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哪里?

恶人和狂傲人反倒享平安?

(2011-03-08 11:02:06)
分类: 恩典点滴

神若存在,为什么允许邪恶罪恶的事?神若是公义的,为什么没有看到作恶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圣经也指出了这个现象:恶人照义人所行的得报偿。



传道书8:14说:在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照恶人所行的受报应,恶人照义人所行的得报偿。(新译本)



诗篇37给这样作恶的人有更形象的描述:



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

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

他们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

所以,骄傲如链子戴在他们的项上,强暴像衣裳遮住他们的身体。

他们的眼睛因体胖而凸出;他们所得的过于心里所想的。

他们讥笑人,凭恶意说欺压人的话;他们说话自高。

他们的口亵渎上天;他们的舌毁谤全地。

看哪,这就是恶人,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



圣经也提出同样的问题:神不知道吗?神没有看见吗?神为什么不管呢?公理颠倒了吗?

诗篇73:11 他们说:“神怎能晓得?至高者岂有知识呢?”



哈巴谷书1:3-4 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著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



圣经的答案是: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歌罗西书3:25



神对罪恶已判定了刑罚,施刑却有神的时间,所以世人自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传道书8:11 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



其实,公义的神正在审判。

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罗马书1:18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定罪就是审判的意思。约翰福音3:18

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道书12:14



司徒得牧师(John Stott)把神的审判归为三方面:



1.藉地上政府的法制审判罪恶



罗马书13:4 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2. 对人良心的责备



诗篇32:3-4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乾旱。



3.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罗马书12:19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著:“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提摩太前书5:24 有些人的罪是明显的,如同先到审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随后跟了去的。



有些罪恶的后果已显明出来,报应已出。就如罪已先到神的审判案前。有些罪恶的后果尚未显明,可能在地上活着的日子都未显明出神的审判。这样的罪随着人将来带到神的审判案前。



有时,人的罪恶的后果在一代人活着的时侯未显明,却在后代中显明。

申命记5:9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传道书 8:12-13 然而我准知道,敬畏神的,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人,终久必得福乐。恶人却不得福乐,也不得长久的年日;这年日好像影儿,因他不敬畏神。



无论如何,没有人能逃避神最后的审判。



启示录20:11-12 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著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唯一逃罪的道路是耶稣基督。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罪。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希伯来书2:3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 ”),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翰福音3:16-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c44340102e2gx.html

1.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

英国作家穆丽尔·斯帕克在其小说《唯一的问题》中,借着主人公谈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善良的上帝怎么能够容许苦难发生,她得出了一个结论:“事实上,这是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



其实,自从无神论诞生后,对于有神论的最有力批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上帝是良善的,他一定不喜欢苦难;如果上帝是全能的,他一定能制止苦难。但事实却是,自有人类以来,苦难一直伴随着人类,因此,或者上帝是良善的,但却不是全能的,因而他没有能力制止苦难;或者上帝是全能的,但却非全善,因此他不愿去制止苦难。结论,并不存在一个全善并且全能的上帝。



我当年在寻找信仰时,这也是我向基督徒发难的问题之一。我曾一再问基督徒,三年(自然灾害)大饥荒那几年,我才五六岁,每天晚饭只能喝上一碗稀粥,粥稀得能数出有几个高粱米粒。上炕还没等到睡熟,就饿了,胃难受得就像猫爪子挠的一样。整整三年,我无数次求告我知道的神明,从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到佛祖,天老爷,毛主席,给我一点吃的吧,我都要饿死了。但是,没有回答。

当一个小孩子在受苦时,上帝在哪里?



奥茨维辛集中营内,当无数的上帝选民——犹太人被活活折磨死时,上帝在哪里?他的慈爱又在哪里?



美国曾经进行过一次全国性调查,问那些成年人:“假如你只能向上帝问一个问题,而且知道他会给你一个回答,你将问他什么问题?”在说他们有问题要问的人当中,67% 的回答是:“世界上为什么有苦难? ”(注1)



这也就是所谓的“约伯问题”,据《圣经》中的“约伯记”记载,当年,约伯无辜而受大难,他在苦难中追问上帝,我为什么受苦?终于,上帝在旋风中与约伯对话了。



估计许多人跟我一样地想,上帝,你自己给个说法吧。我们瞪大了眼睛听上帝说了什么。没想到,上帝答非所问,他根本就没有回答“Why”(为何),而是大谈特谈“How ”(如何),宇宙万物如何伟大,奇妙,并反问约伯,你明白吗?



约伯老实地说,我不懂。



我当年则像赵本山的小品中说的那样,净扯那些没用的。



约伯说我不知道是基于他即使在遭遇苦难中也相信有一位上帝。我认为那些话是胡扯是因为我即使在欢喜快乐中也不相信存在一位造物主。



信仰不同。



2. 疼痛感:一份无人想要的厚礼


一晃,信主17年了。原来以为,我要是没有弄懂我不明白的问题,包括苦难的,我绝对不会信耶稣。没想到,尽管没明白为何有苦难,但我还是信了,并且,还成了一个传道人。当然,我当年也不相信只要你一信上帝,就百事如意,万事大吉了,这一点,倒也被印证是真的。尽管我信了主,依然面临苦难,有的苦难甚至竟然使我再也不想进教堂了。 感谢主,我还是挺过来了。最有趣的是,这么多年来,许多次布道结束后,都有朋友诚恳地问我,为什么会有苦难?我也只能像当年基督徒对我说的一样:我不知道。



这阵子芝加哥大旱,草叶黄了。几天前的黄昏,我一边思考着苦难这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一边心不在焉地拔花园里的野草。拔着,拔着,突然手指头被扎了一下,好痛,仔细看了又看,竟然是一个草尖扎进了肉里。小家伙,你怎么也如此锋利? 天老不下雨,人又来除草,你生气了?



小草尖当然不会回答我的问题,但却叫我想起了杨腓力所说的“痛楚感”的这件事,他说 ,虽然身体中并没有专门的 “痛楚细胞”,但痛楚的知觉已经与遍布全身的精细感应网络联系起来,而这些网络同样可以向人传递信息:压力,触摸,寒冷和炽热。这些“痛楚的感觉大声地警告我们的身体有危险——身体正受伤害!——迫使我们集中注意有问题的部位。”(注2)



真是不可思议的设计,要是我没有痛楚感,今天说不定我还继续会抓上玫瑰刺,钉子,碎玻璃茬子;要是这些痛楚感没有精确地告诉我哪里疼? 那我上哪里去找那根刺?脚趾头上?赶快,拿针,挑出指尖上的小刺,刺一出来,痛感立即就消失了。


妙!妙!妙!



杨腓力幽默一把:“痛楚的感觉是一份礼物——没有人想要的礼物。”(注3)但上帝已经把这份厚礼赐给了人类,人不愿要,也得要,除非他连命也不要了。 因为痛楚感是保存生命的卫士,它不断地在身体内巡逻,一发现情况,就立即拉动警报,大声地告诉人:“出事啦!”



路易斯有一句名言:“痛楚是上帝的扩音器。”他说:“上帝借着我们的快乐时,向我们低声细语;通过我们的良心,向我们说话;但他借着我们的痛苦,向人们大声呼喊。痛楚是上帝的扩音器,要唤醒一个昏睡的世界。”(注4)



上帝借着痛苦向我们大声呼喊,有木有?当然,至少在身体上是如此。 人最怕的是,喊声不够高,不够长。这几年有些朋友得了这个病,那个病,发病后都说,一开始有点不舒服,但没在意。结果,叹息是一样的,发现得太晚了!



杨腓力曾访问一个麻风病院,并结识了布兰德医生。记得第一次看他这本书就留下了一个最血腥的印象,麻风病人之所以遭受伤害,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痛楚感,因此,即使手握尖刀,一滴一滴地流血,也毫无痛楚的感觉。



无怪布兰德医生说:“感谢上帝赐下痛楚!”当我们的身体还能感知痛楚时,不要把感觉只停止在痛苦上,前进一步,感谢上帝为我创造了一个能够感知痛楚的身体。





3. 天将大任于斯人也



难道不仅是身体,连心灵也是这般,上帝也是借着痛苦向我们大声呼喊? 手指尖上不疼了,我马上从肉体转到了心灵,舒适地躺在沙发上继续思考苦难,想了一会儿后,我顺手翻开了茶几上的书《人性的弱点全集》,卡耐基写的,书中有一节,题目是“苦难孕育最美的花”,哎,以前看这本书怎么一点也没有留意到它,莫非那时自己正春风得意,夏风也得意?



卡耐基认为:“苦难与障碍并不是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的恩人。”因为正是它们,“使得我们体内克服障碍,抵制苦难的力量,得到发展。”它们也炸破我们的心灵,而在那被炸开的岩石下,会流出奋斗的泉水。正如斯潘琴所说:“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锻炼的,都是从坚石上磨练出来的。”(第126——127页)



“跌倒了再爬起来,从失败中求胜。”这就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



是这个理啊,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句古谚,当然,天时,地利,人为,(刚健有为之为)都不具备时,这“母”也可能成为后娘,就是童话白雪公主中的那类后娘。



还有一句更古的话,是孟老夫子说的,应划入圣人之言之列:“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为孟子作证:“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而太史公本人,亦是在宫刑之后,才有这千古的卓见,百代的名言:他自述:被“乡党戮笑,污辱先人,”甚至无颜扫父母之墓。每念及此奇耻大辱,“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大哲学家张载在《西铭》中将这概括为:“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艰难困苦,如玉一样爱护你,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圣经上有一句话,叫“我们也以患难夸耀,因为我们知道患难生出忍耐,忍耐生出品德。”





有人研究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三百位领袖,居然发现他们大都为孤儿,这其中包括,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罗伯斯比尔,华盛顿,拿破仑,列宁,希特勒,斯大林和卡斯特罗,等等。



吓人不?







