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看《潜伏》话“军统”<z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三)

[FONT=宋体]与郑介民的地位下降相伴的,是原本很不起眼的毛人凤在悄然崛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人凤,原名毛[/FONT][FONT=宋体]善余,[/FONT][FONT=宋体]1898[/FONT][FONT=宋体]年生,浙江江山县[/FONT][FONT=宋体]吴村乡[/FONT][FONT=宋体]水晶山底村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一期肄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10[/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宋体]毛[/FONT][FONT=宋体]善余[/FONT][FONT=宋体]考入[/FONT][FONT=宋体]江山县立文溪高小,同学当中,除了戴笠,还有王蒲臣、[/FONT][FONT=宋体]姜绍谟、姜超岳、周念行等人[/FONT][FONT=宋体]。1913年,[/FONT][FONT=宋体]毛[/FONT][FONT=宋体]善余与戴笠一道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发榜时改名为毛人凤,取“人中龙凤”之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入学不久,戴笠因作弄“舍监”被开除,毛则顺利毕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黄埔军兴,毛人凤于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不久即因病离校回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6[/FONT][FONT=宋体]年春天,毛人凤偶遇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面的同学戴笠,此时的戴笠正潦倒不堪,毛人凤当即告以“革命的希望在黄埔”,劝他到广州从军、干革命。此番偶遇,成就了戴笠以及毛人凤本人一生的事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也是在这一年,毛人凤当年在文溪高小的同学周念行从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系毕业回国,并参加了北伐。当北伐军攻克湖北省黄陂县以后,由周出任县长。毛人凤跟着周念行到黄陂县当了县政府的一个股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9[/FONT][FONT=宋体]年,毛人凤当年在文溪高小的另一个同学、时任浙江省政府秘书的姜绍谟牵头成立了一个汽车公司,集资修路,聘毛人凤为文书,常驻江山县城处理日常事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4[/FONT][FONT=宋体]年,毛人凤的弟弟毛善高报考戴笠主持的“浙警”,结果为戴直接录取进特务处,参加了“革命工作”,并改名为毛万里。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毛万里与戴笠提起自己的五哥毛人凤正在浙江崇德县政府当科长,戴笠马上给毛人凤打电话,邀请他参加“团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4[/FONT][FONT=宋体]年,36岁的毛人凤加入特务处,并被戴笠派到浙江警官学校政治特派员办公室,当了一名书记,授上尉军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人凤是一个极富心计的人,虽然他是戴笠的同学,又是戴“走上革命道路”的指路人,但他从不以此自矜,甚至从不与人提起此事,就当与戴笠没有关系,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用现在的话说,行事极为“低调”,与同事们的相处也十分相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久,毛人凤晋升为少校军衔,并被派到武汉行营办公厅第三科,任第一股股长。同年年底,西北“剿总”成立,特务处成立西北区,张毅夫为区长,公开身份是西北“剿总”办公厅第三科科长,毛人凤也在此时被派到西安,在张毅夫手下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为了做杨虎城部的情报工作,戴笠通过他的朋友、湖北省会警察局长蔡孟坚结识了其时在杨虎城部工作的胡逸民的姨太太[/FONT][FONT=宋体]向友新,并令毛人凤与向保持单线联系,孰料,通过接触,二人居然暗生情愫。后向友新被派到北平,协助毛人凤的弟弟毛万里暗杀殷汝耕未遂被捕,向以极端的智慧和不可思议的手段逃出北平。后向友新改名为向影新,并嫁给了毛人凤(去台以后,向影新又改名为向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6[/FONT][FONT=宋体]年春天,刘培初奉戴笠之命,到各省站进行过一次视察,当时毛人凤还在西安工作。刘对他的印象是“深藏不露,忠实努力,旧学根底甚好”,回来以后,刘培初在向戴笠的汇报中特别提到毛人凤,说毛如能在戴的身边做个秘书,“甚为理想可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许多年以后的回忆中,刘培初感慨万千地说:“没想到这一吹嘘,使他(指毛人凤)在十年之后做了局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6[/FONT][FONT=宋体]年[/FONT][FONT=宋体],毛人凤被戴笠调回南京,任特务处书记,并晋升为中校军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森曾经评价说:“我第一次见到毛人凤,见他温文尔雅,谈吐有条有理,思虑周详,见解独到,实一最优秀之幕僚长,只欠外勤实际经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加上毛为人谦恭,乐于助人,大家有事没事都愿意到他那儿坐坐,聊聊天,人缘也很好。渐渐地,在众多秘书当中,隐隐然有脱颍而出的趋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戴笠的特务处,有两个秘书室,一个是“乙”室,处理一般文件;另一个则是“甲”室,即机要室,经手的都是顶级的机密文件,王蒲臣初入特务处时,就被派到“甲”室,由此可见戴笠对他的信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有两个秘书室,所以,特务处乃至后来的军统,相应地就需要很多很多的秘书,为戴笠处理各种不同的事物。而且,很多人初入特务处时,戴笠都让他们先到秘书室干一段时间,搞情报分析,以熟悉情况,掌握全局,再派到其他岗位去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大凡后来搞出名堂的特务们,几乎都有过当秘书的经历,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乔家才、刘培初,还有情报专家李叶、专门写大报告的刘启瑞、戴笠的机要秘书毛万里、特务处撤离后留守南京的钱新民、戴笠的国学“顾问”周念行、后来当了“忠义救国军”副总指挥的郭履洲,无不如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例外的,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陈恭澍,从“洪公祠”一出来,就干外勤,几乎没有任何“机关工作”的经验。由于陈所受的职业训练是不完全的,因此,陈恭澍在“职业素养”上,存在着许多先天缺陷,比如纪律性不强,胆大妄为;比如唯我独尊,不能与人合作,等等,都是做一个特工人员的大忌。后来,陈恭澍领导的上海区,之所以几乎被汪伪连锅端掉。以及他自己的落水,与陈的工作经历,是有一定关联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戴笠对陈恭澍的过于信任、以及由于这种信任而带来的无原则的迁就和纵容,同样要负很大的责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着说毛人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是1934年才到特务处的,甚至比他弟弟毛万里都晚,而且起点也很低,从“浙警”的秘书干起,到抗战开始,也仅仅弄了个中校。此时,最早加入特务处的那批人,比如“十人团”,早已牢牢地占据了各个要津,稍晚一点的,如乔家才等人,也已经独当一面了。即便戴笠再信任毛人凤、毛人凤就再是戴笠的小学同学,提升的空间也已经非常有限,因为没有位置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恰在此时,郑介民的自行“淡出”,给毛人凤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从特务处一成立,郑介民就不太喜欢这个“工作”,一是感觉屈就在戴笠手下有点“冤”,二是郑确实不太喜欢当特务,总想着去做“正经八百”的军事工作,几次找老蒋申请调离,都没有得到批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过,蒋介石也考虑到郑在军事情报方面,确实有其专长,于是让他兼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五处处长,主管对日情报工作。后又任军事委员会第一部第二组组长,到1937年,郑介民任军事委员会第六部第三组组长,主管军事情报。这样,郑介民就有了很多借口,不到特务处去“坐班”,特务处的事,郑介民是能不管就不管,让戴笠自己去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彼此正好“两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1938年8月1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在汉口广顺里正式成立,后又迁到武昌平阅路30号(这也是王兆槐临时羁押韩复榘的所在),戴笠就任副局长,郑介民被任命为主任秘书。此时的郑介民,全部精力都放在军事委员会第六部的工作[/FONT][FONT=宋体]上面,你戴笠爱让我当什么就当什么,反正我也不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介民不想干没关系,想干的人有的是,此后不久,戴笠顺理成章地给了毛人凤一个“代理主任秘书”的名义,替自己主持内勤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此,毛人凤就没有离开军统局本部一步,死死地把这个重要位置抓在手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与唐纵一样,毛人凤也是一个“生成的秘书人才”,所有的材料,都是先送到毛这里,由他拟一个初步的处理意见,签上“以炎”的化名,然后该给戴笠的给戴笠,该交其他部门的转其他部门处理。这样几年下来,除了外勤工作没有做过,不太熟悉以外,毛人凤把军统局本部这点事搞得纯熟无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戴笠经常外出,他不在的时候,军统局的一般性事务,均由毛人凤做主,俨然成为戴笠的化身。1939年,[/FONT][FONT=宋体]因刺汪“失机”的[/FONT][FONT=宋体]陈恭澍回到重庆接受处分,第一次见到毛人凤,陈的感觉是,[/FONT][FONT=宋体]“那时候他(指毛人凤)的名义,虽然只是‘书记’,或者是‘秘书’,可是什么事都管,也可以说是代表戴先生处理一切公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借着“代理主任秘书”[/FONT][FONT=宋体]的这个阶梯,毛人凤后来而居上,逐渐超越其他资格老得多的同僚,成为军统实际上的“内当家”,直到戴笠死后接过其衣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以后的事情还很遥远,眼前,毛人凤的首要任务,就是协助戴笠处理“张超事件”。[/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四)


[FONT=宋体]张超是戴笠的一员爱将,也是特务处的元老,很早就被派到福建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建,是特务处乃至军统局的重镇,形形色色的特务机构特别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特务处在福建的派出机构,是从浦城开始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浦城虽然在福建,却紧邻着戴笠的老家浙江江山,因此,福建可以说是特务处的“后院”。特务处成立不久,就在浦城建立了特务处浦城直属组,派军校四期生、出生于浦城九牧乡的[/FONT][FONT=宋体]郑寰雄[FONT=宋体]为组长。[/FONT][/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3[/FONT][FONT=宋体]年,福建事变发生,戴笠又建立了厦门直属组,组长就是前面多次提到的福建泉州人连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据陈恭澍回忆,1931年底,“一二八事变”刚刚发生时,戴笠曾让他帮着往老蒋设在徐州的总司令部送过一封信,此时,正是陈刚刚从“[/FONT][FONT=宋体]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结业,还没有进“洪公祠”的时候。送信回来,戴笠问陈恭澍:[/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有没有相知的福建省同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恭澍回忆说,当时他“思索了一下,想到四期同学也是好朋友的连谋又名连良顺。我回说有这么一个人,无论是才具、仪表,都可以列入第一流,但不知找福建人做什么?戴雨农不作正面答复,只希望火速介绍一见。我介绍他们见了面。戴雨农派连谋到福州建立工作站去了,这事当时我并不知情,良顺兄行前也没有向我告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连谋的加入特务处,其实比他的“荐主”陈恭澍还要早。另外,戴笠早在1931年底就已经开始在福建预埋“棋子”,这一份预见性,也颇为不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福建事变的平息,戴笠的特务处出力颇多,其表现之“精彩”,殊不亚于两广事变。可惜没有当事人留下更多翔实的资料。[/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建事变平息以后,戴笠令厦门直属组移到省会福州,并升格为闽北站,[/FONT][FONT=宋体]郑寰雄[FONT=宋体]仍为站长。同时将厦门直属组升格为闽南站,以连谋为站长。[/FONT][/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为配合秘密机构的工作,此后不久,特务处又掌握了福建的几个公开机构。其中两个在福州,一个是福建省会警察局特务组,派军校四期生、福建人卓飞为组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福建省会警察局长是李进德,李是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亲信,陈主闽之后,派李为警察局长,李是复兴社分子,但并不听命于特务处。与其类似的,还有驻福州的宪兵四团团长吉章简,此时也还不是特务处的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州的另一个公开机构,是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戴笠派来做股长的,是[/FONT][FONT=宋体]军校六期[/FONT][FONT=宋体]生、陈恭澍在洪公祠特训班的同学、福建人邱尧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闽南站那边,戴笠亲自到福建找陈仪活动,推荐了原南京警察厅厅长王固磐担任厦门市警察局长,并由连谋担任了厦门市警察局长侦缉队长。以后,又由沈觐康接替了王固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沈觐康是福州人,其曾祖是咸、同年间的名臣沈葆桢。沈家与林则徐的林家,还有另一位晚清名臣陈宝琛的陈家,并称为福州的三大家族。这三家与福州的另一个望族萨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姻亲关系,比如沈葆桢就是林则徐的女婿,沈觐康又娶了陈家的小姐陈露西为妻。沈觐康本人是留德回来的,专攻警政,曾在“浙警”当教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建省会警察局特务组和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是特务处在福建最初掌握的两个公开机关,闽北站的所有活动,都是在这个两个机构的掩护下开展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4[/FONT][FONT=宋体]年,戴笠将[/FONT][FONT=宋体]郑寰雄、[FONT=宋体]邱尧勋同时他调,派卓飞以福建省会警察局特务组组长兼任闽北站站长和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FONT][/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卓飞一身兼任三职,大权在握,狂得不得了,因卓与保安处一科员卓高煊有隙,遂指使特务组的行动员将卓高煊痛打一顿,卓高煊是复兴社骨干,此事造成了特务处与复兴社的矛盾。同时,因卓飞与驻福州的宪兵四团团长吉章简也闹得很僵,于是1935年,戴笠令“军统三毛”之一的毛森,接替了卓飞福建省会警察局特务组组长的职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闽北站站长和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两个职务,则由原本就在福建工作的张超接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是福建长泰县人,肄业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与特务处的岳烛远、龚仙舫、董益三等等都是同学。张1933年加入特务处,旋即被派回家乡福建潜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派张超接替卓飞,原本是想缓和特务处与当地的矛盾,没想到张超的种种行事,比卓飞更加过分,而且其矛头,直指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1883年生,浙江绍兴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五期步科,1911年归国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6年投入北伐军。[/FONT][FONT=宋体]1933[/FONT][FONT=宋体]年11月,“福建事变”结束之后,蒋介石任命陈仪为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是政学系的中坚人物,同时也是“老革命”了,自视甚高,对特务处颇为不齿,从不假以辞色。加上张超不知收敛,看他做的几件事,给人的感觉,简直是故意地在与陈仪较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令张、陈交恶的第一件事,是“二刘事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刘”指的是创办[/FONT][FONT=宋体]福州电气公司的刘家兄弟中的刘崇伦和其侄子刘爱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州电气公司是上世纪初期福建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主业为电灯和电话业务,其全盛时期,刘家兄弟曾有“电光刘”的美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10月19日[/FONT][FONT=宋体],即抗战开始不久,张超即绑架了刘崇伦和其侄子刘爱其,并将二人杀死。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张超家偷电,被福州电气公司发现,准备处以停电的处罚,张觉得刘家是利用陈仪的权势欺负人,于是杀掉二人以泄私愤。另一种说法是张超发现刘氏叔侄二人有汉奸嫌疑,故将其二人“制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管是什么原因,张超以其[/FONT][FONT=宋体]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的公开身份,[/FONT][FONT=宋体]并没有司法权,更无权杀人,纯属草菅人命,明摆着不把省政府当回事,自然令陈仪恼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两起暗杀一出,张超在福州人的心目中成了杀人魔王的代名词。据张超的外甥、军统“临训班”林菁说,当时在福州,大家一看到张超的专用车“11号车”,“人人胆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曾任闽北站内勤的沈逑回忆:“当时的省主席在案发后大发雷霆,但抓不到谍报股杀人的证据。[/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因之省政府和保安处对谍报股的活动极为不满,矛盾日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刘事件”之后,又发生了“邝汉事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邝汉,[/FONT][FONT=宋体]1906[/FONT][FONT=宋体]年生,广东台山人。曾任福建龙溪县政府秘书,1936年9月被任命为金门县县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金门县设于1914年,[/FONT][FONT=宋体]辖大嶝、小嶝及金门岛,县治设在金门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金门,一头是日军占领的台湾,一头是福建,如果日军要在厦门登陆,必先攻取金门,其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不问可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然而,这么重要的战略据点,岛上居然没有一支正规的作战部队驻守,只有一些没有经过训练保安队。因此,“七七事变”之后,邝汉曾向福建省政府发电报告:“如敌来,必要时撤退大嶝。”[/FONT]​
[FONT=宋体]
10月24日,日军[/FONT][FONT=宋体]开始进攻金门。福建省政府电邝汉:“守土有责,应与城共存亡。……如情势加紧,当固守待援,不得仓皇退却,致于重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于这个严厉的警告,邝汉没有当回事。10月26日凌晨,日军炮击金门,邝汉带上县保安队60余人及家属逃往大嶝,跟着又逃到漳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邝汉的弃职,引起舆论大哗,陈仪当即将邝羁押起来准备论罪。此时,据说有人曾提醒陈仪,说邝汉曾任[/FONT][FONT=宋体]保安处谍报股科员,[/FONT][FONT=宋体]有军统背景,建议陈不要自行处置,交军统处理即可。哪知不说还好,这一说好似火上浇油,早就看着军统这些人有气的陈仪勃然大怒,严令立即枪决。邝汉遂于1937年12月17日以“弃职潜逃”罪被枪毙。[/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五)


