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白話解(黄念祖)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類。
無差別相。但因順餘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本品叫「超世希有」。超出一切世間,表示優越高超;人世間希有,顯
示少見難得。在極樂國中,所有的眾生,容貌和色相,非常美好(美妙是
妙到了極點,所以稱為微妙),都是超世希有。他們都不是有漏的有生滅
的身體,並且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更重要的是:《往生論》所說,
他們是「清淨智海生」,是從清淨的智慧大海所出生。正如《往生論》所
說,極樂的菩薩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所以極樂眾生容色
的清淨莊嚴,超越一切世間,至為希有。極樂人民的形狀色相,彼此相同
,經文是「咸同一類。無差別相」。就是說彼此相如,沒有差別;只是一
種,沒有兩類,當然不能更分什麼貴賤高低了。當然,也不是說大家都是
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一樣的,分不清楚,誰也不認識誰是誰。不是那
個意思。就像兄弟很像,但是都易於認清的。至於稱為天人者,是隨順世
間的方俗。本經《禮佛現光品》說:彼土「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
可見極樂國中,都是聖賢。那為什麼又稱為天人哪?這是隨順世間的習俗
。義寂說:念佛的人兼持五戒,初往生時就是人,比這更低也一樣。念佛
又兼修十善,修十善是天業,他這麼初得往生時,叫做天。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寧
可類乎。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
。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醜劣。假令帝釋。
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
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說超世希有啊,這裡有五重的比方。第一重,拿乞食的人比帝王。一
個乞丐,憔悴、醜陋,腌臢達到極點。一個窮苦的叫化子,站在帝王身旁
,他同帝王能相比嗎?帝王養尊處優,儀容當然不一樣,再加上裝飾,就
不能相比了。二、要拿人間的帝王比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是四天王天的王
),人世的王就卑鄙醜陋多了,就像乞丐在人王的身旁一樣。三、轉輪聖
王,雖然威相第一,可是要比忉利天王(這是俗話說的玉皇大帝、帝釋)
,那麼轉輪聖王又比帝釋醜劣很多了。四、假設帝釋比第六天(第六天是
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天最高的一個天),又不如遠甚,相差百千倍都不
止。最後把第六天跟極樂世界的天人、菩薩、聲聞來比,又不如遠甚,「
雖萬億倍。不相及逮」。就是說把第六天的人,容色的水平,提高一萬億
倍,也趕不上(「逮」字同「及」字意義相同)。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
極樂人民所居住的宮殿、穿著的衣服、吃用的飲食,這些享受都同他
化自在天王一樣。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最高的第六天。

【至于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
萬億。不可計倍。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
。不可思議。】

「威德」是威神功德。極樂世界的人,他們都「神智洞達。威力自在
」。開顯了神妙難測的智慧,洞然通達本源,並且威力無比,自在無礙,
所以他們的威德無比。「階位」。「階」,是階級、階梯;「位」是品位、地
位。極樂人民的階位更是十方世界都不能相比的。蕅益大師稱讚極樂的凡
聖同居說,這是十方世界所無。既是阿鞞跋致,但還是凡夫;既然是凡夫
,可又是阿鞞跋致,他三不退。這是極樂國土所獨有,十方世界之所無。
凡夫就不退,這個階位,是十方天人不能比呀。他們必然輪迴,所以決定
要退。例如一個帝釋,忽然五衰相現。他有天眼通,可知道自己的未來,
他觀察一下,看到自己下生將生到某地一個驢耳朵裡,驢耳長了瘡,瘡裡
頭有蛆,他也要變成驢耳朵裡的蛆。於是大恐慌,求佛加被。佛傳了他法
,讓他修法,他才避免了。只有極樂世界,只要一去之後,就再不退了,
所以一切天人不能相比。「神通變化」。極樂的聲聞,掌中能持一切世界。
就以現在世間的天文學來說,宇宙有多大?星球有多少?都不可測,何況
十方。可是極樂的聲聞一掌之中都能抓住,這是多麼大的神通!再者極樂
人民能在一念裡頭,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在一念的剎那之間,超過這
麼多佛剎,而且「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所以遠遠超過二乘,何況天
人。所以說「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是「百千
萬億。不可計倍」。所超過不是百千萬億倍,而是說不清的倍數。佛就叫
阿難,你要知道,「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所以
一部《華嚴》就是不可思議,《阿彌陀經》經名也是稱為不可思議,這兩
經都同本經同部,本經舉體是不可思議,所以「超世希有」。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
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
意所須。悉皆如念。】

再者,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或是已往生,或現在生,或未來當生
,都能得到遠勝第六天王的諸妙色身,像貌端正莊嚴,福德沒有限量,並
且「智慧明了」。在本經《菩薩修持品》裡說: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
。究竟明了」。「密藏」的密字,不是指保密,而是指,對你說,你也不能
懂;告訴你,你也跟沒聽見一樣;你看見,也跟沒看見一樣。所以叫做密
。佛的密藏,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可是這許多菩薩也都徹底明了,所以說
,極樂世界的人「智慧明了」。「明」是明明白白,「了」是了了分明。明
白什麼?怎麼才叫了了分明?那就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道自己的本
心。這也就是禪宗與大密宗的核心。「神通自在」,上一品裡已說過,極樂
眾生的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本經《
菩薩修持品》又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方
便智又名差別智、權智。根本智是實智。宗門常說,根本智易會,差別智
難明。一代佛教化導的作用在於方便智,度生妙用權化的法都由方便智。
由於此智的顯現,可增長對於自心實體的了知。且度生事業不離神通,方
便智的開顯,認清了從本以來,自然安住於神通法中。所以「智慧明了」
是達神通之本。達了神通之本,就自然了知神通本有,所以說「但得本,
莫愁末」。根本智是本。你雖破本參,你悟了你自己的本有,是知有了,
這個是根本。那神通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末了邊邊上的事。現在很多人
捨本逐末。你說他不信佛?他信佛。你說他不用功?他用功。但是他不在
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說顛倒見!
