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北京人什么都侃!从头说起...

烦!今天心情不好!顶帖子!
 
北京会馆戏台联

  从明、清到民国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北京会馆先后就有549处,其中有10处在内城,其余539处都在外城,尤以宣南最为集中。会馆是私人设立的,当初设会馆目的约三种:一、外地同乡在京城“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二是外地人进京参加科举之试或办事情,有提供食宿之所,相当现在驻京招待所。三是,有一种同业会馆,如同行业的居住处,书业的文昌会馆、药业的药行会馆、钱庄票号的正乙祠等。逢年节乡人都到会馆来祭神、团拜、听大戏。
  各地会馆为演出则建了不少戏台,
于是也产生一批戏台联:如

  湖广会馆戏台老联(左宗棠)

  江山万里横天下

  杞梓千程贡上都

  广州会馆戏台联(清 戴文成)

  近依辇毂光仪,雅集定多蓬岛客

  话到乡国风味,选词应谱荔枝香

  长沙会馆戏台联(清 曾国藩)

  湖山积久发奇光,藉此地鼓舞轩馨,聊寄酬洞庭衡岳

  科目何尝无国士,愿诸君淋漓感激,便安排孝子忠臣

  京师戏台联(清 纪晓岚)

  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脚(角)耳。汉祖唐宗,也算一时名角,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扛旗打卒跑龙套。

  四书白,五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都是求钱乞食耍猴儿。

  随着世事变迁,到清光绪晚期,北京会馆由盛而衰。1905年清政府下诏停止科举制,各地举人也不来京城了。1906年北京商务会馆总会成立,各地行业公会相继建立,原同业会馆日渐解体。随着会馆的消失,那些反映京都风貌的风光一时的会馆舞台也渐消失或鲜为人知了,会馆戏台老联也无声地去矣。
 
纪晓岚留下的一副著名“市招对”

  商业发达,城市里就显得热闹,上百年前,街道两旁最抢眼的自然数牌匾、对联和市招了,五花八门,甚至千奇百怪。现在,牌匾还有,对联不多,至于市招,除了理发洗头店门前转的那个之外,想不起来还剩下什么,近乎绝迹。

  市招就是传统的广告:一种是幌子,
有形象性,体现行业特点;一种是牌子,要写文字,相当于本行业或自家字号的广告词。

  明清以来,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都市,大买卖多,老字号多,那招牌上的口气也大。大学士纪晓岚常常身着便服上街,先在裱画店里会会朋友,看看字画,又到别处转悠。他看见一个大药铺的市招上写着“自运云贵川广南北道地药材”一串文字,是说多远的好药,我这铺子里都有,而且强调“自运”,不是在药材批发市场上买人家的。这本是旧时药铺常用的招徕语,纪晓岚却突然想起裱画店门口的招牌,正好可以凑成一副对子:

  精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画

  自运云贵川广南北道地药材

  这是纪晓岚留下的有名的市招对,也应了这句老话:“处处留心皆学问”。

  联中的“道地”和“地道”是一个意思,民国时候,北京也有人集过市招对联,用的是“地道”:

  天理肥皂

  地道药材

  此处,当然应该用“地道”:地对天,合成天地;道对理,合成道理。这就有点“无情对”的味道了。
 
京联

  之所以京联能给人如此多样的感觉,与历史根源,地理原因,也有“居民”上至皇帝、下到祥子的复杂成分、各色心态有关
  一通锣鼓过后,
咱这儿“京联”算是开场了。

  京联是什么,是对联,北京对联。因为对联是实用性最强的文学,历来对联分类便多按用途,诸如名胜、喜庆、哀挽、行业、酬赠,却很少按地域来分的。两广对联,两湖对联,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有何异同,恐怕谁也难说清楚。这事呢,又有特别之处,有些地方的对联,还真有地方特色,如同地方小吃,就是别具风味。至少有两处对联,可以冠名。

  一个是“川联”,有一股麻辣烫的感觉。民国时有位刘师亮,人称“谐联大师”,他的代表作是一副春联:“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喜欢对联的人,都能记得。当代流沙河、魏明伦,也堪称川联的大家。

  再一个就是“京联”,那感觉复杂了点儿:排场如满汉全席,像故宫、北海、颐和园的对联;高档如挂炉烤鸭,像状元进士、作家教授、大师巨匠的对联;普通如炸酱捞面,胡同里大门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便是;至于像小豆冰棍儿能败火的,像冰糖葫芦嘎嘣脆的,则是那些“京师地名对”、“京味幽默对联”了。之所以京联能给人如此多样的感觉,与历史根源,地理原因,也有“居民”上至皇帝、下到祥子的复杂成分、各色心态有关。

