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过去几天的帖子,老华侨觉得有必要做个回复。
第一,
引用Consumer Report所引用的IIHS的碰撞检测排名,是一个真正的误导。
首先说,这种排名,是把高档车(Upscale)、豪华车(Luxury)、和经济适用型混在一起排名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买经济适用车。所以,最具有统计特征的,应该是经济适用车。如果单看这类车,排名比例就有变化。可见,我们在买车时,并没有参考这个排名。下面,就copy/paste过来、逐一解剖,让大家看一看真相,而不至于被误导:
Large cars
Acura RL
Audi A6
Cadillac CTS
Ford Taurus
Lincoln MKS
Mercury Sable
Toyota Avalon
Volvo S80
在这里的八款车里,有五种属于高档车(包括豪华车)。只有三种属于普通车(经济适用型),它们是:
Ford Taurus
Mercury Sable
Toyota Avalon
这样,真实面貌就出来了。美国车占三分之二。尤其是Ford Taurus具有较高的销量,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再反回来看混合排名,日本车只有Acura RL、和Toyota Avalon。而美国车却占了一半!
Midsize cars
Acura TL, TSX
Audi A3, A4
BMW 3 Series sedan
Ford Fusion with optional ESC
Honda Accord sedan
Mercedes C Class
Mercury Milan with optional ESC
Saab 9-3
Subaru Legacy
Volkswagen Jetta, Passat
同样,普通车型是:
Ford Fusion with optional ESC
Honda Accord sedan
Mercury Milan with optional ESC
Saab 9-3
Subaru Legacy
Volkswagen Jetta, Passat
这样,美国车占三款;日本车占两款。
请注意,中型车是美国销量最大的车类(加拿大销量最大的是小型车)。因而最具有代表性。
Small cars
Honda Civic sedan with optional ESC (except Si)
Mitsubishi Lancer with optional ESC
Scion xB
Subaru Impreza with optional ESC
Toyota Corolla with optional ESC
Volkswagen Rabbit 4-door
在小型车里,日本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这也符合老华侨的一贯描述。
但是,别忽视了,除了Scion外,所有的日本车都是条件性的,即有ESC的条件。请问,大家在买价格低廉的小型车时,有几个买ESC了?
如果没有ESC这个附加条件,排序没准就大不一样了。但谁也不好说。
这难道还不是误导?!
Minicar
Honda Fit with optional ESC
这里,只列了一个,而且是条件性的。
Minivans
Honda Odyssey
Hyundai Entourage
Kia Sedona
这里只有三个。虽然没有美国车,但韩国车占了2/3。而且在现实总评中,韩国的Van并不能优于Dodge Caravan。
Large SUVs
Audi Q7
Buick Enclave
Chevrolet Traverse
GMC Acadia
Saturn Outlook
这里,就是美国车的绝对优势了。如果只看普通型的,那就只有美国车了!
