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 《净土教言》遣疑问答 .......转发自/ _small_

 
45、临终时,亡者及亲属应具何正念,才能令亡者顺利往生?

 答:在临死中阴现前的时候,若能忆念观想往生的窍诀,则可以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如果自己实在有困难,应当让道友在旁边提醒。《上师心滴》中也说过:出现死相时,自己若有明观教授之能力,即可明观;若无有明观能力,则上师或金刚道友为其讲授中阴光明令其明观,即说三遍:“出现中阴光明显现时,你要认识自现而获得本地,不可退转。”如果生前得过大圆满的灌顶,或曾听闻过《上师心滴》、《空行心滴》等无上密法,依靠这种明示,必定可以认识本面而获得解脱。

  如果以前这方面修得不多,尤其是大圆满方面,自己没有太大的把握,那旁边的道友应该为其助念佛号。莲花生大师的教言中讲过,应为临终者念宝髻佛和药师佛的名号,听闻这些佛号可以不堕恶趣,功德不可思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让临终者做毗卢七法坐式,或者狮子卧(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卧姿),这样也不会堕入恶趣,必定获得解脱。

  对亡人的临终关怀特别重要,作为佛教徒,如果亲朋好友死亡,我们应该为其助念佛号,或者放一个念佛机在旁边。倘若大家都放声痛哭、呼天抢地,这样没有任何意义,且对死者有极大的危害。
 
46、学习《净土教言》,你认为其与汉地净土修法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答:在具足往生四因方面,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完全相同,都必须要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积资净障、发菩提心等等,只不过汉传佛教的某些论典中,这些说法不太明显而已。

  不同之处是,藏传佛教中有很多伏藏品的修法仪轨,具有殊胜无比的加持力,有些还要通过灌顶方可修持。而且,藏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身相是红色,身姿是跏趺坐,这与汉传佛教中阿弥陀佛的身相也不相同。

  但不管怎么样,藏传净土法门与汉地净土法门的究竟意趣没有任何差别,只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而应机施教,最终皆可殊途同归。
 
47、什么是合理怀疑?什么是非理怀疑?


  答:所谓合理怀疑,是指心中虽然存有疑惑,但所怀疑的意义是合理的,比如现在是春天,如果猜想“夏天肯定会来吧”,这种怀疑是合理怀疑,但若认为“今年肯定没有夏天”,这种与事实不符的怀疑就是非理怀疑。
 
48、如果你对往生有了信心,你将如何以修行度过此生?



  答:请自己发挥。


_small_, 2011-10-11 举报发送悄悄话#1支持回复
 
_small_ 说:
下面講頂禮導師無量光佛:

除造捨法無間罪,諸誠信您發願者,
如願往生極樂剎,佛臨中陰引彼剎,
 
頂禮導師無量光。

除了造五無間罪(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起噁心出佛身血。Blog注)和捨法罪的人以外,只要對阿彌陀佛您深信不疑,並誠心發願往生的一切眾生,皆能如願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會在此人臨終或中陰時引導他往生彼剎,所以誠心誠意頂禮導師無量光佛。
 
藏傳佛教任何高僧大德,在開極樂法會或給大家講經說法時,都會特別強調不能有這兩種障礙。尤其對謗法罪,很多高僧大德都要翻閱眾多經典,並給大家再再宣講,以前上師如意寶(晉美彭措尊者(西元1933-2004年. Blog注)就專門為此傳講了《彌勒請問經》、《大乘研磨經》等大乘經典。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否則很容易造下這樣的罪業。
 
而這樣的罪業極難懺悔,印光大師云:“以五逆罪大,謗法不信,此種罪障,豈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滅乎?”意即:這兩種彌天大罪一定要通過強有力的對治或懺悔才能消除。所以我們只在口頭上說“我要懺悔”,而在實際行動中什麼都沒有做的話,那也不行。《大乘方廣總持經》中記載:“佛告文殊師利,我於往昔七年之中,晝夜六時懺悔身口及與意業所作重罪,從是已後乃得清淨,經十劫已獲得法忍。”所以造了這樣罪業的人,一定要認真懺悔。為此上師如意寶要求: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一定要先念四十萬遍金剛薩埵心咒。
 
