参加了《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祝福》,《红色娘子军》和其它一些芭蕾舞剧的演出,成了中芭的一颗最耀眼的明星。徐泽宁在两年之中也如愿以偿地升任陕西省的省委常委兼副省长,从落后的榆林城去了繁华的西安市。虽然他们婚后依然生活和工作在两个城市,但是徐泽宁每个月都到北京出差来看她,她一旦空闲下来也去西安陪伴徐泽宁。

徐泽宁婚后对她很体贴和关爱,什么都替她想得很周到。她为了练舞方便没有住在新房里,依然住在中芭的宿舍,只是周末的时候才会回新房看一看。徐泽宁让北京电话局给她的宿舍专门装了一部电话,每天无论多忙都给她来个电话聊聊天,非常关心她的一切。她弟弟学习不太好,小学毕业升初中,中考不顺,只进了一般的中学。继母跟她叨唠这件事儿,让她跟徐泽宁说说,看看能不能让弟弟进一所好学校。她把情况告诉了徐泽宁,徐泽宁第二天给区长打了一个电话,区长带着弟弟去了区里最好的中学,跟校长聊了一会儿,让弟弟插班进了特招班。她爸爸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住过两次院,每次都是徐泽宁打电话找院长,给爸爸安排了最好的病房和最好的大夫。继母有个侄子大学毕业,学校要给分配到外地,也是徐泽宁给安排进了老四的公司,留在了北京。继母对徐泽宁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逢人就显摆自己有个好女婿。街坊四邻的人也总是奉承继母,让继母觉得很有脸面,对她也总是巴结着,回家也不让她干活。

徐泽宁的父母对她也很好,周末总是叫她去家里一起吃饭,一起包饺子,饭后还总是让她带一些水果和吃的回去给亲家。婚后她和徐泽宁因为两地分隔,每次见了面都像是新婚小别一样,充满了浪漫和激情。徐泽宁一直都很爱她,虽然身为副省长又在外地,但是从来不沾别的女人,只是一心一意爱着她,关心她,呵护她,让她感到很幸福。



两个月以前在她过生日的时候,靳凡送给了她一件别致的生日礼物。靳凡说纽约芭蕾舞团在排练《卡门》,恰好中央芭蕾舞团也准备排练《卡门》。因为她从小一直会跳《卡门》,团里准备送她去纽约芭蕾舞团进修半年,专门学习《卡门》。纽约芭蕾舞团的团长以前来北京时,曾经在靳凡的陪同下看过她演出的《睡美人》,对她的演技非常赞赏。纽约芭蕾舞团同意让她去进修,并且让她在纽约芭蕾舞团即将演出的《睡美人》里担任一个角色,挣的工资用来支付在纽约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纽约芭蕾舞团有一些世界各地来的芭蕾舞明星在那里跳舞,去看看他们怎么跳,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靳凡说。唯一的问题是需要征得徐泽宁的同意,去纽约要半年才能回来,就怕徐泽宁不放你走。

她把情况跟特意从西安回到北京给她过生日的徐泽宁说了。徐泽宁很支持她去纽约进修。徐泽宁说,虽然他们不得不分开半年,但是只要是对她芭蕾事业有利的,他都会全力支持。跟徐泽宁商量好了之后,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纽约芭蕾舞团发来了邀请函,靳凡给她办好了护照和签证,徐泽宁给她订好了机票,老四让他们纽约分公司的人在离林肯中心不远的地方给她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公寓。



两个月在忙碌之中一晃就过去了。她离开北京的时候,徐泽宁从西安回来,送她去了机场,跟她在机场道别。徐泽宁叮嘱她说,她身份特殊,在国外一定要低调和小心,不要接受别人的礼物,不要轻易相信人,不要随便说话,特别是在政治,宗教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要表态,不要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不要让别人今后拿住把柄。

我不会的,她跟徐泽宁保证说。你放心好了,我对政治和宗教都没兴趣,到纽约只是会好好学习芭蕾,别的都不会关心。

浏览附件552007


她拉着行李箱跟随人流走到出口,远远地就看见栏杆外面围着一些举着牌子接机的人。她边走边看着牌子,想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因为徐泽宁安排了使馆的人来接她。她没有看见任何牌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正在纳闷儿和不知怎么办之间,听见有个声音在人群里喊她的名字:

小曦!这边!

