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远晚年的谈话:钱学森不是科学家,是政客;赵紫阳总理,搞经济听你的,但科学问题我们不能听你的。

也许是个人的价值取向吧。同样出过错的两个人,一个能够承认自己的过错,一个对自己的错误闭口不谈,我总是倾向于喜欢那个能够公开承认自己错误的人。
至于你说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去压别人,一个是被别人压,,,,,,我想,你大概总是对的。历史就像是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要是有人从天向地看,那山能不能显出个山样来也是个问号了。:)
借月饼的话回复你: “钱的计算并没有错,只是和实际生产力脱节。而为了自己的顶戴花翎弄虚作假的则纯属无耻和犯罪。”
把无耻和犯罪轻描淡写成“头脑发热”,就是你欣赏的“能够公开承认自己错误”。。。恩,这个和把90%的内容属于直接粘贴拼凑成的论文说成“引用不规范”,以及把违反道德与法规偷拿健康儿童做试验说成“善意的”、“只是程序问题”,这审美标准倒是一脉相承的。:good:
 
也可能是钱耍的滑头,既迎合毛,还显得有根有据的。

亩产万斤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洒在一亩地太阳的一年的1%的光能全部转化储存在八千市斤的淀粉中的话,几乎就能实现亩产万斤,这个推论没有错,中学生也可以计算出来。问题是能有多少光能可以转化储存在粮食里呢?

他后来也说要达到这个目标,里面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他接着提出:“像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不仅是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的问题,而是把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知识怎样应用到农业上去,使农业生产也成为一个工厂似的,在控 制的条件上来生产。这也可叫作农业的工业化。这个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是高度综合性的,其中有各方面的问题,差不多各个研究部门都同它有关。”

呵呵,这些话既哄的老毛高兴,又让别人看看人家不是不懂科学,不是在乱说。钱确实高,实在是高。

钱学森论证是纯理论性的,并不是指导性的。老毛被误导不批判弄虚作假的,批判钱学森的理论?钱的计算并没有错,只是和实际生产力脱节。而为了自己的顶戴花翎弄虚作假的则纯属无耻和犯罪。
 
于光远为什么住院在二O三医院?为什么跑那么远去二O三医院?
没有人知道?
 
“钱学森误导毛泽东”有关史实考证对今人的反思
“钱学森误导毛泽东”有关史实考证对今人的反思



来自叶志江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59a990100g9g5.html



(2009-12-16 23:31:03)

我在《百世楷模钱学森》一文中说了一句话:“我是从不相信一篇短短的应景文章会导致毛泽东去相信亩产万斤而影响国策,全民狂热,结果饿死几千万人的鬼话的。”

不信的原因是对网上流传的说法有疑问。

毛泽东看了钱学森的文章后相信亩产万斤是可能的这一史实出自李锐之口,网上众多批钱的文章相互引用和转抄得最多的是如下这段话:



毛泽东前秘书李锐在《反思大跃进》说,毛的秘书田家英曾问毛:“您也不是没当过农民,应当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



田家英发问的地点有说是在庐山,也有说是在上海或别的什么子虚乌有的地方。

我孤陋寡闻,未看过李锐的原文。在网上查找,也不得要领,只见英雄们都在闷头转抄,大批特批,却并不关心此事的真相。到头来我也没弄明白这《反思大跃进》究竟是一篇文章的题目还是一个座谈会的名称。

我手头倒是有一本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查了一下,书中确有类似的记载。

1959年庐山会议时,毛泽东在7月11日夜晚找周小舟、周惠谈话,中途又通知李锐参加,毛泽东对三人笑着说:“我们来开个同乡会。”可见气氛之融洽。在李锐整理的会议记录中有如下一段话:



周小舟谈:农业是命根子。粮食“高产”引起钢铁高潮。(毛泽东说:也不尽然。)刮共产风不能怪公社书记,主要怪上面。哪里有什么万斤亩。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关于万斤亩,上海会议时,我问过主席为何轻信。他说,钱学森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太阳能利用了百分之点几,就可能亩产万斤,因此就相信了。)“书记挂帅”权力太大。去年传主席的话,有些乱传,更增加了紊乱。(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62页,河南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李锐在这里所指的上海会议应是1959年4月2日至5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

在同一本书的63页,李锐又记录了当天晚上毛泽东的谈话,其中关于钱学森文章的一段话是:



提倡敢想敢干,确引起唯心主义,“我这个人也有胡思乱想”。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怪各部门,否则,王鹤寿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说到这里,他自己和三个听者,一齐哄堂大笑起来,久久不息。敢想敢干,八大二次会议是高峰,还有钱学森文章,捷报不断传来,当然乱想起来。“许多事我都要负责,有些也真负不了。”



无论是责怪老毛“轻信”,还是讥笑他“您也不是没当过农民”,都有点摸老虎屁股的味道。

且不说这摸老虎屁股的事是否真有,从第一段话中我们得知李锐在1994年时并没有“嫁祸于人”,将摸老虎屁股的危险事让给田家英去干。不知道后来是什么原因让李锐主动退出而由早在一九六六年便自杀身亡的田家英出任主角,是伟大的谦虚?是可以死无对证?还是网友们的“李冠田戴”?

连发问者究竟是谁都还没弄清便断言毛泽东向人说过他误信了钱学森的话,这显然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何况至今为止,李锐的话已成了“孤证”,并无第二个人可证实此事。

其次,从第二段话中我们又得知,如果李锐的记录无误的话,毛泽东本人对钱学森的文章引起一部分人,包括领导干部,“乱想起来”持批评态度,还特别强调有些事情他也“真负不了”责任。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曾以他个人的名义,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其中说:“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

我从这里看不出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当时真的相信了太阳能可轻易转化成万斤粮食的神话。

吹牛而已,他说。

58年的浮夸风形成的过程自然是值得研究的,但那些一心想将毛泽东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英雄们却早已认定毛为浮夸风的始作俑者。问题是让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去相信亩产几万斤粮食的报道确实有点难以让后人信服。搬出钱学森的文章,再编造出一个无法证实的说法,让毛泽东和“卫星之父”钱学森一起承担“放卫星”的责任恐怕是某些人的如意算盘,只可惜除了李锐前后矛盾的自说自话,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根据。

事实是,遭人诟病的钱文,当年也只在中国青年报的角落里占了一小块很不起眼的地方,并没有因为龙颜大悦后荣登“两报一刊”。

虽然一切都可以在网上炒作,但我想,在炒作的背后,面对历史事实,李锐们也还是有点心虚的。



对清华校友留言的回复:

张学长留言:转载人民日报1958年的报道两篇。或许能唤醒人们那幼稚的、以我善良之心、揣度伟人领袖之腹??

我记得应该还有一张毛视察的照片,忘了登在何处。有条件的学友,如能亲自翻找到1958年的这张人民日报,请务必务必转告我!!!



李锐在《庐山会议实录》中的那段话,若要呈堂作为证据,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即使李锐有问,毛泽东有答。但从上下文看,也并不能毫无疑问地得出“毛泽东承认他误信了钱学森的文章”这样的结论。李并未直接问毛泽东“你为什么轻信万斤亩的报道”,原话是“关于万斤亩,上海会议时,我问过主席为何轻信。”这里指谁轻信是含糊的,如理解成当时是“我问过主席为何(有些人)轻信”,则更有可能。毛泽东死后,李锐敢说毛泽东罪恶滔天,但在毛生前,他也就只有“夜闯美庐,跪在主席床前”那么一点勇气,很难相信他有指着毛泽东鼻子说毛“轻信”的胆量。至于毛泽东的答复:“钱学森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太阳能利用了百分之点几,就可能亩产万斤,因此就相信了。”中也并无谁相信了的主语,将它理解成“钱学森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太阳能利用了百分之点几,就可能亩产万斤,因此(有些人)就相信了。”作为答复李锐的提问“我问过主席为何(有些人)轻信”也是顺理成章的。这同那天晚上李锐记录的毛讲的那段话:“敢想敢干,八大二次会议是高峰,还有钱学森文章,捷报不断传来,当然乱想起来。”也是一致的,都是毛泽东批评当时的一股风。

李锐在1994年抛出这件事时,或许是故意含糊不清,让读者自行误读出“毛泽东承认他误信了钱学森的文章”这层意思。但这含糊不清的说法还是不能满足某些人的胃口,于是就有了故事的“升级版”:“毛的秘书田家英曾问毛:‘您也不是没当过农民,应当知道亩产万斤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说:‘这是我看了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

这“升级版”作者的汉语语法绝对是一等一的,“主谓宾定补状”交待得一清二楚,经得起任何人的推敲。连向毛泽东发难的人也换成了田家英,大概也是觉得李锐的骨头太软,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



