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说过,森林才是解决途径。“在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方面,没有任何人类技术可以与森林竞争”

哈哈,你太瞧得起人类建筑道路在地球的占比了。那点面积,根本不是森林面积的原因。森林减少,主要是因为污染和贪婪。

而这两点,都是可以用减碳资金对抗的。什么时候森林开始不减反升,

你在说气候,不迟。

否则就是障眼法,
说说贪婪是怎么杀死森林的?
 

这个报道挑战你的认知。

世界遗产地森林的总面积是德国领土的两倍大。上述研究揭示,在过去20年中,全球有十大受保护森林的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碳吸收量。
研究还显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257处世界遗产地森林每年从大气中共吸收1.9亿吨二氧化碳。报告的联合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雷森德博士说,那相当于英国每年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一半。

德国两倍的土地,如果不算人为活动造成的森林大火,吸收1.9亿吨二氧化碳只有英国的一半排放,把巴西人全部赶到其他国家,恢复的森林你算算能解决多少国家的碳排。 这个容易计算,巴西面积除2个德国面积。

自己想像没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让大家给钱,你得通过数学说话


还是那句话,1你被洗脑了。

碳不是其后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而森林的作用不仅仅是减碳。而是全方位的解决地球气候和环境的挑战。

洗脑系的太彻底,

到现在,只懂弹不懂气候的人,CFC还有大把。
 
气候峰会。碳只是气候的一个小因素。还有好多啊。你们醒醒吧。
 
还是那句话,1你被洗脑了。

碳不是其后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而森林的作用不仅仅是减碳。而是全方位的解决地球气候和环境的挑战。

洗脑系的太彻底,

到现在,只懂弹不懂气候的人,CFC还有大把。

一说数据,就是洗脑,一招鲜
弱弱问一句,碳不是主要问题,你大张旗鼓让大家给巴西钱恢复森林是解决什么问题?森林除了固碳还能解决什么暖化问题?
所有化石燃料都是地球几十亿年森林和海洋生物的固碳过程,让人类100年烧掉一大半,你现在恢复森林固碳还要几亿年
 

种树是不是缓解气候变暖最有效的方法?——Science上的“神仙打架”​

环境科学
作者:X-MOL 2020-01-28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尤其是在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上,科学家们往往会基于各自的研究材料和文献,各抒己见,为做出重大科学决策提供真正有说服力的依据。这不,围绕着“在全球合适区域种树储碳,进而缓解气候变暖”的焦点问题上,各路“神仙”们在Science 上登载文章,你来我往,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场非常有趣的“神仙打架”吧。


首先出场的是正方代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的Jean-Francois Bastin和Thomas W. Crowther等人。他们的观点是:在全球适当区域恢复森林覆盖,可以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upload%2F20200122%2F37631579665074284.jpg


图1. Thomas W. Crowther教授。图片来源:ETH Zürich


争论的“导火索”源于他们2019年6月发表在Science 上的一篇文章 [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建议,造林10亿公顷能够到2050年使全球气候变暖缓解1.5℃。所以在Thomas W. Crowther文章中,他们想阐明这样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以及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需要恢复多少森林,以及这些森林安置在哪里?


为此,他们选择了受人为干扰最少,最接近自然森林覆盖率的保护区进行研究,解读来自世界范围内各地保护区的78774张卫星照片(图2),分析其森林覆盖率。检验了气候、土壤和地形变量推动全球自然森林覆盖率的变化。随后,他们使用10个土壤和气候变量,构建统计模型预测现有环境条件下全球潜在森林覆盖率。

upload%2F20200122%2F73611579665074501.jpg


图2. 卫星观察到全球保护区森林覆盖情况。图片来源:Science [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森林的最新定义,森林是指面积至少为0.5公顷,树木覆盖率至少为10%,且没有人类居住和农业活动干扰的一块土地。按照这一定义,他们的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陆地面积(87亿公顷)能造林,比现有的森林面积多32亿公顷。这些潜在的造林地有14亿属于农业和城市用地,另有约17-18亿公顷潜在林地属于稀疏植被、草地和退化裸土区域。


为避免在森林的定义分类中遇到问题,他们还使用了树冠覆盖面积(tree canopy cover)这一概念。树冠覆盖面积是指树冠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他们研究发现,在现有气候条件下,44亿公顷树冠覆盖面积能造林,扣除林地的28亿公顷,再排除农业和城市用地,还有9亿公顷的树冠覆盖面积可以用于造林(图3)。他们估算若这些地区用于森林恢复,将会额外储存2050亿吨碳。考虑到目前为止的全球人为碳负荷为3000亿吨,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他们还推算出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4.5亿公顷的现存热带雨林消失。

upload%2F20200122%2F6981579665074623.jpg


图3. 当前全球森林恢复潜能示意图。图片来源:Science [1]


