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北京人什么都侃!从头说起...

故宫慈宁宫:紫禁城中的寡妇院

  目前,故宫博物院许多部门办公地点就设在慈宁宫两边的佛堂内,这些房屋都经过内部改造,和清代相比更加面目全非。一位故宫保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慈宁宫的修复工作很快就要开始。

慈宁宫:故宫中的神秘园、紫禁城中的寡妇院

  慈宁宫专供过世皇帝的遗孀们居住,
是宫中的寡妇世界。

  按照封建礼仪,皇帝不能与前朝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

  在日常开销中,皇太后都享有后宫中最高的待遇。按照规定,皇太后每年可得20两黄金、2000两白银、124条名贵兽皮、400个银纽扣等。而一些地位低下的太妃,先朝皇帝在世时尚且遭受冷落,住到慈宁宫后就更无地位了。通常她们只能得到一点微薄的例银,有的甚至不得不私下里做点针线活,让太监偷偷地拿到市面上去换点钱花。

孝庄成了清代头位“宫主”

  顺治十年,慈宁宫修葺一新,孝庄皇太后成了它的清代第一位主人。

  以前,人们对孝庄皇太后并不太熟悉,认为她是满族人。然而,江苏镇江市历史学会理事、镇江市地方志暨年鉴研究会会员李守静先生近日披露,孝庄皇太后是科尔沁蒙古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逝世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享年虚岁76岁。本名为布木布泰,虚岁13岁时嫁给(清太宗)皇太极。到她30岁时,时年52岁的皇太极逝世,6岁的福临在沈阳即位,尊30岁的庄妃为皇太后,翌年改年号为顺治。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福临死,其第三子玄烨即位,时年8岁,尊其祖母为太皇太后。此时,她48岁。

  她成功地做了皇太后,又成功地做了太皇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两任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管事的太皇太后,也是不垂帘的太皇太后。在当太皇太后之前,她当了18年的皇太后。

乾隆身着彩衣跳舞祝寿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帝在慈宁宫大行祝寿礼,庆贺他母亲孝圣皇太后60诞辰。庆寿这天,首先是乾隆帝率诸王大臣向皇太后行六肃三跪二拜礼,礼仪中最富有满族色彩的是乾隆帝身着彩衣,手捧酒觞,面向皇太后跳舞称贺,皇子、皇孙以及额驸们也依次跟在他后面手舞足蹈。

  慈宁宫为皇太后的正宫,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不过道光之后,随着清王朝走向没落,国库空虚,当时的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缩减宫中开支,慈宁宫才逐渐失却往日的辉煌。
 
朝阳区有多少公主坟

  朝阳区有很多以公主坟命名的村庄。如今这些公主坟有的留有地名,有的虽然没留有地名或原有地名消失但遗迹可寻或有籍可查。
  六公主村:太阳公乡龙道村东有清宣宗(道光)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坟。

  北公主村:大山子附近,
王爷屯西南有清高宗(乾隆)之弟弘昼之女和硕和婉公主坟。

  南公主村:三元桥附近,汽修五厂以东有清世宗(雍正)之弟怡亲王允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坟。修京顺路以前尚有残存的部分室顶。

  松公坟:建国路和西大望路相交处有清高宗(乾隆)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坟。由于公主手指有残疾俗称佛手公主坟。公主后人名松颐故名松公坟,后改名松公村。
 
北京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孟良盗骨在房山?

  8月12日《风俗地理》版提到,在北京的海淀、昌平、密云有许多与杨家将传说有关的地点。其实在北京房山,也有一些与杨家将有关的当地的传说,其中尤以“孟良盗骨”最为著名。
  如果你乘京广线铁路南行,
列车从北京西站开出31公里后就会经过良乡站,越站一公里紧邻铁路东侧的小山坡是红色岩质的燎石岗(现已被当地建的公园围墙遮挡住),山冈上巍然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塔―――昊天塔,也叫多宝佛塔。仰望这座挺拔高耸,古朴苍劲,高达36米的五层八角楼阁式砖塔,你可知道它创建于隋,重修于唐,辽代复建的历史吗?尤其它与杨家将的关系,更是鲜为人知。

  据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市房山区志》载:“宋辽交战。宋主帅潘仁美指挥失误,大将杨业将陷于今山西朔县陈家谷(今朔州市,陈家谷疑为陈家峪―――笔者注),伤重被俘。杨业绝食而亡,其灵柩停放于幽州昊天塔。”这就是说,杨老令公的尸骨曾被辽军存放于良乡昊天塔。现在京剧有“孟良盗骨”曲目,说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相传孟良将火葫芦摔碎,大火把山岗的石头烧成了如今的红色。前些年良乡建昊天公园时在古塔旁新修了孟良、焦赞墓和盗骨洞以吸引游人参观。

  与孟良盗骨传说相关的地方还有两处,一是位于阎村镇大董村汽车站的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居住区的燕化星城,实际占地开古庄村北。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市房山区地名志》关于开古庄是这样说的:“金已成村,据传因宋将孟良盗骨于此开棺验视而得名。‘开棺庄’或‘开骨庄’,后滥为今名。”也就是说,孟良把杨老令公的尸骨从良乡塔盗出后,往西南方向跑了17里路,才敢停下来打开验视(注:古代没有柏油马路,本文按直线距离计算,下同)。另一处是青龙湖镇的崇各庄,“明代成村,相传孟良盗骨路过此地时骨已散落,又重新裹好,因名重裹庄,后演变成崇各庄”(同上地名志)。崇各庄在良乡塔西北方向17里路,而开古庄位于崇各庄南面18里路,三个地点用直线连起来基本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看来孟良盗骨后如果不是慌不择路,就是为了甩掉追兵而故意东奔西跑吧?