4.苦难中透露出的信息



上个世纪,被誉为伟大的牛津人的路易斯,他说自己曾因为生命的残酷而拒绝上帝,但最后竟然痛苦地发现,痛苦的存在就是上帝存在的最好证明,而不是相反。他说:



“我反对上帝的主张是因为整个宇宙看起来如此残酷且不义。 但我是怎样得到了这个‘正义’与‘不义’的观念? ……当然我可以就此放弃我对公平正义的想法,就说那不算什么,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但如果我这样想的话,那么我反对上帝的主张也会因之垮掉——因为这个主张正是基于这个世界真的是不公平,那不是单单因满足我的幻想而发生的……我的结论就是无神论实在太简单了。” (注5)





换言之,如果你认为这个自然世界充满了不义与邪恶,那么,你就是假定了某种超自然的实在作为标准,并以此来衡量你所谓的不义 。





克雷夫特对此解释说,如果你认为世界上存在着邪恶,那你就预先假定了善恶之间有区别,这意味着你有一个什么是对的观念,而这个观念跟某种现实符合;因之就有了一个称为至高的善的现实存在,而这个至高的善正是上帝的另一个名称。 就好像你要给一个学生九十分,另一个学生八十分,那就预先要假定一百分是一个标准。(注6)



这就是克雷夫特的论点:“假如没有上帝,我们从哪里能得到善的标准,用它来判断邪恶是恶的呢?”从自然吗?从社会吗?从我自身吗?都不可能,因为你已经肯定了他(它)们都存在着邪恶。





苦难透露的另外一个信息,就是人的自由,世间的许多邪恶都与人直接联系到一起,世人都犯了罪,罪与罪纠缠在一切,构成了一个邪恶的世界。而人之所以能做恶,就是因为人有自由,他可以说Yes,也可以说 No。假如人一出现一个邪恶的念头,上帝就立即用强力制止它,那么,人的确就不可能做恶了,但也不可能称其为人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自由,成了一个计算机,一套固定的程序。





这不仅失去了恶,也失去了善,因为行善也不是出于自由选择,而是一套程序。





尽管邪恶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但失去了自由将是更大的痛苦,那么,人就不再是人了。他连什么是邪恶,也无从判断了。





希克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一个不会出错的世界也将不再是世界了。





“假设(与事实相违)这个世界是一个天堂,排除一切痛楚和受苦的可能性,一定有非常深远的后果。例如,总没有人能伤害任何人:凶手的刀会变成纸张,或他的子弹变成淡薄的空气。。。没有人会因意外受伤:登山者、高空作业工人,或从高处堕地的玩童,必会丝毫不损;鲁莽的驾驶员永不会遇到车祸。人无须做任何事;人无须呼唤别人去关顾有需要或有危险的人,因为这样的世界不可能有真实的需要或危险。


大自然为要不断持续个人的适应力,必须施行‘特别眷顾’,取代一般定律运作方式——人必须学会顾虑痛苦和死亡的刑罚。自然定律必须有极度的伸缩性:有时一件物体是硬而坚实的,有时却是柔软的”。(注7)



这样,这个世界也就不成其为世界了。并且,快乐也被取消了。





5.问题还在



其实,无论多少推论,无论在这些推论中透露出多少信息,总有一个问题在哪里?一个无辜的人为什么会受苦? 无论给出多少答案,有一点都非常清楚,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得到清楚的最终的答案。





如果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人生命的全部,那么,生命的确是无意义的,苦难也大都是无意义的,大家都是在等死,不过等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当年约伯问我为什么受苦,上帝并没有解释这个为什么?但却反复说了一个问题,我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它的奇妙,你明白吗?这些年来,反复思考上帝的回答,渐渐地,我注意到的不是这个世界的壮丽,伟大,和奇妙,而是这一切的壮丽,伟大和奇妙的创造者——造物主,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和雅各的神。



人的生命亦是他创造的杰作。正因为人是出于他的创造,因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不是生命的全部,人不仅有过去——他来自上帝的创造,也有了未来,在一个将要到来的世界中,上帝将擦干他一切的眼泪,不再有苦难,一切都成为新的了。





正是永生——永恒的生命,使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短暂生命有了意义,无论发生了什么苦难,是生老病死,是悲欢离合,是凌辱压迫,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都不能使人与上帝的爱隔绝,因为上帝给了他们一个永远的家,这一个家超越了这个世界。





但是,难道一个未来的世界,就能带走这个世界的全部苦难?





当年来美国不久?我在社区大学学英语,老师是一个犹太妇女,有一天,她给我们选了一篇小说——《黑夜》,讲的是纳粹集中营的故事,集中营发现了贮藏了的武器,三个囚犯因之被判绞刑,其中一个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作者威素说他的脸是“一个悲伤的小天使的脸孔” 三个受害者坐在三张椅子后,都在同一时刻被套上了绞索。两个成年受害者高呼“自由万岁!” 。但那个男孩却默然无语。



作者写到:“上帝在哪里?他在哪里?”有人在“我”背后发问。集中营的主管打个手势,三张椅子打翻了。那两个成年人很快就死了。但第三条绳索却仍在摆动,因为孩童体重大轻,他仍然活着……他留在那里超过半小时之久,在生死之间挣扎。他在我们注目下缓慢地受折磨而死,我们却要正面注视他。当我在他前面经过时,他仍然活着,舌头仍是红色,双眼也仍未变成钝滞。
  

在我的背后,我听见同一个人发问,上帝此刻在哪里?我听见内心有一个声音回答他:上帝在哪里?上帝就在这里——他在这个绞架上被吊着……



威素说,在那个集中营。威素失去了他对上帝的信心。。对他来说,上帝真的被吊在绞架上死了。



实际上,小说家刻画的这个极其强烈的画面,已经包含了对他的问题的答案:上帝在他的爱子耶稣基督中,也这样地死去,不过,是被钉死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





这是上帝的选择,他并没有拿去人类的痛苦,而是让自己的爱子基督来到人间,亲身经历人的一切痛苦,并为了去掉人最深的痛苦——因自己的罪孽而与上帝隔绝,他一身承担了全人类的罪孽,并愿以一死为这罪付出全部代价,从此使人因信耶稣基督而与上帝和好。



自有史以来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圣子被圣父所离弃,因着爱,一个愿意舍弃自己,一个愿意舍弃自己的最爱。



只有这个事实——一个(在基督内)受苦的上帝,才是我相信,他的确是上帝,并且是一位慈爱的。





Edward Shillito 曾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歌:“带着疤痕的耶稣”,深刻地说明了一点,唯有这位受苦的上帝,才能帮助帮助在受苦中的我们。



如果从未寻找你,我们现在就寻找;/你的眼睛燃烧着穿透黑夜的明光,那是我们唯一的星辰;/我们定要看见荆棘冠在你额头刺出的伤痕,/我们必须得到你,哦!带着疤痕的耶稣。



诸天令我们惊恐不安,它们太宁静了,/环顾四宇,我们竟无一处安身。/我们的伤痕伤害着我们,哪里有止痛的香膏?/主耶稣,借着你的疤痕,我们领取你的恩典。



当门关上了,如果你前来亲近我们,/只求展示你的双手,和肋旁;/我们今日得知何为伤痕,不再恐惧/ 向我们显示你的疤痕,我们知道那是你的签名。



其他的神明都很强壮,而你却是软弱的;/他们乘车前往,你则蹒跚走向宝座;/但只有上帝的伤痕,能对我们的伤痕说话,/没有一个神明有伤痕,唯独你有。



2012.7.4 美国独立节

注释:

注1,注4,注6:转引自 L 史特博 著《你可以说不 》 第31页,第46页,第30页;

注2,注3,注7,引自 杨腓力 著《有话问苍天》 第16页; 第26页;第100——101页。

注5,转引自提摩太 凯勒 著《The Reason For God 》 第26页;
 
他已经胜了世界--《Life of Pi》

sg_trans.gif
(2012-11-25 22:38:16)
sg_trans.gif
转载

标签: 李安

lifeof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基督教

分类: 左手年华,右手电影
[FONT=宋体] 他已经胜了世界[/FONT]--[FONT=宋体]《[/FONT][FONT='Arial','sans-serif']Life of Pi[/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看完电影,夜色阑珊。一个人顺着朋友指路的街走回去。抬头仰望城市并不明亮的星空,想到里尔克的一段诗:“我在世上太孤独但孤独的还不够[/FONT]/[FONT=宋体]好使每小时变得神圣[/FONT]/[FONT=宋体]我在世界太渺小但渺小得还不够[/FONT]/[FONT=宋体]好在你面前像一件东西[/FONT]/[FONT=宋体]神秘机灵[/FONT]/…./[FONT=宋体]我愿把自己白描[/FONT]/..[FONT=宋体]如一条船[/FONT]/[FONT=宋体]载我安度[/FONT]/[FONT=宋体]最致命的风险。”《[/FONT]pi[FONT=宋体]》给我最直接的感受也许就是触到信仰最深层的对话,亦如童话,也亦如漂泊的行人伫立在某个角度一言不发。[/FONT]