  就代表人物而言,纪晓岚绝对算一个。今年是他200年诞辰,中国楹联学会正和沧州联合搞大征联,纪念这位幽默大师。其他呢,老舍、郭沫若、赵朴初……直到你我,北京老百姓。

  只要咱们把“京联”这个栏目办下去,把“京味”的文章做足,一篇一篇续下去,您就擎好吧,准能饱了眼福,开了眼界;说了这么些年的“京味文化”许是还能增加不少内容。以前,大概还没人从对联的角度看北京文化呢。
 
杜广沛与旧京老戏单

  “老戏单儿”,现而今的学名叫“说明书”。在京城的收藏界,有一位颇有名气的戏单儿收藏家,他就是北京人艺的杜广沛先生。为了收藏戏单,他老人家几乎用去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收藏的戏单大约有几十种、数千张,其中以戏曲和话剧的居多,尤以京剧的品种齐全而且珍贵,最早的一张是清朝宣统元年“广德楼”的戏单。
  为了满足戏迷爱好者和北京历史文化研究者的需求,
最近,中国文联出版社从杜先生的藏品中精选了一百三十余张最有价值的戏曲、曲艺戏单,汇成集子出版了,书名叫《旧京老戏单―――从宣统到民国》。书中收录的这些戏单可以说是珍品中的珍品。它从一个侧面忠实地记录了梨园春秋和北京城的文化发展史。从这些戏单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诸如陈德霖、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龚云甫、程继先、刘宝全、荣剑尘等许多京剧、曲艺泰斗的名字,而且还可看到这些前辈丰富的演出剧目,其中不少剧目今天已经失传。不仅如此,您还可以从中得到不少知识。比如解放前北京有多少戏园子(即剧场)?这些戏园子当初是在什么地方?北京有多少老戏班儿?他们经常在哪儿演出?当时的戏票是多少钱一张?演出时间有多长?一个有气派的“堂会”能演几天?演多少出戏?等等。总之,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不少的知识和乐趣,很值得一览,更值得收藏。
 
5000张照片收藏北京胡同(多图)


  对于67岁的张云亭来说,
他一生最大的财富是对北京城的记忆,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的加快,许多美好的记忆已经随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消逝,他拿着天坛牌相机,用脚步丈量着老北京城的每一寸土地,开始拍北京的胡同―――用胶片占有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记忆。

  占有欲“患者”:张云亭

  年龄:67岁

  占有物品:老北京的记忆

  占有数量:5000多张北京胡同照片

  占有代价:用坏美能达相机、天坛相机各一架,穿坏5双鞋,戴破两顶帽子
 
退休后终偿心愿

  “只有胡同才能真正代表北京!”张云亭老人看着几千张照片对记者感慨道。张云亭的老家是黑龙江省肇源县,1954年8月,他从沈阳二一一技校毕业,正式分配到北京市兴平机械厂,在北京整整生活了50年。

  从小就对历史充满兴趣的他,总是对流传年代久远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二十年前,张云亭爱上了老北京城的胡同,每每穿过一条胡同,就会想起一段记忆中的典故;每晚躺在床上,都会想起白天的胡同见闻。久而久之,对胡同的热爱在心里生根发芽,并期待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开花结果……年轻的时候由于工作太忙,他难以让自己的任何一种想法付之实践,1993年,正式退休的张云亭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他跑遍了图书馆,做了几十大本关于胡同历史的简报,并深深乐在其中。2001年初,他萌生了为胡同拍照的念头,想用胶片来留住这些历史的见证,2月,他正式踏上了拍摄的“征程”……
 
两年马不停蹄

  从2001年2月到2003年5月,张云亭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相机穿越在老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一台美能达和一台天坛相机轮流使用,共用去数百个胶卷。春夏秋三季每早7点、冬季8点半准时出发,晚上5点收工,将胶卷送去冲洗,休息几个钟头后再去取照片,仔细审看冲洗的结果,如果觉得哪张不满意第二天还要重新去拍。往往是视拍出的结果而确定第二天的路线。张云亭说,“拍胡同一定要拍到胡同牌子才有意义,可有的时候我早上到了拍摄地点,东西向的胡同,路牌偏偏在西边,逆光拍摄的效果非常不好,第二天就得返工。”
 
地图出版社找我帮忙

  当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张云亭笑言:“首先就是热爱,是对胡同的热爱让我拿起了相机;其次,我觉得到公园遛弯也是遛,总去公园也太没意思,何不去遛胡同呢,还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每次回想起那段拍摄时光,他的心中都会升起一种无比的眷恋之情。张云亭拍摄胡同照片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地图出版社在重制新地图的时候,有的胡同填不上名,有的名字对不上胡同,还专门找到了张云亭帮忙。现在,很多胡同都已经消失在了北京城的改建之中,而照片却作为见证永远地留在了张云亭的心中。
 