  虽然史料中没有杨家将的人马到过北京地区的确切记载,但当时宋辽交战日久,而房山区位于北京的西南,东临永定河畔,西倚太行山余脉,中间向北连接卢沟桥、北京,往南经良乡、琉璃河去河北汲州的南北要路,确是兵家争战之地,也曾是宋辽两国的分界线。所以有关杨家将尤其是巾帼英雄穆桂英这位杨门女将的传说就更多了。

  在周口店镇西北方向有道峡谷叫长沟峪,峪里有个捐兵湾,林深草密,幽雅深邃,传说是穆桂英招兵买马的地方。笔者三十多年前几次进山经过此地,印象最深的是一间破旧教室,一名教师,一边做饭,一边教书。十几个学生,各个年级都有,讲完某年级的一段课安排这几个学生写作业,又给另一年级的几个学生讲。教室里有一扇小门连着教师的宿舍,一张单人床板和铺盖,墙上挂着一把二胡,土砌的炉台上铁锅里正冒着热气。教室外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射下来,形成许多光柱;火红的大柿子挂满了树枝,窗台上也整齐地码放着许多柿子,颇有世外桃源般的山村野趣和古风古韵。当然也可见当时教育的落后和教师的艰辛与敬业。由于捐兵湾地处北京矿务局长沟峪煤矿的采空区,十多年前国家已将村民全部迁出安排,这个美丽的自然村也就消失了。

  周口店镇西南方向还有个拴马庄,相传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拴马处(见房山区地名志)。而现在燕山石化东岭居住区村名羊耳峪,相传穆桂英在此生下儿子,因此村名本叫养儿峪,后因不雅才改称现名的。这个传说对于房山区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尽人皆知,村中有一巨石名“象石”,奇特壮观,堪称一景,早年多有城里人来此寻访参观。燕山地区还有个“歇息岗”,传说也是穆桂英打仗歇息的地方。另外,张坊镇穆家口村,即去十渡路上经过的四渡,现建有仿古穆柯寨吸引游人,这当然是附会,不过该村确是穆姓居多。其他如房山城关牛口峪村的马刨泉等,因北京别的区县也有同名,传说也基本相同,本文就不再一一赘述。
 
后海,怀旧的稀缺热土

  常说的后海是指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的什刹海。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
被称作后三海。后海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总面积14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这是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

沉淀历史文化的后海

  后海是13世纪元大都规划设计的基本的依据之一,什刹海周边从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的繁华商业区,它当时是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那时沿岸处处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

  后海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许多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鸦儿胡同、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什刹海一带,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两岸依依垂柳掩映着王府和历代名人故居,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这里寺庙林立,素有“九庵一庙”之称。

名著赞美的后海

  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后海的神韵。当年什刹海水清可见底,不会摇橹的人生怕被“海底”的水草缠住。什刹海上桥很多,以银锭桥和万宁桥最有名。银锭观山,站立桥上,北望后海水天一色,远眺西山群峰如黛。鼓楼南侧的万宁桥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桥,它是什刹海水域由湖变河的闸口,是皇城水域和平民水域的分界线。

布满酒吧小店的后海

  湖、胡同、四合院,浓郁的市井气息以及那些开在湖边的情趣盎然的酒吧和小店,形成了后海今天特有的景致和文化氛围。夜幕降临,游船、岸边、酒吧,坐满了中外客人。湖上,河灯点点,二胡、琵琶悠扬之声随波致远。随着城市现代化加速,后海似乎成为人们怀旧的稀缺热土。

  除了酒吧,后海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去星瑶制衣工作室量一件中式小褂儿,在小古董店淘两件小玩意儿。随意落坐街头,不经意间听两声小贩的吆喝或是京腔京韵的寒暄。或钻入一旁的饰品小店,选一枝发簪。在时尚与民俗相融合的酒吧阁楼里偷闲坐坐,喝什么并不重要,感受的是文化和情调。

品尝特色美食的后海

  后海是老北京久负盛名的消夏、游玩场所。史书记载,暑夏时节,藕局、茶社、食品、商摊和曲艺等各式摊棚沿岸而设,吸引着仕宦官家、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纷至沓来,场面盛极一时。如今,银锭桥边有百年老店“烤肉季”和“爆肚张”,还有“孔乙己”。西海岸边的鱼生、茶道、船餐,让食与乐调和,难怪都市人都蜂拥而至。小桥流水,江南人家,一碗清羹,一匙雅味。还有那些藏匿在胡同中的小吃,随处散发的爆肚、卤煮味道,流窜着诱人的豆汁酸……
 
