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依赖雪胎,雪胎就是个传说!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Patio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其实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一个木箱子在推动它之前的静摩擦力是大于推动之后的滑动摩擦力的,所以木箱子动起来之后反而比动之前推它省劲。


根据“杠学原理”,能够举出这样的例子,作为您的对手,我也不得不表示钦佩。:D

话说某君,生活中崇尚节俭,严于律己,对自己非常苛求。其妻某日改善生活,蒸了一锅大馒头,某君直到吃完第四个馒头方饱,遂感到万分懊悔,感叹曰,早知吃这第四个馒头能饱人,我就应该先吃它,何必要浪费那3个馒头那?

不才请教李教练,这“动起来的木箱省劲”有无“第四个馒头”之嫌疑呢?:D
 
OK...GOT IT....Thanks 基础墙 , PATIO,李教练
 
早说了,咱俩是一拨儿的。:p

哈哈,你还是没看明白教练的帖子,也没明白你错在哪儿。再想想教练那个例子,看能想出点名堂不?

关于摩擦系数,你从头就有误解。所谓的“静摩擦系数”和真正意义上的摩擦系数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至于滚动摩擦,先忘了它,忘了它。要是肯从这儿开始想,后面的事情就--就当是作业罢;)

找你掰腕子,嘿嘿,那是没辙的办法。因为除此之外,我再想不出什么别的招了:(。另外,仅供参考,二百斤的台面和一百五十斤的墙,还是有点差别的:D
 
这个帖子成了教学贴了,觉得该设 精华 :cool:
 
根据“杠学原理”,能够举出这样的例子,作为您的对手,我也不得不表示钦佩。:D

话说某君,生活中崇尚节俭,严于律己,对自己非常苛求。其妻某日改善生活,蒸了一锅大馒头,某君直到吃完第四个馒头方饱,遂感到万分懊悔,感叹曰,早知吃这第四个馒头能饱人,我就应该先吃它,何必要浪费那3个馒头那?

不才请教李教练,这“动起来的木箱省劲”有无“第四个馒头”之嫌疑呢?:D

哦,教练是说,这第四个馒头,吃下去是会撑破肚子的,所以最好不吃:D
 
不用关。老基比较保守,自己未证实前,不轻易听别人的忽悠。

不是保守呀,是老了,或说是书读多了。雪地转弯,我常常是横着走。可是对ESP这类“新生事物”,还是有种本能的抗拒,或说是恐惧,总会往坏处想。当年对ABS也是一样。
 
别依赖感冒药,感冒药就是个传说~~~
 
哈哈,你还是没看明白教练的帖子,也没明白你错在哪儿。再想想教练那个例子,看能想出点名堂不?

关于摩擦系数,你从头就有误解。所谓的“静摩擦系数”和真正意义上的摩擦系数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至于滚动摩擦,先忘了它,忘了它。要是肯从这儿开始想,后面的事情就--就当是作业罢;)

找你掰腕子,嘿嘿,那是没辙的办法。因为除此之外,我再想不出什么别的招了:(。另外,仅供参考,二百斤的台面和一百五十斤的墙,还是有点差别的:D

看样子我是非得当一下基老师的学生不可了,瞧这作业都布置下来了。:D

答:基本概念:所谓的“静摩擦系数”是指让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所需要克服的最大摩擦力的系数。所谓ABS就是利用电脑控制刹车系统,使之在静与动之间不停变换,从而获得最大摩擦力使汽车在最短的距离内停下来的装置。

瞧瞧,多好的解释,基老师给打100分吧?;)

后记: 我这儿用了个“偷梁换柱”的概念,ABS控制的是车轮的转动与静止,而“静摩擦系数”的获得是指车轮与地面的相对关系是静止还是运动。不知道老师能不能看出来。

另外,按照中学物理的知识,静摩擦系数约等于动摩擦系数,不过按大学二年级以上的水平,基老师说是“大大高于”。记住这“大大高于”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大大高于。我猜基老师可能要提出相对静态和相对动态的理论把我们往研究生水平上带,所以我得先告诉基老师我只有中学水平。

基老师说了,按照相对论(这名好像跟那个伟人用的重了),车轮在地面上转动的时候,归静摩擦系数管,车轮抱死在地面上摩擦,归动摩擦系数管。尽管我这中学水平理解不了相对论,但也要佯装理解的样子,使劲点头。硬着头皮,又问了个中学水平的问题:您说ABS每秒“点”6下,假如每下用时0.01秒,那么在0.94秒钟由于“放生”造成的刹车损失与0.06秒获得的“大大高于”的摩擦系数相比一定能保证得大于失吗?基老师说那0.94秒ABS也没闲着,说清楚这个就更复杂了。噢,卖糕的,这水平还得往上提。反正我也搞不明白了,不如照猫画虎,先拿它个100分再说。:D:D
 
瞧, 这杠抬的, 有看头。 双方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好像老潘略站上风。这贴,好看好看, 关注中。。。

“ABS offers improved vehicle control and decreases stopping distances on dry and especially slippery surfaces for many drivers, but on loose surfaces like gravel and snow-on-pavement 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raking distance, while still improving vehicle contr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i-lock_braking_system
 
先问个问题:坚硬路面上把刹车一脚踩死,刹车距离是不是最短?我想,说了这么多,在这一点上,咱们该一致了吧?