因此,Jean-Francois Bastin和Thomas W. Crowther团队基于他们的研究认为,在全球合适的区域造林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是目前缓解气候变暖最有效的办法(“This places ecosystem restoration as the most effective solution at our disposal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1]


这篇文章发表后,多名学者在Science 上发表评论展开激烈讨论(图4)。

upload%2F20200122%2F38101579665074781.jpg


图4. 多位学者在Science上对Bastin等人的研究发表评论(图右红色方框内)。图片来源:Science 网站


这其中就包括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Pierre Friedlingstein团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Simon L. Lewis团队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Joseph W. Veldman团队。


接下来,一场学术圈大牛思想碰撞的好戏开始上演。咱们依次看下反方代表的观点陈述。

upload%2F20200122%2F85091579665074908.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Friedlingstein(图5)等人质疑全球造林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是目前缓解气候变暖“最有效的办法”这一观点,并认为2050亿吨的潜在碳储存量估值有误。他们认为Bastin等人错误地理解了碳储存潜能应对人为碳排放的全球碳循环这两个概念 [2]。他们列举自己的观点如下:


1. Bastin等人估算碳负荷时,忽略了只有45%的排放碳留在大气层中,其余的被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吸收。所以,在评估森林碳储存潜力时应该减去大气中的碳储存量。


2. Bastin等人在估算潜在碳储存量时同样有误,正确的碳储存量估算应该是森林潜在储碳量减去当前生态系统储碳量。这样计算得出的潜在储碳量大大低于Bastin等人的报道。


3. 森林的生物物理反馈(例如反照率和蒸发散热量的变化,可以抵消碳储存的降温效果)在Bastin等人的文章中没有讨论到,却能在文中涉及的某些区域大幅降低恢复森林的碳储存潜能。


4. 通过造林储碳应对气候变暖,效果是暂时和有限的。长期和更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化石燃料的碳排放)。


所以,Pierre Friedlingstein等人认为,Bastin等人的观点证据不足。相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非化石燃料,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才是缓解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

upload%2F20200122%2F23121579665075010.jpg


图5. Pierre Friedlingstein教授。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Exeter


下一位是Simon L. Lewis(图6),他的团队认为,Bastin等人的文章有3处是不正确的 [3]:


1. Bastin等人推算在全球合适区域造林9亿公顷,可以储存碳2050亿吨。然而,Simon L. Lewis 等人用4种替代方法进行推算,得出造林9亿公顷平均储碳量为1030亿吨,只有Bastin等人计算量的一半。Bastin等人忽略了造林地区恢复之前的土壤、生物群落、环境变化对储碳的影响。


2. Bastin等人混淆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约3000吨)和“人为碳排放总量”(6400亿吨)概念,造林9亿公顷储碳约1000亿吨,只是减少了人为碳负荷的15%(1000亿吨/ 6400亿吨)。且Bastin等人忽略了北部地区和冻土地带地表反照率下降抵消森林降温作用的影响。


3. Bastin等人推算到2050年气候变化会导致4.5亿公顷热带雨林消失也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他们在空间上将过去的环境—森林覆盖相关性参数化,并随时间推移应用到未来,得到了错误结果。

upload%2F20200122%2F89981579665075107.jpg


图6. Simon L. Lewis教授。图片来源: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第三位上场的是Joseph W. Veldman(图7)。该团队认为Bastin等人的植树造林计划预期2050亿吨储碳量比实际值高出5倍多[4]。Bastin等人的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 高估了树木覆盖面积增加时,土壤有机碳的增益。


2. Bastin等人未考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树林反照率降低、吸收热量进而释放导致的暖化效应。


3. Bastin等人错误评估自然存在的稀树草原和草场属于“退化”状态,需要造林修复。这些区域因为野火和大型食草动物的作用,几百万年来一直保持稀树状态。


4. Bastin等人关于保护区的研究模型,在极端干旱和潮湿区域也许是合理的。但是在中等降水(年均500-2000mm)区域,需要考虑火灾、放牧和动物食草等因素影响。所以此时,他们的分析具有不确定性。


把以上因素考虑进去再进行估算,Veldman等人认为这一计划能够储存420亿吨碳。生态修复计划如果得到细致实施,的确能够缓解气候变化,但是该计划不能取代化石燃料减排计划,也不能优于后者。

upload%2F20200122%2F83621579665075240.jpg


图7. Joseph W. Veldman副教授。图片来源:Texas A&M University


至此,反方代表一一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与观点。Bastin等人随后也在Science上进行了回复 [5]。他们首先声明,全球造林计划在延缓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上非常有效,但是并非唯一的解决气候变化方案。尽管和“反方辩友”在森林的储碳潜力上存在争议,但是对于全球造林修复可作为一项有重要价值的碳减排措施的观点他们是一致的。且都认可要与节能减排措施一起实行。