若不信佛法,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可是你單單看到神
通、奇異功能、瑞象與靈感,這就叫做附法外道,是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
。由於「福德無量」,所以種種受用,一切都豐富充足。「宮殿。服飾。香
華。幡蓋。莊嚴之具」,隨自己心裡想什麼,就有什麼。

【若欲食時。七寶鉢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
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
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到了想吃東西的時候,七寶的鉢器自然出現在前,多種美味所成的飲
食,自然充滿鉢內。雖然顯現食品,但實際並沒有真正吃飯的人。這都是
由於他們的習氣,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想吃飯了。寶鉢和食物自然現在前面
,但並沒有人去吃它,只是看看就行了。極樂人民「以意為食」,看看食
物的顏色,聞聞香味,意思上領略了,就是吃了。凡聖同居土中許多人仍
是凡夫,所以吃食後身體與力氣都增長,並且沒有大小便。受用極樂食物
的人「身心柔軟」。人的身體,年青時柔軟,越老越硬,死了就僵了。心
意的缺點是剛強難化。柔是柔和,和順才好教化,所以「柔軟」很重要嘛
。極樂眾生對於味塵不去執著,對於飲食毫不貪戀。吃飯這也是件事,飯
吃完後,不要人收拾餐具,自然就沒有了。所以,這一切都巧妙靈活,來
也無所從來,你一想他就來了。來了你見色聞香,身體也得到好處。事情
完後,剩下的東西、器具自然就沒有了,極其自然。到了你又想吃了,寶
鉢與飲食又自然出現了。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
具足。自然在身。】

上一段是飲食,這段是服裝。「眾寶妙衣」,是用多種寶物所做成的美
妙衣服。「冠」,帽子。「帶」,身上繫的衣帶。「瓔珞」,印度古時貴人把許
多寶串聯起來,掛在身上,叫做瓔珞。也有的用花做的瓔珞。以上種種都
有「無量光明。百千妙色」。這個衣服、瓔珞等等都是眾寶所成,寶物放
光,所以光色微妙,像《觀經》所說「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所以有「
無量光明」。而且《觀經》又說:「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每一個光裡頭
具有八萬四千顏色,所以「百千妙色」。色又放光,《觀經》說:「琉璃色
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所以光中出色,色中出光,微妙
光色「悉皆具足」。這種勝妙的衣服都「自然在身」,不須要剪裁,縫製。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
周徧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
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
念現前。無不具足。】

上兩段是衣食,本段是住所。「所居舍宅。稱其形色」。極樂人民所居
住的房舍與宅院,它們的形狀同色彩都非常相稱,調配巧妙,並且也同居
住的人的大小色貌相稱。例如:多少由旬高的身體,那要有與他相稱大小
的房子。房子上有以寶珠、摩尼等等的織成的寶網,普遍覆蓋(彌覆)在上
面。「懸諸寶鈴」,寶網上懸掛種種寶鈴。所有的寶鈴寶網和舍宅都是「奇
妙珍異」(「奇」,奇特。「妙」美妙。「珍」,珍貴。「異」,特異),都是出
奇的美妙,珍貴希有。如上所述的房上有網,網上有鈴,遍佈在極樂國土
,彼此「校飾」。「校」是相交相互的意思,表示所有諸寶彼此裝飾,作為
莊嚴。並所有諸寶都放光明,光中有色,色中有光,而且晃動變化,明亮
顯曜,極其莊嚴,極其美麗。國中「樓觀」(樓台)、「欄楯」(欄杆)、「堂
」(殿堂、大殿)、「宇」(屋檐、屋邊)、「房」(廂房,居室)、「閣」(樓閣
)、它們有「廣狹」(寬窄)、「方圓」、大小高低,或者在虛空,或者在平
地,種種的情況。都是「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會疏》說:極樂沒有五
濁,所以說「清淨」;沒有變易(不衰不壞),所以叫做「安隱」;塵塵都
不可思議,任何一個微塵都不可思議,所以說「微妙」;永離身心之苦惱
,所以叫做「快樂」。極樂世界的人,心中之所想念的物品,立即顯現,
所以是「應念現前」。隨想隨到,沒有不如願的情況,所以是「無不具足
」,沒有欠缺。
 
德風華雨第二十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寶
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流布萬種溫
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
。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佛法主張日中一食,過午時一髮,就不能食。「食時」指正午。極樂國
土到了中午,自然徐慢地吹起了德風。《吳譯》說「此非世間之風」,是「
八方上下眾風之精」自然合會而化生的風,「不寒不熱,常和調中,甚清
涼好無比也」。這個《吳譯》本所說「風中之精」正指德風,所以很和適
,很愉快。「自然德風徐起」,徐徐吹動寶網上的寶鈴,演出微妙的法音,
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密。根據《俱舍論》,諸法等待因緣而生
,所以不是常。種種逼迫惱害的,所以叫做苦。見有男女生死種種差別的
相,可是實際沒有,與自己所見相違(反),稱之為空。所見既與自己相違
,怎麼自己能做主宰,沒有主宰,不能當家做主,就是沒有我嘛。《往生
論》說:「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所以風聲所說的法,不僅僅是二
乘的苦空無常,而是可以讓人悟入、能證涅槃的波羅密。曇鸞大師說:「
出有而有曰微。」「出有」指出三界的有:無欲,所以離開了欲界;他地
居,所以不是色界;他有色,就不是無色界。不是三有,所以淨土非三界
