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开学了,很不想送孩子去…

现在的矛盾在于:
支持实体学校的,木有人说,不应该上网课。
要求关闭实体学校,有部分家长要求关了实体学校,全部改为网校(楼主没有这样的要求):我家娃不去, 谁家的也不要去!

至于现在改主意的可能性,sorry,这个不在讨论范畴:第一,这个规矩一开始就很明确。第二,老福同意,教师工会也会炸了。

我个人还是那个观点:如果家长对于疫情承受能力较低(比如家里有老人),做决定时要考虑的是worst case 情况。 我女儿班上有同学家里有小baby, 这个孩子和接送的家长那是口罩就木有摘下来过,全部N95; 孩子和大人也自己联系早早打了第二针和booster. 这种做法,才是constuctive的。
这规矩定的时候,政府说两针疫苗防感染,可现在的事实是不防感染。那么决定是否上网课的重要依据已经变了(其实是政府误导了,但不是有意的),这种情况下给人重新选择的机会是合情合理的。
 
这规矩定的时候,政府说两针疫苗防感染,可现在的事实是不防感染。那么决定是否上网课的重要依据已经变了(其实是政府误导了,但不是有意的),这种情况下给人重新选择的机会是合情合理的。
我不反对您的观点。
教师工会不干(目前来看)。
 
你是宇宙老大吗?上来就这么judgemental!
哈哈,那谁,不是说了吗?

我就是科学啊,哈哈哈

纯讽刺

春风此

:jiayou:
 

感染率(案例)不是决策因素。

摩尔的基本信息是,也许这(对所有人都检测追踪并死盯确诊人数)是一份政府本来就不应该承担的工作。 即使将以前的病毒变种包括在内,也只有 4% 的渥太华居民的 COVID-19 检测呈阳性,这4%中又只有 4% 的人住院。 后一个数字(住院人数)目前正在下降,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指标

Moore’s underlying message is that maybe this is a job it shouldn’t have been carrying in the first place. Even when you include previous variants of the virus, only four per cent of Ottawa residents have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and just four per cent of these have been hospitalized. The latter number is declining for now, and that’s the metric to which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最后编辑:
渥太华公共卫生局声明, Jan 2:

Dear Ottawa students, parents, guardians, and education staff,
I am writing to you today to acknowledge the many questions and concerns about the return to school planned for many next week. While I am expecting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province about school reopening and measures to limit transmission in the community, I am currently in support of schools returning. I have evaluated the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my healthcare colleagues that being in school is what is best for children, youth, families and the health of our community overall.

更多看链接:

 
摩尔的基本信息是,也许这(对所有人都检测追踪并死盯确诊人数)是一份政府本来就不应该承担的工作。 即使将以前的病毒变种包括在内,也只有 4% 的渥太华居民的 COVID-19 检测呈阳性,这4%中又只有 4% 的人住院。 后一个数字(住院人数)目前正在下降,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指标

Moore’s underlying message is that maybe this is a job it shouldn’t have been carrying in the first place. Even when you include previous variants of the virus, only four per cent of Ottawa residents have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and just four per cent of these have been hospitalized. The latter number is declining for now, and that’s the metric to which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哈哈哈,自扇
 
渥太华公共卫生局声明, Jan 2:

Dear Ottawa students, parents, guardians, and education staff,
I am writing to you today to acknowledge the many questions and concerns about the return to school planned for many next week. While I am expecting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province about school reopening and measures to limit transmission in the community, I am currently in support of schools returning. I have evaluated the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my healthcare colleagues that being in school is what is best for children, youth, families and the health of our community overall.

更多看链接:

没提网课。
 
渥太华公共卫生局声明, Jan 2:

Dear Ottawa students, parents, guardians, and education staff,
I am writing to you today to acknowledge the many questions and concerns about the return to school planned for many next week. While I am expecting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province about school reopening and measures to limit transmission in the community, I am currently in support of schools returning. I have evaluated the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my healthcare colleagues that being in school is what is best for children, youth, families and the health of our community overall.

更多看链接:

2022 年 1 月 2 日 - Vera Etches 医生的特别声明

亲爱的渥太华学生、家长、监护人和教育工作者,

我今天写信给你们, 因为大家对下周计划返校的许多问题和担忧。 虽然我预计省府还将提供关于重新开学和限制社区传播的措施的进一步指导,但我目前支持学校返校。 我已经评估了我的医疗保健同事的证据和建议,即上学对儿童、青年、家庭和我们社区的整体健康最有利。

我们社区中新冠Omicron 变体的水平非常高,因此学生和教育人员在校外遇到新冠的机会增加了。 我们从整个大流行病期间获得的信息是,学校开放并不是使大流行病蔓延更严重的关键原因。 在渥太华,12 月,随着 Omicron 变种的传播,数据显示社区中新冠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学校人口。 许多将新冠引入学校的情况与校外社交和体育活动的传播有关。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建议居民限制他们的密切接触和高风险活动,我正在与我省讨论迫切需要暂停其他活动以保持学校优先。 如果学校不重新开放,则有可能导致更多的儿童在室内聚集和更多的社区传播,因为父母可能需要依靠他人来照顾孩子。

生病时呆在家里隔离,让新冠远离学校也很重要。 由于我们社区中有如此多的新冠且检测机会减少,我们需要将出现的新冠症状视为新冠感染。 当我们出现类似新冠的症状时,新的省级指南要求我们立即隔离,无论是否可以进行快速抗原检测或 PCR 检测。 我知道有些人需要帮助来进行自我隔离,如果需要,我会鼓励人们通过拨打 3-1-1 寻求市政府的支持。