一九五八年八月前后,许多人,包括领袖人物,都得了“Y58M8流感”,头脑发热,是见诸于报载的史实,我对此并无疑问,我的问题是,这流感的病源是否真的如李锐所说是中了钱学森的病毒。

如是,毛泽东在视察徐水时大可向乡民们普及一点科学知识,将他看了钱学森文章后的体会活学活用一次。譬如说,县委书记张国忠告诉主席“今年全县夏秋两季一共计划要拿到十二亿斤粮食,平均每亩产两千斤”,他听过以后,不应当“挣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说道:‘要收那么多粮食呀!’”,而应该严肃地指出:亩产两千斤太保守了,只要利用太阳能的百分之点几,你们就能达到亩产万斤!

和张学长渴求那张人民日报的心情一样,我也十分希望哪位学长能找出1958年时毛泽东在任何公开场合或党的会议上赞扬钱学森文章的报道或正式文件,如有人查到,请务必务必转告我!!!

如有当时的报刊大力宣传钱学森文章的事例,也请张学长不吝赐教。既然毛泽东将钱文作为党的政策的依据,这样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据我猜测,中国青年报的总编辑当时一定是被撤了职的,钱学森如此重要的文章居然被他排在第四版的角落里!仅仅是一年多前,文汇报在报道毛泽东接见青年团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消息时因为将“标题缩小到简直使粗枝大叶的人找不到的地步”而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方向”,总编辑徐铸成丢了乌纱帽。

如有中国青年报的总编辑被撤职查办的任何公开的或内部消息,也请务必务必转告我!!!

至于各种版本的“李锐如是说”就不必了,我已收集了不少。譬如,不知道是哪一年,网上又出现了他《给毛泽东的三次上书》一文,其中他和毛泽东的那次著名谈话从上海移到了武昌,时间也从4月推迟到了11月。

我那颗幼稚、善良的心如何能应付李锐们的东窜西跳??

2009年11月《美洲时代星期刊》512期上刊登了毛海波教授和威斯顿豪斯研究小组共同撰写的《最新发现:制止浮夸风钱学森有功》一文(毛海波,PatrickLu,JamesHu,刘雅臻,GeorgeC.Cheung),后又以“钱学森是如何被冤枉的”为题转贴在网上。

这篇为钱学森辩诬的文章近两万字,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全文可在“毛海波越洋博客”上找到。

据作者介绍,这些研究人员是从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藏书中查到了钱学森的《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等被人诟病的文章的来龙去脉,替钱学森洗清了冤情。

有趣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冤案”,要到美国的图书馆去寻找资料和答案,而国内外有太多的人对某些出于明显的政治目的的“栽赃”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搞得钱老灰头土脸。因此,作者的认真态度是值得赞许的。当然,其中有些说法,如对钱学森那几篇应景文章的过于美化,恐怕仍需推敲。从学术角度来看,钱文并无大错,但在那个时候发表,毕竟会给人有为大跃进“推波助澜”的感觉,尽管那或许并非出自钱的本意。

我一向认为,58年的头脑发热应当有它深刻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原因。钱学森的应景文章不过是起了“啦啦队”的作用,不能将当时全国大放“亩产万斤”卫星和后来饿死人的账算到钱的头上。

我也一直奇怪,如果钱学森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如此重要,影响了毛泽东的决策,何以只是报屁股上的一篇“豆腐干”文章。毛海波等人的这篇文章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解释:那是多事的记者或编辑将钱在《科学大众》上的一篇两千字的科普文章挖出两百字再塞进一些应景的民歌、新闻和豪言壮语拼凑而成。这样的加工产品自然只能放在报上不起眼的地方。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唐宗临位,臣多魏子;桀纣之下,满朝奴才。
傻笑什么?老毛要不是相信科学,能上当吗?
打倒科学教 !
 
没有人知道?
村长啥意思,于光远被软禁了?

于光远是胡赵时期的重要经济学家,对当时的改革与思想解放有大贡献,六四之后靠边站了,因为是老革命也没把他怎么样。其实讲他是政客有点勉强,算个智囊类人物吧,类似现在的王沪宁之类,但见识比他们高明多了。
 
我不明白,于光远为什么跑那么远,去二O三医院住院,才问的。

二O三医院远在黑龙江省。

写错了,是三O二吧?
 
我不明白,于光远为什么跑那么远,去二O三医院住院,才问的。
二O三医院远在黑龙江省。


休假式疗养,or 疗养式放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