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看《潜伏》话“军统”<z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六)






[FONT=宋体]前面说过,戴笠在“别动队”中,发现有许多青年学生,感到让他们去上战场,实在太过可惜,不如单独训练他们做特务。文强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戴笠在组建新军的名册中,发现所属各部队中,有很多是经章乃器先生以及其他爱国人士介绍的失学失业知识青年,另外还有原上海公民训练联队(陶一珊是这个联队的总队长)中的不少大专学校出身的青年,作为普通列兵使用,不能发挥所长。于是他灵机一动,首先调余乐醒负责筹办青浦技术干部训练班,不到十天之后,又调谢力公负责筹办松江技术干部训练班。两个班所任命的负责人为副主任,戴笠自兼主任。这是他一贯的手法,不如此,不能造成以他为首的特殊势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就是“青训班”和“松训班”的由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战士有了,学生有了,戴笠面临着一个大问题——缺乏训练有素的中下级军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件事情,戴笠又交给了文强。此时的文强,身兼三职:[/FONT][FONT=宋体]公开身份是“三极电所”的所长;秘密身份是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的上校处长——为了便于文强开展工作,戴笠特地保举文强晋升为上校军衔。另外,苏浙行动委员会成立以后,戴笠又令文担任人事科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戴笠的指挥下,文强做了四件事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一,电南京黄埔毕业生调查处负责人黄雍,要求输送军校毕业同学“尉、校级资历者”600人来沪报到,并要注意考核,宁缺毋滥,按资历分批安置为各级干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电南京中央警官学校,选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受过警官正科训练的学员100人来沪报到,分批安置于各中队,担任政治指导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三,电南京特务处本部人事科长李肖白,抽调200名以上中、高级干部来沪报到,负责“别动队”的政治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四,对于最难于解决的班长一级的人才问题。文强回忆说:“培训来不及,且非久战之兵不能胜任,乃向负浦东防守之责的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求援,请在部队中商调六百名具有班长、副班长能力的军士级人才到别动队服务。此事命我亲自到浦东南桥总部向张将军办妥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人是找齐了,进入租界又成了问题,这么多的军事人员,租界当局根本不允许进。这件任务,戴笠交给了王兆槐,王曾当过[/FONT][FONT=宋体]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大队长,又是青帮弟子,上海滩上的事,没有他“兜不转”的。文强回忆说:“[/FONT][FONT=宋体]当时在南市白云观上海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的楼上,专有两个房间办公,解决了报到干部进入租界的困难问题。这是戴笠给王兆槐大队长一道手谕办通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就这样,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文强为“别动队”配齐了全部干部,他后来自己都不得不佩服自己一下,感觉这是了不起的效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笠、文强做的事情,杜月笙插不上手,这不是他的强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的强项是什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传》说:“自八一三战幕揭开,他便步入一生中最繁忙紧张的一段时期每天从早到晚,由晚入夜,他有数不清急于晤面的访客,也有无其数的事物在等待他决定和处理。别动队的成立和编训急如星火,救国公债的幕集也势同燃眉,抗敌后援会里百事如麻,从脑满肠肥,日进斗金的大老板,到三餐不继,形容枯槁的黄包车夫,他们人人踊跃输将,个个争先捐献,黄金美钞,法币铜板,医药用品,毛巾肥皂,把所有的后援会办公地点堆成了五花八门,无所不有的百货公司。这许多慰劳物品和金钱,都必需逐日统计公布,并且送上前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成立以后,武器装备成了大问题。按老蒋的指示,[/FONT][FONT=宋体]被服装具,一律自备,武器弹药,则由当地驻军拨给。在这样的指示下,87师拨给别动队一批“二手枪”,杜月笙又想办法,征用民间所存的各种武器,其间以各保卫团的捐献为最多。[/FONT][FONT=宋体]最后,杜月笙个人出资,购买了5000支[/FONT][FONT=宋体]“快慢机”发给大家,即便这样,也没有做到人手一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月下旬,张治中的指挥部进驻真如,杜月笙前去“劳军”,二人“[/FONT][FONT=宋体]晤谈甚欢”,临别,杜月笙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总指挥这边还需要些什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治中说:“现在军中最需要的是交通通讯器材,譬如电话机,机器脚踏车一类的传令工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机器脚踏车”即摩托车,8月9日,擅闯虹桥机场的大山勇夫骑的就是一辆“机器脚踏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没有二话,说:“请总指挥放心,我们今天回去,一定尽快的送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回到抗敌后援会,杜月笙马上对手下说:“火速去买一门电话总机,十架分机,还要四部机器脚踏车,派人连夜送到张总指挥那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手下人当时问:“是不是用会里收到的捐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这是我自家要捐的,跟会里不生关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久,派出去采买的人打电话回来说,电话总机市面缺货,无论花多少钱也买不到。杜月笙一听就急了,“当时命人到处打电话,征购电话总机,事实证明无法搜购是实情,杜月笙唯恐前方需要殷急,又怕自己轻诺寡信”,于是吩咐说:“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先把我中汇银行的电话总机拆下来,送到真如去。中汇银行总机不生关系,前方实在是需要得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着,杜月笙就打电话到中汇银行吩咐拆电话,正在这时,手下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说:“好不容易找到西门子洋行有一架电话总机,结果又是不行,西门子洋行说是人家定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一听是西门子洋行,马上抓起电话,打给他的谋士杨志雄。[/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杨志雄是杜月笙的重要智囊之一,与杨度、杨管北一起被称为杜月笙的“三阳开泰”。[/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杨志雄是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吴凇商船学校(即今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后留学德国。回国后在交通部任职,并兼任原由张骞创办的大达轮船公司监督,该公司总经理即他的搭档杨管北。[/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1929[/FONT][FONT=楷体_GB2312]年,[/FONT][FONT=楷体_GB2312]时任交通部航政司船务科长[/FONT][FONT=楷体_GB2312]的杨志雄奉交通部长[/FONT][FONT=楷体_GB2312]王伯群之命[/FONT][FONT=楷体_GB2312]复办[/FONT][FONT=楷体_GB2312]吴凇商船学校[/FONT][FONT=楷体_GB2312],并任副校长,后接任校长。[/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杨志雄同时担任西门子洋行的总顾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在电话中说:“杨志雄,你做过西门子的总顾问,我现在有桩事体托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传》说:“取销别人的定货,买下正在缺货的这门总机,此一交涉不但颇费周章,而且十分难办。不过经过杨志雄的快马加鞭,奔走谈判,总算不负所托,顺利买下。杜月笙耐心的等了好几个钟头,然后亲自目送诸物齐备,夤夜运往真如前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久,张发奎抵达浦东督战,杜月笙马上派代表去拜访、慰问,同时征询有何所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发奎说:“我的部队,一切军需齐备并不需要后方任何供应,只要多来几位朋友,给弟兄们打打气就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听了,便去和吴开先商量:“张总司令的豪爽坦白,真正令人钦佩。他说他们不要物品供应,只是欢迎我们多去几个人鼓励士气,不过,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跑去几个人,空口说白话,什么慰劳品都不带,似乎不太隆重。所以我想总归还是要送点东西过去,现在问题是张总司令不开口,我不晓得送什么东西好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吴开先,[/FONT][FONT=楷体_GB2312]1898[/FONT][FONT=楷体_GB2312]生,江苏青浦人。[/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吴开先是CC系的重要分子,也是杜月笙的好友,后面我们还会说到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吴开先说:“上海市民送到后援会的毛巾、香烟、罐头、食品堆积如山,我们爽性多运一点去,让张总司令部下的官兵,一人分到一件,大家欢喜欢喜,杜先生你看如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听了说:“好是好,不过光送这些,彷佛还是不够庄重,我晓得张总司令作战勇敢,他总是不避危险,经常出入第一线。他是国家堂堂的大将,他的安全非常要紧,因此我想买一部装甲保险汽车送给他,他坐装甲汽车在前线指挥,不是可以保险得多了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吴开先听了,认为这样好是好,但有个问题:“后援会存的捐款虽多,但是装甲汽车也是市面缺货,买一部可能要花一万多。尤其车子是送给张总司令私人的,就怕引起物议,反而不美。”[/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杜月笙大笑,说:“哎呀,我只不过问你老兄赞不赞成罢了。你既赞成,买装甲汽车的铜细我自会得出,我出铜细买了来,再用后援会的名义,送给张总司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到这里,让人不由得不再一次慨叹,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的,而走什么样的路,要看他的认识水平。即以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这所谓上海滩的“三大亨”而言,以杜月笙比之黄金荣,多了些是非观念;而以张啸林比之杜月笙,则少了些民族意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人跟人相比。其实差的就是这点东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后来,张发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驻桂林。1943年,吴开先赴桂林公干,张发奎来接他,还特意提醒说:“吴先生还记得这部车子吗?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你们上海抗敌后援会送给我的啊。”[/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七)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淞沪抗战期间,文强还协助戴笠做了一件重要工作——运用“文友社”开展对日谍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这里,我们先要费点笔墨,说说当时还很不起眼的一个人——程克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程克祥,1907年生,江西浮梁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程克祥的父亲程维藩是前清秀才,母亲邓瀛妹是乾隆年间曾任宝鸡县令的邓梦琴的后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邓梦琴亦是江西浮梁人,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进士。邓梦琴与明朝的严梦鸾 、明末清初的唐梦鲲并称为宝鸡的三“梦”知县,是上过《清史稿》的人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程克祥虽是书香门第出身,却受的是新式教育,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受到校长于右任的激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2[/FONT][FONT=宋体]年,受于右任的指派,程克祥以记者身份,去东北了解伪“满洲国”的情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就在这一年,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改年号为“大同”。1934年又改当伪“满洲国”“皇帝”,改年号为“康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程克祥来到东北,在他的同族远房叔叔“白葭居士”程淯的介绍下,结识了伪“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孝胥是汉奸不假,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名士,其诗、书均名重一时。碰巧,程淯也是诗、书大家,而且,程虽然没有做过伪“满洲国”的官,但基本也算个遗老,由于他的介绍,程克祥从此就随郑孝胥学习做诗、写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程克祥本就有旧学功底,再加上郑孝胥的熏陶,自是不同凡响,到了晚年,一笔隶书、一笔行楷,足够当字帖用的。诗也写了不少,可惜其诗稿在一次火灾中被焚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军统当中的奇人实在颇多,单以书法而论,潘其武也是个中翘楚,其正楷可称银钩铁划,颇得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的笔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作为郑孝胥的“弟子”,程克祥在东北的活动十分方便。许多年以后,程克祥曾口述了一本回忆录“策反周佛海瓦解汪精卫政权实录”,后由黄曜隆整理后以《京沪区长》为题结集出版,在提及这一段经历时,黄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程克祥足迹遍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所交往的人物,有满清遗老,地方父老兄弟,日本陆空军人和文士,有宪兵警察和他们的爪牙,有婀娜多姿的日俄舞女,有记者、门士,有彻头彻尾奴颜婢膝,廉耻丧尽的汉奸,更有名义上降敌充当伪员,而仍心存汉室,亟思乘机歼敌的志士。他知道的可真不少,所见所闻皆写成报告,呈献给他的老师于右任先生,深得器重,后来于右老才介绍与戴笠将军见面,这也就是程克祥追随戴笠将军工作的开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5[/FONT][FONT=宋体]年,程克祥离开东北,回到上海,进入东亚同文书院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东亚同文书院,听着像是个研究机构,其实是个学校,1899建于南京,称“日清贸易研究所”,1901年迁上海,改称“东亚同文书院”。众所周知,同文书院曾下过很大力气,组织学生对中国进行过许多综合性的社会调查。[/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一个东亚同文书院、一个“满铁”,都是日本人针对中国做工作的产物,其“调研”成果,对日本对中国的渗透,肯定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必然的;同时,在这样一个机构中工作的中国人,被视为“汉奸”,也是必然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侵华战争失败以后,东亚同文书院改建为爱知大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正是出于程克祥身上的“汉奸”色彩,以及程克祥对日本人、对伪“满洲国”的高度了解,于右任认为他能够在对日谍战中发挥特殊的作用,于是,1936年,于右任将程克祥介绍给了戴笠。按照通行的说法,同时介绍给戴笠的,还有程克祥“在东亚同文书院的同事彭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以上所说的,均出自程克祥本人的回忆,另外,乔家才的回忆,也差不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关于程克祥加入特务处的经过,我们再来看看文强的说法。他后来回忆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正在十万火急组建别动队之时,九月中旬的一天,戴笠要我到法租界拉都路某号章乃器先生的住处,与两位上海大学毕业的学生程克祥和彭寿见面,对于章乃器先生为何要介绍这两人?见了面怎么办?他都没有交代,我不便询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还说:“我知道章先生是上海的红人,也是忙人,初次见面,心里全没有底。但戴笠平时要访什么人,照例直呼其名,难得加上‘先生’二字,今加‘先生’,不可怠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章乃器,1897年生,浙江青田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章乃器是学商业的,1918年毕业于浙江商业学校,进入浙江实业银行,后升至副总经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6[/FONT][FONT=宋体]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章乃器被推为14位常务委员之一。因此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为避免给[/FONT][FONT=宋体]浙江实业银行找麻烦,[/FONT][FONT=宋体]章辞掉了[/FONT][FONT=宋体]副总经理的职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章乃器是学商业的,因此,他与当时其他的社会知名人士,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即“长袖善舞”(其女儿章立凡语)。即以“七君子”而言,除章乃器外,其他六人,不是教授,就是律师、要么就是报人,只有章是做实业的,后来章又开公司,也搞得不错。章立凡说,“[/FONT][FONT=宋体]父亲过去为抗日救国,曾毁家纾难,并亲手敲碎了银行副经理的‘金饭碗’,对钱财一向是看得很淡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6[/FONT][FONT=宋体]年11月23日[/FONT][FONT=宋体],国民党当局以“危害民国”的罪名,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袖人物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等人逮捕,是为“七君子事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方志敏的手稿是由胡逸民经章乃器之手,辗转交给党的。据章立凡回忆:“[/FONT][FONT=宋体]手稿当初是章、胡两人一起接手的,父亲因‘七君子’案被捕,胡妈妈通过秋阳三叔将手稿转给了宋庆龄。”[/FONT]​
[FONT=宋体]按:“胡”指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此后二人劳燕分飞,因此章立凡称之为“胡妈妈”。“秋阳三叔”则指章乃器的三弟章秋阳,中共地下党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7月31日[/FONT][FONT=宋体],即淞沪抗战前夕,“七君子”被释放。