她向着人群里仔细看去,看见一个瘦高个子的人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戴着一个墨镜,正在人群里向她招手。她楞了一下,拉着行李走过去,看见那人摘下墨镜来,原来是老四。

老四,怎么是你来接机?她惊异地问。没听泽宁说啊。



都怪你们家泽宁,老四伸手拉过她的行李箱来说。昨晚我正在大西洋赌城带着几个客户玩,大哥打电话来,说不放心,让我来纽约接你一趟。我把客户撇下,一大早打车过来,路上堵车,还怕来晚了,好在没误事儿。

不是说使馆来人接吗?她依然有些迷惑地问老四说。

我也没看见他们,老四扭头四处看了一看说。没准儿大哥知道我过来,给使馆打电话让他们不用来接了。嫂子,不是我说,大哥可真心疼你。人都说兄弟是手足,妻子是衣服,大哥可是把衣服看得比手足重要多了,忒不仗义。

真不好意思,她抱歉地说。让你这么老远跑一趟,还耽误你招待客户。

嫂子,我开玩笑呢,老四把墨镜重新戴上说。那些狗屁客户哪里有嫂子重要。前面就有出租车,我先送你到住处,把你安顿好了,再回去陪那帮孙子们吃喝玩乐去。



老四在机场门口叫了一辆黄色出租车,把行李箱放进车后备箱里,让司机开到了离林肯中心不远处的一幢有二十多层的公寓楼里。公寓楼看上去很气派和豪华,宽敞的前厅中央是一个长条形接待台,里面坐着一个看门人和两个穿着制服的保安。她在门口填了一个单子之后,拿到了钥匙。

你要洗衣服的话,地下室有洗衣机和干衣机,看门人热情地介绍说。超市就在对面,可以买吃的和别的东西。二楼有露天游泳池和室内游泳池,还有健身房,台球室和读书室。三楼有一处阳台,上面有烧烤炉,天气暖和了可以自己去烧烤。四部电梯都在左边。有什么事情的话,随时可以打电话给前台,我们会派人去解决问题。

她没有太听懂看门人说的话,但是很礼貌的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老四拉着行李箱跟着她上了电梯,把她送到了第十九层的房间。她用钥匙打开门,请老四进了门,把行李箱放下。她看见客厅不是很大,但是整理得很清洁,木地板擦得铮亮,里面摆放着一套黑色的沙发,一台大电视,一个茶几,一个书桌和两把铝制椅子,挨着门口的地方摆放着一个鞋架。她拉开门口的壁橱,看见里面是挂衣服的架子和一个熨衣板。客厅的一角是一个小厨房,有一些壁橱,一个电炉子/烤箱,一张吃饭的小桌子。壁橱里放着一些干净的碗,盘子,勺子和叉子,厨房与客厅之间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矮墙做隔断,还有几个平底锅挂在厨房的墙上。

客厅临街的一面是一扇落地大玻璃窗,对面可以看见林肯中心和一些高楼大厦,窗外还有一个灰色的小阳台。她的卧室不大,里面放着一张双人床,上面铺着一些看上去很白很新的被褥。卧室的墙的一面是壁橱,另一面是落地玻璃窗。



一个人住着还可以吧?老四问她说。

太豪华了,她看着屋内的家具和摆设说。这一个月得多少租金啊?

我也不太清楚,老四说。是我们纽约分公司的经理给租的,半年的租金都已经先预付了。泽宁是我大哥,嫂子来了,我总得让人给招待好了,不能委屈着嫂子不是?

可是,我总觉得有些太破费了,她说。其实,我有个简单的住处就行了。



那怎么行?老四摇头说。纽约很危险,犯罪率很高,必须得住在这种安全的地方。这点儿租金真算不了什么,我陪那几个客户在大西洋赌城玩一晚上,花的钱只怕比这里的半年租金还多呢。大哥两袖清风,即使他想委屈嫂子,我也不能答应。嫂子,我一会儿还得赶回去,先带你去楼下吃顿饭吧,回来你再慢慢熟悉这里。

我飞机上已经吃过了,一点儿也不饿,她说。你饿吗?你要是想吃饭了,我们就去吃去---

昨晚陪着客户吃得很撑得慌,到现在一点儿胃口也没有,老四说。那也好,我就先走了,等我把客户们送走再回来看看你这边。对了,纽约芭蕾舞团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给你发工资,我这儿有点儿美元,先给嫂子留着做零花钱。

老四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她拿起信封塞回老四的手里说。我在北京已经换了一些美元,够花的。

嫂子你真别客气,老四把钱放到沙发上说。你不知道,大哥救过我的命,要不是大哥那时救了我,保护我,我早就死了。我知道大哥和嫂子都收入不高,那点儿工资换成美元也没几个钱。现在我们公司生意做得很大,一笔生意就能赚个百十来万的,这点儿钱真算不了什么。你就給我个机会,报答一下大哥对我的好,行吗?

