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称呼,你介意吗?

难道就不能大度点?这点事儿也计较?!

我家就是这么叫的,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老人没有儿子,所以只能将女儿的孩子当做是自己孙子。就是让孩子叫个爷爷、奶奶,这点事儿也计较,我想你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我家就是这么叫的,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老人没有儿子,所以只能将女儿的孩子当做是自己孙子。就是让孩子叫个爷爷、奶奶,这点事儿也计较,我想你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看来是城乡有别、南北有别啊!

icon_per.gif
那一年的雪 - 博士后 十一级

很多人都说无所谓,我觉得不对。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称谓是特定的,不可能是无所谓的,即使有习惯用法,也是特定的。爷爷是“祖父”,外公/姥爷是“外祖父”,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称谓)。就像叫父亲的姊妹为“姑”,叫母亲的姊妹为“姨”,不可以混的。总体上来说,南方的叫法是“爷爷奶奶”,北方的叫法是“姥姥姥爷”,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商量按某个叫法。。。。
 
孩子在外面可以叫没有关系的人爷爷奶奶,在家就能为这个闹起来。:D
 
我家就是这么叫的,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老人没有儿子,所以只能将女儿的孩子当做是自己孙子。就是让孩子叫个爷爷、奶奶,这点事儿也计较,我想你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为什么姥姥姥爷不能按照传统,继续叫姥姥姥爷, 这点事儿也计较, 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我怎么觉得外公外婆更亲呢? 有一首儿歌叫什么来着: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怎么没有摇到奶奶桥的?
其实说白了,谁跟孩子呆的时间久,孩子就跟谁亲。我不觉得叫奶奶比叫外婆更亲,要说非要把外婆叫成奶奶也没必要,只是一个称呼,区分两个人而已,干麻弄得 奶奶外婆搞不清的?如果把眼睛也叫成鼻子,耳朵也叫成鼻子,嘴巴也叫成鼻子,如果我说指你自己的鼻子,你指哪里呀?呵呵。
 
我家就是这么叫的,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中国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老人没有儿子,所以只能将女儿的孩子当做是自己孙子。就是让孩子叫个爷爷、奶奶,这点事儿也计较,我想你是不是有点太小气了。

为什么要把女儿的孩子当自己孙子呢?如果把女儿的孩子当孙子,那为什么不把女儿直接当儿子呢?:D
男孩女孩不一样么?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封建残余势力在作怪。呵呵。
 
阶级斗争很复杂呀,同志们!

爷爷对外公,奶奶对外婆,有些人就是想要篡爷夺权,越位套近乎。

很复杂呀,不是一个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问题。
 
南方的叫法是“爷爷奶奶”,北方的叫法是“姥姥姥爷”

广东话叫法是“爷爷嘛嘛”和“公公婆婆”。妻子叫LG的父母尊称老爷奶奶,特别在重要日子非要这样叫,平时也许就叫爸妈。所以听见北方孩子叫
姥爷,南方人就觉得怪怪的。
 
南方的叫法是“爷爷奶奶”,北方的叫法是“姥姥姥爷”

广东话叫法是“爷爷嘛嘛”和“公公婆婆”。妻子叫LG的父母尊称老爷奶奶,特别在重要日子非要这样叫,平时也许就叫爸妈。所以听见北方孩子叫
姥爷,南方人就觉得怪怪的。

如果当地有这个习俗,就尊重别人,那样叫好了。如果上纲上线,就是有封建残余思想作怪。瓦咔咔。:D

不过,我只知道,姥姥姥爷,外公外婆,两种叫法。
 
南方的叫法是“爷爷奶奶”,北方的叫法是“姥姥姥爷”

广东话叫法是“爷爷嘛嘛”和“公公婆婆”。妻子叫LG的父母尊称老爷奶奶,特别在重要日子非要这样叫,平时也许就叫爸妈。所以听见北方孩子叫
姥爷,南方人就觉得怪怪的。

哈哈,想起俺闹的一个笑话。
俺打电话去俺同学的哥家找她母亲问同学何时放假回家,(四川安徽加贵州的一大家人),她老妈通常在她哥家带孙子孙女,电话通了,一个小姑娘的声音,我开口就问‘妞妞,你婆婆在吗?’(不太清楚那边的规矩,他们家奶奶是叫婆婆的)... ... 结果,电话那头好半天停顿,只听到那个姑娘吭哧吭哧,不知是哭是笑,俺才意识到,电话打错了,人家姑娘肯定没婆家呢。:lol::crazy:
 
如果说到传统,古人讲父母永远是对的,即使他们真不对,我们也只能劲量顺从,实在不能顺从的,也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给父母指出。因为“孝”字为大!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儿并不大,也不是让孩子改姓,只是哄哄老人高兴而已,何乐而不为呢?何必要惹得老人不高兴。
 
解决问题,无非软硬两手。软的不成,就来硬的。

从上面30几个回复,可以看出中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很大。

同意
LZ遇到的问题就是FHN常遇到的问题
父母一代,年纪大了,老古董的年龄,在意称呼
年轻一代还这么在意,只有FHN才会,因为骨子里自卑,所谓面子,怕别人看不起
其实现代社会,年轻一代,谁会在意孩子如何称呼外公外婆?
一个称呼就会把你看成倒插门,看成不够男子汉?
 
一个称呼有什么大不了的,外公外婆高兴被叫成爷爷奶奶,就叫了。lz肯定有迂腐的隐情。要不有个合法的办法也行,坚持叫外公外婆,让孩子改母姓。一切都结了,既合法也合情。那个老婆,帮你老爸老妈下。
 
如果说到传统,古人讲父母永远是对的,即使他们真不对,我们也只能劲量顺从,实在不能顺从的,也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给父母指出。因为“孝”字为大!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儿并不大,也不是让孩子改姓,只是哄哄老人高兴而已,何乐而不为呢?何必要惹得老人不高兴。

我用了一个“哄”字,挨骂。您还敢用两个字,“哄哄”。: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