故宫外朝宫殿为何无满文

  到故宫参观游览时人们会发现,乾清宫、坤宁宫、宁寿宫、神武门等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只是用汉文书写,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明朝的时候,
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文书写的。到了清代,皇帝是满族,就把满文定成了国文,并在全国通用。顺治皇帝住进紫禁城以后,便把皇宫中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改成用汉满两种文字并列书写,少数匾额上还有蒙文,一般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边,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上都以左为上右为下,所以满文都写在了左边。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统皇帝也被迫退了位,但他仍然住在后廷里,也就是乾清门以北的宫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范围就交给了民国政府使用。不久,北洋军阀袁世凯施展权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但他依然不满足,还要恢复帝制,想当皇帝。经过他的一番计划还真当上了,自封年号“洪宪”。他刚一复辟帝制,就立刻受到老百姓的痛骂,人们的反帝情绪一天比一天高涨。袁世凯被吓得连宫门都不敢出。他深知自己太不得人心了,这个皇帝恐怕也当不了多久。可他不死心,于是就把一个叫王景泰的心腹召到寝室,商量对策。

  袁世凯先向王景泰询问外边的老百姓都说了他什么坏话。王景泰说主要是对他恢复帝制,取消民国不满,还要反清讨袁。袁世凯坐立不安,就打算先想个法子稳定人心。他苦思苦想了三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最后还是王景泰想出一个主意,便对袁世凯说:“陛下,这老百姓不是要反清吗,咱们就给他们做个样子看看。这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满两种文字并列书写的,那满文就是代表清朝,咱们何不就把那满文去掉,只留下汉文,以表示咱们不是为了复辟清朝,咱也反对清朝。老百姓一看宫里连满文都去掉了,兴许就不反对您当皇帝了。”袁世凯一听,此话还真有几分道理,眼下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就先试试看吧,也许那些反对的人知道紫禁城里满文没了,说不定就开始拥护我了。想到这儿,他急忙写了一道“圣旨”,要在十日之内,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可“圣旨”刚要往下发,他又改变了主意,那内廷里还住着宣统皇帝和清廷的遗老遗少们,他们刚被推翻没多久,在全国的势力还不小,我要是把内廷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也去掉,是否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呢?这宫外还没平息,再招来宫内的不满,麻烦可就大了。想到这儿,他将“圣旨”改了一下,写成了“把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这样清廷的遗老们不到外朝来,自然也就不知道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没了,也就不会对我的举动有所反感。

  王景泰接了“圣旨”后,就连忙带着一帮人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改成汉文单书了。

  尽管袁世凯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并派人到宫外宣扬一番,还上了大报、小报。可老百姓不买他的账,讨袁的呼声仍是越来越大,结果他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就被推翻了,成了历史的罪人。虽然袁世凯被赶下了台,但紫禁城中被他改过的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却都保留了下来,成为他窃国的见证。
 
颐和园长廊――精妙传奇的苏代彩绘



  提到北京古建筑中的彩绘艺术,
就不得不提到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十九世纪末)的呈东西走向的颐和园长廊。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长廊是颐和园中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除了它的长度和它所具有的建筑功能闻名于世以外,长廊最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彩画长廊。长廊的上梁枋之间,布满了色彩鲜明的彩画。人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的时候,就仿佛是走入了一座别致的精妙画廊。

  根据建筑形式不同,画师们在长廊四周的梁枋等处,分别绘制了大小不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14000多幅彩画。这些彩画大体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建筑风景四大类,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307幅内容、色调各异的彩绘历史人物故事。这些人物故事彩绘所绘制的内容包括古典文学名著、历史人物传奇、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但彩绘之上却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人们只有根据画上人物的容貌神情、穿戴打扮、动作造型和场景设置等来猜测故事的内容。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和观赏乐趣。因为只有对中国文化了解越深,所能讲出的故事也就越多。像一幅画面上的三位人物,中间一位,老成持重,面白长耳,另一位面如重枣,美髯飘飘,还有一位黑脸虬髯,环境又是在桃园中,自然是《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还有一幅门头板上表现的是中国一篇古老的著名文章《桃花源记》,图画中细致地描绘了那个宁静幽远的桃源世界。这些彩绘上的人物、场景都描绘得精致生动,堪称长廊故事画中的传世佳作。

  长廊之上,不仅是人物画包含了许多故事寓意,彩绘中的花鸟画同样表达了很多含义。花鸟画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写实描摹,实际里头有各种讲究,利用花鸟的象征意义与汉字的谐音创造出一个个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画面。比如画牡丹,画两只白头鸟,它寓意着“富贵白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向往。画荷花,画燕子,寓意着“海晏河清”,谈国家的安定团结。画喜鹊和梅花寓意着什么呢?“喜上眉梢”。颐和园长廊的很多花鸟画都是有寓意的。

  长廊彩绘就像一个个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小窗口,从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许多传奇典故和文化内涵。在这些彩绘所描述的故事中,时间跨度从中国的三皇五帝(公元前21至20世纪)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绵延数千年之久,其历史之长、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为当今世界少有。它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巧把中华民族追求美的意趣,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出来。难怪很多参观过颐和园的中外游客都说,在长廊漫游,如同走进一座建筑别致的历史博物馆,不仅能观赏到精妙的中国传统彩绘艺术,还能领略到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