老四,你这么说,我很感动,咱自家人我也不客气,可是真的不需要。她拿起信封来,重新塞回到老四手里。这么着吧,以后需要的时候,我找你好不好?

嫂子,你拿我当外人?老四睁大了眼睛不高兴地说。

不是---

那就留着。老四说完,把信封拍在沙发背上,拉开门走了。

文学城链接:
给我一条波希米亚红裙(六十九)
“那就留着。老四说完,把信封拍在沙发背上,拉开门走了。” 非常生动的笔触,对话写的不错。老四的语言鲜活,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侠肝义胆的感觉,徐泽宁为人低调清廉,但有个拉风的老四鞍前马后的就气派多了。
 
“那就留着。老四说完,把信封拍在沙发背上,拉开门走了。” 非常生动的笔触,对话写的不错。老四的语言鲜活,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侠肝义胆的感觉,徐泽宁为人低调清廉,但有个拉风的老四鞍前马后的就气派多了。
谢谢灵兮。老四后面还会再写一点,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谢谢灵兮。老四后面还会再写一点,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故事越来越有趣, 人物刻画好! 老四的出现让故事情节有起伏,有动感。他的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物,他的语音风趣诙谐。很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 以后老四也许有大举动。
 
故事越来越有趣, 人物刻画好! 老四的出现让故事情节有起伏,有动感。他的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物,他的语音风趣诙谐。很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 以后老四也许有大举动。
谢谢一尘。
 
七十

纽约是一个陌生而繁华的城市。初次踏进纽约的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就像踏入了一片新大陆。她喜欢电影和画报里的纽约,更喜欢现实里的纽约。从踏入纽约城的第一天起,她就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情人一样的喜欢纽约。

虽然纽约城早春的气候时暖时冷,但是空气感觉比北京清洁得多,天空也清澈透明得多。纽约城的一切在她眼里看来都十分美丽和新鲜:一条条用数字命名的宽敞的大道,一个个衣冠时髦步履匆匆的行人,一座座停满了车的停车场,一个个高大气派的街边加油站,一个个橱窗里摆满琳琅满目商品的店铺,一辆辆街头缓慢行驶的黄色的出租车。这就是她电影中看到的纽约,连街心公园里的灰色的鸽子也像是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在地上走来走去低头啄食,或者划着弧线在树枝上空飞翔。

夜幕下的纽约在她的眼里也充满了活力。她喜欢站在寓所的二十二层落地大玻璃窗前,俯瞰脚下灯火如群星般灿烂辉煌的纽约城。一条条闪烁着耀眼车灯的街道浸泡在明明暗暗的月光和灯光之中,像是电影院上演的一幕彩色默片;光线和阴影不断地在街道铺成的银幕上移动着,随着车流和行人的走步而变化,宛如川流不息的河流。对面一幢高楼的墙壁侧面挂着一幅巨大的广告画,画面上一个像是梦露的女人目视前方,张着鲜红的嘴唇,画面下方的几个英文字母在灯光下散发着银灰色的光。高楼下两个街口交界处耸立着一件灰色的树杈一样的抽象派雕塑,不远处是一个地铁出口,灰色的台阶边立着一个黑色捅型垃圾箱。一辆辆像是火车盒大小的车在垃圾桶前的红绿灯路口停下,车顶在路灯映照下闪闪发光。寓所楼旁有一处像是中学校园的空地,几个穿着打扮像是高中生一样的大孩子在路灯下投篮。玻璃窗把大部分噪音都隔绝在窗外,但是汽车的喇叭声,篮球撞击篮板的声音和孩子们兴奋的喊叫声也不时涌进屋内。从窗口可以看见对面咖啡厅进出的人和窗内模糊的身影,还有面包店和餐馆顶上冒出的灰白色烟雾,有时还能看见直升机闪着红色的尾灯在天空飞行。



