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图片报道 --- 今天可怕的车祸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angW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最初由 bigcooler 发布


我想我们没有什么讨论必要了,出发点不同,没有共同的证据,如果你认为你一次小碰撞(到树上)就可以不去考虑IIHS花了巨额资金,时间去测试的结果无效,我没法争辩了。
如果你说40mile正撞试验A车比B车好,到了70mile时反倒B车比A车好那真的是思路有点乱了。
事实上现在汽车设计都是有前缓冲区的,撞击后所有缓冲区都会破坏。而且记住破坏的是缓冲区,并不是车架,车架变形,和内部变形都是撞击试验里的最重要的数据,比如说某款车的Injury measures Leg/foot, left是有问题的那么说明那个区域的变形超过安全值了。

换句话如果在40mile试验中如果A车比B车好的话,只能说明A车内部变形少,保护人体,您在理解汽车设计,撞车试验的原理和结果方面有巨大误解(尤其是你所说的“破车体,来保护人的理论”)。建议多看看有关资料,不要总是感觉,然后主观臆断,多看数据,事实的数据才是最说明问题的。

我想你在看这些测试的同时,也应该看看交通事故后的调查报告.毕竟我们不是造车者,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实际操作中的结果.理论测试在车祸中可以说就是SHIT.难不成你还打算在车祸后找汽车制造商去辩解这些理论?理论和测试在我们这些购车者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参考值罢了,他几乎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就像日本车公布测试的百公里耗油可以才用到7升多一样,在实际中我们根本不太可能做到.
 
最初由 工地上的乌龟壳 发布
唉呀,争什么争阿,这些问题从去年挣到今年,今年挣到明年。最后还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没个结果的。要我说阿大家都把车开出来,都来个对撞,这不就都心服口服了吗

说的对,我跟自己没车,靠从网上找来各种错误数据的人有什么好挣的啊,制造商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只看理论,测试和排行帮的人了.要讨论也是跟有真正驾车经验的人啊.
 
最初由 bigcooler 发布


我想我们没有什么讨论必要了,出发点不同,没有共同的证据,如果你认为你一次小碰撞(到树上)就可以不去考虑IIHS花了巨额资金,时间去测试的结果无效,我没法争辩了。(其实你的所谓撞小树,IIHS也有专门的实验Bumper ratings based on 4 crash tests at 5 mph)用这么低速的一个例子去判断高速碰撞真的不是好的例子。

如果你说40mile正撞试验A车比B车好,到了70mile时反倒B车比A车好那真的是思路有点乱了。
事实上现在汽车设计都是有前缓冲区的,撞击后所有缓冲区都会破坏。而且记住破坏的是缓冲区,并不是车架,车架变形,和内部变形都是撞击试验里的最重要的数据,比如说某款车的Injury measures Leg/foot, left是有问题的那么说明那个区域的变形超过安全值了。换句话如果在40mile试验中如果A车比B车好的话,只能说明A车内部变形少,保护人体,您在理解汽车设计,撞车试验的原理和结果方面有巨大误解(尤其是你所说的“破车体,来保护人的理论”)。建议多看看有关资料,不要总是感觉,然后主观臆断,多看数据,事实的数据才是最说明问题的。1
我倒是觉得只有生活当中实际运用才能说明问题。我 猜你可能没开过车,要不就是年纪太小了。
 
最初由 流浪无限 发布


我想你在看这些测试的同时,也应该看看交通事故后的调查报告.毕竟我们不是造车者,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实际操作中的结果.理论测试在车祸中可以说就是SHIT.难不成你还打算在车祸后找汽车制造商去辩解这些理论?理论和测试在我们这些购车者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参考值罢了,他几乎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就像日本车公布测试的百公里耗油可以才用到7升多一样,在实际中我们根本不太可能做到.

IIHS同时也是HLDI(Highway Loss Data Institute)如果你想找事故实际损失应该也可以找到,但你并没有找,从头到尾你没有任何具体证据,数据,我们两个之间的辩论不再一个级别上。如果你不拿出找到的数据说话的话我这就是最后1贴了。

我觉得事故报告不可靠,不及时,不可靠是因为真正事故率跟驾车人团体有直接关系,如果1个车的主要够买人是年轻人,那么它的事故率肯定高,不及时是因为每款新车都比同型号旧款车安全性有很大改观,必须等2,3年事故报告才能积攒足够样本。
 
最初由 流浪无限 发布


说的对,我跟自己没车,靠从网上找来各种错误数据的人有什么好挣的啊,制造商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只看理论,测试和排行帮的人了.要讨论也是跟有真正驾车经验的人啊.

是呀是呀,那就不要争拉。叫他自己去抱着数据睡觉好了。开过这么多车,我的感觉就是起码来讲美国车的车门关闭声音和日本车完全不一样,不是一个量级的。美国车关门是很沉闷的"砰",日本车是很清脆的“?”重量越重声音应该更沉闷的。对巴。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真的TOTAL LOST的事故并不是天天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像那些小碰小撞的什么安全设计都是没有意义的。完全看谁的铁皮厚,铁皮厚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占便宜的了。所以拉,不要和他们争了。争了也没什么太大意义。那些喜欢数据的人就拿着数据去开车好了。到时候撞了,还能说,你看我这里有数据,明明应该是我的车占优势,怎么却这样了呢。
 