  看着颐和园长廊之上那些缤纷的彩绘,人们也不禁为在建筑上做彩绘的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工艺而惊叹。中国古建筑大多数都是像长廊一样采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彩绘的油漆色彩实际上起到了保护材料的作用。因此彩绘就成了中国建筑上的一种重要装饰。在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各种类型中,应该说长廊彩画是属于苏式彩绘的一种。苏式彩绘属于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古时候并没有什么教科书,这种绘画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口传心授一代代传下来的。苏式彩绘大约在清乾隆年间,也就是1736年到1795年流传到北方。据说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分别下江南巡视时,发现苏杭地区的彩绘画很漂亮,于是就叫内务府传苏州匠师来北京绘制,于是得名苏式彩绘。它最大的特点是创作自由、生活气息浓郁,与图案严谨、齐整划一的殿堂彩画有很大不同。至于为什么皇家园林喜欢用苏式彩绘,很多专家认为,这是因为苏式彩绘内容丰富,色调活泼,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都可以画。至今长廊上这些苏式彩绘的色彩仍然鲜明饱满,而使用如此鲜艳丰富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长廊中的建筑彩绘艺术处于一个有丰富色彩的山水自然环境中,要从中突出出来,就必须用对比强烈的浓墨重彩来层层描画,才能体现皇家富丽堂皇的气派,达到鲜明醒目的装饰效果。苏式彩绘艺术虽从江南传来,却在北方园林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尽管久经岁月,颐和园长廊的建筑和这些苏式彩绘仍然造像万千,古意盎然。

  这条独一无二的长廊,代表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高超水平,是颐和园内的建筑经典。它的种种精妙之处,只有您去亲身体验,才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它的美和韵味。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彩绘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也是最有趣的画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赵国将要征伐燕国,说客苏代为使赵王明白,赵燕两国相争,会让秦国有机可乘的道理,就给赵王讲了一个寓言。苏代说,这次臣到赵国来,经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长嘴长腿的涉禽)去啄蚌的肉,蚌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日不下雨,明日不下雨,蚌就干死了!”蚌说:“今日不放开,明日不放开,鹬就憋死了!”两者互不相让时,被渔翁一起捉去。

  在颐和园和北海公园里,各有一处以“鹬蚌相争”典故为题材的艺术趣观。

  颐和园的前身,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给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庆贺60岁大寿兴建的清漪园。那时的清漪园中就有长廊。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清漪园也被烧毁。现在的长廊,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起,慈禧在清漪园旧址上重建颐和园时建造的。

  颐和园长廊木结构的梁枋檩柁上,绘满了“苏式彩绘”。其中“鹬蚌相争”的画面就在长廊西部、秋水亭与清遥亭之间的南外侧廊檐下,画着蚌夹住鹬嘴不放,一个白胡子渔翁和一个红衣小孩张开双手乘机捕捉的有趣场面。

  在北海公园内西北角,“小西天极乐世界”方殿以南,有一座平面呈正方形的大石碑,是1770年乾隆60岁时,为万佛楼落成而题刻的诗碑。万佛楼,楼高3层,面阔7间,为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80岁大寿而建,曾是北海最高大的建筑,以楼内的壁龛共放有1万余尊金佛而著称。1900年,八国联军中的日本侵略军将楼内金佛全部掠走。1975年,万佛楼被拆除,原在楼前的乾隆诗碑,后被移至现今所在处。

  这座诗碑体积庞大,通身布满繁复而精美的浮雕。在刻着海水波纹的底座上,雕有出没于浪涛之间的鱼龙海兽虾蟹,最为奇特的,是在汹涌起伏的海浪上,还雕有“鹬蚌相争”的画面。只见那蚌壳微张,紧紧夹着鹬的头,而鹬则扑动双翅,似在奋力争脱,十分生动有趣。在北京众多的清代碑刻中,雕有“鹬蚌相争”画面的,这是唯一的特例。





14000多幅彩画307幅历史人物故事入选世界最有趣的画廊
 
双泉寺・万善桥


  刚入八月,中伏伊始,京城闷热难耐。余赴京西翠微山寻访,先到黑石头村,这里属石景山区所辖。虽说距车水马龙的阜石路只三里多远,却没有了城市那种烦躁与喧嚣。村子位于山脚下,很大,有几百户人家,但却静得出奇。一条沟河将村子分成两半。向村民打听,知道去双泉寺,沿着溯沟而上的盘山路前行即可。这条路是由黑石头到陈家沟的,有“黑陈路”字样的路牌。

  沿山路行约五里,
发现路边山崖石缝间有山泉流下,感觉离古寺不远了。询问古寺所在,老人说就在坡上。

  沿山坡小路行几百米,即是古寺。据说该寺始建于金代,明清年间几次修葺。但现在我眼前的古寺只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小院,迎面先见到一个小门楼,残破不堪,没了门扇,顶上长着野草。门楼左右各有古碑一块,为《敕赐双泉禅寺报恩碑》及《重修翠微山双泉寺记》,立碑年号分别为明嘉靖元年及清光绪甲申九月。

  进院门,院中长满荒草,另有四株胸径有1米粗细的侧柏,北房是后来翻盖的,水泥瓦顶。东西厢房计11间都是原装老货,但门窗破败,屋内空荡荡的,只有蛛网挂在墙角处。不知怎的,我突然联想到鬼狐小说《聊斋》,正要转身,背后一声响动,看见草丛中一只小松鼠蹦跳着没了影儿。我无心久留,从古寺废墟中退了出来。

