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潜伏》话“军统”(一百八十三)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6日[/FONT][FONT=宋体],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撕去了一切假面,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地记载了这份文件,其核心内容,是这样说的:“如果贵军仍抱有不扩大事态之意图,首先应速将部署在芦沟桥、八宝山方面的第三十七师,于明日中午前撤退到长辛店附近;又北平城内的第三十七师,由北平城内撤出,和驻西苑的三十七师部队一起,先经过平汉线以北地区,于本月二十八日中午前,转移到永定河以西地区,然后再陆续开始将上述部队送往保定方面。倘若不按上述方案执行,则认定贵军毫无诚意,抱歉的是:我军不得已只好采取单独行动,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贵军负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日军攻占廊坊车站,当夜,日军袭击北平广安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蒋介石电正在伦敦以“祝贺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名义购买军火的孔祥熙:“大战已开始,和平绝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蒋介石电宋哲元,提出4点指示:“1、北平城防立即准备开战,切勿疏失。2、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3、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停留片刻。4、决心大战,照中正昨电对沧保与沧石各线从速部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此,宋哲元所有关于和平的幻想,都已经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何基沣等人回忆,香月清司的“最后通牒”是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送来的,宋没有见他,派总参议张维藩代为接见,“张将通牒送交宋哲元看过后,宋立即命张予以拒绝,并将通牒退还松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27日[/FONT][FONT=宋体],宋哲元致电蒋介石:“[/FONT][FONT=宋体]北平为华北重镇,人心所系,大势所关。现已成四面皆敌之形势,通县于今晨三时起,亦正在激战中。职受国家人民付托之重,已决心固守北平,以安人心,而作士气,决不敢稍有畏避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夜11时20分,宋哲元发出“感”电,决心“自卫守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哲元自奉命负冀察军政之责,两年来以爱护和平为宗旨,在国土主权不受损失之原则下,本中央意旨,处理一切,以谋华北地方之安宁,此国人所共谅,亦中日两民族所深切认识者也。不幸于本月七日夜,日军突向我芦沟桥驻军袭击,我军守土有责,不得不正当防卫;十一日双方协议撤兵,恢复和平,不料于廿一日炮击我宛平县城及长辛店驻军,于廿五日夜,突向我廊坊驻军猛烈攻击,继以飞机大炮肆行轰炸,于廿六日晚,又袭击我广安门驻军,廿七日早三时,又围攻我通县驻军,进逼北平,南、北苑已均在激战中。似此日日增兵,处处挑衅,我军为自卫守土计,除尽力防卫,听候中央解决外,谨将经过事实,掬诚奉闻。国家存亡,千钧一发。[/FONT][FONT=宋体]伏乞赐教,是为至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叩 感。[/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宋哲元下令:“设立北平城防司令部,派张维藩为城防司令,并配备了城防部队,准备固守北平。在这天晚间,又派戈定远星夜驰赴保定,催促孙连仲、万福麟等督师北上,协同作战。”
[/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终于下定了决心。然而,时机已经丧失,一切都已太晚太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28日[/FONT][FONT=宋体],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南苑是29军军部,奇怪的是,宋哲元却不在南苑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兼的职务很多,因此他办公的地点也很多,最常去的,是铁狮子胡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铁狮子胡同,顾名思义,是一条胡同,宋大帅当然不可能在胡同里办公,之所以大家一提“铁狮子胡同”,就会想到宋哲元的办公地点,是因为那里有一座非常出名的院落,即“段祺瑞执政府”,当年的门牌号码是“铁狮子胡同一号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学过《纪念刘和珍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错,“铁狮子胡同一号院”曾经是宋哲元的办公室,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是[/FONT][FONT=宋体]雍正第五子和亲王的府邸。民国前后,先是北洋政府海军部,后来是[/FONT][FONT=宋体]“段祺瑞执政府”,宋哲元担任[/FONT][FONT=宋体]平津卫戍司令以后,司令部就设在这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平津卫戍司令部很快就撤销了,于是,[/FONT][FONT=宋体]宋哲元又买下了一号院旁边、一个稍微小一些的院落,即“铁狮子胡同二号院”,搞成了一个俱乐部,取名为进德社。这个“高级会所”,才是宋哲元在铁狮子胡同的办公地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号院的旁边,还有个三号院,即前清的[/FONT][FONT=宋体]和敬固伦公主府。此前是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后来是直鲁联军总司令、军阀张宗昌的住宅,到日伪时期是“兴亚院”。1940年8月,日本“特使”[/FONT][FONT=宋体]高月保和乘兼悦郎来北平执行“宣抚”任务,就下榻于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除了进德社,还有东交民巷的外交大楼,这是宋哲元作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办公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宋哲元曾在中南海宴请日本军官,中南海是原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何应钦的办公地点,宋兼任冀察绥靖公署主任以后,就将公署设在了中南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的私宅,在武衣库,即今大乘胡同,宋也经常在家里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六个地点,就是北平南苑29军军部了,常年在这里“主持”工作的。