这也符合老华侨说指出的美国汽车公司的战略问题:美国汽车公司在90年代把主要工作重点,都放在研发SUV上了。
Midsize SUVs
Acura MDX, RDX
BMW X3, X5
Ford Edge, Flex, Taurus X
Honda Pilot
Hyundai Santa Fe, Veracruz
Infiniti EX35
Lincoln MKX
Mercedes M Class
Nissan Murano
Saturn Vue
Subaru Tribeca
Toyota FJ Cruiser, Highlander
Volvo XC90
这里混合列了19项之多,日本车占8/19, 美国车占5/19。若只看具有统计特征的普通车:
Ford Edge, Flex, Taurus X
Honda Pilot
Hyundai Santa Fe, Veracruz
Nissan Murano
Saturn Vue
Subaru Tribeca
Toyota FJ Cruiser, Highlander
日本车占5/11, 美国车占4/11。所以二者差别不大。
Small SUVs
Ford Escape
Honda CR-V, Element
Mazda Tribute
Mercury Mariner
Mitsubishi Outlander
Nissan Rogue
Subaru Forester
Toyota RAV4
Volkswagen Tiguan
如上所述,车越小,日本车的优势越明显。
Large pickups
Ford F-150
Honda Ridgeline
Toyota Tundra
又回到大车上来了。
Small pickup
Toyota Tacoma
又回到小车上来了。而且,不知道这里有几个人买小皮卡。
通过以上分析,
即使我不说美国车具有安全优势,那至少可以说,二者都是在一个水平上。
然后说,那26个仍然得分很高的“落选者”(Also-Rans)。这里的引用,就有更大的误导了:
1、有些读者可能不去仔细读那个英语说明:如果它们的座位和头部的安全固定系统也能得高分的话,这26款车就是“Top Safety Pick winners”了。
2、不论是Consumer Report的引用,还是ccc的引用,都把同一厂家的不同车型进行了合并,这样,就使得能说明问题的东西变的不显眼。而真实的26款车是这样的:
Chevrolet Malibu
Chrysler Sebring
Chrysler Sebring Convertible
Chrysler Town & Country
Dodge Avenger
Dodge Grand Caravan
Infiniti G35
Infiniti M35
Kia Amanti
Lexus ES
Lexus GS
Lexus IS
Mazda CX-7
Mazda CX-9
Mitsubishi Eclipse Spyder
Mitsubishi Endeavor
Nissan Altima
Nissan Pathfinder
Nissan Quest
Nissan Xterra
Saturn AURA
smart Fortwo
Toyota 4Runner
Toyota Camry
Toyota Prius
Toyota Sienna
这样,有一类人看到了可能不舒服。这里面有7名是美国车,日本车17名。尤其是我们华人中十分流行的Toyota车,居然有四款落选,尤其是Camry和Sienna!
第二,
关于Consumer Report和IIHS。
网上有很多做汽车排名(can ranking)的(就象有很多做大学排名的一样。有的侧重点不一样;有的方法不一样;有的还具有偏向性)。那些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但是不能拘泥于其中一个的排名。更何况汽车买来后与主人朝夕相伴,这里就会有很多个性的因素。只要总体上是好产品就可以了。如果只是一味地research,是不是过于整齐化一、和学究气了?举个可能比较极端的例子:找配偶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仔细research、看其是不是排在第一位、每个器官指标都要评比呢?这样,是不是少了点情趣?
关于IIHS,那是一个汽车保险联合协会。其每年都要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理想模式下的汽车碰撞检测。过去比较注重正撞;现在非常注重侧撞(由于侧撞的事故比较多)。而其对侧撞,创造出了一个完全不同正撞的“吸能”理论。聪明的日本人则紧盯着这个“理论”进行所谓的“吸能”设计。而美国人则仍然我行我素,仍然按照自己的风格设计。这样,在理想模式下,日本小车可能具有优势。但实际情况则不尽然。参见我在
http://bbs.comefromchina.com/forum4/thread671190.html的跟贴里的论述。
第三、所有汽车的碰撞检测排名、和老华侨的那个美国车的列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我说得很明白,我列的是美国车,而且也不是关于汽车安全性能的单项列表,更不是关于纯碰撞检测的评估。你现在拿IIHS关于各国汽车碰撞检测的总排名来攻击,就有点逻辑混乱了。
2、即使是在美国车内部,有些碰撞检测排名很好的没有被列上,而有些没名次却列上了。这不矛盾。例如,碰撞检测优异的GM Saab 9-3没有被我列上,那是因为Saab 9-3的整体评分一般,而且其销量确实很小。
3、那个列表也不过是给出的一个“参考”。本人不仅搜索了网上的一些评分(尤其是U.S. News的
Top Ranked Cars - Best Cars & Trucks - U.S. News Rankings and Reviews),也加入一些个人的喜好。但对于微型车(mini-hatchback)一项,由于日本车的优势较明显,老华侨确实犹豫是否列上,但既然列的是美国车,列上也并不矛盾,而且使得这个“参考”较完整。也许,我如果圆滑、老练点,就不应该提供这个列表。它不仅与主题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为一类人提供了攻击借口!
