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中国共产党万岁!

并且,就算有人找出了个什么小毛病,而他只是些逻辑推论.

我这里却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美国某些州立法院法官的民众直选淘汰制度,司法系统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这已经和行政系统非常接近.而且就算有些小的漏洞,也可以在县级具体试验中,找出毛病和改进.

备注: 我在自言自语,谁也不要打搅我.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并且,就算有人找出了个什么小毛病,而他只是些逻辑推论.

我这里却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美国某些州立法院法官的民众直选淘汰制度,司法系统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这已经和行政系统非常接近.而且就算有些小的漏洞,也可以在县级具体试验中,找出毛病和改进.

备注: 我在自言自语,谁也不要打搅我.

哈,你自言自语吧,先,不打扰你了。我还有别的事先忙着。等我有空过来跟你玩。bye.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一个县只有一个县长,但是有数位主管副县长和局长,哪个最差,老百姓知道。

这些人全部列入选票的。每个县有那么10位吧。总会有一个人的票最多。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淘汰制度又不是我发明的,美国人的某些州的司法系统在用民选淘汰制度淘汰法官,飞行员的训练选拔体系也在用淘汰制度.学校的教育系统也在用淘汰制度.我只不过要把他用在行政民众直接选举中,用来净化行政系统.

我就不信有人能把淘汰制度否定了,让所有的人都不要再用淘汰制度.那么这也太伟大了.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这个要顶回去。

我也顶。又发现了个问题。

如你所说,淘汰制度可以用在民选淘汰制度淘汰法官,飞行员的训练选拔,学校的教育系统。但是我认为被用在行政民众直接选举中,就不妥当了。为什么呢?我一一道来。

飞行员和大学生的毕业大概是有个比例的。各个学校和单位的比率不大相同。飞行员和大学生群体不是单个一个人,而是具有相同特性的一群人。一个航校的飞行员们和一个大学某个相同专业的大学生们,学习内容相同,考核标准相同。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要毕业的,只毕业一个学生的话,那学校就甭办了。在这个时候,及格线和末位淘汰制度是一致的。通过设定及格标准而达到某种淘汰率。比如,高水平学苗集中的学校的考题要难些,评分严些。相对学苗水平较低的学校考题要容易些,评分松些。从而使淘汰率保持在一定水平,既可以淘汰不合格的人,又可以督促留下的人更加努力。

美国法官是从具有一定执业年限、丰富执业经验、良好的名声的律师中产生的。美国律师协会每年都对法官进行打分。无论是从事律师职业,还是从事法官或检察官职业,他们必须适用相同的法律。统一司法考核能使他们自身力量加强,最终实现司法独立。美国的一州,一市的法官大多不止一位。这些法官干着相同的工作,对他们可以用相同的指标对他们进行考核,按一定比例淘汰掉一些人。

所以,以上的群体由于其工作和学习内容相同,而且需要留下多些的人,淘汰只是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这个时候很自然地用淘汰制度淘汰末尾的一些人。

而“行政民众直接选举”就不同了,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都只有一位省长,市长,县长。就拿以前的例子来说,县里有一位县长,若干位副县长,若干位正副局长。县长,副县长,和正副局长们的责任不同,工作内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那么对这些人用同一种指标对他们进行考核就是不公平的。当选县长的时候,就要按选县长的标准来挑选人。县长只有一位,那么县长候选人就可以各自演讲,进行竞选,最后从中选出一位被任命为县长。县里的副县长和正副局长们当然也可以作为县长候选人参选,考核标准肯定也要按县长的标准考核,而不是正副县长和正副局长们做同一套考题。最后选拔结果是留下一位优胜者。当然你要说,这也是末位淘汰制度,只不过在N个人中淘汰N-1个人,那你这么说我也没办法。不过,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不是“末位淘汰制度”,这应该叫“竞选”更加合适。

“末位淘汰制度”可以用在一般公务员的录取上,通过一套试题或者面试,从剧多的人里录取几个人。但是,对于官吏,尤其是各级政府的首脑人物的选拔任用,不能用“末位淘汰制度”,而只能靠竞选或者上级委派来进行。

