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看《潜伏》话“军统”<z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三)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6日[/FONT][FONT=宋体],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撕去了一切假面,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地记载了这份文件,其核心内容,是这样说的:“如果贵军仍抱有不扩大事态之意图,首先应速将部署在芦沟桥、八宝山方面的第三十七师,于明日中午前撤退到长辛店附近;又北平城内的第三十七师,由北平城内撤出,和驻西苑的三十七师部队一起,先经过平汉线以北地区,于本月二十八日中午前,转移到永定河以西地区,然后再陆续开始将上述部队送往保定方面。倘若不按上述方案执行,则认定贵军毫无诚意,抱歉的是:我军不得已只好采取单独行动,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贵军负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日军攻占廊坊车站,当夜,日军袭击北平广安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蒋介石电正在伦敦以“祝贺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名义购买军火的孔祥熙:“大战已开始,和平绝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蒋介石电宋哲元,提出4点指示:“1、北平城防立即准备开战,切勿疏失。2、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3、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停留片刻。4、决心大战,照中正昨电对沧保与沧石各线从速部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此,宋哲元所有关于和平的幻想,都已经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何基沣等人回忆,香月清司的“最后通牒”是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送来的,宋没有见他,派总参议张维藩代为接见,“张将通牒送交宋哲元看过后,宋立即命张予以拒绝,并将通牒退还松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27日[/FONT][FONT=宋体],宋哲元致电蒋介石:“[/FONT][FONT=宋体]北平为华北重镇,人心所系,大势所关。现已成四面皆敌之形势,通县于今晨三时起,亦正在激战中。职受国家人民付托之重,已决心固守北平,以安人心,而作士气,决不敢稍有畏避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夜11时20分,宋哲元发出“感”电,决心“自卫守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哲元自奉命负冀察军政之责,两年来以爱护和平为宗旨,在国土主权不受损失之原则下,本中央意旨,处理一切,以谋华北地方之安宁,此国人所共谅,亦中日两民族所深切认识者也。不幸于本月七日夜,日军突向我芦沟桥驻军袭击,我军守土有责,不得不正当防卫;十一日双方协议撤兵,恢复和平,不料于廿一日炮击我宛平县城及长辛店驻军,于廿五日夜,突向我廊坊驻军猛烈攻击,继以飞机大炮肆行轰炸,于廿六日晚,又袭击我广安门驻军,廿七日早三时,又围攻我通县驻军,进逼北平,南、北苑已均在激战中。似此日日增兵,处处挑衅,我军为自卫守土计,除尽力防卫,听候中央解决外,谨将经过事实,掬诚奉闻。国家存亡,千钧一发。[/FONT][FONT=宋体]伏乞赐教,是为至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叩 感。[/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宋哲元下令:“设立北平城防司令部,派张维藩为城防司令,并配备了城防部队,准备固守北平。在这天晚间,又派戈定远星夜驰赴保定,催促孙连仲、万福麟等督师北上,协同作战。”

[/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终于下定了决心。然而,时机已经丧失,一切都已太晚太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28日[/FONT][FONT=宋体],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南苑是29军军部,奇怪的是,宋哲元却不在南苑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兼的职务很多,因此他办公的地点也很多,最常去的,是铁狮子胡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铁狮子胡同,顾名思义,是一条胡同,宋大帅当然不可能在胡同里办公,之所以大家一提“铁狮子胡同”,就会想到宋哲元的办公地点,是因为那里有一座非常出名的院落,即“段祺瑞执政府”,当年的门牌号码是“铁狮子胡同一号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学过《纪念刘和珍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错,“铁狮子胡同一号院”曾经是宋哲元的办公室,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是[/FONT][FONT=宋体]雍正第五子和亲王的府邸。民国前后,先是北洋政府海军部,后来是[/FONT][FONT=宋体]“段祺瑞执政府”,宋哲元担任[/FONT][FONT=宋体]平津卫戍司令以后,司令部就设在这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平津卫戍司令部很快就撤销了,于是,[/FONT][FONT=宋体]宋哲元又买下了一号院旁边、一个稍微小一些的院落,即“铁狮子胡同二号院”,搞成了一个俱乐部,取名为进德社。这个“高级会所”,才是宋哲元在铁狮子胡同的办公地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号院的旁边,还有个三号院,即前清的[/FONT][FONT=宋体]和敬固伦公主府。此前是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后来是直鲁联军总司令、军阀张宗昌的住宅,到日伪时期是“兴亚院”。1940年8月,日本“特使”[/FONT][FONT=宋体]高月保和乘兼悦郎来北平执行“宣抚”任务,就下榻于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除了进德社,还有东交民巷的外交大楼,这是宋哲元作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办公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宋哲元曾在中南海宴请日本军官,中南海是原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何应钦的办公地点,宋兼任冀察绥靖公署主任以后,就将公署设在了中南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的私宅,在武衣库,即今大乘胡同,宋也经常在家里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六个地点,就是北平南苑29军军部了,常年在这里“主持”工作的。不是宋哲元,而是29军副军长佟麟阁,另外,还有29军副参谋长张克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9[/FONT][FONT=宋体]军在南苑的驻军,很多很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有38师的师部和不到一个旅的部队——很奇怪,38师驻天津,38师师长张自忠兼任天津市长,他的师部却设在北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相反,驻守北平的部队是37师,师部却设在保定,师长冯治安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常年在保定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还有骑兵第9师的师部和不到一个团的部队。[/FONT][FONT=宋体]还有特务旅、[/FONT][FONT=宋体]军事训练团等等,总共加起来6000多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29军的实权,都掌握在几个师长手中,佟麟阁名为副军长,其主要任务,仅主持29军的“军事训练团”而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军事训练团”成立于1936年10月,一共有1500多人,其中许多是有报国心的大学生,宋的本意,是将他们加以训练,作为今后扩大部队的基干军官使用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29军是杂牌军,没有地位,所以“军事训练团”的名义报到南京,批回来的却是“军士训练团”,就这一字之差,毕业以后的待遇可就差远了,只能做初级军官使用了[/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训练的条件也很差,据军事训练团学员王文俊回忆:“入学后一年时间的军事训练,由于没发枪,也没打过野外(即只是徒手训练),除上课外,还操练队列、匍匐前进、盘杠、打红拳、大刀、构筑工事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月25日日军攻打廊坊。就在这一天,我们军训团每人发1支三八枪和背包、水壶,每个班发1挺唐山造轻机枪。学员对发枪十分高兴。各队还推选代表写出请缨杀敌书:‘风云恶,陆将沉,胸中热血,手中利刃,杀敌保国,不成功,便成仁。’请教育长张寿龄转呈佟麟阁。张转告学员,决心杀敌保国,精神可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没有命令,即须加紧战备训练。军训团整天在野外挖战壕、单人掩体等,晚上住在阵地上,不准回营房,伙夫给送水送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一个学员[/FONT][FONT=宋体]王自治[/FONT][FONT=宋体]则说:“[/FONT][FONT=宋体]战争打响后,29军全军投入紧张的备战,我所在的学兵军训团停止了一切课程。当时的29军学兵军事训练团约有学兵1500人,都是参军不久的学生。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大都没有经过任何战斗锻炼,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立刻上战场实在不恰当。但是我们学兵一再请缨杀敌,最后军部将我们编入了战斗序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以想见,这样的部队,与素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军人面对面地作战,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四)

张克侠一直在南苑军部工作,他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早就看出有问题,即“单位很多,难以统一指挥,宋哲元住在北平城里不到南苑来,副军长佟麟阁指挥不动。”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张多次建议,“派一有威望的师长来南苑统一指挥,宋一直拖延不办。直到27日日军要攻城时,宋才匆匆下令军部移进北平城内怀仁堂,明令赵登禹去南苑指挥部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克侠回忆,赵登禹是7月27日晚6时许赶到南苑的,张向赵介绍了部队的情况,赵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下达了作战命令,张克侠就带着军部进城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7日[/FONT][FONT=宋体]夜,日军开始进攻南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王文俊回忆[/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8日[/FONT][FONT=宋体]天刚亮,就有几架日本飞机飞到南苑上空,沿着工事和营房,又扫射又扔炸弹,飞机飞得很低,部队躲藏不及,右侧一声炸弹响过,见到自己同学有伤亡,同学们都急了眼,向上级递请战书,还是没人答复。本来战术要求不允许‘蚁聚’,见伤人了还是有人过来看。随后枪炮声,由远及近,由稀变密,像过年的鞭炮声分不出点子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事先没有进行很好的备战,南苑连像样的防御工事都没有,仅能以营地的围墙为掩体。另外,日军故技重施,首先炸毁了通讯设施。整个南苑联络中断,指挥系统失灵,本来各部队就难于协作,这下更乱套了,再加上没有制空权,等于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战况极为惨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FONT][FONT=宋体]王自治[/FONT][FONT=宋体]回忆:“[/FONT][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8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日寇侵犯南苑。南苑是平原地带,29军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部队没有重型武器。战斗到最激烈时,侵华日军已经在飞机的掩护下打进东门,双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将士们都亮出大刀和鬼子拼杀。29军的大片刀三尺长、七斤重,锋利得很!大片刀一人一把,连伙夫都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战后,经仔细清点,军事训练团学员阵亡923人,仅有500多人突围成功,对此,秦德纯极为痛惜,他说:“尤堪痛心的是在南苑受训的大学毕业学生,亦参加战斗,伤亡不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7月28日下午4时,南苑失守,29军副军长佟麟阁、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均在战斗中牺牲,骑兵第9师师长郑大章仅以身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通讯系统被毁,北平城内并不知道南苑发生的事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克侠回忆,7月28日,北平的三位著名教授杨秀峰、张申府、张友鱼奉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找到他,“谈到城防空虚,准备发动群众帮助守城。又因为传说我军收复了丰台,他们提出利用这一胜利,召开一个庆祝大会,借此来激发抗战的士气,动员群众支援抗日战争,他们怕城防司令不同意,所以让我去说。我认为这是党的指示,便答应照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十八日下午二时,宋哲元召开军政首脑会议讨论撤退问题,宋知道我是力主作战的,所以没通知我参加。我为落实召开庆祝大会一事,到会场向宋报告情况,宋却说什么军队都不能打,老百姓又能何为。他不相信群众力量,表示不同意。我又找城防司令冯治安,他推说会后再谈,我就在休息室呆着等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最终,张克侠等来的,是29军撤离北平的消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这个会议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有些,则随着当事人的故去,永远也说不清楚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中》一文中,秦德纯回忆:“[/FONT][FONT=宋体]是日下午宋将军,张自忠师长及作者等,在铁狮子胡同进德社商讨南苑战事。忽郑大章师长(骑兵师)服装不整仓皇来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佟副军长赵师长阵亡,我官兵伤亡特重,他所属骑兵伤亡一半,另一半退往固安,日军大有围攻北平之势。[/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秦德纯见郑大章“[/FONT][FONT=宋体]态度惊惶,礼貌欠周”,很不满意,当即拉下脸孔,教训郑说:“彩庭兄(郑号彩庭),我们军人无论遇到任何艰苦情况,态度要稳重,礼貌要周到。[/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为避免争议,下边发生的所有事情,一律直接引用相关人员的回忆,不做任何评论。[/FONT]

[FONT=宋体]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中》一文中,秦德纯继续说[/FONT][FONT=宋体]:“宋将军即同我们商量,尔后的行动方针,决定了两个方案:(一)留四个团防守北平,由作者负责指挥。(二)留张自忠师长率所部在平津与日人周旋,宋将军、冯师长同作者到永定河南岸布防。正在研究采取何一方案尚未决定时,适奉蒋委员长电令,命宋将军移驻保定,坐镇指挥。宋将军遂决定将平津防务、政务交张自忠负责,而于廿八日晚九点,率同冯师长及德纯等由北平西直门经三家店至长辛店,转赴保定。”[/FONT]

[FONT=宋体]对此,张克侠却有不同的说法,据《张克侠同志谈参加革命和二十九军抗日的经过》一文记述:[/FONT]

[FONT=宋体]“结果,会上情况又发生了突然变化。张自忠在会上向宋表示,和谈不成是由于日本人对宋有意见,并说,[/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如果委员长暂时离开北平,大局仍有转圜的希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据说宋一听,脸色都变了,立即决定二十九军撤出北平,并马上写条子,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把三个职务一起交给了张,当晚即偕同冯治安、秦德纯等带领三十七师撤至保定。”[/FONT]

[FONT=宋体]如前所述,当天张克侠并未与会,而是在休息室等候,他所说的,当是听旁人所言。[/FONT]

[FONT=宋体]何基沣[/FONT][FONT=宋体]等人在《“七七”事变纪实》一文中也提到:“(张自忠)忽于二十八日下午三时许前往见宋,并对宋表示:[/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如果委员长暂时离开北平,大局仍有转圜的希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至此,宋已明白了张的意图,于是立即决定离平,并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宋于当日夜间即偕同冯治安、秦德纯、张维藩等离平赴保定。[/FONT]

[FONT=宋体]上述两份回忆,当事人均未在会议现场,且所引述张自忠的话“如果委员长暂时离开北平,大局仍有转圜的希望”一句完全一样。[/FONT]

[FONT=宋体]按:何基沣、邓哲熙、戈定远、王式九、吴锡祺等五人署名的[/FONT][FONT=宋体]《“七七”事变纪实》写于[/FONT]1960[FONT=宋体]年,张克侠的回忆则在[/FONT]1980[FONT=宋体]年,这其中是否有互相引用的关系,还是张克侠当年也听到了类似的话,而采访者在成文时用了[/FONT][FONT=宋体]何基沣等人的原话,如今已不可考,大家自己琢磨吧。[/FONT]

[FONT=宋体]另外,在秦德纯的另一篇回忆录《我与张自忠》一文中,秦还回忆了一个细节:“临行张将军(指张自忠)含泪告我曰:[/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其悲痛情形已达极点。我却郑重向其劝勉说:[/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这是战争的开端。来日方长,必须盖棺才能论定,只要你誓死救国,必有全国谅解的一日,请你好自为之。[/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遂黯然握手作别。”[/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五)


