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荆轲》

除了艳电,还可以看看他的诗词。那是他的情绪流露。他总想做个“侠义之士”,照我看,这种情绪不是一个政治家该有的。所以我觉得他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个“我们的荆轲”。
另外,史书读多了,感情色彩会慢慢地被好奇心冲淡:)


读一个人的诗词可以了解人的全部吗? 实际上,人是有多面性的。 很多人有双重人格,或多重,,,,
 
左边的好像是蒋中正的书法,右边的我猜是汪兆铭的(瞎猜,因为没有看过他的书法.


你看见什么都别说,我也等着基础墙呢,他比较刁钻,,, :cool:
 
最后编辑:
诗如何? 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写的? 都说字如其人,那么,从字看到了什么?
从字看,左边的那幅字很豪爽,像是狂妄不羁的人,至少是内心狂野。
右面的比较拘谨,像是小心谨慎之人。

诗,左边的字写得太草了,我就没看懂里面的字。右面的那叫诗吗?
 
汪精卫不能说是玩政治吧,年轻的时候怀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清朝摄政王,那种壮烈不是一般的志士能比的吧。六四惨烈吧,六四之后,所有人都骂李鹏是罪魁祸首,但是有人敢去刺杀李鹏吗?没有吧。从这一点说,即使现代中国,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年轻时的汪精卫。

满 清推翻后,他遵照自己的允诺,不要官职,带着陈璧君去了欧洲,后来跟随孙中山,最后一直在孙中山身边出谋划策,直到孙中山去世,也不能说是玩政治吧。他输 给了蒋介石,恐怕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手里有军权吧。刺杀摄政王前,他跟胡汉民说,“我今为薪,君当为釜”。让自己牺牲,来成就他人的功业。后来在投奔日本人 时,他给蒋介石信说,“君为其易,我为其难”,跟蒋介石一个在同盟国这边下注,一个在轴心国那边下注,这样无论最后哪一方胜利,中国都不会完全沦为战败 国,这种说法不能说全无道理。他的曲线救国未必对,但是他应该说从年轻到老一直是忧国忧民的一个人。他的最后留下的诗词,也一直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忧国忧民 的人:“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经几度兴亡?”

历史有很多悲剧人物,汪绝对是其中之一。


我不想对汉奸这个帽子妄加评论。只是讨论个现实问题。
如果轴心国真的胜利了,你觉得中国真的就成了战胜国了吗?日本就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了吗?
南京政府无非就是个和宋金时期金在汉地的傀儡国一样,灭你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汪的心路历程。期待更多资料的解密。
 
从字看,左边的那幅字很豪爽,像是狂妄不羁的人,至少是内心狂野。
右面的比较拘谨,像是小心谨慎之人。

诗,左边的字写得太草了,我就没看懂里面的字。右面的那叫诗吗?

"高贤邈已远,
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
此心谁与论"
 
"高贤邈已远,
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
此心谁与论"
这诗不咋样,没什么特色,唐诗里随便挑一首都比这好。
字还不错的说。
 
我不想对汉奸这个帽子妄加评论。只是讨论个现实问题。
如果轴心国真的胜利了,你觉得中国真的就成了战胜国了吗?日本就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了吗?
南京政府无非就是个和宋金时期金在汉地的傀儡国一样,灭你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汪的心路历程。期待更多资料的解密。
如果轴心国真的胜利了,投降了德国的丹麦会成战胜国吗?比利时会成战胜国吗?法国会成战胜国吗?
不说了,再说下去我就变得过于替汪精卫辩护了。
 
如果轴心国真的胜利了,投降了德国的丹麦会成战胜国吗?比利时会成战胜国吗?法国会成战胜国吗?
不说了,再说下去我就变得过于替汪精卫辩护了。

那是不是他或者贝当觉得他们有责任去承担民族正在承受的痛?
他们此时还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做这个选择?这样做肯定是doomed,我还是有点不理解。
 
程定国是谁啊?好像没听说过。

就一兵痞,可是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是他放的。凭这一枪,他在史书上有那么一号。

如果站在当时的情况想一想,那时谁也不知道轴心国还是同盟国能取得最终胜利。

二 战的结局,我觉得是必然的。战术层面的技巧甚至奇迹,难以弥补战略上的缺失。从大局看,德、日的确是快速上升的国家,可是当时世上还有另外的新兴大国,美, 苏,还有中(不是吹牛,老蒋在三十年代做的着实不错)。美国国势如日中天,苏联上升势头极旺,中国基本完成了形式上的内部统一(在这件事上我不认同主流观 点,我觉得即便没有西安事变,“形式上统一”这个结果也不会有根本上的不同)。这三个大国都有着广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战略资源,美苏更有这雄厚的工业底子。 当时已经有了点超级大国模样的美苏,不会看着德国去统一欧洲、日本去占据东亚。而以这两家当时已具备的的、还有潜在的实力,只要他们出手,德意日的败亡结局就已经没有太多悬念了。

所以希特勒先打俄国是对的,再不打就更打不动了,等下去,只能等着挨打。

日本打中国、进而偷袭珍珠港,一样的理由,布局吃亏,就再不能平平稳稳地走到收官,因为那结局谁都看得到。如果想要结局有些变化,只能放出一个无理手。

那时侯的几个大国里面,有一批了不起的政治家。这些大的因素,他们应该都看到了。后面的棋局,只是盟国一方没出现德、日一方所期盼的失误而已。

可是,如果老蒋像汪精卫一样早早放弃,这棋局就真的要添个大大的变数:日本有足够的兵力投入太平洋地区,而且撕毁日苏和约的很可能就是日本了。

汪精卫似乎没有看到这些,因为他从不是个理性的人。不单是刺杀摄政王一事显得儿戏,他出狱后的每一出戏,都是带着激情唱的。以浓厚的诗人气质从政,他的悲剧结局由一开始就定下了。所以我为他惋惜。

当然,如今有了“我们的荆轲”,这“冤禽公案”就又多了个说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