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个浮尘根的研究,在生理学中已相当完备,但对于真能发生认识作用的神经细胞(佛控名力净色根),在接受外境之后,发生哪一种化学作用,哪一种物理作用,以及怎样和意根取得联系,和其他诸根发生关系,则还没有具体的报告。物理学对于色声二尘研究得很详细,所有不可见的物理现象,如电压、火箭速率、磁场强度、X光、微菌,各种天体等,都可用种种仪器,如电表、雷达、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把对象转变为可见的色尘。 物理学对于声尘的研究,稍次于色尘。由此可知,人的耳根对于声的感觉是有限制的。普通人只能听到每秒二十次以上至每秒二万次以下的波动。各人耳根的感觉力并不相同。各人眼根的感色力也是随人而异,所以对于各种颜色辨别不清的,称为色盲。由此可见。色声二尘不是离心别有。《楞严经》有一段关于声的观念,说得最透彻.佛对听众特地辨明“声来耳边”的错误感觉。声来耳边原是一般人的感想,就是我们学过物理的也是这样想。但仔细来想一想,实在是错误的。因为击钟的时候,钟因被击而振动,因此鼓动四周的空气分子,一个个互相撞击,最后击动我们耳边的空气分子,再撞击到耳膜,传到耳神经细胞,就起声的感觉。这种空气分子的波动在达到耳膜之前,只能说是空气波,而不能叫做声波,这是一个错误。(从这点看来物理学家对于定名,也不怎样严格,今后应当采用佛经中六离合释的定名方法。)空气波动时,它的分子只在本位上振动,并没有一个分子一直从钟边跑到耳边,因此不能说是声来,这是第二个错误。这样,科学家应该向佛法焚香顶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