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场到冰箱 素食者慎入

 
  素妈妈和她的素家庭

  李雪梅在怀孕期间也坚持了素食。儿子生下来有8斤多重,很健康。“大家觉得吃素营养不够,这是一个误解。蔬果含有人类所需的各种元素,还有肉类所没有的抗氧化剂,而抗氧化剂是减缓衰老的重要因素。”
 
  在李雪梅的号召和感染下,丈夫也投归了素食阵营,还在小区里“承包”了一块百余平方米的荒地做“开心农场”,自给自足种有机菜。现在地里硕果累累,自己都吃不完,到处送人。

  而7岁的儿子则在长辈间素荤大战的争夺下,“自主选择”成为一名素宝宝。但和妈妈不同的是,他可不是为了爱动物也不是为了环保,而是因为“肉不好吃、难闻、塞牙齿”。
 
  度过难熬的头几个月

  吃素吃久了会特别想念肉的味道吗?“刚开始时,偶尔是会觉得有点可惜。”东坡肘子、粤菜、川菜,李雪梅没吃过就要放弃,心里痒痒的。但坚持下来后,她发现自己味蕾变得敏感,能够尝到蔬菜中丰富的滋味,嗅觉变得发达,心情也平和了。
 
  “其实,最难熬的仅是开始的几个月。”同是自然之友的张小姐,素食之路则曲折得多。张小姐非常热爱小动物,别人送她2对鹦鹉,三四年后,竟然繁殖成了20多只。后因禽流感肆虐,无奈只得把鸟儿都送到白云山鸣春谷。正是出于这种对动物的爱,多年前,来自内蒙古曾无肉不欢的她和丈夫就已痛下决心要素食了。
 
  但几个星期后,行动便宣告失败了。原来,由于不会搭配食物,而且一下子就全素了,张小姐和丈夫老是觉得饿,吃不饱,而且心痒难当,最后只得打起了退堂鼓。

  “吃不饱是因为没经验。”现在,张小姐又重新开始了吃素,却不会再老觉得饿。因为她发现原来吃素不能仅吃蔬果,还要配合豆制品、坚果、木耳、蘑菇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说起素食,许多人想起的另一个素食等于青菜加豆腐,品种单一,味道寡淡。李雪梅表示,其实目前广州的蔬果种类非常丰富,仅豆腐就有豆腐干、千张、豆鸡、腐竹等各种品种,素食店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替代品,如素肉、素雪糕,网络上的素食谱也是层出不穷,一点儿也不比肉菜少。而在平时的采购,她会遵循彩虹采购法则和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原则,蔬果品种的颜色尽量多,尽量杂,这就不需担心营养的问题。
 
  吃素不仅是个人的事

  去年,素食环保小组参与了20余场的活动来推广低碳素食的理念,今年春节初一至初三,许多成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在广州市动物园免费演出了3天的环保剧“动物联合国气候大会”,向市民讲述肉食是怎样影响气候的。

  “之前我觉得吃素食只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没有必要到处宣扬,但现在我很焦虑,我觉得我有义务有责任去为地球做一件事。"小组成员郑小姐表示。
 
  “其实有许多活动是政府、学校社团主动找我们合作的,社会对低碳生活也越来越关注了。”自然之友广州小组负责人洪霞在去年12月1日参加市人大听证会,提交了《关于广州市推广低碳健康饮食方式的建议》的书面意见。
 
  李雪梅表示,他们并非要求人们完全不吃肉,而是人们能减少肉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逐渐素食的程度。目前他们的活动以讲座为主,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肉食背后的真相”,“我们现在就像在播种”。

  “另外,动物蛋白更是显着地增加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患病几率。”李雪梅强调。
 
惊! 还有这样活着的素食者
 
ImageUploadedByCFC 21423063165.689613.jpg
 
▼马克在农场里的生活很惬意

  住废弃拖车

  种粮食采蘑菇

  捡树枝烧火做饭

  装太阳能供热充电

  用小茴香作牙膏

  英国免费经济男

  两年不花一分钱
 
  这名叫马克·博伊尔的英国男子,今年31岁。从2008年11月开始,他拒绝使用一分钱,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两年时间。然而对于这样的生活,他却表示过得很好,自己很喜欢这种生活,而且会继续下去。

  据媒体报道,马克是“免费经济运动”的倡导人之一。所谓“免费经济运动”就是指人们不用花一分钱的自给自足或者是以物换物的生活方式。
 
马克的生活: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原始

  马克·博伊尔说,自从开始这种生活以来,他就一直居住在英国布里斯托尔附近农场里的一辆免费的破旧宿营拖车里。

  在那里,他自己种植农作物,有时候也到树林里找些蘑菇、坚果等充饥,甚至到一些超市的垃圾箱里寻找快过期的食品食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