[FONT=宋体]29[/FONT][FONT=宋体]军主力在很突然的情况下退出北平,令所有的人都非常被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先是赶来与他们会合的“冀东保安队”张庆余、张砚田,在懵然无知的情况下与日军相遇,被打得稀里哗啦,损失惨重,抓到手的殷汝耕也给跑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克侠回忆:“那天散会后,冯治安还骗我说庆祝会可以开,闭口不提当夜撤退的决定。我很快用电话通知了杨秀峰等同志,要他们积极准备。不料,当我夜里回到同仁堂时,张自忠用电话把我叫去,告诉我,宋哲元和部队已经从西面绕过卢沟桥撤向保定了,要我通知军部及从南苑逃回城内的人员急速出城追部队,明天清晨日军就要进城,来不及走就快换便衣藏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听了这些,犹如晴天霹雳,马上召集在城内的人员说明情况,并立即把这一突变打电话告诉杨秀峰及其他同志。接电话的是刘清扬同志,我告诉他们庆祝会不能开,人还要躲起来,作另外打算。”[/FONT][FONT=宋体]张克侠说:“面对着降临的民族灾难,眼看着大好河山不战而失,我怒火中烧,忍不住痛哭一场。”[/FONT]


[FONT=宋体]直到29军撤退之前,宛平县政府秘书洪大中还在为29军219团置办军需。[/FONT][FONT=宋体]据洪回忆,7月25日,吉星文要求他“征集至少三套的骡马车三十辆”,洪大中“从宛平南乡的庞各庄、良乡等平原地区征到三十多辆,在长辛店集中待命。原定七月三十日晨向部队点交,不料宛平守城部队竟于二十九日夜从卢沟桥悄悄撤退至保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洪大中回忆:“第二天清晨当我起来得知宛平已无守军,又看到南苑、落垡、黄村等地二十九军纷纷向保定转进,才急令所有大车立即各回原来县区,可是为时已晚。大约上午九时许大车行至长辛店西公主坟一带,被日军四架重型轰炸机轰炸和低空扫射,损失惨重。我和县府科员刘儒卿躲在梨树林中,幸免于难。由于骡马被敌机的低空飞行所惊,无法控制,因此目标完全暴露。骡马拖着大车跑下公路,互相冲撞,陷于农田之中,车把式都去躲避敌机,三十多辆马车一百多匹牲口全部损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幸运的是,洪大中与刘儒卿各牵一匹马,“在刺耳的炸弹的呼啸声中,两马安稳不动,堪称幸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前,洪大中已经逃过了一劫。那是在卢沟桥刚开战不久,由于交通隔绝,城门关闭,老百姓的生活成了问题,“不少家庭无煤无柴;商业完全停顿,必须迅速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洪大中把这个情况向北平市政府作了报告,北平市政府秘书长周履安批给他小米三千斤,现金二千元,作为宛平县城居民的赈粮赈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洪回忆,“赈粮很快经门头沟长辛店送至宛平西门。我和张科长商议决定,立即发给居民。第二天下午在西门内发放赈粮,每人五斤小米。正当我和张科长及部分警察在西门内马路旁称粮放赈时,城外日军突然开炮,六七发迫击炮弹相继落在发放赈粮的人群周围,幸好均未爆炸,否则将无一幸免:吉星文团长在团部门前大喊:“赶快散开!隐蔽!”叫我和张科长到事先挖好的掩体内躲避。我们顾不得粮食口袋还在路旁,就一头钻进掩体。不想刚刚钻进掩体,掩体就被炮弹击中,土木结构盖顶被震坍,泥土木料把我和张科长埋起来。幸亏警察冒着炮火把我们刨出来,否则将闷死在洞里。事后,吉星文告诉我,敌人炮兵有曲射镜,虽有城墙阻隔,但他们能够看到城内领粮人群的活动。幸好炮弹未爆炸,不然伤亡是严重的。但为什么六七发炮弹在我们跟前未炸,而后来的炮弹颗颗都炸?原因始终没有搞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9[/FONT][FONT=宋体]军既已撤离,军需是不用办了,本来,洪大中还想送完大车就进城取那两千块钱救济款,发给老百姓,现在也只得作罢。于是洪大中“眼望北平方向,遥祝老母健康长寿,调转马头回到县府,取出专署关防、县府铜印等,与城区居民和长辛店镇居民挥泪告别。相处七个月,不胜依依惜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洪大中取印信干什么?他要去交给王冷斋。此前,王因连日与日军谈判,心力交瘁,得了神经衰弱,住进协和医院治疗,将宛平县长交由洪大中暂代,已经于前一天同宋哲元等撤到保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洪大中回忆这一路的千辛万苦:“过了良乡,就大雨滂沱,公路积水盈尺,分不清河流与水塘,多次人马掉入河中,幸亏刘儒卿经验丰富,救我出险,我深为感激。从卢沟桥至保定,走了三天三夜,到达保定后即至河北省府交还关防、印信。得知王冷斋在保定住得胜店,宋哲元住曹家花园。我们找到王冷斋,向他汇报宛平临行情况,他对我们倍加安慰,并问我们想干什么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洪大中说,当时,“刘儒卿对二十九军抛弃我们悄悄撤退,非常气愤。我也提到各县区的大车在公主坟损失惨重,如果吉星文头天把消息告诉我们,群众不致遭受这样的损失。如果不是遇到了转移部队告诉我们二十九军撤退的实情,我和刘儒卿去北平等于自投虎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最后,刘儒卿坚决不干了,回了宛平。洪大中则经王冷斋介绍,到29军宣传处任中校处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洪大中感慨的说:“整个北平周围的战斗打得糊里糊涂,令人费解。但七七事变的教训,则永远值得记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最应该记取教训的,自然是宋哲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9日[/FONT][FONT=宋体],宋哲元抵达保定,住在“[/FONT][FONT=宋体]曹家花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曹家花园”本是清末著名军火商人孙仲英的私家园林,后被曹锟买下,改称“曹家花园”。曹失势以后,于1936年将“曹家花园”卖给冀察政务委员会,改称“天津第一公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落脚,宋哲元就迫不及待地叫秦德纯打电话给在北平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政务处长杨兆庚,了解北平的情况。杨的答复是:“北平市面平静,但仍有大批日军源源开进关内,情形并不乐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即便是已经撤离北平,宋哲元的心理,仍然抱有一丝幻想。即卢沟桥事变,依然会像以往与日本的每一次争端一样,中方做些让步,日军得到面子上的满足,而后退出北平,他依然会去当他的“冀察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应该说,持这种态度的,不仅仅是宋哲元,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卢沟桥事变是一场长达八年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开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到了此刻,最后的一丝希望已经完全破灭,宋哲元面对着一个极为残酷的问题,那就是——责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千年的古都北平,丢失在宋哲元的手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丢失名城”的责任,可不是玩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况且,北平还不仅是“名城”,前面说过,《塘沽协定》的签署,使北平成了边疆,用评书里的话说,宋哲元要承担的,是“丢失边关”的责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论哪一朝哪一代,丢失城池都是重罪。这一点,中国与西方不一样。在西方,不论何种条件下,保持生命总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当几年战俘,战争结束了,放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生活还在继续,太阳每天都在升起,不会有谁对你说三道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中国不行,中国是讲究“死社稷”的,从伯夷、叔齐开始就如此,那还是文人呢!换成守土有责的军人,城池丢失,你该怎么办?你能怎么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很简单,去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要么战死,马革裹尸,很光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能战死沙场,也没关系,还有一个补救措施——自杀,同样有死后的哀荣。[/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六)

[FONT=宋体]翻开清史,你会发现,在前清最后的五六十年,有大批的官员,连同他们的家属是自杀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为他们遭遇了一场疾风暴雨式的打击——太平天国造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尤其是太平军初起的几年,从广西金田到南京,所到之处几乎摧枯拉朽,顷刻之间占了半个中国,眼看着“大清国就要完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这场“运动”当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从开始到覆灭,没有一个清廷的官员选择与太平天国“合作”,一旦城破,不是投河就是上吊,决不跟你打照面。这是以往的任何一次改朝换代都没有的事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奇怪么?不奇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太平天国犯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大忌,即否定传统——打着“上帝”的旗号,把中国多少年流传下来的所有东西都当成狗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太平天国,不论是作为一次起义也好,还是作为其他的什么,反正最终的目的,都是坐龙庭、当皇帝。当皇帝是需要人支持的,一方面是老百姓、更重要的是读书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有句俗话,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话没错,但你记住一条——造反,秀才是不行的,但造反的人要当皇帝,没有秀才是万万不行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太平天国的造反,从头到尾,基本没有“秀才”的参与,大清国糜烂至此,何以无人“弃暗投明”,这些人岂不是太不识时务了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是读书人不识时务,而是太平军把事情做得太绝了,把所有的读书人都挤到了墙角、挤到了自己的对立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所说的:“粤匪焚郴州之学宫,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象不灭;斯又鬼神所并愤怒,欲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并不夸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还了得,不但读书人不干,老百姓也不能干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化这个东西很厉害的,你别瞧他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不要招他,招他就要付出代价,要倒霉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几千年了,只要是中国人,还不光是读书人,还在娘肚子里呢,学的就是“圣贤之道”,早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中,你把他的血液换成狗屎,他不跟你玩命才叫有鬼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国藩所说的“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应该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这也是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根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选择死,也不会有人去与太平天国合作,原因很简单,挨不起这个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很少有哪一个朝代,在他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还会有人真心为他拼命的,大清国很幸运,他遇到了这么一帮人,或者说是两帮人,先是湘军、后来又有淮军,跟太平军作战,真是有那么一股子前赴后继的劲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就以曾国藩论,曾家五虎,除了曾国潢看家、从曾国藩开始,几乎倾巢出动。曾老大本人就自杀过两次,没死成;但曾国华死了、曾国华死了还有曾国葆、曾国葆死了还有曾国荃。到围攻天京的时候,曾国荃得了肝病,依然死战不退,势若疯虎。看那劲头,仿佛个个都与太平天国不共戴天,死摽着劲地跟你干。这其中,如果仅仅以“贪图财货”来解释,显然过于简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所以,江南大营被攻破,和春会去自杀;三河战败,李续宾带的6000人会战至最后一人;苏州城破之日,徐有壬以江苏巡抚之尊、以一“数学家”之手无缚鸡之力,居然会跑到大街上去与太平军进行“巷战”,最后死于乱军之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有杭州,杭州失陷过两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一次是咸丰十年,李秀成施“围魏救赵”之计,短暂地攻陷了杭州。城破以后,不仅浙江巡抚罗遵殿服毒自杀,以下署理布政使王友端、署理按察使缪梓、杭嘉湖道叶堃、宁绍台道仲孙懋、署理杭州知府(首府)马昂霄、署理仁和知县(首县)李福谦不是战死就是自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次是咸丰十一年,杭州再次被李秀成攻陷。浙江巡抚王有龄先是服毒,没死成,最后自缢在巡抚大堂。王有龄以下,署理布政使麟趾、按察使宁曾纶、学政张锡庚、提督饶廷选、总兵文瑞、督粮道暹福、仁和知县吴保丰,再一次全部“殉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两下一折腾,浙江的官员,从最大的巡抚到最小的县太爷,几乎死光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杭州还有个满城,所谓“满城”,是指前清在一些重要城市驻扎的八旗兵,他们自己有一个驻防和生活的区域,也有城墙,好像城中之城,故称为“满城”,杭州当地人称之为“旗下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驻各地八旗军的负责人叫“将军”,驻杭州就叫杭州将军,此时的杭州将军是瑞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杭州即将攻陷之前,李秀成曾给瑞昌带话,叫他投降,并承诺,如果照办的话,则允许“满城”中的老幼妇孺离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李秀成,是网开一面的意思。殊不知,在瑞昌看来,此举却意味着莫大的侮辱,即其中暗含着“满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的意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满城中有八旗兵丁近4000人,连同家眷等合共8000余人,到城破前夕,已弹尽粮绝。于是,瑞昌召集手下开会,称“[/FONT][FONT=宋体]誓死报国”,会后,每家发给一定数量的火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城破,瑞昌及杭州副都统关福、江苏粮储道赫特赫纳率先举火自焚,接着,“阖营次第火起”,整个满城一片火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瑞昌给李秀成的回答,竟然是整个满城不论男女老幼,全部自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后,据统计,8000余人的满城,活下来的,不到50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现在,轮到宋哲元了,丢失平津的宋哲元,将是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呢?[/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七)