占有故事 5000张照片与2067条胡同

  张云亭的拍摄范围是二环以内的老北京城,涉及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一共拍摄胡同2067条,东城579条、西城625条、宣武510条、崇文318条,还有35条是旧城墙拆除以后修的道路。其中专门以“胡同”命名的有1024条,以“巷”命名的有282条,“大街”66条、

  “街”226条、“条”186条、“斜街”13条、“小街”8条、“路”35条、“里”107条、“夹道”24条、“沿”14条。每条至少有两张照片,路牌上的字有的清晰可见,有的随着风吹日晒已经变得模糊了。

  这些照片不见得最美,却最真实,照片上的内容亦没有一丝拍摄的痕迹,停留在照片上的人们也都或行色匆匆或怡然自得。

  这里有北京城内最窄的钱市胡同,最窄处只有44厘米;有最古老的三庙街,它的前身是辽代的檀州街。

  留给他记忆最深的是京报馆所在的魏染胡同、老舍故居所在地丰富胡同,很多如鲁迅、末代皇妃婉容等的故居,他都亲自进去过。

  张云亭说他关注的是胡同的“三大亮点”,一是名人故居,二是深宅对联,三是历史典故。他将所有的照片都分区域放在了不同的纸袋里,照片明细都工工整整地记录在了本子上,哪个区多少条、什么名字一目了然,而且每个纸袋里都有一张手绘地图。打开箱子,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翻烂了的民国北平城地图,满满一大箱子的纸袋装载着沉甸甸的记忆……
 
相关链接 北京胡同之最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最窄处44厘米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道湾胡同,十九道弯

  最长的胡同: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全长25.23米

胡同历史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元朝《析津志辑佚》中记载:“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明朝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清朝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提到清朝约有街巷胡同2077条,直接称胡同的约有978条。据1982年版《古今北京》一书说:北京城区的胡同约有4550多条。1986年版《实用北京街巷指南》记载,四个城区共有胡同3665条。

胡同的名称

  北京的胡同多以官方机构、桥梁、地名、人名等命名。还有以地貌特点命名的胡同,如耳朵眼胡同、罗圈胡同、椅子圈胡同等等。以地名命名的如大栅栏胡同、水井胡同、三里河胡同;以北京方言命名的有帽儿胡同、盆儿胡同、井儿胡同等;以人名命名的如永康胡同、武安侯胡同、三不老胡同等等。(记者陈娜 实习记者周晓东摄)
 
京华牡丹古今谈

  “五一”前后?在景山公园、北京植物园、中山公园等处的牡丹园内,到处盛开着花团锦簇的牡丹,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牡丹是原产我国的世界名花,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称。山东菏泽和洛阳的牡丹最为有名,其实在北京,牡丹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

明清两代,大小牡丹园在京城多处可见

  早在明朝时期,
北京宫苑中就栽植了很多牡丹,“金殿内外尽植牡丹”;不仅如此,牡丹还步入民间园林。例如海淀的“李园”,“园中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京国之第一名园也”。民间的牡丹园,还有宣武门内的“宣家园”及宣武门外新华街以西的“梁家园”、阜成门外的“惠安园”等。西直门外高粱桥西三里的“极乐寺”,有当时闻名的牡丹园,园的周围有十里,有许多奇异罕见的牡丹品种。春天,有许多人到这个被称为“花海”的牡丹园来观赏。

  清朝皇室喜爱赏花,皇宫内四季都摆放鲜花,冬季有陈设“玉、堂、春、富贵”的习俗。所谓富贵,就是牡丹。圆明园中有一景――“镂月开云”,又称牡丹台,是圆明园中最早建成的建筑物之一,是皇帝观赏牡丹的地方,这里被看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慈禧钦定牡丹为国花,于1903年,在颐和园排云殿旁建“国花台”。

  解放后,在北京,中山公园、颐和园等园林的牡丹,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各公园相继从菏泽、洛阳引进不少品种。其中以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天坛公园等处种植最多。中山公园有100多个品种。景山公园在道路旁及山坡上种了不少牡丹。1981年,在卧佛寺的北京市植物园,兴建了牡丹园。在山丘上,顺自然山势,垒石筑台,上万株牡丹,与近百种乔灌木巧妙配置,错落有致。不仅面积大,而且品种多。

赏牡丹、写牡丹、唱牡丹、画牡丹、绣牡丹,牡丹文化丰富多彩

  白居易《长庆集》有诗曰:“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唐李正也有封咏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从此,牡丹开始享有“国色天香”的美誉,牡丹文化应运而生。

  自隋朝至今,炎黄子孙都有观赏牡丹的习俗。如今,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全国各地到牡丹种植场所去观赏牡丹的人越来越多,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的牡丹花会最为著名。