所攝。出於三有,所以說「出有」。「出有而有」,「而有」者是什麼?淨土
之有,由於彌陀一乘願海而有。離二邊,超四句,出有而有,所以「微」
。二邊是有無、是非、邪正、凡聖等等對立的兩邊。四句:說有是一句,
說沒有是一句,說也是有也是沒有是一句,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又是一句。
這是四句。你不管怎麼說,你總不能離開四句。這是咱們眾生的語言,就
在四句裡頭。你腦子裡所能理解的也就在這四句裡頭。極樂世界出有而有
,不落兩邊,離開四句,所以說是「微」。能使聞法的人開悟,所以叫做
「妙」。法音微妙,能使人悟入深遠。
再者,風送德香。「流布萬種溫雅德香」。「溫」是溫和。「雅」是雅正
。香氣溫和適人叫做「溫」。香氣遠離愛染為「雅」。例如世間許多化妝品
、很多香味,你聞了之後,產生愛染的心,就是鄙俗不雅;甚至引起慾念
,那就是邪香。「溫雅德香」。能使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所以叫
做「德香」。「塵勞」就是煩惱。「垢習」,是煩惱的習氣。由於極樂萬物都
是圓明具德,所以風具萬德,能令聞者煩惱同習氣自然不起。這是風香做
佛事。
第三,就是風的妙觸。這個德風碰到人的身體,讓人感覺得非常安和
,調心適意,這個快樂像比丘得了滅盡定。這個定又叫做滅盡三昧,是滅
盡六識的心和心所的這樣的一個禪定,是不還果以上的聖人才得。往生到
凡聖同居土的人,他的快樂就跟得滅盡定的比丘一樣。

【復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種種色光。徧滿佛土。隨色次
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潔。如兜羅綿。足履其上。沒深四指。隨
足舉已。還復如初。過食時後。其華自沒。大地清淨。更雨新華
。隨其時節。還復周徧。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第四,隨風送華。風吹這七寶林樹,吹下來的華,就很有秩序,隨本
身種種不同的色、不同的光,自然飄聚在一起,遍滿在國土中,覆蓋了整
個的大地。隨著花色分類,黃的、紅的,這樣的花、那樣的花,各各自然
成聚,沒有雜亂。這花在地上很柔軟,也很光明乾淨,像「兜羅綿」,就
是花絮,好像楊柳花、蒼莆等等很柔軟的東西。踩到花上,腳就沈下去四
指深。你一起腳,花又平了。清晨所雨的花,一過中午,這些花自然都不
見了。在花化盡之後,整個大地恢復了清淨,於是虛空又雨新花。從日出
到正午叫做晨朝,這是第一時,然後,②日中、③日沒、④初夜、⑤中夜
、⑥後夜,這就是一天的六時。《阿彌陀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隨著這六個時節,循環雨花化花(就是經文的「還復」),每次的花都
遍大地(經中的「周遍」),同時化去,大地清淨。這樣雨花化花這叫「反
」,每天六次說「六反」。每次完了,大地清淨如初,所以說「還復如初」
。極樂世界仍說晝夜,這也是隨順世間習俗。《疏鈔》說:彼土沒有日月
,但常是光明的。所以花開了,鳥在叫,就是白天;花合了,鳥也棲息了
,就叫做夜。窺基大師的《彌陀通贊》說:「花開金沼」,在金色池沼上的
花開了,極樂的人就認為天亮了。「鳥宿瓊林」,鳥息宿在寶樹林中,極樂
菩薩就認為是昏夜了。這《圓中鈔》更進一步說:「以華開鳥鳴為曉,蓮
合鳥棲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淨土氣氛。」因為眾生多是帶業往生的,
還沒有徹底忘記穢土的情況,有晝有夜。若是上頭三土,方便有餘土、實
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就沒有這些花開、鳥宿、有晝、有夜的分別相。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
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復有無量
妙寶百千摩尼。映飾珍奇。明曜日月。彼蓮華量。或半由旬。或
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


本品極顯極樂世界具有華藏世界十玄妙門中的重重無盡玄門。在極樂
國中有眾寶所成的蓮華,周遍布滿整個世界,到處都是。「一一寶華」各
各具有「百千億葉(花瓣)」。這些花是光明所成,花就是光明(例如廣欽
大師火化前三天在天空拍照出的蓮花照片,可以清楚花的本體就是光明)
。光中具有無量種妙色,青色花放青光,白色花放白光,什麼色的花就放
什麼色的光。玄黃朱紫色的寶蓮也都相同,也都放與花色相同的光。在花
色中,青白玄(黑色)黃朱(朱紅色)是正色,另有間(雜)色是紫、綠
、紅、碧、(赤馬黑鬃,表赤黑相間的顏色)、黃,經中提出「紫」字
來代表其餘。還有無量的妙寶,同百千種的摩尼映飾在花上。《觀經》說
:「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
所以經文是「映飾珍奇」。「映」是映照,「飾」是裝飾,「珍」是珍貴,「
奇」是奇特。眾寶摩尼都是奇珍,妙寶放光,光有眾色,色又放光,彼此
映照,互相映飾,光明顯曜,如同日月。蓮花的大小,或是半由旬,或是
一、二、三、四由旬,或是百千由旬,大小不等。「一一華中。出三十六
百千億光」。百千億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三十六在下段一併解釋。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
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
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每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又是三十六。為什麼都是三十六百千億
呢?筆者沒有看到解釋,只好自己權作說明。因為極樂世界有四土,每一
土都有九品,那就恰好三十六品。每一品都有百千億蓮,每一朵蓮花就具
有其他一切蓮花的光,所以每一朵蓮花都是三十六百千億光。光中現佛,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底下更殊勝的,是重重無盡。在阿彌