[FONT=宋体]邝汉的被杀,固属咎由自取,但在当时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原因是在此后不久的厦门战役中,守将75师师长宋天才弃城而走,导致厦门失守,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置。两相比较,显失公平,大家不免会对邝汉表现出一定的同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厦门诗人钟文献曾写过一部纪事诗《厦门沦日百咏》,其中一首《伏诛》是这样说的:“退缩宰官理应诛,无殃丧地将雄师。赏刑失措徇偏袒,效死难求孰拯危。”钟还加了一个注解,说:“金门县长邝汉,仅仅有24名法警,退大磴办公,地失伏诛;宋天才师长将万兵,把厦门放弃不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看到“民心可用“,张超又跳出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建有个《南方日报》,是由在福建工作的黄埔军校同学所创办的,于是,张超撺掇该报总编辑闵佛九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为原金门县长邝汉鸣冤》,其大意是“去年金门沦陷,县长邝汉因守土失责被枪毙,而厦门守土不力的官员却未作处理”,并指陈仪以“浙人治闽”,是在杀人立威,等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看了怒不可遏,当即将闵佛九免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笔账,又记载了张超头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在张超刚刚接任闽北站站长的时候,与陈仪的相处还是不错的,甚至,陈仪还对他的“才干“有所欣赏”,据曾任福建省水警总队长的余钟民回忆说,“[/FONT][FONT=宋体]由于他(指张超)敢作敢为,也办了几件大案,从而得到了陈仪的赏识和器重。当时张在陈仪面前,可谓红极一时。经他保荐的县长和省政府参、咨议不下二十余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FONT][FONT=宋体]张超为人心粗胆大,任性逞强。当他显露头角时,更加跋扈骄横,独断独行,有时连对陈仪都不买帐,这样也使陈仪不能不有所戒备和注意,对张的信任渐不如前,有所请求,也不一定如愿而偿。而张拉拢‘民军’土匪的唯一诱饵便是封宫许愿,当一旦保荐人员而未获允准时,不免心怀怨望,常因此与陈仪面争,背后则到处詈骂,日久渐由对张不满的一些人传入陈仪耳中,更引起陈对张的猜忌厌恶,这便是陈、张反目的起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等到张超暗杀了黄丙丁和“二刘”之后,张、陈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只不过陈仪找不到张超杀人的证据而已,于是,陈仪想了一个办法,以抑制张超的权势。他在福建绥靖主任公署下成立了一个叫“情报处”的新单位,准备就此把军统、中统、宪兵特务等特务组织“统一”管理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陈仪此举,张超并没有意识到是冲着他来的,还满心高兴地等着当这个“情报处处长”呢!结果任命一发下来,令张大失所望——情报处处长,派了福建省警宫训练所所长胡国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胡国振,生于1901年,浙江东阳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胡国振是老资格的军统特务了,与“十人团”之一的马策是同乡。1932年底,戴笠被任命为“浙警”政治特派员,随即又掌握了浙警省会警察局,为加强对“浙警”和警察局的控制,戴笠于次年派出了一批军校同学担任“浙警”的教官,同时作为派驻警察局各分局的督察,这其中,胡国振就是浙警省会警察局总督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胡被戴笠派到福建,担任[/FONT][FONT=宋体]省警宫训练所所长,同时任闽北站督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胡国振与张超,虽然都是军统的人,但这俩人之间,却不对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FONT][FONT=宋体]余钟民说:“[/FONT][FONT=宋体]他(指胡国振)当时的公开职务是省警宫训练所所长,秘密职务则兼任军统闽北站的督察,负有监督闽北站内外勤工作之责。在省警官训练所内却没有设立军统工作组,因而不受闽北站指挥。戴笠对福建军统特务人事上作这样的部署,实际上是故意让他们互相监视、互相攻讦,以便于戴笠直接控制的一贯手法。可是张超竟然以站长领导地位自居,常用军统所谓‘秘密指挥公开’的组织原则,对胡发号施令,而胡也毫不买账,两人经常闹到公开互骂的地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是[/FONT][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从日本回国的,旋即经戴笠找陈仪活动,派任省水警总队总队副。据[/FONT][FONT=宋体]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我去南京谒见戴笠吋,他给我以直属通讯员名义,发给密电本和军事委员会印电纸,要我回来秘密监视张超,并嘱暂不要与军统闽北站发生联系。我回福州后,对张超行为报过数次,并复查军统交下张超贪污案两起:一为张敲诈南台某大木商两千元:一为张在查办禁烟督察处副处长程某私卖烟土案中贪污舞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眼看着张超在福建搞得越来越不像话,戴笠感觉有必要采取组织措施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底,戴笠令张超卸下职务,到武汉去“述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时,为加强保密工作,戴笠令闽北站和[/FONT][FONT=宋体]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FONT][FONT=宋体]分开,不再由一人担任,[/FONT][FONT=宋体]谍报股股长一职交给了金颂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金颂康也是浙江东阳人。金是大学生出身,毕业于金陵大学,加入特务处以后被派到福建工作,此前任闽北站书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要在福建工作,有一个特殊条件,语言必须得过关,因为福建方言非常难懂,外乡人去了,不仅没法交流,且非常容易引起他人怀疑。其中,闽北方言有点特殊,比如浦城方言,就与浙江吴语比较类似,所以派到福建的特务,除了本地人以外,浙江人也比较多,就是这个原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任闽北站站长的,戴笠选中了严灵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起严灵峰,此人是个奇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的特务处,颇多杰出人物。风高月黑、杀人越货、走低纵高、鸡鸣狗盗之徒固然有的是,能写大文章,会写个诗了、“干”了的也不少。像前面说过的梁干乔就喜欢研究《庄子》,收集了好多版本,还自己搞注释,可惜天不永年,否则成就不知如何。至于说老了以后写个回忆录什么的,那更是小菜一碟,整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那都不在话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要说军统当中的学问家、要说大师,那么非严灵峰莫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严灵峰,原名严明杰,生于1903年,福建连江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严明杰也曾信仰过共产主义,而且他是福建最早的共青团员之一,1925年9月,共青团连江特别支部建立,严明杰就是特支书记。此后严明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曾经短时间出任共青团福州地委书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5[/FONT][FONT=宋体]年,严明杰离开福建到苏联学习,推荐他的是恽代英,严后来回忆说:“我乃往黄埔军校,找到恽代英,并晤见萧楚女和张太雷。由恽代英向中共中央推荐,派我往苏联留学。通过当时中共青年团委书记李求实的通知,命我前往上海报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年,严明杰入[/FONT][FONT=宋体]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莫斯科东方大学,全名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亦简称“东方大学”,始建于1921年。这个学校与另外一所名称类似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并不是一回事,不要搞混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建立要晚一些,是在1925年。到1928年,莫斯科东方大学的“中国班”并入中山大学,于是中山大学遂改名为[/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直到1930年停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这两个学校有一定程度上的传承关系,名字又类似,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学校,其实莫斯科中山大学要出名得多。像我们所熟知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邓小平、蒋经国等等就更加出名。还有我们多次提到的邓文仪、郑介民等等,都是从这里出来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莫斯科东方大学也出了许多后来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等等,还有翻译家曹靖华,都是这个学校出来的,刘少奇还是在这儿从共青团员转为党员的。另外,瞿秋白曾在这个学校当翻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苏联学习的最大“收获”,是严明杰成为了一名托派,在这里,他还认识了日后在军统局的“同事”梁干乔,以及曾在上海站当书记的张师等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如前所述,1927年11月7日,梁干乔等人居然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高呼[/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反对斯大林!”、“拥护托洛茨基!”等口号。这一天,基本上可以看做中国托派的起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斯大林的回答是,将这批托派学生全部控制起来,经甄别后,有的遣送回国,有的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力,这其中,严明杰是前者、梁干乔则是后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只是,此时的他们,还想不到,日后,还将在不同的阵营中,两次聚首。[/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六)