当新冠出现在学校中时,与其他环境相比,有更多的保护层可以减缓传播。 很多人都在询问有关在儿童和教育工作者中使用 N95 口罩的问题。 适合儿童和教育工作者的最佳口罩是他们可以全天舒适佩戴的合体口罩,三层口罩。 我们了解到,即使是在幼儿园的孩子也正在适应戴口罩以阻挡病毒,这就是我的建议。

虽然总体而言,学校对儿童的风险不太可能比他们在社区中的接触者更大,但我们知道关闭学校会带来危害。 儿童和青年在社会和教育发展方面落后。 他们有更多的心理健康挑战——包括抑郁、焦虑、饮食失调、住院治疗。 家长和监护人还报告说,当学校关闭并且他们的工作能力受到影响时,他们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保持学校持续开放仍然是儿童和青年健康的一个关键目标。 学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服务。 此外,在更多重要工作人员请病假的时候,不得不呆在家里照顾孩子也会进一步扰乱关键服务,包括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服务。

一些人建议关闭学校,直到所有儿童和青少年都接种完疫苗。 不幸的是,由于接种间隔为 8 周,目前 61% 的 5-11 岁儿童接种了一剂疫苗,该时间表意味着导致太多缺课。 也就是说,我正在与渥太华市紧急行动中心合作,以确保儿童和青少年能够持续获得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 此外,该团队正在努力创造一种方法,专注于为托儿和教育人员接种加强针,同时继续专注于提高老年人加强针的疫苗覆盖率。 与儿童住院率非常低相比,老年人最有可能遭受严重感染和潜在死亡。 迅速提高老年人免疫能力的工作是为了挽救生命和防止医院不堪重负。

在这次激增期间,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事情,我们可以采取行动来保护彼此,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尚未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老年人——以及在高风险环境中工作的人。 当家庭中每个有资格接种疫苗的人都接种疫苗时,这有助于保护未接种疫苗的最小儿童。 暂停与家庭以外的人的室内聚会和活动可以减少传播。 当有人生病时,让同住宅的每个人都呆在家里也有帮助。 其他工具可能会在新的一年晚些时候变得更加可用,例如快速抗原测试,但将来这些保护和预防措施并不影响现在测试的可用性。 我们己经明确知道新冠传播在我们的社区中很普遍。 如果您有症状,就应该假设您己经感染了新冠, 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隔离、等待症状消退和限制聚会)将减缓传播,而不必非去测试。

我知道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希望为儿童、青少年、父母、监护人和教育人员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对学校社区如何适应大流行的挑战印象深刻。 我感谢他们一直致力于保护彼此。 在人口层面,我目前的建议是,儿童和青少年应该享受下周开学的健康福利。 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这不是我掉以轻心的决定。 它得到了我们全省儿童医疗保健合作伙伴的支持(请参阅:CHEO 新闻稿 - 儿童健康联盟同意学校必须优先考虑儿童的整体健康。)

我将继续监测情况并与我省合作,以减少新冠在社区和学校的传播。 Omicron 激增的目标是将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保健系统的严重后果和压力,以及维持基本服务。 我将继续倾听人们提出的问题和担忧,并努力帮助我们渡过这一波。 对整个人口的健康以及与感染和心理健康相关的所有健康方面的关注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自己也是强烈支持实体学校的, 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迫转网。但同时我也认为
1、部分学生希望转网也是合理的, 人家的情况可能跟我不一样。
2、我不了解别人情况, 不能断定人家错了
3、考虑家里大人的安危也是合理的。我就不愿意自己挂了, 我的命也是命, MY life matters:monster:
4、愿意送孩子的家长, 都是心里认为自己风险不高的, 没人是真愿意自我牺牲搭上老命的。所以不能说人家不送孩子的家长就自私了。
5、有可能安排部分人转网, 不一定绝对不可能, 没问过哪知道
6、即使真是要全员捆一起二选一, 那我有要求实体的权利, 同时人家也有要求网课的权利。
你去看看阿土仔在其他地方對「安省為啥不學魁省(推遲兩週返校)」帖子的點讚,就知道這些人腦子裡真正想的是啥了。

老實說,我只要自己孩子能上學,我完全不會在乎別人留不留家上不上網課。但別人不同,他們巴不得大家一碗水端平,免得自己吃了虧。

如果各省宣布推遲一個月開學連網課也不用上,我這樣的家長一定會很不滿(怕耽誤孩子學習也怕孩子太悶)。但阿土仔們肯定不會,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很好啊,又安全咱家又沒吃任何虧。
 
最后编辑:
你去看看阿土仔在其他地方對「安省為啥不學魁省(推遲兩週返校)」帖子的點讚,就知道這些人腦子裡真正想的是啥了。

老實說,我只要自己孩子能上學,我完全不會在乎別人留不留家上不上網課。但別人不同,他們巴不得大家一碗水端平,免得自己吃了虧。如果各省宣布推遲一個月開學連網課也不用上,我這樣的家長一定會很不滿,但阿土仔們不會,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很好啊,又安全咱家又沒吃任何虧。

别人"脑子里真正想的是啥", 揣测一下可以, 但揣测的事不是实锤, 不能作为依据。

我认为, 应该"论迹不论心"。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