陀佛一個佛的國土裡頭,到處都是蓮花,每一個蓮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
每一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
微妙法」,每個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可見這許多佛不是權巧
示現的妙相,而是具有無邊真實妙用的如來。既然如此,每一佛有國土,
有無量蓮花,每一蓮花放出三十六百千億光,光現佛,佛又有蓮,又放光
,又現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重重無盡。所以這重重無盡,超情離見,不是
眾生情見所能及。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
亦無歲月劫數之名。復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
亦無取捨分別。唯受清淨最上快樂。】

「決證極果」,阿彌陀佛的大願就是如此。為什麼要有極樂世界?就是
為一切眾生成佛,所以往生的人是決證極果。在彼佛國土中,沒有昏暗、
火光、日月、星曜、晝夜等等現象。沒有黑天,所以不用火光(篝火)、
星曜、日月來照明。沒有日月,就沒有白天黑天,也就沒有什麼歲月。日
月年劫都沒有,這就打破時間了。按漢吳兩譯說:日月處空。有日月在空
間,但是日月是不動的。《魏譯》沒有說到有無。《唐譯》和《宋譯》就說
無有日月。現在會本所取是唐、宋兩譯。蓮池大師的解釋:那麼,如果你
把古譯也考慮在內,日月雖然有,但是佛的光明很大了,例如月明星稀,
月亮很亮的時候,許多星星都看不見了嘛。蓮池大師又說:沒有日月是正
說。因為忉利天以上,都不假日月了,何況極樂呢!沒有日月,當然就沒
有歲月劫數這些時間上的名稱。這個歲月劫數,從這個也可以看出來,就
是從漢吳兩譯「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也是同樣的結論。地球自轉
一圈就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這是一年(人們就看成是太陽圍著大
地轉)。是不是?都是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要圍著它的中心轉。可見
時間就由於運動。地球自己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系在轉,而且是銀河
也在轉,都在轉,所以出現各種長短不同的時間。如果日月地球根本就不
動的,也沒有晝夜,沒有年,沒有劫。
極樂世界也沒有「住著家室」。這裡的沒有住著家室同《受用具足品》
的「所居舍宅」沒有矛盾。本品並不是說根本就不存在舍宅。而是說雖有
舍宅,但沒有執著與留戀。對於隨身的舍宅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所有,是
自己棲身養命的地方,是自己不可離的住所,所以說沒有「住著」。更不
認為這是自己的家,當然沒有愛家、戀家、思家等等情執,所以說沒有「
家室」,所以也就沒有「標式名號」(標誌、門牌號數、名稱)。極樂人民
每日所聞都是無我的法音,並且一聽自心就相應,除了我相,心中清淨。
既然沒有我,哪裡又有什麼我的家室?並且大眾彼此都無我,何須在隨念
而現的舍宅加上標式名號。本來沒有分別,何必畫蛇添足。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
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
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佛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往生,若應當往生,都入了「正
定之聚」,決定成佛。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叫做三聚。「聚」,就是
物以類聚的「聚」,也就是類。關於三聚的解釋,大乘與小乘差別很大。
淨土是一乘法,純一大乘,所以這裡不介紹小乘的說法。我們看大乘。大
乘也有許多不同的提法,現在只選擇切合於當前佛教徒水平的解釋。①《
大智度論》說:「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
定。」這就是說:能決定證入涅槃圓滿無上佛果,叫正定聚。相反,決定
墮入三惡道,叫邪定聚。時好時壞,進退不定,目前不能決定是成功還是
墮落,叫做不定聚。《智論》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②《釋大衍論》一
書裡提了三種說法,本書只選一種。「十信前名邪定聚……三賢十聖名正
定聚……十信名不定聚。」到了信位很不簡單。十信以前,就是邪定聚,
因為你「不信業果報故」。如果你真信造業受果報,你敢破戒?你敢做壞
事?為什麼你敢?因為你不相信決定要受惡果報。一般人,說起來信,但
在實際行動上卻是不信。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為什麼你不去研究戒
律,當做自己真正的老師?!為什麼破了戒不趕緊懺悔?!所以你就是不
真信哪!所以作為邪定。「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大乘的賢人,稱
為三賢。到了十地,就是「十聖」。三賢十聖是正定聚,成為賢聖就必入
涅槃了。所以「十信」叫做不定聚,因為他或進或退升降不等。但是在這
之前,不信業果報,所以是邪定。於是跟那前頭一樣,必定要入惡道,所
以是邪定。到了三賢、十地是正定了,也就必入涅槃了。到了三賢、十地
,必入涅槃,才是正定聚,所以這是佛教中很崇高的境地。
經中說,往生彼土的眾生,都是住正定聚,是屬於正定這一類,是相
當於三賢十聖必入涅槃之類。唐代新羅國(朝鮮)憬興師說:若生淨土,
不問凡聖,一定趣向於涅槃。往生的人一定要行六度,一定會得解脫,所
以必定是正定。《甄解》遵善導大師的意思說,淨土一切眾生都是大乘,
所以也都是住於正定之聚了。有的顯現十地三賢,但本體必入涅槃,因為
三賢十地當相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甄解》認為,三賢十地本體就是
