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荆轲》

陈壁君算得上是个奇女子,她那条削铁如泥的舌头,在民国女杰之中也是出了名的。传说宋庆龄何香凝二人曾到上海劝她和汪精卫划清界线,她说,汪先生是被蒋介石冤枉的,如果共产党肯主持公道,就该给汪先生平反。结果,她在提篮桥监狱一直住到死。
就是,宋庆龄和何香凝说动了毛泽东,毛泽东答应只要陈璧君写个什么东西就可以放出来。但是陈就是致死不说汪精卫一句不好。
还有说当年汪精卫在监狱里的时候,陈璧君雇人挖地道要把汪精卫给救出来。
 
二次大战的德军打败法国的时候,轴心国还真有机会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希特勒不是进攻苏联,而是进攻英国的话。那时胜败都很难料啊。
汪精卫是失策,最后自己把自己一世英名给毁了。

陈寅恪的诗不怎么样啊,写得这么拗口。

对抗战结果的预见,老毛和老蒋两位英雄,所见略同。只要中国肯坚持,日本败亡,早晚的事。日本即便不去打珍珠港,德国即便不去打苏联,以他们当时的态势,也没有“武运长久”那好事。苏美出手,早晚的事。而日本想完全吃掉中国,却没那么容易。

陈老先生诗中引的典故,很耐琢磨。
 
'
呵呵, 拥抱,基础墙,真可谓异口同声啊。这便是英雄相惜吗。 汉奸也可有分别,受教了啊。 难怪偷东西是有情可原的,比如,偷书便不算偷。 我再好好学习一下两位的妙语,认真领会你们的思想。 待有心得,再来汇报

得罪。过去有个说法,历史唯物主义者讲究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我不够唯物,所以常常把动机和效果给摆弄散了。

读史,难免替古人担忧。我总觉得,历史人物,没有简单的是非,却有丰富的层次。另外,历史人物跳不出历史框架。黄仁宇先生有本书叫《万历十五年》,厚厚一本书,我在飞机上一气读完。老人家的历史观,很有些意思。
 
再说吴三桂洪承畴两个大汉奸。吴三桂就是一介武夫半个流氓。他当年曾以区区百骑于十万军中劫营救父,连努尔哈赤都叹“小吴将军真英雄也”。可是后来,为小老婆而投敌,最后又倒过来反清,让人该怎么夸他?

到了如今,乾坤逆转,营口的地方政府,居然还给吴三桂的催倍儿耿精忠封了个“民族英雄”的谥号,唉,是他娘的我背了时,还是他娘的时背了我?

洪承畴,久经宦海,是个看透了明朝官场的,其人胸中块垒,当非我辈之心可度。对他,我宁愿多存几分敬畏。

明末汉奸,最有意思的是那个祖大寿,反来反去,反倒闹了个善终。
 
最后编辑:
再说吴三桂洪承畴两个大汉奸。吴三桂就是一介武夫半个流氓。他当年曾以区区百骑于十万军中劫营救父,连努尔哈赤都叹“小吴将军真英雄也”。可是后来,为小老婆而投敌,最后又倒过来反清,让人该怎么夸他?

到了如今,乾坤逆转,营口的地方政府,居然还给吴三桂的催倍儿耿精忠封了个“民族英雄”的谥号,唉,是他娘的我背了时,还是他娘的时背了我?

洪承畴,久经宦海,是个看透了明朝官场的,其人胸中块垒,当非我辈之心可度。对他,我宁愿多存几分敬畏。

明末汉奸,最有意思的是那个祖大寿,反来反去,反倒闹了个善终。
为了陈圆圆投敌,我觉得就是一个传说。到了吴三桂那种层次,女人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吧。救父亲,可能大多数人也都会那样,总不能自己站在城头看着自己的父亲被人杀死吧,也就是只有刘邦这样的老流氓能做出那样见死不救还要分一杯羹的事来。吴三桂运气好,不然大多数人那种情况下可能会父子同归于尽了。

我觉得洪承畴做得不错的。明朝气数已尽,他挽不了将倾的大厦。他已经做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了。带兵抗敌,被俘后想绝食自杀,已经报答了朝廷对他的恩泽了。明末的乱世,士人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有人会说,你可以不投敌,隐居山林啊。即使清帝放他走,即使崇祯不追究他兵败的责任,让他回家养老,但是那时饥民遍地,到处都是农民军,洪承畴这样的人回到家乡,不但隐居不了,反而还会被抓起来折磨和凌辱,被勒索钱财。洪承畴也一定不会愿意投降农民军吧,他一直觉得那就是流寇。