[FONT=宋体]宋哲元病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得了高血压,最高的时候到了180。[/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没法不病,他的压力太大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平津已经丢失,不可能再回去了,跟着就是冀察,几年来“辛辛苦苦”搞成的一个半割据的局面,顷刻之间就丢给了日本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军队,不仅南苑没有保住,还搭上佟麟阁、赵登禹两名将官;刘汝明的143师被隔在察哈尔过不来,37师、38师都是七零八落,部队怎么收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有最要命的一点,从长城抗战到卢沟桥抗战,29军都是以抗日英雄的面目出现的,一提29军,谁都要竖起大拇指。然而,自从撤离平津,一夜之间全完了。据宋的幕僚,冀察政务委员会秘书长王式九、冀察政务委员会咨议吴锡祺等回忆:“自从二十九军放弃平、津之后,舆论就完全不同了。各方面对宋哲元的责难是很多的,有的发表在报纸上、有的直接写信或打电报给宋本人、所有这些责难给了他很大的压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自29军撤离平津之后,蒋介石发表了三次讲话,汪精卫发表了一次讲话,这些讲话,一次比一次调门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9日[/FONT][FONT=宋体],蒋介石发表讲话:“平津之役决非战事之结局,政府惟有发动整个计划,领导全国一致奋斗,牺牲到底,此后决无局部解决之可能与妥协屈服之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31日[/FONT][FONT=宋体],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称:“和平绝望,只有抗战到底,必须举国一致,不惜牺牲,与倭寇死拼,复兴民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月2日[/FONT][FONT=宋体],蒋介石对庐山训练团讲话:“平津失陷为战争开始,为奇耻大辱,绝无与敌谈和余地,决不与敌两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一天,汪精卫发表《最后关头》讲话,称“国人一齐牺牲,不留傀儡种子,无论通都大镇,荒村僻壤,必使人与地俱成灰烬,使敌人一无所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些讲话,宋哲元越听越紧张,好像都是冲着他说的,王式九、吴锡祺等人回忆,那一段时间,本来就不太爱说话的宋哲元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整天闷着头想心事。“尤其使他担心的是,他在冀察的时候,同南京方面的关系处得并不好,万一南京方面乘机报复,把事变的发生和丢失平津的责任都加在他的头上,以减轻南京政府的咎责,借以卸罪于国人,这个后果,对他来说当然是十分严重而可怕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再三考虑,7月30日前后,宋哲元给老蒋发了一封电报,大意是“由于自己应付不当,以致爆发了此次事变;又由于事前没有作好应变的准备,以致平津不守,有负重托,表示向中央请罪,给予应得的处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电报中,宋哲元同时提出,请求以冯治安代理29军军长职务,“俾得暂卸仔肩,稍事休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很快,老蒋的复电就来了,在电报中,不但没有涉及处分的事情,反而对宋进行慰勉,让他休息过后尽快“销假视事”,同时对部队的调防做出了安排,并令宋移驻河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接到电令,略感放心,马上根据蒋的指示,把部队调集妥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料,宋哲元刚到河间,就接到了蒋介石的第二封电报,请他“即赴南京一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电报,令宋哲元“惶惑不安”,他不知道蒋介石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此一去还能不能回来了。于是,宋哲元仍然是老办法,让秦德纯去。因为“秦对南京上层有一些私人拉拢,人又机警圆滑,而且能说会道,一向为宋所信任和倚重,派他去是最适宜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衔宋之命,秦德纯赴南京面蒋,他“首先报告了七七事变发生后交涉的经过和撤出平津的经过。他在叙说事情经过的时候,极力设法减轻宋的责任,以期达到为宋开脱的目的。出乎秦的意料之外,蒋介石对宋不但没有说一句指责的话,反而慰勉有加,说宋这两年在华北忍辱负重,应付的不错,使中央获得了准备抗战的时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秦德纯脑子很快,见谈话气氛出乎意外的好,马上提出新的要求,他首先“代宋表示,今后一定戴罪图功,誓死杀敌,以报知遇之恩。”接着就提出了扩编部队的要求,他说宋哲元在华北期间,“为了应付日寇,在不增加师的番号的情况下,有的师扩充为四个旅,有的扩充为五个旅,每旅三个团,连同保安部队,不下八十个团,现在为了有利于抗战,在部队的建制上,是否可以加以调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月6日[/FONT][FONT=宋体],蒋介石发表宋哲元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将原来的29军的四个师扩编为三个军,原37师和132师扩编为77军,以冯治安为军长;原38师扩编为59军,宋哲元自兼军长;原143师扩编为68军,以刘汝明为军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三个军的编号颇有讲究,77、59、68,每个番号两两相加都是“十四”,分开来还是“七七”,似乎都是在提醒宋哲元,永远不要忘记七七事变的耻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说,蒋对宋哲元的态度,当时颇有人议论,据何基沣等人分析,蒋之所以如此“宽宏大量”,有这样两个原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先,“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宋曾电请张学良保障蒋的生命安全,蒋被释回到南京之后,宋又派秦前往慰问,这次秦去见蒋,他可能想起了西安事变时宋对他是忠诚的,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结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更重要的是,“蒋之所以对宋表示好感,并不表明对宋的信任和倚重,恰恰相反,是由于他对宋抱有怀疑的心理,所以才不惜加官晋爵,以资羁縻,当时蒋对宋的看法是:宋还掌握着上十万人的兵力,必须紧紧地把他拉住,而不能冷淡了他,更不能责备他,以免发生意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政治上的难关过去了,宋哲元的身体却不行了。到1938年春天前后,宋的身体完全垮下来了,高血压,全身浮肿,肝、肾,都不行了,到最后只能躺在汽车里打电话指挥作战,已经不可能在前线继续下去了。加上前不久,老蒋以“不遵命令,放弃要地”的罪名枪毙了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对宋又是一个重大刺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8[/FONT][FONT=宋体]年3月,宋哲元辞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虚职,后又任军委会委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宋哲元相继赴[/FONT][FONT=宋体]衡山、广西阳溯、四川灌县等地疗养,然积劳成疾,终至不起。1940年4月5日,宋哲元病逝于四川绵阳。享年56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临终前,宋哲元留下政治遗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现抗战已将三年,敌方势穷力绌,我则愈战愈强,最后胜利,已操左券,旧部诸将,追随有年,集各地方之智力,经数十战之实习,皆诚朴忠实,尽心报国,当能在领袖领导之下,努力破敌,哲元分属军人,生受名教,事不求易,遇竟违心,当兹国难,适值数穷,吾知勉夫,从此别矣,家有老母,年已古稀,未获侍养,恐致丧明,此心耿耿,他无念虑,但愿还我山河之时,有人酹酒相告,则哲元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伏祈告言,不知择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的身后,得到国民政府的“[/FONT][FONT=宋体]明令[/FONT][FONT=宋体]褒扬”:“[/FONT][FONT=宋体]发给治丧费五千元,交军事委员会从优议恤,并将生平事绩,存备宣付史馆,用袁勋勋,而慰英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走了,29军撤了,平津沦陷了。卢沟桥这一战,我们是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当日寇在1937年8月8日、列队通过永定门城楼,到东交民巷的日本兵营举行“入城式”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不过是他们败亡的开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只是,这一切要在整整八年之后。[/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八)

[FONT=宋体]"管束"张学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6[/FONT][FONT=宋体]年12月25日[/FONT][FONT=宋体],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同机离开西安,持续了两个星期的西安事变,至此和平解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下午,[/FONT][FONT=宋体]杨虎城等西北将领发出“有”电,向全国报告“蒋氏离陕”:“限即刻到(衔略)。自委座留驻西安,对于副座及虎城等救国主张,已表示完全容纳,即定返京施行。……爰于本日下午四时,由副座恭谨陪送赴洛,特电奉闻。杨虎城、马占山、何柱国、孙蔚如、冯钦哉、王以哲、董英斌、缪澂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西安事变解决得这样“圆满”,形势如此急转直下,是任何人都没有意料到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后人看历史,总仿佛一切事情都是顺理成章的,比如西安事变,无非是张学良抓了蒋介石,劝他停止“剿共”,蒋介石同意,张学良放人,就这么简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不是,事实上,在当时,很少有人认为西安事变可以“政治解决”的,换句话说,没有多少人“幻想”蒋介石还能活着离开西安,都觉得他此番凶多吉少,包括老蒋本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15日[/FONT][FONT=宋体],即西安事变发生三天之后,囚禁中的蒋介石就给宋美龄写了一封诀别信,托随端纳来西安打探虚实的黄仁霖带出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1901年生,祖籍江西安义,生于上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老蒋的心腹中,黄仁霖是个“异类”,因为他并不是黄埔系出身,相反,黄是留洋回来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0[/FONT][FONT=宋体]年,黄仁霖考[/FONT][FONT=宋体]入东吴大学预科,1922年赴美留学,1926年毕业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专业。[/FONT][FONT=宋体]1926[/FONT][FONT=宋体]年回国,任上海青年会干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FONT][FONT=宋体]在美国的时候,[/FONT][FONT=宋体]黄仁霖就结识了孔祥熙。经孔详熙介绍,1929年,黄仁霖任励志社副总干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到[/FONT][FONT=宋体]励志社,又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机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励志社的全称是“黄埔同学会励志社”,成立于1929年1月1日,最初设在南京中央军校院内,蒋介石自任社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与复兴社、力行社等等一样,励志社的成立,笼统地说,也是老蒋为了保持黄埔“革命精神”,把黄埔学生团结在他周围而建立的。关于励志社的宗旨,孔祥熙在与黄仁霖谈话时,是这样说的:“蒋总司令要创办一种运动,名叫励志社。这是总司令的一种观念,因为在军事作战中,征服一些城市和省份并不难,但要改变人心却很不容易。他想要发动一种运动,以此来改变他的军官和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根据这样的宗旨,老蒋曾经为励志社题词[/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立人立己,革命革心”。并规定了“一不贪财,二不怕死,三不招摇,四不骄傲,五不偷懒,六不嫖赌,七不吸烟,八不饮酒,九不借钱,十不说谎。”的十条戒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见,励志社的最初,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机构,更多的,偏重于“养气”、“修炼”,而没有承担特定的什么工作任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慢慢的就不同了,首先是在南京成立了励志社总社。蒋介石的侍卫张毓中曾经回忆过他随侍老蒋驻在励志社总社时的情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1910年生,浙江永嘉县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浙江永嘉是个很出名的地方,曾产生过一个“永嘉学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于1930年考入“浙警”正科第二期,1932年毕业。此时,正赶上戴笠控制“浙警”,张被戴笠看中,选入“特训班甲班”学习,该班对外称“中央警察研究所”,班上的同学当中,就有后来名闻遐迩的姜毅英,不过此时她还叫姜岳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特训班甲班”学了三个月,1933年1月,张毓中又被戴笠送到“洪公祠”特训班第二期学习,同时去的还有毛森、石人宠、程慕颐、张人佑等等,后来均成为军统的中坚力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陈恭澍等第一期学员还没有毕业,据张毓中回忆,在他们眼里,陈恭澍等人“全出身军校前期,资历深,能力强,富社会经验,和我们纯学生相比,真有天壤之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4[/FONT][FONT=宋体]年3月,连续上了两个特训班的张毓中,被戴笠保荐到“委员长侍从室侦察班”担任“护卫领袖”的工作。侦察班的班长,就是前面说过的黎铁汉,副班长则是军校六期的陈善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5[/FONT][FONT=宋体]年秋,在四川举办“峨眉军官训练团”的蒋介石回到南京,住在中央军校。黎铁汉的侦察班则驻在不远的励志总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毓中回忆,励志社总社“面临明故宫机场,是新建的宫殿型西式洋房。占地广大,建筑雄伟,设备精美,装潢堂皇。设有礼堂、会议室、套房、中西餐厅等。并附设跑马场、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弹子房等,是当时首都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场所,也是国内外闻人政要下榻之处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给励志社的题词[/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立人立己,革命革心”就镶嵌在大礼堂的墙上,现在还保存完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张的回忆可以看出,所谓励志社总社,其实是一个附带酒店的高级会所,在当年属于高消费的地方。只不过,这个地方,单是有钱还进不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励志社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全盛时期,拥有“社员”15000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用当年曾任励志社副总干事侯鸣皋的话说:励志社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尖、卡、斌”三个字。“尖”者不大不小也;“卡”者,不上不下也;“斌”者,不文不武也。即说它不大,比不上国民党其它党政机关,说它不小,它在全国都有分支机构,事事可以通天;说它不上,它仅仅是一个服务机构,说它不下,社长是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说它不文,它的工作人员都穿军装,说它不武,它的工作人员又不享受武官的待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励志社的主要任务,据侯鸣皋回忆:大体是这样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是接待国外军政要员,二是充当蒋介石的内廷供奉。并在全国各地设立分社,后来发展到担任文化娱乐工作。如蒋氏夫妇要看电影,即由励志社一手操办。同时,蒋宋的油画肖像、宴会或晚会演出的节目,都是由励志社里的美术股、中西餐部、戏剧股、音乐股负责办理的。宋美龄喜欢看美国电影,也由电影股派人到中央电影部取片在励志社内放映。蒋氏夫妇很少到剧院看戏,却常在励志社看。蒋介石喜欢看京剧,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由代理总干事侯鸣皋邀请梅兰芳、纪玉良合演《龙凤呈祥》,周信芳主演《四进士》,童芷苓演《拾玉镯》,以上演出都是在励志社大礼堂。此外,励志社内还设有网球场、篮球场、手球场、跑马场等,经常举行网球、篮球、弓箭比赛及国术表演等,地域颇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励志社远非这么简单,还承担着其他的一些职能,但因和我们要探讨的东西无关,所以不提也罢。[/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九)


