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alaska元帅,(语法二) 时态的缺陷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为了减少发音动作,英语将两个意思‘猪’pig‘肉’meat挤进一个词形中形成了‘猪肉’pork。同样的方法产生了‘猪脂’lard,(脂肪是grease)。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不但减少了口部的动作,而且加快了思维的速度,当然,它的缺点就是增加了更多需要记忆的符号。英语的时态同样采用了这种方法,不过,这一次是将一个时间与一个动作塞进了一个词符。与此同时,双重表达的现象也出现了。在句子:
You asked me this before.
中 ‘ed’ 和‘before’两处都表达了‘过去’的意思。其实你尽可以说:
You asked me.
或者
You ask me this before.
后面这两句都不会使你误会的。为什么拼音语言要找这个麻烦?Simeon Potter 在‘变化中的英语’
Changing EnglishP123这样说:“我们的祖先不像我们那样一分一秒地算计时间,他们认为,时
间就分成两部分;过去或者非过去。将来时实际上就是非过去时中的一种。所以在旧式英语以及很多印欧语言中根本没有将来时。即使是在预言中也使用现在时态。因此,‘圣经’中幽灵的声音(在阿尔弗莱克Ælfric长老的翻译中;丹奈尔Daniel IV 32) 在对巴比仑的君王奈布查德尼萨 Nebuchadnezzar说话时,无奈地选择用现在时。 pu itst gærs, swa swa oxa, seofon gear 七年之中,你要像牛一样地吃草。其中的itst (=shalt eat)是将要吃的意思。
在一种叫做Ewe的非洲黄金海岸的语言里,以及某些美洲语言中,同样的单词却可以代表‘昨
天’,‘明天’和‘今天’”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时态’并不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尤其是现代,如果你有一个表,或者手提电话,那么用‘时态’来描写时间就太不准确了,有时还造成上述的麻烦。人们更喜欢用准确的时间叙述方法:“12点15分,我们在车站见。”而科学研究就对时间要求得更加精确了,有时用千分之一秒来计算时间。我们怎么可能为每一个这样短的时间段设计一个不同的时态?
有些时候,在描写23世纪的幻想小说中,英语依然使用过去时,这岂不成了过去,未来不分?也
许有人会说,根据上下文关系,即使使用的是过去时态,我们依然知道它是未来发生的事情。其实,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语言的目的是让时态告诉你时间呢,还是让上下文告诉你时态?如果是后者,那么时态岂不就是毫无用处的累赘?我认为,时态的用处与复数‘s’的用处一样,就是当年为了在某种特定的场合节省发音次数而已。后人,尤其是语法学家们将它们强行推广到所有的情况。我的另一个证据就是:不规则动词的情况大致与不规则名词的情况一样,也是增加了记忆,节省了发音次数。在各词典的后面都列出了好几百个这样的不规则动词。这里我选出了一些作为例证:不定式
arise、 beget、 choose、 dig、 fight和get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本该是 arised、 begetted、 choosed、 diged、 fighted和getted的,但是,由于它们是出规动词,所以改成了 arose、 begot、 chose、 dug、 fought和got为过去式,以及 arisen、 begot、 chosen、 dug、 fought和gotten。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几乎没有任何一本语法书讨论这个问题。我的解释是,它们实际上是为了近一步减少发音动作。比较arisen中的‘sen’和gotten中的‘ten’应该被看作是一次发音器官动作,因为‘n’的发音凑巧和动作完成的口型一致。你不会发成‘se-n’或者‘te-n’。但是‘sed’和‘ted’就没有这个便利,所以应该划分成两次发音动作。但是,还是有少量的单词对于发音次数节省得不好,如keep没有变成keeped而是kept。在发音上仅仅能够看到[i:]变成而已。更准确地说是,在出现不规则动词的时候,一般都是将当时最常用的动词进行发音次数的简化,由于是常用词,所以当时都没有考虑到增加记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