  在古寺下方的山涧上架着一座古桥――万善桥,单孔,拱形,砖石结构,宽3米多,长近8米,高10余米,始建于金,明弘治年间重修,初名双泉桥,现在桥拱额上有旧时石雕大字“万善桥”。

  在古桥上凭栏远眺,万木葱茏;在涧底仰望,桥如飞虹,涧间巨石错置,流水清澈,尤其是桥拱上沿嵌有石雕镇水兽头,形状雕工均在上乘,使古桥愈显古朴、壮观。我画过诸多北京古桥,万善桥之气势实属非凡,而古桥给我带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冲击力,使我极力想表现它……
 
京郊为何有许多杨家将地名


  挂甲塔、刀劈崖、东北旺、西北旺、亮甲店、六郎庄、点将台、七郎坟……

  提起杨家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在北京地区也流传着许多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并有一些地名与之相关,其中多集中在海淀、昌平和密云等区县。

  在海淀区香山有个“挂甲塔”村,传说杨七郎一次独自去搬兵,在山下与辽兵相遇,他一见寡不敌众,便逃到山上,并将身上的盔甲挂在一个小塔上,巧妙地骗过追杀他的辽兵,于是这个小山村被叫成了“挂甲塔”村。离此不远,有一山崖,如刀劈一般,人称“刀劈崖”,据传杨门女将穆桂英追击辽兵于山下,眼看辽兵要逃过山口,她急得一挥手,绣绒大砍刀便朝辽兵逃去的方向飞去。因为用力太猛,大砍刀一下子砍在了山头上。只听得“咔嚓”一声,山头被砍下了一半儿,五百多辽兵被埋在了山下,后来人们就把她用绣绒大砍刀劈成的那座山崖叫成了“刀劈崖”。在颐和园北面不远处,有座“望儿山”,当地盛传在辽宋争战时,这里是宋军的营地。佘太君的儿子带兵和辽军交战时,佘太君常在此登高望儿,擂鼓助阵,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山叫成了“望儿山”。她所望见东北方的村子被叫成了东北望(东北旺),西北方的村子叫成了西北望(西北旺)。受这一传说影响,离此山不远的羊(杨)坊和韩家川两个村子据说是杨家将和辽兵韩昌驻扎的地方,数百年来有着“杨韩不通婚”的习俗。直到1990年两村的一对男女青年才冲破历史的隔阂,结为姻缘。由望儿山往北数里,有个地方叫“亮甲店”,传说有一次杨六郎率兵路过此地遇大雨,于是就地宿营,雨后晾甲于此,故得名“晾甲店”,后来按此谐音,叫成了“亮甲店”。颐和园东墙外有个村子叫“六郎庄”,最早叫“牛栏庄”。传说北宋时杨六郎与辽兵交战受伤,曾在此村养伤,还除掉了村里的一个恶霸,人们为了纪念他,把村子叫成了“六郎庄”。

  在昌平区有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关沟,在一面峭壁上有一幅石浮雕人像,传说这是杨家将中镇守三关抗辽大元帅杨延昭的影像,得名“六郎影”。在老峪沟有个村子叫“了思台”,据传穆桂英曾在此生子,但因战事危急,只好把爱子暂放在密林中的一个山洞里,派一名随身侍女护养,她便流着泪水又杀向敌阵。当地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把穆桂英撂下孩子的地方叫成了“撂子台”。随着年深日久,后来被叫成了“了思台”。离此不远残留着一处断壁残墙的遗迹,相传是杨六郎当年在这里筑起的“拦马墙”,他在此屯兵养马,准备与辽兵再战。此外在居庸关下还有一处穆桂英点将巧退辽兵的“点将台”。

  在密云县番字牌村北有一条大川,叫野马川,相传一次杨六郎打仗从此处路过,碰到了一匹马在河川里戏水,他一眼就看出这是宝马良驹,便从岸上一跃,飞似的跨到马背上,从此这马成了他的坐骑,与他一起驰骋于杀场,“白马关”由此得名。在“白马关”外,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司营子”一个叫“冯家峪”,奇怪的是“司营子”里没有姓司的,“冯家峪”里没有姓冯的。原来是当年穆桂英与辽兵大战时,在这里被撕破盔甲,辽兵败退后,她坐在村边缝补盔甲,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就把她撕甲的村子叫成了“撕甲营子”,把缝甲的地方叫成了“缝甲峪”,日子一长,就给叫白了,叫成了“司营子”和“冯家峪”。在古北口万寿山有一座土包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七郎坟”三个大字。传说杨七郎随老令公去抗敌,由于中了奸臣潘仁美的计,在古北口关前被乱箭射死后,又被扔进河里。后来被当地的老百姓发现,捞上岸后被祭奠一番,然后埋在了万寿山,并刻碑纪念。

  此外在延庆、平谷、大兴、门头沟、房山等区县也有一些与杨家将有关的传说和地名,都带有传奇色彩。

  杨家将真的涉足北京地区吗?从史料上来看,杨家将抗击辽敌主要活动于山西和河北中西部地区,往北最远到过易水河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易县、涞源、涿州、霸州和雄州(今河北雄县)一些地区,而杨六郎镇守的“三关”指的就是雄州曾有过的一个关口―――瓦桥关。从周世宗北伐以后,直到北宋末年,辽朝灭亡,周、宋都在霸州到雄州一线与辽对峙。虽说宋太宗曾经兵临辽南京(北京)城下,但最后还是大败而回。所以说杨家将的人马并没有到过北京地区。各区县的地方志中也没有关于杨家将活动的确切历史记载。那为什么会在京郊地区有许多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和地名呢?原来这是后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愿望附会上去的。

