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哲: 抗日民族战争历史的真相和现实的真相 --- 毛泽东致蒋介石信原件

说的太对了,拿不抵抗诋毁指责当时国民政府不抗日的其实是共产党宣传机构的策略(参考当时国共内战的形式)。任何领导人在当时(1931) 的困境中选择攘外都是下下策。国家四分五裂中激进对抗日本跟慈禧当年同时11国列强宣战有什么区别?最后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1931-1937年的不抵抗政策一直是国民政府和老蒋的历史污点,洗地的方式主要有两条:

1、张学良的责任,实力军阀,老蒋无法命令他抵抗。那么问题来了,老蒋就算是没有事先叫张学良不抵抗,为什么事后也没发个命令要求抵抗一下?你发个电报,执行不了,还有个地方不听中央的解释,有抵抗的命令吗?老蒋可也没少给八路军新四军下命令,听不听也就罢了,起码你应该下过命令啊。

2、国府攘外安内的既定国策。

这两条是互斥的,只能挑一条,你挑了第二条。

1931年没准备好,1937年难道就准备好了?不是1937年开战打赢了吗,难道1931-1936都不合适,1937年就最合适了?大部分人对二战日本战败的结果解读,就是日本没有能力速胜中国,开战过早。按中国和日本当时的综合国力,中国永远不会准备好,再过50年都没戏,这也是许多汉奸为什么理直气壮的原因,打也是个死,好死不如赖活着。

攘外安内的逻辑错在把攘外和安内对立起来,好像只能做一条。其实攘外也是安内的重要手段,攘外也能大大促进安内。老蒋抗战前实际控制的地区并不多,确切地讲老蒋自己不过是最大的一个军阀而已。抗战结束时他是全国全世界公认的中国领袖,如果不主动全面进攻共产党,起码他的领袖地位并无受到威胁。国共内战的五大主力都是打出来的抗日铁军,要是抗战再坚决些,培养五十大主力,再有几个共产党也灭了。
 
陶铸夫人回忆实录312页上提到

。。。首先, 三十三集团军虽然有一些坚定的反共分子,但由于我党强有力的统战攻
势,这支部队对蒋介石的反共“摩擦”命令始终抱敷衍应付态度,并时常向我方通报敌
情,后来还与我军联合打过日军。他们在战场上的缴获较少,我军就把自己俘虏的日军
官兵和缴得的马屁,枪支,指挥刀送一点给他们,让其向上级报功(每名日俘可与其交
换子弹一万发),他们也不时从人员,物质,武器,弹药等方面支援我们
。。。


信息量很大。。。

1. 老蒋联日反鳖双赢的命令,被底下三十三集团军爱国官兵抵制
2. 砥柱国军人员,物质,武器,弹药充足,但战斗力弱,谎报战功
3. 鳖军缺饷少弹,但战斗力强。常用日俘换子弹。

鳖国两军战斗力的争论可以休矣。

书中还对国军闻风而逃,一溃千里做了详细的描述,颠覆哥的三观。哥从小看你鳖洗脑
片如血战台儿庄长大,一支以为委员长是真抗日,国军是中流砥柱,尼玛现在看来历史
正好相反。你鳖应该停止篡改历史,让国军一溃千里的历史大白天下。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44447411.html
zz.jpg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一封信

张鹏程


2014年第6期 炎黄春秋杂志


2014060617563063813.jpg

台北“国父纪念馆”百年历史陈列室陈列的毛泽东1938年9月29日致蒋介石信。

2014060617563078330.jpg


20150910002249_63905.jpg

20150910002250_23346.jpg

20150910002252_97075.jpg

毛泽东致蒋介石信原件(见童小鹏主编:《第二次国共合作》,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图349)

由于此信迄今并未被大众所了解,故照录如后:

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将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动各种不利于全国统一团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来同志不待会议完毕,即行返汉,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托恩来面陈。此时此际,国共两党,休戚与共,亦即长期战争与长期团结之重要关节。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而我四万万五千万人之中华民族,终必能于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

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zhanglifan/user_blog_diary.php?did=233703#sthash.jj44tuyg.dpuf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