比如,部分一轉法輪的經典說人我存在,而二轉法輪的《般若經》則說萬法皆空;一轉法輪和三轉法輪相比,很多說法也不相同。就阿彌陀佛因地時於世自在王如來前的發願而言,《無量壽經》和《大寶積經》是四十八願,《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是二十四願,《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是三十六願,藏文《無量壽經》則講四十九願,而一些梵文版本則是四十六願。有些經中說,釋迦牟尼佛最初是在這位佛陀前發菩提心的,另一些經中則說是在另一位佛前最初發心。就是釋迦牟尼佛教法住世的期限,其說法也不盡相同。但我們卻不能說誰對誰錯。
 
通達大乘佛法的人都明白,佛經有不同說法非常合理。比如,從成都到拉薩有 兩千五百公里 ,但這只是公路的里程,而航空里程並沒有這麼遠。對一些人來說,張三是個好人,但對另外的人來講,他卻是個壞人。同一種食品,對部分眾生來講很好吃,但另外的眾生卻不喜歡吃。總之,對某個事物下的結論,在某種情況下是正確的,但在其他情況下就很有可能是錯誤的。同樣的道理,因為佛陀是觀待眾生的根機而說法,所以就會有多種說法,就像小學生的課 程與 博士的課程不可能相同一樣。而且佛是量士夫,所以他絕不會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對講經說法的法師和居士而言,如果既懂得佛法的意義,又能給別人正確傳講,那就有很大的功德;如果自己根本不懂佛法,反而憑著分別念胡說八道,那就很危險。現在有些人膽子非常大,自己從來沒有受過佛教的正規教育,連基本的佛教術語都不懂,但他卻敢講經說法,甚至有時候還敢故意亂講。就我本人而言,無意中講錯了的情況確實有,但自己明明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講下去,甚至故意亂講,這絕對不敢。
 
其實講經說法並不那麼容易,它需要一定的資格。我們學院在這方面非常嚴格,比如要選一位傳講因明的法師,首先他必須在因明班學習過,而且還要在因明班當過輔導員,另外因明班的堪布對他的水準也認可,這樣他才能擁有傳講因明的資格。想獲得傳講其他佛法的資格也是同樣,可見傳講佛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世間,非專業人士在講專業問題時,專業人士一聽就清楚他的錯誤所在。同樣,有些人並沒有正規聞思過佛法,只是大概看了一些佛經,就開始給別人傳法,而真正了知佛法的人一聽就知道:他又講錯了。有些人膽子真大,連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都解釋不來,但他卻敢傳講中觀。有些人在講淨土法門時說:“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就是菩提心。”請問:菩提心的法相是什麼?為自我解脫而希求往生是否是菩提心?所以講經說法若不注意,表面上看來是在弘揚佛法,其實是在造謗法罪。但很多人卻胸有成竹地說:我肯定能往生。如果是真正的大聖者,因為菩薩可以示現各種各樣的形象,那我們也沒有資格說;如果不是,可能就要引起注意。
 
律藏中云:“劣慧宣邪道,稱為邪法師,彼法若正法,非法將如何?”如果以下劣的智慧宣說邪道,那這樣的人就是邪師,如果他說的法是真理,那世間再也不會有非法了,就像糞土全是黃金,那哪里還會有糞土呢?所以,今後如果想講經說法, 自己首先要無誤通達法義,否則不但自己會造下捨法罪,也會讓其他眾生造下捨法罪。以前我上學時,有一位老師教我們分數的加法,因為她自己也不懂數學,結果教成:分子與分子相加,分母與分母相加。因為她教錯了的緣故,所有學生也跟著錯,這就叫“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
 
末法時代很多人都很容易造下捨法罪,有些是無意中謗法,有些人是故意謗法,但無論如何,只要發現自己造了謗法罪,就要好好懺悔。法王如意寶年輕時,在辯論的過程中,顯現上也造過謗法罪,所以上師晚年經常在僧眾前懺悔,並一再強調不要誹謗正法,尤其臨近圓寂那幾年,他老人家一直反復強調這個問題,所以佛友們今後一定要重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