随后,针对上述“反方辩友”代表性问题,Bastin等人一一作答如下:


1. 针对Friedlingstein等人的质疑,Bastin等人强调他们认可只有45%的排放碳留存于大气。他们根据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的报告:全球大气中总的过量碳有3000亿吨(接近全球人为碳负荷)。所以2050亿吨的目标能够有效削减大气中的碳。


2. 针对Friedlingstein、Lewis、Veldman等人认为Bastin文章中高估了造林计划的储碳潜力。Bastin则认为彼此分歧源于误解和混淆了森林覆盖和碳储存池的定义,以及评估全球恢复潜能时,潜在造林区现有碳如何排除,这缺乏一手的详细资料。Lewis等人的“森林”定义更接近“林地面积”而非“森林覆盖面积”。Bastin认为造林计划所需“林地面积”是16.57亿公顷,其中的“森林覆盖面积”才是9亿公顷,使用前者进行计算,Lewis自然会得出储碳量减少。Bastin等人运用“森林覆盖-碳当量”(tree cover – carbon equivalent)计算法,再次做详细推算,扣除土壤中存留的碳,得出潜在造林区的碳储量中值为2047亿吨。


3. 针对Friedlingstein、Veldman等人提到森林反照率和蒸发散热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Bastin完全认可此观点,但是认为计算此类影响已经超出了当前研究范围。


4. 针对Veldman等人质疑将自然干旱区域纳入造林修复计划的合理性。Bastin认为,Veldman忽略了大片干旱草原区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正在沙漠化的区域。


5. 针对Veldman等质疑计算模型未考虑野火和大规模食草动物等因素影响。Bastin辩解称前者未理解他们模型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在计算模型中已经直接考虑到了。


6. 针对Lewis等质疑气候变化未来影响生态系统的风险推算。Bastin强调他们的风险评估是一种外推法,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但这是对未来潜在森林覆盖差异的预测而非推断。


最后, Bastin等高度评价了各路“反方辩友”提出的问题,认为其具有相关性,值得思考。由于各种方法和评估的差异性导致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表明需要更多定量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加入进来。但是他们再次强调生态修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上文仅仅就碳做讨论,
 
给你一个例子,其他自己找

知道什么是热岛效应吗?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可见深林对维持正常的水循环就有极大的意义。”

而水循环,不自然不正常,极端化,

什么意思?

风暴!这是气候吧,左派说事儿的的主要论点,用这两年的各地极端天气说事,没错吧。

实际上,浙西气候气象问题,只要森林恢复了。就都会减轻。
 
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因此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根系可以固沙,减弱噪音,利人健康.森林有过滤和吸收作用.减少空气中的灰尘,树木能够阻挡、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浓密的树叶使风速降低,稍大颗粒的灰尘沉降下来,树叶表面的细茸毛能粘附较小颗粒的灰尘.树叶上的灰尘经过风吹雨打的清洗后又恢复了它的吸尘作用.所以树木是一种绿色过滤器.绿化树木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有些植物本身含有一种杀菌素,如洋葱、大蒜等,树木中象桦木、银白杨、地榆银等都有杀菌作用.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能调节气候.森林地区空气清洁,能减少疾病发生.
 
再说农田土壤退化

这是对粮食的一大威胁,也是恶性循环,越砍树,附近农田退化越明显,水土流失。农田产出降低,就越要工业化,以来花费,越要砍树增加农田总面积。最终是越来越多的森林别砍伐。

森林的存在,对周围的农田是很重要的资源。

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退化加剧正在损坏全球2/5人口的福祉,加速物种灭绝和气候变化。根据全球第一份关于土壤退化和恢复的综合实证评估,这也是造成大规模人口迁徙和冲突增加的主要原因。3月26日发布的该评估报告由来自45个国家的100多位顶尖专家合作完成,历时达3年。报告为决策者详细说明了土壤退化造成的损失,并推荐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案。土壤退化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失灵带来的损失相当于2010年全球总产出的10%。