[FONT=宋体]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大批托派分子从苏联回国,逐渐与国内的托派会合一处,并慢慢地形成了几个小圈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先是[/FONT][FONT=宋体]“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FONT][FONT=宋体]。以从苏联回国的托派学生为主组成,其标志是[/FONT][FONT=宋体]1928[/FONT][FONT=宋体]年12月在上海召开的成立大会,将其组织定名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并选出了“中央”机关“全国总干事会”。梁干乔就是这一派的,由于他在赴苏联学习前,就曾经是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回国以后,中共中央又派他到广东海陆丰一带,协助澎湃进行农民运动,因此梁干乔在广东根基深厚,于是,“全国总干事会”派梁干乔为华南区主干事。张师则曾担任宣传部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次年,“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创办地下刊物《[/FONT][FONT=宋体]我们的话[/FONT][FONT=宋体]》,该派因此也被称为[/FONT][FONT=宋体]“我们的话派”[/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我们的话派”是中国最早的托派组织,[/FONT][FONT=宋体]同时,《[/FONT][FONT=宋体]我们的话[/FONT][FONT=宋体]》对于托洛茨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的作用也是最大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再就是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1929年春天成立,因主办有《无产者》刊物而得名“无产者派”或“无产者社”。陈独秀曾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任总书记,有这样的“金字招牌”,当然,这一派最为人多势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三个成立的是“中国左派共产主义同盟”,以从[/FONT][FONT=宋体]“我们的话”派中分离出来的中共“一大”代表[/FONT][FONT=宋体]刘仁静为首,因其机关报为《十月》,史称这一派别为“十月社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最后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组织叫“战斗社派”,因主办[/FONT][FONT=宋体]机关报《战斗》而得名。[/FONT][FONT=宋体]“战斗社”成立于1930年7月,次年5月,“托派”的[/FONT][FONT=宋体]统一代表大会即在上海举行,因此[/FONT][FONT=宋体]“战斗社派”仅持续了不到一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是,这一派当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一个就是严明杰,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改名为严灵峰。严从苏联回国后,[/FONT][FONT=宋体]一直在上海艺术大学当教授,这个学校集中了大批从苏联回国的托派分子,以至于他们还自发地组织了一个托派的“支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一个就是以前我们多次讲到的王平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王平一,1905年生,山东益都县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王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回国,化名王鉴堂。托洛茨基派的重要文件《中国革命的总结与前瞻》,就是王平一带回国内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1[/FONT][FONT=宋体]年5月,“托派”的[/FONT][FONT=宋体]统一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由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势力最强,因而,统一的托派组织沿用了这个名字,以表明自己仍然是共产党中的一派。会议选举出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全国执行委员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大会上,[/FONT][FONT=宋体]“战斗社派”取得了对于[/FONT][FONT=宋体]“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宣传部的主导地位,严灵峰、赵济等成为宣传部干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以这次大会为标志,表明中国的托派组织形成了气候,但这个“气候”极为脆弱。这固然与当时的时局有关,但与许多托派分子的思想基础也有关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托洛茨基有句名言:[/FONT][FONT=宋体]“人类的生命是如此之美丽。让我们将所有的罪恶、压迫与暴力都彻底地从它之上洗去,而使人类可以将生命活到最大价值。”[/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托洛茨基用诗的语言描述了“[/FONT][FONT=宋体]使人类可以将生命活到最大价值”的终极理想,可惜的是,他的中国信徒们只承继了他性格特征中对理想追求的狂热、或许还有点愤世嫉俗,而对于[/FONT][FONT=宋体]托洛茨基所说的“[/FONT][FONT=宋体]将所有的罪恶,压迫与暴力都从彻底地它之上洗去”,却没有理解到点儿上。过分地专注于与中共和斯大林的理论论争,而不是在考虑在什么样的主导思想下、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只破不立,动口而不动手,尚空谈而不去做具体的事情,本末倒置。时间长了,或遇到某种挫折,马上就是意志消退。于是,所有的理想,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幻灭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蜕变,而且蜕变到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程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国民党的特务系统当中,仅军统就有五个人是托派出身,而且还都干得像模像样,这不是偶然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首先是梁干乔和张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表面上,四个托派组织统一到了“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的名义之下,实际上,其内部依然矛盾重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中,“我们的话派”是中国最早的托派组织,梁干乔又是托洛茨基亲自接见过的两个中国托派分子之一,自认是“老大”。当时,“我们的话派”曾打算吸收陈独秀,以扩大影响,并委托刘仁静与陈“谈判”。结果条件谈得差不多了,回来一商量,梁干乔坚决反对,此事只得作罢。陈独秀气得痛骂梁干乔,刘仁静也待不下去了,只好离开“我们的话派”,“自立门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后,梁干乔和张师又联合起来,指责“我们的话派”“全国总干事会”被“陈独秀金钱收买”,声称“自动脱离总干工作”,并带走了所有相关人员的联络方式,使“我们的话派”内部联系中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0[/FONT][FONT=宋体]年4月,“全国总干事会”召开会议,对梁、张进行谴责,令他们写检查。对此,梁、张二人坚决拒绝,5月1日,经“全国总干事会”决议,梁干乔、张师被“我们的话派”开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梁干乔到上海办报,跟着复兴社成立,梁成为“十三太保”之一,后来进了特务处,并担任书记长,成为戴笠的得力助手之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师被开除以后,一度投奔了另一个托派组织[/FONT][FONT=宋体]“战斗社派”。后进入邓文仪的南昌行营调查科当了特务,并随调查科整体转入特务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中国托派中出的第三个军统特务,是谢少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少珊,原名谢德磐,也写作谢德盘,1909年生,广东梅县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1[/FONT][FONT=宋体]年5月23日[/FONT][FONT=宋体],刚刚成立20天的[/FONT][FONT=宋体]“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就遭到了一次灭顶之灾,因叛徒告密,其“中央”被破坏,九个“执委”一下被抓了五个,只得予以改组。此后到1932年5月的一年时间中,“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央”接连三次改组,在最后的一次改组中,陈独秀将执委会的“书记处制”改为“常委会制”,并派年仅23岁的[/FONT][FONT=宋体]谢少珊为“常委秘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2[/FONT][FONT=宋体]年10月15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FONT][FONT=宋体]常务委员会在谢少珊家开会,因叛徒告密,徐恩增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将当天参会的“常务委员会”整个堵在谢少珊家里,唯一幸免的是没有参会的陈独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未经用刑,谢少珊即主动招供,因他是“常委秘书”,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托派中央”的秘书长,因此他知道所有人的情况,结果特务来了个连锅端,不仅陈独秀、彭述之,包括王平一等托派重要干部,几乎全部被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审判”,陈独秀、彭述之等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王平一无罪释放,谢少珊则并不在被“审判”的范围之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后,谢少珊改名为谢立功,似乎是纪念自己“为国民党立了一功”的意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很奇怪,“托派中央”这个案子,是徐恩增所破的,但谢立功却没有加入徐的中央组织部调查科,而是进了邓文仪的南昌行营调查科。转入特务处之后,谢立功再一次改名为谢力公,并与余乐醒、汪祖华等人一起,成为军统著名的“训练专家”之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谢力公有个亲兄弟,就是协助赵理君暗杀唐绍仪的谢志磐,但是,早在谢力公“参加革命”的时候,二人就已经断绝关系了。幸亏谢志磐回到重庆不久就死了,否则,不知道这“恩断义绝”的两兄弟,在新的“阵营”里如何相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王平一,被释放以后,接着又被逮捕,随即宣布脱党。此后,王平一与张师、谢力公一样,先进入南昌行营调查科,并随调查科转入特务处。[/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七)

[FONT=宋体]再说张超,卸去了福建的职务,赴武汉向戴笠“述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此行,并不是一个人去的。据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抗战发生后,戴笠开始注意发展特务武装,先后在江,浙等地建立‘忠义救国军’,对福建的地方武力也有所注意。张超知道了戴笠的意图后很高兴。他这吋正丢了闽北站站长职,此较闲空,自信搞地方武装很有经验,于是在一九三八年初拉了一批民军首领和失意军官如钱玉光,王懋、吴艺五,金振中、陈维远等到汉口见戴笠,颇得戴的嘉许。[/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建的民军曾经很出名,以至于“福建民军”成为一个专有名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13[/FONT][FONT=宋体]年12月,以李厚基担任福建镇守使为标志,意味着北洋军阀的势力进入福建,从此开始直到1934年2月陈仪主闽之间的20年里,福建一直把持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军阀手中,有“小四川”之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既处乱世,必有揭竿而起之辈,这些人,良莠不齐,当然,“良”固然“良”不到哪儿去,“莠”则是肯定的,因此称之为农民起义军也好,叫做土匪也罢,都不太准确,只好称之为“民军”。由于这些民军在各自势力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任何地方军阀都不可能无视其存在,而且还要加以利用。于是,福建政局的每一次动荡,都成为这些“民军”发展的良机。久而久之,“福建民军”成为了一种现象,任何人要在福建混,都不能忽视其存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陈仪主闽时期,几股大的民军,已经次第平定,如[/FONT][FONT=宋体]陈国辉在福建事变时被十九路军枪毙,张贞部被收编。但还有许多小股民军,十分活跃。对这些民军,无外乎两个办法,要么是剿,要么收为己用,张超采取的是后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张超在特务活动中,最感兴趣的是拉拢‘民军’土匪,一方面以此在戴笠面前显示他在福建有办法,同时也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他曾把福清、平潭著名海匪林荫、高诚学等人拉过来,收编成两个水警中队,林荫任水警中队长,高诚学任福清养淡工程处主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提到的[/FONT][FONT=宋体]林荫、[/FONT][FONT=宋体]高诚学,都是福建民军中的风云人物。林、高是同乡,都是福建省平潭县人,其中,[/FONT][FONT=宋体]高诚学是大哥,生于1897年,林荫则生于1908年,是高的小兄弟,其一生的事功,都因高诚学而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诚学是读书人出身,曾在[/FONT][FONT=宋体]福州协和神学校读书,毕业以后,在福州传教。据福建早期工运领袖陈碧笙回忆,此时,一个美国牧师对高十分欣赏,于是推荐他到北平燕京大学念农学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8[/FONT][FONT=宋体]年,高诚学曾返回平潭,在[/FONT][FONT=宋体]大富村组织抗捐,并将税官蒋启修押到县城游街示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次回乡,高诚学还做了一件跟他的专业有关的事情,他在北平选购了一头良种猪,送回家乡与当地土猪杂交繁殖,效果很好,当时大家把这种猪称为“诚学猪”。这件事写入了《平潭县志》,据说直到现在,福建的一些地方还有这种猪在饲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毕业以后,高诚学去了上海,与[/FONT][FONT=宋体]上海大厦大学教授张公怀、张文理和张圣才等人一起搞“人民生产党”,但没搞出什么名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张圣才,1903年生,福建厦门人。日后也成为军统的重要干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3[/FONT][FONT=宋体]年,高诚学参加了福建事变,被陈铭枢任命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福清筑堤养淡督工处主任(所谓“筑堤养淡”即现在的围海造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福建事变失败后,高诚学回到家乡平潭,与林荫一道组织武装,从此开始民军生涯。不久,高诚学就干出一件震惊全国的事情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5[/FONT][FONT=宋体]年4月底,高诚学打听到涵江码头的“鹭江轮”上装有某日商的货物,即将起运至厦门,于是高、林等伙同平潭海匪张逸舟劫了这条船,将上的物资和乘客的贵重行李及现金洗劫一空,逃往厦门鼓浪屿,此时在当时曾轰动一时。陈仪闻听此事大为震怒,严令水警总队长李国典缉捕归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见事情闹大,即与林荫潜逃台湾,随后设法将劫来的财物也运到台湾,准备兑换成银元后购买武器,重回平潭,东山再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的台湾还是日据时期,当局许诺免费为高提供武器,但有一个前提条件,不得用于抗日,高诚学坚决拒绝,结果台湾当局将财物扣押,不予兑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在台湾待不下去了,只好跑到香港,投奔李济琛、蔡廷锴等人组织的“中华反帝民族解放大同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上任以后,感到高诚学可以利用,于是通过张圣才,联系上了高诚学,并亲自到香港说服高诚学。当时高正处于进退维谷之际,于是接受了福建省政府参议的名义。张超还带着高诚学面见了陈仪,高向陈大谈其在福建事变期间“围垦海堤”的情况,陈十分赞赏,当即令高任[/FONT][FONT=宋体]养淡工程处主任,重操旧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以后张超又跑到香港对参加过‘闽变’的人,进行分化拉拢,把葛越溪,江秀清、陈炳麟、叶大猷等一批人拉了回来。”这批人,也是通过高诚学策反的,其中,江秀清后来成为军统的重要干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诚学的表现,令张超非常高兴,后来经过张的保举,高诚学又被陈仪任命为福建省福安县县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的手中,掌握着一大批类似高诚学这样“民军”出身的人,比如前面提到的海匪张逸舟,此次也同张超一起来到武汉,受到了戴笠的接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的设想,包括两个步骤,即先举办一个“[/FONT][FONT=宋体]东南游击干部训练班“,培养基本干部,然后以这批人为骨干,把福建的民军组织起来,拉起一支武装部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不愧是戴笠的心腹,他的想法,与戴笠在上海搞“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的路子几乎如出一辙,而且,此时,正是平、津的王天木、陈恭澍拉起“忠义救国军北方支队”的时候,因此戴笠听了非常高兴,令张超马上回到福建,经办此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张不久回到福州,曾对我说,戴要他负责组织民众武装,决定先办东南游击干部训练班,为建立武装部队作准备。并说戴许他一个‘司令’名义,等干部训练完成吋才正式发表,言下大有失之东隅、收之桑褕的意味。张超打算把训练班设在古田水口镇,因为民军首领钱玉光在水口有‘水口王’之称,对古田、闽清一带地下土匪武装势力有一定号召力,而且钱在水口有一所大公馆可供训练班之用,但后来又说要设在建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还说:“[/FONT][FONT=宋体]张超此次回来,洋洋得意,比以前更加神气十足。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部崭新的小汽车,到处请人观赏。他还以办训练班为号召,进一步拉拢地方武装力量,整日与民军、土匪头目在一块花天酒地,颇引起各方面人士注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的动作很快,通过军统局在福建的南、北两站,一下子招了100多个学生,据余钟民回忆,有庄尚德、程小春、庄毓英、张声亚、姚继重、王仁贵、陈寿团、林成基、邱成康等。另外又把郭则杰、叶大猷、金振中等人聘为政治教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东南游击干部训练班的筹办工作将届完成,张就去找陈仪商请解决训练班的装备问题,不料遭到陈拒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忽略了一件事,举办“东南游击干部训练班”这件事,他又没有征得陈仪的同意。[/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八)

[FONT=宋体]余钟民说:“陈根本不同意在福建开办这种训练班,认为无此必要。张再三力争,均无结果,只好打电报向戴笠求援,说明学生已录取就绪,请戴支持把训练班搞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听了,也感觉比较难办,福建是陈仪说了算,他不同意,这个班还就是办不起来。正好,这时戴笠在湖南临澧的特训班已经开始,为保护张超的积极性,戴笠采取了一个补救措施,令张超把他从福建招收来的学生全部送到湖南临澧训练班受训,并决定派张超到上海区搞潜伏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据事后了解,陈仪不同意张办训练班,已先有电报给戴笠说明情况,所以戴决定停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的几次“好事”都被陈仪搅了局,心里把陈仪恨到了姥姥家,觉得陈显然是在故意地跟自己过不去。一怒之下,张超打算在自己离开福建之前,狠狠地搞陈仪一家伙,要他的好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张超办训练班计划由于陈仪的阻挠而流产,因而对陈极为仇恨。张第二次从汉口回来,便秘密策划倒陈的活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于是,张超找到自己的“亲信”葛越溪、郑德民、金振中、林荫、王瓒河等人商量,准备以军事行动来“倒陈”。他们分析了福建当时的环境,认为“省内省外已形成倒陈的高潮,省内各民军首领,国民党CC派等都对陈不满,国民党反动派省党部主任委员陈肇英对陈仪的省主席一职久想取而代之,正在对陈仪大肆攻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肇英,[/FONT]1888[FONT=宋体]年生,浙江浦江人。[/FONT]