纽约的生活和北京完全不一样。在中芭吃惯了食堂的她,现在经常自己去买菜做饭。公寓的对面是一个Shopping Mall,Mall里面超市的货架上堆满了各种巧克力,水果,蔬菜和食品。每个周末她都在超市里推着小推车转悠,买一些番茄汁一类的饮料和西红柿一类的蔬菜。她喜欢M&M的巧克力,还有冰激凌店里的各种美味的冰激凌,但是就是不敢吃。Mall里面有麦当劳和KFC,对于刚从北京来的她来说,汉堡和炸鸡的香味儿简直无法抗拒。Mall里还有一个蛋糕店,每次经过蛋糕店时,她的脚步都忍不住慢下来。她喜欢里面的cheese cake。要不是为了保持芭蕾舞演员的身材,她恨不能每天去Mall里吃一个汉堡和两块炸鸡腿,最后再来一块cheese cake作甜点。

她也喜欢去逛离寓所不远的Market,沿着一个个卖水果和蔬菜的小摊走下去,时不时停下来看看摊上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有时推门进入人行道旁的奶酪店和熟肉店。因为怕长胖的缘故,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奶酪和熟肉嘴馋,而不敢买回去吃。

公寓的看门人对她十分友好,看见她进门和出门的时候都很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有时还走出柜台来帮她提一下从超市买来的东西,给她送到电梯口。她的英文不好,每次只能连蒙带猜看门人在说什么,但是她知道他是一个很好心的人。看门人有时还会帮她纠正一下发音,教她正确地发一些词的元音和重音。

空闲的时候,她喜欢去公寓里的游泳池游泳,或者拿一本书到寓所对面的一个咖啡馆坐坐,要一杯苦中带甜的咖啡,或者香气迷人的latte。她喜欢手里握着暖暖的咖啡杯子,在扑鼻而来的香气中读自己喜欢的书。



一切都异常的顺利。来到纽约的第二天上午,她去了坐落在林肯中心的纽约市芭蕾舞团报到。团长是个彬彬有礼的老绅士,带她参观了剧场,把她介绍给了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团长让她担任早已说好的《睡美人》里的一个小角色,同时安排她参加《卡门》的排练。

她的排练很紧张。每天早上八点钟她去排练厅做伸展运动,十点参加一堂两个小时的蕾舞团舞蹈课。中午休息一小时后,下午一点开始《睡美人》的排练,三点开始参加《卡门》的排练,一直排练到下午五点。晚上六点半到剧场后台化妆和做热身,准备参加《睡美人》的演出。演出结束的时候,通常已经是夜里十点了。芭蕾舞排练是一件枯燥而又重复的工作,一个动作经常需要练几十遍上百遍,一天下来非常累。好在她在中芭经历过更苦的训练,倒也不觉得特别辛苦。

周一和周二的晚上,她没有《睡美人》的演出,可以在《卡门》排练结束后回寓所休息。周六和周日的白天也不用参加排练,只需晚上六点半到剧场参加《睡美人》的热身和演出。在芭蕾舞团,她认识了一些朋友,跟他们一起训练,有时周末一起去出去玩,玩得很开心。他们带她去吃地道的西餐,日餐和泰餐,一起逛曼哈顿,带她参观时代广场,百老汇,唐人街,意大利街,中央公园和大都会博物馆。姑娘们带她去逛名牌店,看那些她几乎没有听说过的CK和DKNY的牛仔裤,Couch的包和丝巾,Prada的时装,Victoria's Secret的乳罩和内衣,Nike,Adidas和Nine West的鞋,Clarins的护肤品。

担任《卡门》排练指导的是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莎拉波娃。莎拉波娃来自莫斯科大剧院,见过她的母亲。听说她是娜佳的女儿并且观看了她跳的几段《卡门》舞蹈之后,莎拉波娃很喜欢她,对她很关照,在训练时给了她许多额外的指导,并准备在排练结束后演出时,让她担任《卡门》的女主B角,与A角轮流出演吉普赛女郎。

a9b1773f89bb4912e67b69e26a19c835.jpg



到了纽约之后的第三周,她已经对纽约城比较熟悉了,也拿到了纽约芭蕾舞团给她的工资。工资是按角色和演出算的。她在《睡美人》里饰演的是一个小角色,每次演出只有五十美元,一周演出五次,可以拿到手二百五十美元。这些钱,对她来说已经是很多了,因为在中央芭蕾舞团,她一个月也只能拿到二百元人民币。二百五十美元几乎相当于两千人民币,在纽约芭蕾舞团的一周的收入,快等于她一年挣的工资了。