靠,这个真花时间,比扯屁磕费时多了。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我也顶。又发现了个问题。

如你所说,淘汰制度可以用在民选淘汰制度淘汰法官,飞行员的训练选拔,学校的教育系统。但是我认为被用在行政民众直接选举中,就不妥当了。为什么呢?我一一道来。

飞行员和大学生的毕业大概是有个比例的。各个学校和单位的比率不大相同。飞行员和大学生群体不是单个一个人,而是具有相同特性的一群人。一个航校的飞行员们和一个大学某个相同专业的大学生们,学习内容相同,考核标准相同。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要毕业的,只毕业一个学生的话,那学校就甭办了。在这个时候,及格线和末位淘汰制度是一致的。通过设定及格标准而达到某种淘汰率。比如,高水平学苗集中的学校的考题要难些,评分严些。相对学苗水平较低的学校考题要容易些,评分松些。从而使淘汰率保持在一定水平,既可以淘汰不合格的人,又可以督促留下的人更加努力。

美国法官是从具有一定执业年限、丰富执业经验、良好的名声的律师中产生的。美国律师协会每年都对法官进行打分。无论是从事律师职业,还是从事法官或检察官职业,他们必须适用相同的法律。统一司法考核能使他们自身力量加强,最终实现司法独立。美国的一州,一市的法官大多不止一位。这些法官干着相同的工作,对他们可以用相同的指标对他们进行考核,按一定比例淘汰掉一些人。

所以,以上的群体由于其工作和学习内容相同,而且需要留下多些的人,淘汰只是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这个时候很自然地用淘汰制度淘汰末尾的一些人。

而“行政民众直接选举”就不同了,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都只有一位省长,市长,县长。就拿以前的例子来说,县里有一位县长,若干位副县长,若干位正副局长。县长,副县长,和正副局长们的责任不同,工作内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那么对这些人用同一种指标对他们进行考核就是不公平的。当选县长的时候,就要按选县长的标准来挑选人。县长只有一位,那么县长候选人就可以各自演讲,进行竞选,最后从中选出一位被任命为县长。县里的副县长和正副局长们当然也可以作为县长候选人参选,考核标准肯定也要按县长的标准考核,而不是正副县长和正副局长们做同一套考题。最后选拔结果是留下一位优胜者。当然你要说,这也是末位淘汰制度,只不过在N个人中淘汰N-1个人,那你这么说我也没办法。不过,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不是“末位淘汰制度”,这应该叫“竞选”更加合适。

“末位淘汰制度”可以用在一般公务员的录取上,通过一套试题或者面试,从剧多的人里录取几个人。但是,对于官吏,尤其是各级政府的首脑人物的选拔任用,不能用“末位淘汰制度”,而只能靠竞选或者上级委派来进行。

靠,这个真花时间,比扯屁磕费时多了。

根本不需要演讲和竞选,耍嘴皮子和相互攻哄。老百姓的心就是一杆秤。

很简单,数位行政官员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的政绩是否糟糕,腐败行为,是否包了二奶,纸里面包不住火。老百姓投反对票数和反对比例就是衡量指标和及格线,有可能是一个不淘汰,有可能是全部淘汰,有可能是淘汰数个。反正是从最差的淘汰起。

假设县长是唯一个被淘汰的,那么剩下的那些副县长和局长们,实际上相互更清楚谁更能当县长,另外参考上级意见。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根本不需要演讲和竞选,耍嘴皮子和相互攻哄。老百姓的心就是一杆秤。

很简单,数位行政官员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的政绩是否糟糕,腐败行为,是否包了二奶,纸里面包不住火。老百姓投反对票数和反对比例就是衡量指标和及格线,有可能是一个不淘汰,有可能是全部淘汰,有可能是淘汰数个。反正是从最差的淘汰起。