[/FONT]​
[FONT=宋体]戴笠确实很尊重章乃器。章立凡后来回忆说:“[/FONT][FONT=宋体]我知道父亲与戴雨农将军相识,是1936年的事情。当时蒋介石召见父亲和沈钧儒、李公朴三人,希望他们领导的救国会不要与政府为难。而代表老蒋到车站迎送并安排招待的,正是这位军统首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时,章立凡曾问父亲:“[/FONT][FONT=宋体]你对戴笠印象如何?”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章乃器[/FONT][FONT=宋体]说:“戴笠干练,眼睛里有血丝,杀气较重,但对我始终是谦和有礼。”[/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章乃器对戴笠[/FONT][FONT=宋体]的形容,应该说十分传神,也非常准确,[/FONT][FONT=宋体]许多人都回忆说戴笠的目光极为锐利,令人不敢逼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毓中曾描述过戴笠讲演时的神情:“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说起话来自负自信,不时昂起头,扬着浓眉,以炯炯如炬的目光向大家扫射,令我们不得不敬畏慑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曾见过戴笠一次,[/FONT][FONT=宋体]当时杜美如已经16岁了,[/FONT][FONT=宋体]被他吓得够呛。她回忆说:“我知道的戴伯伯,戴老板,是在抗战胜利以后,他偶尔来看我父亲。哎哟,一个电话打来了,所有的人都得关起门来,他见我父亲,我们都得待在屋里,不能出来的。”[/FONT]
[FONT=宋体]某次,戴笠问起杜月笙:“[/FONT][FONT=宋体]你的女儿怎么样?”杜月笙就叫杜美如来见戴,杜美如后来回忆说:[/FONT]
[FONT=宋体]“我看见他,我真是抖啊,他那两个眼睛,眼珠子都是黑的,像水一样的,好像一看就看到后脑勺,很害怕的。他杀气好重。后来,我叫他一声戴伯伯。他说你好吗,你在哪里念书呀?他就问这些话。然后,我说了一声[/FONT][FONT=宋体]‘我很好[/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就赶紧跑开了。”[/FONT]

[FONT=宋体]章乃器是中年人,杜美如是少年人,却不约而同地说戴笠身上有“杀气”,看来所言非虚,这个叫“挂相儿”,就是说你从事什么职业,其特点有时会不同程度地在气质上显露出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包括我们看到的许多戴笠的照片,尤其是那几张正装照,一张西装的、一张中山装的、还有一张穿军装挂两颗星的,看了之后,确实有一种“瘆得慌”的感觉,让人感到不安。[/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八)



[FONT=宋体]文强继续回忆当天的情况说:“[/FONT][FONT=宋体]我按时到拉都路,没有看见章先生,但见到两位青年与一位女士在客厅里谈天。一见我入内,女士自我介绍是胡子婴,自称是章乃器先生的伴侣,同时又介绍了两位青年,即程克祥和彭寿。我正苦于戴笠先生没有交代,章先生不在,无须多谈,胡女士却爽朗地说,戴先生与我们商量过,程、彭两君是上海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是爱国学生运动中的热血青年,与章先生是师生关系。两君爱国有心,与日本人办的同文书院中的某教授有友好关系,愿以这种友好关系为当前的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程自称是江西人,彭自称是湖南人,其他未谈。我心里摸不着底,对胡女士所谓愿以友好关系献给当前抗日更是不解其意,只好将话岔开,推说详情改于明日章先生约定时间再谈。胡女士便以肯定的语气代章先生说,明日上午八时仍在我家详谈。”[/FONT]

[FONT=宋体]回去以后,文强向戴笠做了汇报,戴笠“经过一番深思后”说:“此事唯恐章乃器先生书生学者上当,我们也得谨防反间之计,看情况只能将计就计,反正在租界上谅也跳不出我们的手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文强的意思是:“章先生没有见面,胡子婴女士代他作了初见的介绍,并不曾谈到原则性的问题。我看章、胡是出于爱国赤诚,无非是要重用程、彭两人打入同文书院这一日谍巢穴,作些反间工作,究竟可不可靠,也得从掌握中考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文强的判断,戴笠“频频点首”,并决定明日再谈的时候,“注意有何要求,授权我妥为处理,并对章、胡的介绍表示感谢,希望在爱国抗日斗争中合作到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次日,文强来到章宅,这一次除了程克祥、彭寿二人外,只有章乃器在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章很机警,一见面就说:“只负介绍见面搭好桥,其它无可建议。”说着就避入内室。由文强单独与程、彭谈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文强回忆,在当天的谈话中,“程克祥以第一发言人自居,彭寿只是敲打边鼓”,其核心是三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一,“请政府信任他们的投靠是出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哪怕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且申言要去宣誓报国,决无二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成立“文友社”以掩护身份,深入到日本人中间,刺探情报:“拟议中的活动范围及重点所在,除在英租界和法租界外,要深入到同文书院及虹口地区,拟议‘以文会友’之义,成立一个名为‘文友社’的组织,不定期地出版文艺刊物,以程为社长,彭为经理,并设男女记者五六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三,须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租用一所独立的三层楼房为社址;一次发给备用金法币一万元;准许购置小轿车一部,配司机一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根据戴笠的授权,文强表示原则同意:“关于工作计划,希望再详细拟定。经费开支及租赁社址、购置小汽车等,可列出预算,连同工作计划书,一并由我负责报请核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谈话的结果很圆满,因此,告辞时,文强说他自己是“一团高兴”、“程、彭感到满意”,章乃器则“乐得哈哈大笑”。但文强仍不忘戴笠的指示,提醒章谨防“书生上当”,文特别强调“我们的考验要着重谨严二字,决不可粗心大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通过上面的叙述,大家不难看出,程克祥的自述与文强的回忆,有两重重大区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一:程自称早在1936年就加入了特务处。文强与程的初次接触却在淞沪抗战开始以后,且此前戴笠根本没见过程克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二,关于加入特务处的介绍人,程自称是于右任,文强却说是章乃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说,程克祥说自己的事,不会说错。但回忆录这种东西,是非常主观的,不能全信的,需要分析着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于文强来说,他是在说别人的事,与己无关,用不着改造、编造什么东西。况且,看他说的整个两次会面的经过,编是编不出来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反观程克祥的回忆,关于加入特务处的经过,基本属于空口说白话,反正戴笠早死了,于右老也早不在了,怎么说怎么有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程克祥的回忆录出版于1982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那么,明明是章乃器介绍的,为什么要说成是于右任呢?很简单——于右任在那边、程克祥也在那边,章乃器却在这边。对于程克祥来讲,那一个人介绍人更“光彩”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把加入特务处的时间提前了一年多,那就更好理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如果是1936年就成为特务处的干部,那么,程克祥在淞沪抗战中的所作所为就是代表国家去做的,是“职务行为”,堂堂正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如果按文强所说的,彼时的程克祥,不过特务处的一位“运用人员”而已,在欧美大片中,此类人员被译为“线人”,其行为仅代表个人。如果极端一点,甚至可以解释为,程克祥的所为,不过是在为自己此前供职于“汉奸机构”的一种“救赎”而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然,程克祥对于自己经历的“改造”,出于我们可以理解的原因,且无关宏旨。更重要的,这些小节,丝毫无伤于程克祥的爱国热忱,以及他为抗日救亡所做出的贡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回去以后,文强向戴笠做了汇报,戴十分重视且完全同意,令文强“连夜办妥文件,上报备案”,并令文“三日内将文友社这座反间谍巢穴布置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说:“我本来想请他另找人接替我办此事,否则人事科、办事处里里外外怎能抓得开,可是在他的督责下,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奔走于三处办公室,抓住了易珍、赵宣两位助手帮忙,才将门路打开。文友社限三日成立,我明明知道办不到,却也不得不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易珍,我们以前讲过的,后来任军统局在福建的负责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友社成立以后,租赁法租界吕班路的一座洋楼作地址,接着文强就开始招兵买马。正好,此时一位军校六期的同学王力从杭州前来报到,文强令他做“文友社”的负责人,公开身份是“文友社”的“司阍”,我们现在叫“门卫”,也叫“收发”,俗称“看大门的”。文强告诉他:“既不许暴露黄埔学生的身份,又要装作无所作为的司阍模样,不论如何在人前受气挨骂,也得笑脸迎人,低三下四不以为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王力的腿在作战中受过伤,是个跛子,要说假作“看大门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对此,王力慨然应允:“怎么说就怎么办,爱国工作必当卧薪尝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王的角色扮演得很成功,文强说:“在后来的反间谍工作中,谁也没有识破他实际是总揽全局的负责者,我又安排了由特务处调来的两位女同志,以记者的身份进行神出鬼没的活动,他们也没有识破这位司阍人就是顶头上司。”[/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安排的这“两位女同志”,一个叫安占江,哈尔滨人,[/FONT][FONT=宋体]北平高级警官学校[/FONT][FONT=宋体]毕业;另一个叫吴忆梅,上海人,曾当过《上海晚报》记者,中央警官学校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安占江其人,此后曾在临澧特训班任女生队队长,给教官沈醉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女生直属中队队长先为安占江。这个女特务以凶狠著名,她的丈夫须于一都挨过她的手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于“文友社”人员的选拔,表面上看,一切由程克祥做主,暗地里安排特务处的人。戴笠告诉文强,让程克祥当考官,“当场考试,合格则用,不合格免收。” 所以,安占江、吴忆梅两人的加入,也须通过程克祥的“考试”。这是因为,程克祥的身份,还需要在工作中考察,目前还不能得到充分的信任,得对他“留一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说:“实际上调来的两位女记者,都受过大专教育,和女警官专门教育,年轻貌美,能说会写,善绘画和照相,是难得的人才,当然不愁考不及格。但为了避免考试时露出马脚,不得不秘密先训练一番,要她们千万不要逞能,连善于骑马、射箭、打枪等一套也别露出来,否则工作就会全盘失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因此,在培训中,文强特意提醒安、吴二人,要“装成什么也不会,而一教什么又会起来”的样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的提醒很管用,在程克祥的考试中,她们“一试便中”。日后,“竟以记者新手,混入到同文书院和日本海军俱乐部,将所要收集的情报资料逐日汇报不误。特别是将日谍的行踪及其混进租界和上海近郊的联络点和关系人,也大致弄出头绪,而日谍还蒙在鼓里,从来没有对她们产生怀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友社”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混入日本人当中,因此,程克祥还另外招收了三个汉奸,这样,有真有假,不会引起外界的怀疑。对于他们,文强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我知道是日方派来的间谍,毫不迟疑地用下来,但故意说为了确定工资待遇,要考试,要审查资历,要有可靠的保证人和保证金等等,他们唯恐暴露狐狸尾巴,说是为了爱国尽义务,宁愿不计报酬,我只好闷在肚皮里笑。”[/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九)