[FONT=宋体]陈肇英也是老蒋的把兄弟,[/FONT]1926[FONT=宋体]年任虎门要塞司令时曾策划了“中山舰事件”,并逮捕了李之龙。福建事变平息以后,蒋介石派出陈肇英、陈仪和蒋鼎文的“三人小组”处理福建的“善后事宜”,分别负责福建的党、政、军事宜。因此陈肇英时任福建省党务特派员,同时,陈还是监察院派出的“闽浙监察使”,负责对浙江、福建两省[/FONT][FONT=宋体]的[/FONT][FONT=宋体]公务人员违法或失职行为的纠察和处理。因此陈肇英也是一位在福建省呼风唤雨的人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肇英与陈仪虽然是同姓又是同乡,但是二陈之间并不对付,陈肇英曾公开指责陈仪“亲日媚敌”,省党部的机关报《福建民报》也公开指摘陈仪抗日不力、“态度不明”等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回忆说,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张超等人“认为如果在省内发动一个军事行动,以民众抗日自卫相号召,提出打倒汉奸陈仪,要求中央撤换陈仪等口号,必可得到省内外各方人士的响应和支持,那时陈仪必倒无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策划,张超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一是由金振中负责发动海军旧部,准备夺取海军存放在白沙的一部分武器弹药,并与水口的海匪钱玉光密切联络,要求届时予以策应;二是以林荫所掌握的的驻莆田涵江、福声海口的两个水警中队为基础,进一步发动和扩大平潭、福清、莆田边区一带的土匪力量;三是由郑德民、林沧圃、王瓒河等负责以所掌握的福清县自卫中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长乐、福清等地方武装和土匪力量。上述三方面发动的武装力量可达四五千人以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还决定,在他去上海以后,由葛越溪负责联系,“俟各方面活动成熟时,同时举事。”此外,张超分别派人到各县直接联系民军首领,一致“倒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虽然是南方人,却生就一副北方人的秉性,是那种大而化之的脾气,遇事不怎么往深了想,易于轻信他人,曾与张超同事的毛森评价,说张“[/FONT][FONT=宋体]志大才疏,结交甚广,常为人利用而不自觉[/FONT][FONT=宋体]”。像张超这种人,做个带兵官正合适,一定会得到战士的爱戴。当特工,就差点意思,其思虑不甚周详,看人看不准,跟谁都“掏心窝子”。比如张超对高诚学、林荫,可说一片赤心,一力将二人从海匪保举成国家官员,可算对得起这俩人。在张的思想,总觉得我怎么样对待你,你也会怎么样对我,否则你成什么人了。[/FONT]

[FONT=宋体]然而,事情往往并非如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张超所拟的这份计划书中,我们看到,林荫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他的两个水警中队既是高诚学、林荫的老部下,又是经收编而改造成的正规武装警察部队,张超将其看做自己的“子弟兵”,要“倒陈”,这支水警部队是主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林荫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兹事体大,他觉得应该与老大哥高诚学商议商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张超的保举,再加上高诚学本人在“[/FONT][FONT=宋体]养淡工程处”干得也不错,得到了陈仪的赏识,因此,高已于1938年3月任福建省福安县县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回忆说:听了林荫的话,“高警告林千万不可举动,要林先回去对郑德民等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一下,再听他的消息行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林荫走后,高诚学连夜赶往福州,他要去见一个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人叫谢荫坡,也是张超的“亲信”,先是经张保荐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后被陈仪任命为政和县县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荫坡其人,毛森对其印象极坏,他在回忆中说:[/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有谢荫坡者,乃一极卑鄙无耻之小人,张超乃一直肠直肚讲义气的人,受谢花言巧语的簸弄而不知。”[/FONT]

[FONT=宋体]张超非常信任[/FONT][FONT=宋体]谢荫坡,同时也很欣赏其才干,拿他当“军师”,什么事都找他商量。毛森说:[/FONT][FONT=宋体]“张广结交,却分不清好人坏人,谢荫坡险诈奸黠,张超把他当做智囊,并荐其为省府参议,谢知陈仪深恶民军,为求腾升县长,竭尽播弄,害了不少地方有力人士。抗战开始,张超筹组游击队,其计划还是谢所草拟。”[/FONT]

[FONT=宋体]高诚学找到谢荫坡,谈起张超正在发起“倒陈”,二人均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将来陈仪追究起责任来,他们也脱不了干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在回忆中分析了高、谢二人的心态:“张超虽是他们最初的荐引人,但高、谢目前已获陈仪重用,当了县长,从个人利益出发,自然倾向陈仪一边。两人遂决定同去向陈仪告密,借此邀功,并表示忠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得到报告后,大为震惊,要高立即派人去召林荫前来了解。林荫来后,陈仪亲自讯问,林不得不和盘托出,并作出口供笔录,由林签字画押,作为凭据。”[/FONT]

[FONT=宋体]毛森说:“[/FONT][FONT=宋体]陈仪即嘱谢荫坡搜集张超犯罪证据;其实,很多证据,系谢代张所做成。[/FONT][FONT=宋体]谢同时向陈仪告密,说张超筹组地方武力,图谋不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任何一个人,不管你是叫张超还是叫李超,如果你身边的亲信、朋友,都是这样的一类人,那么可以想象,绝对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同样,张超看人的眼光如此,死得不冤、迟早得死、而且可想而知,张超至死,都不知道死在谁的手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特工当成这样,不知道是可叹还是可悲。[/FONT]
 
[FONT=宋体]看《潜伏》话“军统”(二百四十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忍无可忍的陈仪,终于要动手了。[/FONT]


[FONT=宋体]陈仪之所以下决心搞张超,其实有好几个原因。[/FONT]

[FONT=宋体]一是张超确实太不“长眼”。戴笠的手下,无法无天之徒多了,但基本上都是“玩坏”,下绊子、使阴招,让你吃了亏、死了人都说不清道不明。像张超这样,明火执仗地跟高级官僚过不去的,看来看去,从特务处到军统,张超还真是独一份。[/FONT]

[FONT=宋体]况且,当时的陈仪,老蒋倚为“干城”,正准备利用陈仪的亲日色彩,让陈帮他稳定日本在南方的军事举动。[/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抗战开始后,全国各地抗日情绪异常高涨,但在陈仪主政的福建政治局面,却呈现着非常暧昧的状态。”[/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FONT][FONT=宋体],抗战开始不久,陈仪曾经召集福建省各机关负责人开过一次会,“在这个会上,陈肇英公开责难陈仪没有动员抗日。陈仪接着讲话,他气冲冲地说:‘芦沟桥事变后,我上鼓岭住了几天,为了想冷静地考虑一下当前的局势,以决定福建应采取什么态度。我打了电报向蒋先生请示,现已得到答复。’陈随即拿出蒋介石的电报当场宣读,大意谓:‘东南方面对日本应采取缓冲态度。’接着说:‘我不是不抗日,是蒋先生有所指示。’同吋,他进一步分析说,当前还不是全面抗战的时候,要大家安守本分工作,不要搞抗日运动,以免事态扩大等语。”[/FONT]

[FONT=宋体]按,福建省政府主席一职,老蒋原本是任命戴戟当的。[/FONT]

[FONT=宋体]戴戟,生于1895年,安徽旌德人。[/FONT]

[FONT=宋体]戴戟是粤军出身,后进入十九路军,参加了第一次淞沪抗战,后辞去军职,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FONT][FONT=宋体]戴戟也参加了“福建事变”,但他不久即抽身而去,脱离了运动。[/FONT]

[FONT=宋体]当福建事变初起时,老蒋从分化瓦解的角度出发,本已发表戴戟为福建省政府主席,包括省府委员和各厅长也都是蔡廷锴时期的老人,但谁也没有想到福建事变很快土崩瓦解,蒋随即又改以陈仪主闽。[/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FONT][FONT=宋体]陈仪是当时著名的亲日派,早年在日本陆军大学毕业,讨了一个日本女子为妾。他与侵略中国的日酋如土肥原等不少入是同期同学,具有一定的友好关系。蒋介石在解决闽变之后,把陈仪安置在福建,主要是要他同日本军政人物搞‘亲善活动’。”[/FONT]

[FONT=宋体]正因为陈仪主闽有这样的背景,再加上他既是辛亥时期的“老革命“,又是老蒋的浙江同乡,远非一般的高级官僚可比。张超要找他的麻烦,不是一般的自不量力,基本属于“没事找抽型”的。[/FONT]​


[FONT=宋体]第二,张超是个肯干工作的人,因此陈仪一度很欣赏张,否则,张保荐的人,也不可能一保一个准儿。另外,在特务处时期,戴笠与陈仪的相处,也还算过得去。余钟民说:“[/FONT][FONT=宋体]本来陈仪对福建警察机关抓得很紧,几个重大警察单位都委派了他的亲信任主管。但当戴笠提出要求安置军统特务以建立基础吋,陈仪尽可能满足了他的要求。如厦门市警察局局长沈觐康、福州省会警察局特务组组长卓飞、福建省警官训练所所长胡国振等,都是戴笠先后介绍来的,军统因而得以运用这些公开单位来扩展它的势力。”[/FONT]


[FONT=宋体]但后来就不行了,张超不知收敛,个人膨胀得实在过分,令陈仪十分失望。陈仪对对张超的所谓欣赏,仅仅出于对他工作的表现的肯定,彼此并不是一路人。一旦失掉了双方合作的基础,马上就是反目成仇。[/FONT]

[FONT=宋体]第三,陈仪身边的人,多数人都很讨厌张超。[/FONT][FONT=宋体]毛森说,张超“只表效忠蒋委员长及戴笠先生,目无地方长官,陈仪心腹省会警察局长李进德等尤深恶张,怂恿陈仪除张”。[/FONT]

[FONT=宋体]李进德,1898年生,浙江临海县人。[/FONT]​

[FONT=宋体]李进德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八期步科。后到广州,任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堂(就是史铭曾就读的那个“湖南醴陵子弟学校”)教官。1925年秋,所有驻粤军校均并入黄埔军校,李进德任四期教官。[/FONT]​

[FONT=宋体]李进德是陈仪的亲信,陈主闽后仅几天,即于1934年2月15日委任李为福建省会公安局长,后又改称[/FONT][FONT=宋体]福建省会警察局,李仍为局长。[/FONT]

[FONT=宋体]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超的“亲信”[/FONT][FONT=宋体]高诚学、谢荫坡的倒戈,成为压倒张超的“最后一根稻草”。[/FONT]

[FONT=宋体]早已忍无可忍的陈仪,终于拿到了“确凿”的证据,当即决定逮捕张超。[/FONT]​

[FONT=宋体]这个任务,陈仪交给了福建省政府保安处处长叶成。[/FONT]​

[FONT=宋体]叶成,浙江青田人,生于1905年。军校三期步科毕业。[/FONT]​

[FONT=宋体]叶成是浙江人,又是“天子门生”,因此一毕业就在老蒋身边工作,曾任军事委员会特务团副团长,陈仪主闽之后,被派到福建省政府保安处副处长。[/FONT]​

[FONT=宋体]省保安处,负责编练、指挥各省的地方保安团,基本上可以看成出于“剿共”的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最先建立的是浙江,接着就是福建。陈仪对保安处十分重视,1935年,陈仪提出“谋求团警统一,协调剿匪”,将原隶属于省民政厅管辖的水陆警察系统全部划归省保安处管辖。保安处处长,最初是赵南,由副处长叶成负实际的责任。后赵南任福建绥靖公署参谋长,叶成升任处长。[/FONT]​

[FONT=宋体]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保安处长,挂中将军衔呢![/FONT]​

[FONT=宋体]叶成是复兴社分子,而且是复兴社福建分社书记,属于复兴社的中高层干部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叶成与戴笠的特务处,其实是一个阵营里头的人。因此,接到逮捕张超的命令,叶成非常为难。余钟民说:“叶成与戴笠之间本来也有个人关系,对逮捕张超感到为难。陈仪说:‘我下手令给你。 ’叶不敢推辞,只好把此事交给省会警察局局长李进德去办。”[/FONT]​

[FONT=宋体]李进德最烦张超,接到任务说要抓张超,自然十分卖力,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侦缉队队长董兰观。[/FONT]​

[FONT=宋体]当时张超已经买好船票,打算第二天就离开福州去上海了。据余钟民回忆,张超是在福州温泉路福龙泉澡堂洗澡时被捕的。当时董兰观进去向张超敬了一个礼,并出示陈仪的手令后说:“我不得已执行命令,烦你走一趟,才好交差。”[/FONT]​

[FONT=宋体]当时张超并不以为意,“神色自若,随即上车,被拘在警察局内”。[/FONT]​

[FONT=宋体]张超死在临头还在浑浑噩噩,反倒是闽北站站长严灵峰着了急,严曾是中共党员,政治敏感性比张超强得多,以他对陈仪的观察,心知大事不好,张超要“归位”。于是当即给戴笠发出密电,请他赶快想办法,同时找到在陈仪面前还比较吃得开的胡国振,请他设法营救。[/FONT]​


[FONT=宋体]余钟民回忆说:“戴笠接到张超被捕报告后,马上拟了电报,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名义发出,令陈仪把张超押解汉口讯办。但陈仪考虑到如将张超押解武汉,一定会予宽释;若张超不死,就不足以镇慑其它人,于是把蒋介石的电报压下来,立即召见叶成,下手令要他将张超枪决,以造成既成事实。”[/FONT]

[FONT=宋体]张超杀黄丙丁、杀“二刘”是违法,同样,陈仪杀张超,也是违法,因为都没有经过司法审判,都是“擅杀”。在前清,督抚一级的官员,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先斩后奏,还要请“王命旗牌”,意思是我杀这个人经过了皇帝的批准,何况是号称以“三权分立,五权宪法”立国的民国呢?[/FONT]

[FONT=宋体]在叶成来说,他是一百个不愿意干这事,大家都是复兴社干部,以后别人说起来,“张超是被叶成杀的”,这话好说,可是不好听。更重要的,“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戴笠之铁血手段,岂能善罢甘休![/FONT]

[FONT=宋体]但这件事,推是推不掉的,陈仪拍胸脯说:“非杀不可,有事我负责。”[/FONT]

[FONT=宋体]张超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 [/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1938年6月18日,“福州发出假的空袭警报,交通管制,就在这时,张超被押往西门外刑场执行枪决。”[/FONT]

[FONT=宋体]嗣后,福建省保安司令部贴出布告:““照得张超阴谋叛乱,反抗政府,公然煽惑军心,破坏抗战大计,业经获案讯明属实,殊属罪无可逭,除判处死刑立予枪决,以昭炯戒外,合行布告,俾众周知。”[/FONT]
 
[FONT=宋体]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FONT]