假设县长是唯一个被淘汰的,那么剩下的那些副县长和局长们,实际上相互更清楚谁更能当县长,另外参考上级意见。

不要以为老百姓什么都知道,我已经说过,事实上好多农民就不知道自己那个县的县长和县委书记是谁,更别说人家包的二奶的姓名了。如果新闻不报道,你知道陈希同贪污的公款多还是陈良宇贪的多?不要小看西方国家的演讲和竞选,不要低估“耍嘴皮子和相互攻哄”。通过演讲和耍嘴皮子,老百姓就会知道哪个人的许诺更多而且更加可行,知道每个候选人光辉的一面。通过互相攻讦,互相暴料,就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候选人的丑闻,阴暗的一面,这样老百姓会尽可能多的掌握每个候选人情况。多个候选人为了一个职位竞选,在位的人尽管可能政绩及格,如果有更好的人选,那么就要让位了。这样比末位淘汰更能调动个人的为选民服务的积极性。

按照你的末位淘汰的制度,老百姓只能把不合格的选下去,谁上就不是老百姓说的算了。上级的参考意见会对任命某人插一杠子的。那么势必影响老百姓参政的积极性,老百姓会想,反正选谁自己不起作用,那就让他们自己玩吧。这样政治在一个小圈子里玩,就会大大地降低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县委宣传部,县电台和电视台,刊物的领导都是他们自己人,谁没事桶自己人一刀呀。就算县长局长和自己有矛盾,媒体领导桶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因为他们都有连带关系的。县里的丑闻,连市里省里的媒体都不敢暴料,只有中央媒体和“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媒体才敢报。被中央媒体和“南方都市报”这样刊物暴料的丑闻也只是冰山一角。舆论监督的不作为,更让老百姓心里的这杆秤失去“准确度”,更会让老百姓受蒙蔽,这样就会让这些人混及格。你不信去看,各市县的网站电视的头条就是市长,县长去了灾区慰问群众,下乡调研知道工作,为了市里县里辛勤工作之类的报道。

老百姓肯定知道村长的丑闻,如果县里的头头脑脑和乡村干部不去说,老百姓怎么知道县里头脑的丑闻呀。不要以为现在的县长都是SB一个,公开的吃喝嫖赌,悬称卖官,儿女都是高衙内,在市面上欺男霸女的。如果县政府的人和乡村干部去说县里人的丑闻,除非他不想干了,或者脑子有病。确实,“那些副县长和局长们,实际上相互更清楚谁更能当县长,”,但是清楚归清楚,但是做起事来就会揣着明白装糊涂,要选一个对自己最有利而不是最有能力当县长的人。上级要选人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那些副县长和局长们只会把他们喜欢的人说成是最有能力干县长的好人选,这样,选举就是在这个小圈子里选了。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了,很可能就选一个会搞关系,听话,不桶篓子的大滑蛋,一个庸人执政。那么这不是百姓之福。

而你说的美国由法官选法官补缺的事情就不一样,每个法官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法官之间没啥利害冲突。而且法官以前就是律师,人家不干法官干律师照样挣钱,没准干法官还没有律师赚钱多呢,就是一涡轮铁儿。这时候,选谁补缺可以按照良心说话。而在充满利害关系的官场,良心就要先靠边站了。所以说情况不一样,就不能照搬。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不要以为老百姓什么都知道,我已经说过,事实上好多农民就不知道自己那个县的县长和县委书记是谁,更别说人家包的二奶的姓名了。如果新闻不报道,你知道陈希同贪污的公款多还是陈良宇贪的多?不要小看西方国家的演讲和竞选,不要低估“耍嘴皮子和相互攻哄”。通过演讲和耍嘴皮子,老百姓就会知道哪个人的许诺更多而且更加可行,知道每个候选人光辉的一面。通过互相攻讦,互相暴料,就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候选人的丑闻,阴暗的一面,这样老百姓会尽可能多的掌握每个候选人情况。多个候选人为了一个职位竞选,在位的人尽管可能政绩及格,如果有更好的人选,那么就要让位了。这样比末位淘汰更能调动个人的为选民服务的积极性。