[FONT=宋体]淞沪抗战开始的初期,由于我方是有所准备的,而且兵力也占一定优势,因此在战斗中,基本上还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张发奎分析当时的形势说:“那时,最高统帅部坚决地企图确保这个远东最大的都市,便尽量注兵力于淞沪方面。京沪、沪杭两铁路的军车日夜不间断地奔驰,把一师一师的部队送来,加入填补火线,其情况好象一九一六年法军为挽救凡尔登要塞的危急,从巴黎运送增援部队的状况相似。[/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FONT][FONT=宋体]战役初期,我军居于主动地位,采取攻势行动,对虹口地区之敌,构成包围态势。自从‘八一三’由五二三团易瑾营,在八字桥射出第一枪后,十四日攻击敌海军司令部,同在那一天,我空军在杭州上空,击灭来犯的敌木更津航空队。十五、六日续由我八十七师、三十六师,由江湾路敌阵北翼,向其侧背迂回攻击,敌军退至汇山码头附近,依据坚固建筑物顽抗,纵火阻止我前进,因我军缺乏攻坚武器,未能克奏全功。这是我军攻势的最盛时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还说:“[/FONT][FONT=宋体]平心检讨淞沪作战,敌我双方都犯了逐次使用兵力的毛病。我们虽是在自己的国土作战,但内地交通梗阻,后方部队赴战,欲速不达;敌方海上运输便捷,动员准备良好,但抱轻敌观念,最初高唱速战速决,以为三个月就可以制服中国,等到不得已时派兵增援,再增援,总不肯彻底投入兵力,而期极力节约力量,备为应付其他方面之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月22日[/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日军第三师团松井石根大将所部在川沙、狮子林、宝山同时登陆,进犯我犯罗店、浏河一线,从此攻守之势易位,这一天也成为淞沪抗战的第一个转折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也是在这一天,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诚后来说:“八月二十二日晚,敌以增援来沪之第三师团、第十二师团、第一师团之第一旅团、第八师团之第一旅团,由狮子林、石洞口、川沙口及张华滨附近,同时强行登陆,向我宝山、罗店、浏河之线进犯。我方因沿江配备兵力单薄,未能阻止敌军之登陆,沪战局势遂益形扩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张发奎则回忆说:“到八月二十二日,战事即开始转入更猛烈的阶段。敌军增援部队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以及第一师团、第八师团之各一旅团,当天即在宝山狮子林登陆,并即向我左翼军方面宝山、罗店、浏河线进攻,同时对我右翼军方面之川沙及浦东各地,也采取积极的行动。我方亦同样以京沪、沪杭两铁道输送增援部队,投入左翼军方面,双方均以猛烈火力作阵地的战斗。情况特别紧张。是以我方对原来预期以攻击的作战手段指导会战的计划,不得不加以修正,而转入以纯粹防御战的阶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此,张发奎判断当时的形势为:“在我军的现有条件下,欲把敌人歼灭,或遏止他们的攻势,确实是非常困难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发奎的话比说得较委婉,怕老蒋不爱听,其实就是说——跟日本人硬拼,是拼不过的。因此,他与张治中曾向统帅部建议:“对上海作战使用兵力的最高点,应作一个精密的数字计算,并建议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仍不能压制当而的敌人时,则我们的战略应转变为持久消耗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张还立下“军令状”:“愿自接受敌人攻击之日起。负责固守此既设阵地三个月时间的责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换句话说,“二张”的态度是,上海也许可以守一段时间(比如三个月),但绝不可能保得住,应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放弃上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意见,没有为老蒋所接受,他的意见是:“上海是必争之地,应不惜一切牺牲来确保这个地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老蒋的态度,其实也不能说不对,在当时的情况下,除非淞沪一战不打,既打起来了,那就必须死保上海。否则上海一丢,南京必丢——假如国都丢掉,那与亡国还有多大区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后来上海确实丢了、南京也确实丢了,而中国最终却并没有亡于日本,反而成为五大国之一,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在1937年的那个秋冬之际,老蒋可不会这样设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9[/FONT][FONT=宋体]月初,吴淞、宝山相继失陷。9月11日,敌主力进据杨行,并续向刘行窜犯。这是淞沪抗战的第二个转折点,从此以后,我方开始转攻为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9月14日,眼看战局不利,陈诚建议:“相机转移阵地,保存战力,以便步步为营,节节抵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发奎说:“到九月中旬以后,情况有变化,敌人大量增援,我们发现其第一、第三、第六、第八、第十一、第十六、第〇二、第一〇六、第一〇七、第一一四、第一一六等师团的番号,估计其兵力约在二十余万,炮三百余门,战车二百余辆,飞机二百余架,其在凇沪与我决战的决心,也益加明显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敌人的装备和战术及战斗力各方面,俱达到相当的高度。他们的空军力量更占了绝对的优势,他们大量的野战炮兵配合着海军的长射程炮也发挥了很大的火力。而我方仅有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一切器械也比不上敌人,战斗的不利是可以想像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陈诚回忆:“九月末,刘行方面亦被敌军突破,此时我罗店方面阵地过于突出,只得放弃原定计划,退守罗店西南及罗嘉公路之施相公庙一带。于是全部攻势即告无形停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10月24日,我方主力军队,已经被压制在苏州河一带的狭长区域,至此败像已露,[FONT=宋体]绝无再发生奇迹的可能了,[/FONT]这是淞沪抗战的第三个转折点。[/FONT][FONT=宋体]张发奎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十月下旬,敌人以全力攻击我左翼军阵地,决战的时期已经到来了。战地悲惨的景况.亦一幕一幕地呈现在我眼前。我们的增援部队继续向前进发,他们由后方输送到战地后,没有一刻的停留和准备,就加入了火线。敌人的炮弹好像雨点一样散落在我们的阵地。我们的炮兵在数量与火力上都无法与敌对抗,只有英勇的战士们以血肉筑的长城,来抗拒敌人的犀利的火器。制空权也完全掌握在敌人手里,敌人的飞机一天到晚翱翔在战地的上空。我们的部队没有立体作战的经验,仅凭着血气之勇,不知讲求疏散与伪装,更招致许多无谓的损害。我们部队的行动白昼大受限制,一切部署的调整和兵力的转用,都在夜晚,这更使指挥与时间上蒙受很大影响。战地是一片平野,不能徒涉的川渠,纵横变错。这对于联络与地形的熟识,均感到不少困难。在这种种不利的条件下,各级指挥官当时都深深感到指导一个防御组织不健全的大兵团作战,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下级干部和士兵们,到这时候才认识了现代战斗的形式,才明白仅靠精神而忽略物质科学的战斗,已是落伍的思想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苏州河沿线,与正规军一同浴血奋战的,还有戴笠的“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别动队成立以后,[/FONT][FONT=宋体]除第五支队布置于南市一带,负责“维持治安、肃清敌谍、守护仓库”等任务外,其余第一、二、三、四支队一共12个大队,均按预定计划,配合正规军部署于苏州河沿岸。[/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样一支装备不足,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的队伍,直接投入正面战场,其结果可想而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回忆说:“[/FONT][FONT=宋体]因敌军炮火猛烈,虽难于深入敌后,但与正规军一起同日军血战,都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我曾亲到前线视察慰问多次,见各大队坚持奋战到底,自动去堵击阵地破口的敌人,无论如何令其后撤也不听,虽伤亡惨重,犹战斗不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说:“[/FONT][FONT=宋体]我在前线亲见一支队长李穰,周身捆上手榴弹,两手各持一柄德造快慢机手枪,高呼着率领队员,向敌冲锋,负重伤仍不下火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李穰,1904生,湖南华容人,军校六期工兵科毕业。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第一支队大队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说:“[/FONT][FONT=宋体]又见朱学范支队之盛瑜大队的一位中队长毛勋,率领一个中队配合正规军作战,接连三昼夜不下火线,全中队伤亡过半,该中队指导员朱巨阵亡时,高喊:‘为指导员报仇!’他的呼声,激励着战士个个奋战扬威,向敌阵冲去,压倒了敌军气焰。毛勋负重伤后,与该中队幸存的战士掩蔽在一座便桥下柴堆里,被敌机发现,惨遭轰炸扫射,死伤累累,毛本人周身着火,胡须头发烧光,两耳震聋,从桥边一直滚到水里才得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毛勋是湖南湘潭人,军校六期炮兵科毕业。文强说:“[/FONT][FONT=宋体]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曾在长沙见到他,虽然伤重身残,但他分享着胜利的喜悦,含笑着对抗日胜利表示深深的祝贺,爱国英雄志士,何止千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感于这些爱国志士们的抗敌壮举,文强曾赋诗一首,足可作为别动队广大官兵爱国激情的真实写照:“奉调南翔八月天,抗倭激战沪江边。男儿爱国争先步,护士扶伤竞向前。但愿国生宁我死,岂容家破乞人怜。朝朝苦战连三月,露宿枕戈夜雨寒。”[/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月26日[/FONT][FONT=宋体],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早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该战区司令长官初为冯玉祥,后由蒋介石自兼司令长官)决定,以88师孙元良部固守闸北,“分散据守村落据点,并相机展开游击”,掩护其他部队逐次撤离淞沪战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孙元良认为,“徒作无谓牺牲,难收实际效果,但如上级已作决定,自当奋力以赴,克尽革命军人天职。”并派参谋长[/FONT][FONT=宋体]张柏亭向顾祝同当面陈述他的意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见到[/FONT][FONT=宋体]张柏亭,顾祝同向他详细解释了其部署的“战略意义”:“[/FONT][FONT=宋体]大场情况变化后,闸北阵地侧背完全暴露,必须调整态势。但国际联盟十一月初要在日内瓦开会,会中接受我国控诉,将讨论如何制止日军侵略行为,所以,委员长有意要贵师留在闸北作战,把一连一排一班分散,守备市区坚固建筑物及郊区大小村落,寸土必争,要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并相机游击,尽量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说白了,只要“国军”在上海还有一兵一卒,上海就还在中国手中,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开会”,对于中国来讲才会产生效果。否则,会还没开,上海已经丢掉了,那么,讨论不讨论“制止日军侵略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FONT][FONT=宋体]张柏亭表示:“[/FONT][FONT=宋体]统帅的决定,当然绝对服从”,但同时陈述了他们的意见:“闸北除市街外,市郊一片平坦,毫无隐蔽,地形上不具备游击战的条件;至少分守据点,事实上也有困难,因为本师已经先后补充了六次,目前老兵只有十分之二三,这情形正如一杯茶,初沏时味道很浓,经过六次冲开水,冲一次淡一次,越冲越淡。新兵未经过战阵,有些新兵甚至连枪都未放过,目前全靠干部和几成老兵,在阵地上支撑,对新兵切战且训,渐渐在时间中锻炼其战技。在各级干部层层节制的掌握,以及老战士带头之下,尚可保持战斗体系,一旦分散配置,则维系力顿告消失,期望发挥各自为战的效果,恐怕难之又难。”[/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听了章的话,顾祝同“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那么,你们准备怎样来实践委员长的意旨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FONT][FONT=宋体]:“部下的想法,委员长训示的是战略目的,是要强调日本军阀的侵略行为,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中外视听所集,要在国联开会时,把淞沪战场的现实景况,带到会场去。既然如此,似乎不必要硬性的规定兵力,也不必要拘泥何种方式,尽可授权担当部队,斟酌战场实际状况,来做适切的措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的话说得很透彻,表明他已经完全明瞭“统帅部”的战略意图。于是顾祝同说:“[/FONT][FONT=宋体]你具体的说说看,究宜采取何种方式?留置多少兵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说:依部下看,留置闸北守备最后阵地的部队,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同时,守多数据点是守,择要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意义完全相同。最好授权部队,以达成此项目的为主,自行适当处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着,张明确表示:“部下认为选拔一支精锐部队,至多一团左右兵力,来固守一二个据点,也就够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听了张的话,顾很干脆地说:“时间已经不多了,你赶快回去告诉孙师长,就照这样办,今晚要部署完毕,一切我会报告委员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等[/FONT][FONT=宋体]张柏亭回到88师设在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的师部时,不等开口,孙元良就告诉他:“[/FONT][FONT=宋体]顾长官已有电话指示,以一团兵力留守闸北最后阵地。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但经斟酌实际情形,一团兵力未免失之过多,在给养、卫生、休憩诸方面,反而会感觉不便;因此孙将军以达成上级意图为目的,权宜变更为一个加强营,以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为基干,配属必要特种部队,由中校团附谢晋元,少校团附上官志标,少校营长杨瑞符率领,担当此艰巨任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晋元,字中民,1905年生,广东蕉岭县人。军校四期政治科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北伐开始的时候,军校四期尚在校,并随军参加了北伐,因此,谢晋元是在北伐途次毕业的,并分发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任排长,后调到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时,谢晋元任第88师(师长孙元良)262旅参谋主任,中校军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62[/FONT][FONT=宋体]旅是88师的先头部队,也是最早开赴上海的部队之一,淞沪抗战的第一枪就是由他们打响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还在淞沪抗战刚刚打响不久的时候,谢晋元就曾策划过一次出其不意的“突击出云舰”的行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抗战开始以后,其海军的强大火力对我军构成了巨大威胁,据张柏亭回忆:“敌军以虹口区为根据地,背靠黄浦江,其阵地以汇山码头为起点,沿吴淞路,北四川路,以迄江湾路虹口公园对过的日军陆战司令部,形同一条长蛇,以海军司令部为首,而以汇山码头为尾;我军在作战部署上,亦以打击其指挥中枢的海军司令部为优先目标。”[/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作战开始后,黄浦江内敌舰云集,多达二十余艘,以密集舰炮射击,协同其地面兵力战斗。我彭孟缉上校指挥的炮兵第十团,虽亦在彭浦一带,但火力不足与敌舰炮抗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驻上海的日本海军,系其第三舰队,[/FONT][FONT=楷体_GB2312]司令[/FONT][FONT=楷体_GB2312]长谷川青,该舰队旗舰即“出云”号。[/FONT][FONT=楷体_GB2312]1937[/FONT][FONT=楷体_GB2312]年7月初,该舰队正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三舰队即返回原驻防的上海、青岛等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时任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分队长的王倬回忆:“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我们几乎每夜派飞机轰炸停泊在黄浦江的出云号旗舰。它是日军在沪最大的一艘舰艇,空防力量强大,二我们战斗机所载炸弹威力不足,始终没有把它炸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晋元与王兆槐是同期同学,而且还是拜把子兄弟,他们俩想出了一个突袭[/FONT][FONT=宋体]“出云”的计划。于是,谢晋元来找88师参谋长张柏亭商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回忆说:“世人咸知谢晋元将军为一员勇将,殊不知谢将军智谋深远,更是一位具有高度修养的参谋人才,沪战初期他原任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和笔者保持业务上紧密联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说:“八月下旬某晚,我不能入睡,正倚窗遥望战场夜景。敌我曳光弹交互射击,有如流星;正好我空军临空夜袭,敌阵地高射机枪开始射击,火花喷放胜似庆典焰火,十分壮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时,谢晋元来找他,说:“有点事来商讨,……浦江内敌舰云集,舰炮射击构成我们莫大困扰,必须有个应付方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问:“中民兄有好主意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说:“今天和王兆槐兄研究,停靠在汇山码头的出云舰为地方旗舰,为其指挥中心,敌酋长谷川青就驻在上面,擒贼先擒王,打蛇先打首,我们先把出云舰摧毁,定能获致重大效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听了谢晋元的计划,“深以为然”,“于是谈到摧毁出云舰的技术问题,谢同志有其具体的构思,并谓如果决定进行,王兆槐同志可以为我们协力。兆槐兄时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我也深知其果断干练。于是立将谢同志的建议转报军长,认为可行,并即指派谢晋元同志策划进行。”[/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很可惜,这项计划的执行,功亏一篑。张柏亭回忆说:“数日后,谢同志在王兆槐兄的协同下,经过周密计划,完成了一切准备,当时,黄浦江尚未封锁,民船可以通行,准备了一艘快速的小火轮,携带特种爆炸物,由南市十六铺附近出发,预期驶近出云舰三四百公尺处施放。可惜实施时,执行人员有欠沉着,未达预定距离过早发射,以致未能击中目标,仅炸毁汇山码头一部分设备,我三名技术人员则遭敌火射击,不及逃离现场,作了殉国的无名英雄。[/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当时汇山码头发生大火,报章腾载,大快人心。谢同志的计划虽未能达成,但已震撼敌军,获致精神效果。其后敌酋不敢再在该舰驻节,而黄浦江内敌舰,也远向杨树浦以东江面移动,舰炮射击一时陷于沉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不久,因88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黄永淮作战负伤入院,由谢晋元调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夜,88师开始撤离闸北地区,谢晋元率部进入最后的据点——四行仓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这里,“八百壮士”将永载史册![/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一)


四行仓库,上中学的时候,学到这一段的时候不解其意,还在想到底应该是读“形”还是读“航”。

“四行”指四家银行,即大陆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和中南银行。区别于“中中交农”等四大官办银行,“四行”都是商业银行,这里重点说一下金城银行。

金城银行的创始人是周作民。

周作民,原名周维新,1884年生,江苏淮安人。

1898年,周作民入无锡谈氏所办的东文学堂读书,老师是罗振玉。罗是国学大师,他教出来的学生,当然错不了。1901年,谈觐孙病故,罗振玉应两广总督岑春煊之邀赴广东讲学,周亦于次年赴粤。

1906年,周考中广州官费名额留学日本,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即京都帝国大学前身)学习。周作民以客籍而占了广东的官费名额出国留学,当然是得了罗振玉的助力,因此事,据说罗当时颇为人指摘。

1908年,广东官费终止,周作民只得辍学回国,到南京政法学堂当了一个翻译。在此期间,周潜心研究财政经济,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一生的基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周作民进入财政部担任库藏司科长,后随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续任库藏司科长。1913年,熊希龄以国务总理长财政,即任周为库藏司司长。

1915年,熊希龄下台,周学熙续任财长,“大周”对“小周”“不感冒”,周作民无奈辞职。

还在周作民当财政部司长的时候,因财政事务与银行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周与交通银行的上上下下都很熟,于是离开财政部的周作民于1915年5月进入交通银行,任总行稽核课主任,并兼任国库课主任,就此踏入银行界。

据原金城银行北京分行办事处主任籍孝存等人后来回忆:“当时交通银行总行,在总理、协理下,设有五课,所谓‘五总’是也。五课主任除周外,其余为文书课主任陈福颐,会计课兼钞券课主任谢霖,当时总行的一切事务,即由这三位主任具体主持。”因此,在交通银行内,周大权在握。但此时的周作民,不过是交行的一个高级雇员而已。

周作民后来的起家,纯粹凭的是两条,第一是脑子好使;第二是会“来事儿”。当然机遇什么的肯定有——凡成大事者,必有种种难得的际遇相伴,否则人人都能成事了!