[FONT=宋体] 李安从《卧虎藏龙》的武侠精神,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侠士的超脱到追问人性的恶之花的《色戒》。当面对人性幽暗的深渊的时候,势必需要一个更高的转向来给深渊一个瞭望和光明,那就是“天问”了。所以有了电影《[/FONT]pi[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整场电影下来,《[/FONT]PI[FONT=宋体]》 绝对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是一次用像素来描绘上帝创造缩影的精彩作品。从暴风骤雨到平静深邃,海洋中的奇妙生物,那银光闪闪的鬼头刀,成群起拍子的飞鱼,跃 起水面的鲸鲨,成为大餐的黄旗吞拿,荧光浮动的水母海洋。不论从配乐以及场景镜头的调度上,都足以看到李安的诚意。如果这仅仅是一次梦幻般的漂流,那就只 是简单的娱乐版《海洋》或者《荒野求生》。充其量算个二流作品。不过李安所表达的不仅如此,在第一个漂流故事后,[/FONT]PI[FONT=宋体]又讲了第二个漂流故事。是关于厨子,水手,妈妈和[/FONT]pi[FONT=宋体]在海上逃生,最后只存活了一个的故事。故事之短,叙述之克制和内敛。其实到这里才是李安电影的重点。[/FONT]

[FONT=宋体] 李安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断背山”,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宗教”。李安说,他不是在探讨宗教,而是信仰。因为在茫茫大海上是 无法去教堂的,通过仪式来完成宗教过程。这一点李安表达的很好。他在刻意区分两者。只是信仰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种体验式的认同或者是精神之旅。中年的[/FONT]PI[FONT=宋体]仍坚持自己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当然还要加上科学。从[/FONT]PI[FONT=宋体]的改名就可以看出来。他取了个名字叫[/FONT]“Piscine”[FONT=宋体],在法语里就是[/FONT][FONT=宋体]游泳池[/FONT][FONT=宋体]的意思。由于这个名字和英文中的[/FONT]“Pissing”[FONT=宋体](排泄)很相似,进入中学时,他自作主张的把自己的名字从[/FONT]“Piscine”[FONT=宋体]改成了[/FONT]“Pi”[FONT=宋体],他告诉大家,这个是[/FONT][FONT=宋体]圆周率[/FONT][FONT=宋体]的意思。[/FONT] [FONT=宋体] 他说,[/FONT][FONT=宋体]在那个像一间盖着波纹铁屋顶的棚屋的希腊字母里,在那个科学家试图用来理解宇宙的难以表述的无理数里,我找到了避难所。”[/FONT]

[FONT=宋体] 于是人类的精神之旅在一个孩子内心生根发芽。不过李安也没有避开宗教的排他性,就是饭桌上爸爸以及妈妈和[/FONT]PI[FONT=宋体]的对话。“你什么都信,就相当于零”[/FONT]PI[FONT=宋体]说为什么不可以。我想,这也是李安对信仰的认识。电影最后,李安没有提供任何答案。有人说结尾是开放式的,让你选你自己的路。就像坐在木船上的[/FONT]PI[FONT=宋体]面朝大海,注定面对一个世界,背对一个世界。我却认为结尾是绝望式的,开放是因为自己也在未知中,没有办法提供而已。这种深深的失落和独孤,就像[/FONT]PI[FONT=宋体]在说那只老虎,步入森林时,我们总希望它有一个回头,最后连告别都没有,[/FONT]PI[FONT=宋体]的放声的哭泣,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哭泣,他借助[/FONT]PI[FONT=宋体]告诉我们,我们一厢情愿的宗教情愫中,在某种暧昧中,我们最后却什么都没有。正如[/FONT]CS[FONT=宋体]路易斯说:“寻找真理,你或许可以找到安慰。寻找安慰,你既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真理,开始时你得到的是甜言蜜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所得的是绝望。“而那时借着父辈告诉我们的,尽管[/FONT]PI[FONT=宋体]说,一定不只是老虎眼中的倒影。不过,那是什么呢?是人类祖祖辈辈的主动宗教的探索,是人类弗弗西斯一样的徒劳和用无法穷尽的上下的求索。因为真理不在那里。因为真理的位格决定,是他找到我们。[/FONT]

[FONT=宋体] 如果把信仰定义为唯一的真理生命道路的时候。从基督教信仰中的排他性出发,从这个意义上讲,《[/FONT]PI[FONT=宋体]》 是反基督教的。李安在试图调和不同宗教,试图体现出宗教所表达的敬畏自然,冥想,自省以及善恶。但这些充其量只能说是人的精神之旅。这些探讨只能算是《罗 马书》所说的:“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只是这种探访在 现在的电影作品中,也少的可怜。[/FONT]

Pi[FONT=宋体]在第一个故事之前,李安做了大量的铺垫,也用了大量的隐喻。看似冗繁的铺垫却在电影中很多地方呼应。包括[/FONT]PI[FONT=宋体]问到自己的初恋,“莲花怎么会长在森林中”这里面在似乎在呼应后面的[/FONT]PI[FONT=宋体]称 之为“食人岛‘的地方,森林中莲花里面包含着牙齿。包含着人类最初的梦想和悸动,只是它并非久留之地,因为人需要成长,那些看似最适合作为生命中补给的驿 站,或许暗藏着”杀机“,他们只是驿站,而非终点。或者莲花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象征,当离开食人岛的时候,突然整个岛幻化成人形,这梦幻一样的的岛屿,是否 和电影一开始的介绍印度教那样:在世界开始之前,未经出生便存在的生命,称为毗湿奴,世界由他的梦开始,他的沉睡中,从肚脐生长出莲花,莲花中诞生了梵 天。”而白天和黑天的反差,是否暗示着人性的善恶,或者印度教中众神中的善神或者恶神,这些都不得而知。[/FONT]

[FONT=宋体] 其实,整部电影最大的隐喻在于第一个和第二个故事上,[/FONT]pi[FONT=宋体]和记者的对话也别有意味。[/FONT]Pi[FONT=宋体]没有问他相信哪一个故事,而是问他喜欢哪一个。记者略做沉思说道:有动物的更好。”“谢谢,你和上帝的意见一致。”在某种情感上,我们不愿意选择第二个,就像有人说:[/FONT] [FONT=宋体] 它让大海求生不那么简单,它一下过渡到人心,它在试探,人心可以抵达的边疆。看到这里,才发现,前面那么长的旅程,我们都被作者欺骗了,但回过头来想一想,他其实并没有骗我们。[/FONT][FONT=宋体]其 实,这里没有否定第二个故事。这里乃是说,当你面对第二个故事的时候,你需要用第一个故事来承载它。这样,“你才和上帝的意见一致”。因为第二个故事才是 事实,是真实的人性在同一船上的集体爆发,是恶仿佛胜了善的表述。有杀害,有恶的激化,人和人的不信任,有失落和无尽的深渊。这次是我们的人的群体像。电 影也似乎一直暗示,第二个故事的真实性。[/FONT]

[FONT=宋体] 正像有人说:“[/FONT]pi[FONT=宋体]和哥哥打赌,去偷喝圣水,神父走出来,说了一句:[/FONT] " You must be thirsty." [FONT=宋体] 但如果[/FONT]Thirsty[FONT=宋体]也是一个名字呢?。。。[/FONT] [FONT=宋体] 于是后面又讲到老虎是在溪边喝水的时候被抓住,所以取名[/FONT]"Thirsty“,[FONT=宋体]后来被人弄错成猎手的名字才叫[/FONT]richard parker[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因此李安早就借神父之口告诉了我们,[/FONT]pi[FONT=宋体]就是那只老虎。[/FONT] [FONT=宋体] 还有[/FONT]PI[FONT=宋体]在船上的看到鱼群幻化成母亲的脸,也是否也在呼应第二个故事,母亲被杀,抛在海中被鱼吞吃。”记者本人也说,那么[/FONT]PI[FONT=宋体]就是那只老虎。[/FONT]

[FONT=宋体] 而第二个残忍的事实,正如苦难一样。正如在一开始牧师向[/FONT]PI[FONT=宋体]讲述,这个世界有了上帝为什么还有苦难?当[/FONT]PI[FONT=宋体]在 暴风雨的海上对天咆哮质问:“我什么都失去了,上帝你究竟要什么”?就如圣经《约伯记》中约伯在苦难的天平中得不到安慰的时天问一样。只是上帝对约伯说: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这个场景,看到了《生命树》的影子。以相同的质问,得到的答案是,那些我们看似稀奇的海洋中的奇妙生物,那一刻置于那静 谧的无际的海洋中,就像静止在宇宙的一个角落,所有的一切都在说一个事情,你尚且无法明白这一切的受造物,如何明白造物主呢?[/FONT]

[FONT=宋体] 在我看来两个故事都是真的,一个是外面的,另一个是内心的。所以两个故事不是让你去选择,因为你无法选择任何一个,你能做的是需要用争战过的心灵去承载外 在的苦难。所以第二个故事一定指向了一个故事。是需要用童话一样的信仰来重新审视。这种承载和审视中,正如耶稣基督即将走向十字架的时候说:“我将这些事 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这种内在的平安放在我们心中,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奇幻 之旅。只是这份恩典的平安是基督十字架上为我们所赚的。我们所有的结局只配得到死亡和放逐。上帝不欠我们一个天堂,而是我们永远欠他一个地狱。然而这奇幻 的一样的漂流,让我们看到上帝的平安像鸽子一样飞进我们心中,这都是因为他已经胜了世界。[/FONT]



2012-11-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3b8050102e7cj.html
盛世荒年,出路何在?
(2013-03-19 16:59:27)
转载▼
标签:
七路
70后
80后
育儿
分类: 关于一些



盛世荒年,出路何在?