祖大寿做得非常好。作为一个将军来说,敌众我寡,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城内没有粮食,倒了杀人相食的地步,你还能怎么办呢?那时投降是唯一的选择了。就像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投降一样,不光是保卢斯自己的性命,六万德军的性命都在他手上,投降了,那些德军士兵还能有机会活下来。不投降,那些德军士兵们就都被屠杀了。可贵的是,祖大寿投降清朝后,找机会回到明朝,继续领军抗清,直到第二次被围。那时他突围无望,坚守到了又没有了粮食,出现了杀人相食的惨况,才率部第二次降清。那时,我想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清帝会饶恕他吧。清帝爱才,对他继续信任。看看皇太极在他逃回锦州继续抗清的时候,给他写信说:
“自大凌河一别后已过数年。我不畏艰苦而来,就是希望与将军见上一面。至于将军是归降我大清还是仍留在大明,绝不勉强,将军自己决定去留。”

在祖大寿不得不率部第二次投降时,皇太极说:
“你上次背叛我是为了你的主子,为了你的妻子儿女和宗族。我曾经对大臣们说过,祖大寿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后再次投降,我也决不会杀他。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只要以后能够尽心尽力地侍奉我就可以了。”

相比起把袁崇焕都疑心杀掉的暴戾的崇祯,你让祖大寿怎么能不对皇太极感激涕零呢。即使以后他再有机会叛清回明,他恐怕也不会做了。

想想,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是被祖大寿底下的士兵开炮炸伤后死去了,皇太极跟祖大寿应该算有杀父之仇。皇太极能够对祖大寿如此,真是很难得。
 
最后编辑:
洪承畴不大像那些明朝的职业官僚,他是个做具体事情的人,说难听点,使唤丫头带钥匙,当家不主事。他统蓟辽,上下受制,朝廷对他不肯放手,那些多年惯出来的骄兵悍将又不肯听令,硬是把好好的一个胜仗给打败了。再加上前面还有袁崇焕卢象升的样子,设身处地,他会是怎么个心情?

对他来说,自杀,相对容易点。接着活下去,生前众叛亲离,死后入《贰臣传》。他不是吴三桂那样的混人,对这个结局,他肯定会想得到,肯定不会不在乎。

几百年之后的旁观者,尽可以随便怎么评价他的人品他的功过。可要是把他放进他的时代框架里面,去揣度他的心思,去搞懂这个人,不易。

古往今来,像他这种谜一样的人太多了。那些研究历史的,整天对着形形色色的真真假假的史料,就好像在和另一个世界里面的人聊天,在体会他们的那个世界。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

不好意思,越扯越远啦:shy:
 
最后编辑:
进来看到你们几位在讨论历史,想起自己曾经在回复一个朋友的信时讲过的一段话,也拿来凑个热闹。

===
谢谢转发这篇报道给我。

现在关于林彪事件的讨论,最神秘的莫过于他的飞机到底是怎么坠毁的。到底是如中共官方的报告所说是因为航向不明汽油耗尽而失事,还是如民间所传说的那样是被导弹击落的?有些消息是传得绘声绘色,说是周恩来对飞机通话劝返不成,在飞机接近蒙古边境时果断命令发射导弹击落林彪座机,然后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嚎啕大哭,,,

这里说林彪和蒋介石有约,却是第一次听说。

我这两天正在读一本美国人写的世界通史。西方学者对历史的一些解说,也和我们以前所读的有所不同。

我在想,过去的事情一旦成为历史,就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后人了解它的真相,特别是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好心人被历史诬陷的大有人在,有些被平反了,有的也许永远没有机会让后人知道真相。供奉在庙堂之上的是否都是圣人,也时常有人表示怀疑。客观的历史学家努力去伪存真去揭示真相,他们也充其量只能是接近事实真相而已。没有一个明智的历史学家敢说他的解释就是历史事件本身。

还是毛泽东说的好:古为今用。

既然历史是为后人所用的,那么搞政治的人就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来解释历史,挣稿费的人就为了迎合读者的好奇心来描述历史,父母用历史典故来教导子女,,,我们这些读书消遣的人就在茶余饭后看看所谓的历史。

