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人和三施都要选择好的人

这位朋友,任何概念都要搞清楚内涵和外延,不能马马虎虎,囫囵吞枣。

没有分别心不是没有原则,不分是非。慈悲对待杀人犯不是赞同他的行为,而正是因为这个人愚痴才会犯罪,才更需要教导。所以不因为他有过行为上的过失而歧视厌弃此人,依然耐心指导教育。这叫慈悲无分别,对吗?

世间一切宗教、哲学,除佛法之外都不能令众生解脱。请一定搞清楚这一点。

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不是分别心,这是智慧。

补充一下,儒家、道教、风水、命理不是佛法。

请各位同修补充。
这个电台好殊胜, 儒道释杂家不所不知呢。
慈悲是有分别心的吗?
 
补充一下,儒家、道教、风水、命理不是佛法。

请各位同修补充。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所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 一说就错。
 
最后编辑:
本人感觉您把佛教名词曲解了。佛教中的不可说不可说是指修行证悟的微妙境界,因其与人类生活完全不同,而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畴。所以只有证悟到身临其境才能明白佛所讲的真实境地。

但是人间的事理和佛法教程不但要说、必须说,还得天天说、时时说,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否则佛每天8小时,讲法49年是在做什么?

敬请同修纠正。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所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 一说就错。
 
继续看佛是肿么教导的。



【編按】鳩摩羅什法師譯的《梵網經》,向來稱為「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也有略去戒字,而名「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上列單單以人、法、喻立題,所以叫「單三立題」。

「複三」是什麼呢?(一)人法立題、(二)人喻立題、(三)法喻立題。

(一)人法立題:譬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個人,「問般若」是個法,這叫人法立題──有人、有法,用人和法合起來立這個題目。

(二)人喻立題:譬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個人,「師子吼」是個比喻,比喻佛說法的時候,就猶如獅子吼,所以這是以人和比喻立題。

(三)法喻立題:譬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個法,「蓮華」是個比喻,所以《妙法蓮華經》是個法喻立題。
 
什麼叫「具足一」呢?就是人、法、喻都具足,譬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就是個法,「佛」就是個人,「華嚴」是個喻,這是以萬行的因花莊嚴無上的果德。《大方廣佛華嚴經》有法、有人、又有喻,這叫「具足一」。

所有經典的立題都不超出這七種。你看《大藏經》裏,千千萬萬經典的題目都在這七種裏邊包含著,沒有超出這七種。所以凡是講經的人,一定要把這七種立題先明白了,你明白七種立題了,然後才可以講解經典;如果你連七種立題都不明白,就去給人講經,那你自己都沒明白,又怎麼能去教人家明白呢?你自己沒覺悟,怎麼能去教人家覺悟呢?所以這是很要緊的。

這七種立題,凡是學佛法的人都應該知道的。不是像某一個人,看了兩本半書,三本還沒有看完;不要說七種立題、五重玄義、十門分別,他連一重玄義也不知道,一門分別也不知道,就到處去自稱「法師」,自稱是一個「教化眾生的導師」;這未免太過積極、太過前進了。沒有真明白就去講經說法,所以把一班人都講到地獄裏去;他自己也跑到地獄裏去了,還不知道自己怎麼樣進去的!而這一班人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樣跑到地獄去了,這是很可憐的一件事!所以你學習佛法,一定要真正懂佛法了,真正有智慧了,然後去教化眾生,這是不會錯的了!
 
在這一部《楞嚴經》裏邊,所說的道理是無窮無盡的。我們這一次講經,不依照天臺宗的「五重玄義」去講,而是根據賢首宗的「十門分別」來講;賢首宗和天臺宗,這是中國佛教的兩大宗派。所有的講經法師,有的就學天臺而不明白賢首,有的學賢首而不了解天臺,所以有的時候講的經典就不能到圓融無礙的程度上。現在我講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是依照賢首宗這「十門分別」來講解。在沒講經之前,先講「十門分別」;有十種的門,來分別說明這部經。這十種門是:(壹)總釋名題、(貳)教起因緣、(參)藏乘攝屬、(肆)義理深淺、(伍)能詮教體、(陸)所被機宜、(柒)宗趣通別、(捌)說時前後、(玖)歷明傳譯、(拾)別解文義。這十種門,第一叫「總釋名題」,總起來,來解釋這個名字和題目。前面所講的七種立題,是分別佛經七種命名的道理。現在總釋名題,這個名,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這部經的總名,也是別名;別名,就不共他經,單單這部經有這個名字。
 