籍孝存说:“那时北洋政府的政策法令,不能下达各省,财政税收皆由各省自行支配,形成军阀割据局面,即国家银行欲在各省没立分支机构,亦非得事先疏通商洽,在对各省财政不加干涉及对各省具有利益的条件下,才得允许设立。交通银行为了扩展业务,拟在长江下游的安徽芜湖开设分行,发展皖南茶叶贷款与押汇业务,但慑于安徽省督军倪嗣冲的蛮横跋扈,前曾派员赴皖洽商,已被拒绝,为了达到设行的目的,非遴选干员前往周旋洽商不可。”

按:倪嗣冲,生于1868年,安徽阜阳县人。

倪系皖系军阀,北洋时期曾统治安徽达十年之久。

这件难办的事情,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交给了周作民,并给他两万元,用于上下“打点”。

周来到安徽,不急着见倪嗣冲,却先设法结交了倪的亲信王郅隆和倪的女婿王普,再由“二王”为他引见倪嗣冲。

籍孝存说:“周见倪时,申述交通银行有计划贷款发展皖南茶叶,将来可使皖省税收增加,这一谈话,倪闻听甚为动容,当晚设宴招待。宴罢由周陪倪作麻雀戏,第一晚,周即输了五千余元,遂开中国银行支票拨付。倪见周举止豪迈,同时在晤谈中又见周对金融、财政、实业诸端陈述甚详,倪则默加赞许。”

次日,倪嗣冲私下对王郅隆说:“周作民甚有才干,将来在中国金融界中,有其地位”。

籍孝存说,当时周作民在安徽待了十多天,日日与倪嗣冲等酬酢,但对于交通银行拟在芜湖设立分行一事,却只字不提。最后在临行前夕,周向倪辞行时,才谈及交通银行因办理茶叶贷款并做押汇业务的需要,“拟在芜湖设立分行,就近办理其事,请倪多加支持。”

对此,“倪未加考虑即慨然允诺,但希望周能亲来皖省经办此事,并函复交行总理梁士诒。”

不久,芜湖分行设立,即以周作民为经理,仍兼总行职务。为了与倪系人物接近,周作民又申请总行在倪嗣冲的“驻所”蚌埠开设分行,“以资密切联系”。

籍孝存说:“两行设立后,不数月问,安徽全省的财政收入悉与交通银行往来,形成了代理皖省金库的机关,这些都是周作民与王郅隆、倪嗣冲拉拢的成果。”

周作民本不是池中物,早就有自立门户的打算,苦于一无资金、二无靠山,现在见倪、王对他都十分倚重,感到机会来了,于是他对王郅隆说:“工商业家举办各项企业,须有自己的金融机构,吸收社会上广大闲散资金,提供自己的工商企业周转使用,方能扩展运用自如。”

王郅隆,1888年生,天津人。

王是商人出身,因缘时会,结识了倪嗣冲,王看准了倪日后有大发展,于是帮他还了一笔债,遂彼此结交。果不其然,后来倪嗣冲当上了安徽督军,遂令王任“后路局总办”,为自己打理生意。

籍孝存说:“安武军后路局督办王郅隆,原是商人,热衷于做买卖,曾做过粮食、木材、盐务、军粮、军装等生意。他与皖系军阀紧密勾结,为之策划筹款谋利,深得倪嗣冲的信赖。倪忙于带兵做官,在财务上无暇自顾,因此在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上与王合作,由其全权处理,所以王握有由盘剥营私得来的大量资金。倪统率着安武军,更有由剥削农民、尅扣军饷、贪污暴敛掠来的大量财物。”

听了周作民的话,王郅隆颇有“一拍即合”之感,因他与倪嗣冲曾合办了一个钱庄,叫“裕庆公银号”,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员主持,在财务上增值不多,早就想办一个银行。

这样,在王郅隆的怂恿下,倪嗣冲以其子倪道杰为代表,与王郅隆共同出面,拉来大批有闲钱的军阀、官僚,如陆军次长徐树铮、财政次长兼天津造币厂监督吴鼎昌,陆军部经理司司长陈国栋、山东省财政厅长曲卓新、长芦盐运使段永彬等等,凑足了开办银行的50万资本。其中倪嗣冲投资l7万元,王郅隆投资l0万元,仅他们俩就占了一多半,其他工商业者及一般散户投资仅6万余元。

1917年5月15日,金城银行在天津成立,所谓“金城银行”,即“金的城,银的行”之意,董事长王郅隆,总经理即周作民。因倪、王等人不过军头、土财主而已,不懂现代金融业务,周作民遂独揽大权。

此后的几年中,在周作民的主持下,金城银行不断增资扩股,一方面吸收倪嗣冲、王郅隆等人的投资,同时大量增加散户,以“稀释”倪、王等人的资本;另一方面,由金城银行不断购进自己的行股,即以违规运作的方式,自己买自己的股。

籍孝存说:“周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借机摆脱大股的约束,周已由初成立时之利用大股,走向抛弃大股;至于一般中小散户,力量分散,对周不能有所限制。周本人任总经理,又由银行本身购进行股,也就更能控制及运用董事会与股东会。”

到1932年,金城银行已增资至700万元,籍孝存说:“在700万元资本中,倪嗣冲投资85万元,王郅隆则因安福系失败遭到通缉,后死于日本,其投资减少为20万元,其他军阀官僚投资176万元,中小散户投资208万元,工商业者投资87万元,洋行买办投资33万元,金城银行本身购进行股则增至近90万元。这时散户大量增加,本身行股比重亦加大,周作民在金城银行的地位更为巩固。”

1929年,周作民进入金城银行董事会,1937年任董事长,仍兼总经理。就这样,用了20年的时间,身无分文的周作民,像变戏法一般地变出了一家自己的银行。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二)



[FONT=宋体]当然,周作民的成功,除了商业上的巧妙运作之外,与他在金融界深厚的“人脉”也是分不开的,比如,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是金城银行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金城银行的董事;大陆银行总经理谈荔荪与周是淮安同乡,也是他[/FONT][FONT=宋体]东文学堂的同学;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曾任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是周作民当年在交通银行的老同事,也是金城银行发起人之一,还是金城银行的监察人,关系非同一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上述三家银行,加上金城银行,除中南银行外,重心都在北方,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时称“北四行”。以区别于由江浙财团控制的[/FONT][FONT=楷体_GB2312]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南三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1[/FONT][FONT=宋体]年,以吴鼎昌主导,提出发展“联营组织”,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银行成立了“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以“厚集资力,共策进行,俾可辅助实业,有利竞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原金城银行总经理徐国懋回忆:“当时国内一些特种银行、外资银行及中外合资银行等在统一币制以前多享有发行钞券之权。中南为侨商回国首创银行,也获准得到发行钞券待遇,但当时中南刚成立不久,社会信用未固,单靠一家发行钞券、数量有限,无济于融通,而万一风吹草动,提存挤兑恐难独立应付。总经理胡笔江商得黄弈柱同意,认为由四行联合发行,可以南北呼应,相互支持以壮声势,彼此都属有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黄弈柱即中南银行老板,祖籍福建[/FONT][FONT=楷体_GB2312]泉州,南洋华侨。[/FONT]

[FONT=宋体]于是,以“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为基础,成立了“四行准备库”,共同发行中南银行钞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用原金城银行职员胡仲文的话说:“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共同发行中南银行钞票,在当时全融业是个创举。共同发行,就是由四家银行共同负责。由于中南银行钞票信誉的提高,也为四银行增加了声势,使社会上认为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银行稳妥可靠,这对四银行开展业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局面。20年代初期“北四行”业务所以迅速地得到发展,与四行共同发行中南银行钞票,是有直接关系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23[/FONT][FONT=宋体]年,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又成立了一个联合机构,以有奖储蓄的方式,吸引社会存款,这就是“四行储蓄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四行储蓄会”成立以后,吸收了大量存款,以至于把外国人办的“万国储蓄会”和“中法储蓄会”都给挤垮了。为了以钱生钱,“四行储蓄会”又开始放贷,为了存放客户的大量抵押品,在苏州河畔光复路21号盖了一座大楼,这就是“四行仓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淞沪抗战开始以后,88师进驻上海闸北,孙元良即以“四行仓库”为其师部所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四行仓库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堆栈,位于苏州河北岸北西藏路西侧,门前沿河是光复路,左前方即为新垃圾桥。苏州河是一条上海通往后方的内河动脉,一般物资经由苏州运河往内地,同时内地的土产与农作物,也经由苏州河运到上海。河幅虽在百余公尺,但河床甚浅,水道淤塞,污乱不堪,涨潮时舟楫通行无阻,退潮时只剩狭隘的泥浆水道,船行要用竹篙撑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孙元良回忆,10月26日晚,他将[/FONT][FONT=宋体]谢晋元和杨瑞符叫到他的指挥所,亲自向他们下达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任务,他说:“你们最好把指挥所和核心部队布置在这里。这幢庞大的建筑物不只坚固易于防守,同时更易于掌握部队,我们的新兵实在太多啦。这里粮弹存储很多,为防自来水管被截断,饮水也有存储。有这样好的根据地,你们可以坚持下去,很好地打仗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524团第1营战士陈德松回忆,“四行仓库全场一百二十米,宽十五米,约有六层楼高,紧依苏州河新垃圾桥北[/FONT][FONT=宋体]堍[/FONT][FONT=宋体]而立,与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查“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其西、北两面为“华界”,但早已为日寇占领;东边是北西藏路,属于公共租界;南边即苏州河,对岸也是公共租界。所以“四行仓库”其实是个“死地”,“坚守”的结果,要么全军战死,要么征得租界领事团同意,退入公共租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88师转移到沪西,在苏州河南岸,据守丰田纱厂——北新泾——周家桥一线。在撤退过程中,由别动队第四支队负责掩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四支队是戴笠的“子弟兵”,其基干都是特务处在京沪一带的基层情报人员,综合素质最高,战斗力也最强,偏巧是这个支队全军覆没,令戴笠痛惜不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乔家才回忆说:“[/FONT][FONT=宋体]战争到十月下旬,国军自闸北撤退到苏州河南岸,第四支队奉命掩护,在敌前强渡苏州河,不顾生死,在苏州河北进行扰乱作战。虽然,任务完满达成,而自支队指挥官张业以下,两千多人全部战死,这是戴先生领导的同志,最英勇的一次重大牺牲,尚未计算在敌后牺牲同志数字以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夜,谢晋元率部进驻四行仓库,据谢的助手、营长杨瑞符回忆,其时,是“[/FONT][FONT=宋体]廿六日深夜二十七日晨零时二十分钟的时候”。[/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说:“当晚十二时左右,我团奉命转移到四行仓库防守,谢团长对我们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仓库就是我们的根据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陈回忆,留下的部队,“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四百一十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夜,[/FONT][FONT=宋体]杨瑞符一直在忙着召集部队[/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据杨后来回忆说:“[/FONT][FONT=宋体]我当时首先感觉到着急的是集合的困难,第一各连散布在火线上,时间太急迫。第二恐怕有些部队莫名其妙地随着本团各营走了。第三我只有两个传令兵不够分头传令。第四我的官兵完全是第三次由保安团补充来的;第五敌人炮火如此猛烈,情况太紧迫。在这里我祝愿先总理默佑我,使我在这万难的,紧张的情势中,能够将全营队伍很顺利的集合起来,完成我为闸北流最后一滴血的神圣使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直到第二天上午,机枪连、第三连和第一连第三排才赶到四行仓库,与大家会合。幸好头天夜里日军没有进攻,否则还麻烦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FONT][FONT=宋体]杨瑞符回忆,10月27日上午,部队到齐以后:“[/FONT][FONT=宋体]我和谢团附商定。先派一位资深军官而最得力的勇敢排长尹求成率兵两班,到旱桥警戒,我随即集合各连去侦察地形。谢团附继续征发一切应用物品。地形侦察完毕后,我命第一连占领右翼西藏路阵地,第三连占领左翼阵地(交通银行那边)命第二连在中央,担任四行仓库外围之守备。机关枪连除以两挺布置在四行仓库楼顶上担任防空外,其余分配一、三两连的重要位置,完成全营火网之编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FONT][FONT=宋体]生于[/FONT][FONT=ˎ̥]1902[/FONT][FONT=宋体]年,河北省静海县人,军校六期毕业。[/FONT]
[FONT=ˎ̥][/FONT]
[FONT=宋体]在四行仓库守卫战中,杨瑞符与上官志标都是谢晋元的得力助手,从杨瑞符在此后战斗中的一系列措置看,此人有勇有谋,指挥若定,确有极好的军事素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27[/FONT][FONT=宋体]日是四行孤军死守四行仓库的第一天,这一天共击退日军的三次进攻,我方阵亡两人,伤四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说:“早晨五时左右,成队日军由东向西蜂拥而来,当接近四行仓库时,团长一声令下,全楼所有火力一起射击,打倒约二百敌兵,顿挫其锋。日军后续部队立即组织几倍于我们的兵力向我们进攻,也被击退。十时左右,日军发动第二次猛攻,大楼东南角被敌火力封锁,西北方向被重兵包围,形势紧迫,但谢团长胸有成竹,当即下令停止射击,等日军攻到大墙脚,用集束手榴弹消灭他们。激战到十二时,再次粉碎日军的进攻。下午一时,日军在大楼西北角纵火,将附近房屋烧着,并发动第三次进攻。霎时浓烟滚滚,好象整幢大楼都在燃烧。全团士兵在谢团长指挥下,一面阻击敌入,一面打开仓库内灭火龙头熄火。下午五时许,大火终被扑灭,日军也停止了进攻。”[/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三)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月27日[/FONT][FONT=宋体]这一天,四行仓库还来了一个客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个人,就是文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文强回忆:“[/FONT][FONT=宋体]在上海撤退前夕的一个风雨之夜”,他去见戴笠。当时戴问他:“认不认识谢晋元同学?”[/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说:“是我同期同学,不但认识而且交情很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戴听了说:“请你即到哈同路宋子文部长公馆去,他为我们准备好了四部西门子电话机,送三部到南市锦江公所,交给周道三(周伟龙字道三)转陶一珊,要他监督协助陶部配合正规军作战,坚守到底,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撤退。这三部电话机都可直通我的办公室。另一部请你亲送四行仓库交谢晋元团长安装好,这部电话机既可以通外界,也可以与我直接联系。老头子(指蒋介石)忙,但要随时了解四行仓库守战的情况,与我联系好,也就是随时都可禀报校长(蒋介石)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周道三即周伟龙,时任特务处上海区区长。[/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宋体]文强回忆说:“我立即坐自备车到哈同路宋公馆,按照惯例,讲了英语放进门去,并直告门房警卫说,是来取得利风(即电话)的。他说,戴老板已来过电话,四个纸盒中都是电话机,请签字取走就是了。我连姓名也不曾通报,签了‘戴雨农交办’五字。我验收无误,搬上汽车,直奔南市锦江公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南市锦江公所即陶一珊的第五支队队部,周伟龙亦在此“督战”。文强说:“找到了周伟龙,将三部电话机交给了他,并交代了戴笠的话,要他立即转交陶一珊安装好,戴老板正等着通话,更重要的是老头子等着了解情况。我的话音刚落,周过于紧张,叫我不要走,等找到陶一珊再说。这时候陶闻讯赶到,一开口就要我留在指挥部不走,并说,要死也得死在一道,周也随声附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听了二人的话,文强板起脸孔,“严肃”地说:“当务之急是立即安装好电话,同样是十分火急的任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回忆说,听了他的话,“陶、周呆若木鸡似的瞅着我上车走了。送完电话机后,我将陶、周心理状态向戴汇报。他未等我说完,便立即坐车赶到锦江公所去找陶、周二人谈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跟着,文强就去了四行仓库,见到了谢晋元,文回忆说,当时谢晋元“精神抖擞”,与文互敬军礼后,问“有何指教”。[/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捧着电话机说:“这是我奉命从宋子文部长公馆取来的,里面有通天术,雨农先生等着与您通话,校长也等着了解情况,请赶快架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当即吩咐人去办,文强回忆说:“当我告辞欲出时,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好像有千言万语要向我说,可又默然无语。我很了解他的心情,不忍立即离去,反而拉着手坐了下来,相对无言,终于由我打开了话匣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问:“您领导这个团有建制兵员多少?防守的计划如何?有何困难没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回忆说:“我提出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安慰他,希望能对这位穿着草鞋一同入伍,后来又一同南征北战的老同学有所帮助,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回去交差,预料戴笠不能不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听了文强的话,谢晋元“雄赳赳,气昂昂”地回答道:“兵员有八百多点,是经过我亲自严格训练过的爱国志士,各级干部都是黄埔同学,同心同德,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是不会辜负校长平日教导的苦心的。需要储备的粮弹以及生活必需品,正在筹集中,谅不会有困难。所虑者,我这八百孤军,举目无援,守护无期,若水电一断,也就难以预料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俩人边谈,边在营中巡视,文强说:“凡他引我巡视过的营房布置,整洁有序,井然不乱,间闻爱国歌声,雄壮激越,令人振奋鼓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对谢说:“您率八百孤军死守一个仓库,是代表了五亿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和不可凌侮的国格民心。八百孤军并不孤,您们的周围有全国全世界的正义舆论在支持。日军嚣张气焰总是一时得逞,决无蛇可吞象之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强的话还没说完,谢即与他“拍案击掌”,以示决心,接着,谢取出日记本,写下“永保万里长城在,留得丹心照汗青”两句话,撕下来交给文强作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回去以后,文强将纸条交给了戴笠,并将在四行仓库所看到的一切作了汇报。文强说,当时:“戴笠紧握着我的手说,辛苦了,两处都通话了,校长前也禀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10月28日的凌晨一时许,“敌寇枪声渐稀”,第一天总算过去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深夜静思”:“这次假如我成了功,我不愧为一个国家的革命军人,不愧为先总理的信徒,不愧为蒋校长的学生。这次假如我成了仁,那么关于我家的善后,早经最高领袖替我准备妥了。我父亲兄弟一辈子是不会受苦难的。而我个人呢?我相信我成了仁以后,只要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断绝,我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光荣的名字,同时恐怕还有无数的中华后裔替我立祠焚香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心想:“残暴的敌寇啊!你来吧!我要利用你来完成我杨瑞符的人生观了。不顾一切的拼吧!死算什么?人活百岁,总是一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月28日[/FONT][FONT=宋体],第二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说:“二十八日上午八时,日军发动第四次进攻,为了节省子弹,我们等敌人接近楼时才掷手榴弹,如此打退了敌人四次进攻。中午谢团长巡视全楼,他拍着士兵的肩膀问:你们饿不饿?一士兵们说,我们就是打五天也不饿。谢团长说:你们真是中国的好男儿。下午五时左右,敌人又发动了第五次进攻,同样遭到失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杨瑞符回忆: “我和谢团附看见苏州河北路上有几个散寇在那里走来走去。这时谢团附从楼顶上瞭望哨的手中拿了一枝枪,向这几个敌寇射击,轰然一声,一寇兵应声倒地。我高兴地说,‘谢团附的射击技能果然不错,真不愧为一等射手。’这时我兴奋极了,不觉得敌寇的炮火厉害,不觉得我们在敌寇的包围中,更不觉得什么是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晋元对杨瑞符说:“你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可是你今天的脸色,怎么比昨两天好多了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豪迈地说:“是的,因为现[/FONT][FONT=宋体]在是我们最走鸿运的时候了。成功成仁,在此一举,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下午,敌军开始炮击四行仓库。杨瑞符说:“午后三时天气阴暗,蒙蒙细雨,四行周围火焰新熄。我看见敌寇在四行仓库的西北面,很隐蔽地运动着四五门平射炮,向我们放列,我当令机关枪向敌射击阻止,而敌寇在交通银行屋顶之机枪也马上向我还击,至此我们又和敌寇开始第二次血战了。敌火之猛烈,较二十七日堵门攻打尤甚。仓库各楼中,枪弹横飞,烟焰蔽目,我命令各连一律停止工作,参加战斗,我与谢团附分头指挥。谢团附担任大厦东面的指挥,我在西面第三连阵地指挥作战,与敌相持。下午五时许,敌寇弹药消耗甚多,我略有伤亡。时天色已晚,敌见不逞,狼狈而去。我又命各连除留必要的营戒外,一律仍然加紧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过敌人的炮击之后,发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四行仓库断水了。杨瑞符说:“我迅即回到营部派人仔细检查各连所出之水,勉可维持现状。乃急命各连自行派兵看守饮水,不准洗脸洗脚。所有污水小便,亦须妥为保存,以备消防之用。”[/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巡视中,杨瑞符发现:“我看到士兵都穿着短衣,好像由土里爬出来一样,虽然满身流汗,可是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仍然很好。虽然大家是两天两夜没有睡觉,没有好好吃一顿。我看到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时,更觉得长期抵抗是有把握的。”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杨瑞符集中全营官兵,请谢晋元为大家训话,因谢一直在师部工作,在沪战中,才下到团里,很多战士都不认识他。[/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讲完后,杨接着说:“本营此次留守闸北,限于时间,未得预先明白告诉大家,现在各位已经完全明白了,望各位爱国的男儿都抱定必死的决心,和谢团附和本营长死在一块儿吧!大家可以很简单的写遗书一封,通知家中。写好后,收集起来,等待将来设法送到邮局去,以表示大家牺牲的决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下午,还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说:“我们奋战两日,粒米未沾,上海救亡团体同万国商团谈判,通过租界守军帮忙,把食品装在布袋里,用绳子抛到大楼墙脚边,我们在大楼底层打个墙洞抢运食品,为此阵亡三人。但全团官兵深受鼓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来送给养的,就有后来同样进入历史课本的杨惠敏。[/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四)