[FONT=宋体]事后,福建省军管区国民军训处处长杨华(亦曾担任复兴社福建分社书记)曾对余钟民说,张超被杀的当日上午九时左右,他受胡国振之托,以复兴社成员身份去找叶成,“向他说明利害,要他对处决张超问题慎重考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叶低头不语良久”,而后长叹一声说:“现在已经迟了,刚才的警报就是为杀张超而发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华说,尽管如此,“叶成却情不自禁地挂了一个电话给李进德”,但所得到的答复是“已经执行枪决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超被处决之后,陈仪依然余恨未消,在一次集会上,陈愤愤不已地说:“张超曾是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过去虽不无相当成绩,但他的心术太坏,道德堕落,贪婪自私,无恶不作,野心又大,一切事情不择手段,碰到机会就想妄动。有许多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容易受他蛊惑,或为他所动摇。早有人对我说,张超这个人,将来一定是福建的祸患,不如早些除掉,以免后患。我因为看他还有些能力,以为只要善加劝导,也许能洗心革面,替国家做点事情。无如这人恶性难改,不肯向善,最近更变本加厉,竟然破坏政令,图谋叛乱。为了消除隐患,故不得已采取了断然的手段,将其逮捕,组织军法会审。因为罪证确凿,所以把他正法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杀张超这件事,干得委实是雷厉风行,连专杀人的戴笠也被蒙在鼓里。可想而知,戴笠得知张超被杀,是个什么心情!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气急败坏的戴笠,当即去找蒋介石。老蒋听了,对陈仪的擅专,也十分生气。于是蒋给陈仪发报,指责他“杀张超之所为,完全目无中央”,并令陈立即赴武汉,对此事作出解释。余钟民说,陈仪接蒋介石电后,对“目无中央”几个字,“心头感到沉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随即到武汉谒蒋。据毛森说,蒋、陈谈话时,“戴在邻室等候,认为陈必受申斥,甚或撤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孰料,陈仪在老将办公室谈了很久,“辞出时蒋送至门口握别,状甚愉快”。戴笠跟着进了蒋的办公室,问蒋对张超一案如何处理。蒋说:“张超私组武力,图谋不轨,陈将其处死,乃我批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森说:“戴气愤填胸,退出时用力关门,砰然大声,蒋令回去,斥戴粗暴无礼。戴即跪蒋面前哭诉: ‘要为死者申冤,为生者永保障。’蒋指戴说: ‘我从不受人威胁,小时即不受母要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件事,戴笠自己后来也曾回忆起来。他说:“民国27年8月18日,因为我们福建站的副站长张超同志,无辜被陈仪杀害,上午12点钟的时候,我在武汉见蒋校长,我跪在领袖面前痛哭,要领袖给我们的同志作主,领袖当时不便答应,我就跪着不起来,领袖骂我下贱,没有人格。我说:报告校长,这个我不承认,如果今天我是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跪在这里,或者是因为工作失败,为敌人所屈服,那就是下贱没有人格。今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同志,无辜被人家杀害了,我不为他诉冤,谁来为他诉冤?而今天你不替我作主,反说我下贱,没有人格,这个我不承认。后来我写了报告辞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气得昏了头的戴笠,回去就写了一份38页的长信,请求辞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生气,老蒋还生气呢,他何尝不知道张超罪不至死,况且要杀也轮不到陈仪来杀。然而,为一个小小的张超而与陈仪“翻车”,他做不到,也不可能做。这些苦衷,作为他最得力的学生和亲信的戴笠,本应该比谁都明白,而今居然以辞职来要挟,老蒋怎么能不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后,老蒋平静下来,设身处地想想,也觉得戴笠的种种疯狂举动事出有因,于是找来戴笠,平心静气地与他谈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森回忆说:“过了几天,(蒋介石)气稍消平,可能认戴对其重要性,不能失戴,乃邀戴回去,不提处分陈仪事,只数嘱厚葬张超,优恤其家属,算作了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则说:“领袖把我找去,对我说:你不能这样要挟革命领袖,一个担当革命工作的人,是不准随便辞职的,而且我叫你做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打算叫谁来接替你!我当天很感动,题写了‘秉承领袖旨意,体谅领袖苦心’十二个大字。我们的一切,都以这十二个字为出发点,前者是革命的精神,后者是革命的技术。须知,人的原动力是精神,才只是技术而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神是主体,技术只是附庸。”[/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为对戴笠表示慰勉,蒋介石随即命陈仪免去叶成的职务,送汉口军法执行总监部“法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陈仪找叶成去,出示蒋介石电令,要叶成去汉口一趟,并说:‘你去可以放心,一切由我负责。’”当时,叶成沉默半晌,然后说:“我服从命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好在叶成是复兴社高干,跑了一趟武汉,没出什么大事,只是丢了官。后来叶投奔了一期学长、同乡胡宗南,并被任命为第13补充训练处处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动不得,叶成是天子门生,也动不得,戴笠一口气出不来,恨得牙根疼。此时,军统局代理主任秘书毛人凤献计:人是李进德杀的,何不整治整治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深以为然,当即以军委会名义,令陈仪将李进德押赴武汉,并事先做了周密安排,准备在机场拘押李进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是久历宦海的老政客了,早知道戴笠要干什么。他事先给何应钦、张群打电话安排好一切,等李进德一下飞机,何派专车将李送到张群公馆保护起来。李进德武汉之行毫发无损,当然,福州省会警察局长肯定是干不成了,由军统特务马凭祖继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连续三次失算于陈仪,戴笠怒不可遏,严令闽北站站长严灵峰,对出卖张超的高诚学、[/FONT][FONT=宋体]谢荫坡二人予以“严厉制裁”。[/FONT]
 
[FONT=宋体]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一)[/FONT]

[FONT=宋体]张超死后,戴笠令闽北站筹建了一所小学,以张超别名“佑民”命名为“佑民小学”。同时,戴笠令张超保送的那100多名学员提前从临澧特训班毕业,并派回福建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当时正在湖南澧训练班受训的福建学员(张超送去的),听到张超被陈仪枪杀而大哄起来,纷纷要求回来为张复仇。”戴笠觉得这种“氛围”很好,于是“趁热打铁”,向军统各单位发出一封“告同志书”,大意是说张超为“革命”、为“团体”牺牲了生命,要大家学习张超的“革命精神”;要为张超复仇;要吸取张超事件的教训,提高警惕,严格遵守特工秘密原则。等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严灵峰接受了制裁高诚学、[/FONT][FONT=宋体]谢荫坡二人的任务,便开始着手准备。由于高诚学早已担任福安县县长,谢荫坡亦因密告张超有功,于不久前被陈仪任命为政和县县长,二人身边都有武装力量,急切间下手不得,只好对二人进行监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一等就是一年多,直到1939年9月,闽北站发现谢荫坡回到福州,严灵峰当即请示军统局本部,戴笠回电,令马凭祖配合闽北站,立即对谢进行“秘密制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严灵峰得令,命特务对谢[/FONT][FONT=宋体]荫坡进行全天候秘密监视。[/FONT][FONT=宋体]某晚,特务发现谢在南街河上某酒楼吃晚饭,严灵峰便派特务王仁贵前去执行暗杀任务(王即是张超选派到临澧去受训的学生之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大雨滂沱,谢[/FONT][FONT=宋体]荫坡吃完[/FONT][FONT=宋体]饭后,叫了一辆人力车回家。王仁贵带着一个特务骑自行车尾随于后。据余钟民回忆:“行至杨桥路将近三友印刷所门前,王仁贵即靠近人力车旁,一手按住车座旁边的托板,一手持卜壳枪对谢开了一枪。因王在自行车上,且谢有人力车篷阻隔,不易瞄准,谢仅口唇边被枪弹擦伤。由于卜壳枪发射吋震动,致使王仁贵从自行车上摔下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有人可能会说,看王仁贵那废物样,开一枪能把自己震一跟头,还当特务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驳壳枪是一代名枪,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讲,太熟悉了。有人戏称,如果没有中国在上世纪前半叶的大量采购,德国毛瑟兵工厂就倒闭了。但驳壳枪有个缺点,即作为手枪而言,后座力太大,每开一枪,枪身都要剧烈地往上跳一下,这样,如果打连发的话,后面的几枪都会打向空中。所以我们看过去的老电影,李向阳他们,都是把枪平过来用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后座力,变上跳为横扫,打不着目标,也可以打到他身边的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王仁贵摔在地上,当时拉车的那个车夫还真不错,没给吓傻了,借着这个机会拉着车拼命地跑。跑到律师陈则敬家门口,陈是谢的朋友,谢[/FONT][FONT=宋体]荫坡[/FONT][FONT=宋体]命停车躲入陈家,后进入福州协和医院治疗,躲过一劫。此后谢[/FONT][FONT=宋体]荫坡再不出大门一步,还请了三个保镖,不是熟人,一律不让进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次暗杀不成,严灵峰等本想在谢住院期间进行狙击,因协和医院有教会背景,怕引起国际纠纷而作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等谢出了院,又请了保镖,下手就更不容易了。经过了解,严灵峰发现闽北站的一个运用人员林某与谢[/FONT][FONT=宋体]荫坡有私交,俩人过去同属于福州一个叫“[/FONT][FONT=宋体]寿昌派”的黑帮,于是,严决定利用林某骗开谢家的大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前,严灵峰做了周密的部署,由马凭祖率便衣特务在衣锦坊谢宅周围布下岗哨,防止逃跑;由王仁贵看守谢家后门;暗杀现场,则指派闽北站行动组组长杨又凡负责指挥,并挑选了大批行动特务张拭之、郑琦、邱信坤、孙依增等。严灵峰特别指示,暗杀由郑琦和孙依增执行,因孙依增曾是张超的勤务兵,严的意思是让他亲手来为张超报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严灵峰亲自出面,请林某在大根路自己家里吃晚饭,在座的,除了枪手孙依增,还有另一个特务丁进和。席间,严向林某介绍,说丁进和刚刚来到福州,有事要找谢荫坡,要林某陪同前往,林不虞有他,一口答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丁称故离席,通知马凭祖,当晚“动手”,让他在衣锦坊谢宅附近布置好特务,然后又回到严灵峰家,与林某闲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八吋许,林某与丁进和、孙依增两人来到谢宅,由林某叫门,保镖询问清楚后,知道是熟人,于是开门请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林一进门,丁进和,孙依增以及事先埋伏多时的杨又凡、郑琦、张轼之、邱信坤等七八人蜂拥而入,将三个保镖制服后看押在门房,随即冲入正房。谢荫坡两口子正在卧室聊天,毫无防备。郑琦、孙依增二人冲入房中,冲着谢荫坡兜头就是几枪,谢妻惊恐大叫,也被打了两枪,两口子当场毙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再说高诚学,此君在福安县长任上干得着实不错。办教育、建农场、兴体育,颇得民众赞许,加上陈仪的信任,严灵峰想要杀他,还真不容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主闽达7年之久,直到1941年才离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离开福建,原因很多。前面说过,福建事变平息以后,陈肇英、陈仪、蒋鼎文等三人被派到福建,分别主持党、政、军工作,其中蒋鼎文任驻闽绥署主任,掌军事。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蒋鼎文被调到西北,协助顾祝同与张、杨作战,跟着就留在西北工作,驻闽绥署主任即由陈仪兼代,陈因此加上将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抗战爆发,军委会在福建成立第4集团军,总司令即蒋鼎文,但因顾祝同被调到上海接替冯玉祥,蒋只能在留在西北代理西安行营主任,无法到福建上任,因此第4集团军总司令又由陈仪兼代,于是,从抗战之初,陈仪就成为福建军事工作的实际负责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事实证明,陈仪虽然是军人出身,他并不是一个军事长才,把他放在福建前线,殊不相宜。同时,陈仪主闽7年,做了许多建设性的工作,但因性格使然,闹得毁谤丛生,张超事件就是一例,“公沽”风波又是一例,其后,又因厦门大学改名事件与侨领陈嘉庚闹得不可开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早年,福建的国立高等教育不甚发达,到抗战开始,仅有一所公立的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校长也是被张超暗杀的黄丙丁。于是陈仪准备建立一所综合性的福建大学。抗战开始以后,陈先是将省立医专升格为医学院,继而又申请成立福建大学,除医学院外,增设法学、农学两个学院,并上报教育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教育部长是陈立夫,因福建已有陈嘉庚创立的厦门大学,同时,由于正处抗战,对于人文学科类院校的创办、增设一律不予批准,于是陈立夫以“福建已有厦门大学,在战争期间不宜增加大学”的理由驳回了陈仪的申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见状,干脆申请将厦门大学取消,并入他的“省立福建大学”。厦门大学虽是陈嘉庚一手创利,但此时已经由陈捐献给国家,改为公立,因此,当陈立夫当面征询陈嘉庚的看法时,陈虽然极不满意,但未便予以峻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孰料,消息传出,厦门大学师生群情激奋,纷纷向教育部请愿表示反对。陈立夫本就不赞成陈仪另建“省立福建大学”,于是令陈仪将已经私下成立起来的福建大学取消,其法学院并入厦门大学;原有医学院不变。另同意单设省立福建农学院,院长为严家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严家显是著名的昆虫学家,但他的哥哥比他更出名,那就是时任福建省建设厅长、35年之后,继任“中华民国”“总统”的严家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番折腾,陈仪“偷鸡不成折把米”,不但厦门大学没并过来,反而把自己的法学院送给了人家,还得罪了华侨领袖陈嘉庚,从此陈嘉庚开始为“倒陈”鼓与呼。[/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任福建省政府秘书长的程星龄说:“陈嘉庚是爱国华侨领袖,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不遗余力,而陈仪对以陈嘉庚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的爱国义举态度冷淡,早已引起华侨的不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嘉庚不是张超,在福建、在南洋的华侨中,其影响力非同小可,通过四告“御状”,终于搞垮陈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41[/FONT][FONT=宋体]年9月,陈仪被调离福建。[/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二)