这也是佛家劝导我们脱离名利心的原因之一。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进来看到你们几位在讨论历…..我在想,过去的事情一旦成为历史,就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后人了解它的真相,特别是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好心人被历史诬陷的大有人在,有些被平反了,有的也许永远没有机会让后人知道真相。供奉在庙堂之上的是否都是圣人,也时常有人表示怀疑。客观的历史学家努力去伪存真去揭示真相,他们也充其量只能是接近事实真相而已。没有一个明智的历史学家敢说他的解释就是历史事件本身。...既然历史是为后人所用的,那么搞政治的人就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来解释历史,挣稿费的人就为了迎合读者的好奇心来描述历史,父母用历史典故来教导子女,,,我们这些读书消遣的人就在茶余饭后看看所谓的历史。。

这两日,本没心情纠结这些事。 但看了老闹子的贴,不由得又要较劲。灰常同意这个说法:“ 过去的事情一旦成为历史,就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后人了解它的真相“
 
。。。。汉奸也分各种不同的汉奸,有的汉奸你觉得很遗憾,就像基础墙在遗憾汪变成汉奸。有的汉奸让人可以理解。。。还有,你搞错了,不是”汪圈了块中国土地(不是他私人的)送给日本人统治“, 而是日本人早就把南京上海江苏那一带都给占了,把地交给汪精卫的维持政府管理,就像日本占了东北后成立满洲国让溥仪做首脑一样,不是溥仪把地给日本,是日本让溥仪做儿皇帝。

嗯,汪精卫帮助日本人管理中国,或说是汪精卫帮着强盗看管从汪自己家里抢来的东西。作为汪的家人会怎么想? 是可以理解的吗? 再有,如果强盗得势,强盗会把不远千里跑人家抢的东西归还原主吗? 帮强盗看东西的事实,可以抵赖吗?
 
最后编辑:
。。。。。。
事变无穷东海枯,冤禽公案有传疑。
所谓史家情怀,毕竟不同凡人。既然连陈老先生都说冤禽公案有传疑,还是把这桩公案留给后人来断罢!


为汪精卫叫屈,呵呵,能说什么呢。 也许,是有点令人惋惜,但还得无奈滴说:“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 做贼已是事实,难道还是冤案?
 
最后编辑:
进来看到你们几位在讨论历史,想起自己曾经在回复一个朋友的信时讲过的一段话,也拿来凑个热闹。

===
谢谢转发这篇报道给我。

现在关于林彪事件的讨论,最神秘的莫过于他的飞机到底是怎么坠毁的。到底是如中共官方的报告所说是因为航向不明汽油耗尽而失事,还是如民间所传说的那样是被导弹击落的?有些消息是传得绘声绘色,说是周恩来对飞机通话劝返不成,在飞机接近蒙古边境时果断命令发射导弹击落林彪座机,然后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嚎啕大哭,,,

这里说林彪和蒋介石有约,却是第一次听说。

我这两天正在读一本美国人写的世界通史。西方学者对历史的一些解说,也和我们以前所读的有所不同。

我在想,过去的事情一旦成为历史,就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后人了解它的真相,特别是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好心人被历史诬陷的大有人在,有些被平反了,有的也许永远没有机会让后人知道真相。供奉在庙堂之上的是否都是圣人,也时常有人表示怀疑。客观的历史学家努力去伪存真去揭示真相,他们也充其量只能是接近事实真相而已。没有一个明智的历史学家敢说他的解释就是历史事件本身。

还是毛泽东说的好:古为今用。

既然历史是为后人所用的,那么搞政治的人就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来解释历史,挣稿费的人就为了迎合读者的好奇心来描述历史,父母用历史典故来教导子女,,,我们这些读书消遣的人就在茶余饭后看看所谓的历史。

这也是佛家劝导我们脱离名利心的原因之一。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要说后人了,就是历史当事人,每个人口里讲出来的真相,也常有不一致的地方。林彪的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中间快飞到苏联的时候有一段往回飞,这些就像是马航一样,找不到黑匣子就永远无法彻底了解。

从我们一般的看客来说,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需在历史真相上很较真儿。我觉得关键的是要多理解那些历史人物在他们当时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身上标一个标签,就像CFC上不能给人贴一个左派或者右派的标签来判断一个人的言行和好坏似的。很多人,在那个历史条件下,其实都是做的无奈的选择。
 
洪承畴不大像那些明朝的职业官僚,他是个做具体事情的人,说难听点,使唤丫头带钥匙,当家不主事。他统蓟辽,上下受制,朝廷对他不肯放手,那些多年惯出来的骄兵悍将又不肯听令,硬是把好好的一个胜仗给打败了。再加上前面还有袁崇焕卢象升的样子,设身处地,他会是怎么个心情?