法身,所以是入正定聚,所以「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應特別注意:《唐譯》、《宋譯》不但是「已生」,甚至「當生」也住
於正定之聚。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人將要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當生
」。若有人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就合乎彌陀的大
願,佛必定在這人壽命終了時慈悲加佑,接引往生,所以這樣的修行人,
就是當生。當生的人,不須等生到極樂世界,已經是正定聚了,已經不退
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度生方便,顯示了一乘願
海與六字洪名的奇勛。當生也入正定聚,也是善導大師的意思。善導大師
世間公推是彌陀化身。蓮池大師讚歎說:縱然不是彌陀化身,必然也是觀
音、勢至、文殊、普賢的同流。善導大師在長安教化,長安城裡人人念佛
。善導大師主張正定聚的利益通於彼此二土。彼土是極樂,此土是娑婆。
《甄解》說:「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極樂世界一切
都增上,所以入正定聚是決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非常明
顯,這是顯益,明顯的利益。在我們世界,你如果真能信願持名,或發菩
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真實做到,就應當往生。你也入了正定聚,不
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利益是密益。這個利益不是那麼明顯,
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確實得到了這個利益,所以稱為
密益。《甄解》又說:「若為現生密益者,今家不共義也。」日人對於善導
是尊崇極了,稱為親家、今家,是非常之親善、非常之崇仰,說這是善導
大師不共的見解。一個當生的人,雖然身還在娑婆世界,已經得到了入正
定聚的利益,這是不共的妙意。先師會集本經,採入唐宋兩譯的經文,正
是同善導大師心心相印。《唐譯》文為:「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
涅槃處。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其中關鍵
的話──「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這是反證法。
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的人,就不能夠建立這個當生的因。當生的因是
什麼?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徹悟大
師的話。要解決大家的生死問題,不要在六道中頭出頭沒,枉受輪迴。你
本來就是佛,你現在是做夢,做了個噩夢,你十分恐怖,沒叫醒你之前,
就跟真的一樣,所以要把大家叫醒。自己也要醒,自己還在夢中,我能知
道把別人叫醒嗎?出了夢,便知要自覺覺他,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
信切願,持佛名號。你真是這樣的情形。那邪定聚和不定聚不能建立彼因
哪。有邪見的人,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那不可
能啊。所以說「不能建立彼因」(彼因就是上面所說,真實發心,信願持
名的勝因)。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彼因,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今天發
心,明天退心,進進退退,升升降降,經不起考驗。「魚子庵羅華,菩薩
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籽很多,成魚的極少。庵羅華是印度一種華
,開花很多,結果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
。所以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並且由願起行,深
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願。這樣修行,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
位菩薩隨時保護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擾。真正發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
持,決定往生極樂,決定成佛。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轉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定聚的人沒有恆心,也就是沒有真實發心,所以不能
建立決定成佛的妙因。
當生的人同往生極樂的人一樣,都住於正定聚,決定成佛。這個意思
《阿彌陀經》裡頭也有,經文是:「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
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
要真實發願,願意生極樂世界,你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
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就入了正定聚了嘛。大小兩經相合,證明當
生極樂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樣,同入正定聚。這真是無上
的幸運。所以先師夏老聽到淨土法門後,一個人在屋子裡頭笑了幾天。就
是自己笑,笑什麼?笑「我這回可得到出去的路啦」。不然,哪裡有路!