[FONT=宋体]继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是湖南人刘建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刘建绪,1892年生,[/FONT][FONT=宋体]湖南醴陵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刘建绪是[/FONT][FONT=宋体]“湘军”的二号人物,何健配合蒋介石“剿共”的时候,刘是何健的左右手。1936年冬,刘建绪被调任闽浙赣皖边区绥靖公署主任,驻浙江衢县。1937年,何健被内调为内政部长,随即又给放到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冷板凳上。从此,湖南与何健、刘建绪没有关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淞沪抗战中,刘建绪部作战英勇,赢得了“善战”的美名。此后,刘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5集团军总司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刘建绪接替陈仪,也是机缘巧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福建各界“倒陈”的风潮越来越盛,老蒋不得不考虑“换马”,在一次会议上,蒋提出此意。当时与会的军令部次长刘斐,是刘建绪的同乡,趁机建议说,刘建绪现在浙江,邻近福建,何不让他去接替陈仪。蒋认为可以考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程星龄回忆,对此,蒋曾征询过陈仪的意见,陈仪认为,“自己主闽七年,各方面初具规模,良不欲让CC分子或复兴社分子继任。刘建绪正好是个无依无靠、而且比较接近自己的人,可望其‘萧规曹随’,因而欣然表示同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后来,刘斐曾对程星龄说,“恢先这个光杆司令,迟早会丢掉,不如趁此机会落得个比较体面的下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刘斐说得一点不错,对于老蒋来说,让刘去福建,正好夺了他的兵权。另外,因当时各部部长、各省政府主席没有一个湖南人,还可以借此市恩于湘籍军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9月,刘建绪走马上任,就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仍保留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虚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终于走了,可以搞高诚学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好几年过去了,军统在福建的组织,又是新人换旧人了,此时军统在福建的负责人是易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易珍,1905年生,湖南醴陵人,武汉中央军校五期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武汉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张超就是这里出来的。在第五期中,最出名的学生是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臧克家;另外还有一位女生孟庆树,单听她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她的丈夫,我们曾经多次提到,那就是王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刘建绪来到福建以后,吸取陈仪的教训,主动修复同军统的关系,并请戴笠增派得力人员来福建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前,由于福建独特的“一省两站”的设置,造成南、北两站矛盾深刻,打得不可开交。据余钟民回忆,“1943年5月,我去建阳见戴笠,他特别问到南、北两站的矛盾情况,我以中间态度如实地做了回答。我建议把省府调统室改组,派一个外省人来负责,以调统室掩护南北两站的活动,并可起调和作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听了觉得有道理,即让军统局人事处处长龚仙舫挑一个外省人,到福建省接替现任的调统室主任吴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龚仙舫,1905年生,湖南石门县人。武汉中央军校六期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军统当中,龚仙舫是个很出名的人物。其实龚自从进入特务处,一天外勤都没干过,先是当秘书,然后替戴笠当了一辈子的人事处长,是个纯“业务”干部。龚仙舫之所以出名,不在于他干过什么“大案要案”,而在于1946年3月17日,他与戴笠同机遇难。从此,只要提到戴笠之死,必说龚仙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与龚仙舫类似的还有刘启瑞,这位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从进入特务处,一直给戴笠写大报告,直到抗战胜利以后,才被“外放”到南京,当特务处南京办事处主任,负责军统迁回南京的事务性工作。然而,正是此君发现了戴笠的坠机现场,就此在现代史上有他一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听了戴笠的意思,龚仙舫觉得,刘建绪是湖南人,最好派一个他的同乡前去,比较相宜,于是他推荐了自己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学长易珍,得到戴笠的批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龚仙舫的想法,确实很对刘建绪的路子。余钟民回忆说:“易接调统室后,颇得刘建绪的器重,凡易所提出的要求,大都得到通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张超被枪决,特务们已经隐忍了5年,机会终于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有凑巧,[/FONT][FONT=宋体]高诚学任县长的[/FONT][FONT=宋体]福安[/FONT][FONT=宋体]县有个[/FONT][FONT=宋体]甘棠[/FONT][FONT=宋体]镇,镇上有个大家刘氏家族,其[/FONT][FONT=宋体]先祖是汉高[/FONT][FONT=宋体]祖[/FONT][FONT=宋体]第四代孙景帝之子[/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中山靖王刘胜[/FONT][FONT=宋体]的[/FONT][FONT=宋体]后裔[/FONT][FONT=宋体],就是其墓中出土了轰动一时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的那位、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也是指的这个刘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刘建绪知道福建人乡土观念很重,于是就说自己也是福建人,先祖就是从[/FONT][FONT=宋体]福安[/FONT][FONT=宋体]县[/FONT][FONT=宋体]甘棠[/FONT][FONT=宋体]镇迁移到湖南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下就好办了,特务们先是鼓动[/FONT][FONT=宋体]甘棠[/FONT][FONT=宋体]镇的刘姓“乡绅”请求刘建绪到老家祭祖,接着又派人制造流言,称高诚学在福安有种种“不法”行径。于是,刘建绪便以“祭祖”的名义,到福安进行“暗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43[/FONT][FONT=宋体]年11月21日[/FONT][FONT=宋体],刘建绪到达福安,立即有人拦车“控告”高诚学,刘当即下令[/FONT][FONT=宋体]将高扣押。[/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起初,刘建绪是打算将高解省“法办”的,“而军统特务调查室主任易珍和王调勋找刘建绪带去的军法官何绍兰再三商量后,终以‘私藏枪弹,图谋不轨’的罪名,判高死刑,并由易珍捏造情报谓,‘有土匪(指高的旧部)要在赛岐截劫人犯’等语,决定就地枪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1[/FONT][FONT=宋体]月22日[/FONT][FONT=宋体],刘建绪回福州,“卫兵在后押高同行,当走至叉路时,刘往西行,而高被押向北。高自知性命难保,乃脱下金戒指一枚送给卫兵,意在请求方便减少痛苦。果然高被押至刑场,即被枪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此,张超被杀的两个仇人[/FONT][FONT=宋体]谢荫坡、高诚学均被“制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很奇怪的是,直接导致“张超事件”的始作俑者林荫,却不在戴笠的“制裁”之列。非但如此,林荫还参加了此后一系列“为张超报仇”的活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余钟民回忆,在[/FONT][FONT=宋体]谢荫坡被杀的同时,“曾与张超密谋倒陈的一批人,也不罢休,仍图伺机称兵作乱。当张超被杀后,郑德民、葛越溪等人曾逃往福清乡下。不久,郑德民、林沧圃约林荫和王瓒河到福清海口,计议再发动军事叛乱来打倒陈仪,并为张超报仇。郑等四人同到海口一个高山庙里,烧香摔碗宣誓,公推林荫为大哥,筹划组织武装,进行倒陈活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也就是说,张超被杀之后,林荫不但没事,反而被张超的旧部引为“同道”,个中缘由,不得而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林荫任家乡平潭县的军事科长,1941年12月升任平潭县长。1947年,林荫当选为“国大代表”。平潭解放后,林荫退驻马祖,曾任台湾国防部情报局马祖第二工作站站长,少将军衔。1963年退役,1979年病殁于台湾,享年71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陈仪,离开福建,先是被任命为后勤总司令,陈力辞不就,后任行政院秘书长,接着又改任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用曾任福建省政府主任秘书的钱履周的话说:“这个委员会是重庆最闲散的机构”,明显是准备让陈仪就此终老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抗战胜利,台湾回归,陈仪还会迎来自己的“第二春”,并引发了至今还在争议的“二二八事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过,不管到什么时候,陈仪的身边,似乎总有一个人,在窥视着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人,就是戴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陈仪又何尝不知。杀张超,为自己树了一个一生的死敌,这个扣,如果不能解开,那就是一个“死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仪很想解开这个“死扣”。据余钟民回忆,“[/FONT][FONT=宋体]陈仪曾想通过徐学禹(曾[/FONT][FONT=宋体]任福建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FONT][FONT=宋体]陈仪的智囊)拉拢严灵峰,希望严能主动去见陈仪,但为严所拒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后来,陈仪又打算通过余钟民和马凭祖给戴笠传话,希望与戴“谈一谈”。对此,戴笠的回答是“不要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多少年之后,毛森在回忆录中说“[/FONT][FONT=宋体]戴本人胸襟宽宏,至死从未再提敌视陈仪”,其实不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余钟民说:“军统特务自张超事件发生之后,一直对陈仪采取不合作态度。而且军统也掌握了陈仪与日本勾结往来的材料。虽然碍于蒋介石,不敢公开揭发和打击陈仪,但也常常给陈仪增添不少麻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添麻烦归添麻烦,直到戴笠死于飞机失事,他也没有找到报复陈仪的机会,不是戴笠不想,而是他办不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办不到的事情,毛人凤替他办到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只是,那还要在很多年之后。[/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三)


[FONT=宋体]“抗日杀奸团”(以下简称“抗团”)这个章节,我一直在犹豫是写还是不写。几次都已经开始写了,想想终又搁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一,抗团的老战士祝宗梁老先生曾以《抗日杀奸团回忆录》为题,写过一篇很详细的文章,记载了当年的奋斗与牺牲。笔者再写,不仅多余,而且作为后人,怎么也写不过当事人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二,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抗团的许多老人,对于军统这个组织极端厌恶,尤其反感别人将他们与军统联系起来,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因此付出过代价。作为笔者,雅不愿在他们的晚年,再拿这件事去刺痛他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尽管如此,还是觉得,中华民族的这些英雄儿女(当年的抗团成员,基本是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名副其实的“小儿女”),出于民族义愤,奋不顾身地、自发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运动当中,做出了连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人员都难以完成的惊天动地的事情,许多人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的人落下终身残疾,其献身精神,真可说感天动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抗团中的许多人都是富家子弟,其中有的,家里的亲属就有大汉奸。这样的出身、这样的背景,能够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其献身精神,令人难于想象。另外,抗团做的许多事情,是载入史册的,像刺杀程锡庚一案,牵动了英日两国的交涉,日寇因此而封锁了天津英租界,在抗战史上是轰动的一件事情。为此,特地搜集了许多资料,上海的一位“关爱抗战老兵网”的志愿者,还为笔者提供了祝宗梁老先生的回忆录和其他信息,看了之后,深感抗团的事迹不容埋没,每个人都有责任宣传他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思来想去,还是要写,只恐笔者的一支秃笔力有不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起来,“抗日杀奸团”的性质,最初的时候,跟刺杀杨永泰、刺杀唐有壬的“中华青年锄奸特务队”,以及其他爱国组织,并没什么区别。只是,抗团从成立的一开始,就处于特务处的深度干预、“运用”之下,这也是后来抗团的性质引发一定争议的原因所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起抗团,就不能不说曾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澈,1913年生,浙江瑞安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澈参加特务处的工作甚早,据喻耀离回忆,1932年8月,他从特务处毕业,分配回家乡江西做情报工作。1933年夏天,喻耀离被任命为江西站副站长兼临川办事处主任,办事处书记就是曾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喻、曾二人搭档的时间不长,曾即被调到老蒋身边。喻耀离则升任江西站站长,兼任江西绥靖公署新闻邮电检查所所长,当时担任江西绥靖公署党政科科长的,就是周念行。喻耀离说。他与周念行的工作,“互为表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念行,1897年生,浙江江山县吴村乡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念行也是江山文溪高小毕业生,与戴笠、毛人凤、王蒲臣等既是同乡、又是同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念行的父亲是一个本分的农民,因此周的胆子也很小。辛亥革命兴起,青年人兴起一股剪辫子的风潮,谁不剪,就是“保皇党”,戴笠等等早早地剪了,周念行也想剪,可是又怕回去了父亲责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戴笠来了,二话没说,“咔嚓”一剪子就把周念行的辫子给剪了。前面说过,戴笠帮王蒲臣打过一场架,王以此一辈子认戴笠做大哥。这回戴笠又是一剪子,其敢作敢为、唯我独尊的那股劲头,同样给周念行以很深刻的印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过,别看周念行此时不起眼,日后,周却是同学们当中最早发迹的。从文溪高小毕业后,周考入衢州第八中学。毕业后去了日本,入明治大学政治系学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6[/FONT][FONT=宋体]年,周念行归国,适逢北伐,周随军攻克湖北黄陂之后,就地当了县长,并提携当年的同学毛人凤在他手下当一个科员。而另一个同学戴笠,此时才刚刚跑到广州,正准备参加军校六期的补录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周念行又先后任浙江遂安县县长、安徽贵池县县长等职。1934年,周到庐山求见蒋介石,打算收编湘西土匪陈渠珍的残部(陈渠珍也是个奇人,沈从文曾经给他当过秘书),在九江旅馆与戴笠不期而遇。此时的戴笠,在特务处干得风风火火,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听说老同学居然是留日回来的,怎肯放过,当即请周加入“团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就这样,1926年就当上了县太爷的周念行,跑到戴笠手下,当了一个秘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周念行是明史专家,在军统,周基本上扮演戴笠的“国文教师”的角色。日后,周念行还曾为有志于研究明史的张学良“伴读”。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着说曾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3[/FONT][FONT=宋体]年6月,征得老蒋同意,戴笠在蒋的侍从室下边,成立了一个侦察班、一个警卫班,每个班都是15个人,30人均由特务处抽调,专事“护卫领袖安全”的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侦察班的班长,前面说过,就是军校二期生、广东人黎铁汉,副班长则是四川人陈善周,戴笠在军校六期的同学。警卫班的班长,则派了戴笠的另一个六期同学罗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侦察班还有一个书记,就是原临川办事处书记曾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搞的这两个班,用现在的话说,属于“双重领导”,在业务上,服从于侍卫长指挥,此时是老资格的军校一期学长宣鉄吾。但在编制上,人员仍隶属于特务处,工资也从特务处领,只是从侍从室领点津贴、补助、服装费什么的,基本上相当于戴笠给侍从室义务打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戴笠,当然不会干赔本的买卖,之所以这样做,第一,保卫老蒋的安全,本就是特务处的职责;第二,侍从室位置重要,在老蒋身边安上自己的人,随时报告消息,心里踏实。因此,戴笠不但白干活,而且精英尽出,派去的基本都是军校同学和“浙警”正科毕业、又经杭训班训练出来的特务,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李翰廷、张毓中,都是这会儿派进去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与此同时,戴笠征得宣鉄吾的同意,还推荐了3个军校同学作为正式的“侍卫官”,这3个人是张业、莫钧和娄建如。这样。他们与侦察班、警卫班一起,“成了领袖内外围都有警卫的生力军,这样戴先生不但达成了护卫领袖的夙愿,又有忠贞又为的干部,日夜随侍保护领袖之安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样一来,戴笠是合适了,但从黎铁汉等人的角度看,就十分委屈。侍从室是一个很大的机构,负责的工作很多,其中专事安全的这一部分人,就叫做“侍卫官”。由于侦察班和警卫班是在侍从室的“体制外”运行的,因此在侍从室的花名册当中没有这些人,也就没有“侍卫官”的名义,更谈不上军衔、职务等等。薪酬也不一样,据张毓中回忆,正式的侍卫官,工资比他们多两倍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是在福建事变之后被派到侦察班的,他说:“侦察班的‘班’和军队当中的班、排、连的 ‘班’,是截然不同的,这‘班’原是日本宪兵队特务工作的名称,因侍从室从来没有侦察班的编制,既然担负领袖警卫之任务无以名之,就姑且以‘班’为名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人事管理是有其规律的,无论什么时代,任何一个单位,如果其内部的人员身份和待遇不同,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何况是“护卫领袖”这么大的事,大家承担的责任是一样的,身份却不同,待遇也不同,工资收入还差了一大块,搁谁也得有想法。[/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四)

