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了解的真相
在中国是谁先破除迷信?是谁先剪了满清男人的鞭子?是谁解除了女子绑脚的陋习?是谁先开办平民学校?是谁先创办大学?是谁派人去美国读医学博士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医院?都是基督徒。
经济文化交流
嘉靖三十九年(1566年),多明我会葡萄牙传教士达克鲁斯在一封信中介绍了中国茶叶。
明朝末年,传教士将土豆引入中国,当时土豆被叫做荷兰薯。(日本的土豆是荷兰人于1598年带至长崎港)。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利玛窦在北京与李之藻合作,翻译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并刻版刊行。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耶稣会传教士邓玉函把天文望远镜带入中国。
天启三年(1623年),艾儒略根据庞迪我、熊三拔所著的底本编译成《职方外记》,介绍世界地理。
1687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翻译的《论语》拉丁文本,在法国巴黎出版。这是孔子首次被介绍到西方。以后《论语》被转译成法文、英文等。
1698年,耶稣会传教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来华,后来他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信,影响了法国启蒙运动学者伏尔泰。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传教士白晋、杜德美、雷孝思等人主持测量绘制全国地图,历时11年,绘成《皇舆全览图》。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景德镇传教七年的耶稣会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写长信给法国,详细地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使中国瓷器制造工艺的秘密被公开。
道光十五年(1835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医生抵达广州,在广州十三行内新豆栏街成立了广州眼科医局,免费为病人治病,同时传教。
道光十七年(183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Thomas Richardson Colledge在澳门成立医学传教组织中国博医会(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of China)。'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美北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医生在宁波创办“浸礼老医局”,后改名为“华美医院”。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艾迪绥将一所女子学校从爪哇苏腊巴亚迁到中国宁波,称为“宁波女塾”,这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
咸丰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858年12月19日),美北浸礼教会传教士玛高温在宁波创办《中外新报》。初为半月刊,不久改为月刊,出至十一期而中止。
同治七年(1868年 ),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翻译社,这是中国最早的介绍西方科技的翻译出版机构,传教士韦烈亚力、傅兰雅、林乐知、金楷理(Carl Traugott Kreyer)等先后担任外方翻译。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创办文华书院。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氏从越南携带咖啡树苗,进入云南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种植,这是中国栽种咖啡树的开端。
民国成立以后的基督教之贡献
民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一再表示对各宗派一视同仁,基督教在中国传布,成效惊人。而教派除了传道事工之外,并致力于各种社会事业,如建设大学、医院、书局、救济院、孤儿院等。另一方面,中国自治教会,也逐渐增多,遍及中国各地,远及海外,为中国基督教展开一新的局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新教教团数目计有六十一个团体、信徒数九万五千九百四十三人;但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教团数以增至八十二、宣教师数目亦增至三千八百三十三人。民国成立以后,教士、教徒数目均激增。根据民国二年(1913年)的统计:宣教士有五千三百九十四人,而信徒数亦增至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五十九人。到了民国三年(1914年),教团数以增至一百七十,宣教师亦增为五千九百七十八人,且信徒数以致二十五万三千二百十人。据抗战前(民国二十四年)的统计,全国新教教会数有七千二百八十一、信徒数为五十一万三千、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一年当中,就曾为四万三千蒙恩信主的人施行浸礼。据称:如包括尚未洗礼的慕道者在内,信徒总数已达百万人之数。
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教育
