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 《净土教言》遣疑问答 .......转发自/ _small_

  30、不具广大资粮,虽发愿也不能往生吗?

  答:并非如此。如果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具有强烈的信心和迫切的希求心,以这种心态便可以圆满广大的资粮,不用依靠其他因缘就能往生。
 
31、看某位有情与极乐世界有无缘分,如何界定?


  答:虽然听到佛号也是一种缘分,但严格来讲,与阿弥陀佛有没有缘分,关键是看自己的信心。如果对净土法门真的有信心和希求心,那肯定是有殊胜的因缘。
 
32、凡夫即生往生合理吗?请结合密宗和显宗即生成就的公案及义理进行说明。

  答:合理。因为诸法能力不可思议,只要众生有信心、佛陀有加持,二者一旦聚合,这种力量不可思议,依靠这种力量,一生很容易获得解脱,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如密宗所说,即生中成就资粮道、一地菩萨乃至佛地之间的果位。这一点,以正理无法证明不可能。所以,依靠善逝如来的无量智慧幻变为事势理,以确凿可靠的《弥陀经》、《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等教证作为此理的正量,净土宗的“即生往生”是合理的。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中的曼巴侠,就是在六个月中获得了成就。净土宗也有很多公案,有些人甚至是屠夫,在短短几天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临终时也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33、不承认听闻佛号即能往生,有什么严重后果?应如何正确对待?

  答:一方面,自己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信心,且对佛语产生怀疑,不可能获得往生;另一方面,以自己的邪见影响他人,令别人的合理怀疑变成非理怀疑,障碍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摧毁其相续中的善根。

  假如自己以前这样做过,那在临死之前一定要好好忏悔。不管是不注意、不懂或是故意做的,都应该忏前毖后,发誓今后决不再做。另外,自己还应意识到听闻佛号即能往生完全是由如来不可思议的智慧力所生,并且对此坚信不疑,诚心欢喜,一心希求。
 
34、不信往生四因,唯信自心分别,有何过失?请以教证说明。

  答:如果没有任何教证理证,仅凭自己的感觉认为往生不合理,这样一来,他也会对净土的功德、佛陀的智慧、圣道的甚深方便一切法产生怀疑,最终此人将退失道心。

  佛在经中说:“弥勒,如是我行善逝之事业,汝莫生疑,而当精勤也,于佛陀无障无碍之智慧,勿生疑惑,否则,汝将进入具极其殊胜之珍宝的牢狱中!”又说:“弥勒,为使此法门不失坏,皆当交付于汝。为使佛法不隐没,汝当精勤也,切莫错乱佛陀教言,否则,将长久遭受损害、不利、不安、痛苦,及堕入邪道。”
 
35、当你周围有人对净土法门及各种显密教法进行怀疑时,你持何种态度?

  答:遮破别人的观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有些人就算把道理给他说得非常明白,他也不一定愿意接受,但我们应该救护那些随声附和的人,假如没有造一些这方面的辩论书,很多人可能人云亦云,盲目地随波逐流。但若将自己的观点解释清楚,消除某些人的误解,他们就会觉得:“哦,原来不是这样的,那个法师讲的还挺有道理。”这样一来,他们才有被救护的机会。所以作为修行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利他的心,并以恭敬心来弘扬佛法。
 
36、仅凭信心及希求心就能往生,对此你是否能生起诚信?

  答:请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阐述。
 
  37、请依《净土经》教证说明:对佛法不起信心的是哪三种人?如来智慧如何不可测量?

答:《净土经》云:“持有邪见劣种怯弱者,对于佛法不能起信心。”

  《净土经》云:“犹如盲眼士夫于暗室,不知道路岂能明示之?声闻尚不了知佛智慧,其余一切众生何堪言?佛陀明知佛陀之功德,天龙夜叉声闻不能知,宣说胜妙佛陀之智慧,此亦非为辟支佛之道,设若一切众生成善逝,精通胜义清净智慧者,彼等经劫抑或超劫中,纵然赞说一佛之功德,彼等终将趋入胜涅槃,众多俱胝劫中虽宣说,然亦未尽如来智慧量。”
 
38、什么叫随信者与随法者?

  答:利根者通过闻思教理,依靠智慧而生起的定解相当稳固,遇到任何违缘也不易动摇,这种人叫做“随法者”。

  钝根者仅仅从书本或上师那里了知一些道理,进而人云亦云,这种信心非常容易退失,这叫做“随信者”。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将二者分别喻为道与道的影相。真实的道路可供人行走,而画面上的道路影相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所以相比之下,大家最好能选择“随法者”,通过闻思心悦诚服地接受佛法的道理。
 
39、想往生极乐世界,为何必须首先发愿?

  答:经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即得如是果。”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这种发愿,仅仅是口头上的念诵,或是一些表面上的行为,想要往生是非常困难的,就像没有打算去拉萨就不可能到达一样。
 
40、了知往生功德后,欲往生者尚须精勤修持昼夜二种修法,请说明这二种修法的内容。

  答:白日修法:在白天,按照经中所说的来观想忆念极乐世界的一切能依所依功德,对此生起清净信及渴求往生的欲乐信,对佛陀的甚深幻变之理生起猛烈的胜解信,并且连续不断观想极乐世界的形象,尽心尽力积累善业资粮,以往生极乐世界的强烈希求心作回向。就窍诀而言,能迅速积累无边资粮、净除罪障、增上善法的摄要即是七支供,所以应当勤修七支供,通过念诵阿弥陀佛名号,诵持陀罗尼咒,虔诚祈祷圣者勿舍誓愿等瑜伽。

  夜间修法:临睡之时,观想自己住于极乐世界并亲见阿弥陀佛,在不离这种强烈希求心的正念中入眠。
 
41、修法时以何种发心摄持,才成为大乘修法?

  答:菩提心。华智仁波切说,若不具足菩提心,即使修大圆满也属于“小乘”的大圆满。乔美仁波切在《乔美山法》中专门有个菩提心的修法,对此也讲得特别清楚。所以修任何一个法,必须要在菩提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不管学禅宗也好,念阿弥陀佛也好,修大圆满、大手印也好,统统不是大乘的佛法,根本不可能获得这些功德。大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菩提心,这是相当重要的!
 
42、闻思经论对于修净土法门有抵触还是有助益?为什么?

  答:有助益。只有通过闻思经论,才能了知往生的功德和能够往生的道理,进而对极乐世界产生希求心,遣除自己的未知、邪见、怀疑,尽量具足四种因,断除五无间罪和谤法罪,生起清静的定解,日夜不断生起信心,发起精进并将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有把握获得往生。
 
43、以信心、精进修往生法,并将一切善根回向往生,将出现哪三种往生验相?

  答:上等者今生便能亲见导师阿弥陀佛并得授记,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中等者出现获得加持的验相;下等者也可梦见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形象,这些都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征兆。
 
44、修往生法未获验相,但在临终时耳闻佛号或中阴时忆念佛号即可成为往生之因,为什么?

  答:人在临终的时候,神识具有极强之力。如果引导的方法如理如法,对亡人来说,就像国王命令他去办一件事情,办不好会遭受惩罚一样,他由于特别害怕堕入恶趣、不能获得解脱,所以若有人提醒他心不要散乱,好好忆念阿弥陀佛,他的这种意识就会特别强烈,只要稍一转念,依靠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