[FONT=宋体]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黎铁汉等人给宣鉄吾留下的印象不错,于是宣打算把这批干部据为己有。同时,应该说这也是解决“体制”不顺的一种措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宣鉄吾与侍从室的德国顾问司脱乃斯商议,拿出了一份“收编”计划:第一,在体制上,把侦查、警卫两个班全部纳入侍从室的正式编制,等于是黎铁汉等30个人从此跟特务处没有关系了;第二,在待遇上,两个班的人员一律授以军衔,其中,侦查班的全体人员,不论军校还是警校毕业,也不论期别、年功,一律授以上尉军衔,称“侍卫官”;警卫班人员,由于承担的任务相对比较单一,则授予少尉军衔,称为“特务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先,宣鉄吾给戴笠发电告知此事,只要他同意,即可“呈报蒋委员长核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于黎铁汉他们来说,这份“收编”计划一旦实现,他们就可以“摇身一变”,以“国民革命军”军官的面目出现,当然好了。张毓中说:“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大事,自是十分高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正在这个当口上,侦察班书记曾澈做出了一件谁也不可理解的事情。他密报戴笠,称:“侦、警两班是钧座苦心训练的精华,如被他人吸收,将对团体影响甚大,请考虑婉拒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电覆宣侍卫长予以婉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宣鉄吾本是好意,想让这些特务上上档次,结果给曾澈这样一来,这点“意思”全变成了“不好意思”。心想戴笠的手下,一个个的怎么都这样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偏巧此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不愉快的事,戴笠保荐的两名侍卫官张业、莫钧“因看不惯侍卫室同仁的所作所为”,给老蒋写了一封信,结果这封信落到了宣鉄吾的手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两件事合在一块,宣鉄吾大怒,当即把戴笠找来大发脾气。当时的戴笠,还不像后来那样权势熏天,再加上宣鉄吾是老蒋的同乡,“天子门生”,又是军校学长,因此说话毫不客气:“我提拔你的人,你不肯;你推荐进来的人又专打小报告,原来你的人不是来护卫领袖,而是来打我们小报告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百口莫辩,只好把张业、莫钧调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样一折腾,把黎铁汉他们搞得极为被动,挺好一件事没办成不说,还得罪了宣鉄吾,从此宣再不给他们任何好脸子看,侍卫室的人员也开始对他们“冷嘲热讽,排斥为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想而知,黎铁汉们的一腔怨气,都冲着曾澈去了。张毓中后来回忆说:“曾澈兄是一位忠贞热情的优秀革命干部,相信他密报的动机纯粹出于对团体的爱护,但他这次的作为使我们极不谅解,认为他太无远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看他的回忆录,从未对任何同僚口出恶言,这次说的“我们极不谅解”已经是很重的话了,足见当时大家对曾澈意见极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实,站在特务处的立场,曾澈的做法不能说不对,宣铁吾的所作所为,明显有拉拢的意思,人的立场是会变的,如果正了八经地成了宣铁吾的部下,戴笠的话,还能有多大的分量,很难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沈醉回忆,他当[/FONT][FONT=宋体]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少校行动组长的时候,杜月笙对他十分赏识,曾托人带话,要沈加入其“恒社”。以杜老板当年的声光,对沈而言,这是极大的面子了,换个人想进还进不去呢,不料被沈拒绝。戴笠听说之后非常高兴,连说:“[/FONT][FONT=宋体]很好,很好。[/FONT][FONT=宋体]我的人如果都成了杜先生的学生,那我还依靠谁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管怎样,曾澈在侍从室是干不下去了,戴笠只好将其调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澈走了,黎铁汉们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张毓中后来回忆说:“侦察班成员三分之二出身军校六期以上,全都受过特种训练,无论学识、资历、经验都不会低于原侍从室的警卫人员。我们当时年轻气盛,自命不凡,遭此不合理待遇深感不平,更怕此种情况,对于护卫领袖的重大职责,会造成疏忽和差错。于是向戴先生反映,希望有所改善,或干脆允许我们离开,甚至想以军校学生的身份给领袖写陈情书,向领袖面呈委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次,一向铁腕治军的戴笠表现了少有的温和,他专门召集侦察班开会,说:“你们的委屈和处境我都非常清楚,也许你们曾经听说过,我在七、八年前所遭受的误会和屈辱,比你们现在要严重多了,但我始终抱定一切为领袖的决心,一再容忍,终蒙领袖垂爱。希望你们为了领袖、为了团体,要百般容忍,坚守岗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后来回忆说:“戴先生说话一向声音洪亮,顾盼自如。而这次谈话竟闷坐椅上,脸色阴沉,以低沉的声调,自说自话似的,说了以上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使我们深深了解到戴先生的心酸与无奈。戴先生说完话,默默离去。我们之中也无人开口,我们接受了戴先生的勉励和嘱咐,决心忍辱负重,坚忍下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没有说错,到宣鉄吾离任,何沄接替侍卫长,于1935年5月,再次提出将侦、警两班纳入侍从室编制,并将侦察班改为特务组,警卫班改为警卫组。这次戴笠吸取教训,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慰勉有加”。张毓中说:“从此,我们有正式的上尉官阶,有公开的特务组组员职称,我们的工作以担任外围警卫和搜集情报为主,和内围的侍卫官等密切配合,从事护卫领袖安全的使命,也是侦察班被肯定,峰回路转,转入佳境的黄金时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可惜好景不长,1936年,侍从室改组,何沄离任,由钱大钧任侍从室第一处处长,兼侍卫长,第一处下边,增设一个“第三组”,由刚刚被日寇从北平赶出来的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任组长,原本直接对侍卫长负责的特务组、警卫组均降一格,改为特务股和警卫股,归蒋孝先指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说,“蒋组长所流露出的冷漠与轻视,比以前的宣侍卫长更加令人难堪。他视我们如一般宪警,甚至要我们担任岗哨工作,他对我们特务股的轻视,几乎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此,黎铁汉的特务股基本处于投闲置散的位置,老蒋出门也不带他们去了,黎铁汉这个股长,经常是连老蒋的去向都不清楚。到1936年底,老蒋赴西安而不带侦、警两股“随侍”,实已于此时种下“恶因”。[/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五)

[FONT=宋体]曾澈离开侍从室,适逢陈恭澍出事,戴笠派张炎元接掌了北平站,另派吴庚恕接替陈恭澍任天津站站长,并任曾澈为天津站书记。不久,吴庚恕被调回老家湖南工作,天津站由曾澈代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一段是2010年9月11日写的,[/FONT][FONT=宋体]巧了,1940年,吴庚恕因刺杀汪精卫失机被捕,正是在70年前的这一天捐躯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6[/FONT][FONT=宋体]年,陈恭澍“禁闭”结束,被派回天津当站长,曾澈成了他的搭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澈特别钦佩陈恭澍,总是很亲热地叫他“二哥”,因此陈对曾非常信任。前面说过,从陈恭澍回任天津,因工作关系,多次到北平“襄理”行动案件,遂将天津站的主要站务都交给书记曾澈代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1939年初,陈恭澍被派到河内“制裁”汪精卫,失机后被直接调回重庆,天津站就完全交给了曾澈。换句话说,从1936年下半年起,一直到1939年8月底曾澈被捕为止,天津站站长实际上是由曾澈在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曾澈非常年轻,到天津站工作时才22岁。但曾澈非常有头脑。当时中日战争的气氛已经很浓了,他注意到很多青年学生空有报国之志却苦于报国无门,于是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活动搞得有声有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恭澍在回忆录中曾说:“抗战期间,在沦陷地区、交战地区以及大后方等处,产生了很多的青年爱国组合,虽然背景不同,名称各异,但惟有抗日报国的热忱则完全一样。这里所记的抗日杀奸团,就是其中之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里就要说到抗团组织起来的时间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祝宗梁回忆:“抗战前有个‘青年救国联合会’,后来解散了。在天津沦陷后不久,其中有几个人:李宝琦、李宝仁、郭兆和、沈栋、沈桢(女)、张澜生、阮荣照(女)等,他们意识到敌人的铁蹄已经到自家的门前,应该有所行动。于是又约些好友有曾澈、步丰基、陈晶然、王桂秋等人大家共同研究对策。他们认识到虽然不能拿起武器走向战场,但这里有个特殊的地位——就是敌后。可以发挥在战场上不能完成的任务。就应拿出力量在这里给敌人以打击。于是共同倡议组建‘抗日杀奸团’。这个响亮的名字表明对外仇恨倭寇,对内憎恨卖国贼。这是时代赋予的重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陈恭澍的回忆也是这个意思,他说:“‘七七’芦沟桥变起,天津的中等以上在校学生,即酝酿组织抗日团体,故有‘天津青年救亡联合会’之成立。当时天津站书记曾澈同志所接触到的就是这般人。”[/FONT]​
[FONT=宋体]通过上述材料,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一,抗团的骨干,都是抗日战争之前就存在的“天津青年救国(救亡)联合会”的成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七七事变之后,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决心“发挥在战场上不能完成的任务。就应拿出力量在这里给敌人以打击”于是,经过大家商量,给自己的组织起了“抗日杀奸团”这样一个名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三,抗团最初的骨干成员是李宝琦、李宝仁、郭兆和、沈栋、沈桢、张澜生、阮荣照等人,而曾澈是后参加进来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沈栋是抗团的核心,抗战爆发时,沈栋在天津耀华中学高中三年级读书。祝宗梁说:“他的工作热情,又对朋友关怀,在群众中突显出与众不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下一个问题,曾澈是怎么加入抗团的,以及他在抗团中所起的作用,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抗团的性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陈恭澍的回忆:“为了进一步参与抗战实际活动,‘天津青年救亡联合会’中的积极份子,在曾澈同志的鼓励下,乃组成了永垂不朽的‘抗日杀奸团’。此一青年爱国组织的名称──‘抗日杀奸团’是否系由当时的天津站所拟议,再通过曾澈的提出而获得大家认可的?已经记亿模糊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陈的说法,曾澈对于抗团的成立,重要性不言自明。但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陈恭澍并不是抗团的人,对抗团也不甚热衷。对此,陈恭澍说,“因为当时我有两大外鹜,一来是在军事活动中与人争权;二来是在私人生活行为上脱轨。所以有许多事务都托付曾澈同志代劳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还举例说明:“就在二十六年的冬天,有一次曾澈向我口头报告,说是要去参加一个‘青年活动’,我也就点头答应了,至于是个怎么样的‘青年活动’?我就不甚了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此来看,陈恭澍对曾澈与抗团的关系问题的判断,有可能是实情,也可能不是,因为他不具备判断的依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们再来看祝宗梁的回忆:“曾澈是李宝奇介绍参加抗团的。他另外还有个身份,就是军统派在天津站的秘书。他工作有经验,又有很多社会关系,后来他与沈栋逐渐行成为抗团的主导力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段回忆,说得非常清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一,曾澈并非最初的发起人,而是经人介绍参加进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曾澈与李宝奇、沈栋等人早有来往,甚至有过成立抗团的拟议,而不以曾为召集人,仍由沈栋等人首先站出来倡议。毕竟这是学生的组织,由沈栋等提议,更为妥当。另外,从保密的角度讲,曾澈也不宜于从一开始就跳出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曾澈并未隐瞒自己的特工身份,祝宗梁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曾澈是“天津站的秘书”。当然,在这里,曾的职务,祝宗梁没有说准,这个很正常,显然是曾澈并没有对他们太详细地说,这当然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况且,祝等当时都是中学生,也不会对这个感兴趣,说了也记不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三,曾澈进来之后,很快就与沈栋一道,成为抗团的领导核心。这不奇怪,曾澈比他们至少要大四、五岁,社会阅历要丰富得多,自然会扮演起“大哥”的角色。另外,曾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特工,抗团的行动工作,无疑要经过他的培训。这样,曾澈以“大哥”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想不当这个领头人都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曾澈在抗团中的地位。据祝宗梁回忆,1938年1月,他加入抗团时,是经过了宣誓仪式的。他说:“我参加了宣誓活动。地点在天津松寿里的一个机关里。同时参加的还有马桂官、袁克昌等七、八个人。……我们举手宣誓后,又在宣誓书上签了自已的名字。主持人曾澈对我们讲了些简短的话。然后当着我们面把宣誓书烧毁了。说这是为了保守秘密。会上还规定,以后大家见面都不用真名,改用化名。我的化名叫祝友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祝宗梁宣誓的誓词为:“余誓以至诚参加抗日杀奸团,今后愿在组织领导下积极工作,服从指挥并绝对保守秘密。如有违犯,愿接受最严厉的制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比陈恭澍进洪公祠的誓词:“余誓以至诚,奉行三民主义,服从领袖命令,遵守团体纪律,尽忠职守,严守秘密。如违誓言,甘愿受最严厉之处分,谨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再看毕琪回忆息烽训练班的誓词:“我誓以至诚参加团体,服从领袖,严守团体秘密,服从命令,遵守团体纪律,如违誓言,愿受最严厉的处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几份誓词基本一样,显然是曾澈从特务处原封不动搬过来的。[/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六)