微博上有一个把70后80后和90后做比较的段子,其中部分内容是:“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后。 80后:拒绝加班! 90后:拒绝上班;70后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0后的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 90后:QQ等级,QQ秀…;70后有存款。 80后负债。 90后:我们有老爸!”每一个年代的人被打上不同的根深蒂固时代烙印,却又生活在彼此的周围,于是一个人,一群人,几代人,在一起,在这个盛世荒年中,忙着安身立命,划线分隔。

其实用年代的范畴来定义“人”,是不尽准确的。称其量70后可以称为“泛70后”,其它以此类推。在时代的掌纹中,每个年代是独特的。而每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则更为独特和繁琐。我们做的也许只能是“管中窥豹”,了解和把握不同时代人的概括。



70后影像

“70后”是“80后”一词的派生词,字面意思指在1970年1月1日到197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问起一个70后的姐姐,70后究竟是什么?她说,“你看过贾樟柯的《小武》和《站台》吗,那就是70后。”电影《小武》结尾的时候,小武被铐在路边。他没办法把手插在裤带以掩饰自己心里的荒凉。周遭陆陆续续挤了一些旁观者,一起来嘲笑这个倒霉的偷儿。他竭力维持的这一丁点尊严早已土崩瓦解。这种维持尊严的体现,在某些方面成为70后的特征,有人称之为“尴尬的一代”。这种尴尬在于70年代出生的人在60年代人眼里是叛逆的一代,而在80年人眼里,他们和四五六十年代人一样,统统落伍。

生于1970年的贾樟柯在拍《小武》说:“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处于一个强烈的转型期,时代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混乱、焦灼、浮躁的氛围里,每个人都在这个氛围里承受了很多东西。这种时代的变数,是一种兵荒马乱的感觉。”70后的人继承了父辈们失去的社会价值,因为父辈们是被国家耽搁的那代人,所以70后这代人渴望成功,努力达到高点来弥补上代人所没能得到的价值体现。

正像有70后说:“我们曾经穿着局促的廉价西装,大学里张贴着禁止谈恋爱的通告,美术馆的人潮被枪声惊散,港台文化兵分各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那时候,摇滚乐约等于迪斯科,笔记本指的就是一个本子,水煮鱼还没有问世,寸头像方砖一样被人顶着满街乱跑。”



70后现象

70后受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大部分人注重理想,较保守,并经历过贫穷时期。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感更为强烈。他们常说:“社会变化对于他们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于是70后喜欢喝醉之后谈理想。

70年出生的人已经陆续进入“不惑”之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更愿意相信利益,喜欢用钱解决问题。他们像一个处于游离状态的阶层,既缺少后一代人那样轻松自如的生活本能,也不愿像前辈们那样胸怀集体使命感,与生俱来的压抑和对自由的诉求不离不弃,恰恰是这一代人的宿命。

70后人面临的危机现在主要是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事业在上升期,危机感比80后更大。一位70后的朋友说:“相对来说,40岁对于女性来说略好些,身体、容貌、智慧都是成熟期,工作事业通常会取得一定成就,该获得的职位也获得了,孩子也大了,通常读高中了,女性这个时候会比较自信和坦然;但同时,其丈夫正处于中年期,反倒会有更多的不自信,这个时期的男性有较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心态(有的明显有的隐晦)。有些婚外情会在此时发生,通常都是因为男性需要寻找新的感情来帮助自己重新建立自信”。情感和事业的稳定成为了70后旋律的主题曲。



80后ID

有人说:“80后本质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一代人。”百度上这样定义“80后”:80后是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与90后不同,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

在计划生育以及物质变化差异的特殊的历史环境下,造就了独特的80后。 就如80后这样调侃自己:“初中时我们一边学人体生理卫生,一边看古惑仔,研究金庸武侠小说 ;高中时我们一边传着纸条看着漫画,一边练习东西海三城模拟做四中黄冈试题;大学时我们一边狂热世界杯读哈利·波特同居翘课,一边学邓论马哲毛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吃过小豆冰棍喝过北冰洋汽水,也吃过哈根达斯用过信用卡。 我们穿过秋衣秋裤,棉衣棉裤白球鞋,也穿过回力和耐克阿迪。”



80后现象

80后的“意见领袖”韩寒说:我这辈子说得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不用叠——本来就是要摊开睡的——然而这也是第一个被人反驳掉的。懂么,这就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规矩。”这是80后的反叛,但是这种反叛又被同样的80后所反叛。韩粉和倒韩人士,平分秋色。更为准确的说,80后面对的是“各种主义和各种没主意”。“各种主义”也可以说没有主义、没有信仰、没有方向。 “各种没主意”是80相对较低的就业率和房价,当然还包括与“70后”争夺女友的竞争。尤其是房子问题,所影响的层面已经远远超过居住的问题,还影响到是否有资格进入婚姻的门槛。大城市中动辄上百万,已经畸形的房价已经超出了80后和其父辈能承受的范围。

80后渐渐进入而立之年,渐渐进入家庭和为人父母。在家庭上,计划生育所带来的新的家庭结构的变化,让独身子女在婆婆和妈妈等家庭问题上尤其突出。在成为房奴的时候,80后也成为“孩奴”。面临着买房难买车难看病难生孩子难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体验着蜗居和候鸟式的生活方式。

由于80后的童年长期频繁见证过无数长辈的婚外情泛滥成灾、离婚率疯狂飙升,所以很多80后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非常不安稳而且几乎无意义的行为,许多80后都有强烈的婚姻恐惧症、婚姻厌恶症。婚前同居的感情泛滥在80后已经习以为常。周云蓬在《不会说话的爱情》说:“日子快到头了,果子也熟透了,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也许这就是80后的爱情观。爱情和婚姻变成“客户间的消费关系”而非“盟约关系”。

没有哪一个年代的人像80后这么容易怀旧。“让我们向往的总是天堂,让我们心碎的总是时光。”。这种怀旧中是强烈的不安和危机感。物质和各种“关系网”被前所未有的放大。他们无聊,反叛,甚至冷嘲热讽自己的愤世嫉俗。他们说:‘我不在乎你是否不在乎。

问到一个80后的朋友,你觉得80后的危机是什么?朋友说:“网络”。看过一幅漫画是关于80后家庭的周末生活:爸爸上网游戏,妈妈上网购物。几岁的孩子在旁边看电视。”韩寒在《关于微博与微信》这样反思:“如果沉迷其中,除了一点点启发和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的资讯,你收获的全是情绪;如果你想保持客观冷静,又会在甄别各种消息的真假里花费了太多时间。你刷了半天,觉得知道了不少大道小道消息,第二天全忘了,反倒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外出更能触动人。”
路在哪里?

尽管70后80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成长,所面对的人生问题的侧重点似乎也不同,套用托尔斯泰的话:“幸福的70后80后大都相似,不幸的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用心聆听他们,他们却又好像唱着同样的歌:“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但其中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依着劳苦愁烦和安全感来分,其实没有所谓的多少后,因为没有人能靠着自己逃出这为奴的人生。每个人都在画地为牢,有的画的好看些,有的画的歪歪斜斜罢了。所有的也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似乎都活在毫无指望当中。有人对“盼望”这样定义:“盼望其实是克服我们心中隐藏对生命的怀疑。我们怀疑生命不过是生与死,得与失之间的举动。”我们大多人以为我们出生就为了要等死,或者只是为了要满足我们个人的欲望。我们要么活的没有任何安全感,要么及时行乐,只顾自己。苏芩说:“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 可这条走回内心的路又在哪里呢?



诸神面具,为奴人生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说“在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实的事物还多”。换句话说就是:“人心就是个制造偶像的工厂。”这些偶像包括了个人层面的偶像,例如爱情、性、家庭、金钱、权利、成就,健康、身材、美貌,或者感情上被人需要以及人生价值的认同等等。这些最密切相关,许多人想借此得到人生的意义、答案和安全感。还有一些文化上的,以及还有理性上的偶像,通常称为“意识形态”。或者还有更深层的偶像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奴役70后80后的都不外乎这些。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奴役人们的偶像。

在奥登的《两个世界》中说:“如果我们的偶像崇拜是关乎未来的情况,那么它的存在受到威胁时,它就会带给我们令人瘫痪的恐惧和焦虑;如果我们的偶像崇拜是发生在过去,那么当我们对不起它时,它就会带给我们无法修补的罪疚感;如果我们偶像崇拜是发生在现在的生活中,那么当它受到环境的阻碍或被除去时,它就会或绝望来扰乱我们。”所以活在世间下的整个70后80后的状态是焦灼的,无聊的,恐惧无安全感,有时情感袭来还有强烈的罪疚感,情感过后,却又麻木不仁。

凯乐牧师在《诸神面具》中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偶像是不能被除去的,只能被取代的,如果你只能是试图把它们连根拔起,那么它们很快又会长回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排挤掉它们”。这就让我们看到,不论哪个群体,奴役生活的主宰只是不同事物和形式罢了,不论我们用何种方法克服这些内心深处的需求,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换一种方式继续被奴役而已。感情会代替金钱或者代替房子或者不停的互相置换。在不同的年龄,似乎解除了一些束缚,岂不知我们的心很快被其他东西占据,而那种与生俱来的空虚感又迅速占满我们的人生。

似乎我们的人生像个“π”永远没有终结,似乎那一丝丝我们曾经认为的光明却只带来更强烈的绵绵不绝的黑暗和内心的绝望。如果这些奴役和偶像可以被排挤掉,除非那代替偶像的可以胜过偶像本身。我想,这个世界无法给出答案。我们的尝试只是又在失败上多加添了一个注脚而已。可《圣经》中却给出了光明的指向:“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曾经在西奈山以及十字架上其实自己,只要你找到他,就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而如果你曾令他失望,他也会真正的原谅你。这位上帝创造了我们,护理着我们,也只有他才能真正的填满我们。也正如奥古斯丁所言:“拥有上帝的人,才是快乐的人。因为你造我们是为了你,我们的心若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

当你成为基督徒时,并不是说,你不再需要家庭,不再需要房子,不在需要抚养孩子。是的,这一切仍是每一个基督徒仍要面对的。但是,这一切就像安徒生说的那样:“如果你是从一只天鹅蛋孵出来的,那么就算生在养鸭场又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的是你已经变成了天鹅。

王怡在影评《三峡好人》中说:“该忘怀的已经忘怀,该幸福在还没有幸福。每个人的年华老去,都在等待一个结局。或者被流放,或者被呼召。或者像苏武,或者像摩西。或者火箭上去,或者我们下来。在水平的方向和垂直的方向上,你或者继续沦陷,他或者继续仰望。”。这不只对70后80后说,而是对每一个在这个世界上走动的我们说,你是愿意继续被各种所奴役,还是人生有信有望有爱,过一个真正自由的生活?