急刹车,在没有ABS的时候,要领就是尽量不把刹车踩死。正确的做法是感觉到打滑就马上抬抬脚。在没有ABS的车上练出来的熟手,都该有了这个习惯,只是人永远没有ABS那么快的反应那么灵敏的动作,借你的说法,没有ABS,刹车时候“放生”会更多。都是做同样的动作,可ABS比人做得到位。

其实教练说的简单明了,我说的有点太罗嗦了。要是不用批判眼光,把教练的几句话细细琢磨一下,可能更容易明白。

静摩擦系数约等于动摩擦系数

兄弟,你的第一题是一百分没错,可这个错了,从中学物理那儿开始就不是这么说的。记得那个弹簧秤牵着重物水平滑动的试验吗?教练举的那个例子,就是你说的“第四个馒头”,说的也是这事儿,滑动摩擦,摩擦系数要比所谓“静摩擦”系数(其实是个临界值)小得多。另外,摩擦系数,即便对相同的材料,也还是个变数。你上次的简化,把关键因素给简化掉了。

另一个错处:那个零点零六秒对零点九四秒,是怎么得出来的?是从“假如每下用零点零一秒”算出来的吧?我前面说了,ABS在刹车的时候一刻也没闲着,因为液压系统不是说回零立马就回零的。咬零点零一秒放零点九六秒?先别说合理与否,就算是真的要实现这种设计,还真不容易呢。
 
先问个问题:坚硬路面上把刹车一脚踩死,刹车距离是不是最短?我想,说了这么多,在这一点上,咱们该一致了吧?

终于一致了!:lol::lol::lol:

其实,要真正评判起ABS来,除了大家常说的优缺点外,我还有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观点,就是ABS远远没有使刹车达到最优,它只解决了在高速行驶时,遇到突发情况,没有经验的司机,由于本能反应而“愣头青”式的刹车,所造成的损失。但当车速不是很高,踩死刹车不致使车子失控时,ABS就显得多余了。因为我们的路面并不是理想的平坦,沥青有许多裂缝,甚至高低不平的情况非常常见。比如在国内市里开车,没有ABS反而少了很多小的擦碰。再比如李教练说的(
唔,高手?一直自封为高手,所以我的车都不带ABS的。不过有时冬天开老婆的车,在冰雪天一脚刹车下去,时不时能感觉到ABS的启动,那一脚还是踩大了:mad:

我真认为是ABS的不对,ABS的启动什么问题也没解决,也没问题要它解决,反而添乱。赶上路面条件不好,还有副作用。

抬杠长学问,尽管老基和李教练对ABS的认识有偏差,但瑕不掩瑜,我还是从中学到了知识。哈哈哈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p
 
终于一致了!:lol::lol::lol:

ABS远远没有使刹车达到最优

兄弟,这个说得好,只是你太小看ABS了。ABS远没达到最优,可那最优是可望不可及的,我在前面说过了。

在多数情况下,它不单是比生手强,比高手也强。只要在paved rode上,人就玩不过它,冰雪路面上,差距就更明显了。比如我自己,虽不算高手,可是已经能在急刹车的同时打方向盘做避让了。在没有ABS的车上,这手把戏还是得练一阵的。即便是玩到了这个份上,我还是自认玩不过ABS。试了好多次,不服不行。

踩死刹车不致使车子失控时,ABS就显得多余了

不一致就在这儿呢。和ABS相比,在paved road上,踩死刹车肯定增加刹车距离,不管车速快慢。

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用ABS,即便是高手。
 
我还在纳闷哪,我的沙发还没坐热,怎么这杠就没了呢? 哈,老基又把杠抬起了,就等老潘您的啦! 忽然啊,觉得自己不好,怎么在这儿火上加油嘞!
 
关键是你不信我的这段话:

"静摩擦的摩擦系数最大,过渡到滑动摩擦之后摩擦系数锐减。刹车踩下、车轮抱死之前,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归静摩擦系数管--老潘别不信,静摩擦系数。一旦抱死,它们之间就是动摩擦了。"

要是不信这个说法,就得一直往回退,退到大学二年级开始抬杠了。

其实我从头就知道没法说服你,让你从“20%”退后一步都难。算啦,哪天咱俩掰腕子吧:D


:cool::cool::cool::cool::cool::cool::cool:
 
不一致就在这儿呢。和ABS相比,在paved road上,踩死刹车肯定增加刹车距离,不管车速快慢。

您瞧,我这儿刚把杠头放下,那边老基又颤颤巍巍地把杠抬起来了。:D 杠点找得多准!:cool:

前面您还在说“坚硬路面上把刹车一脚踩死刹车距离最短”跟我找一致,现在又说“在paved road上,踩死刹车肯定增加刹车距离”跟我找杠抬。:D 那我只好扯起大旗:

别信那ABS, ABS就是个忽悠!

各位看官可别误会,ABS是好东西,我唯独对它号称能缩短刹车距离不感冒。

老基认为刹车踩下、车轮抱死之前,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归静摩擦系数管”,这是他论点的理论依据。实际上,在这儿静摩擦系数的概念就是一个传说,汽车从踩刹车到停下来之前,相对于地面来说,从来就没有静下来过,一直都在滚动或滑动,没有静,那来的静动转换,所以,所谓的静摩擦就是一个传说。老基在这儿试图用车轮转动与抱死,来解释静动转换,那不是概念不清,就是鱼目混珠或偷梁换柱。

防抱死的目的是减少汽车失控,在控制汽车不失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刹车,以达到“最优”的刹车效果。可是如果认为是ABS使刹车距离缩短,并牵强附会地找些理论依据,那就大错特错了。就象Transport Canada在它的网站上所指出的那样,那些夸张的说辞都是来自于早期的Commercials 。

我相信智能型ABS在不远的将来,很快就会出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