[FONT=宋体]关于抗团的成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抗团成员、圣功女子中学学生张杰回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九三七年冬,军统局天津站地下组织的一位青年成员曾澈,感到军统站领导的对敌斗争缺乏明确计划,又鉴于有些学生,如李如鹏、陈肇基、窦一统、夏一瑜、华道本,赵尔仁等,曾离开优越的家庭到农村去参加抗日救国军,但所接触的救国军头目们,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借抗日牟取私利,结果失望而归。曾澈与这些青年交谈以后,决定在青年学生中组织抗日杀奸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说法,与前面几份回忆所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杰还进一步说:“曾澈在成立抗团前,先和一些人结拜了金兰之好。结盟的共有十人,其中有的是军统分子,有的是‘一二九’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大哥王天木,二哥曾澈,三哥王文,五哥李如鹏,六哥沈某(沈栋之兄),八哥张斯铭,九哥赵尔仁,十哥陈肇基,其他人的名字我记不清了。抗团以天津租界为基地,在各校学生中发展组织。建团初期组织极为严密,人数也不多,参加者多是各校品学较优的学生,有炽烈的爱国热情,对敌斗争态度坚决,有的后来被敌人逮捕,受到各样酷刑,也没出卖自己的同伙而从容就义了。”

[/FONT]​
[FONT=宋体]关于王天木、曾澈等与抗团成员“义结金兰”这件事,传说很多,有的还给每人编了绰号,弄得跟水泊梁山的众好汉似地。对此,笔者一直持怀疑态度,以为是小说家言。道理很简单:大凡做特务的,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一天到晚躲还躲不及,一下跟十来个人拜把子,其中多数还是外人,怎么会这样张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杰的文章发表以后,另一位早期抗团成员张澜生就张提到的一些情况,写了一份“订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澜生,[/FONT][FONT=宋体] 1917[/FONT][FONT=宋体]年生,祖籍浙江绍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澜生出身于天津的一个银行世家,其祖父张作涛是“北四行”之一的盐业银行经理。到其父[/FONT][FONT=宋体]张召兰这一代更上层楼,不仅曾参与参与筹备“四行”准备库与储蓄会,并任天津分库经理,且自创中和银号,并任经理。其后,张召兰长子张丙生继任该行经理。张召兰的次子即[/FONT][FONT=宋体]张澜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抗战爆发时,张澜生[/FONT][FONT=宋体]是耀华中学学生,也是抗团的最早期成员之一。在[/FONT][FONT=宋体]张澜生的“订正”中,首先是肯定了“结拜”确有其事,同时指出,结拜的时间是1938年春天,“远在抗团成立之后”,因此,参加结拜的人员,“除沈栋、孙达诚、[/FONT][FONT=宋体]陈肇基以外,均为后期发展的团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张澜生对抗团的由来,又提供了新的说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抗团成立时间并非是1937年冬季,而是同年8月11日前后。当时军统局尚未成立,其前身系复兴社所属青年救国研究会,由复兴社天津特派员王任远领导,天津沦陷之初,王任远滞留北平,青年救国研究会员彷徨无路,此时名义上隶属于复兴社特务处的陈恭澍和曾澈为了保存这部分力量,开展抗日活动,由曾出面持陈恭澍亲笔信,约请青年救国研究会干事会部分干事,把散居租界的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抗团。王任远回津后,对此大为不满,曾电南京表示抗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澜生回忆中更提到的王任远,确实是复兴社的人。陈恭澍在回忆录中,曾经提到此人,他说:“[/FONT][FONT=宋体]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十一日,北平的顶尖人物张学良通电下野。十二日,何应钦将军出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华北局势受日本逼迫,更趋紧张。郑介民先生也在这个时候,奉派抵达北平。郑先生此来,负有重大使命,也具有多重身份。……据了解,在秘密组织 ‘三民主义力行社’方面,郑先生也是驻在华北的最高负责人。用的是什么名义,我可说不上来,不过我和‘力行社北平分社’书记贾毅同学有私人来往,郑先生的地位必然驾乎分社书记之上,就此推断,也可能是‘特派员’或‘华北分社’书记。在郑介民先生主持之下,有两位助理书记,一位是王任远,一位是齐庆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们前面说过,所谓[/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三民主义力行社”即复兴社的内核,因此,如果依[/FONT][FONT=宋体]张澜生的这份回忆,那么,不仅抗团是在特务处的指导下成立起来的,且连其前身“[/FONT][FONT=宋体]青年救国研究会”也是复兴社领导下的团体。这样一个说法,显然与我们此前所看到的资料有相当大的出入,且除张澜生以外,笔者还没有发现其他任何一个人持这种说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过,考究起来,张澜生的回忆中,有相当多的合理成分。比如他谈到“当时军统局尚未成立”、“复兴社特务处的陈恭澍和曾澈”,等等——即便在今天,“对于“特务处”和“军统”的区别与联系,也不是随随便便那一个人都能够搞清楚的;张显然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又如,张澜生说“王任远回津后,对此大为不满,曾电南京表示抗议”,也非常符合情理。前面说过,复兴社的活动与特务处是两条线,虽然彼此似乎处于同一个系统中,却是分开运行的,当然,在外界看来,这种界限有时不那么清晰。既然如此,原本归复兴社指挥的“团体”,等于是被特务处明火执仗地抢了去,王任远怎么会不生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同年8月11日前后”,“由曾出面持陈恭澍亲笔信”等等细节,也不像是信口开合,应该是知道一些内情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澜生后来娶了沈栋的姐姐、同为抗团成员的沈桢,所以,张澜生不但是沈栋的同学,也是他的姐夫。不过,张、沈二人虽是至亲,但在对于抗团的活动方式上,二人却有不同的见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梁曾回忆说:“工作一段时间后,(抗团)在工作方法方面产生了分歧。有人主张以宣传为主,另有些人主张行动。”在这两种意见中,张澜生就是前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就张澜生的回忆,笔者特地征询了祝宗梁老先生的看法。祝老说:“据沈栋告我说,他(指张澜生)与沈栋的意见不同。他反对沈栋用烧、杀的办法,只要搞宣传就可以了。沈栋的意见是宣传也要,行动也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张澜生考上了北京大学,又与沈桢结婚,加上与沈栋意见不合,就脱离了抗团。到1938年祝宗梁加入组织时,张澜生已经不在抗团了。祝宗梁在回忆录中说:“后来,有些人到南方读书去了,有些人结婚了,还有人意见分歧,这些人大部分散了。”这当中,就包括张澜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从祝老的回忆看,他与张澜生并没有真正地在抗团的组织内共过事,因此,张了解的情况,祝不大清楚,也是有可能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作为一个秘密组织,许多东西是需要保密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了解全盘的情况,知一斑而难窥全豹,正因为如此,可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肯定是对的。事实上,就某一个具体问题而言,可能确实如此,但是从总体的角度看,就不一定对了。陈恭澍、乔家才等等,都是军统的高级干部了,其回忆中,尚有许多错讹之处,除了因种种原因故意隐讳之外,其他的,只能说是因为很多事情他们并不了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关于曾澈与抗团的成立,笔者目前拥有的材料,就只有这么多了,如果感觉还是没说清楚,或者有疑问,也只能以后有机会再补充了。[/FONT]​
 
看《潜伏》话“军统”(二百五十七)

[FONT=宋体]说完抗团的成立,我们来看看抗团的骨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关于抗团的成员,张杰在回忆中曾提供了一份名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天津各学校中抗团分子有:
  [/FONT]​
[FONT=宋体]耀华中学:孙惠书(女)、陈阎如(女)、冯健美(女)、夏致德(女)、张同贞(女)、黎大展、沈行安、潘某等。
  [/FONT]​
[FONT=宋体]中日中学:李振英、王宝璋、王维彬、赵恩波、孙大成等。
  [/FONT]​
[FONT=宋体]汇文中学:王宗钤、丁毓臣、李国材、宋显勇、宋显德等。
  [/FONT]​
[FONT=宋体]新学中学:赵尔仁、陈肇基、赵广禄、范旭、宋宝昆、孙福先等。
 [/FONT]​
[FONT=宋体]志达中学:章葆娟(女)、翁某(女)、丁益寿、水宗骥、宋显梅(女)等。
  [/FONT]​
[FONT=宋体]广东中学:王学源、刘永康(刘洁)、李桂芬(女)、刘蕴华(女)、刘钦兰(女)、李吉芳(女)等。
  [/FONT]​
[FONT=宋体]中西女中:刘莉、陈氏姐妹(名忘记,史学家陈垣的侄女)、罗某等。
  
[/FONT]​
[FONT=宋体]达仁学院:孙湘德等人。
  [/FONT]​
[FONT=宋体]工商附中:王文成、蔡秉尧、叶刚骞、倪某、王振鸿、王振鸪、刘友琛、刘友赣、宋文林、张彬儒等。
  [/FONT]​
[FONT=宋体]圣功女子中学:张杰(女)、王菊青(女)、王硕芬(女)、于学慧(女)、吴莲顺(女)、魏某(女)、龚某(女)等。
  [/FONT]​
[FONT=宋体]原南开中学:李如鹏、杜建基、祝宗梁、沈栋等。
  [/FONT]​
[FONT=宋体]此外尚有不知属于何校的:袁汉俊,袁汉勤、章文颖、华道永(女)、华道本、张树林、方瑞萱(女)、方茂萱(女)、徐德贞(女)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中,张澜生指出,“方瑞萱”系“方庆萱”之误。[/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笔者将这份名单与祝宗梁的回忆录对比了一下,基本上,抗团的重要成员,都囊括其中了,只落下一位,即[/FONT][FONT=宋体]天津耀华中学的马桂官。当然,这里说的只是“天津抗团”,不包括后来的“北京抗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马桂官,生于1920年,祖籍浙江绍兴。1937年抗战爆发时就读于耀华中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马桂官亦生于名门,父亲即著名教育家、创办达仁女校的马千里先生,母亲则是创办南开中学的张伯苓先生的妹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算曾澈,在上述名单中,除了沈栋是抗团的核心以外,还有几位中坚人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李如鹏,1916年生,河北汉沽人,1937年抗战爆发时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祝宗梁说,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李如鹏就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那时各校学生要求抗日,举行大游行,还要到南京请愿。李如鹏就站在范荪楼前向同学讲演,号召同学参加游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5[/FONT][FONT=宋体]年,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大游行,为表示声援,天津学生群起响应,李如鹏也是积极的参加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七七事变”之后,由于校舍被轰炸,南开中学迁移到重庆办学,称重庆南开中学,留下一部分师生“护校”,李如鹏就是留下来的学生之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梁评价说:“从某些方面来说,李如鹏到来使抗团走向正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袁汉俊,1919年生,原籍浙江诸暨,1937年抗战爆发时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祝宗梁回忆:“袁汉俊参加抗团很早,对那些不辞而别的都看在眼里。后来他对我时而流露出一些批评之词。汉俊本人就一直团结在同志们身旁,奠定了抗团的发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梁对袁汉俊的评价是:“他办事谨慎、思考问题很有条理,这是他的特长。”因此袁在抗团中担负总务工作,所有成员的名单,都由他保管,这是抗团的核心机密了。祝宗梁说:“袁汉俊从开始就担负抗团的总务工作。他把人员名册,用他自己的密码,全部翻译成数字,并保存在银行保险箱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梁还说:“抗团开始时是没有经费来源的。……在这方面汉俊是从不要别人开口,他就把一切安排好了。后来抗团得到一些奖金,也都由他保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梁,1920年生,抗战爆发时,17岁的祝宗梁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南开停办,祝考入天津工商学院附中读高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祝宗梁回忆,当时还是他的弟弟祝宗权先加入了抗团,然后介绍他参加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情的起因,是抗团成员刘福庚、李宝仁在研制土造燃烧弹中,发生意外,刘福庚当场遇难,李宝仁则被烧成重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祝宗梁回忆:“有一天我弟弟宗权忽然问我:说有位朋友死了,可否愿意为他拍张遗照。我答应了他。次日他又说,不需要了,人已经抬走了。他向我说了实话:这位朋友是烧死的,是在制造燃烧弹时发生意外,燃烧弹在他身旁起火,他被烧死了。还有一个人烧成重伤,已送马大夫医院治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梁动手能力很强,喜欢照相,还可以“自已做矿石机,后又改成真空管的收音机”。其实不光祝宗梁,抗团的这些年轻人,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学什么会什么,干什么像什么,他们用的武器,许多都是自己制造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着,祝宗权又说:“我们有个组织,叫抗日杀奸团。顾名思义就知是抗日的。”并问祝宗梁是否愿意参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回忆到这里的时候,祝宗梁很坦诚地说到自己当时的心态:“我当时一下楞住了。这事是有些吓人的,而且眼前又是一死一伤。我问自已,我行吗?我有什么本事?但又想:抗战是义不容辞的事。我还是答应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祝宗权随即介绍他与沈栋认识,当参加了如前所述的宣誓仪式之后,祝宗梁就正式地加入了抗团,最初,分配给他的任务是做交通员,每天到松寿里(即抗团的“机关”所在地)去取油印的报纸,分发到订户家里去。这报纸名叫《正字报》,是由一部分抗团成员每天晚上收听“中央”广播之后,将新闻记录下来而油印的的一份报纸。后来又增加了一份《拔涉》月刊,主要刊登抗日的文艺作品。祝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工作。使我感到无比神圣,我非常认真地进行这项工作。”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孙若愚,原名孙旭先,天津中日中学学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孙若愚是抗团中的“行动”专家,我们后面会多次提到他,而且,孙若愚也是唯一一个最终加入军统组织的抗团成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算曾澈,沈栋、李如鹏、袁汉俊、祝宗梁、孙若愚就成为抗团的“五虎将”,此后,抗团几乎所有的重要行动都是在他们的组织和参与下进行的。其中李如鹏、袁汉俊和祝宗梁又都是天津南开中学的,可称为南开“三剑客”。[/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