所以,你如果在我的列表里找有多少是上了IIHS的榜了的,则不仅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且应该是误导了。
第四、在CFC的网络论坛里,中国成语“狗急跳墙”,该改成“狗急跳搂”了。
有的人被老华侨批急了,置老华侨的整体论点而不顾,回到原文找瑕疵。然后好象发现什么惊天大秘密似的,急忙跳出LZ的高楼,跟泼妇撒泼、跳到大街上骂大街似的,在论坛里另建一楼。真是笑人之心暴露无疑。
这不是狗急跳“楼”,这还能是什么?!
更何况,这个找出来的“瑕疵”,只不过是个笼统数据、因而显得不够严密而已。
以最具代表性的普通中型车为例,就拿这位跳楼者提供的数据看,车重排序是:
2009 Malibu: 1550kg
2009 Camry: 1500kg
2009 Accord: 1468kg
2010 Fusion: 1440kg
请看清楚了,这可是这位跳楼者自己提供的数据。Malibu 比Camry重
50公斤,比Accord重
82公斤!至于Fusion,那是2010款的!
如果置具有代表性的普通中型车而不顾,难道还要在每一款的细节上进行学术论战吗?即使对比老华侨一再强调的“差别很小”的小型车,请看148楼对同是最流行的小车的对比:
Compact Sedan: GM Chevrolet Cobalt LS:
1261kg, Toyota Corolla CE:
1245kg
Cobalt 比 Corolla 重 16公斤! 别忘了,这可是小型车!
当然,有人会说这样的对比也有漏洞 --“肯定有的日本小型车比Cobalt重”。但是,只有对“同是最流行的”进行对比才公正。而且,即使有的轻重不一样又怎样?我的所有对比的结论是,“美、日汽车是在一个量级之上,各有千秋”。即使存在漏洞,但如果不能推翻我的结论,那找这些“漏洞”不是白费工夫嘛!
第五、老华侨从来没有“always says US cars are better than Japanese Cars”!
相反,老华侨一再强调,日本车确实是很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占据北美市场40%左右的份额。如果还不能明白老华侨的意思,那我只好把在67楼打的比喻再说一遍。请仔细看好了:
*****************************
打个比喻:
如果说一个东西是狗屎色的,而且它可能也确实是狗屎色的,如果全体民众当中有40%指认它是狗屎色的,而60%的人都说它不是狗屎色的。那么,它仍然可能是狗屎色的。因为颜色有很多种,如果有40%的人都指出狗屎色,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说那60%的人是色盲。因为色盲的人毕竟是少数。
但如果是同样这个狗屎色的东西,把它放到一个特定的人群当中,其中的大多数人(比如90%的人)说它是狗屎色的,剩下一小部分人(如10%)不认为它是狗屎色的。那自然就会有两条推论:
第一、这个颜色,尽管确实是狗屎色,但色调不是十分鲜明的。因而总体的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第二、那个特定的人群,可能对这种颜色特别敏感,而且有特别的偏爱。
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辩论说:“它就是狗屎色,就是,就就是;而且特别特别的‘狗’,非常非常的‘屎’;而且,
加拿大也有专业的评价说它是狗屎色。至于那10%的人,他们可能是色盲。我就是爱上了狗屎色,你怎么着?”
这种说法当然也是合理的,因为,作为个体而言,你有权利喜欢什么样的颜色。人们没有必要向你推销任何颜色。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泡狗屎曾经糊了你一脸,曾经糊死了你的无数同胞;并且,至今还在向你喷粪;在无数可选择的颜色当中,你为什么一定还要选择狗屎?
你还要高喊着这“爱”字吗?
你高喊着“爱”字也可以,我只不过是问一问“为什么...”而已!
(*注: 我这里说的是颜色,尽管颜色的名字可能会产生畸义,但颜色本身是中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