注:部分资料参考百度词条,维基百科词条
 
精华文章 故事怎么讲
2013-03-05 15:43:07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558d96d30102ehns [查看原文]

——派的生命,我们的故事

文:时澜航





李安导演的3D与IMAX电影《派的生命》(Life of pi),中文有的译成《派的一生》、《少年派》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译成《派的生命》,因为影片中名字叫“派”的主人公,生命长度不足一生,也没有短至只截取他的少年时代,童年派对宗教的探索,以及贯穿整个影片的中年派对往事的叙述,都是非常重要的影片结构。正是这两部分使得少年派在海上的奇幻漂流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大片这一层面上。影片将人带入深思的是派的叙述方式。所以,这部影片的重点不是故事讲了什么,而是故事怎么讲。故事怎么讲,直接体现了讲故事者有一个什么样的生命。



一,我们都曾经历过的——派的经历。

派的童年在印度的彭迪澈里度过。那里有美丽葱笼的植物世界,各种珍禽异兽悠然漫步其间,影片一开始展现的那个祥和安宁又异常美丽的动植物世界,恍如上帝的伊甸园。派的父亲在那植物园中开了一所动物园。那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地方,园中还有一只矫健的孟加拉虎。

澈里那地方也有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派先后走进这三种宗教,在每一个宗教里虔诚敬拜。他的父母亲和哥哥都是新印度人,相信科学和理性,对派的信仰不以为然。他的父亲说:我宁愿你信一个我不赞成的宗教,也不愿意你盲目地什么都信。他说: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正是像派一样,什么都信,人、事、物,一切。很纯真。我们不会分别善恶,又很真诚地寻找着提升心灵的办法。

沉浸在宗教世界里的派,将世界的一切都看为美善。他拉着哥哥去看那只孟加拉虎,抓起一块生肉要去喂虎。当虎向他们走过来的时候,哥哥吓跑了,派却一直伸长手臂,将手臂伸进铁栏之内,那块鲜肉滴着血,红红的血水从派的手指缝中溢出来,一直流到他的手背上。他友好地唤着那只虎来吃他手上的肉。虎就在他的呼唤中慢慢走过来了,正当虎低头准备吃的时候,派的身后一声大叫,虎受到惊吓发出一声咆哮,转身逃离。派的父母亲和哥哥及时赶来。父亲对派的行径非常生气,说派差点没了一条手臂。派则说动物都是有灵性的,不信你看它们的眼睛。父亲说你从它们的眼睛里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感情投影。他继而把一只温良的羊栓在铁栏外,让派看看会有什么结果。那猛虎很快扑过来,隔着铁栏将羊拖进去,叨走了。

就这样,我们都经历了人生中诸如此类的,从美好天堂被打入人间地狱的景象。将我们拉进血淋淋的现实的人,有时是我们的争竞者,有时是我们的保护者。他们都受到过生活的伤害,他们对我们的保护或者争竞里面,都折射着生活对他们的伤害,于是无论保护我们还是与我们争竞,这些行为也都成为他们受伤害的感情投影。

中年派叙述说,从那以后,一切都变了。感觉世上的某种美好被抹去了。学校里功课很无聊,周而复始的日子好像没有穷尽。派从童年进入少年,整日烦躁不安,搜索着让他觉得活着还有意义的事物,然后他遇到一个女孩开始恋爱,并带女孩去看那只孟加拉虎,炫耀虎的矫健。女孩同样用自己的感情投影解释虎的表情和动作。但是这场恋爱刚刚开始,似乎就结束了。

派的父母亲决定卖掉动物园,全家到加拿大去,因为动物在加拿大更值钱,而且印度政府令他们没有安全感,土地是国有的,动物是他们自己的。没有安全感,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去设防。派的父亲在加拿大得到了一份工作。他们随着动物一起上了货轮。

我们也随着他们重新登上从前那些随着我们自己的设防而产生的各种大小货轮,里面装着我们从旧生活里留下来的东西,装着我们的旧生命,那个旧生命对外在世界无论过去还是未来,要求都没有变。货物虽是旧的,生命虽是旧的,期待却是新的。其实,期待有可能也是旧的,只是期待的对象是新的。我们踏着货轮走向对新场地、新人群的新期待。期待他们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都是自私的人。



二,那东西到底吃还是不吃?

在货轮上,吃饭的时间到了。派的母亲说:“我吃素食。”可厨子给每个人都打一份同样的肉汁浇饭加腊肠。派的母亲又说:“我儿子和我都吃素……”她还在说着,厨子又给她的另一份饭上浇了肉汁,她赶快阻止说:“不不不,不要肉汁。”厨子抬起头不解地看着她:“你不想要肉汁?”派的母亲说,“不,我想要素餐。”没有商量的余地。可厨子好像没有素食给她吃,就找到一片小菜叶放在她的饭上。这引起派的父亲不满,就跟厨子理论。厨子说:“你们要吃,就吃这肉汁拌饭,不吃你们就自己去做吧。给你们米。”派的父亲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这样跟我妻子说话?”厨子边干活边说:“我是给水手们做饭的,不是给咖喱人做饭的。”派的父亲怒气冲冲地一拳朝厨子打过去,骂着:“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就是个下人!”

一场打斗过后,他们还是不得不吃肉汁拌饭,最后全都闷闷不乐地坐在餐桌那里。一个有中国或日本面孔的年青人端着盘子走过来,说:“我们佛教徒很好打发,我吃浇肉汁的米饭。肉汁不算肉,算调味品。尝尝吧。”但是派摇了摇头。

这是所有站在宗教边缘慕道的人都曾困惑过的问题,有些东西到底该不该吃。几乎每一个宗教都规定了一些可吃的东西和不可吃的东西。可做的事情和不可做的事情。

印度教和佛教讲吃素。佛教的吃素是因为众生平等,众生平等的基础是兽与人都有同样的轮回,前生的人也许轮回为今生的兽,今生的兽也许是你前生的父母亲人、恩人或恋人。印度教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结合体,婆罗门教中没有轮回,宇宙世界与人都是梵天创世大神所创造的,创世完成,梵天的任务便完成,由毗湿奴神来维护这个被造好的世界。佛教创立以后,打破婆罗门教有始有终有等级的神学体系,建立一个在轮回不止中众生平等的佛学体系。佛学不是神学,佛之梵语意为感悟。那是一个感悟出来的宗教。印度教成立后,取之婆佛二者,毗湿奴有了十种化身,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也是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印度教中的吃素也取自佛教。

这是宗教世界中常态的饮食规定。那么到了像电影中出现的厨子没有准备素食的情形该怎么办?派和他的父母亲都坚持了信条,宁可不吃,指望船到另一个着陆点可以有新鲜的供应。电影中的佛教徒很会变通,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吃了,既不得罪人又能独善其身。

基督教的旧约圣经中最初上帝给人的食物也是蔬菜和水果(创世纪1:29),大洪水之后,人类的食物中出现了肉食,但肉中带血的不可吃,因为血就是生命(创世纪9:3);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上的食物,是上帝第三次对人类的食物进行规定,有许多肉食属于“不洁净的食物”,不能吃,包括猪(利未记11:3-47)。这也是犹太教徒至今遵守的律法。伊斯兰教成立之后,在圣经的旧约与新约间各有所取,延续了不吃猪肉的习俗,保留了耶稣降世的事实,但只给耶稣一个先知的地位,是比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穆德早一点的先知,不是上帝的儿子。那么基督教徒为什么百物皆吃呢?是因为新约时代,耶稣来了,说食物不在究竟能不能吃这件事上,而是吃与不吃是否出于对人的体恤。对人的体恤胜过遵守死的律法规条(罗马书14章),而且不可将任何人看作是俗而不洁净的(使徒行传10:28)。百物皆可吃,因为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马太福音15:11)。这前后两个半句中所说的人,都是指他人,不是自己。一句话:舍己,爱人。从心底里爱人,不是从行为上做做样子。要想发自内心地爱他人,非得发自内心地爱耶稣,爱那个能为别人上十字架的生命样式。

派的母亲已不信什么神了,但印度教的某些律法她还遵守着。她坚持吃素时候所表现出的清高,伤害了吃肉的厨子,她脸上的表情仿佛写着:我是圣洁的,你是污秽的。厨子一旦受伤,攻击心也就来了。他们于是冲突起来,彼此间毫无体恤。其中的佛教徒置身事外,吃肉汁既不是出于体恤谁,也不是怕得罪谁,他只给自己一个解释,看起来很超脱,能维持一个局面虽不会好但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

我们若是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怎样呢?你是哪一种人?我猜测,佛教徒可能居多,像派这一家的人也不少。像耶稣却很难。这也是许多人明知耶稣好,却死活不敢信的原因之一。其实不是不信和不敢信,是怕改变自己。没那个能力和勇气,于是从别处挑点基督教的毛病以自我告慰。反正我就是这样的,也许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吧。