  杨家将的历史资料虽然简单,但传说十分丰富。一些人物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多是通过戏剧、演义、评书、传奇故事等形式,被“发扬光大”了。人们被杨家将英勇抗敌的故事所感动,更仰慕他们的英名,于是就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将一些故事附会于周边的景观上,并经过世代相传,越传越广泛,越传越真实。但历史终归是历史,被后人所演绎的只是民间传说而矣。
 
紫禁城中轴线是地球子午线


  公元1406年,明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
  紫禁城的中轴线是指午门―――神武门之间960米长的轴线,
这条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位,所以象征明堂、路寝的主殿堂建在这里,同时它亦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明清两代时,中轴线是以皇城为准,即南起大明门,北至景山长度为2500米,这条中轴线不仅是皇城的中轴线,而且与北京城的中轴线完全重合,即南起正阳门北至钟楼,明嘉靖年间增修外城,中轴线延伸至永定门,全长8公里,如果将此线南北延伸则是地球的子午线。

  建筑师们截取地球子午线的一段作为皇家建筑的中轴线约始于元代,似乎时间并不太长,但其渊源却悠悠远远。“中国”含有“中央之国”的意思。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已有中央子午线的概念,但由于历代皇室建筑分散,未居都城中部,故未引起建筑师们的注意,直至元大都兴建,以零为起点的设计,注重了布局和档次,为了突出皇宫才将其中轴线与城市规划的中轴线重合,亦即与中央子午线重合,以此强调中央子午线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明清以来,建筑师们一直遵循这个原则。

  清康熙48年,清政府确定了京城中轴线为具有科学意义的“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的地球经线,但这条科学的零度线,并未申报列国承认,故没有被国际社会采用。直到1884年,国际会议才通过了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此时已经比中国首次提出晚了175年,由此说其实世界的中心线应该是北京城的中轴线。

  作者注:据个人计算,如果以北京城中轴线为本初子午线平分世界经线,刚好可以分尽,而不会出现格林威治天文台本初子午线划分经线的余数)。
 
神路街的琉璃牌楼

  朝阳门外大街过往的行人,
都会注意到矗立在神路街北口的那座黄绿彩琉璃牌楼。那是明代万历年间,由宫中太监们集资建造的。尽管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但这座三间四柱七楼的牌楼依然保存完好。牌楼正间上方的石匾宽2.8米,高0.9米,匾文系明人所书,南面写书"秩祀岱宗",北面书"永延帝祚"。与牌楼隔街相对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东岳庙。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钓六年(公元1319年),供奉的是泰山神东岳大帝。庙宇的创始人是玄教大师张留孙及其弟子吴全节。全庙由中路正院和东、西两院组成,占地6万平方米,殿宇房屋六百余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的最大庙宇。从琉璃牌楼起,沿着240米的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山门(已拆除)、洞门牌楼、瞻岱门、岱岳殿、育德殿和后罩楼,整体布局严谨、气势恢弘。岱岳殿与育德殿之间,由穿堂连接,形成"工"字形格局,是典型的宋元建筑形制;阜财殿、广嗣殿檐下转角处的鸳鸯交手,仍保持着元代的建筑特点,这在北京地区已十分罕见,值得一看。

  民国以来,时局跌宕,民生凋敝,东岳庙也渐趋衰落。建国后,东岳庙被学校和机关占用,沉寂近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重新整修,于1999年作为北京民俗博物馆向社会开放。
 
敕建天主堂――西什库

  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洪若翰等人受到康熙赏识,供职于内廷,为康熙皇帝讲授西方科学知识。1693年,康熙偶染疟疾,久治不愈,御医为之束手。然经洪若翰等传教士献上西药奎宁(金鸡纳霜),一服即见奇效。病愈后的康熙为表感谢,应他们请求赐给一座教堂。教堂于1703年建成,堂前镌有康熙帝御题“敕建天主堂”五字匾额,因地处蚕池口,又称蚕池口教堂,简称北堂,以区别于宣武门内的南堂。
  清雍正帝即位后,
采取了严禁传教的政策。至道光七年,清廷降旨籍没北堂,道光十八年,下令将北堂拆除。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归还北堂,并加以重建。清政府只好在蚕池口旧址重建,1865年,北堂重建竣工,更为宽敞高大。在其东配房还创建了一座北京最早的自然博物馆,命名为“百鸟堂”。由于这在中国是首创,所以吸引了众多王公大臣前往参观,连慈禧太后也曾微服前去观赏。

  光绪十二年,慈禧太后不得不撤帘归政,在这之前她开始勘修西苑三海,准备作为她归政后颐养天年之所。因北堂紧邻西苑,可以俯瞰皇家禁苑,慈禧深以为忧,欲将北堂圈入西苑。直隶总督李鸿章出面与法方交涉,最后达成协议:允许法方在西什库择址另建教堂,所给土地比原址扩大一倍,补偿迁移费银35万两。清廷急于收回北堂的另一个原因是慈禧太后对“百鸟堂”有觊觎之心。

  新建的北堂在西什库,故而人们称为西什库教堂。1984年5月24日,西什库教堂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门 复兴门 建国门的来历

  明清遗留的老北京城,本由平面呈“凸”字形的内、外两城所组成,开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除正阳门城楼、箭楼及德胜门箭楼尚存,其他城门均不复存在,只是保留了原城门的名称作为地名标志。但在这16个老城门之外,还多出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这三个听起来也像是城门名称的地名混杂其间。这三处地方以前有过城门吗?