[FONT=宋体]杨惠敏,1915年生,江苏镇江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惠敏一直在上海读书,淞沪抗战爆发时,杨正帮着她从家乡到上海来的姐姐照顾孩子。杨回忆“八一三”当天的情形时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那是个晴朗和多云的天气,长空中传来了敌机的马达声,一向宁静的上海市民。还未尝到战争的可怖,纷纷爬到屋顶上去看,我爬在晒楼上,带着家乡姐姐两个小孩子,敌机黑憧憧的魔影掠过我们的头上,发出穷凶恶极的吼声,接着在闸北一带投弹了。‘鬼子的飞机下蛋了!’小孩子喊,邻居也在喊。炸弹爆炸声.人们的惨叫声,旋即掩盖了小孩子的喊声,浓烟从四面升起,炸弹的爆炸震得屋瓦沙沙作响,彷佛地面也要崩裂似的,大半个上海似乎都已笼罩在火海之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慧敏说:“下午,我同姐姐去看被炸后的大世界,一片瓦砾.断垣残壁,人的尸骨东挂在屋檐上,西挂在电线杆上。到处都是呼嚎,哀哭。姐姐铁青着脸紧握着我的手,不住的说:‘记住.惠敏。这是血债呀!’我双手掩着脸,呜咽起来,愤恨,辛酸在我心中燃起了激烈的火炬。自此,敌人的残酷,真正的在我心里烙下了伤痕,而渴求参加抗日保卫工作的热望,随着我的热血在沸腾起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晚上,杨慧敏碰见了两个朋友,这两个人随即介绍她加入了童子军战地服务团,也改变了她的一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杨慧敏回忆:“八一三的晚上,我怀着无限沉痛的心情,一个人在大光明戏院门前纳闷的逡巡,心事紊乱极了,国家的命运,同胞的惨痛,今后的出路……交织在我心头,尤其是这神圣的民族保卫战已经展开了,我是个青年,我应该怎样来救我的国家呢?我低着头边走边想,一群孩子在我身后对着一车车的军人发出爆裂的喊声,我抬头看过去,有好几辆红十字车从我身边开过去。忽然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我正在张望.探索喊声的由来,一辆红十字车‘嘎’的一声煞住在我的面前,车窗中探出一个头来:‘杨小姐。你认得我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慧敏一看,原来是她的朋友杨一民,接着又发现了张公杰,俩人都穿着“利落精干的童军装束”。杨当即问,“你们在做什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时,“一阵神圣的光彩掠过他们的颜面”,二人说:“童子军。我们全参加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队,你要不要参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慧敏回忆说,当时“一股热血从我的心底往上冲,我勉强压抑着问他们”:“是干什么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二人回答说:“救护伤兵,慰劳将士,救助难民,组训民众……举凡一切战时军民的服务,我们都做,你若是个爱国的青年,就请你加入我们的行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童子军”是个世界性的组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一度覆盖面很广,并成为适龄少年儿童的一门“必修课”。[/FONT][FONT=宋体]据一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童子军”罗沛龄介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75年前的主要课程设置,和现在的课程设置已很相近。民国17年(1928年)的《广州市教育局报告书》规定:“中学教育应根据三民主义继续小学之基础训练,增进学生之知识技能,为预备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以达适应社会生活之目的。”所以,按当时的规定,初中课程设有——公民、童子军、国文、外国语、数学、博物、卫生、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劳作、图画、音乐共15门科目,每周教学时数为34课时;高中设有——公民、国文、外国语、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劳作、图画、音乐共13门课程,每周教学时数29-30课时。此课程直到1949年,其间略有变动。“
  [/FONT]
[FONT=宋体]罗沛龄继续说:“1949年后出生的人,对童子军课程都会觉得陌生,故在此稍作说明。世界的童军(Scout)运动起源于英格兰。1907年,贝登堡及一个由小男孩组成的团体在白浪岛举行露营,以训练青年人负责的人生观。此后发展为全球性的童军组织。童子军运动是一种做人的基本训练,以儿童为本的教育主张,根据儿童生理及心理状态为实施训练之准绳,在由“做而学”,由“学而做”中,尽量给予儿童与自然界及社会实际接触之机会,养成其对人、对物之各种生活技能及正当态度。为了要完成训练“积极的公民”的目标可分成四部分,即(一)品格;(二) 健康与体力;(三)手工与技巧;(四)服务助人等来进行。特别是着重于内在的启发, 而不采用注入式的方法。 童子军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非赢利性、非政府的青少年组织之一,其组织遍及216个国家和地区、成员达2800万人。”[/FONT]
[FONT=宋体]   中国童子军是于公元1912年2月25日,首先由严家麟先生在武昌文华书院创办,后来就规定这一天为中国童子军创始纪念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4[/FONT][FONT=宋体]年11月1日[/FONT][FONT=宋体],“中国童子军总会”在南京正式成立。蒋介石任总会长,何应钦任副总会长兼总司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位天津的老童子军[/FONT][FONT=宋体]李世瑜曾经给记者展示过他几十年前在接受童子军训练中学会的本领——接绳结。他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这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有用的技术。过去不比现在,很多东西需要用绳子捆绑后携带,如果捆扎方法不当,携带者可要吃苦头的。所以那时的孩子在小学的童子军训练课时,就开始学习这些技巧。别看绳子本身不起眼,但那时我们要了解绳子的承重能力有多大,一般的绳子受多大拉力会绷断。而且,有些绳结对于当时的我们,非常有意义。当时我们学习打一种‘称人结’,用比较粗的绳子做成一个吊篮的形式。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过去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废井或者废坑洞,小孩掉下去,很难派人下去营救。掌握这种绳结后,可以做成供人乘坐的绳套,双腿放进去,双手拉住绳子,上面的人就可以把人拉上去。而被营救的人则好像坐在秋千上,不会被绳子勒伤。当时我们学习这个绳结时,互相营救对方,感觉特别好玩。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技术在需要的时候真是太有用了。有时看报纸报道,哪里有孩子掉井里,用了很多人才把孩子救上来。如果给掉井里的人放下‘称人结’,也许救会很容易就把人救上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另外,童子军并不一定想我们想象的那样,都是少年儿童,其实也包括青年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由于童子军们都曾经接受过一定的训练,因此在战时正好用得上,很容易地就可以组织起来,直接作为战地服务人员使用,杨慧敏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第二天,杨慧敏就找到了“大通路渭风女校”,即“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队”总团部,办理登记手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说:“渭风女校的慕尔堂里,挤满了人,一个个都带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从人群中执着证件,向登记柜台登记,每个人都热得汗流浃背,尤其是办事人员。应付着数不清的热血青年,一波接一波的.简直有点手忙脚乱。我在人群中找杨一民,反而张公杰首先看见了我.把我引进办公室。介绍给登记人员,办妥了手续,办事人员就正式给了我一个臂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回忆说,“他们三个人不厌其烦的为我讲解”,他们说:“童子军最高的指导原则便是智、仁、勇,我相信你必能发挥这三点,为我们童子军争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说:“我郑重的点头,心里暗暗的下了个决定:我,一定要拿出九一八东北劳军的精神,把它做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接着,“杨一民从我手中接过臂章,交给主编组的人,他知道我曾参加过九一八劳军,便把我编入前线组,然后在我臂章上编上号码,从座位上起立,庄重的将臂章配在我的臂上,我侧头看,上面写的是: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团41号。”[/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五)