二、釋「大佛頂」

大:有四種,就是「大因、大義、大行、大果」。這個「密因」,和其他的因不同,這是個秘密的因,人所不知道的,外道不明白,二乘也沒有覺察到,所以叫做「密因」。這種密因非常之大的,叫「因大」。「義大」,這義理也是特別大的;「修證了義」這個義,意義非常大。「諸菩薩萬行」,這行也大,叫「行大」。「首楞嚴」,這是個「果大」──有這四種的大,所以叫「大」。

佛: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佛」,說「我信佛教、我學佛法」,究竟這個「佛」字又怎麼樣解釋呢?佛,是印度語,具足叫「佛陀耶」;中國人歡喜簡略,所以「陀耶」兩個字就給刪去了,就用一個「佛」字。因為「陀耶」沒有翻譯成中文,一般人以為這個「佛」字就是中文了;不是的,這個字雖是中文,音不是中國話。若是翻譯到中文,叫什麼呢?就叫「覺」,「覺悟」的「覺」。這覺悟又不是一種,有三種;三種的覺悟是什麼呢?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什麼叫「自覺」呢?自覺就和凡夫不同;好像你、我現在這凡夫,是沒有覺悟,自己還沒有覺悟。那麼佛自己覺悟了還不算,又要想辦法令其他的人也都開悟,所以這叫「覺他」。在自覺和覺他這裏頭還有種種的階段、種種的不同。譬如你覺悟了,有小悟、有大悟;小的覺悟還沒有圓滿,大的覺悟就圓滿了。佛自己得到大的覺悟,令其他的人也得到大的覺悟,這兩種覺悟都圓滿了,就叫「覺行圓滿」──覺和行為都圓滿了。以上這三種的覺悟都圓滿了,就是「萬德莊嚴」;「三覺圓、萬德備,故名為佛」──三種的覺悟都圓滿了,萬種的德行也都具足了,所以就叫「佛」。
 
為什麼我們人要信佛呢?因為佛就是我們,我們本來就是佛來著;不過現在我們迷了,就不能證到佛的果位上。為什麼說我們本來就是佛呢?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說是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的。統統都有佛性,為什麼他沒有成佛呢?「但因妄想執著」,他有妄想,又有所執著;因為有妄想,就想東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啊,鑽天入地,它無所不通了!這些個妄想打得太多了,你數也數不過來;你說你一天打多少個妄想,你知道嗎?如果你能知道,那你就是菩薩了;因為你不知道,所以你還是凡夫。
 
妄想執著,執著什麼呢?執著這個也是我的、那個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質享受放不下,精神享受那更不用提了!所以有種種的執著。「哦,這個飛機是我的!」「啊,我有一輛車,這輛車是最新的牌子,簡直是最靚(廣東話「漂亮」)了!」你看這種執著,有什麼,他就有什麼執著!男人就有男人的執著,女人就有女人的執著,善人就有善人的執著,惡人就有惡人的執著。他這個執著擺脫不下,又丟不下、放不開的,總拿著,就執著、執著。啊,有這種執著,就不得了囉!執著享受,就愛吃好東西、住好房子,到處去遊玩去。你以為這是好啊,其實,這未必是好的事情!你自己不明白,你盡貪享受,你就不會成佛的;所以一切眾生不能成佛,就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才不能成佛的。
 
佛又說過:「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這是《楞嚴經》裏邊所講的。「狂心」,是說你那種狂妄自大的心,你那種好高騖遠的心,你那一種看不起人的心哪!你那一種只知道有我自己最聰明,只知道有我自己比誰都好的心!本來他長得像個醜八怪似的,他想:「哦,我真美麗啊!」你說這個執著多大?本來自己是醜,他還說自己是美麗,這都是一種執著!你這種執著,若把它休息住了,這就是菩提。什麼叫「菩提」?就是「覺道」,就是「開悟了」;開悟,就離成佛不遠了。你若能把狂心休息了,那就是你的好去處啊!