[FONT=宋体]如果把励志社比做老蒋的“内务府”的话,那么,黄仁霖就是“总管内务府大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励志社的第一任总干事是[/FONT][FONT=宋体]朱懋仁,不久就换成了黄仁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FONT][FONT=宋体]侯鸣皋[/FONT][FONT=宋体]回忆:“听说蒋、宋有一次看见黄仁霖带着几个干事在搞卫生,黄亲自在刷洗一个搪瓷马桶,认为黄仁霖有苦干实干精神,当即提升黄为总干事。后来,蒋、宋家中的庶务工作也交给‘励志社’去办了。”并且,“励志社’从官邸的庶务工作开始,后来逐渐扩大到文化娱乐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如蒋、宋要看电影即由‘励志社’派电影放映队去。蒋、宋外出拍摄的照片和电影,都由‘励志社’派人操办,别的单位是插不上手的。蒋、宋的油画肖像,也由‘励志社’美术股的人负责画制;另外,蒋、宋两人平常的吃食,固然由官邸厨房供应,可是,若遇两人要宴客时,就由‘励志社’的中西餐部负责包办宴客所需的一切饮食,宴会场合则由‘励志社’的戏剧股、音乐股来负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毓中回忆,1935年,老蒋在四川举办“峨眉军官训练团”,团部设在报国寺。另在新开寺找了一个孔牧师,借他的家为老蒋建立了一个临时“行邸”,至于为什么找个牧师家里,据张毓中猜测,是由于蒋介石夫妇均笃信基督教,这里有一座小教堂,方便他们做礼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临时“行邸”就是黄仁霖给找的,改建工程,也是由励志社派来的一位张干事操办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驻节”新开寺不久,蒋介石赴峨眉山游览。据张回忆,因蒋前一天与宋美龄不知何故闹别扭,宋一气之下不去了,蒋很不高兴。结果当天发了两次脾气,先是说旅游路线选择不当,太热。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不知何故饭菜迟迟上不来,饥肠辘辘的蒋介石大怒,先是把侍卫长何云叫来痛骂,又找励志社的张干事,叫他“马上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回忆说,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蒋发怒,他说:“我因此上了很重要的一课,知道领袖是寸步难离夫人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工作关系,加上孔祥熙的援引,蒋介石夫妇对黄仁霖极为信任,[/FONT][FONT=宋体]侯鸣皋说[/FONT][FONT=宋体]:“因为要为蒋、宋两人备办种种私事,所以,黄仁霖就拥有权力,可以直接进出蒋的官邸,而不用像一般官员晋见蒋、宋,还得通过侍卫人员,更不必约定时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老蒋此次赴西安,他在临潼华清池的“行邸”,也是由黄仁霖派的“[/FONT][FONT=宋体]一位可靠的干事”张玉荪负责安排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位张玉荪,与峨眉山那位“马上滚”的张干事,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如果是的话,这个人可真不适合给高级领导搞行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12日[/FONT][FONT=宋体],黄仁霖被宋美龄叫到上海的寓所。宋当时因生病留在上海,因此没有同蒋介石一道去西安,没想到出了事。黄仁霖则正好在也上海照顾他生了病的太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美龄告诉黄仁霖老蒋在西安被扣押的情况,黄回忆:“我当时呆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她,终于我勉力告诉她,我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只要她吩咐好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美龄很满意,旋即带他回到南京,参加12月13日在孔祥熙公馆召开的内阁紧急会议,当时蒋介石是行政院长,孔是副院长,此时已被授权代行院长职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会上,经激烈的争论,最终大家认可了宋美龄的提议,即“[/FONT][FONT=宋体]派遣一批可靠而能信赖的人员,并为张学良所能接受的人,前往西安,作初步的接触,以期确知蒋先生的安全健康情形,他是否身体健康,或是受了伤,或是如所怀疑的,已经遭遇不幸?然后再谈其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端纳与黄仁霖均与张学良有旧,且同时亦得到蒋、宋夫妇的绝对信任,[/FONT][FONT=宋体]决定由黄仁霖陪同端纳赴西安探听虚实。同时,端纳虽然长期在中国,却不会讲汉语,黄仁霖去了可以当翻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行前,孔祥熙特别叮嘱黄仁霖:“你的任务是用你的眼睛,亲自看见蒋委员长,亲眼看见。看见了他之后,马上回来向我和夫人报告,你所看见的确实情形。就是这一点,不多亦不少。如果委员长健康而安好,那么谈判之门,还是敞开着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端纳、黄仁霖和励志社干事黎离尘乘飞机前往西安。因为天气不好,三人只能在洛阳过一夜,第二天再前往西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洛阳,黄仁霖等听到的消息非常可怕,他后来回忆,当时传闻“说西安城已经挂满了红旗,并且还有巷战等等”,因此,黄“把全盘局势,重新琢磨了一下,深感我的任务艰巨,能够达成的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我只能倚靠端纳的影响力和上帝的帮助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鉴于当时的形势,黄仁霖不敢肯定自己能否活着从西安出来,于是他决定,不带黎离尘到西安去了,他写好了遗嘱,令黎带回南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14日[/FONT][FONT=宋体],黄仁霖和端纳抵达西安,被直接送到张学良在金家巷的公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与张学良,早有渊源。黄的父亲曾在东北一个叫做泗水场的小镇当铁路站长,而张学良小时候正是在这里长大的。当然,黄仁霖当时并不认识张学良,但是见过他的父亲张作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东北易帜”以后,作为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经常到南京公干,专负接待职责的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自然少不了与张少帅打交道。黄是喝过洋墨水的,凡洋人的消遣如骑马、网球样样精通,很对张学良的路子,于是,[/FONT][FONT=宋体]“彼此有了不寻常的友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双方无须寒暄,张学良很直率地说:[/FONT][FONT=宋体]“老黄,这不是像以前一样的那种社交拜访,我们正有一个大问题,无法解决,我自己也不能做主。不要叫我做那些无法办到的事。每一件事情都必须由我们的战事委员会决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FONT][FONT=宋体]西安事变当天,张学良、杨虎城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张、杨分任正、副主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也实话实说:“[/FONT][FONT=宋体]蒋[/FONT][FONT=宋体]夫人派我来,要我看看委员长的健康情况,建立初步的接触,并充任端纳先生和蒋先生谈话时的翻译。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要马上去见蒋先生。并清楚地加以说明,我无权作任何的谈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说:“我可以向你保证,委员长现在很好。至于你想去见他,我也不在乎此,但是我已将此事在委员会中提出,他们都投票反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还与黄谈到:“蒋先生对于此次反抗行动,非常震怒。因此,他拒绝进食,拒绝和张学良谈话。他进一步透露,假使蒋先生只要接受其中若干条件,他就可以设法解决,打开这个死结了。即使要他亲自伴送蒋先生回南京,他亦愿意接受政府的任何处分,在所不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张学良第一次对外界透露,他可能会与蒋同赴南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谈了半个小时,张学良带着端纳去见蒋介石,[/FONT][FONT=宋体]黄仁霖则被看守在张公馆的门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见不到老蒋,可怎么回去向孔祥熙和“夫人”交代呢?黄仁霖一晚上没睡着觉,终于被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15日[/FONT][FONT=宋体],黄求见张学良,向他提出,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自己能看见蒋,但蒋看不到黄,不就行了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张表示同意,让他的副官长谭海带着黄仁霖去看老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了新城大楼蒋的“卧室”,门上的玻璃已经用白色的油漆涂上,只是在门把手的上方留下了一下一小块空隙,作为看守的“窥视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蹲下身子向里看去(黄是个大个子,身高超过一米九零),此时,一支枪顶在了他的后腰上,显然是警告他不要声张,悄悄看一眼就行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回来回忆说:“我看见委员长直坐在床上,在和端纳谈话。……张少帅则站在床的末端,显得非常注意。委员长的下身则用毛毯盖得非常暖和,他看来很苍白而疲倦,因为他已有二天二夜拒绝进食或饮水。外表上看不出有任何受伤的痕迹,没有疤痕、没有擦伤,亦没有绑带。有些时候,他间隙性的,把手举向他的头发,这是他的一种习惯性的姿势。我最后判定,他并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看了老蒋的情况,黄仁霖说:“我告诉谭将军,我已经完全满意,并准备回南京去,报告委员长的平安情形。”[/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


[FONT=宋体]黄回到张公馆,等到下午,张学良回来了,两眼通红。黄对他说,“[/FONT][FONT=宋体]我已经满意了,蒋先生是安全的,这样便可使得问题很快地解决。我希望就能动身,并且到达南京时,不致天色太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张学良突然激动起来,大声说:“你还不能走!委员长要接见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大喜过望,马上说:“好呀!你是否愿意让我去见他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说:“我亦没有办法,他坚持要见你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说:“那么,很好,让我现在就去见他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说,没那么容易,有几个条件,咱们事先得说清楚。“第一,在你见他的时候,你不准和他说话。如果你对他说了任何话,你就不准出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黄表示同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又说:“第二个条件是你们见面时,他亦不可以对你说什么话,假使他说了,你就不能回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反驳说:“我如何能阻止他对我说话?他是我的长官!只能由他高兴,和想不想说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说:“这些就是条件,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理会这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回忆:“在那时候,我的惟一愿望,就是去看看蒋先生,因此我对于这两个条件都接受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亲自陪着黄仁霖去见蒋。路上,黄心想,按照张的条件,自己见了老蒋连话都不能说,岂不是很失礼,最起码得打个招呼,否则俩人见了面,大眼瞪小眼,成什么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黄争取,张同意他“[/FONT][FONT=宋体]可以向蒋先生问好致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终于见到了蒋介石,黄仁霖向他鞠了一个躬,说:“我是奉蒋夫人之命前来探望你,是否身体安好,请你多加保重,并且不要讲话太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似乎知道他的难处,真的没有跟黄说话。但是,他做了一件令黄仁霖更加难办的事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令身边的“看守”,给他拿来笔墨纸砚,老蒋要写一封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回忆,蒋写了第一稿之后,不太满意,又写了一张,直到第三次才定稿,然后对黄说:“我把这封信,读给你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一连读了三遍,黄仁霖明白他的意思:“这是很显然的,他要我记牢这封信。如果这封信被人搜去或遗失的话,我仍能记忆。同时只要我能活着,我就能够带这个口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的回忆录中,并没有谈到这封信的具体内容,但是可以查到,这就是蒋写给宋美龄的遗书,内容是这样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决为国牺牲,望勿为余有所顾虑。余决不愧对余妻,亦决不愧为总理之信徒。余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体还我天地父母也。对于家事,他无所言,唯经国、纬国两儿,余之子亦即余妻之子,望视如己出,以慰余灵。但余妻切勿来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老蒋啊,也是糊涂了,这样的一封信,黄仁霖怎么可能带得出去!不但信带不走,连黄仁霖自己都走不了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的反映很快,当他一听到信的内容,马上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离开西安的可能了。他说:“[/FONT][FONT=宋体]当蒋先生读第一遍时,我偷偷瞧了少帅一眼,我看到他的脸色变了,变得很激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把这封信藏在中山装的内袋里”,告退出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跟着追出来,用英语说:“更糟,更糟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还在装糊涂,说:“哪里不对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很生气地说:“样样都错了,委员长没有信守诺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所说的蒋介石“没有信守诺言”,是因为在黄见蒋之前,张学良已经与蒋说好,蒋不能与黄谈任何“公事”。蒋在《西安半月记》中也承认,张请他“[/FONT][FONT=宋体]对黄勿有他言,但谓身体甚好以慰夫人。”[/FONT][FONT=宋体]但蒋在信中所说的“[/FONT][FONT=宋体]余决为国牺牲,望勿为余有所顾虑”[/FONT][FONT=宋体],等于是让南京进攻西安的命令,这样的信,如何能让黄仁霖带出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黄还企图打“马虎眼”,这不过是“一封家书”,并向张学良保证“决不会加油添醋地使局势更为恶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张学良不听他的“保证”:“条件便是条件,因为委员长把内容读给你听了,你不能出去了。”接着上来“把我的衣服拉开,用强力把那封信拿走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跟着,张学良派人来,将黄仁霖关到了他的卫队营。从此黄仁霖就失去了自由,直到蒋被释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既然信带不出去,12月20日,自忖必死的老蒋又写下了遗书,而且一下写了三份,分别写给妻子宋美龄、两个儿子[/FONT][FONT=宋体]蒋经国和蒋纬国,另外还有一份《告全国国民》书,相当于政治遗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三份遗书,分别是这样说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给宋美龄的一份,与15日的那封信内容相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贤妻爱鉴:兄不自检束,竟遭不测之祸,致令至爱忧伤,罪何可言。今事既至此,惟有不愧为吾妻之丈夫,亦不愧负吾总理与吾父吾母一生之教养,必以清白之身还我先生,只求不愧不怍无负上帝神明而已。家事并无挂念,惟经国与纬国两儿皆为兄之子,亦即吾妻之子,万望至爱视如己出,以慰吾灵。经儿远离十年,其近日性情如何,兄固不得而知;惟纬儿至孝知义,其必能克尽孝道。彼于我遭难前一日尚来函,极欲为吾至爱尽其孝道也。彼现驻柏林,通信可由大使馆转。甚望吾至爱能去电以慰之为感。廿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中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蒋经国1925年就到苏联去学习,当时他才15岁。在此期间,蒋经国加入了共青团,在1927年蒋介石“清党”时,蒋经国曾经发表“[/FONT][FONT=宋体]蒋介石是我的父亲和革命友人,现在却是我的敌人”的公开讲话。1930年3月,蒋经国被批准为联共候补党员,而且,老蒋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被扣押的几乎同时,蒋经国于12月15日被批准转为联共正式党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老蒋会在遗嘱中说“[/FONT][FONT=宋体]经儿远离十年,其近日性情如何,兄固不得而知”,因为他对这个长子的情况,实在是有一种难于把握的感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相反,蒋纬国虽然并非蒋介石亲生,但老蒋对这个义子的爱护甚至超过了蒋经国。这主要是由于蒋与原配毛福梅没有感情,连带着蒋经国也受到连累。另外,老蒋很早就“投身革命”,与家人聚少离多,等到年纪稍长,明白了为人父者的责任所在,蒋经国已经长大了,错过了耳提面命、培养父子感情的最佳时机。因此,蒋介石把对于蒋经国的愧歉,全都弥补在了蒋纬国这个“螟蛉义子”身上,成天抱着,喜欢得不得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纬国小时候,得过一次脑炎,请了有名的西医来看也治不好,蒋介石和他的侧室[/FONT][FONT=宋体]姚冶诚束手无策,急得不行。当时他们住在陈果夫家里,陈果夫的太太朱明见他们俩人磨磨唧唧那个劲头,实在是看不下去。于是,朱以“大义责备贤者”的姿态对蒋说:你们两口子是出来干革命的?还是来抱孩子的!把孩子给我,治得好就治,治不好也只能听天由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孩子交给她。[/FONT][FONT=宋体]朱明是旧式妇女,不听西医那一套,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偏方,狠下心来,用“恶治”的办法,大剂量地往下灌,没想到当天就见了效,再过几天就好了。当时要由着蒋介石整天抱着干心疼,闹不好蒋纬国这条小命就没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正因为老蒋对蒋纬国爱若己出,所以他自信“惟纬儿至孝知义,其必能克尽孝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给蒋经国和蒋纬国的一份:“又嘱经、纬两儿:我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甚望两儿不愧为我之子而已。我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则宋女士亦即为两儿惟一之母。我死之后,无论何时,皆须以你母亲宋女士之命是从,以慰吾灵。是属。父 十二月二十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告全国国民》:“中正不能为国自重,行居轻简,……。今事至此,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惟有一死以报党国者报我人民,期无愧为革命党员而已。我死之后,中华正气乃得不死,则中华民族终有继起复兴之一日。此中正所能自信,故天君泰然,毫无所系念。惟望全国同胞对于中正平日所明告之信条:一、明礼义;二、知廉耻;三、负责任;四、守纪律,人人严守而实行之,则中正虽死犹生,中国虽危必安。勿望以中正个人之生死而有顾虑也。……蒋中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此可见,直到12月20日,老蒋还抱定了必死的决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也是如此,据当天赶到西安进行“调停”的宋子文在日记中记载:“[/FONT][FONT=宋体]我得出之印象,委员长性命正处非常危险之状态。他们已走向极端,若其遭受失败之打击,他们甚有可能挟持他退往其山上要塞,甚或,他们可能变成一伙暴徒,并在暴徒心态下杀死他。汉卿直言不讳告诉我,其委员会”(即“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已经决定,若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事,为安全起见,他们将把委员长交给中共。这决非凭空之威胁。[/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的三份遗书,于12月21日交给了宋子文,并要他拿给张学良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样,这几份“遗书”,也不可能带出去。据宋说:“张扣下遗嘱,谓假如发生战事,他以人格保证将把这些遗嘱发送,但现在他不会允其发送。”[/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一)