所以這一點很要緊。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復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
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
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
佛稱讚亦復如是。】

佛又對阿難說:東方虛空有如恆河的沙那麼多的世界,每一個世界裡
頭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佛,每一尊佛都示現廣長舌相(廣長舌是佛的三十
二相之一,又廣又長又軟又薄,舌頭從嘴裡伸出來,到上頭能蓋住自己的
臉並能達到自己的頭髮)。「廣長舌」表示無量劫以來,沒有妄語、綺語、
兩舌、惡口四種過失。所以感得廣長舌相。《圓中鈔》說:「惟世尊多劫實
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阿彌陀經》「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慈恩窺基大師解說:「
佛之舌相,證小(給小乘做證明的時候)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
,證大事也。」要證明淨土法門這件大事,所以舌相遍覆大千世界。大師
底下又說:「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
無妄語,況覆大千乎!」 (能覆面的舌,已經沒有妄語,何況現在能遍
覆三千大千世界,還有不真實的嗎?!)本經未現遍覆大千世界的相,可
是「放無量光」。放光與舌相,同是啟發眾生的信心,證明佛所說沒有虛
妄。
「說誠實言」。《彌陀疏鈔》說:「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
實則審(的確)諦(同審)不虛。」「千聖復起不能易(千聖再起也不能
改變),萬世守之為楷則者也(萬世都應遵守,做為楷式與法則)。」十方
恆河沙數佛所說的誠實之言,就是「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因為
這就是萬世不能改的楷則,所以十方諸佛同讚,千經萬論共指。東方是如
此,十方都是如此。《會疏》說:雖然諸佛所證都是平等一味,但以念佛
往生的利益,是彌陀不共的妙法,所以諸佛推讓,讓十方一切眾生都歸向
於阿彌陀佛。十方佛稱歎的多,眾生聞名的就多,才能求生的多,得度的
多。所以十方諸佛與彌陀是一個心,都沒有別的想法,只是為了眾生真實
得度,都是最真實的肺腑之言。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
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
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稱讚阿彌陀佛呢?就是想要極樂世界以外(他方)
所有的眾生聞到彌陀名號,「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沒有垢污雜染的
淨信的心。《勝鬘寶窟》說:「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
惱心,名為淨心。」這就是說:淨就是信,起了純一的清淨的信心,不夾
雜任何煩惱,叫做淨心。《疏鈔》:「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
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念)
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萬信萬生,信佛名字,諸佛
救護,都是無上開示,是佛知見,是淨宗與佛教的心髓。「憶念受持」。「
憶」就是憶佛功德。「念」說是念佛名號。「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堅
持。「歸依供養」,以自己身心歸向彌陀,依止彌陀,永不捨離。再者,「
供養」,「供」有兩種:(一)財供。香花、飲食、湯藥、財物,你用頭、
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的這一切都可以拿來獻供。(二)法供。例
如:如說修行,發菩提心,用來獻供。「養」,指養活、養生、奉養、調養
。對於身、對於法,有所利益,就稱為養。
「一念淨信」。本段全盤托出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體與用。經中極言「
一念」的重要。慈舟老法師為本經作科判,特別提出往生極樂的一心三輩
。老法師頂門上有金剛正眼,才能開顯前人所沒有說明的內容。本經與科
判關鍵在一心,所以在這裡應深入參學。
筆者認為這個「一」字不宜只看成是數目字(一、二、三……)中的
一個數「一」,而應看成它是代表「不二」的聖義諦(真理)。《維摩詰經
》主要闡揚了不二法門的妙要。因為「二」就有「差別」、「對立」、「矛盾
」等等情見。出生差別,由於「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應注意這裡的「
一」字,真如之中萬法皆如,一切都如,也就是一切如一。這個「一」正
是「一念」的一字。所以《大智度論》說:「行般若波羅密者,一念能散
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就是說修習智慧到彼
岸的人,能把十方一切像恆河沙那樣多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與諸山所有
的一切微塵,在一念之中散盡。為什麼「一念」有這樣大的力量,正由於
「一念」契合了真如。所以彭際清居士說:「行者誠能於一念信入,何須
更論種種功勛。」
「一念淨信」,《教行信證》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
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我們說一念,就是指信心無二的心
,無二所以叫做一念。一念也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往生清淨報佛國土的真
實正因。《會疏》說:「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就
是說,往生的正因,只在你的信心達於一念(一心)的程度。能達到,決
定往生,不依靠你念多少。這與《要解》往生全憑信願的說法一致。
《教行信證》指出「信心無二心」,又說這是往生清淨報土的真因,現
《會疏》「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兩者都把「一念」、「一心」結合於信。
《疏鈔》說「信即心淨」,也等於說信心就是淨心。一念淨信就是契合於
「真如法一」的淨信,所以經中下文是「願生彼國隨願皆生」。這與《教
行信證》的報土真因、《會疏》的往生正因,都是互為表裡,正好參證。
《彌陀疏鈔》引證了《成唯識論》:「信者,謂於實德,深忍樂欲。心
淨為性。」什麼叫做信?就是對於真實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歡喜願求
。信以心淨為他的性。什麼叫心淨?因為心很殊勝,如同水清珠。珠子放
在很濁的水中、水當時就清了。信心就有這樣的妙用。種種染法,各各都
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他有一個特點,是「自相渾濁」。
他不但自己渾濁,而且他還能渾濁其他的心所。如極髒的東西,他不但本
身髒,誰碰到他誰髒。所謂「自穢穢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濁水,把