该报告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编制,在哥伦比亚Medellín 召开的第6届IPBES全体会议会议上通过。 IPBES成员包括129个会员国和4个联合国机构伙伴:教科文组织、环境署、粮农组织和开发计划署。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说:“这份报告展示了全球土壤退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以及如果这一关键问题没有得到紧急处理将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将报告的建议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生物多样性和人民幸福放在决策的核心位置,促进社会各界的互动。教科文组织将通过提供经验和动员其资源和网络来发挥积极作用,在文化、教育、科学及本土和原住民知识之间搭建桥梁。”

农田和牧场的快速扩张和不可持续的管理是全球土壤退化的最直接动因。土壤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失灵等重大问题,粮食安全、水净化、能源供应和其他对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贡献都依赖健康的生态系统。报告称,在世界的许多地区这一状况都达到了“关键”水平。土壤退化表现在诸多方面:土地遗弃、野生物种数量下降、土壤流失和土壤健康受损、牧场和淡水退化,以及森林砍伐。

“通过这份报告,全球专家发出了坦率而紧急的警告,并提供了明确的选项来应对严重的环境破坏。” IPBES主席Robert Watson爵士说,“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是同一核心挑战的3个不同方面——我们的选择对自然环境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无法孤立地处理这3种威胁中的任何一种,在决策上它们都应该得到最高优先权,并且必须一起解决。“

报告指出,土壤退化的根本驱动因素是最发达经济体的高消费生活方式,加上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消费的增加。由于世界许多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人均高消费量的增长可能会推动农业、自然资源和矿物开采以及城市化等以不可持续的水平扩张,而这通常会导致更大程度的土壤退化。

截至2014年,超过15亿公顷的自然生态土地被开垦为农田。仅有不到25%的地球表面尚未收到人类活动的实质性影响。IPBES专家估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下降到不到10%。

如今耕地和牧场占据全球土地的1/3以上。最近被开垦的土地集中在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包括森林、草地和湿地等野生动植物原生栖息地。

农业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侵占并非不可避免。我们可以增加现有农田的产量,改变导致土壤退化的饮食结构,例如增加植物性食物摄入,减少动物蛋白,以及降低食物损失和浪费。

考虑到土壤的碳吸收和储存功能的重要性,到2030年,避免、减少和扭转土壤退化可能贡献超过1/3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温室气体减排,从而实现《巴黎协定》关于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进而加强粮食和水安全,并为避免冲突和人类移徙发挥作用。

同时,我们也有许多土地恢复的成功案例,例如在众多生物圈保护区实施经过充分测试的做法和技术。生物圈保护区是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其可持续利用的范例。
 
森林有助于促进区域水循环,且土地利用变化对 当地和区域的气候可能造成巨大影响(Harding,1992 年;Lean等,1996年)。另一方面,保护森林可以减 少干旱和洪水,尤其是在热带地区(Kramer等,1997 年;Pattanayak和Kramer, 2000年)。[LULUCF 2.5.1.1.6] 造林和再造林有可能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并 增加受影响地区的降雨(Harding,1992年;Blythe 等,1994年);而砍伐森林却能造成当地降雨量的 60 气候变化与各系统和行业的水资源 第四部分 减少和温度升高。在亚马逊河流域和亚洲,砍伐森 林可能形成不适合热带雨林物种成功再生的新的气 候环境(Chan,1986年;Gash和Shuttleworth,1991 年;Meher-Homji,1992年)。[LULUCF 2.5.1.1.6]
 
脑子清醒的人知道健谈是手段,但是实行起来,对人类的发展是一个考验。目前看,成效很小。

气候温和化才是目的!!!!!记住了!

那么减碳当然好,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本楼开篇说的很清楚,是人为的减碳手段,与森林没法比。因此,再好的减碳,首先也要把森林问题解决了。否则没用。
 
不是我对中国有意见,而是新闻上说的巴西砍伐森林变耕地和畜牧场为了满足中国的订单。中国人太多了,需求量太大了,诱惑力太强了,巴西一些权利者看到了利益的光芒。所以砍伐森林------我只想说,人多力量大是谁提议的,家家户户生567个孩子,苦了一代人,提前害死全人类啊。

你这个说法很片面。 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的人口成长率是最低的。印度人口已经赶上中国,咋没有害死全人类?
差别在于中国不但人多,而且发展的快!不但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且为全世界当工厂。
如果从消费的角度去算, 发达国家人民的高消费是造成的碳排放的主要原因。
把你的消费水平大幅度的降下去,对减排好处很大。如果自己愿意,那就去身体力行。对别人叽叽歪歪有啥道理
 
最后编辑:
什么东西都扯上中国,中国提前搞计划生育,搞了几十年,是不是说中国最有远见,提前拯救世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