[FONT=宋体]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不可能预见得到,就在宋美龄于12月23日到达西安的三天之内,张学良不但释放了老蒋,而且亲自陪同他们飞离了西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西安事变的发动,既然以张学良为主导,同样,释放老蒋的关键,也在张学良身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根据《西安半月记》的记载,自蒋介石12日被执,头三天一直被软禁在西安新城大楼即西安绥靖公署,这其间,张学良来看过他9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几次见面,俩人就没怎么正经说话,因为彼此之间根本就不具备谈话的基础。张一直在解释出以此举的苦衷,老蒋则正在气头上,对张的话根本不听,也听不进去,只是一味的“痛斥”张学良不该发动“叛乱”。彼此始终处于一种“抬杠”的状态,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听对方的讲话有没有道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在西安事变的初期,由于临潼捉蒋的任务是由张学良的部队执行的,蒋并不知道杨虎城也参与了此事。当他由唐君尧、孙铭九、谭海三人“陪着”往西安去的时候,唐曾问谭海,把蒋送到哪里,谭说,“新城大楼。”当时蒋还觉得奇怪,因为新城大楼的西安绥靖公署是杨虎城的办公地点,张学良发动“叛变”,怎么会把自己送到杨虎城处?继之又想到,头天晚上自己召集军事会议,独杨虎城未到,肯定是在那时已经被张抓了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着,蒋看见路上执勤的士兵,都戴着“十七路军”的袖章,又猜想是张学良的部队控制了西安,抢了“十七路军”的军服以掩人耳目。但他始终没有想到杨虎城与张学良会做了一路,因为“虎城参加革命之历史甚久,亦为本党之老同志,信其不致附和叛变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正因为新城大楼是杨虎城的地盘,由他来看守老蒋,张不太放心。所以,在此后几次见面中,张学良一直在劝蒋介石移居高桂滋公馆,这样,就可以顺便换成东北军来看守老蒋,才能确保安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张的这番“好意”,蒋全不领情,一口拒绝,且开始绝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直到12月14日,端纳来到西安,蒋在他的劝说下,才明白“彼(指张学良)以余住新城,乃在杨之势力范围内,时久恐余与杨接近,则彼无从作主欤?”于是同意移居高公馆。

[/FONT]
[FONT=宋体]当天下午,即将被抓三天之后,张、蒋二人才开始就西安事变“进一步交换意见”,也就是说,直到12月14日,张、杨的“八项主张”才正式跟老蒋见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八项主张”是:(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自由;(六)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七)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张学良告诉蒋,对他们这些意见,“总须容纳数事,庶我等此举不致全无意义;若毫无结果,则众意必难通过。”[/FONT]

[FONT=宋体]说白了,就是告诉老蒋,我们提的这几条,你不一定全同意,但怎么也得答应我几条,否则大家面子上过不去,肯定不能放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蒋的态度是:“余不回京,尔无论有何条件或主张,均不能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问:“回京以后,则可向中央提出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说:“余可允尔等提出于中央,但余必声明,余不能赞成尔等之主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说:“你不赞成,则虽提何益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说:“党有纪律与议事规定,余不能独断,可否应决之于多数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话就没法谈了。半晌,张只好换一个话题,说:“余觉委员长之思想太古太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说:“何谓古?何谓旧?又何谓太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到这儿彼此又开始抬杠,张学良说:你看的书都是《韩非子》、《墨子》一类,还不旧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则说:你看的书新,你看过几本新书,都是什么书?是不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共产主义的书?这样,你把你看过的书说几本,有不懂的问问我,我教教你。我告诉你,你看过的这些书,我15年前就已经不知道“披阅”过多少次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此时到12月19日的五天之内,张学良与蒋介石又见了9次面,到第9次时,张学良让了一步,对蒋说,“前所要求之条件,最好请委员长加以考虑,择其可行者先允实行几条,俾易于解决。”并明确告诉他“八项主张”的后四条可以不提,但前四条必须坚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则说:“余不回京,任何一条皆不能实行,亦无从讨论,不问为八条四条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蒋介石在这个阶段的态度,他自己的说法与宋子文的回忆有出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子文是12月20日到西安的,一到机场,张学良就对他说:“[/FONT][FONT=宋体]委员长17日已同意如下四项条件:改组国府、采纳抗日分子;废除塘沽、何梅、察北协定;发动抗日运动;释放被捕七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被捕七人”即指“七君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热潮空前高涨,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选举了马相伯、宋庆龄、何香凝、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史良、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陶行知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同年7月15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陶行知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表示赞同中共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剿共”,一致对外。1936年11月23日晨,国民党当局逮捕了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等七人。史称“七君子”事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子文还记载:“我拜见委员长,他称已答应汉卿:(1)允其军队开往绥远。(2)召开大会讨论四项条件。(3)改组陕西省政府,由杨虎城提名人选。他要求我与张、杨二人讨论此等事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也就是说,早在宋子文赴西安“斡旋”之前,蒋介石已经对张学良做出了让步。但是,对蒋的让步,张、杨二人并不满意,认为他避重就轻,因为蒋介石所允许的“第一与第三点无关重要,四项条件为问题之关键,委员长称将该项提交中央执监大会讨论,系回避问题之实质,因只要他同意,大会定能通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管蒋的话是怎么说的,但内心已经发生变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变的解决,关键在于12月22日,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到西安之后的三天,然而,关键的关键,却在于和他们谈话的那个人。[/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二)

[FONT=宋体]这个人,就是周恩来。[/FONT]

[FONT=宋体]据张学良回忆:[/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西安之事,言来深为痛心。谋变事前,并未同共党商讨。事变之后,良一观察,伤感后悔万分,痛部属之无能,惊杨部之无纪律,自悔孟浪,此辈安足可以共成抗日救国大业乎?徬惶束手,问策无人,除成立两委员会外,立即电请周恩来到西安,共商决策。二、三日后,周偕二人同来,一为博古,另一则记忆不清矣,周至此时,俨为西安之谋主矣。”[/FONT]

[FONT=宋体]按:另一人为叶剑英。[/FONT]

[FONT=宋体]坦率的讲,到了此时,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已经非常难办了。[/FONT]

[FONT=宋体]首先,西安事变的发动,本来就是张学良感情冲动的结果。事变之前,没有任何通盘的谋划,于学忠曾两次问张学良:“抓起来怎么办?”张的回答都是“抓起来再说。”[/FONT]

[FONT=宋体]“抓起来再说?”说什么?怎么说?[/FONT]

[FONT=宋体]在张,想得比较简单,觉得我要求抗日没有错,你不听,那就把你抓起来,你还能不听么?[/FONT]

[FONT=宋体]问题是,蒋介石不是轻易听别人话的人。老蒋能在短短的五年之内,从黄埔军校校长摇身一变而为“革命领袖”,他没那么简单,否则他不会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那怎么可能你一说他就听呢,他要听的话,不是早就听了么?原来不听,现在抓起来了,倒听了,这个“领袖”以后还能当么?[/FONT]

[FONT=宋体]其次,各界的反响,与张、杨预想的不一样,全国各界、国内外舆论都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14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大公报》主编张季鸾在《西安事变之善后》一文中,明确指出:“解决时局,避免分崩,恢复蒋委员长自由为第一义。”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中,称张学良及东北军发动西安事变是“完全错了,错误的要亡国家,要亡自己。”《申报》则说[/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蒋介石)失却自由,这就是统一的中国重复趋于涣散的危险”。[/FONT]

[FONT=宋体]胡适在《叛逆张学良》中说:“中国本是统一的,当我从美国回来时,对中国是乐观的。可是现在张学良搞糟了这一切,他使中国在世界上名誉扫地。他正在毁灭中华民族的活力,阻止中国的进步。毫无疑问,张学良的行为是对国家的背叛……”[/FONT]

[FONT=宋体]国内,老百姓走上街头游行,学生罢课示威,军校学生写下“血书”要求与西安开战。[/FONT]

[FONT=宋体]在国际方面,除了日本基本保持“缄默”以外,欧美各国一致反对。[/FONT]

[FONT=宋体]原本,按张的设想,只要“逼蒋抗日”的大原则不错,民众必会支持。等事情出了,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抗日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一旦蒋介石出了事,中国马上就要回复到不久前军伐混战、兵连祸结的状态,到那个时候,日本乘虚而入,则后果不肯设想。这是大家所担心的,也是张学良所没有想到的。[/FONT]

[FONT=宋体]张学良现在是骑虎难下,整天在高桂滋公馆里“卧床休息”的蒋介石,放又放不得,不放又真是难办。[/FONT]

[FONT=宋体]面对难题,张学良连个商量的人都找不着,他手下的人肯定不行,不够那个档次,杨虎城也不行,只有找共产党。[/FONT][FONT=宋体]张学良说:“[/FONT][FONT=宋体]事变之后,约周恩来之来,主要原因,系良自觉良部及杨部之无能,以及南京方面之作法,希周来共同谋划。……共党之决案是拥护蒋公领导抗日,同东北军、西北军绝对合作,誓守延安会见之约言,万一和平绝望,共党决不袖手,利害与共,武装部队,听受指挥,周等遂即参加已成立之委员会,当时西安所谓‘三位一体’:东北队、西北队和共产党也。”[/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3日[/FONT][FONT=宋体],以“三位一体”的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为一方、宋子文为一方进行了谈判。[/FONT]

[FONT=宋体]想想当时的谈判场景,本是一场国民党内部围绕着是否继续“剿共”而闹出的争端,反而是被他们“围剿”的共产党在居间斡旋,劝劝这个、劝劝那个,再谈些自己的主张,挺有意思。[/FONT]

[FONT=宋体]谈判之前,蒋介石曾经指示了相关要点,据宋子文回忆,当时蒋表示,如果周恩来能够同意如下四点:“(1)取消中华苏维埃政府。(2)取消红军名义。(3)放弃阶级斗争。(4)愿意服从委员长作为总司令的指挥。”那么,蒋介石将同意:“(1)国共联合。(2)抗日容共联俄。(3)他将给汉卿发布手令,收编红军,收编人数将视其拥有武器之精良度决定。”[/FONT]

[FONT=宋体]针对蒋的“四点”,周恩来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六点”,即“[/FONT][FONT=宋体]中共及红军六项主张”:[/FONT]

[FONT=宋体]“停战,撤兵至潼关外;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FONT]

[FONT=宋体]以上六项,如果蒋介石“能够接受并保证实行”,则“中共、红军赞助他统一中国,一致对日。”[/FONT]

[FONT=宋体]对此,宋表示“个人同意,承认转达蒋。”在此基础上,宋也谈了一些意见。[/FONT]

[FONT=宋体]当晚,周恩来电中共中央请示:“[/FONT][FONT=宋体]在蒋同意上述办法下,我们与蒋直接讨论各项问题(即前述六项)。宋答可先见宋美龄(子文、学良言她力主和平与抗日)。如你们同意这些原则,我即以全权与蒋谈判,但要告我,你们决心在何种条件实现下许蒋回京。请即复。”[/FONT]

[FONT=宋体]周、宋之间的这次谈判,是打碎坚冰的第一块石头。[/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4日[/FONT][FONT=宋体],宋子文拿着周恩来提供给他的“备忘录”去见蒋。蒋表示:“他将不再担任行政院院长,拟命孔博士担任。新内阁绝不会再有亲日派。返回南京后,他将释放在上海被捕之七人。”[/FONT]

[FONT=宋体]蒋还表示:“1、设立西北行营主任,由张负责。2、同意将中央军调离陕、甘。中共军队应当易帜,改编为正规军某师之番号。4、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所有军队一视同仁。”[/FONT]

[FONT=宋体]宋子文将蒋介石的态度告诉“张、杨及周,他们似甚为满意,次日上午,他们将召开军事委员会会议。”[/FONT]

[FONT=宋体]现在,周恩来、宋子文、甚至蒋介石都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后边,就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了。[/FONT]

[FONT=宋体]但是,这个时候,恰恰是张、杨二人的意见不能统一,发生了激烈争执。[/FONT]

[FONT=宋体]据蒋在《西安半月记》中说:“西安诸人中对昨与子文所谈忽有提异议者,声明中央军未撤退潼关以前,决留余在西安。[/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已而汉卿果出而调停,谓:‘不能再弄手段,否则张某将独行其是。’遂又将所谓条件者自动撤回。一日之间,变化数起。至夜间,又闻杨虎城坚决不主张送余回京,与张争执几决裂,究不知其真相如何。”[/FONT]

[FONT=宋体]对于同一件事,宋子文的日记说得更详细一些,他说:“[/FONT][FONT=宋体]在西安军事委员会会议上,上述条件引起轩然大波。多数人坚称,在委员长离开西安前,若非全部、至少亦应履行部分条款。”[/FONT]

[FONT=宋体]对此,张学良“召集其中态度最激者予以训话,谓尽管他们必须承认方法错误,然其动机善良。难道他们不想由委员长领导去打日本吗?若否,则他们早在11日就应将他开枪打死。若是,则他们就应付出风险,仅以口头承诺,放委员长走。而且,他们发动兵变之时,他已明言,他们在冒掉脑袋的危险,任何人任愿退出,难道他们尚有其他办法,以疏解时局?”[/FONT]