最初由 Dive 发布
我倒是觉得只有生活当中实际运用才能说明问题。我 猜你可能没开过车,要不就是年纪太小了。

我从94年开始开车
用Audi A4学的车,在国内开过皇冠,丰田的士头,大霸王,Audi 100,civic
在这里Toyota 的van 烤肉,civic,Altama,Sunfire,Cavilia,Buick的rendezvous,GM Blazer,还经常开windstar。,GM的Pontiac Aztek也开过3000公里.开这么多车是因为跟朋友出去,一般天黑了,大家玩累了,路况不好,着急回家什么的都是我开车。

短途试过的车就太多了。

谈车不要人身攻击,说不出道理就变相人身攻击没劲,人身攻击我肯定不是您们对手,我服输。
 
最初由 bigcooler 发布


我从94年开始开车
用Audi A4学的车,在国内开过皇冠,丰田的士头,大霸王,Audi 100,civic
在这里Toyota 的van 烤肉,civic,Altama,Sunfire,Cavilia,Buick的rendezvous,GM Blazer,还经常开windstar。,GM的Pontiac Aztek也开过3000公里.开这么多车是因为跟朋友出去,一般天黑了,大家玩累了,路况不好,着急回家什么的都是我开车。

短途试过的车就太多了。

牛!开过这么多车。1994年就用AUDI A4学车了,佩服佩服。那个时候,俺们连幸福125都没有了。顺便打听一下奥迪A4是什么时候开始销售的哦?我一直想知道。:D :D :D :D :D 。另外阿,问一下,WINDSTAR的后窗雨刷器的开关在什么位置?后窗喷水的开关在什么位置?我也一直想知道哦。
 
最初由 工地上的乌龟壳 发布


牛!开过这么多车。1994年就用AUDI A4学车了,佩服佩服。那个时候,俺们连幸福125都没有了。顺便打听一下奥迪A4是什么时候开始销售的哦?我一直想知道。:D :D :D :D :D 。另外阿,问一下,WINDSTAR的后窗雨刷器的开关在什么位置?后窗喷水的开关在什么位置?我也一直想知道哦。
不对,他说的意思可能是94年开始开车, 然后一直等到A4出来的时候开始学的。犯不着再争了,你看看他开过的,几乎一水的倭车。:D
 
最初由 工地上的乌龟壳 发布


牛!开过这么多车。1994年就用AUDI A4学车了,佩服佩服。那个时候,俺们连幸福125都没有了。顺便打听一下奥迪A4是什么时候开始销售的哦?我一直想知道。:D :D :D :D :D 。另外阿,问一下,WINDSTAR的后窗雨刷器的开关在什么位置?后窗喷水的开关在什么位置?我也一直想知道哦。

你不用考我,国产A4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产的相信google一下你就知道了。windstar后窗喷水我记得是没有单独开关,面板上有个钮,按一下喷水并刷,也可能我记的不准,基本没动过。
 
最初由 Dive 发布
不对,他说的意思可能是94年开始开车, 然后一直等到A4出来的时候开始学的。犯不着再争了,你看看他开过的,几乎一水的倭车。:D

Sunfire,Cavilia,Buick的rendezvous,GM Blazer,windstar

Are those 一水的倭车?
 
我车最近一年出了两次问题。虽然是美国车,但是这两个电器部件清楚写着“made in jap。。”。其他部分工作良好,行驶8万公里。
 
最初由 Dive 发布
不对,他说的意思可能是94年开始开车, 然后一直等到A4出来的时候开始学的。犯不着再争了,你看看他开过的,几乎一水的倭车。:D

真没劲,人身攻击也不用这样呀,你是不会数数还是对车不了解?
国内有多少机会开美国车?我在这开的list里有3个日本车6个美国车。
这贴子已经完全变味了,从谈论车,到了攻击个人了,我不会再回应了,我不善常人身攻击,更不想变成人家的靶子。
 
最初由 Dive 发布
不对,他说的意思可能是94年开始开车, 然后一直等到A4出来的时候开始学的。犯不着再争了,你看看他开过的,几乎一水的倭车。:D

94年就会开车了,后来还拿A4学什么啊?直接飚车不就行了.我是晕了!!:rolleyes: :rolleyes:
 
我又失言了,这真的最后1贴了,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是94 12月就是95年1月我用A4开始学开车,请不要纠缠了,没劲。
也可能哪车根本不是A4是V4 或100 S4,我用什么学的车,没任何意义,如果要满足你们好奇心的话,可以告诉你那是1000公里内的新车,德国产的,屁股上并没有A4标志,那时候我对车不了解,只不过后来想那个应该是A4,因为知道那个是最新款的audi,A4第1款就是94的,用它场地兜圈,进位。开好车并不到表我有钱或者有权,只不过有个方便条件罢了,就象借支park金笔写字不代表你有知识一样。犯不着这么纠缠,没意义,这真的最后一次回答这个了,如果不是谈论车的话不会回贴了,偶不牛逼,您要是嫉妒,您就当我是管我的老铁(专业司机)借的车练的还不行。
 
最初由 bigcooler 发布


真没劲,人身攻击也不用这样呀,你是不会数数还是对车不了解?
国内有多少机会开美国车?我在这开的list里有3个日本车6个美国车。
这贴子已经完全变味了,从谈论车,到了攻击个人了,我不会再回应了,我不善常人身攻击,更不想变成人家的靶子。
哎哟哟,我本来就没有人参公鸡,可你非要说我是人参公鸡,呵呵,好啦好啦,我顶着大帽子走了,你接着分析哈,白白。: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