老四给她留下的信封里是五千美元。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徐泽宁,问徐泽宁怎么办。

你就都给花了吧,徐泽宁在电话里说。别人的钱不能收,但是老四不是外人,他是我弟弟,这几年下海发大了。他给你的钱,你不拿着他也不高兴。纽约物价贵,你就都给花了,想买什么买什么,千万别省着。听说百老汇的歌剧和音乐剧特别棒,票价也很贵,你有这些钱,多去看看演出,增加一些艺术知识,对你今后发展也有好处。

这几天百老汇的一个剧院在演《音乐之声》,听说特别好,我也正准备去看看呢,她说。上次看见票价最便宜的还要三十九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够我国内一个半月的工资了。觉得太贵了,有些舍不得。

去看,别舍不得,徐泽宁说。这种机会很难得,钱花在上面值得。



夜幕下的百老汇灯火通明。她顶着夜风沿着街道走到第四十九街的欧根奥涅尔剧场前的时候,看见已经有几十人在剧场大门前排着队等待入场。剧场的大玻璃门反射着一串串车灯组成的流动的光流和排队的身影,队伍前面立着一幅海报,上面画着一片葱郁的群山和一个载歌载舞的女人,下面写着《音乐之声》。

她站到队尾,眼睛好奇地四处看着。离剧场不远处耸立着几幢玻璃大厦,一轮满月悬挂在两幢玻璃大厦之间,月面上的坑疤清晰可见。不远处的人行道边的路灯下站着一个穿着粉红色外套的女人,手指间夹着一根细长的香烟,像是在等人。离女人不远处的一颗老树下,一个艺术家模样的人穿着一件皱巴巴的大衣,站在桔黄色的街灯下,双手在敲着一只棕色的鼓。街头上流动着人流和车流,像是循环往复不停转动的画面。

她转过脸来,打量着前面等待入场的人。她的前面站着一个打扮时髦的长腿女人,手臂挽着一个身穿西服身材魁梧的男人的胳膊。男人的前面是一对老夫妻,穿着一件灰色风衣的满头白发的老绅士拄着一根拐杖,站在穿着裙子和棕色皮鞋的老太太身边,跟老太太安详地说着话。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个穿黑色外套的高个子男人。他一只手插在外套的兜里,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在凑着剧场前的灯光读书。剧场屋檐上的灯光从上面照了下来,把他的脖子和脸颊的一部分染成了金黄色。她看到他黑色外套下面露出一条黑色的裤子,脚上是一双擦得铮亮的黑皮鞋。他的裤子干干净净,熨得没有褶子,也很合身。黑色的外套贴在他的背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有点儿夸张地显示出他的宽宽的后背和线条分明起伏有致的体型。他站得笔直,上身挺立着,看上去有些刚硬和帅气的感觉。

她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熟悉的东西在唤醒她的记忆,虽然她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马路对面驶过来一辆车,车的窗户摇下来,有一个人从车窗里对着队伍里的人喊了一声什么。她看见站在前面的他扭过身来对着汽车看了一眼,又向着队尾看了一眼。她看见了他的英俊的面容:浓厚的眉毛,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唇,垂到眼睛的头发。那个熟悉的身影和面容。在双目对视的那一刻,她认出了他。他的眼睛像是不相信似地又看了她一遍,眼瞳里放射出一种异样的惊喜的光彩来,像是也一下认出了她。

小曦!

明宵!

他们几乎同时大声喊了出来。他把书合起来,离开了队头向着队尾跑来。她离开了队尾,踏着街灯洒下的影子向着他奔去。站在她前面的那一对情侣和老绅士夫妻睁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们。她跟他在队伍中间相遇,伸开胳膊,抱在了一起。

伸开胳膊拥抱住他的时候,她的眼睛突然觉得湿润了。五年了,她没有见过明宵。五年了,他们没有通过信,没有通过电话,没有说过一句话。五年了,他离开了她,一去没有回头。五年了,她甚至不知道他最后去了哪里,在哪个城市。五年了,他的面容和声音依然在记忆里清晰,时常在梦里出现。五年了,她以为他再也不会在她的生命里出现了。

而命运让他们在纽约的街头遇见了。今晚。

他的强壮有力的胳膊搂住了她。她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文学城链接:

给我一条波希米亚红裙(七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