按照你的末位淘汰的制度,老百姓只能把不合格的选下去,谁上就不是老百姓说的算了。上级的参考意见会对任命某人插一杠子的。那么势必影响老百姓参政的积极性,老百姓会想,反正选谁自己不起作用,那就让他们自己玩吧。这样政治在一个小圈子里玩,就会大大地降低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县委宣传部,县电台和电视台,刊物的领导都是他们自己人,谁没事桶自己人一刀呀。就算县长局长和自己有矛盾,媒体领导桶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因为他们都有连带关系的。县里的丑闻,连市里省里的媒体都不敢暴料,只有中央媒体和“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媒体才敢报。被中央媒体和“南方都市报”这样刊物暴料的丑闻也只是冰山一角。舆论监督的不作为,更让老百姓心里的这杆秤失去“准确度”,更会让老百姓受蒙蔽,这样就会让这些人混及格。你不信去看,各市县的网站电视的头条就是市长,县长去了灾区慰问群众,下乡调研知道工作,为了市里县里辛勤工作之类的报道。

老百姓肯定知道村长的丑闻,如果县里的头头脑脑和乡村干部不去说,老百姓怎么知道县里头脑的丑闻呀。不要以为现在的县长都是SB一个,公开的吃喝嫖赌,悬称卖官,儿女都是高衙内,在市面上欺男霸女的。如果县政府的人和乡村干部去说县里人的丑闻,除非他不想干了,或者脑子有病。确实,“那些副县长和局长们,实际上相互更清楚谁更能当县长,”,但是清楚归清楚,但是做起事来就会揣着明白装糊涂,要选一个对自己最有利而不是最有能力当县长的人。上级要选人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那些副县长和局长们只会把他们喜欢的人说成是最有能力干县长的好人选,这样,选举就是在这个小圈子里选了。和老百姓的关系不大了,很可能就选一个会搞关系,听话,不桶篓子的大滑蛋,一个庸人执政。那么这不是百姓之福。

而你说的美国由法官选法官补缺的事情就不一样,每个法官都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法官之间没啥利害冲突。而且法官以前就是律师,人家不干法官干律师照样挣钱,没准干法官还没有律师赚钱多呢,就是一涡轮铁儿。这时候,选谁补缺可以按照良心说话。而在充满利害关系的官场,良心就要先靠边站了。所以说情况不一样,就不能照搬。

1,我前面就讲过了,如何启动的问题,为什么启动试验的时候要派高高的钦差,县级试验,民主体制必然有新闻言论自由。我只单纯强调了末位淘汰。新闻自由当然是要跟随启动的。还有司法独立。

2,那个互相攻讧的副作用和短视媚俗性,我们都知道,不需要我重复了。尤其是地域矛盾,种群矛盾,宗族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大的地区。承诺的不兑现,我们也知道。

3,淘汰制度不需要承诺。只看当时的政绩。现有的老百姓不关心自己的县领导是因为他们觉得关心了也没有用。我前面也说过,老百姓只需要知道谁最好,谁最坏就可以了。这都是实打实的,而且加上了新闻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就更厉害,那个都是另外的论题。选掉对自己危害最大的官员,绝对是老百姓应该关心的。这样达到的是整个系统对老百姓有利,而不是某个个人的当选。我们都知道些系统论。更深层的民主,因为老百姓能控制到那些换届利益分派的要害部门的官员,不单是一个县长,省长,或者总统。

4,关于官员之间的协商补缺,内部投票,那都是惯例,在西方国家党派内选领导人本来就是这样的选出来的。不能为了否定淘汰制度,把这个都否定了。老百姓可以不管他们怎么相互斗一斗,拉拉帮派,只要把他们当中让老百姓最看不惯最差的淘汰了就可以了。

5,你以为美国的州法院内部协商选举上一位法官填补空缺,就没有相互的人情关系?这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事情。万事都要掌握在一个度内。如果能力差不多,不是让大众看不过眼,谁都要投票选一个和认识和关系好的。
 
这个淘汰制度不单纯是为了中国,也是西方民主体制的下一步进化所在。跳出中国的小圈子,考虑一下,如果美国人的情况,有三权分立,言论新闻自由,结社自由,变成了镇市州和中央政府官员的末尾淘汰制度,类似于某些州的法院法官的淘汰和选拔制度,依靠美国现有的政府公务员选拔体系,那么美国会发生什么变化。自由党和民主党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思路会更加开阔一些。