三,在突发事件面前,本能与希望。

货轮载着一船动物,也载着派的家人对加拿大的憧憬,更载着闷闷不乐的派,还有一家人在旅途中因吃饭问题而产生的不愉快。夜里,发生暴风雨,派睡不着跑到甲板上在暴风雨中发泄。后来他发现船身损坏,船舱很快进水。他返回舱里去寻找熟睡中的家人,水几乎淹没了整条船,他游在水中打开一道门又一道门,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家人。他回到甲板上。有人将他推向救生艇,他挣扎着要回去寻找家人。正在推搡之中,甲板上现出一匹斑马的身影,它纵身一跃跳上救生艇,派也跟着跳下去。救生艇立刻与货轮脱离,开始在海上有暴风雨的夜晚随波逐流。

派在艇上与风浪搏击了一夜,精疲力尽。第二天他看到一只红毛猩猩踩着一团装有香蕉的网袋从海上漂过来,他高兴地像见到亲人。红毛猩猩也上了他的救生艇。当一只鬣狗从救生艇的粗帆布舱盖里钻出来时,派和其它动物都受到了惊吓。派远远地用木浆拨打着鬣狗,自己躲到船身外悬着的救生圈里。救生艇里有储备的罐头食品和水,派在与这动物的周旋中不时取一点,至少可以取用一阵子。但饥饿的鬣狗最后咬死了斑马和红毛猩猩。更让派震惊的是,救生艇里居然还藏着那只孟加拉虎。无疑地,鬣狗最终被虎咬死了。而派想尽办法与虎周旋,在各种险境中不停地呼唤着上帝。后来他开始用马戏团里驯兽师的办法驯虎。给虎捕鱼。对捕到的鱼,歉意地说着对不起。他每天在满足虎的需求中让自己有事做,度过了227天孤独单调的海上漂流生活。

其间他们的船曾漂到一座绿色的海岛,岛上有天然的食物和清澈的水,成千上万只猫鼬密麻麻的拥挤到他的面前来,他推开它们跳到一池清冽的淡水里畅游。那只虎也上岛来了,还捕杀了一只猫鼬在痛快地吃。夜晚,派爬到一棵树上拴好吊床准备睡觉,这时成群的猫鼬也爬上来与他争夺吊床和树杆,而地上的猫鼬与虎都在飞速地逃离这个海岛。虎回到救生艇上。

派很快发现这是一个食人岛。白天岛上安然有序,淡水湖清澈解渴,到了晚上就变成消解鱼类和所有生命的酸湖,植物上的花朵都像张开的嘴,随时将生物咬进去合起来。派剥开一朵干掉的死花,发现锯齿状花瓣包裹着的花心里面有一颗人类的牙齿。

他不得不离开这座好容易着陆并想继续依赖下去的海岛。他将虎也从岛上唤回来,他们相依为命。最后派的救生艇被冲荡到墨西哥海滩,他已经奄奄一息,感到自己就要淹死在海滩边浅浅的海水里。那只伴随他227个日日夜夜的孟加拉虎同样已经瘦骨嶙峋,它跳下救生艇一直朝前走去,当它走到森林边,派以为它会回头看他一眼,但它没有,径直走进森林里,从前的一切仿佛从未发生。



三,故事怎么讲,你才会信。

派被救护在墨西哥一家医院里,他是那个失事的货轮上唯一幸存下来的人。有天日本货轮公司来了两个人,找派了解有关货轮沉没的相关情况。因为涉及到保险和理赔,他们需要了解货轮沉没的原因。听完派的故事,他们并不相信,什么斑马、猩猩、老虎的,他们认为派能讲出这样的故事,是因为受了太大的刺激。他们只想知道有关货轮沉没的原因,他们需要一个简单的故事来交差,一个公司能看懂的故事,一个大家都相信的故事,而不是天方夜谭,不是大家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事,也不要有动物的浮岛。他们说,要真相。于是派给他们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有四个人幸存下来,当时厨子和水手已经登上了救生艇,厨子丢给我一个救生圈,把我拉上艇,我母亲也抓着一捆香蕉上了救生艇。那厨子品行极为恶劣,他吃了一只老鼠,船上的应急食品够吃好几周了,但他抓到一只老鼠就吃了,禽兽不如。厨子也很有办法,提出造一艘木筏来捕鱼,否则我们也撑不了几天。水手跳上船的时候摔断了腿,厨子提出给他做截肢,否则很快会感染至死。厨子负责动手,我和母亲负责按住那个水手,但最终没救活他,他死了。一天厨子钓上一条大金枪鱼,我的母亲生了很大的气,说你害死他就为了拿他当鱼饵,禽兽!厨子说我们吃得够多才不会死。母亲与厨子打起来。派说,厨子是个诡计多端的人,过几天又怪我没有捉住一只该死的乌龟而打我。这时母亲护卫着我而与厨子扭打,让我快跳上木筏。我以为她会和我一起跳上去,但她没有。我回头的时候,看到厨子正拿出一把刀,而我无能为力,只能看着他把她的尸体扔进海里。鲨鱼们循着血迹游过来……派讲着,落泪讲不下去了。日本货轮公司的两个人听得满头冒汗。派继续说,第二天我杀了他,他没有还手。他的刀放在船舷边,我像他对待水手一样,对待了他。他很丑恶,他引出了我内心的恶魔,我只能忍受恶魔的折磨。救生艇上只有我一个人,漂越了整个太平洋。我活了下来。

中年派说,那两个人显然不喜欢这个故事,向他致谢,祝他早日康复,就走了。听派讲故事的加拿大作家沉思着说:“斑马和水手都摔断了一条腿,鬣狗咬死了斑马和红毛猩猩,所以,厨子就是那只鬣狗,水手就是那只斑马,你母亲则是那只红毛猩猩,那,你就是那只老虎。中年派没回答,却反问作家一个问题:海上的故事我讲了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都没有阐明货轮失事的原因,而且没有人能证明孰真孰假,两个故事中,船都沉了,我都失去了亲人而且备受折磨,那你更喜欢哪个故事?作家想了想说,有老虎的那一个,那个故事好多了。中年派凝视着作家,说谢谢,它也更接近上帝的旨意。中年派笑了。作家也笑了,品味良久,说这果然是个神奇的故事,我可以把它写下来吗?中年派说当然,这不就是玛玛吉让你来这儿的原因吗?说着话,派的妻子和孩子回来了。作家说,原来你也娶妻生子了,你的故事也算有个圆满的结局。派说那就取决于你了,这个故事现在归你了。



四,这故事能让你遇见上帝?

玛玛吉是童年派的游泳教练,他介绍作家来听派讲故事,说你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遇见上帝。派说,我只负责讲故事,至于遇不遇见上帝的事,那就看你了。这个电影与原著小说一样,之所以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在于创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就像主人公派一样,只负责讲故事,将答案交给读者和观众。但是观众和读者的心目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于是,你认为哪一个是答案,你就会相信哪一个故事;你相信哪一个故事,你就是哪一种人。创作者没有用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结局。故事本身像一面镜子,不同的人都会照到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面镜子总是照出不同的面孔。因为镜子所反映的景况,实在太真实了。

其实大体上也就两种读者和观众:之前就有信仰的人会相信前一个故事,因为经历过神的人总是毫不犹豫地相信神迹,在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在神一切都有可能;之前没有信仰的人会相信第二个故事,但更希望第一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那第二个故事才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残酷,自我,弱肉强食,非常可信,可是令人不想信。第二个故事中的少年派,眼中流露着仇恨、忧伤,心中装着苦毒、自怜,评价厨子的字眼是负面的“品行极为恶劣”、“诡计多端”、“很丑恶”等;他描述厨子吃了一只老鼠,因此“禽兽不如”,他没有去想厨子是否为省下船上的食物来照顾他人,也没有想那厨子是否平时不吃鼠,在不解其动机的情况下,派简单地下了最坏的结论;厨子没有救活水手,派说是厨子故意害死了水手;厨子用水手的尸体当鱼饵钓鱼,他和母亲都说是厨子为了钓鱼而害死了水手……最后厨子也打人,也拔刀杀人。他们中,到底是谁引出了谁内心的恶魔?反正派最后是活下来了,带着对厨子的恨,忘了当初将他拉上救生艇的是厨子。

第二个故事中的少年派,与第一个故事中的少年派,判若两人。如此一个疑忌心重的少年派,会是第一个故事里那个单纯的少年派吗?会是曾经拿着一块鲜肉真诚呼唤老虎来吃的那个童年派吗?还是他父亲的现实主义教育,令他完完全全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总之两个故事中的少年派,一个是带着一颗仇恨的心回到人群里,一个是在依依不舍中为老虎的离去而痛哭中回到了人群里。你更喜欢哪一个少年派?你更相信哪一个故事?