[FONT=宋体]据张学良后来回忆:“就是到最后,因蒋公离陕问题,良与杨虎城发生歧见,亦为此点。良责杨,我等最初动机,是不顾一切,请求蒋公领导抗日,我等既已看过蒋公之日记,确知蒋公有抗日之决心,并已应允准我等把其他意见,提出中央会议讨论,我等目的可达,不愿畏首畏尾,患失怕死,既然如此,你反何必当初乎?“[/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说:“在此争论上,良言语急躁,几乎同杨决裂,乃系由周恩来在座解围,劝良小加休息,容他会议商讨商讨。”[/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三)


[FONT=宋体]在是否放蒋的问题上,如果张、杨不能达成一致,蒋介石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比12月12日还要危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的东北军都部署在西北各省,在西安只有一个团,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却有九个团在西安周边,一旦双方决裂,孰胜孰败,一目了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12月24日,张找到宋子文,对他说:“他(指张学良)与杨发生激烈争吵。(杨认为):你发动了政变,在未获任何保证下,而今你竟允委员长离去,他定会让你我人头落地。张说他个人对政变负完全责任,如果他们接受他的领导,一切均会好转,若否,则尽可开枪将他打死。对其行动方针,难道还有其他选择?难道他们不想结束此等局面?杨大为不满地离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子文与张学良还探讨了悄悄宋走蒋介石的可能,“我们讨论了将委员长带至机场骤然离开之可能性,但认为此举过于危险,因张(学良)之一举一动完全可能已处杨的监视之中。后决定,倘局面未有改善,我应动员蒋夫人于次日晨以力促延长停战期为由,先行返回南京。待入夜,我与张将携委员长乘车先至张的营地,然后由陆路前往洛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蒋在《西安半月记》记载:[/FONT][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5日[/FONT][FONT=宋体],一早,宋子文就来找蒋介石,跟蒋商量“潜离西安”的建议,即张“[/FONT][FONT=宋体]先送夫人与端纳出城先上飞机,对外扬言夫人回京调解,委员长仍留陕缓行;然后使委员长化装到张之部队,再设法登机起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张学良找到宋美龄,也是商量这件事,被宋美龄一口拒绝:“余如怕危险、惜生命,亦决不来此;既来此,则委员长一刻不离此,余亦不离此一步。余决与委员长同生命、共起居。而且委员长之性格,亦决不肯化装潜行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是上午的事,到下午,事情忽然发生了转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蒋在《西安半月记》中说:“至午,子文来言,虎城意已稍动,但尚未决定。下午二时,子文复来告:‘预为准备,今日大约可以动身离陕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早上还不能走,到“下午二时”就可以走了,这其中的变化,岂不太突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并不突兀,老蒋的《西安半月记》当中,把两个星期中所有的事都写得很清楚,连谈话时每人的表情都写下来了,唯独在当天上午,少记了一件重要的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上午,高桂滋公馆来了一个客人,跟老蒋谈了些事情,这件事,老蒋没有写。[/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人,自然是周恩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没写,宋子文写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上午,宋子文兄妹见到了周恩来,周表示希望见蒋谈谈。宋子文回忆,当时他“[/FONT][FONT=宋体]力促此事,因为中共手中掌握着开启时局之钥匙。若其与我方达成一致,则我们就可劝服那些激烈及畏葸之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实际上,头天晚上,蒋介石已经跟周见了一面,当时是由宋美龄和张学良两人陪着,时间是10点多钟,蒋介石已经睡了,坐起来跟周握手,然后说:“如有事可与汉卿详谈。”周恩来就告辞走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蒋介石没有提出反对。于是,国共双方的首脑人物,在彼此敌对了十年之后,终于又坐在了一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双方谈话的内容,由于当时只有宋氏兄妹陪同,蒋不写,宋美龄也没有明确地写,那就只有听宋子文的了。从宋的回忆看,双方在谈话中的姿态都比较高,周恩来对蒋很尊重,完全是把蒋作为“领袖”来看待的,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面对“阶下囚”的盛气凌人之态。他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年来,中共一直在力图避免内战,以保存国家实力。他们并未从西安事变中索取任何资本,所提建议措施与数月前之主张并无二样。现在他们想要他做出如下保证:(1)停止剿共。(2)容共抗日。(3)允许中共派代表到南京向他解释其主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的谈话亦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心置腹”:“红军北上抗日一直为其心中愿望,若如周之所言,他们愿停止一切赤化宣传,听从他的指挥,他将视其军队如己出。在剿共之所有岁月里,他一直记怀中共之领袖,他们许多人皆曾为其部下。既然他能对桂系施以仁怀,那他对中共亦一定能慷慨对待。他已委托张(学良)来改编红军,若红军对其效忠,他们将享受如胡宗南军队一样之待遇。在他充分休息后,周本人可亲赴南京,继续讨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跟蒋介石谈完了,具体的还得着落在宋子文身上。周恩来对宋说:“有几件事必须落实:胡宗南军队应调离陕、甘。”对此,宋子文做了保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说:“委员长返回后应发表通电。”宋子文说:“你起草电文,若我相信所拟各点能够接受,我将与委员长会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说:“人民应有言论自由之权力。”宋答应“将予安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要求“逐步释放政治犯”,宋答应“尽力而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恩来说完了,该宋子文说了。宋子文的要求很简单:“我督促周,必须让委员长即速离开,再行耽搁只能令局势进一步复杂,战端一开,难以平息。作为委员长之老部下,他应知委员长为信守诺言之人。韩(复榘)、宋(哲元)联电可能令局势出现意外反弹,国家陷于内战,亦为中共与第三国际所不欲看到。再行停留将影响委员长之威信,委员长已明确表示,若今天不能动身,他就不欲再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周恩来“答应尽其所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宋子文也承认,“正是他(指周恩来)最终说服了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决定性的时刻终于到来,蒋在《西安半月记》中是这样写的:“旋张亦来言:‘虎城已完全同意,飞机已备,可即出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美龄的回忆,要详细得多:“[/FONT][FONT=宋体]正焦虑间子文忽入门,携来喜讯,城防司令杨虎城已同意我等成行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张学良提出一个建议——天太晚了,明天早晨再走如何?(“日云暮矣,曷勿明晨径飞南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美龄大声说:“尚欲等候耶?离此愈快愈佳!岂将等候彼之改变态度耶?犹欲等候彼等之恐惧与妄念而发生变故耶?当知今日为圣诞日,不!决不能作片刻留,应速行,毋再迟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又提出:“杨虽允我等行,然其部下多未知者,苟风声传播或有不稳,故我等虽行,仍应小心,请勿带侍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所说的“侍媪”,是宋美龄的仆妇蔡妈。宋美龄说:“岂将留彼任变兵处置耶?我等离此后,真不知彼等若何结果。”最后决定将蔡妈交由黄仁霖带回南京。[/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四)


[FONT=宋体]从12月15日被张学良扣留,黄仁霖已经在监禁中关了11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回忆:“[/FONT][FONT=宋体]以后的11天囚禁,真是痛苦,并不是他们给我严酷的待遇,而是我很关切将来会有何种遭遇。第三天过去之后,我盼望能有些军事行动的迹象。如果不是轰击的枪炮声,或作战行动等,其他如空中侦察,投掷传单,或者即使是轰炸也是好的。由于处在不明情况中,对我真是一桩苦事。但我并不在为自己担忧,我的理论是我的生命和命运已和蒋先生连在一起了。如果他能够正正当当地安全脱险,我自然也会被释放的。如果对蒋先生发生任何不利,我知道,他们是不会让我活着离开西安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5日[/FONT][FONT=宋体]这一天,黄仁霖说:“圣诞节的清晨,曙光明亮而洁净。太阳已将地上的雪花融化了,我正在懊丧,要在囚牢中度此普天同庆的佳节。我的确有一点思乡病,想到正在病中的妻子,她还不知道,我竟已入此虎穴,又想到我的两个小孩,都在上海,以及南京的双亲。但当我想到国家的命运,现正在倒悬中,像我这样一个渺小的个人,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我把口袋中的《圣经》拿出来,重新再温习耶稣降生的故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上午大约十点,来了一个副官,坐着吉普车,说张学良叫黄仁霖去,黄很紧张,以为是要“枪决”,于是“连外衣也不曾穿,照相机亦不曾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很奇怪,他发现自己被带往“蒋先生所住的宅院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下车,就看到了端纳,他走过来,很高兴地说:“嗨,仁霖,祝你圣诞快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不知就里,说:“还有什么快乐可说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端纳凑在他耳边轻声说“我们正要出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大喜过望,他后来回忆当时的感受,说“这个消息好像在我臂上刺了一针”。黄说:“那才真是圣诞快乐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是,黄听到“墙外蒋先生告诫东北军、西北军将领们的尖锐而响亮的声音,责备他们鲁莽、反抗的举动,并且可能相反的,已使国家受到了打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确实,蒋介石正在给张学良、杨虎城“上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时候,蒋介石还不知道张学良会亲自陪同他回南京,因此,自己这一走,西北就成了张、杨的天下,自己又已经允诺他们不再“剿共”,以后,天知道这俩人还会干出什么事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再说了,作为“革命领袖”,让两个下级给关了两个星期,临走了,如果不对他俩说道说道,任谁也是说不过去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当宋美龄告诉蒋介石“可以行矣”的时候,蒋说:“且暂缓行,余等行前须与张学良及杨虎城作临别训话以慰谕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于是,蒋介石“[/FONT][FONT=宋体]命(张学良)约虎城来见。”据宋美龄回忆:“[/FONT][FONT=宋体]当杨虎城率卫队若干人来时,空气益形紧张,彼偕张径入委员长室,立正行敬礼,委员长邀其就坐,彼等皆屹然不敢动,余即进言,委员长尚病,不能起坐,故不得不卧谈,如彼等就坐,较易听受,乃始勉就椅坐。委员长与彼等语,余即在座速记。彼等闻委员长诚挚之言,余从旁察觉彼等容态,实显现一种非常感动与情不自禁惭愧之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自己在《西安半月记》里是这样写的:“命二人在余床前对坐而恳切训示之,训话毕,问张、杨之意如何,尚有他语乎?彼二人皆唯唯而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子文则说:“委员长招张、杨训话,告诉彼等,尽管他们做法系叛变行为,但他原谅他们。他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这三个人的回忆看,仿佛当时的谈话十分轻松,老蒋一番“温谕”,张、杨心悦诚服。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就在他们隔壁,黄仁霖听得清清楚楚,他说:“我感觉到这篇训话已经太长了些,而且恐怕张、杨二人会改变他们的决定,那么,所有一切不是都要成泡影了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宋美龄来找黄仁霖,告诉他,“蒋先生和她当天下午离去。她要我随后收拾一下,最后命令说:‘不要忘记把蔡妈带出来,这是我忠诚的女佣。有一架飞机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可以明天出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的“训话”大约有半个小时,谈完已经4点了。据宋美龄回忆,他们“急整装行,委员长与余偕张学良共乘一车,张径就车之前排坐,子文端纳与杨虎城另乘一车。车抵飞机场,径开至张坐机之门旁,机已开热备用,一声怒吼,离地腾空上升,余夫与余乃向西安作愉快之告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只是,谁也想不到,张学良,也与他们同机飞离西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到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件事,不要说今天的我们不可理解,即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赞同。包括被他扣押的老蒋本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回忆:“临发时,张坚请同行,余再三阻之,谓:‘尔行则东北军将无人统率,且此时到中央亦不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蒋介石的话,说得很委婉,但很重要。他说的是两件事:第一,你张学良走了以后,东北军恐怕要闹起来;第二,西安事变,扣押“领袖”,不是小事。你在西安待着,谁也奈何不得你,总不能发兵来抓你吧。问题是如果你回到南京,到那时既由不得我蒋介石,更由不得你张学良。所以,你还是不去为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说的是实话,他是在给张学良打“预防针”:一旦到了南京,西安事变这么大的事,不可能就算了,到时候,“勿谓我言之不预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宋美龄在回忆中也证实了这一点:“[/FONT][FONT=宋体]当时张说,[/FONT][FONT=宋体]彼已决心随委员长赴京,委员长反对甚力,称无伴行之必要,彼应留其军队所在地,并以长官资格命其留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FONT][FONT=宋体]张学良没有听从老蒋的“忠告”,只是说“一切已嘱托虎城代理,且手令所部遵照矣。”[/FONT][FONT=宋体]还是上了飞机。当时宋子文的随从秘书陈康齐在日记中也说:“蒋夫人和宋博士扶着委员长上了飞机。令我们惊讶的是,少帅也上了飞机,他坐在了飞行员边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些回忆,足见张学良送蒋回南京,完全是他的个人行为,不但不为他人所理解,甚至在他上飞机之前,除了蒋介石夫妇,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会出以此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直到今天,都还有人埋怨张学良“愚忠”,幼稚,你跟蒋介石讲义气,老蒋却不跟你讲这一套,跑到南京,纯粹咎由自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些看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作为政治家,张学良肯定不够格,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搞政治的;作为军人,张学良也缺乏一种“狠”劲儿,多少有点儿婆婆妈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张学良确实有张学良的苦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要的一点,张学良必须要对老蒋的安全负责。张学良心里清楚,释放蒋介石,并没有在张、杨集团内部真正达成共识,许多人,包括杨虎城、包括他自己的手下,是激烈反对的。万一老蒋的飞机上了天,下边谁开一炮给打下来,那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既然保证不了不出事,那就只好我也上飞机,谁要打就连我一块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是于公,于私,张学良也有难办的地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先,老蒋跟张学良是结拜兄弟,结果被张学良抓起来,搞得“革命领袖”颜面扫地。因此张学良必须摆出“负荆请罪”的姿态,陪他去南京,表示认错,帮老蒋把这个面子圆回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这一点看,张学良对老蒋,真是一百一,谁这辈子交这么个朋友算值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张学良的成长经历有点特殊,既有“山大王”天不怕地不怕的基因,又受过些西方文化的熏陶,讲究“骑士”风度,对就对了,错就错了,该承担的责任就要承担,该接受的我坦然面对,既不害怕,更不会去逃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美龄回忆说,当时“张对余解释,谓彼实有赴京之义务,盖彼已向各将领表示,愿担负此次事变全部之责任,同时彼更欲证明此次事变,无危害委员长之恶意,及争夺个人权位之野心。余等深知此次事变,确与历来不同,事变之如此结束,在中国之政治发展史中,可谓空前所未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据[/FONT][FONT=宋体]戢翼翘回忆,当时戴笠听说张学良要亲自陪蒋回南京,当时就跪在地上[/FONT][FONT=宋体]连说:“伟大!伟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当时[/FONT][FONT=宋体]戢翼翘还在软禁中,他所讲的,当是听他人所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张学良恐怕也把这事看得有点简单了。以为还像原来那样,象征性地给个“处分”,比如撤职、比如出洋,比如“下野”,过一段时间,这事也就算了。怎么也不会想到,老蒋会把他一关就是几十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此可见,无论于公于私,张学良这一趟南京,都必须去,不像我们后人所想象的那么单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看似合情合理,不见得你就应该去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这一趟南京之行,不但把自己的后半辈子交代了,还搭上了从父亲张作霖手里接过来的东北军。[/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五)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5日[/FONT][FONT=宋体]下午,蒋介石安全抵达洛阳。[/FONT]