問題翻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修
淨的人,以心淨為主,所以生信是緊急的要事。)
「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一念淨信是信,從信起願,所以
信願是往生的根本。所以用自己所有的善根,至心迴向求生極樂。「至心
」,《觀經》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說:至就是真,誠者就是實。就是要
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不應
當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裡面是「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
性難侵,事同蛇蝎」。這種人的內部是貪慾、嗔恨、邪惡、虛假,並且奸
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蝎。「雖起三
業」,由於「外現賢善」,當然表面上也做好事,修廟、造像,但這「名為
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所以要用自心所修真實的善
根來迴向「願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有了一念淨信,把這一念淨心迴
向,決定「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本品名為十方佛
讚。十方佛為什麼要讚歎彌陀呢?就是願意聽到的人都發清淨的信心,來
憶念、受持、歸依、供養阿彌陀佛,乃至能夠出生一念淨信,也就是不二
的信心。正如《信心銘》:「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非去來今就是打破了時見,當然一併打破空見和一切虛妄情見。在這種
遠離一切垢染的清淨信心中,把所有善根迴向,願生極樂,於是隨你發的
願,必定如願往生,而且住不退轉,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十方諸
佛沒有一佛不讚歎,沒有一時不讚歎,只是希望一切眾生能聞如是妙法,
希望每一眾生聞佛名號同生淨信,至心持名,願生極樂,隨願皆生,同證
菩提。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
三輩。】

前一品是第十七諸佛稱歎大願的成就,本品是大願核心第十八十念必
生大願的成就。此願是從真實之際、真實之慧所生的真實之利。凡夫持名
,橫出三界,往生極樂、證不退轉,決定成佛。這是眾生離苦得樂、真實
永恆的徹底利益,也正是諸佛無上悲智,度盡眾生究竟方便的極致。
《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花瓶裡插的花
未嘗不好看,但是無本之木插不了幾天。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要成佛,
佛就是覺悟。要覺悟就須要種覺悟的因,覺悟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心是因
。至於所得的果實,是善巧普度一切眾生。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極端便利
的具體方法來救度眾生,這個方法的徹底便利,就是落實度生大願的究竟
保證。方便成為究竟圓滿的標誌。這就是方便為究竟的涵義。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尊來度眾生,
所以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落實。我們要依靠彌陀
本願之海,而且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最快最
穩和最好的來實現度生的心願,不然你只是個願度眾生的空願。你自己還
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兒出來,一會兒進去,怎麼能度眾生。
本段大意是:佛告訴阿難,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發至誠心
,願意往生極樂國的,可共分為三輩。《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
品,每一品又分為上生、中生、下生,稱為九品。《無量壽經》的三輩與
《觀經》的九品,其中內容是否彼此對應,符合相通,還是各成一套,彼
此無關,從古以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曇鸞、淨影、憬興、嘉
祥諸師。還有蓮池大師說:「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本書繼
承曇鸞……蓮池諸位大師的卓見。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
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
。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
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
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
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
菩提。】

「上輩」。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類,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輩,所以
包括的範圍很廣。《觀經》每輩再三分之,於是成為九品。九品當然比三
輩細多了,但是從實際來看仍不可能很細,實際上可分的品級是無量的。
《觀經》分品分得較細,經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經上輩中最上的代表
人物,彈指之間往生極樂,得聞妙法,立即契悟無生法忍,在須臾之間,
在十方佛前受記成佛,回到本地得無量的陀羅尼門。陀羅尼的功德超過三
昧,一得永得,不再退失。這是上品上生,這是地上大菩薩的境界。我們
這些娑婆世界的凡夫,念佛往生,也能上品上生嗎?這個問題,古時的說
法認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薩才能達到的品級。幸在唐代善導大師廣
引經論,力破舊說,主張極樂九品都是濁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級位,只因眾
生所遇的因緣不同,所以出生九品的差別。例如上三品是遇大乘法的凡夫
所生,中三品是遇小乘法的凡夫所生,下三品是遇善法的眾生所生。這類
人因造惡業,本應墮落,但以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念佛是諸
善中王,他既懺悔,又持名號,於是靠彌陀十念必生勝願不可思議的力量
而得到往生。由大師的話可見極樂世界的上中下三輩,都是凡夫可以修到
的,只是因緣各各所遇到的佛法不同而有差別。所以大師主張往生的三輩
九品,總是為了「五濁凡夫」。雖然上品上生殊勝超絕,但是我們這些五
濁惡世的凡夫,只要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念到理一
心,乘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上品上生極樂世界。不僅