  我国各地、各民族还有“唱牡丹”、“写牡丹”、“画牡丹”、“绣牡丹”等习俗。

  说起“唱牡丹”,不少人都会想到陕北民歌中的歌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就是野生牡丹;提到“写牡丹”,有北京等地的牡丹诗会、牡丹笔会;湖北省恩施地区土家族“种牡丹”、“绣牡丹”的习俗。此外,还有云南省大理地区白族“赶山”观牡丹与牡丹雕刻;甘肃省陇西地区浪山的“朝山会”进行的牡丹观赏活动等。

  历代有关牡丹的诗、词、赋、谱、记,层出不穷,其中不少还流露出作者关心国事、民族安危及民众疾苦的心情。
 
北京人的遛鸟

玩花鸟鱼虫是北京人的一种生活情趣,也是太平盛世、人民安乐的象征。
  遛鸟不独是给鸟儿"放风",
主要在于驯鸟儿,教给鸟儿一些小技艺,一作观赏、娱乐。以前空旷地带很多,于是鸟迷们每早云集,遛鸟放风、交流驯鸟经验。"花红鸟"是可驯之鸟,所以普遍被人饲养,如"老西儿"、"太平鸟"、"灰儿",都能教练"打弹";"交嘴"、"黄鸟"、"黄麻儿"、"竹点儿"等鸟儿都能教练"叼旗儿"。

  遛鸟儿,驯鸟儿之余,多是到附近茶馆品茗小憩,把各自的鸟儿笼子挂在茶馆门前,如入森林。鸟迷们聚会的茶馆,往往招至一些"慕鸣"而来的顾客。所以,店主人为兜揽生意,就邀请养有好鸟的老主顾前来"赛会"谓之"串套"。

  如今,北京市面上又出现了新的"太平父老"--离退休的老年人。清晨,他们在街头公园或绿地树林儿携笼而逛,有的竟蹬着小三轮车运笼而游。累了就将鸟笼挂在树杈上。老哥儿几个席地而坐,侃侃养鸟经验,兴许再来两口儿京剧清唱。从一张张面纹舒展、笑口颜开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这是他们辛劳一生所换来的安逸,自然得到社会的公允。街头遛鸟儿人的出现,标志着老北京风俗的复苏。
 
纸鸢飘摇风云间

  多情最是双飞燕,左扑右闪逗云间;
  金鱼浮泳常摆尾,
彩蝶追逐舞翩跹。

  这位说了,您还会吟诗,还显得挺有学问。其实告诉您喽,我这不是诗,是什么呢?呆会儿您就知道了。今天我要介绍的北京民间艺术和一位大文学家沾边儿,所以,我先来两句充充样子。是谁那么有学问呢?我再来两句您就听出来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老哥您一听,就点头了。可不吗,一部旷世奇书《红楼梦》都能写出来,那还不叫有学问吗?可是曹雪芹跟民间艺术有什么关系呢?

  要说咱们北京的风筝,那可是在全国都数得上的。这风筝的五大产地,就包括了北京。过去北京是皇上住的地方,各地的好东西都要进京献给皇上。北京的能工巧匠多,又吸收了很多好的技巧,做出来的风筝自然是非同一般。要不怎么说,北京即使是民间的风筝,那也带着很强的贵气。目前京城中最有名气的风筝流派就属曹氏风筝、金氏风筝和哈氏风筝了。而这曹氏风筝指的就是曹雪芹传下的风筝。

  这曹氏风筝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据说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共介绍了四十三种风筝的技法。这次单说最富代表性的扎燕。听费老讲,曹氏风筝里的扎燕,翅膀是硬翅,腿是软翅,身子是拍子,这种将硬翅、软翅、拍子结合扎糊成一个风筝可是曹雪芹的创举,当然这也是其他风筝流派所不能及的。

  而且曹雪芹还赋予了扎燕不同的性别、服饰和表情,并用“门子”的宽度、“膀条”的比例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燕子。您说服饰和表情画就行了,可是性别怎么分得出来呢?好分,雄燕就是“胸似银瓶气宇轩”,雌燕就是“酥胸双凸柳腰纤”。哟,怎么觉得耳熟,有点类似于我开头说的那四句。告诉您,这叫歌诀。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当初曹雪芹就是用这种歌诀教后人风筝的“四艺”。

  除此之外,蝙蝠、花、蝴蝶也是曹氏风筝的基本组成元素,而且曹雪芹还独具匠心,根据不同的需要,配上吉祥话。像三星高照、四世同堂、蝉福齐天、萍开雀选、猫蝶富贵等等。其中这“四世同堂”就是在扎燕的身上绘出四只狮子,两只太狮,两只少狮,合着谐音,来个四狮同堂。还有“学足三余”,将鱼绘在燕子的身上,表示日之余,月之余,岁之余,让人思考是否将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可以前是用鲤鱼,现在跟着时代走,就用金鱼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