這三種的覺:「自覺」就和凡夫不同了,你我凡夫是「不覺」──不覺悟;自覺,他是已經覺悟了;已經覺悟的這種人是什麼人呢?就是阿羅漢和辟支佛。辟支佛,印度話叫「辟支迦羅」,在中國就叫「辟支佛」。辟支佛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阿羅漢是修四諦法而悟道的。自覺就異於凡夫,覺他就異於二乘──和這二乘又不同了。什麼叫「覺他」?覺他,就要發菩薩心,要有菩薩心腸;菩薩是覺他,又可以說是「利他」。什麼人可以行「利他」的這種事情呢?就是菩薩;菩薩就異於二乘,和聲聞、緣覺又不同了。聲聞、緣覺只知道自覺,而不想去覺他;菩薩就發心去覺他。
 
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就是「辟支迦羅」──辟支佛;菩薩,就是「菩提薩埵」。那麼究竟這三個,是一個人、是兩個人、是三個人而修成的?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人,也可以說是三個人。怎麼說呢?有的是:這一個人他先修聲聞,然後他又修緣覺,然後又修菩薩六度萬行;他這一個人都包辦了,修了這麼多的行門、這麼多種法,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人。

又可以說是三個人,怎麼說是三個人呢?這第一個是修聲聞,他修成聲聞了,就不再向前進了,只知道做自了漢:「我自己已經開悟了,我明白了,我就不管其他的人,任何人我也不管了。」他就停止在阿羅漢這個程度上,不向辟支佛那個路上跑了;所以這是一個人。有的修到阿羅漢,然後再跑到辟支佛這個果位、這個程度上,他又不向前進了;這是兩個人了。加上前邊那個菩薩,這是三個人。

前面那一個人,他經過這三個階段;那麼後面這三個人,有一個人就只經過一個羅漢階段、程度,他不再向前進取了。
 
這三種的覺悟,到辟支佛上也是自覺,不是覺他的;等到菩薩上,這才成了覺他。菩薩就是修六度萬行的──修六種波羅蜜、萬行莊嚴,而成了菩薩;成了菩薩,再往前去行菩薩道,行到圓滿了,這叫「覺行圓滿」,就成佛了。佛和菩薩又不同了,佛覺行圓滿,就異於菩薩。所以這三種覺悟,裏頭說的是這麼多,你若想去行起來,那是千差萬別;那裏邊,程度裏頭又有程度、分別裏邊又有分別,也是很複雜的。總之,這三種的覺悟都圓滿了,這就成佛。
 
頂:這是最高無上的,沒有再比它高的了,所以叫「頂」。好像我們的頭上邊叫「頭頂」,頭頂上面是天,說你「頂天」了,頂天立地。我們人,不單是男人,女人也是一樣;因為在美國,不要把女人忘了,女人也是頂天立地。頂著天,在地上站著,這是頭頂──頭上面的頂。那麼這「大佛頂」三個字合起來,我不講,相信大家也都會明白:這是大大的佛的一個頂──佛頂。

這個大大的佛,多大呢?用一把尺量一量,像不像這個佛堂的佛這麼大?這尊佛像不是個大佛,這只是大海裏頭的那麼一滴,在這世界上就一粒微塵那麼大,你不要誤以為這尊是大佛。那個「大佛」,再沒有比他更大的了;大而無外,這叫做「大」。這是什麼佛呢?是遍滿一切處的佛,無在、無不在。沒有地方他不在,你說他在什麼地方呢?什麼地方他也不在。你說他不在什麼地方呢?什麼地方他都在。你說他是大、是小?你沒有辦法來計算他那個「大」大到什麼程度上,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他把那個「大」都沒有了──什麼「大」都沒有了,就再沒有比他大的了,這才是一個最大的!
 
那麼這個最大的是誰?大佛。大佛又是誰?就是你,也就是我。說:「我沒有那麼大呀!我看你也不是那麼大啊!你為什麼說是你、是我呢?」如果不是你、不是我,講他幹什麼?就不需要講了;正因為與你我都有關係,所以要講他。那麼我們怎麼這麼大了呢?我告訴你,我們那個佛性是大的,我們自己都具足這個本有佛性,就是這個「大佛」;這大佛,再沒有比他大的了,所以叫「大佛」。

不單大佛,又是大佛的「頂」。這大佛,本來沒有比他再大,沒有比他再高的了,但是他又有個「頂」在那個頂上。你看,這是「大佛頂」這三個字!所以我說,不講你一定會明白的。這「大佛頂」,是這尊大佛頂上,又現出來一尊大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