[FONT=宋体]随着淞沪战场的不利战局,一部分童子军随军“转进”,另一部分则留下来继续“服务”。杨慧敏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过四个多月的浴血保卫战,上海终于失守了。上海的人心已是颓丧不堪,大批难民涌向租界,我们童子军服务团,有的跟着军队撤走,有的随着难民进入租界,不能不在沉闷之中,振作起来,担当更艰巨的任务。我被派为难民服务队担任小队长,率领了四个男童军,两个女童军,连我一共是七个人,在公共租界苏州河畔的一个尼姑庵里,为一千多难民服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地正毗邻公共租界英国兵营,再过去,就是四行仓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已经是10月28日,经过两天的战斗,谢晋元部死守四行仓库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上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一位记者要求采访谢晋元和杨瑞符,杨令机枪连长[/FONT][FONT=宋体]雷雄代为接见,谈了一会儿,雷进来报说:“[/FONT][FONT=宋体]记者说团附、营长既不能见面,要求给他写几个宇[/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听了,随即拿起记者采访的本子,写下:“剩一兵一卒誓为中华民族争人格。”[/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多方争取,公共租界美军答允协同中方将伤员送出战场救治,杨特地嘱咐他们说:“你们出去,有人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就说有八百人,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后来回忆说:“后来轰传全世界的八百孤军的数目,就是这样来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说:“随后外面送来的食品和报纸,络绎不绝。各方信札和新闻记者,也陆续来了。我见了这种热烈情景,读了这些报纸、信扎以后,我更加感慨流涕,自觉无以报国家。我看完以后,便传与各连,各官兵看了也更加感动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四行仓库的战斗成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这边打得惊天动地,而旁边的高楼上,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丝毫不以为意,似乎也不怕子弹不长眼。而毗邻四行仓库的租界,则各人自扫门前雪,你打你的仗,我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不打到我的地盘上来就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著名中医陈存仁说:“租界上成千上万的市民,都爬到高楼上去看双方枪弹往还,大家兴奋到整夜不睡觉,后来才知租界当局,向日军发出一个通牒,说枪战尽管枪战,但千万不可用炮轰击,因为在四行仓库附近,有一个很大的煤气鼓,这个煤气鼓贮满了煤气,要是被炮弹击中了,会使住在煤气鼓四周一英里范围内的市民,遭到死亡的危险,日军也免不了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日军尽管隔岸相击,而始终未敢开炮。[/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尽管四行仓库已经成为战场,但却并非水泄不通,反而八面透风。因此孤军的战斗,说残酷是很残酷——是战争就没有不残酷的,都要死人,却并不像“上甘岭”那般的艰苦卓绝——大批的粮食和给养,就是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状态下,送进去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存仁回忆说:“本来全上海的市民,对闸北国军的抗战,不断地输送后援物资以及劳军的食品。但是到了死守四行仓库的一个阶段,由租界到闸北的通路已断,所有后援物资以及劳军的食品,只好堆积在河岸,一点也送不过去,眼巴巴地看着一支孤军奋勇作战,展开了震惊世界的一幕抗战史实。”[/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乔家才回忆,当时,[/FONT][FONT=宋体]不知是谁听说谢晋元与王兆槐是铁哥们,于是大家把东西全送到王的家里。王兆槐的夫人王持平并不是特务处的人,但她非常能干,于是代替王兆槐,想办法把物资全部送往四行仓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送东西的,不光有王持平,还有杨慧敏和童子军的勇士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提到陈德松的回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十分关键:“上海救亡团体同万国商团谈判,通过租界守军帮忙,把食品装在布袋里,用绳子抛到大楼墙脚边,我们在大楼底层打个墙洞抢运食品。”[/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就是运送给养的孔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的回忆,说得不是十分明白,我们来看看郑侠飞的回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侠飞,生于1900年,淞沪抗战时,郑系[/FONT][FONT=宋体]上海公共租界万国商团“华队”队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在回忆中,郑侠飞解释说:“上海公共租界万国商团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公共租界工部局领导下的一支武装队伍,参加的人起初都是外国侨民。后来工部局设立董事会,经过华董的力争,在万国商团之下,成立中华队,由中国人组成。1932年一二八战役前后,由于事实上的需要,又成立翻译队,归华队领导。当时我在美商丽安电器公司任会计主任,该公司经理、厂长都是美国人,和其他外国籍成员先后参加万国商团骑兵队、运输队等。一二八战役时,万国商团成立翻译队,招收队员,应试资格为懂得外语、能口译笔译而有正当职业,并得到所属单位同意的职员。我就报名投考,录取后,经过六个月军事训练(包括学科及实弹射击),成为正式队员。”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月29日[/FONT][FONT=宋体],郑侠飞被万国商团华队司令陈时侠派到“西藏路桥北堍碉堡去做翻译”。郑回忆说:“我即奉命到达那里。这个碉堡是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建筑的,有三四层楼房那样高,内有铁梯可以到达高顶,上有几个瞭望口。地点是在公共租界西藏路桥北堍的西侧,对面就是华界边沿的四行仓库即金城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共同投资的四行储蓄会仓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郑侠飞说:“10月27日深夜,谢晋元团800多人从北站进驻四行仓库,那时仓库的西边和北边都是中国地界,已被日军占领,东边是西藏路,属于公共租界,南边是苏州河,过河即是公共租界,所以四行仓库事实上成为孤岛,与未被日军占领的华界完全隔绝。他们进驻以后,忙在库内建筑工事,把所有的门窗全部封闭,堆满沙包麻袋,工事比较坚固。仓库的东南角有一家小烟纸店的楼房,他们在仓库里挖了一个洞,与小烟纸店相通,并在店面的板门内外堆满沙包,只在楼上留一窗口没有堵塞。这个窗口对面就是西藏路桥北堍的碉堡,彼此可以通话,这是当时四行仓库对外联络的唯一出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西藏路桥,即陈德松回忆中提到的“新垃圾桥”,亦称为泥城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在此碉堡驻守的英国兵向他介绍了几天来的情况,并特地提到:“昨天下午(指10月28日),中国人用卡车装了慰劳品,沿苏州河北岸,开到西藏路桥北堍东侧,将慰劳品送进烟纸店窗口,给四行仓库内的中国兵。”[/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综合陈德松、郑侠飞和英国兵的说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西藏路桥北堍西侧的碉堡”即公共租界区域——西藏路桥北堍东侧”则为华界,隔着苏州河的桥对岸,是一家“小烟纸店”,隔壁即四行仓库,谢晋元部将墙壁打通——上海救亡团体在英军的“配合”下,将物资运到“西藏路桥”西侧,系上绳子,把另一头丢到西藏路桥”东侧,由八百孤军拉过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就是四行仓库的生命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慧敏的回忆,基本上也是这样说的。“这天的夜是分外的黑,夜空更是死沉沉的,英国兵单调的皮鞋踩在柏油路面的‘叮叮’声,听来格外刺耳。我们四十个童子军迅速的将慰劳品卸下车,将串通的绳子再联起来,五步一个人,一直通到四行仓库的侧门。市商会事先已有电话通知守军,这时侧门打开了,我们将一袋袋沉重的慰劳品。慢慢的在地上拖,每个人的心情是严肃的,也是机警的,略有一丝响动,我们就卧倒在地上不动,等观察清楚,又再开始慢慢的拖。我站的位置是绳子的中间,也就是马路的中间,便于指挥两头的人,慰劳品在地上,‘沙沙’的擦着,就像擦在我的心上,这一期间,时间、空间以及意念,对我们彷佛都是静止的,每个人的脑子中只有一个单纯的想法,就是拼命用力拖麻袋,拖,拖……差不多整整化了四个小时。清早五点多光景,当最后一包慰劳品拖进了四行仓库时,我们全想大声欢呼,那种身心轻松愉快的劲儿,即使以后我这三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涯中,也没有经历过第二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天,杨瑞符还曾回忆:“夜十二点钟了,献送国旗之女童军杨惠敏小姐来,当派员很敬重的将国旗接过来,可是没有旗杆,又派传令班长和营部见习官,设法拉旗杆索子,准备天亮升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事就是令杨惠敏成名的“渡河献旗”。[/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杨的回忆录中,曾绘声绘色地谈到此事的整个过程,但终因许多细节与其他回忆相去甚远,因此就不再引述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22岁的年轻人,杨惠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其勇气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走上抗日战场,因此,杨慧敏一夜之间名扬四海,成为一个符号式的人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杨惠敏更作为中国青年人的杰出代表,身穿童子军制服周游列国,受到罗斯福、希特勒、甘地等人的接见,其风头一时无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时,杨慧敏当然不会想到,日后,会有一场莫名其妙的灾祸等待着她。[/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六)



[FONT=宋体]到10月30日,经过四个昼夜的战斗,“统帅部”认为,四行仓库的坚守,已经达成了相应的战略目的,开始考虑撤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时,张柏亭“奉派在法租界某地,负责与孤军联络”。他[/FONT][FONT=宋体]说:“[/FONT][FONT=宋体]八百壮士奋守四行仓库,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不但振起全国民心,更因为上海是国际都市,在沪外邦人士均身历目睹,通过外国记者们的报导,一时轰动全世界。友邦人士对八百壮士,一致寄予无限的崇敬与同情,各国使节团曾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基于人道立场,下令孤军撤离,同时很多外籍妇女代表,也向蒋夫人作同样的要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FONT][FONT=宋体]四行仓库四周东、北、西三面环敌,唯一可以撤离的路线,只有越苏州河通过租界,到沪西归队;但是要在战斗进行中,如何脱离?以及如何通过租界?一连串细节,都需商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负责“商榷”的,有上海市市长[/FONT][FONT=宋体]俞鸿钧、上海淞沪警备司令杨虎、88师副师长冯胜法以及张柏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也是日本“陆士”毕业生,与杨虎是先后同学,于是他先与杨“计较”一番。杨说:“[/FONT][FONT=宋体]公共租界外国驻军由英军司令斯马莱特(Gen.Smoolet)统一指挥,四行对河的驻守也由英军担任,此事先须与斯马莱特交换意见。”遂“相约在下午二时到杨私邸会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会谈一开始,斯马莱特先是用“生硬的上海话”说了一句:“八十八师刮刮叫,顶好!”[/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杨虎随即说:“最高统帅已有命令,接纳友邦人士善意,命令四行孤军立即撤退,但其如何行动,涉及租界关系,特须得到英军的合作协助,特请各位来商谈一切。”[/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俞鸿钧说[/FONT][FONT=宋体]:“斯马莱特将军知道此事吗?”[/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斯马莱特“微笑”这说:“我的部队与贵师官兵,数月来隔河相望,我们已经是好朋友,四行守军撤离时,我当全力支持负责掩护,但不知你们要我怎么做?”[/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张柏亭接过来说:“目前日军正在四行周边,向我孤军围攻,撤离的唯一路线,只有越过苏州河经由租界到沪西归队,首先要通过贵军警戒线,行动程序必须密切协定;再则,日军在国庆路方向,设有机枪阵地并有探照灯,封锁着四行后门的北西藏路,行动时须得贵军掩护,方能顺利通过;还有,通过租界时,须有相当交通工具,应请准备提供!”[/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此时,冯圣法特别强调了一句:“孤军撤离绝不是战败退却,或者逃跑遁走,而是应友邦人士的请求奉命撤离,此点须请斯马莱特将军特别了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柏亭回忆,此时,“斯马莱特站起来,走到杨(指杨虎)身边拍拍肩膀”,说:“你们放心!杨司令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你们信不过我,应该相信杨司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双方“商谈了些撤离的程序,以及有关细节,诸如彼此的联络方式,对日军机枪阵地及探照灯的制压等问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杨又叮嘱俞鸿钧,有关外交事项的一切,由他负起完全责任,俞表示可顺利解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经向孙元良汇报,当晚,张柏亭打电话给谢晋元,向他下达了撤离四行仓库的决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令张十分意外的是,撤退的决定,遭到了谢晋元部的激烈抵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回忆说,当时,“谢同志似乎极感惊异,也非常激动”,说:“全体壮士早已立下遗嘱,相誓与四行最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请参谋长报告师长,转请委员长成全我们!”[/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谢晋元、上官志标、杨瑞符及全营官兵,都是写了绝命书的,从进了四行仓库,就没打算活着出去,这会儿不明不白地让他们撤出战场,如何心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后来回忆说:“[/FONT][FONT=宋体]晚十二时许,奉本师副师长冯转来最高领袖命令:‘着于本晚十二时经过英租界退出四行仓库’。这时我想本营尚有轻重机关枪弹药四万余发,有手榴弹、追击炮弹四百余颗,且已完成最坚固之工事,如无命令撤退,决可为我闸北领土流最后一滴血,至若干周以后。[/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我与冯副师长轮番开导,谢团附与上官团附及杨营长也交替接话,态度十分坚决,在电话中隐约可以体味到,激动得‘声泪俱下’的情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眼看无法说服谢晋元,张柏亭只得在电话中“以坚定的语气告诉谢团附”:“你们成仁取义的决心,固然十分钦佩,但这是最高统帅的命令,我是命令的传达者,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打日本鬼子的机会非此一时,今后可能还有比奋守四行仓库更重要的使命,待你们去担当!如果你们违抗命令,那你们的勇敢与牺牲,成为匹夫之勇而无意义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回忆说:“[/FONT][FONT=宋体]当时全团官兵一致表示.愿与仓库共存亡,同敌人拼到底。后经上级再三电令,谢团长和工部局几次交涉,才决定撤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说:“谢晋元团附终于顾全大体,接受命令,于是我将和英军协定的事项告诉他,今晚午夜后开始行动,由英军压制鬼子探照灯与机关枪,探照灯击毁后迅速冲过北西藏路,由新垃圾桥进入租界,军运沪西归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已经是30日的深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回忆说,听了上级的命令,“只得忍痛与我闸北阵地暂别,当即同谢团附商撤退办法。”[/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杨瑞符说:“为减少牺牲,随即集合各连长面示各连官兵一律武装起来,所有武器弹药,工作器具,均须佩带齐全进入原阵地,以备敌寇向我总攻。但未说明撤退消息。待各连准备完备后,我当即决定撤退部署如左:(一)命第一连派兵一排,附重机枪一挺,由排长杨得余率领为收容部队,掩护我军经西藏路向苠租界撤退;(二)伤兵先行暗自退出;(三)谢团附率领机关枪连及第一连之一部份按次撤退,并向英租界交涉撤退租界后之善后事宜;(四)二、三连在最后撤退;(五)我在二连之排尾、三连之先头随队退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30[/FONT][FONT=宋体]日当夜,郑侠飞目睹了八百壮士撤退的全过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自派到“[/FONT][FONT=宋体]西藏路桥北堍碉堡”之后,郑一直在这里当翻译。据郑回忆:“下午3时,发现苏州河里有两艘汽艇,向西藏路桥驶来,船上悬挂日本国旗,载着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汽艇穿过浙江路桥、临近西藏路桥东侧时,原来停泊在那里的中国小木船上的船民知道敌军是去进攻四行仓库的,他们出于爱国热忱,不约而同地把小木船从四面八方集中起来,堵塞了河面,使日本汽艇无法前进。这时,四行仓库里的战士,从小烟纸店楼上的窗口里喊我(他们早从窗口看出我是英军的翻译人员,喊我翻译官),叫我告诉英军,不让日本汽艇开过来,如果汽艇驶到西藏路桥,800壮士就要用机关枪扫射,不管什么租界不租界,后果应由英军负责。我把这些话告诉了小队长,小队长立即离开碉堡到中国银行仓库队部去请示。后来,日艇先后退去,中日双方都未开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事,杨瑞符在回忆中亦曾提及,他说:“敌寇见我抗战精神不可轻侮,自觉进攻乏术,乃派武装小艇两艘,满载海军陆战队,由黄浦江驶入苏州词老闸桥,企图封锁我军与租界之交通线。这时租界内之民众,很关心的送了一张地图给我们,并指示老闸桥之位置,足见民众爱护我军之热忱。但我军全体官兵,始终以沉着镇静之态度,严阵以待。结果敌之海军在英驻军当局的交涉之下,自知理曲,快快而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下午5点多种的时候,驻守[/FONT][FONT=宋体]碉堡的英军小队长对郑侠飞说:“请你告诉800壮士,我们英军要撤退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问:“为什么?”[/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方说:“下午7时,日军要开始总攻。”[/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回忆说:“我把此事告诉烟纸店楼上的孤军。大约隔了十分钟,孤军又叫我,要我告诉英军”:“如果英军撤退,那么不管碉堡铁门上锁不上锁,中国军队就要占领碉堡.他们什么时候走,我们就什么时候占领,要英军立即以行动来答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的郑侠飞还不知道,英军配合八百孤军撤退的“程序”,已经在执行中了。[/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七)