很明显,即使影片中日本货轮公司的那两个人,最后写出来的海难报告里,也还是取用了派所讲的第一个故事,说派所讲的惊人轶事,承载着无比的勇气和坚韧,在海运史上也可谓罕见,几乎无人能在海上生存如此之久,更别说在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的陪伴之下。他们对那后一个故事只字未提。那是一个写出来也没什么价值的故事。也就是说,人的真实生命景况是没有价值的,是不敢被人自己正视的;被上帝所带领的那个生命才有价值,才令人想要追求和书写。



五,从“游泳池”到“小便”到“派”——理性与灵性的较量。

这就揭示出来了人的整个生命结构,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正视自己:头脑里相信的,不等于心灵里需要的。第二种人在头脑里在理性里相信第二个故事真实,而在心灵里在品格里希望第一个故事真实,因为头脑与灵魂是我们生命里的两种东西,却不是同一个世界里的东西。一个属于物质的可见的世界,用于判断和分辨;一个属于灵界或冥界的不可见的世界,用于感应和体会。有人说,派与老虎所到的那个食人岛,白天、晚上完全不同的情形,活像我们白天用理性建构起来的自我,在世界面前呈现着最好的最光鲜的一面,到了晚上,头脑和理性的武装除去,心灵里最脆弱最阴暗最苦毒的部分全都释放出来,开始腐蚀整个生命。

这事让我们看到,无论我们是否有头脑来分辨更多的事情,我们都离不开人格被尊重被体恤被建造。越是有头脑的人越容易被激怒可能就是一个说明。一句话:在头脑里我们可以选择信与不信上帝,但在灵里我们全都需要上帝。

而实际上我们的情形总是:以为头脑可以代替心灵,所以高举头脑的能力,压抑心灵的需求。当有人对我们的心灵、生命品格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往往想要以头脑取胜。《派的生命》这部影片的一开始,中年派在对作家讲述自己这个名字的来历时说,他的名字本是皮辛(Piscine),法语“游泳池”的意思,他的游泳教练玛玛吉曾去过那里,玛玛吉说放眼世界的游泳池,当属巴黎的莫利托公共游泳池(Piscine Molitor)最美,那里的水清澈至极,你甚至可以拿里面的水煮早咖啡,就是这次游泳改变了玛玛吉的一生。在派出生以前,玛玛吉对派的父亲说:“要想让你儿子有颗纯洁的心灵,就要带他去莫利托公共游泳池游泳。派说,他一直没搞懂父亲为何对这句话如此上心。结果他就被取名为皮辛·莫利托·帕特尔(Piscine Molitor Patel)。到了小学,他的名字被同学叫成小便(Pissing),因为“小便”和“游泳池”是同音字。就这样,本义是最纯洁的东西,最后被叫成了最肮脏的东西。

你嘴上怎样称呼这个世界,反映你眼睛怎样看这个世界;你眼睛怎样看这个世界,反映你心灵怎样对应这个世界。也就是,你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心灵纯洁的人,不会称别人为“小便”。且我们都知道,最纯洁的东西被污秽很容易,只需轻轻一下,而且污秽了仿佛再也不会重新纯洁;污秽的东西变纯洁可不容易,除去一个污点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

于是童年派也不试图将自己的名字从污秽的“小便”重新变成纯洁的“游泳池”,他也选择了用头脑的得胜来盖过心灵上的失落。新学期开始,他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走到台前去,说我的名字叫皮辛(Piscine),大家都叫我派(Pi)。说“派”是希腊字母表的第16个字母π,也用来表示数学领域的圆周与直径之比,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常取小数点后两位,写为:3.14,他指着黑板上自己写下的,再一次说:“派!”回到座位后,同学取笑他说:“得了吧,小便!”他一句话也不说,到了法语课,他继续上台作同样的自我介绍,这次他写下了小数点后的七位数;到了地理课,他还是上台作同样的自我介绍,这次他写下了小数点后的二十位数,默写下来的;到了那一天的最后一堂数学课,他简直震惊了全校,他将小数点后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写满了教室一面墙上的四块黑板,他在上面写,同学在下面喝彩高呼:“派!派!派!……”教室门口挤满了外班的同学和闻讯赶来的老师,数学老师跑去找来一本记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大厚书来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对照,完全无误。等放学的时候,他就成了学校里的传奇人物“派”。

一个头脑聪明的人在我们中间,仿佛更容易受人崇拜。如果你够聪明,人们很快就会忽略你品格上的东西,可是如果哪一天你的品格又被视为出问题了,人们也同样会怀疑你的头脑。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头脑与心灵混在一起,有时像派一样故意声东击西,有时则完全没意识到无理数与纯洁的生命完全不搭界。玛玛吉和皮辛的父亲当初给他取名时的意愿早被抛弃,最后连皮辛的父亲也称儿子为派了。但掌握我们生命的天父上帝没有忘记他要带领我们走的路,他始终用这一切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实情形,我们悖逆他而需要他,他从未放弃从罪的世界中搭救我们,带我们脱离相争,回归圣善纯洁的生命树下,饮生命河的水。

2013-03-04 于艾尔伯尼
 
悲惨世界

读懂《悲惨世界》

2013-03-29 22:48:11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63da83220101k505 [查看原文]





第一次接触《悲惨世界》,我还是个小女生,在广州念书。一天大清早照常起了床就出门‘打牛奶’(那时牛奶属奢侈品, 订购奶票后每天去街道居委会的小窗口,领一小瓶, 我们家买给生病的弟弟作营养品,还没我喝的份儿)。 半路经过新华书店,发现还未开张门口却排起了长队。 回家后当作新闻讲给老爸听,不料老爸一听万分激动,打开家里唯一上锁的抽屉,摸出家里仅有的存钱信封,兜起就往外冲。过了一阵,只见老爸破单车后面驮着一堆书,满面笑容满载而归。



那时文革开放后,新华书店首次重新出版外文译作。 我印象很深,当时老爸‘倾家荡产’买回来的外国名著,法国的有三本:《基度山伯爵》,《茶花女》和《悲惨世界》。



前两本小说,稀里哗啦就看完了。只有《悲惨世界》,我尝试了好几次,都撑不过第十页,只能翻翻小说精美的插图,欣赏一下小孤女珂赛特凄美的眼神。 后来,书海浮沉,看名著基本是浏览简介,对《悲惨世界》,只了解情节,始终不解其意。



近期影片《悲惨世界》在电影院公演,我们家的孩子们说要去看。新生代主动提出要看经典,我当然喜出望外,赶紧订了票。 不过我对影视方面的信息向来闭塞, 甚至不知道影片是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的。和家人有说有笑走进电影院时,我满脑子还充塞着生活中杂七杂八的琐事,丝毫没有防备,要接受影片如此强烈的震撼。



影片将我无情击倒。好久未曾看过如此‘摧残’身心的好电影。 从始到终,我象是被按在牙医电椅上的无助病人, 任凭最细微敏感的神经被挑拨,撕扯,反复磨砺。 尤其是安妮·海瑟薇(她获今年奥斯卡奖, 名副其实)饰演的芳汀,她受尽凌辱后唱起“我曾有梦”那一段,那凄凉,悲愤,渴望,令人潸然泪下。影片结束,灯光亮起之时,我久久不敢离座,不知如何掩藏自己泪水斑驳的脸。



三十年,生活阅历饱满了,我被《悲惨世界》感动得五体投地。这些天思绪一直在《悲惨世界》中徘徊,一直在等自己纷杂的思绪沉淀,感触良多,无从下笔。



孩子们也迷上了《悲惨世界》, 看完电影当即在网上订购下载了音乐。 大儿子一有闲空就将钢琴敲得震天响, 琢磨怎么弹唱里面的歌曲。小儿子连上洗手间都要来两段清唱,这两天更是搞笑地唱起“还有一天”(One Day More)数算离学校放假的日子。 看看媒体, 影片获奥斯卡三项大奖, 好评如潮。 但对我来说, 最感慨的, 还不是影片的豪华, 精致, 音乐的激情动听,我最感慨的, 是我终于看懂了《悲惨世界》。



一部旷世经典,就像陈年老酒, 没有酒品底垫的人去喝,只能冲着牌子的好名声, 去舔舔它的辛辣刺激; 只有功底早有积蓄的人, 才品尝出其中的甘醇。《悲惨世界》对我也是如此。 年轻时看不懂, 不仅是因为生活阅历的肤浅, 更是因为信仰功底的缺欠:那时,基督信仰的宝藏还未对我开启, 我当然看不懂《悲惨世界》。 雨果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去写《悲惨世界》, 他自称这是一部‘宗教作品’。 而同名音乐剧的编作者:勋伯格和鲍伯利,都是醉心于宗教题材音乐原创的犹太人,所以没有基督信仰底垫的人, 只能看看拿破仑战争的热闹,革命的残酷血腥, 命运的悲欢交织, 但其实真正让《悲惨世界》传世的, 不是对历史现实的错综演绎, 而是作家、音乐家的宗教情怀, 是他们的对神学、人性深刻的思考和发挥。



冉阿让:被饶恕的饶恕






影 片主人公是偷了一块面包接济家人、服了十九年苦役的罪犯冉阿让(我还是喜欢冉阿让这个旧式的译名,现在到处翻成‘尚万强’,令人对人物性格的勾勒心生歧 义,实在可恨!)冉阿让拿着假释身份证讨生活四处碰壁。米里哀主教好心收留了他,他却经不住诱惑偷了主教家里的银器要逃窃。 被抓获后,米里哀主教不仅不指控他,反而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而且拿出更多的银器堆在他怀里。 冉 阿让恍如做梦发了迹,踌躇再三,他撕掉了自己的假释身份证,用白白得来的资财为自己开辟全新的生活:他成了马德兰先生,受人尊敬的工厂主和市长,他功成名 就,乐捐好施,收养了妓女芳汀的孤女珂赛特。但过去的阴影一直在追随他,警长沙威对他穷追不放,他随时落入身败名裂的险境。尽管如此,当冉阿让有机会干掉 警长沙威时,他却反而救他一命。 沙威无地自容,自杀身亡。



很 多人可能觉得《悲惨世界》的故事情节有点牵强,米里哀主教对冉阿让的宽恕,和冉阿让对警长沙威的仁慈,似乎都有点不合情理。其实,这几个人物都不是雨果的 虚构,都可以找到现实中的原型。 雨果将这几个人物的命运拼凑在一起,用最生动的形式体现了基督信仰中最精华的理念:饶恕。米里哀主教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 天父上帝的爱,他代表了天父对人的饶恕,是无条件地将怜悯和爱赐给不配的、有罪的人。冉阿让在‘悲惨世界’中被定罪,服漫漫苦役后仍得不到社会的宽容和理 解。 可 是在米里哀主教天父式的爱里,他不被定罪,在白白得来的恩典中重获自由。冉阿让撕掉了自己罪犯的身份证,表明他从此接受对自己重新的定义:在天父的怜悯 中,他是一个全新的,无罪的人。 虽然过去的阴影依然伴随,但他知道如何坦然面对。当警长沙威落入他的手中,他明白自己不能报仇雪恨,因为他自己被饶恕, 他也必须饶恕别人。米里哀主教将从天父来的饶恕给了冉阿让,冉阿让将饶恕又转给沙威,这就是在雨果对‘悲惨世界’的神学演绎:饶恕,是对人类社会的罪恶仇 恨的终极救赎。