俺得出的结论是,无党制,更适合“胡拉哈”这样崇尚个人自由和不太在意社会政治组织的人的社会体制。

起个名字叫做地球联盟党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当然美国人自恃他的社会体制是最先进的,不会认识到这个改造的必要性。而后进国家,却可能后来居上,就好像当初的日本通过改革超越了俄国和清朝。欧洲的封建分封制的体制改革,革命和变化超越了古代的中国古郡县制。

这个是介绍一下历史和现实的大背景。虽然你可能再次认为我在闲扯别的。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1,我前面就讲过了,如何启动的问题,为什么启动试验的时候要派高高的钦差,县级试验,民主体制必然有新闻言论自由。我只单纯强调了末位淘汰。新闻自由当然是要跟随启动的。还有司法独立。

2,那个互相攻讧的副作用和短视媚俗性,我们都知道,不需要我重复了。尤其是地域矛盾,种群矛盾,宗族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大的地区。承诺的不兑现,我们也知道。

3,淘汰制度不需要承诺。只看当时的政绩。现有的老百姓不关心自己的县领导是因为他们觉得关心了也没有用。我前面也说过,老百姓只需要知道谁最好,谁最坏就可以了。这都是实打实的,而且加上了新闻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就更厉害,那个都是另外的论题。选掉对自己危害最大的官员,绝对是老百姓应该关心的。这样达到的是整个系统对老百姓有利,而不是某个个人的当选。我们都知道些系统论。更深层的民主,因为老百姓能控制到那些换届利益分派的要害部门的官员,不单是一个县长,省长,或者总统。

4,关于官员之间的协商补缺,内部投票,那都是惯例,在西方国家党派内选领导人本来就是这样的选出来的。不能为了否定淘汰制度,把这个都否定了。老百姓可以不管他们怎么相互斗一斗,拉拉帮派,只要把他们当中让老百姓最看不惯最差的淘汰了就可以了。

5,你以为美国的州法院内部协商选举上一位法官填补空缺,就没有相互的人情关系?这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事情。万事都要掌握在一个度内。如果能力差不多,不是让大众看不过眼,谁都要投票选一个和认识和关系好的。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1,我前面就讲过了,如何启动的问题,为什么启动试验的时候要派高高的钦差,县级试验,民主体制必然有新闻言论自由。我只单纯强调了末位淘汰。新闻自由当然是要跟随启动的。还有司法独立。

2,那个互相攻讧的副作用和短视媚俗性,我们都知道,不需要我重复了。尤其是地域矛盾,种群矛盾,宗族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大的地区。承诺的不兑现,我们也知道。

3,淘汰制度不需要承诺。只看当时的政绩。现有的老百姓不关心自己的县领导是因为他们觉得关心了也没有用。我前面也说过,老百姓只需要知道谁最好,谁最坏就可以了。这都是实打实的,而且加上了新闻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就更厉害,那个都是另外的论题。

4,关于官员之间的协商补缺,内部投票,那都是惯例,在西方国家党派内选领导人本来就是这样的选出来的。不能为了否定淘汰制度,把这个都否定了。老百姓可以不管他们怎么相互斗一斗,拉拉帮派,只要把他们当中让老百姓最看不惯最差的淘汰了就可以了。

5,你以为内部协商选举上一位法官,就没有相互的人情关系,这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事情。万事都要掌握在一个度内。

1. 启动是一个问题,常规又是个问题。中国的事情往往在试点的时候,情况是不错的,各级重视,老百姓都盯着呢。启动的时候可以派高高的钦差盯着,但是一旦摊子铺开,就没有那么多高高的钦差可派了。长远起作用的,靠制度。刚建国的时候,吏治清明,现在,啥样子,都知道了吧。中国的各朝各代都是如此。

2. 我承认你说的“那个互相攻讧的副作用和短视媚俗性”。不互相攻讧怎么能够做到透明呢?就像万恶的高考制度一样,抹煞了多少人的个性,让多少人在做着无用功。但是你还能在中国找到比高考更有效更公平的升学选拔制度吗?高考就考虑了你说的“地域矛盾,种群矛盾,宗族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大的地区”,对一些人公开给与倾斜,然后在此基础上,按分录取。