[FONT=宋体]据时任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事教导总队第八队队长的张国威回忆:“12月25日下午6、7点钟,洛阳西宫军分校的校本部忽然鞭炮齐鸣。全体教职员及学员、学生等走上街头,列队迎接蒋介石。洛阳分校主任祝绍周赶到机场,见蒋出现在机旁,他就带头高呼:‘蒋委员长万岁!’祝见张学良走出机门,又带头喊:‘打倒张学良!’教职员及学生们也随着喊。这时,蒋假意怒目高叫:‘祝主任,你干什么?你喊打倒我好了!’‘打倒张学良’的喊声即时停止下来。蒋介石走到张学良跟前,两人握手。蒋故意谦让,伸出手表示请张先行,张让蒋先行,于是两人登车而去,当日他们都住在西宫分校招待所。”[/FONT]

[FONT=宋体]在洛阳照顾他们的,依然是忠心耿耿的“大内总管”黄仁霖。[/FONT]

[FONT=宋体]黄是乘当天的第二架飞机“逃离”西安的。[/FONT]

[FONT=宋体]据黄追述,当宋美龄走的时候,曾告诉他:“[/FONT][FONT=宋体]蒋[/FONT][FONT=宋体]先生和她当天下午离去。她要我随后收拾一下。”宋还告诉黄,第二天还有一架飞机,载黄仁霖等回南京,并特别叮嘱,不要忘记了蔡妈。[/FONT]

[FONT=宋体]黄仁霖回忆:“在我收拾好了行李之后,我设法弄到了一辆车,然后,开始把蒋先生和夫人的私人衣服物品,一一收拾起来,并把宋的秘书、夫人的蔡妈找到。我心里在想,假如我能离开西安,我情愿在当天下午晚一些走,也比等到明天要好一些。在和驾驶员谈过之后,我们决定,即使要死,也情愿死在西安以外的地方,还比较好些。”[/FONT]

[FONT=宋体]按:“宋的秘书”是指宋子文的随从秘书陈凤扆与陈康齐。[/FONT]

[FONT=宋体]这样,黄仁霖的飞机于当天晚些时候降落在洛阳,当时天已经黑了,黄仁霖说:“洛阳的机场,用火炬照耀着,俾使我们的飞机能在夜间降落。”[/FONT]

[FONT=宋体]黄仁霖也被安排住在[/FONT][FONT=宋体]中央军校洛阳分校,他说:[/FONT][FONT=宋体]“当我走到洛阳的军官学校时,蒋先生等一行人就在那里住宿。我发现没有人照料这批贵宾,所以就自告奋勇,包办一切。我成为他们的秘书、副官、干部人员,并在他们的全部行程中照料一切,一直到回南京。”[/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6日[/FONT][FONT=宋体]上午10时许,蒋介石夫妇改乘“容克”型专机离开洛阳,12点20分抵达南京,陪同他们的是端纳和黄仁霖,当然,还有戴笠。[/FONT]

[FONT=宋体]当时欢迎的场面极为宏大,[/FONT][FONT=宋体]据《申报》报道:“蒋委员长平安返京,各界昨日热烈庆祝,全市悬旗庆贺,纷纷致电慰贺,各交易所市价昨日一律升腾。”[/FONT]

[FONT=宋体]但蒋介石顾不上这份热闹,他向前来迎接的国府主席林森等人“鞠躬致谢,并向诸人答礼”,随即匆匆离去,带着他的“文胆”陈布雷一同前往自己的官邸。[/FONT]

[FONT=宋体]老蒋要[/FONT][FONT=宋体]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FONT]

[FONT=宋体]据陈布雷在日记中记载:“26日中午往机场迎接蒋公,随至官邸,蒋公授余草稿一纸,命与夫人详谈,即为整理记录,于五时前赶成文,即《对张杨之训词》也。”[/FONT]

[FONT=宋体]老蒋要第一时间公布西安事变的“真相”,同时还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件事必须抓紧。[/FONT]

[FONT=宋体]在“训词”中,蒋介石首先对张、杨的“勇于改过”做了充分的肯定:[/FONT]

[FONT=宋体]“此次西安事变,实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绝续之所关,亦为中华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仅有关中国之存亡而已。今日尔等既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心送余回京,亦不再强勉我有任何签字与下令之非分举动,且并无任何特殊之要求,此不仅我中华民国转危为安之良机,实为中华民族人格与文化高尚之表现。中国自来以知过必改为君子。此次事变,得此结果,实由于尔等勇于改过,足为我民族前途增进无限之光明。以尔等之人格与精神,能受余此次精神之感召,尚不愧为我之部下。”[/FONT]

[FONT=宋体]接着,蒋介石又做了自我批评:“以言此次事变之责任,当然尔等二人应负其责;……。天下事一切均有造因,此次事变之造因,即由我自己疏忽而起,以致发生如此毁法荡纪之事,使中枢忧劳,人民不安,国家受其损失。余抚躬自问,实无以对党国,无以对人民,不能不向中央与国民引咎请罪。”[/FONT]

[FONT=宋体]接着,蒋话锋一转,“须知国家不能没有法律与纲纪,尔等二人是直接带兵之将官,当然应负责任,应听中央之裁处;……。余身为统帅,教育不良,使部下有此蔑法坏纪之事,余当然应先负责,向中央引咎请罪,并以尔等悔悟之意,呈于中央。尔等此次觉悟尚早,事变得免延长扩大,中央当能逾格宽大也。……。余平日教人以‘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之四语;上官对部下教率无方,即应负责。故此次事变,余愿以上官资格负责,尔等应听中央之裁处,而尔等之部下则不必恐慌也。”[/FONT]

[FONT=宋体]在这里,老蒋明白告诉张、杨,西安事变不算完,“中枢”会有所表示的,要处分的。但是,张、杨必须妥为约束部下,不能出乱子。[/FONT]

[FONT=宋体]以上,基本是重复他当面对张、杨说过的话,再对全国人民讲一遍。[/FONT]

[FONT=宋体]接下来,老蒋还要与张、杨辨辩理,他说:“吾人之生命可以牺牲,而国家之法律纲纪不能迁就;身体可以受束缚,而精神之自由绝不能受束缚。余对中央与国家之责任,余一息尚存,决不敢丝毫推诿或放弃。”[/FONT]

[FONT=宋体]因此:“尔等屡次要求余签字与下令,余始终拒绝。以人格事大,生死事小也。……。如余为部下威力所屈,临难求免,则余之人格扫地,即等于中华民族之人格扫地以尽。”[/FONT]

[FONT=宋体]在这里,老蒋一是在告诉国人,自己并没有签“城下之盟”;二是告诉张、杨之所以不能签字画押的原因。[/FONT]

[FONT=宋体]后面的话,才是“训词”中最重要的内容:[/FONT]

[FONT=宋体]“总理昔日训示吾人,必须恢复民族道德,方可以挽回民族;所谓信义和平,均系民族至要道德。余十余年来所致力者,全为团结精神,统一国家以救国,而尤重于信义。余向来所自勉者,即‘言必信,行必果’二语。凡与国家民族有利益者,余决不有丝毫自私之心,且无不可以采纳,亦无不可以实行。中央数年以来之政策方针,亦唯在和平统一、培养国力、团结人心,不忍毁损民族之力量。故此次事变,尔等将余留居西安,则引起战事之责任,即应由尔等毁坏纲纪之举动负之。现在尔等既表示悔悟,则余可请求中央;中央必仍本爱惜国力之精神,自有妥善处置,以挽救国家之危机也。”[/FONT]

[FONT=宋体]这段话,其实是一个政治宣言,老蒋以“余决不有丝毫自私之心,且无不可以采纳,亦无不可以实行”的说法,委婉地告诉张、杨,也告诉国人,尽管自己没有签字,但他将遵守自己的诺言,在大政方针方面有所改变,以“挽救国家之危机”。[/FONT]

[FONT=宋体]最后,老蒋再次严厉警告张、杨:“应绝对服从中央命令,一切唯中央之决定是从,而共同挽救我垂危之国运,此即所谓转祸为福之道也。”[/FONT]

[FONT=宋体]蒋介石的这篇“训词”,从文体上看,有点像“罪己诏”。但从内容上看,除了检讨自己“余平日一心为国,一心以为精诚与教令可以贯彻于部下,绝不重视个人之安全,防范太不周密,起居行动太简单,太轻便,太疏忽”以外,通篇都是在指责他人,骂张、杨、骂“反动派”,看不出一丝一毫对过往的反思。[/FONT]

[FONT=宋体]但不管怎么说,蒋介石以“言必信,行必果”的说法,表示“必仍本爱惜国力之精神,自有妥善处置”,总算是认可了自己在西安的承诺,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FONT]

[FONT=宋体]这么大的一篇文章,陈布雷几个小时就给整出来,着实无法想象。包括为老蒋起草庐山讲话的程沧波,都是一挥而就,笔不加点,真是了不起的文才![/FONT]

[FONT=宋体]办完了这件大事,老蒋要考虑的,就是怎么处理他那位惹了大麻烦的义弟张学良了。[/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六)

[FONT=宋体]张学良没有同老蒋一起回南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是因为,蒋介石考虑到张学良如果同行,到了南京会极为尴尬,因此他让宋子文陪着张学良,仍然乘张的“波音”专机随后出发。据黄仁霖回忆:“[/FONT][FONT=宋体]因为蒋先生的思虑周到,所以就安排了宋子文博士去陪伴张学良,乘坐第二架飞机,在南京城外的军用机场降落,以便有完善的安全保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为张学良提供“完善的安全保护”的人,就是曾任特务处西北区区长的张毅夫,据他后来回忆:“[/FONT][FONT=宋体]张学良一下飞机,就由我与宋部长接到北极阁宋部长公馆去,软禁起来,不让他接见任何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FONT][FONT=宋体]宋子文的卫士段汉斌回忆,[/FONT][FONT=宋体]当时到机场接张学良的汽车是蒋介石派的专车。张带了4个警卫,到上车时,只准两名警卫上车。“军警特务的汽车一前一后,把张学良的车子夹在中间,将张学良送到东门外孔祥熙的别墅(此处回忆有误),我们的车子紧跟在军警特务的车后。看到这个情景,我们便知道,张学良将军今后没有好日子过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段还说:“张学良的汽车一到孔祥熙别墅,六、七个持手枪的特务立即上前把张学良的两个警卫员隔开,并将张学良拥至室内,把宋子文关在门外不准进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子文是何等身份的人,见此情景勃然大怒,厉声质问:“是谁叫你们这样做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特务们自然不愿招惹他,只好实话实说:“宋部长,你不要发我们的火,这是委员长命令我们这样做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宋子文气得脸色“发紫”,当即去面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了中央军校蒋介石官邸,居然被挡驾,不让宋子文进门,说:“委座有令,他因一路疲劳,身体不好,今天不见任何人,你有事,请改日再来。”[/FONT]​
[FONT=宋体][/FONT]​
这一套对别人可以,对宋子文是不行的,段汉斌说:“[FONT=宋体]宋子文见军警不让他进去,便不跟他们说了,怒气冲冲地直往里面跑。那些军警碍于这位国舅的面子和威风,无可奈何,个个呆若木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刚回来就翻脸,宋子文是真没想到老蒋弄这么一手。把张学良关起来不要紧,无形当中陷宋子文于不义,别人看张跟着宋回了南京,跟着就被软禁在宋的家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宋子文坑了张学良,这算怎么回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况且,张学良担着干系“义释”老蒋,宋氏兄妹确实对他是心怀感激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感情代替不了现实,“到了晚上七点半,宋子文从蒋宅出来,仍然余怒未消,脸上涨得通红。从宋子文的面部表情判断,我们料定宋子文为张学良说情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宋子文回到南京北极阁公馆后,晚饭也不吃。当天晚上八点,我们跟着他乘京沪特别快车回到了上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6日[/FONT][FONT=宋体]下午,就在蒋介石与陈布雷研究[/FONT][FONT=宋体]《对张杨之训词》的时候,张学良也在写东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张学良向蒋介石递交了一份“检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介公委座钧鉴:学良生性鲁莽粗野而造成此次违犯纪律不敬事件之大罪,兹腼颜随节来京,是以至诚愿领受钧座之责罚,处以应得之罪,振纪纲,警将来,凡有利于吾国者,学良万死不辞,今钧座不必念及私情,有所顾虑也。学良不文,不能尽意,区区愚忱,俯乞鉴察,专敬叩钧安。学良谨肃,二十六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份材料,显然是在蒋的命令、至少是暗示的情况下写的,甚至有人捉刀,最后由张学良签个名字了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虽然会讲英语,但他的国文底子,反而不太深厚。多少年以后,他的《西安事变忏悔录》被捅出来,其元配夫人于凤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张学良的语文功底,写不出来这样高水准的文章来,赵四没念过什么书,也帮不了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过,于凤至多少有些小看了张学良,在张被幽禁之后,“潜心”读书,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的水平与年轻时相比,已不可等量齐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况且,“检查”中所称的“[/FONT][FONT=宋体]处以应得之罪,振纪纲,警将来”,怎么看都像是蒋介石说的话,与他几天之后在“[/FONT][FONT=宋体]高等军法会审[/FONT][FONT=宋体]”上所说的,完全是两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不管怎么说,“检查”是以张学良的名义递上去的,既然你自己都觉得“[/FONT][FONT=宋体]生性鲁莽粗野而造成此次违犯纪律不敬事件之大罪,兹腼颜随节来京,是以至诚愿领受钧座之责罚”,这就好办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陈康齐回忆,“(12月27日)中午左右,一些宪兵来到宋博士家,解除了少帅随行卫兵的武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8日[/FONT][FONT=宋体],蒋介石自己也写了一封“检查”,连同张学良的,两份“检查”一并呈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说:“谨呈者,此次西安事变,皆由中正率导无方,督察不周之过,业经呈请钧会予免去本兼各职,并严加处分,以明责任,乞蒙钧察。查西北剿匪副司令张学良,代理总司令职务,而在所管辖区内,发生如此巨变,国法军纪,自难逭免,现该员已亲来都门,束身请罪,以中正为所直属上官,到京后即亲笔具书,自认违纪不敬之咎,愿领受应得之罪罚,中正伏以该员统军无状,尚知自认罪愆,足证我中央法纪之严明,故该员有尊重国法悔悟自投之表示,理合将该员来书录呈钧会鉴核,应如何斟酌情事,依法办理,并特予宽大,以励自新之处,伏候钧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蒋同志驰驱国事,督教三军,昕夕勤劬,不遑宁息,最近两度入陕,即以总理大仁大勇之精神,教化部属,统一军心。此次西安事变,事出非常,更能于蒙难期间,持浩然之正气,昭示伟大之人格,使倡乱者衷诚感动,悔悟自白,蒋同志对此次事变,毫无引咎可言。所请辞职,庆予恳切慰留;自请处分一节,应毋庸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30日[/FONT][FONT=宋体],老蒋[/FONT][FONT=宋体]再请“辞职”,中常会“再度慰留”,并“给假一个月藉资调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张学良,就没这么便宜了,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依法处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晏道刚回忆:“我于二十八日上午乘第二批飞机到南京。到京后听到许多消息,如蒋介石因西安事变将向国民党中央呈请辞职,并自请处分。又说:张学良将向蒋介石谢罪,并自请处分。中央将开军事法庭审判,并预先判张学良以十年徒刑,由蒋介石请求赦免等语。蒋介石素来憎恨心重,他在西安吃了那么大的苦头,恨不得将张、杨一棍子打死,怎么会轻易放松呢?张学良既到了南京,死罪虽免,恐怕活罪难逃。十二月二十九日我到宋公馆去访问张学良,张对这次由西安回南京的人表示歉意,嘱我转达。我问候他的起居,他象是气愤填膺,颇有难言之隐,我恐怕说话不便,即兴辞而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好心好意送蒋回来,反而要上军事法庭,张学良当然高兴不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学良的秘书王中立回忆:“(张学良)住在北极阁,局面不大。北极阁在南京城内鸡鸣山之巅,因地势较高,即在房内四望,也可见‘钟山如屏,大江如带,后湖如镜’,风景极佳;至夜,更可俯瞰市中心的灿烂灯火。但我们那次在南京,就无心及此。尤其事变如此结束,来到南京只有听命于人,还有什么可谈的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常来看张学良的,宋子文是一个,他有时候还陪着张一起外出。另外,戴笠也常来。有一天孔祥熙来了,张学良半开玩笑地说:“我这次是听候处分的人了!”孔则说:“有处分,我陪绑去。”[/FONT]​
 