芳汀:无望的盼望





芳汀是影片中最悲情的人物。她出身贫寒,被情人抛弃。为了养活私生女,她从工厂打工,到出卖秀发玉齿,最后沦为娼妓,在病痛中死去。芳汀是悲惨世界苦难的缩影,她无力抗争世界的苦难,但在无望中,她依然渴望能看到拯救。 最后冉阿让成全了她的盼望,收养了她的孤女。芳汀的悲剧,和悲剧结局中希望之星的出现,演绎了雨果的人生信仰:纵然悲惨世界充满了没有答案的痛苦与忧伤, 但人在无望中仍有盼望。影片最后,芳汀‘复活’,天使般容貌焕发的芳汀牵手冉阿让的灵魂,离开世间哭泣的珂赛特和她的爱侣,一同飘往圣洁的国度,这样的处理实在是对雨果创作本意最绝妙精确的发挥! 不错,在这世界人有很多苦难,但天国荣耀的盼望,也是可望可及。



沙威:自义的自亡





警 长沙威本是一个正面人物,却以反面人物自亡告终。他嫉恶如仇,对冉阿让穷追不放,自以为是替天行道,没想到成了公义的迫害者。雨果借着沙威这个人物,将人 性中自我矛盾的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人自以为无罪,反而更有罪,自以为正义,反而最不义。影片的一个片断,沙威深夜在教堂的高处徘徊,望着满天星斗,祈祷 上帝帮助他惩罚罪恶,让所有罪犯如同‘路西法’(魔鬼)堕入炼狱。沙威代表的是人类错误的神学观,只强调审判公义,看不到爱和饶恕。雨果安排沙威这个人物 以自杀收场,是他的神学思想最精辟的阐述:自以为义者得不到救赎



沙 威的结局从反面印证了基督信仰中爱的基本论,如圣经中保罗所言,人纵使敬拜上帝,了解上帝一切的奥秘,纵使做尽善事,甚至舍己牺牲,但如果所行所为不出于 爱,就与自己毫无益处。正如雨果在书中所说,‘我们应当害怕自己。偏见便是盗贼,恶习便是杀人犯。重大的危险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危害我们脑袋和钱袋的人 何足介意呢?我们只须想到危害灵魂的东西就得了。’



从更广义的社会角度来看,沙威曾对法制、人治有绝对的信心,最后却发现自己不过自欺欺人, 害人害己,走投无路。雨果的社会观很鲜明:不要祈望法制、人治能辟出解决‘悲惨世界’的答案,人类的仇恨纷争,只有爱和宽恕才能化解。 如他在书中说,‘我们在实际事物中摧毁了旧的制度,在思想领域中却没能把它完全铲除掉。消灭恶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转移风气。风车已经不存在了,风却还存在。’



爱, 超越‘红与黑’





《悲 惨世界》的主题,正象影片中革命学生那首争辩式的歌曲‘红与黑’所表达的, 是‘红’与‘黑’的抗争和交织。红色代表着激进和盼望,黑色代表着过去和死 亡。 巴黎的年青学生不惜流淌自己鲜红的血液去推进新世界的来临, 却以惨败告终。‘红’与‘黑’的激烈斗争, 只让世界呈现出灰色的暗淡。 而在这灰色 的阴暗基调中, 唯一出现的亮色, 是珂赛特和马留斯纯美的爱情。 



珂 赛特和马留斯都是爱的‘结晶’。 珂赛特的生命孕育着芳汀爱的忍耐和盼望, 冉阿让爱的施舍和救赎;而马留斯得以逃脱,在革命风暴中浴火重生,是因为单恋 他的女孩爱潘妮为他牺牲,还有冉阿让拼死相救。 珂赛特和马留斯的结合,是完整的爱的联姻,暗示着雨果对悲惨世界的解读,不是‘红’与‘黑’的相争, 而是要超越‘红’与‘黑’,看到爱的光明。    




这就是我读懂的《悲惨世界》。这部作品的伟大, 在于它对人性与信仰深邃的探索。雨果在书上说,‘最美丽的祭坛,是一个因得到安慰而感谢上帝的受苦人的灵魂’。如今,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能有这样一部电影,演绎对信仰美丽的祭拜,稀有珍贵, 令我流连忘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f0b1d70101adk5.html
乞讨的君子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3-02-14 08:44:56)
转载▼
标签:
路不拾遗
杂谈
分类: 生活点点滴

乞讨的君子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为了金钱出卖灵魂。至少,这位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不会。


今天读到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一个温馨的故事。有位年轻的女士莎拉·达玲路过一个无家可归的乞讨老人。基于同情心,她把皮夹子里所有的零钱都倒在他的罐子里面。这位名字是比利·雷·哈里斯的老人,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发现,罐子里面有一颗相当大的钻戒。他想,如果这是真的,那一定很值钱。他决定还给失主,但是他不知道失主是谁。


莎拉·达玲一直到第二天才发现,订婚钻戒不见了,感到非常惊慌。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感情的问题。原来她带着新戒子很不习惯,所以,把钻戒取了下来,放在皮夹子里面。然而,在把零钱倒在罐子里面的时候,她竟然忘了戒子也在里面。


莎拉·达玲心里想,这下完了,戒子一定找不回来了。于是急急忙忙地回到昨天散钱的地方,幸好,老人还在那里。


她冲着老人问:“你认识我吗?”

比利·雷·哈里斯说:“我不知道,我看过很多张面孔。”

“我有可能给了你一样很贵重的东西。”她说。

老人问:“是只戒指吗?”

她急切地说:“就是。”

老人说:“在我这里。”于是,把戒子归还给她。


乞讨的君子



莎拉·达玲心里十分激动,她打电话给电视台,把故事告诉了电台。
 
乞讨的君子 –追踪报道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3-03-30 07:47:39)
转载▼
标签:
无家可归
钻戒
分类: 生活点点滴

乞讨的君子 <wbr>–追踪报道

感激的莎拉·达玲拥抱无家可归的比利·雷·哈里斯



自从一个多月前报道《乞讨的君子》以来,故事又有新的发展。无家可归的乞讨老人比利·雷·哈里斯自从归还钻石戒指以来,他的命运有了很大的转变。



得回钻戒的莎拉·达玲与丈夫比尔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替比利成立了一个户头,让全国的人都可以在网上捐献。当初,哈里斯曾经把钻戒拿到一家首饰店估价。首饰店当场愿意付给他4千元现金换取钻戒。哈里斯在明白钻戒是真的以后就保存下来,以便归还失主。



莎拉和比尔成立这个户头,就是希望能够获得至少4千美元的捐款,以便报答比利。没想到,到了3月下旬,所受到的捐款已经超过18万6千美元,有8千多人在网上捐款!他已经不需要露宿街头了。



乞讨的君子 <wbr>–追踪报道
 
一个朋友的分享:

一句话,走到了我内心深处。

有一种勇敢是,不执着,不抗争,不争辩,而是接受,像流水一般,去拥抱命运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信,上帝的手掌管一切。就如以色列先知撒母耳说的: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去加拿大以后,那种宁静的生活,我羡慕得不得了。回来的时候,我非常恐惧,我很害怕再回来面对所有的一切,这些年老是想按自己的心思操纵所有的一切,结果真的要崩溃了,我觉得我承受不住了。可回来以后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淡定很多,回来以后,我有两个心得。

有一次看电视,是一个评论节目。一个寡母,靠捡破烂攒钱为两个女儿每人买一套房子,自己租房。最近一年瘫痪了,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结果两个女儿谁也不养老母亲,妹妹把母亲送到姐姐家,姐姐生气,又推回去妹妹家,结果妹妹不开门。姐姐生气,就把母亲丢在妹妹家楼下走了,结果大夏天,烈日当头,母亲被晒死在轮椅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看完以后,心里特别难受。当时我和我妹妹聊天,我们俩就想到了上帝,我们同时感悟出一个道理。做为儿女,怎么可能因为别的儿女不孝顺,我们就不孝顺呢?别人不养老人,我们就不养吗?

我们最初信上帝,都是看哪个人对我们好,或者哪个人行的好,我们就跟着信了。一旦那个人做的不好,我们立刻灵性软弱,觉得信上帝还不是都一样,你看他怎么怎么样了。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现在一想,其实信上帝不是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吗?我们应该把目光定睛在父身上,不能因为别人不孝顺我们也不孝顺,这才是信靠的真意。

第二个心得就是上帝的最大恩典不是给了我们什么顺利而是他让我在困境中不绝望。我们的逆境,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罪,曾经的罪,导致今天的逆境,没有让我仰望的天父支撑,绝对无力支撑过去的罪。
 
假设一下,即使这两姐妹去照顾她们的母亲了,而她们如果把这种“孝顺”只是当作一种“责任义务”的话,其实那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顺”(只是形式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孝顺”是出于对父母的爱。:)
 
"第二个心得就是上帝的最大恩典不是给了我们什么顺利而是他让我在困境中不绝望。我们的逆境,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罪,曾经的罪,导致今天的逆境,没有让我仰望的天父支撑,绝对无力支撑过去的罪。" - 一个信主时间不长的姊妹能有这样的领悟,真是要感谢赞美神。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