中国基督教会学校列表
天主教和新教都在中国建立了一大批教育机构,从幼稚园一直到大学。一些中国著名大学起源于教会学校。比较著名的新教中学早期有烟台中学,后期有培正中学、培道中学(在一二三事件之前)等,大学则有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湘雅医学院、华中大学等。而天主教部分有震旦大学、辅仁大学和静宜大学等。这些学校都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吸收了西方教育的知识份子。
基督教在华所成立的学校、有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各种弱势机构、老幼院(如:盲哑学院、养老院、孤儿院等)等各种。据民国二十六年的统计:男子中学有一百间、女子中学有九十五间、男女合校的中学有五十四间。中学数计二百五十九,学生数约有五万。大学计有十三间,有:济南的济鲁大学、福州的福建协和大学、南京的金陵女子理学院、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杭州的文江文理学院、武昌的华中大学、福州的华男女子学院、广东的领东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北京的燕京大学等。(据民国二十六年的统计,上述十三所大学的学生数计有六千四百二十三人),至于教会所兴办的小学,据民国十一年(1922年)的统计:高小九百五十六所,学生三万二千八百九十九名。初小五千六百三十七所,学生十五万一千五百八十二名。 出版事业方面,教会所创办的杂志刊物,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时,计有中文杂志二百十一种,英文杂志二十七种,合计总数为二百三十八种。民国二十四年所出版的基督教丛书计有四千种之多,由六十九所基督教印刷厂分别承印,并有一百三十家专售基督教丛书的教会书局。
在医疗方面
除宣教团队的医师对贫民免费看诊及赠药外,并在各传道据点建立医院或诊所,其中亦不乏医术高明的宣教医生。在中国基督教的医学协会,早在一八三八年(道光十八年)就有中国博医会(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of China)的成立。该会由一群外籍宣教师所组成,其主要目的为提供义诊,并先后资助在澳大利亚、广州、上海、香港、宁波、厦门等地医院。该会又出版中文医疗书籍,及主办医疗人之教育等事工。
另一个规模较大的医疗协会:中国医疗传道协会于一八0九年(光绪十六年)首次的集会,其第二次大会于一九0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在上海召开,系由基督教医师所组成的全国性团体。此后,该会又在一九0七年(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一0年(宣统二年)、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先后开过几次会议。该会曾经发行医学定期刊物,及出版数种医学丛书,其中重要的有中、英对照的医学辞典。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由欧、美回国的中国医学生,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医学会。隔年(一九一六年),该会与中国医疗传道协会在广州开会,决议协助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全国公共卫生联合委员会。在此时期,该会对各种流行病(如:天花、鼠疫、霍乱、结核病等)的防治,曾贡献不少。
教会创办的中国医疗传道协会,为求全国医疗工作的扩展,于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自动要求合并于中国医学会。中国医学会,最初称为:“中华民国医药协会”,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迁移上海后,改称为“中国医药会总会”,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会。
在改善社会方面
基督教曾在中国成立各种组织来帮助当地的百姓,以破除迷信、戒烟禁赌、辅导妓女从良等。而重要的组织有以下几个团体:
(一)万国改良会分会:成立于一八0八年(光绪三十四年),初任干事为丁义华,劝人戒除烟酒嫖赌。该会对鸦片的禁绝,主张尤力。该会的经费,最初倚赖美国总会的供应,当欧战发生时,改名为“中国万国改良总会”,并宣布经济的独立。 "
(二)中华国民拒毒会:成立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八月,设总会于上海,发行拒毒月刊。该会系由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联合基督教青年会及中国医学会等团体共同发起的。该会曾在各地举办演讲,印发拒毒图画。该会的工作,到七七事变发生后,因战乱而告停顿。
(三)中国妇女节制会:成立于一九0七年(光绪三十三年),总会设于上海,由“万国节制会分会”,相助成立。初任的会长,为上海长老会的范女士,后由九江美以会的石美玉医师继任,会务很有进展。该会的主旨,亦为反对烟酒、娼妓,并谋求妇女权益者。另一方面,万国节制会仍继续在华工作,一九0九年(宣统元年)北京公理会的美籍女教士富轲慕慈夫人担任干事。到处演讲,组织支会,计成立支会四十七处。该会在华曾创办一“节制女子家事学校”于江湾,八一三事变以后,迁往上海租界,改名为“新女子职业中学”。
(四)道德会: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由上海基督教教士公会及基督教妇女禁酒会等十七个团体,组成一个“风俗改良会”,到一九二0年(民国九年)更名为“道德会”。该会设立有“妇女教养所”,收容沿街拉客的妓女,辅导他们有一谋生的技能,在“妇女教养所”中设立有各种技能训练班。该会并建议政府,逐年减少妓院的数目,每年按照抽签,减少百分之二十,并提倡严格取缔未领执政的私娼。该会发行进德报,并在学校提倡性教育及卫生。