看《潜伏》话“军统”(一百九十七)

[FONT=宋体]"处分"的时刻很快就到来了。

[/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9日[/FONT][FONT=宋体],军事委员会组成[/FONT][FONT=宋体]高等军法会审“审理”张学良案件,审判长,派的是老资格的军界泰斗李烈钧,审判官则是朱培德和鹿钟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李、鹿二人,都与张学良有些渊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于张学良来说,[/FONT][FONT=宋体]李烈钧是他的父辈,虽然李此时仅担任[/FONT][FONT=宋体]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的虚职。[/FONT][FONT=宋体]早在李跟随孙中山的时候,就认识张学良;[/FONT][FONT=宋体]鹿钟麟则与张学良是拜把子兄弟。让他俩来审张学良,老蒋多少有点“成心”,故意难为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朱培德这个人,亦是奇人,观其一生。为孙中山、为蒋介石、甚至为我党,都立过大功勋。值得说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朱培德,1888年生,云南盐兴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朱培德出身于[/FONT][FONT=宋体]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同班的朱德被并称为该校的“模范二朱”。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以朱培德兼任大本营参军长。1925年6月,朱培德曾平息杨希闵、刘震寰叛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北伐开始以后,朱培德奉调江西,1927年2月,任江西省主席兼第五路军总指挥,从此成为“江西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主政江西期间,正逢老蒋“清党”,对此,朱培德采取的是网开一面的方式,对所有共产党人发足差旅费,并派专车将他们送往武汉,并说“朱某决不给兄弟们为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下旬,朱培德发现自己的手下、同学、时任第五路军军官教导团团长的朱德有“异动”,为避免牵连自己,朱培德“躲”到了庐山休养,将南昌交给了朱德等共产党人。不久,南昌起义成功,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武装的第一枪,客观上讲,朱培德是有功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1[/FONT][FONT=宋体]年12月,朱培德内调“中枢”,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总长。等于是主动放弃了自己在江西的割据。为表示酬庸,蒋介石于1935年3月27日,授予朱培德一级上将军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西安事变爆发,时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的朱培德力排众议,与宋美龄等主张政治解决,不仅避免了战争,还救了老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此后不久,朱培德竟然以49岁的英年早逝。就在“军法会审”张学良之后不久的1937年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期间,朱培德在患病接受治疗时,因注射抗贫血药物引起中毒,延至17日,终至不起。临终前还特地叮嘱“不要为难叶小姐(为他打针的护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朱培德病逝后,老蒋夫妇为表示追思,坚决表示要为朱守灵,最后蒋介石被强行架走,由宋美龄代表他守了一夜。[/FONT]​
[FONT=宋体]张学良是陆海空军副司令,审他,没人爱干这事儿。但是也没办法。据鹿钟麟回忆:[/FONT][FONT=宋体]“李烈钧受命主持这次高等军法会审,不会不明白蒋介石要什么把戏。因此,他对朱培德保持一种非常慎重的态度,处处表示自己对这个任务的认真负责,他对鹿钟麟则不然,暗中一再露出没有信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鹿建议:“问而不审是上策,审而不判是中策,问、审、判全承担下来是下策,我们应该力守上策,不得已适当地兼取中策,下策万不可为。”李深以为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李烈钧后来也说:“我被特任为高等军法会审审判长审判张学良的消息,京沪各大报纸均予披露。中央很多要人都来找我,询问处理此案的意见,其中以宋子文和傅汝霖两人最为关心。他们先后来找我详细询问处理此案的意见。我回答说:‘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一切秉承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的意旨办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31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高等军法会审开庭。整个审理过程简单得出奇,从记录上看,[/FONT][FONT=宋体]李[/FONT][FONT=宋体]烈钧一共问了8个问题。张学良的回答更简单,8个问题,他是一块回答的,加起来一共700来个字。总括起来是三个意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一,“我们此次并无别的要求及地盘金钱等,完全为要求委员长准我们作抗日一切的准备及行动,开放一切抗日言论,团结抗日一切力量起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我们的行动,本不是要开枪的,也无要损害任何人的。不幸行动中统制不良,尤是邵先生翼如(指邵元冲之死),我们心中真是十分不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三,“[/FONT][FONT=宋体]违反纪律之行动,损害领袖之尊严,我是承认的,也愿领罪的。”但是,“我们的主张,我不觉得是错误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张学良在法庭上一度十分激动,据张后来在[/FONT][FONT=宋体]《杂忆随感漫录》中回忆:“我到南京之后受军法会审于军事委员会。会审委员为李烈钧、朱培德、鹿钟麟。李烈钧拿出来预备好了的十几个纸条,向我发问;有的是,你是受了何人的鼓动?为什么,你怀有什么野心?等等。我闻之深为气忿,我想他们是拿我当作什么人?立即回以强悍不逊的言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李烈钧看他情绪过激,让人拿来纸笔,嘱他笔述。同时,李还意味深长地说:[/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汉卿,这是有关历史的大事,将垂之后人,对你有重大关系,望你好好的写。[/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鹿钟麟也劝张学良说:“审判长待人诚恳宽厚,汉卿幸勿失此良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FONT][FONT=宋体]李烈钧[/FONT][FONT=宋体]在关键时刻的照拂,张学良十分感动,他说:“[/FONT][FONT=宋体]关于这一点,使我对李协和(李烈钧字)永怀不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李烈钧能做的也就仅此而已,改变不了全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日,高等军法会审做出判决:“本案被告张学良,劫持统帅,强迫承认其改组政府等主张,有该被告之通电可证。至戕害官员,拘禁将领,均系公然事实,虽属其部众之行为,但该被告实为主使发动,已极明显,自应负其罪责。”“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王中立还在北极阁等候张学良“受审”回来,他回忆:“……三十一日晨起,即知张将军已由宋子文陪同受审去了。约九时,我正在楼上用饭,秦靖宇坐在桌旁和我闲谈,忽然上来两个人,便装,其中一人端着枪,叫我‘举手!’检查后离去。我才知在楼下住的八名副官已被缴械,而且移走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约十一时,宋子文回来了,他手拿一封信,交我看,是蒋写给他的,至少有三页八行,字也大,总的意思是说五天后一定使张将军返回西安。宋也和我说:‘审判是走个手续,五天后保证回西安,我姓宋的不骗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姓宋的”确实没有骗人,骗人的另有其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五天转瞬即过,王中立没有等回张学良,他等不回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等军法会审宣判完毕,张学良就被送到[/FONT][FONT=宋体]孝陵卫的[/FONT][FONT=宋体]孔祥熙别墅,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看守他的,正是一个星期之前,还是他的阶下囚的黄仁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2[/FONT][FONT=宋体]月29日[/FONT][FONT=宋体],正在上海家中的黄仁霖接到蒋介石的电话,令他立刻赶回南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回忆:“[/FONT][FONT=宋体]我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命令总是命令,当天早晨我又离开上海。一到南京,就去见蒋先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的命令,令黄仁霖感到十分意外:“汉卿正要在首都接受军法审判。在这个时期,我已把他安排在孔先生在中山门外的乡间住宅内居住,我要你去照料他。安全措施都已经部署好了,但是我要你去负责办理。我相信你必能对这项很微妙的任务,妥善处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张学良与黄仁霖“主客”异位,黄只能慨叹造化弄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黄仁霖“经仔细想过之后,看来亦只有我才能处理此项困难的情势,所以我决定尽力而为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黄仁霖很能体察老蒋的心思,这是因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先,“这些派来看守他(张学良)的警卫人员。其中有宪兵、便衣、安全人员,以及我由励志社调派过去的厨司、侍者等人员。后者我相信他们不会去做任何伤害别人的事的。至于前者,我就无法完全信任,他们会不会自作主张,擅自行凶。有些人的情绪非常激烈。许多由各单位抽调出来的宪兵、便衣和安全人员,他们的同事,有很多人在西安事变中受伤,甚至被杀死。他们仇恨张学良,并且发誓要为他们死去的同事报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个面对的问题,是张学良的可能逃跑,或转变为悲观,而自寻短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张学良的情绪很不稳定,据后来曾见过张的[/FONT][FONT=宋体]戢翼翘回忆:“(在高等军法会审上)[/FONT][FONT=宋体]问完了,张签了字。法庭有人说:‘送副司令。’把张送出来,乘车到‘孔祥熙别墅’。这别墅正对中山陵,有两铁门,没有其他人住这里面。张一进门,外面武装警卫即开始戒备,显然张失去了行动自由了。张看这情形,发急了,大拍桌子,他又佩了手枪,没有人敢去见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一项“微妙的任务”,只有交给黄仁霖才能放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于是,黄仁霖召集看守们谈话:[/FONT][FONT=宋体]“各位宪兵和安全人员朋友们,我们大部都是军人,军人的主要信条是服从命令。我知道各位现在对我们的客人,情绪都很激动。事实上,我和你们有同样的情绪,因为我在西安被囚禁了12天。但是蒋先生给我的命令,是要我照料我们的客人的安全和舒适,并且要注意,不能有任何事情惊扰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们都很高兴蒋先生能够安全归来,但假如他在西安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论是不是张学良所要做的,全国都会相信这是由于他的命令所造成的。现在局势反过来。张学良正在这里将要接受军法审判,没有人能知道。如果他在这个‘乡间住宅’内遭遇到任何事情,不论是不是蒋先生的主意,全国都会相信这是蒋先生的命令,而要由他来负责,你们说是不是这样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让我告诉你们吧。蒋先生对我的命令,并经由我转告你们的,那是我们须对张学良妥为照料,并且注意,不要让任何事情在他身上发生,要他平安无事,所以千万不要做任何不符合蒋先生命令的事,你们说对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过黄仁霖“苦口婆心”的劝说,大家“[/FONT][FONT=宋体]一致同意我的说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为了稳定张学良的情绪,黄仁霖“有好几次试着想和他谈话,以期解除他的孤单寂寞,但是他却不愿接口。”后来,黄送给他一本《圣经》,并在《圣经》上写了一句话:“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就像它所帮助我的一样。”但是,至少在那个时候,张学良对于基督教还没有任何兴趣,黄仁霖说“我却没有看见他对这本书潜心阅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过,对黄仁霖的好意,张还是心领了,“当他在被扣押的这段日子里,张少帅的表现好得像一家人。他没有做任何会使我们怀疑的事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好景不长,1937年1月,张学良被送到浙江奉化,从此跟他就伴的,就是刘乙光了。[/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