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想,在这里诚恳地劝请我国的心理学家,抽一些时间去读唯识学,来扩充他们的领域。
依唯识学讲,我们举心动念,在八识田中就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会生长成为生物的身体器官和四周的环境。善的种子就生成高等的生物器官,和优美的环境;恶的种子就生成低等的动物器官,和下劣的环境。以科学来判断,从这渺茫的一念,转变为有形的物质,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呢? 我以为是可能的。
这里不妨推究一下物质和能、力、动、空间、时间等的关系。我们知道,运动是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结合。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就得不到运动的概念。没有运动的概念,也就无所谓运动的变化,也就没有变速的概念。
换句话说,没有运动的变化,也就没有力的概念,因为力的表现就是物体运动的变化(F=Ma)。进一步说,没有力的概念,也就没有能量的概念。因为物质是以运动和相互之间能量的形式而存在的(M=Fs)。如果没有了运动和能量的概念,我们就不能设想出一个物质的世界来。
依唯识学讲,我们举心动念,在八识田中就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会生长成为生物的身体器官和四周的环境。善的种子就生成高等的生物器官,和优美的环境;恶的种子就生成低等的动物器官,和下劣的环境。以科学来判断,从这渺茫的一念,转变为有形的物质,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呢? 我以为是可能的。
这里不妨推究一下物质和能、力、动、空间、时间等的关系。我们知道,运动是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结合。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就得不到运动的概念。没有运动的概念,也就无所谓运动的变化,也就没有变速的概念。
换句话说,没有运动的变化,也就没有力的概念,因为力的表现就是物体运动的变化(F=Ma)。进一步说,没有力的概念,也就没有能量的概念。因为物质是以运动和相互之间能量的形式而存在的(M=Fs)。如果没有了运动和能量的概念,我们就不能设想出一个物质的世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