不是宋哲元,而是29军副军长佟麟阁,另外,还有29军副参谋长张克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9[/FONT][FONT=宋体]军在南苑的驻军,很多很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有38师的师部和不到一个旅的部队——很奇怪,38师驻天津,38师师长张自忠兼任天津市长,他的师部却设在北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相反,驻守北平的部队是37师,师部却设在保定,师长冯治安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常年在保定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还有骑兵第9师的师部和不到一个团的部队。[/FONT][FONT=宋体]还有特务旅、[/FONT][FONT=宋体]军事训练团等等,总共加起来6000多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29军的实权,都掌握在几个师长手中,佟麟阁名为副军长,其主要任务,仅主持29军的“军事训练团”而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军事训练团”成立于1936年10月,一共有1500多人,其中许多是有报国心的大学生,宋的本意,是将他们加以训练,作为今后扩大部队的基干军官使用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29军是杂牌军,没有地位,所以“军事训练团”的名义报到南京,批回来的却是“军士训练团”,就这一字之差,毕业以后的待遇可就差远了,只能做初级军官使用了[/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训练的条件也很差,据军事训练团学员王文俊回忆:“入学后一年时间的军事训练,由于没发枪,也没打过野外(即只是徒手训练),除上课外,还操练队列、匍匐前进、盘杠、打红拳、大刀、构筑工事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月25日日军攻打廊坊。就在这一天,我们军训团每人发1支三八枪和背包、水壶,每个班发1挺唐山造轻机枪。学员对发枪十分高兴。各队还推选代表写出请缨杀敌书:‘风云恶,陆将沉,胸中热血,手中利刃,杀敌保国,不成功,便成仁。’请教育长张寿龄转呈佟麟阁。张转告学员,决心杀敌保国,精神可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没有命令,即须加紧战备训练。军训团整天在野外挖战壕、单人掩体等,晚上住在阵地上,不准回营房,伙夫给送水送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一个学员[/FONT][FONT=宋体]王自治[/FONT][FONT=宋体]则说:“[/FONT][FONT=宋体]战争打响后,29军全军投入紧张的备战,我所在的学兵军训团停止了一切课程。当时的29军学兵军事训练团约有学兵1500人,都是参军不久的学生。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大都没有经过任何战斗锻炼,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立刻上战场实在不恰当。但是我们学兵一再请缨杀敌,最后军部将我们编入了战斗序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以想见,这样的部队,与素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军人面对面地作战,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月26日[/FONT][FONT=宋体],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撕去了一切假面,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地记载了这份文件,其核心内容,是这样说的:“如果贵军仍抱有不扩大事态之意图,首先应速将部署在芦沟桥、八宝山方面的第三十七师,于明日中午前撤退到长辛店附近;又北平城内的第三十七师,由北平城内撤出,和驻西苑的三十七师部队一起,先经过平汉线以北地区,于本月二十八日中午前,转移到永定河以西地区,然后再陆续开始将上述部队送往保定方面。倘若不按上述方案执行,则认定贵军毫无诚意,抱歉的是:我军不得已只好采取单独行动,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应由贵军负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日军攻占廊坊车站,当夜,日军袭击北平广安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蒋介石电正在伦敦以“祝贺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名义购买军火的孔祥熙:“大战已开始,和平绝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日,蒋介石电宋哲元,提出4点指示:“1、北平城防立即准备开战,切勿疏失。2、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3、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停留片刻。4、决心大战,照中正昨电对沧保与沧石各线从速部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此,宋哲元所有关于和平的幻想,都已经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何基沣等人回忆,香月清司的“最后通牒”是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送来的,宋没有见他,派总参议张维藩代为接见,“张将通牒送交宋哲元看过后,宋立即命张予以拒绝,并将通牒退还松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27日[/FONT][FONT=宋体],宋哲元致电蒋介石:“[/FONT][FONT=宋体]北平为华北重镇,人心所系,大势所关。现已成四面皆敌之形势,通县于今晨三时起,亦正在激战中。职受国家人民付托之重,已决心固守北平,以安人心,而作士气,决不敢稍有畏避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夜11时20分,宋哲元发出“感”电,决心“自卫守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哲元自奉命负冀察军政之责,两年来以爱护和平为宗旨,在国土主权不受损失之原则下,本中央意旨,处理一切,以谋华北地方之安宁,此国人所共谅,亦中日两民族所深切认识者也。不幸于本月七日夜,日军突向我芦沟桥驻军袭击,我军守土有责,不得不正当防卫;十一日双方协议撤兵,恢复和平,不料于廿一日炮击我宛平县城及长辛店驻军,于廿五日夜,突向我廊坊驻军猛烈攻击,继以飞机大炮肆行轰炸,于廿六日晚,又袭击我广安门驻军,廿七日早三时,又围攻我通县驻军,进逼北平,南、北苑已均在激战中。似此日日增兵,处处挑衅,我军为自卫守土计,除尽力防卫,听候中央解决外,谨将经过事实,掬诚奉闻。国家存亡,千钧一发。[/FONT][FONT=宋体]伏乞赐教,是为至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叩 感。[/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宋哲元下令:“设立北平城防司令部,派张维藩为城防司令,并配备了城防部队,准备固守北平。在这天晚间,又派戈定远星夜驰赴保定,催促孙连仲、万福麟等督师北上,协同作战。”