  明清时期,
老北京城的城门不是简单的出入通道,而是设计周密的整套城防要塞。每座城门,均由城楼、箭楼及连接二者的瓮城所组成,瓮城之中,形成封闭的空间,敌军一旦闯入,即被“瓮中捉鳖”。

  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都不曾具备上述设施,它们只是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了交通方便,陆续在老城墙上开辟的通道而已。

  和平门开辟于1926年,其目的是沟通被内城南城墙阻隔的北新华街和南新华街。

  北新华街在清代曾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排水沟。1913年,袁世凯政府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将这条排水沟改建为暗沟,在其地上兴建了一条北起西长安街,南抵内城南城墙的街道,命名为北新华街。朱启钤原拟将该处城墙打通,使北新华街与外城新建的南新华街连成一线,再接上中南海袁总统府西墙外新建的府右街,共同形成一条新增的沟通内外城的南北干道。但因正阳门外的富商担心此举会导致行人分流,影响正阳门外商业区的生意,遂行贿权要,游说当局,说是打通城墙会泄漏风水,不利于总统。迷信风水的袁世凯信以为真,阻止了打通城墙的计划。

  1926年4月,冯玉祥国民军将领鹿钟麟出任北京警卫司令以后,下令将南北新华街阻隔处的城墙打通,开辟了两个门洞,分为上、下行通道,并安装了铁门,命名为和平门。1958年,为改善交通,将和平门门洞拆除,形成更为宽阔的城墙缺口。

  复兴门和建国门则是日寇侵占北京时,在内城东西城墙上扒开的两处缺口。

  看过北京地图就可知道,老北京城内城东面的朝阳门、东直门及西面的阜成门、西直门,位置都偏北,内城南部确实缺少横贯东西的干道。但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谁也不敢轻易将城墙扒开口子。

  据北京市档案馆1999年第四期《北京档案史料》所载《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寇于1939年起,就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的政治口号,将日寇命名的“长安门”改为“复兴门”,“启明门”改为“建国门”。1946年11月何思源接任市长之后,曾“修建复兴门等城防工程共十三处”,在复兴门缺口处增建了一座10米宽的拱券门洞,并加装了铁门。1955年,为展宽道路,将复兴门的门洞拆除,拓宽了缺口。而建国门则从未建造门洞,一直是缺口状态。

  解放后,为改善交通,将老北京城墙扒开了多处缺口,即未建门洞,也未命名为“某某门”,只是依据附近地名,称作“十条豁口”、“北小街豁口”等名称。老北京人则称其为“城豁子”。

  再后来,老城墙被拆除,有豁口的地方,大都兴建了立交桥,昔日的“十条豁口”变成了“东四十条桥”,“北小街”豁口变成了“小街桥”。残留的少数“豁口”,已成为标注在公交线路站牌上的车站名称。

  “文革”期间造反派破“四旧”,将许多带有所谓“封、资、修”色彩的地名废除更改,如“王府井大街”改为“人民路”,“东交民巷”改为“反帝路”。但造反派们可能并不知道“复兴”、“建国”这样听起来无甚不妥的地名,却是当年由国民党北平市政府命名的,因此未做更改。
 
二道关长城与鹞子峪城堡


  怀柔境内的黄花城长城是明长城的又一处精华所在,
它气势雄伟,构筑精细,集奇险于一身,是北京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

  黄花城历史曾称为黄花镇,黄花城关被称为头道关,它是外省通往京师的要冲,也是拱卫明皇陵的门户。在黄花城关遗址北侧的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明万历年间刻写的“金汤”两个大字,足以显示出当年关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城的军事防御,黄花城北面又延修了一段长城,这段长城被称为外长城。距头道关北约二公里处,建置一关,称二道关。如今,二道关隘口已不复存在,而当地村落却因此而得名。

  二道关村现有村民400余户,全村房屋沿山脚下建成,林木环抱,环境幽雅。村前面山上有连绵起伏的古长城,村内还有多处文物古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鹞子峪城堡。

  鹞子峪为二道关所辖,古时该地曾有猛禽鹞鹰出没,故名。鹞子内峪建隘口一座,据《四镇三关志》和《西关志》载:“鹞子峪口,正关一道,城楼一间,水道二空,挡墙二道,敌台二座,明嘉靖二十三年(1595年)建,宽漫,通众骑,极冲”。现在,隘口西南烽火台尚存,隘口已毁。

  鹞子峪隘口东侧北坡处建有一城堡,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砖石结构,南墙长102米,北墙长91米,东西墙各长78米。南向开一城门,门洞上镶嵌一汉白玉门额,上书“鹞子峪堡”四个字,城堡保存完好。