是這樣,晉朝有一個窮苦的人,生活很困苦,他聽到淨土法門後,就閉關
念佛。他對於塵世十分厭倦,所以一點沒有留戀,只是一心老實念佛。他
念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看見阿彌陀佛,並聽到佛說法,於是就在人身得無生
法忍。可見極樂三輩九品大家人人有份,只看修持的努力程度。
海東(朝鮮)元曉師的《遊心安樂道》說:「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
,兼為聖人也。」因彌陀四十八願,願願為眾生,所以極樂的九品蓮池,
品品為眾生(舊說是中品中生以下才是能生的地方,顯然這種說法不合佛
心)。本經《菩薩往生品》十方世界要往生的菩薩,只說名字,一劫也說
不完。可見三輩九品實為一切凡夫兼為三乘(菩薩、緣覺、聲聞)聖人。
本段首先上輩往生的人所修的因,然後說明所得的果。上輩往生,誰
不羡慕嚮往,但須圓滿上輩往生的因。因也可說成「條件」。這一小段的
大意是:上輩往生的人,他們捨去世俗的家,丟掉陷人的情慾,出家為僧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並修多種功德,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
樂世界。上輩往生的人,在所修的因行中,第一句就是「捨家棄欲而作沙
門」,這就表示上輩往生的人都是出家眾。但這顯然同淨土三經中的《觀
經》有了根本矛盾。《觀經》上三品沒有提到出家,只是在中品上生指出
「修行諸戒」,中品中生指出「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
」。《觀經》中九品,唯有以上兩品指明了出家。但是本經恰恰相反,上輩
指明出家。中輩也與《觀經》相反,指明「不能行作沙門」,也就是未能
做到「捨家棄欲」。
淨土兩經在上輩往生中出現這樣的差別,首應圓融目前兩說的對立。
我國蓮宗諸祖,慧遠、曇鸞、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等等祖師都
是上輩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經的。但《觀經》中,王太后韋提希
夫人「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彌陀)身及二菩
薩(觀音、勢至)。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可見韋
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現世悟入無生法忍,希有成就。還有韋提希夫人
的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釋迦牟尼佛
)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經中又說,上品中
生的人「如一念頃(就像是一念間的時候)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即
開。……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于七日……即能飛行遍至
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現五百侍女「生彼國已,獲得
諸佛現前三昧」,可見她們最低也是上品中生。這五百人是在家婦女,都
是上輩生。在文字只是一筆,但在家往生的人數是五百人。
還有上面指出的晉朝某窮人,閉關念佛,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登
菩薩位,然後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土《報恩論》中說:晉代廬
山遠公同社念佛的劉遺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見佛。在遠公往生時,親見
劉遺民隨佛來迎,向遠公作揖致敬,並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 (
就是說,師父您早就發心了,為什麼晚來?)所以沈老居士說:「自當上
品非出家也。」(劉遺民當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傳》
中還可找到上輩往生的居士,這裡不列舉了。
竊按世尊所說並無定法,只是應病與藥,熱病則給清涼藥,虛寒就給
溫補藥,隨宜而說,不可死於句下。孔門弟子問仁問孝,孔子的回答各個
不同,也是這樣。佛說本經時,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
薩無量無邊,乃一正規盛大的淨宗道場。本經是淨土第一經,故所說往生
條件都是正宗典範。且聽法對象又是出家大眾,在這一法會上聞法往生上
輩的人自然是比丘。於是契理契機,所以指出上輩是捨家棄欲的沙門。至
於《觀經》則是一個特殊因緣,佛偕目連、阿難飛降王宮給禁閉中的王太
后說法,聽法大眾只是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個在家婦女。這
一會中能上輩往生當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門二字涵義甚深,經云:「識心達本,名為沙門。」所以不依事相
(僧相僧裝)而看本質,識心達本的人才能上輩往生。這是不容許有一絲
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身出家與心出家之別。這裡有四料簡:「出家
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那麼雖
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輩。是乃《觀經》所說。身心都出家,當然上
輩。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於比丘,也可上輩生。真實說來,心地
是起決定作用的,「一切無如心真實」。心出家,識心達本才是沙門,都可
上輩生,這是本經正宗的說法。於是本經與《觀經》圓融無礙。必須是識
心達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輩往生。至於形式上儀容衣服上所區分的
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輩生。
 
後 記
一、恩師在寫《白話解》時提出三個指標:①《白話解》不是把《大
經解》翻成白話,而是在講授《大經解》錄音的基礎上大刪特刪,力求精
簡,通俗易懂,中心突出。②雖然簡明通俗,但不失《大經解》原有的深
度。③在此基礎上還要有突破。
二、《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乃恩師未竟之作,僅寫至三輩往生品之上
輩往生部分。至於本解未竟部分,某居士曾於恩師往生前三日特就此事請
問,恩師明確指示:「《大經白話解》寫到哪兒就算哪兒,後面的聽錄音去
。」恩師講授《大經解》之錄音(即《無量壽經講座》全部七十盤)現已
流通於世,可供學人參習。
三、謹遵恩師慈命,此《白話解》文稿由抄稿者嚴格把關,並請某居
士順以標點。抄稿者於抄寫過程中遇有個別字跡難辨等情況,第六品以前
部分呈師裁決,其餘則由在京弟子參酌而定。
此書於恩師身後印行,特予申明。
在京弟子等敬記於癸酉(一九九三)初春
全文完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末学感恩各位大德支持顶贴, 但是为了保证大家阅读的连续性, 还是烦请之前顶贴的各位善知识把各章节间的支持帖子删去。
阿弥陀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