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1-06-28
- 消息
- 1,214
- 荣誉分数
- 510
- 声望点数
- 223
不能这么说,繁体字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海纳百川,百家争鸣。
不能這麼說,繁體字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海納百川,百家爭鳴。![]()
没听老大说要河蟹社会?软妹币上都不让印繁体字,快省省吧
不能这么说,繁体字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海纳百川,百家争鸣。
不能這麼說,繁體字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海納百川,百家爭鳴。![]()
教育還不到「你行你上」的地步。教育平權是讓人都有機會「上」。所以才會有公立學校。择优录用是比较公正客观的,文艺体育你厉害你就上,科学技术我厉害我就上,所有人的标准是一致的,不考虑种族特征,这才是真正的反种族歧视。
基础教育人人有份,是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是以智商为基础进行选拔的,掺二吊子水货那还叫什么高等教育?举个简单的例子:奥运跑百米,你不能说黑人有身体优势,跑100米,黄种人劣势,跑80米就行了。为毛?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远,不论种族!教育還不到「你行你上」的地步。教育平權是讓人都有機會「上」。所以才會有公立學校。
富人:「我的孩子去私立學校,憑什麼拿我的稅金去辦公立學校?」
不甩。
一樣的道理。
這種平均資源的問題不是非零即一的,而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完全放任窮人自生自滅,完全不理會窮亂差社區的孩子,是一個極端。
但也可能矯枉過正。
就言論自由方面,我認為學校已經出現了矯枉過正的文字獄,並且正從大學漫延到高中。
學生平常很舒服,一點刺激就會受不了。
High school teacher who used N-word in class allowed to keep working after apologizing
建議送到 CFC 來給人用各種難聽的話罵一罵,這點就不算什麼。
In 2016, more than half (54.0%) of Canadians aged 25 to 64 had either college or university qualifications, up from 48.3% in 2006.The Daily — Education in Canada: Key results from the 2016 Census
In 2016, 54.0% of Canadians aged 25 to 64 had either college or university qualifications, up from 48.3% in 2006. Due to its large college sector, Canada continues to rank first among the OECD countries in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www150.statcan.gc.ca
初代亞裔父母一般會建議子女走較務實的數理工醫科,這些科系往往有客觀的對錯答案,黑皮膚變性女報的答案不能一定是對的。文科、教育、藝術這些較主觀的科系容易被政治正確的道德綁架,尤其是明白寫著的 Identity (women, homosexual...) studies ,就是以打倒歐洲基督教異性戀白男霸權為己任的。當然他們也看見了一部份的事實。
謝謝資料。我觉得第一,黑人高中继续读书的通道是敞开的,而且大多数都去读了。
第二,黑人本科毕业率低,我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些州降低标准使用族裔配额把黑人录取了。那是不是要降低标准让黑人毕业?然后黑人工程师设计的桥梁也降低标准?
想像这么一个场景:一群人出去野餐,每个人都自己带一个菜然后放在一起大家share。其中有一个人吃饭速度特别快,别人一轮菜还没吃完,他已经吃个五、六轮了。有人吃饭速度慢,导致最后没吃饱。这种吃饭方法对每个人公平吗?公平的分配方法是不是应该是给每一个人加一个量的限制:一个人吃得最多不能超过他带来的?
教育抛开表面,本质上就是对社会资源财富的分配利用,就象大家聚餐时带来的所有的菜。而各个不同的族裔就是参加聚餐的众人。学校分配名额时如果没有针对各族裔对社会贡献的多寡而进行的配额限制,就象是聚餐时大家可以没有限制随便吃。学习好的族裔能拿到更多的入学名额,就象吃得快的会吃得比别人多。
黑人问题一直是美国的社会问题,问题的核心是黑人的贫穷和教育水平落后,而贫穷又是和教育水平成负相关的。要想解决黑人问题从根上就是要解决教育问题。美国的AA平权初衷应该是针对黑人的,其它少数种裔只不过是或多或少跟着沾光。为了帮助黑人提高教育水平从而最终解决一直存在的社会问题,也为还白人当年奴役黑人欠下的道义上的债,白人在名额分配上降低自己的配额分给黑人,虽然黑人的平均水平低于其它族裔不少。
相信不少支持平权的亚裔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而不是被洗脑或简单纠结于本族裔的利害得失。
小学中学教育不到「你行你上」的地步, 大学可不是,大学不仅仅是受教育,还要参与科研。不要混肴概念。教育還不到「你行你上」的地步。教育平權是讓人都有機會「上」。所以才會有公立學校。
富人:「我的孩子去私立學校,憑什麼拿我的稅金去辦公立學校?」
不甩。
一樣的道理。
這種平均資源的問題不是非零即一的,而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完全放任窮人自生自滅,完全不理會窮亂差社區的孩子,是一個極端。
但也可能矯枉過正。
就言論自由方面,我認為學校已經出現了矯枉過正的文字獄,並且正從大學漫延到高中。
學生平常很舒服,一點刺激就會受不了。
High school teacher who used N-word in class allowed to keep working after apologizing
建議送到 CFC 來給人用各種難聽的話罵一罵,這點就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