[FONT=宋体]据郑侠飞回忆:“下午6时半左右,小队长留两个英兵在碉堡内,他自己和其余英兵包括我在内,一起向东撤退到西藏路东侧中国银行仓库。这个仓库与四行仓库东西相峙,但它的地位属于公共租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回来以后,英军小队长即对郑侠飞说:“今晚没有事了,我们休息吧!”[/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说:“我即和小队长和衣躺在行军床上。但我想外面战事这样紧张,小队长却叫我休息,其中一定有什么花样,便假装睡着。没有几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出去,我也跟着出去。刚出中国银行仓库门,我被小队长看见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英军小队长随即说:“外面危险,你不要出去,留在里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即退入门内,窥看路上的动静”,此时,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来中国银行仓库在西藏路上有两扇大铁门,这时小队长把一扇铁门打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回忆说:“我很诧异,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才了解是执行上级命令,掩护四行仓库孤军撤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时已是30日子夜,马上就是31日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德松回忆说:“三十日夜十二时左右,准备工作就绪,谢团长下令突围。日军在探照灯的照明下,用轻重机枪封锁通往租界的马路,谢团长指挥我们动用所有的轻重武器,把探照灯打灭,把敌人火力压下去,然后分批撤退,以最快的速度跑向租界地境,三十分钟后,谢团长随最后一批战士进入租界,列队后发现伤亡三十多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桥对岸的郑侠飞说:“日军用探照灯照亮了四行仓库的东南角,连英军原来驻守的碉堡也被照得清清楚楚。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战,探照灯突然熄灭,路上一片漆黑(后来听孤军杨排长说,是他用机关枪把日军探照灯打掉的)。探照灯被打掉后,800壮土开始撤退。他们把烟纸店门口的工事拆掉,然后一个个从店内柜台上跳出,穿过西藏路街心,几步就跃入对街的中国银行仓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柏亭回忆,打灭日军探照灯的是租界地英国驻军。他说:“一切都照预定进行,斯马莱特将军亲自在新垃圾桥旁指挥,午夜当日军探照灯照耀如同白昼时,英军由桥头碉堡中,使用小钢炮连续猛射,一举将其击毁,但其机关枪实施标定射击,孤军冲过北西藏路时,仍有多人受伤,杨瑞符营长左腿也被击中。”[/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杨瑞符回忆说:“时已深夜十二时,我军开始遵命向英租界撤退,奈敌寇事先已明了我军撤退企图,除以探照灯和机关枪四挺严密封锁我必经之西藏路外,并以各种火力集中压迫,弹如雨下,我军仍以不屈不挠之精神,竭力施行火力制压,并利用敌火稍为间断时间,奋勇冲出,不幸当我随队冲到西藏路口时,被敌弹洞穿左腿。直至深夜二时许,我收容部队已安然退出,我受伤十余人及高悬屋顶之国旗,均安全携出,余心大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此,八百壮士突出重围,按原定计划,应该到沪西“归队”了。事前,张柏亭已经与谢晋元约好,31日凌晨,由张“[/FONT][FONT=宋体]到漕河泾法租界边界附近,准备孤军到达后,为他们处理一切问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想不到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回忆说:“[/FONT][FONT=宋体]八百壮士通过新垃圾桥后,租界当局要收缴武器,车运胶州路羁留,全体孤军情绪激昂,声言武器为军人第二生命,不能离手,他们宁愿重返四行仓库,继续固留到底,僵持了数小时,情形极为紧张,我在漕河泾久待孤军不至,心知发生了麻烦,驱车赶到新垃圾桥,看见那种情形,劝阻谢晋元同志暂时忍耐,其中必有原因:同事租界在场人员,也力言这是租界的规定,只是替孤军代为保管武器,当场点明数量出具收据,决非缴械可比,情势才告平息,遂即乘车送往预定的地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侠飞说:“[/FONT][FONT=宋体]孤军全部撤入中国银行仓库,已是后半夜,即l0月31日零时左右。这时,谢晋元团长和800壮士被迫把武器交给英军,英国兵陪谢晋元团长进入仓库底层的办公室,即我和英军小队长原来睡觉的地方。当时在场的有谢晋元团长、万国商团司令马飞少校,还有两个英军和我。谢团长面容憔悴,满眼红丝,流着眼泪,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但精神很好。他和马飞少校谈话时,由我任翻译。谢团长在谈话中,有时泣不成声,于是大家只好默然相对。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谢晋元团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忿怒的张柏亭,当即去找杨虎,杨随即[/FONT][FONT=宋体]打电话给斯马莱特,“责其背信”,据斯马莱特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不是英军作梗,而是日方向工部局提出了严重抗议,威胁租界当局,如果准孤军通过,则日军也将开进租界,追击孤军,使租界当局不得不苟且应付。”[/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柏亭随即又去找[/FONT][FONT=宋体]俞鸿钧,一见面就“气冲冲”地问他:“昨天协议时,俞先生也在场,说好有关外交事项由你负责,你办的是什么外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张柏亭说,当时,“[/FONT][FONT=宋体]俞[/FONT][FONT=宋体]先生态度谦冲,丝毫没有见怪”,说:“这是临时发生的情况,我已报告政府,即循外交途径交涉,请转告贵师长暂时要忍耐,不可节外生枝!”[/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此,时任上海市政府秘书的王绍齐有不同的见解。他说:“至四行仓库之八百壮士的撤退,系应公共租界当局的要求,奉军事当局的核准,商由驻沪英军掩护撤退入租界。爰中国军队在平时本不可能携械入租界,何况在战时,此为吾人应有之常识,八百壮士初不明原委,一度拒绝缴械,旋经解释即顺利缴械入营。此事与公共租界工部局接洽者为市府英文秘书张廷荣先生,亦即指挥女童军杨惠敏过河献旗之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郑侠飞回忆,31日“[/FONT][FONT=宋体]天蒙蒙亮”的时候,马飞少校对他说:“请你告诉谢将军,我们调一个地方,让他好好休息。”于是谢晋元、马飞和郑侠飞三人转到北苏州路河滨大厦三楼的一个房间里。郑侠飞说:“这是事先预备好了的。”[/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郑说:“大约早晨8点多钟,我们三人又坐小轿车到跑马厅二楼休息。上午10时,马飞少校叫我对谢团长说,现在营房已经准备好了,请到营房去休息,但他没有说出营房的地点。谢同意后,我们仍坐小轿车出发。”[/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侠飞回忆说“当轿车出门时,门前门后,街上墙上,甚至屋顶上都站满密密层层的人群,大家热烈鼓掌,高声欢呼:‘抗战英雄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由于人群拥挤,车子几乎开不出去,只得缓缓前进。谢团长一面流泪不止,一面对人群不断举手行礼,我和马飞少校也跟着行军礼。 [/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谢晋元等人要去的地方,就是“孤军营”,陈德松回忆说:“工部局把我们送到跑马厅,第二天上午转移到胶州公园,这时全团计约三百五十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侠飞回忆说:“营房在沪西新嘉坡路40号对过的一块空地上,面积有数十亩,附近就是胶州公园。这块空地坎坷不平,垃圾满地,搭有大小帐篷,大帐篷搭在四周,小帐篷搭在中间。空地四周围以铁丝网,大门口由万国商团白俄团丁守卫,有时还在铁丝网四周内外巡逻。我们到时,800壮士已先到达,住在大帐篷里。谢团长和800壮士都只许在铁丝网内活动,不能出大门一步,我因是万国商团华队队员,可以自由出入。这个地方实际上就是俘虏营,不过我们中国人则尊称它为 ‘孤军营’。”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从此,谢晋元等人就被羁留在“孤军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多少年以后,在回忆录中,原88师师长孙元良仍忿忿不已地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对于真正溃逃租界、籍保生命的日军完全放还,武器也一并送还,而对我孤军则不能做同样的处置!虽由环境使然,出于无奈,然而有强权、无公理丑恶怯懦面目又在这般人身上再度显露一次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八百壮士中,唯一没有进孤军营的,正是在突围中受伤的英雄营长杨瑞符。他后来回忆说:“我此时承英驻军之厚情救护,送护医院疗伤,我营奉命死守闸北之任务,算告结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杨瑞符辗转来到后方养伤。在此期间,他写了一篇题为《孤军奋斗四日记》的回忆录,刊登在四川合川的《大声日报》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40[/FONT][FONT=宋体]年,杨瑞符因伤重不治逝于合川,年仅37岁。[/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八)



[FONT=宋体]11[/FONT][FONT=宋体]月5日[/FONT][FONT=宋体],文强等人曾经在“勘测报告”中提及的担心,终于成为现实——[/FONT][FONT=宋体]日军从金山卫登陆,抄了国军的后路。[/FONT]
[FONT=ˎ̥][/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关于金山嘴的隐忧,张发奎也曾担心过。他后来说:“[/FONT][FONT=楷体_GB2312]我右侧的金山方面是一个最可注意的地区。当时我有一个直觉灵感和历史的回忆,就是戚继光于闽浙荡寇时代,日本曾在金山登陆而扰乱浙境,如果敌人以历史作依据,这段历史实有重演的可能。同时,在战术上判断,那里已是一个理想的登陆地点。那里海岸有四十[/FONT][FONT=宋体]呎[/FONT][FONT=楷体_GB2312]以上的水位深度,又有利于登陆运动的沙滩及可作为滩头阵地的据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为此,张发奎特地加强了对该地的防范,但终因力量薄弱,为日军击溃。郭汝瑰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淞沪一带,港叉纵横,便于国民党军队利用小河沟一步一步地顶,虽然遭受很大的伤亡,也给敌人进攻带来很大困难。日军在上海作战两月,进展缓慢,于是,敌人潜行到我防备最弱的金山卫登陆。金山卫属于右翼军张发奎的地境,这方面多是一些杂牌部队。注意力主要放在澉浦、乍浦、对金山卫疏于戒备,所以我驻金山卫的部队仓皇应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人亡,遂使金山卫落入敌手,张发奎即命部队堵塞突破口,终归徒劳。”[/FONT]
[FONT=ˎ̥][/FONT]
[FONT=宋体]日军登陆以后,全力向[/FONT][FONT=宋体]金山、青浦进犯,“统帅部”急令67军、40军等增援,并下了“全力死守松江三天”的死命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67军即原东北军王以哲的部队,王死后,由吴克仁继任军长,辖107、108两个师。该军调离西北后,驻河南新乡,10月30日才得到命令,调派淞沪战场,并于11月2日投入战斗,该军也是国军投入淞沪抗战的最后两个师的部队。[/FONT]

[FONT=宋体]松江保卫战及其惨烈,11月9日,军长吴克仁中将战死在松江前线,时年44岁。同时牺牲的,还有67军参谋长吴桐岗少将、67军第107师参谋长邓玉琢少将、67军第107师第321旅旅长朱之荣少将、67军第108师第322旅旅长刘启文少将,另外还有8个团长,几乎把67军打残。[/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淞沪抗战之后,不知何故,吴克仁被诬为“[/FONT][FONT=宋体]率部叛变”,67军番号亦因此被取消,所有部队缩编为108师,编入25军。[/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108师参与了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1940年1月14日,下山“谈判”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就是被108师扣押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87[/FONT][FONT=宋体]年,民政部追认吴克仁为革命烈士。1989年,[/FONT][FONT=宋体]吴克仁入祀台湾“忠烈祠”。[/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1[/FONT][FONT=宋体]月9日[/FONT][FONT=宋体],日军攻陷松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青浦、松江各有一个戴笠的特训班,每班都是500人,以大、中学生为主,都是戴笠从“别动队”中精选出来,准备作为技术干部加以训练之后,分发到各支队中工作的。不料国军败得太快,淞沪战败的时候,[/FONT][FONT=宋体]青浦班刚刚毕业,还未分发出去。松江班还没有毕业,日军从金山卫登陆以后,松江首当其冲,这一下损失惨重。文强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松江班尚未毕业,且离金山卫近在咫尺,夜间遭到轰炸袭击,慌乱中逃入附近一竹林掩蔽,被敌军发现,遭到袭击,全班五百余人,幸存者不满五十人,其惨状难言。该班大队长廖曙东上校是黄埔第六期同学,在无可逃避的情况下,跳入一水潭中,以自卫手枪击毙前来包抄的日军敌人,高呼:“中国不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死于乱枪之下,甚为壮烈。”[/FONT]
[FONT=宋体][/FONT]
松江一失,日军即对上海形成包抄态势,至此,国军再也无法支持,为避免腹背受敌,不得不于当日全线撤离。陈诚说:“[FONT=宋体]十一月九日[/FONT][FONT=宋体],松江、枫泾同时被陷,我淞沪阵地至此乃全陷入敌之大包围圈中,苏州河南岸之颓势亦未能挽回。为尔后长期抗战计,唯有迅速转移,重行部署,于是乃作全线之撤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随着国军的撤退,特务处的人员也在撤离上海。[/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最先走的,是张炎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广东梅县人,军校二期炮科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与他的同期同学黎铁汉一样,张炎元也有着一份标准的军人经历,军校还没有毕业,就参加了两次东征,到北伐的时候,张已经是副团长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但张炎元没有沿着这条路接着走下去,1927年春,即蒋介石“清党”前夕,张赴[/FONT][FONT=宋体]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离开苏联回到家乡广东。此后的三年,张流落到南洋,以当教师谋生,后来他还写了一本回忆录,叫《爪哇三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0[/FONT][FONT=宋体]年,国内政局趋于稳定,张炎元回到国内。1931年,南京军校毕业生调查科介绍张到中央军校政训处工作,后经军校老大哥曾扩情介绍,结识了戴笠,进入“密查组”,接着又进入复兴社。1932年4月,特务处成立,老资格的张炎元成为“十人团”之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回忆说:“那时戴公馆就在南京的鸡鹅巷,戴先生约我谈话,然后有一天,我们有十个同志参加宣誓,这是最早的组织。我在鸡鹅巷公馆住过一个时期。我的住室就在进门右手边的小房子里。我记得张衮甫兄住在我的隔壁,他主管记账和发款,我则主管整理报告、翻译电报和缮写报告。”[/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说:“我的房子是书记室,又是译电室,同时也是门房。有时,戴先生也亲自来到,共同翻译电报,或斟酌报告词句。以后徐为彬也来了,我们共同工作。戴先生没有指定我们谁正谁副,但我知道为彬兄跟戴先生很熟,他们可以随便讲话,畅所欲言、所以遇有什么问题,我总是请他去报告。”[/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徐为彬”即徐亮,亦是资深的“十人团”成员,由于他与戴笠在报考军校之前就认识,且帮过落魄的戴笠的大忙,因此戴对徐极其倚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在回忆中,还曾经谈到这样一件事:“时胡宗南先生就常来,谈话时我们很少参加,吃饭却常在一起。有一次意外的事发生了,是邱开基兄来访。他和戴先生正在客厅里谈话,在客厅旁边屋子里的卫士,不知怎样不小心,一时手枪失火,一粒子弹正打中开基兄的后顶上。幸好子弹打出来时,透过房间的木板,力道弱了,所以进去不深。戴先生立刻把邱开基兄送医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前面说过,邱开基与郑介民,是特务处成立之后,仅次于戴笠的“哼哈二将”。邱、郑二人,都是复兴社高干,因此被蒋派来辅佐戴笠,但他们二人的情况还有所区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郑介民是个参谋长才,其志不在干特务,申请调走,老蒋又不干、因此郑对于特务处的工作,相对比较超脱,能不管就不管,不久后又去了北平,做华北特派员,兼复兴社华北分社书记,专心经营自己的小天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邱开基就不一样了,邱也是邓文仪的南昌行营调查科的人,当年曾经是邓的副手,早就吃的是特工这碗饭,再加上老蒋的信任,因此,在特务处,邱开基一度十分风光,连戴笠也忌惮三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邱开基是南昌行营调查科撤销之前过来的,对邱而言,特务处好比他自己的“娘家”,有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须“见外”;不像张毅夫、李果湛他们,调查科撤销后才并过来,丧家之犬,在“婆家”总归要受点气,要夹着尾巴做人。[/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宋体]由于邱与戴笠的矛盾,此事发生以后,许多人都认为是戴笠所授意的,要不哪里有那么巧的事。[/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九)



