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说得比较客观。
这段就有点书生意气了。你以前讲过这袋鼠在高年级段的题目覆盖的知识面比滑铁卢或COMC小,如果从这角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这袋鼠的组织者是加拿大其他(非滑铁卢)很多大学支持和扶持的。也有20年历史。不是卡屯几个人弄草台班子搞出来的。 如果你说这袋鼠高年级的竞赛成绩会被招生官笑话这就有点过了。你把其他加拿大大学的理工科力量还当盘菜么?
WATERLOO招生官可能会笑话,其他大学的不会。
说点大环境吧,我以前有个藤校贴说到平均每年加拿大高中毕业生有20万人之多。COMC+WATERLOO高年级竞赛每届能上榜的(按滑大标准 TOP1%) 每年有150人能进这个榜。再看看大家心目中竞争激烈的学校(藤校+5大本科金刚专业+15大银牌专业)每年可招的学生我估计有2000人左右。我以前说过能进150人的基本是5大金刚专业+15大银牌专业任选任上), 那么剩下的1850个也是好专业的热门的怎么选呢? 还全参考高中成绩么? 看到那瀑布旁那全省747所高中中排100名左右的好高中被滑大点名进黑名单么? 一个竞赛有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有让人通过客观全国评判有个评估区分的作用。我研究过这袋鼠成绩的分布,完全符合正常题目难度设计合理时的分布,况且这11/12年级的优胜者基本是数学顶尖者。我不是说没参加袋鼠的肯定就不行,但通过袋鼠这样难度设计合理,分数分配符合正常人群能力分布的曲线的袋鼠的优胜者完全是名至实归。在其他方面类似的情况下,多了一个客观竞赛的奖励绝对大大提升被选拔的概率。对于参加者来说,有的家长甚至并没有用功利的思想(假设为了升学通过竞赛提升被挑中的概率),就是看孩子是否有进步。 和CALIBEU 类似,有点家长用这成功的提升了孩子的兴趣,即使没有到显赫的TOP 1%, 如果能从TOP 20%提升到5% 或 3%是否也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对其学业进展的一个客观评价,有助于帮助孩子选择他有可能达到的某种高度,尽管这高度并非TOP 1%那么显赫?
关键: 150 VS 2000, 晓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