  关于鹞子峪城堡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是屯兵,二是养马,但都缺乏确切的依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修建城堡确为军事防御所需,《四镇三关志》上就有关于夷部入犯鹞子峪的记载,古老的城堡曾经历过刀光剑影的浴血厮杀。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随着疆土的巩固,战事逐年平息,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日渐削弱,驻防的军队也撤离了长城,黎民百姓开始在长城脚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鹞子峪城堡内最多时居住40余户人家,130多口人,现仅剩十五、六户,许多人家盖了新房。城堡内的一棵古槐树已有几百年的树龄,仍枝繁叶茂,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1984年,鹞子峪城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二道关村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文物古迹,开发建设了旅游区,并开展了民俗旅游接待,古老的山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最初由 逗逗 发布
二道关长城与鹞子峪城堡


  怀柔境内的黄花城长城是明长城的又一处精华所在,
它气势雄伟,构筑精细,集奇险于一身,是北京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

  黄花城历史曾称为黄花镇,黄花城关被称为头道关,它是外省通往京师的要冲,也是拱卫明皇陵的门户。在黄花城关遗址北侧的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明万历年间刻写的“金汤”两个大字,足以显示出当年关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城的军事防御,黄花城北面又延修了一段长城,这段长城被称为外长城。距头道关北约二公里处,建置一关,称二道关。如今,二道关隘口已不复存在,而当地村落却因此而得名。

  二道关村现有村民400余户,全村房屋沿山脚下建成,林木环抱,环境幽雅。村前面山上有连绵起伏的古长城,村内还有多处文物古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鹞子峪城堡。

  鹞子峪为二道关所辖,古时该地曾有猛禽鹞鹰出没,故名。鹞子内峪建隘口一座,据《四镇三关志》和《西关志》载:“鹞子峪口,正关一道,城楼一间,水道二空,挡墙二道,敌台二座,明嘉靖二十三年(1595年)建,宽漫,通众骑,极冲”。现在,隘口西南烽火台尚存,隘口已毁。

  鹞子峪隘口东侧北坡处建有一城堡,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砖石结构,南墙长102米,北墙长91米,东西墙各长78米。南向开一城门,门洞上镶嵌一汉白玉门额,上书“鹞子峪堡”四个字,城堡保存完好。

  关于鹞子峪城堡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是屯兵,二是养马,但都缺乏确切的依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修建城堡确为军事防御所需,《四镇三关志》上就有关于夷部入犯鹞子峪的记载,古老的城堡曾经历过刀光剑影的浴血厮杀。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随着疆土的巩固,战事逐年平息,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日渐削弱,驻防的军队也撤离了长城,黎民百姓开始在长城脚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鹞子峪城堡内最多时居住40余户人家,130多口人,现仅剩十五、六户,许多人家盖了新房。城堡内的一棵古槐树已有几百年的树龄,仍枝繁叶茂,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1984年,鹞子峪城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二道关村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文物古迹,开发建设了旅游区,并开展了民俗旅游接待,古老的山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二道关长城与鹞子峪城堡

--------------------------------------------------------------------------------

http://www.qianlong.com/   2004-07-16 14:49:24




  怀柔境内的黄花城长城是明长城的又一处精华所在,
它气势雄伟,构筑精细,集奇险于一身,是北京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

  黄花城历史曾称为黄花镇,黄花城关被称为头道关,它是外省通往京师的要冲,也是拱卫明皇陵的门户。在黄花城关遗址北侧的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明万历年间刻写的“金汤”两个大字,足以显示出当年关口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皇城的军事防御,黄花城北面又延修了一段长城,这段长城被称为外长城。距头道关北约二公里处,建置一关,称二道关。如今,二道关隘口已不复存在,而当地村落却因此而得名。

  二道关村现有村民400余户,全村房屋沿山脚下建成,林木环抱,环境幽雅。村前面山上有连绵起伏的古长城,村内还有多处文物古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鹞子峪城堡。

  鹞子峪为二道关所辖,古时该地曾有猛禽鹞鹰出没,故名。鹞子内峪建隘口一座,据《四镇三关志》和《西关志》载:“鹞子峪口,正关一道,城楼一间,水道二空,挡墙二道,敌台二座,明嘉靖二十三年(1595年)建,宽漫,通众骑,极冲”。现在,隘口西南烽火台尚存,隘口已毁。

  鹞子峪隘口东侧北坡处建有一城堡,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砖石结构,南墙长102米,北墙长91米,东西墙各长78米。南向开一城门,门洞上镶嵌一汉白玉门额,上书“鹞子峪堡”四个字,城堡保存完好。

  关于鹞子峪城堡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是屯兵,二是养马,但都缺乏确切的依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年修建城堡确为军事防御所需,《四镇三关志》上就有关于夷部入犯鹞子峪的记载,古老的城堡曾经历过刀光剑影的浴血厮杀。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随着疆土的巩固,战事逐年平息,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日渐削弱,驻防的军队也撤离了长城,黎民百姓开始在长城脚下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鹞子峪城堡内最多时居住40余户人家,130多口人,现仅剩十五、六户,许多人家盖了新房。城堡内的一棵古槐树已有几百年的树龄,仍枝繁叶茂,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1984年,鹞子峪城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二道关村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文物古迹,开发建设了旅游区,并开展了民俗旅游接待,古老的山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