我看不出末位淘汰制度比互相攻讦制度有更好的曝光效果。

3. 我也看不出来,你的末位淘汰制度,只选下不选上的一党执政的制度能够做到新闻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的,这个不是那个wu主席说独立就独立的。如果这些不独立,不互相攻讦,老百姓就不知道谁最好,谁最坏。那么硬说“老百姓只需要知道谁最好,谁最坏就可以了”就是句空话。这就成了虚打虚的了。

4. 西方国家党派内选领导人内部选举可以,因为这是人家党内事务。人家各政党选人也是选能把自己的党带上执政地位的党魁。而官员之间的协商补缺,内部投票如果发生在首脑负责制的内阁部长可以。但是在小圈子里选首脑那就不是小团体的内部事情了,而是全体老百姓也应该有份的了。

你说:“只要把他们当中让老百姓最看不惯最差的淘汰了就可以了。”难道你忘了你说还要引进及格制,及格了也可以都留下,不及格一个也不留了吗?那这样,一起考试就行了,不要搞什么末位淘汰了,pass就留,fail就滚。呵呵,搞不懂你到底要怎么样才行。

5. 我承认你所说:“内部协商选举上一位法官,就没有相互的人情关系,这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事情。万事都要掌握在一个度内。”是事实,我也同意你说的这个观点。但是我还告诉你个事实:“人情关系”这个东西很脆弱。所说的“人情比纸薄”就是说在利害关系面前,人情关系就不好用了。为了利害,兄弟反目,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法官选举,人情起作用,可以把事情掌握在一个度内。但是政府官员选举,利害关系参杂在里面,比人情关系要厉害的多,事情就不能掌握在度内了,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了。尽可能限制利害关系的危害,要靠制度。
 
一群官员,在民选淘汰制度监督下,可能全部淘汰,也可能只淘汰一个,也可能淘汰数个,相互合作也相互监督。他如果包了二奶,你绝对可能给他曝光。他贪污了公款,你是他的同事官僚,你也可能给他曝光。因为把他搞下去,你更安全,而且升官机会更多。相反,他的心理也是一样的。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道理很明显吧?这是把两个政党集团之间的攻哄,变成了深入的每个官员之间日常的监督和合作,是更深入的民主监督。大家都认真工作,相安无事,搞好关系,可能还给对方投一票,一群官员也总会有个头的。

这个前提是要启动一个民主体制,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加些人为推动。就好像日本的明治维新也需要一个英明的天皇才行。启动以后,那么就是依靠体制本身了。

不要忘了我说的是民主体制,而不是一种人治,这是一个前提,除非你不认为我这是民主体制。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无党制,更适合“胡拉哈”这样崇尚个人自由和不太在意社会政治组织的人的社会体制。

起个名字叫做地球联盟党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你主张无党制还是一党制?

呵呵,好像我是无政府主义分子了。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你主张无党制还是一党制?

呵呵,好像我是无政府主义分子了。
无党制,但是必须有政府。最后中国的结果是如此,美国的结果也是如此。最后一个执政党将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消亡。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无党制,但是必须有政府。最后中国的结果是如此,美国的结果也是如此。最后一个执政党将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消亡。

无党制,社会上还是有团体的,和多党制也差不多。

一个执政党将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放弃自己的执政地位,既得利益,说退就退,不是没可能,但是一个字,难!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一群官员,在民选淘汰制度监督下,可能全部淘汰,也可能只淘汰一个,也可能淘汰数个,相互合作也相互监督。他如果包了二奶,你绝对可能给他曝光。他贪污了公款,你是他的同事官僚,你也可能给他曝光。因为把他搞下去,你更安全,而且升官机会更多。相反,他的心理也是一样的。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道理很明显吧?这是把两个政党集团之间的攻哄,变成了深入的每个官员之间日常的监督和合作,是更深入的民主监督。大家都认真工作,相安无事,搞好关系,可能还给对方投一票,一群官员也总会有个头的。

这个前提是要启动一个民主体制,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加些人为推动。就好像日本的明治维新也需要一个英明的天皇才行。启动以后,那么就是依靠体制本身了。

不要忘了我说的是民主体制,而不是一种人治,这是一个前提,除非你不认为我这是民主体制。
日本人是日本人,中国人是中国人。这个不另起帖子你辩,参看我的上一个长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