[FONT=宋体]前面说过,特务处甫一成立,便着手举办自己的第一个特务训练班——洪公祠特训班,张炎元和另一个军校二期的“学长”岑家焯被调去当区队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久后,特务处扩大,其本部从徐府巷(即“乙”地)搬到四条巷,当时特务处人员习惯称之为“鼓楼办公室”。[/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说:“戴先生完全为效忠领袖而工作,开始时就是他自己一个人。他在前方,亲自调查,得到资料,就自己写好报告.呈给领袖。在鸡鹅巷,开始有少数幕僚人员,到鼓楼时,才有比较完备的编制。”[/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时,特务处在处长、副处长以下,增加了一个“幕僚长”,称书记长,此时的书记长就是刚刚从“托派”中出来的梁干乔,分管情报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此后,张炎元亦被调回特务处本部,当总务科长,后又转任情报科长。张炎元回忆说:“粱干乔先生把情报科业务移交给我,正当福建事变的时候,我们不但白天办公,晚上也办公。督察室考核同志的言行和工作,非常认真,大家都不敢随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张炎元所说的“督察室”,当时其实称为“督察股”,第一任督察股长,就是曾代表戴笠接收南昌行营调查科的柯建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柯建安,1899年生,江西武宁人。军校三期步兵科毕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柯建安的经历,与张炎元几乎完全一样,也是在校期间就参加了东征,然后又参加北伐,接着去[/FONT][FONT=宋体]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然后加入复兴社,最后加入特务处,任督察股长。此后不久,戴笠控制了“浙警”,柯建安被调去当教务主任。再后,特务处建立江西站,柯建安又被派回老家,成为第一任江西站站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934[/FONT][FONT=宋体]年底,北平站站长陈恭澍因绑架刘兆南一案发作,弃职潜逃,其余的人几乎都给抓了起来,北平站几乎瘫痪。张炎元临危受命,被派到北平救火。[/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时任[/FONT][FONT=宋体]国民党宪兵司令部政训处处长的[/FONT][FONT=宋体]梁干乔被派回老家搞策反,张炎元将北平站站长职务交给了刚刚从特务处书记长位置上卸任的李果湛,回到南京接替了梁干乔。[/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淞沪抗战爆发时,张炎元刚刚把老婆孩子送走。他后来回忆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初,南京上海情势非常紧张,八月十一日早晨,我和梁干乔兄两人,送家眷去上海。梁太大带着四个孩子,我的太太也带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十岁,第二的男孩六岁,第三女孩三岁。另外还有胡天秋太太,带着她刚生下来几个月的儿子,三位太太,后来都到了我的故乡梅县。胡太大也就住在我家里,她的儿子胡波平,和我在故乡出生的儿子是同年,今年(三十九年)应该是三十四岁了。当时南京下关,逃难的人多,拥挤不堪,我因为服务在宪兵,得宪兵的帮助,勉强上了火车。人和行李都是从窗口里塞进去的。我太太正在怀孕,她上车尤感困难。我们到了上海,十二号把她们送上船,当天晚上乘夜车回南京,在火车上听到消息,说上海战争已爆发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其时,梁干乔刚刚从华北回来,前面说过,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戴笠第一时间派[/FONT][FONT=宋体]梁干乔为华北办事处主任,前往平汉线郑州一带部署潜伏工作,并在[/FONT][FONT=宋体]在十天之内,在9个城市布置了9部秘密电台。[/FONT]
[FONT=宋体][/FONT]
[FONT=楷体_GB2312]按:胡天秋,1901年生,[/FONT][FONT=楷体_GB2312]江苏宿迁人,军校六期骑兵科毕业。[/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胡天秋与戴笠、徐亮都是在军校时的同学,刚入伍的时候,胡与徐亮,还有后来成为名将的廖耀湘,都分在骑二连,接受入伍生教育。[/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胡天秋亦是军统“十人团”之一,但他不太显山露水,与另一个“十人团”成员之一马策一样,都属于不太显山露水的。[/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宋体]张炎元说:“十四日我在南京,看见木更津式日本飞机的空袭,看见我空军和日机英勇作战时,击落日本的大型轰炸机。”[/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宋体]张炎元所说的,就是“八一四”空战大捷,领头的就是著名的空中英雄高志航。[/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志航,1907年生,吉林通化县人。时任空军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志航部是前一天、即大战爆发的当天,才被调到淞沪战场的,据时任空军轰炸独立第三十二中队飞行员的唐中和回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八月十三日下午二时[/FONT][FONT=宋体],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率其大队(辖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共三个中队),从河南周家口飞到笕桥机场待命。空军第四大队是当时空军作战部队中配备力量最整齐的一个大队,从中队长、分队长到飞行员,全部是笕桥航校毕业的学生,配备的战斗机是清一色的美制‘霍克’战斗机,双翼,起落架可收放,武器每机有大‘考尔脱’两挺,可携带二百五十磅的炸弹两枚,巡航时速约一百七十英里,续航半径约二百八十英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月14日[/FONT][FONT=宋体]下午一点半钟,笕桥机场得到消息:“有敌人双发动机的轰炸机九架,已飞临曹娥上空,续向西飞,直指杭州笕桥。”[/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高志航听了,当即在全大队中点了九个人,并说:“背上保险伞立即跟我出发,我首先起飞,你们一个接着一个起飞。在空中不要失去联系,抓住敌机,立即攻击,最好以后上方进击。”接着高又鼓励大家说;“大家必须抱着有我无敌,有敌无我,视死如归的决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当天的空战中,共击落三架敌机,[/FONT][FONT=宋体]唐中和说:“[/FONT][FONT=宋体]第一架是被大队长高志航击落的;第二架是被中队长李桂丹击落的。第三架是谁击落的已记不清。当高志航返航落地回到停机线时,在地面所有的飞行员都拥到他的机旁,高声欢呼,那种兴高彩烈的情况,真是动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次日,敌机再次来袭,出击的依然是第四大队,又将敌机三架击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克文在1937年8月15日的日记中说:“夜间雷秉三太太携收音机来,终夜倾耳静听,知来袭敌机,当堂击落者六架,我方仅略受损失。我空军应敌敏捷英勇,殊得市民之赞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克文还说:“闻敌机明日将有五十架来袭,恐其威胁之程度,亦不过如是耳。”[/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陈克文想得太乐观了,“八一四”大捷是整个抗战当中,我空军不多见的胜利之一。此后,制空权就完全丢失,我军被死死地压制在地面,连头都抬不起来。尤其是1939年、1940年两年,日空军对重庆的疯狂轰炸,几乎到了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戴笠的“中国黒室”对日军密码的破译,其作用,仅仅是能够告知当局,“日本人的轰炸机要来了,赶快通知老百姓钻防空洞”而已。[/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至于高志航,则在仅三个月之后[/FONT][FONT=宋体]1937[/FONT][FONT=宋体]年11月21日[/FONT][FONT=宋体],在河南周家口机场殉国,时年三十岁,后被追赠空军少将军衔。[/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唐中和说:“[/FONT][FONT=宋体]一九三九年春,空军总司令部迁到重庆后,将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在抗州笕桥上空与日机交战,大获全胜的日子定为‘空军节’。从此,每年到这一天,国民党空军各学校,部队都举行盛大的舞会、游艺会或演京剧等庆祝活动。”[/FONT][FONT=宋体][/FONT]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二十)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淞沪抗战中,张炎元也是最早被调到上海的干部之一。他后来回忆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十五日我接到戴先生自上海发给我的电报,嘱速离京赴沪。十六日在上海法租界见到戴先生,要我到京沪警备总司令部去当一个联络参谋,任务是搜集战地情报。我在当时的本职是宪兵政训处长。我到上海的第二天,便到达了京沪警备总部。司令官张治中,总部设在南翔,当时铁路和公路交通都已中断了,研究结果。以骑脚踏车最为妥当,戴先生也同意了。他只是担心我脚踏车骑得不好,我告诉他,我在洪公祠就学好了,他才放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说:“我除了随身衣服外,只带了一个小箱子。另外就是一张帆布床和一条棉被。所有东西,绑在车后面。当天下午由公路直走南翔。初秋的气候,天空晴朗,公路上车辆很少,人也不多。走出上海市郊不久,忽然听见飞机声音,就知道敌机来了,赶快下车,把车子停在路旁,自己躲在路边水沟里。三架敌机低飞,向马路上扫射,一排一排的在马路上冒出灰尘。敌机过后,我继续骑车前进。这样敌机来了三次,我也躲了三次。到达总部,已是黄昏的时候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以后总部又从南翔迁到真如、后又迁到青浦,司令官由张治中而朱绍良、而香瀚屏、最后是张发奎。张炎元解释说:“我们之所以迁来迁去,为的是避免敌机轰炸。差不多每天都有敌机在前后左右村庄轰炸,可是总部所在地,从来没被轰炸过,真是幸运。”[/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的主要任务,是跟在司令部负责搜集情报,戴笠每天派他的警卫王鲁翘来取一趟。[/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王鲁翘也是英俊少年,其时,他刚刚从杭训班毕业不久。张炎元说:“戴先生每天派人来拿东西。来人是王鲁翘同志,他那时大约是二十岁左右,骑了一辆摩托车,总部的人都说这小家伙长得好漂亮。因为大家对他印象好,无形中也帮了我的忙。”[/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据张炎元回忆:“当时喻耀离同志也带了一批人在战地工作,他们是专门查拿汉奸的,我们经常碰面。”[/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随着淞沪战场的节节败退,喻耀离的“浦东小组”已经无法立足。他后来回忆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到九月,敌大军开沪,滨海地区全为敌所占领。我军退守南翔、牛行、大场之线,本队自难在沪立足,随军撤至南翔。戴先生亲自带我去见当时驻南翔以西八十二号桥京沪警备总司令张治中,配属该部工作,改编为京沪警备司令部巡察大队,并通令各军师知照。规定任务:一、侦捕汉奸。二、协助宪兵维持地方秩序。三、保护电话畅通、桥梁安全。四、救护被敌机炸伤军民。五、防空监视。六、调查各军师军风纪。七、向导新来部队进入阵地。八、劝导民众疏散。[/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当晚年的喻耀离回忆起这一段经历的时候,仍不无自得地说:“主管长官虽更调频繁,本队工作则不受影响。工作虽然困难,但成效极大,在此两个月工作期间,捕获汉奸嫌疑犯七十余名,日谍二名,救护被炸或前方退下之伤病军民三百余人,各线电话极少中断,尤其委员长对前方通话专线从未遭破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回忆中,喻耀离曾说:“张炎元先生时为警备总司令部联络参谋,撤退时亦同行。”[/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实上,张炎元是最早撤离上海的特务处干部,早在10月9日,即随张发奎的“[/FONT][FONT=宋体]右翼作战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司令部开始撤退。[/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月9日[/FONT][FONT=宋体]这一天,在淞沪抗战中是个“坎”。当天,登陆日军攻陷[/FONT][FONT=宋体]大场镇,突破蕴藻滨南岸,打通了通往上海的沪太公路,即将与原驻上海的日海军陆战队形成对我军的合围之势。[/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说:“十月九日总部因前方情况紧急,向后方撤退。十日早上我们开始行动,当时找到了一只小船。可以坐六七个人和行李。我们的目的地是昆山。船在小河里行走,不仅很慢,而且一批一批的大小船只,如同蚁聚。下午四时许,到达离昆山不远的地方。河面渐阔,大小船只也更多。在河里行船一天,虽有敌机不断的从天空飞过,但我们并没注意,敌机也没有低飞扫射,大家都以为这一天可以平安渡过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不愧是资深特工人员,此时,他的“第六感官”救了大家的命。他说:[/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不意正在这时,我发现有三架敌机,飞得特别低,自己心中一动,怀疑他会对河里的船只投弹,因为当时船只实在太多,目标显著,容易引起注意。乃立刻下定决心,我说鬼子飞机不对,我们上岸躲一下,船夫立刻靠岸,我们船上共六个人,大家立刻离船。飞机很快就到了头上,果然在船群里投了很多炸弹。炸弹投到河里,水花爆溅,许多船只被敌机炸得四分五裂,人和船被抛到空中,再跌落河里,惨烈情形,使人心胆俱裂,也使人愤怒万分。我们的船也被炸中了,敌机过后,大家到河边去找寻行李,东西都不见了,只找到一卷铺盖,棉被落水,重量在百斤以上,两个人才能抬上岸,棉被湿了,不能再用,被面被单,有炸破的洞三十多个,假使这些洞是炸在身上,准会没有命。”[/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后,同船的“[/FONT][FONT=宋体]右翼作战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司令部一位孙姓参谋曾问张:“何以知道敌机会对我们投弹?”[/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说:“我也不知道,只是感觉不对,大概所谓心血来潮就是这个道理。”[/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孙又说:“我们相处一个多月,我觉得你这个人有点特别,你对于来来去去的敌机空袭。好像满不在乎。你为什么这样镇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说:“这很简单,敌机来了,假使他会炸中你,你躲也躲不了,假使你慌慌张张,就容易遭殃,反过来你镇定一点,也许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事后,张炎元还在想:“河里那么多的船,死伤一定很多.我假使没有上岸,也是其中之一。我又想起那残暴的敌机,我看见炸弹由敌机下来,一个一个的。炸弹身上一条条的白线,我都清清楚楚的记得,敌机上的飞行员戴着飞行帽。伸首到机外看下面被炸的情形,我都看得非常清楚。”[/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张炎元怒斥说:“战争本来使人类变得残忍。在战场上杀人是自卫,不得已,但在后方对无抵抗的人民滥施轰炸,这是最野蛮的兽性行为。”[/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船给炸了,行李也没有了,这下好了,张等“空手步行”进入昆山。他回忆说:“昆山当天也被炸得十分凄惨。我们到达时。已是薄暮,敌机虽没再来,但被炸后的街道,仍有很多地方在燃烧,死伤的军民到处可以看见。这一天是双十节,也是我生平所过的最惨淡的双十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按:1937年10月10日是抗战开始以后的第一个“[/FONT][FONT=宋体]双十节”,当日,[/FONT][FONT=宋体]蒋介石发表“国庆演说”,表示“决抗战到底,于持久苦斗中求得最后胜利”。[/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撤下来的“[/FONT][FONT=宋体]右翼作战军[/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司令部人员都集中在昆山图书馆,张炎元说:“司令官张发奎和副官处长黄华南也住在一起。晚上我看见他们在一桌吃饭,黄是我中学的同学,他们饭后,我问他有没有剩下菜饭,黄华南取来一个饭堡和一个菜盘。饭煲里有半煲剩饭,菜盘里也有点东西,是白菜烧鱼汤,有点白菜,有一个鱼头带鱼身骨和尾。我们三个人(五个人走了两个)每人分吃了一碗多饭。昆山十月天气冷了,我们是用开水泡饭吃的。”[/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许多年之后,提起此事,张炎元犹无限感慨地说:“我永远记忆,生平吃过东南西北中外筵席,但以此次半碗冷饭印象最深。”[/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