对他来说,自杀,相对容易点。接着活下去,生前众叛亲离,死后入《贰臣传》。他不是吴三桂那样的混人,对这个结局,他肯定会想得到,肯定不会不在乎。

几百年之后的旁观者,尽可以随便怎么评价他的人品他的功过。可要是把他放进他的时代框架里面,去揣度他的心思,去搞懂这个人,不易。

古往今来,像他这种谜一样的人太多了。那些研究历史的,整天对着形形色色的真真假假的史料,就好像在和另一个世界里面的人聊天,在体会他们的那个世界。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

不好意思,越扯越远啦:shy:
正正楼,下午去看了一眼莫言的剧本,刚看了一个开头,还没看到后面,感觉开头借古讽今,挺有创意的啊。
 
为汪精卫叫屈,呵呵,能说什么呢。 也许,是有点令人惋惜,但还得无奈滴说:“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 做贼已是事实,难道还是冤案?

所谓“冤禽”,指精卫鸟,这说法古来已有,并不是说汪案是冤案。陈老先生写这诗的时候,抗战还没结束,汪案还没判呢,何来冤案一说?

陈先生的这首诗用了几个典故,起码要懂得这些典故,才能懂得他老人家的基本意思。当然,史学大家笔下,不会只有一层基本意思。

汪的罪行,没人否认。劈头一个“阜昌天子”,已经定了是非。可我觉得,读史不该浅浅地停留在是非的认定上。
 
所谓“冤禽”,指精卫鸟,这说法古来已有,并不是说汪案是冤案。陈老先生写这诗的时候,抗战还没结束,汪案还没判呢,何来冤案一说?
陈先生的这首诗用了几个典故,起码要懂得这些典故,才能懂得他老人家的基本意思。当然,史学大家笔下,不会只有一层基本意思。
汪的罪行,没人否认。劈头一个“阜昌天子”,已经定了是非。可我觉得,读史不该浅浅地停留在是非的认定上。

嗯,总之,还是冤!

汪有高尚的人品和教养,这些优良品质可以遮盖瑕疵吗。 那我宁愿相信:他是党国派去的卧底,为抗日提供情报“ 来的好些。 然,汪的伪政府帮助了日本人侵略中国,提供军需,也屠杀了中国人。

“君为其易,我任其难” , 可恰恰汪这个有浩然正气的人,貌似成了日本人的帮凶,为抗日起了很不良的作用,,,
 
汪精卫不能说是玩政治吧,年轻的时候怀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清朝摄政王,那种壮烈不是一般的志士能比的吧。六四惨烈吧,六四之后,所有人都骂李鹏是罪魁祸首,但是有人敢去刺杀李鹏吗?没有吧。从这一点说,即使现代中国,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年轻时的汪精卫。

满 清推翻后,他遵照自己的允诺,不要官职,带着陈璧君去了欧洲,后来跟随孙中山,最后一直在孙中山身边出谋划策,直到孙中山去世,也不能说是玩政治吧。他输 给了蒋介石,恐怕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手里有军权吧。刺杀摄政王前,他跟胡汉民说,“我今为薪,君当为釜”。让自己牺牲,来成就他人的功业。后来在投奔日本人 时,他给蒋介石信说,“君为其易,我为其难”,跟蒋介石一个在同盟国这边下注,一个在轴心国那边下注,这样无论最后哪一方胜利,中国都不会完全沦为战败 国,这种说法不能说全无道理。他的曲线救国未必对,但是他应该说从年轻到老一直是忧国忧民的一个人。他的最后留下的诗词,也一直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忧国忧民 的人:“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经几度兴亡?”

历史有很多悲剧人物,汪绝对是其中之一。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难道汪不清楚?即便原来不知,投日后有那么多的时间,还不清楚日本人是何等货色?与日本人能有真正的合作?可是这位“汪君”却致死不悔。抗战何时能胜暂且不说,难道合作投降就有出路?至于“我为其难”则简直就是贻笑大方了:还有什么比放弃抵抗投降容易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