[/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终于下定了决心。然而,时机已经丧失,一切都已太晚太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28日[/FONT][FONT=宋体],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南苑是29军军部,奇怪的是,宋哲元却不在南苑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兼的职务很多,因此他办公的地点也很多,最常去的,是铁狮子胡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铁狮子胡同,顾名思义,是一条胡同,宋大帅当然不可能在胡同里办公,之所以大家一提“铁狮子胡同”,就会想到宋哲元的办公地点,是因为那里有一座非常出名的院落,即“段祺瑞执政府”,当年的门牌号码是“铁狮子胡同一号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学过《纪念刘和珍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错,“铁狮子胡同一号院”曾经是宋哲元的办公室,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是[/FONT][FONT=宋体]雍正第五子和亲王的府邸。民国前后,先是北洋政府海军部,后来是[/FONT][FONT=宋体]“段祺瑞执政府”,宋哲元担任[/FONT][FONT=宋体]平津卫戍司令以后,司令部就设在这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平津卫戍司令部很快就撤销了,于是,[/FONT][FONT=宋体]宋哲元又买下了一号院旁边、一个稍微小一些的院落,即“铁狮子胡同二号院”,搞成了一个俱乐部,取名为进德社。这个“高级会所”,才是宋哲元在铁狮子胡同的办公地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号院的旁边,还有个三号院,即前清的[/FONT][FONT=宋体]和敬固伦公主府。此前是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后来是直鲁联军总司令、军阀张宗昌的住宅,到日伪时期是“兴亚院”。1940年8月,日本“特使”[/FONT][FONT=宋体]高月保和乘兼悦郎来北平执行“宣抚”任务,就下榻于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除了进德社,还有东交民巷的外交大楼,这是宋哲元作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办公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宋哲元曾在中南海宴请日本军官,中南海是原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何应钦的办公地点,宋兼任冀察绥靖公署主任以后,就将公署设在了中南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宋哲元的私宅,在武衣库,即今大乘胡同,宋也经常在家里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六个地点,就是北平南苑29军军部了,常年在这里“主持”工作的。不是宋哲元,而是29军副军长佟麟阁,另外,还有29军副参谋长张克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9[/FONT][FONT=宋体]军在南苑的驻军,很多很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有38师的师部和不到一个旅的部队——很奇怪,38师驻天津,38师师长张自忠兼任天津市长,他的师部却设在北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相反,驻守北平的部队是37师,师部却设在保定,师长冯治安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常年在保定办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还有骑兵第9师的师部和不到一个团的部队。[/FONT][FONT=宋体]还有特务旅、[/FONT][FONT=宋体]军事训练团等等,总共加起来6000多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29军的实权,都掌握在几个师长手中,佟麟阁名为副军长,其主要任务,仅主持29军的“军事训练团”而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军事训练团”成立于1936年10月,一共有1500多人,其中许多是有报国心的大学生,宋的本意,是将他们加以训练,作为今后扩大部队的基干军官使用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29军是杂牌军,没有地位,所以“军事训练团”的名义报到南京,批回来的却是“军士训练团”,就这一字之差,毕业以后的待遇可就差远了,只能做初级军官使用了[/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训练的条件也很差,据军事训练团学员王文俊回忆:“入学后一年时间的军事训练,由于没发枪,也没打过野外(即只是徒手训练),除上课外,还操练队列、匍匐前进、盘杠、打红拳、大刀、构筑工事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月25日日军攻打廊坊。就在这一天,我们军训团每人发1支三八枪和背包、水壶,每个班发1挺唐山造轻机枪。学员对发枪十分高兴。各队还推选代表写出请缨杀敌书:‘风云恶,陆将沉,胸中热血,手中利刃,杀敌保国,不成功,便成仁。’请教育长张寿龄转呈佟麟阁。张转告学员,决心杀敌保国,精神可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没有命令,即须加紧战备训练。军训团整天在野外挖战壕、单人掩体等,晚上住在阵地上,不准回营房,伙夫给送水送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一个学员[/FONT][FONT=宋体]王自治[/FONT][FONT=宋体]则说:“[/FONT][FONT=宋体]战争打响后,29军全军投入紧张的备战,我所在的学兵军训团停止了一切课程。当时的29军学兵军事训练团约有学兵1500人,都是参军不久的学生。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大都没有经过任何战斗锻炼,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立刻上战场实在不恰当。但是我们学兵一再请缨杀敌,最后军部将我们编入了战斗序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以想见,这样的部队,与素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军人面对面地作战,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